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检验设备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检验设备管理制度(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1第一条、目的确保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准,防止因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范围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第三条、职责品质部门: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编号、记录、校正及管理。
相关部门:自己部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
第四条、定义内校:运用可追溯国家标准之标准件,校验公司内之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外校:凡本公司无法校验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有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校验。
第五条、实施要点(一)所有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均需建卡或台帐,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生产和检验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须由专人负责校验并按国家相关规定送计量部门检定,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检定后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
(三)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品质部门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四)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五)有关维护保养方面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安装和管理规范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安装和管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是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那么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应该怎么安装和管理呢?要求如下:一、一般要求1、仪器设备应配备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电压的电源接口或转换适配器,例如交流220V、直流24V或直流12V。
使用直流电源的仪器设备还要有正负极防误措施或操作警示标识。
使用自配电源供电的仪器设备续航能力不应低于4h。
有电源系统接地要求的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必要时应专门打接地桩。
2、仪器设备有需要气源的应配备气瓶、供气装置或者集中供气系统。
3、仪器设备有供水、供气、供电数据传输等输入输出要求的,其输入、输出接口应与仪器接口相匹配,或提供符合仪器通用设计要求的转换适配器。
4、仪器设备应具有故障报警、自动诊断功能,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和备件,保障仪器设备在现场维修后,快速恢复到工作状态。
5、设备厂家应提供完整安装技术资料,包括仪器出厂合格证实书;相关关键零件和部件制造、装配等检验验证证书;仪器和设备安装平面部署图、安装图、基础图、关键零件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设备装箱清单;相关安装规范及安装技术要求等。
二、环境1、仪器设备至少应保证温度环境在10℃-35℃范围内正常工作。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满足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
2、仪器设备应保证在相对湿度不高于80%RH的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满足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
三、安全性1、仪器设备应具有防电击的警告标识,对有紫外辐射或加热器件的仪器设备,还应有防紫外辐射和防烫伤危险的警告标识。
2、若仪器设备需要清洗或消毒处理,则该处理方法不得导致直接的电气危险、腐蚀危险或结构件强度减低等方面的危险。
3、特殊仪器设备应在操作台前配置防护网装置,防止碎渣飞溅。
4、安装现场应保证施工运输和消防道路通畅。
四、设备安装1、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设备基础的位置、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要求,详细记录测量数据,保证设备位置准确无误。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11篇】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11篇】【第1篇】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对检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设备。
3 职责3.1 技术部负责检验、测量设备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 采购4.1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技术部审查后报总经理批准。
4.2 检验、测量设备由市场部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4.3 检验、测量设备购入后,技术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4.4 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5 质量验收5.1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5.2 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设备,由市场部负责向供方退货/索赔。
6 登记技术部对检验、测量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
7 发放使用部门到技术部办理领用检验、测量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
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技术部进行变更。
8 使用8.1 使用检验、测量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8.2 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8.3 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9 检定/校准9.1 技术部在每年制定检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9.2 当检验、测量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技术部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9.3 检验、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技术部确定。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了加强对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选购、鉴定、验收、入库、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3. 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目标是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检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的选购1. 设备选购应根据本单位的检验和测量需要进行,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在选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供应商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3. 设备选购需经过审批程序,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和决策。
三、设备的鉴定和验收1. 鉴定设备应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确保设备的符合性和可靠性。
2. 对新购设备的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验证等多个方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于验收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设备,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要求供应商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的入库和领用1. 设备入库应进行细致的登记和记录,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
2. 设备入库后,应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存放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3. 设备领用需经过申请并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同时需填写领用单,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遵循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验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试。
3. 对设备的维修需委托专业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记录和报告应做好备案。
六、设备的报废1. 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必须及时报废。
2. 设备报废前应进行彻底的设备检查和记录,确保所有信息和记录的完整性。
3. 报废设备应安全处理,包括拆卸、销毁、注销等程序,同时做好报废记录和报告。
七、责任与监督1. 设备管理责任由本单位设备管理岗位负责人负责,负责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落实和执行。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一、引言检验仪器设备是现代检验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对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科学、规范的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以提高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范本适用于所有检验实验室内的各类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仪器、测试仪器、计量仪器等。
三、管理要求1. 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运维。
2. 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档案,记录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信息、校准信息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稳定性。
5. 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计划,根据仪器的技术要求和使用频次,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及时记录校准结果。
6. 对于仪器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并记录维修和更换的情况。
7. 建立仪器设备验收程序,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8. 建立仪器设备借用和归还制度,对于需要借用的仪器设备,需进行申请,并按时归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管。
9. 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监管,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建立仪器设备报废程序,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防止其继续影响检验工作的进行。
四、管理措施1.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定详细的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仪器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2. 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定期组织仪器设备校准和核查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校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方便追溯和查阅。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障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安全检测和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要求1.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登记管理(1)对所有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并建立台帐,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和金额等信息。
(2)对每台设备进行验收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验收单位和验收日期等信息,并备案存档。
(3)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和核对,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1)每个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等工作。
(2)专人应制定设备的使用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3)专人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对设备进行日常操作和维护,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
3.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1)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并及时向专人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3)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归位并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和遗留物。
4.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1)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2)维护保养工作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调试和检验等;对设备损坏和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3)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保养的情况,包括日期、内容和责任人等,并归档存储。
5.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1)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经测定已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程序。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检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公司内部检验、测量设备的人员。
二、设备管理责任与权限1. 总经理是设备管理的最终责任人,负责设备管理的决策和政策的制定。
2.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设备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并监督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
3. 质量部门负责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报废流程的管理,并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文件。
4. 各部门的主管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
三、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 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公司的需求,并按照相关的采购政策和程序进行采购。
2. 购置的设备应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精度测试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1. 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操作。
2. 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在相关的记录表上,并进行归档保存。
3. 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和维护要求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校准和维修。
4. 对于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现象的,应及时报告,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设备的校准与验证1. 设备的校准应按照校准标准和方法进行,校准记录应详细、准确地填写,并进行归档保存。
2. 设备的校准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确定,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3. 设备的验证应定期进行,验证期间应按照相关的验证方案和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六、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设备达到报废年限或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记录和处置申请。
2. 对于报废的设备,应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处置,包括封存、处理或转卖等。
3. 报废设备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严禁私自处理或转卖设备。
七、设备台账与档案管理1. 公司应建立设备的台账,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检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实验室安全,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设置专门的检测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检测设备的采购和验收第四条实验室在进行检测设备的采购前,应当根据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实验室在采购检测设备时,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保证产品质量。
第六条实验室在接收检测设备时,应当进行验收测试,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第三章检测设备的备案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检测设备备案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和价格等信息。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对检测设备实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检测设备的保管,做到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定期清洁。
第四章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条检测设备的使用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第十一条检测设备应当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切勿随意更改设备设置。
第十二条检测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理,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第五章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制定检测设备的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第十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第六章检测设备的报废处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对于损坏严重、无法维修的检测设备,应当及时报废,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实验室对于报废的检测设备,应当进行合理处理,切勿随意丢弃或私自出售。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人员,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因违反本规章制度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应当依法赔偿。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过实验室负责人审批。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管理本单位仪器设备的科研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调试、报废及附属设备的管理等。
第五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全体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第六条设备购置前,应根据实验需要和科研项目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设备购置计划,并参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选型、招标等程序。
第七条设备购置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购买合格证明齐全及具备售后服务的设备。
第八条购置后的设备应进行验收,验收项目包括外观、性能和功能等,验收结果应当经主管部门确认后,始可使用。
第九条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及时保险,并建立设备台账,明确设备的型号、购置日期和价值等。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条科研项目和实验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严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结构,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第十二条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试、检测等。
维修和保养工作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
第十三条设备的使用情况,应当每月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大修,并建立使用记录。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调试和报废第十四条新购置的设备应安装调试后方可使用,调试期间必须有专门人员操作,并记录调试情况。
第十五条设备达到使用年限后,应根据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报废,严禁未经批准私自报废设备。
第十六条设备报废前应报批自设备管理部门,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设备清理与拆卸,并进行报废记录。
第五章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管理第十七条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管理应相应的严格规范,如试剂、耗材、标准品、仪器配件等。
检测仪器管理制度模版
检测仪器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检测仪器是科学研究、工程实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准确的检测结果依赖于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为了加强对检测仪器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制定检测仪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检测仪器管理制度,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准确检测。
二、概述检测仪器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规范和约束各个环节的行为,科学合理地管理、使用和维护检测仪器,以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管理责任1. 仪器管理部门应负责建立健全仪器管理制度,并监督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2. 仪器管理部门负责检测仪器的购置、验收、分配、封存、处置和使用情况的跟踪记录;3. 相关部门应按照仪器管理部门的要求,合理使用配备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4. 相关部门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四、仪器设备的购置和验收1. 购置前应编制仪器设备需求清单,并在仪器管理部门指导下提供详细的技术规格和性能要求;2. 仪器管理部门应根据需求清单制定采购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供应商比选和技术审核;3. 仪器设备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仪器管理部门应派专人参与验收过程,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4. 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及时登记入库,并进行档案管理。
五、仪器设备的分配和封存1. 仪器设备使用需经过仪器管理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2. 仪器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仪器设备的分配和调度,并制定相应的分配管理规定;3. 使用人员应按照仪器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负责设备的安全和完好;4.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拆卸、改装或擅自更换设备部件;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在修复前封存设备。
六、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1. 使用人员应按照仪器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填写相应的保养记录;2. 使用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校准和标定,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3. 使用人员应加强仪器设备的负荷管理,避免超负荷使用造成设备磨损和损坏;4. 仪器管理部门应组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1、目的对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以下简检测设备)进行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控制,包括过程及成品的检测设备。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与控制。
3.2总经理负责设备的审批。
3.3品质部负责设备的验收、日常监督管理、周期检定、标准器档案的建立。
3.4车间等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计量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4、工作程序4.1检验设备的采购使用部门根据维修技术标准、工艺及产品的检验确定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配备所需的监视量装置,并使这些装置的精度与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相匹配,从而使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使用部门填写《设施配置申请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应部负责购买。
包装有效性、整机完整性、零备件数量、随机附件、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装箱单及有关资料和外观检查。
(b)非强制检定的检测设备由质检科依据国家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周期;(c)品质部负责制定《检测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定期关往国家法定计量机构检定;4.4领用检验设备器具时,由工具室人员填写收发记录,使用人员签名,经质检科批准后领用。
4.5测量设备的运输、搬动。
搬运过程中重要保护好检定标识、防止丢失、破损。
4.6检验设备的贮存和使用环境。
4.7检验设备使用(a)合格证(绿色):计量检定合格者;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无法检定,经比对或监定知用者。
(b)准用证(黄色):多功能仪器设备,丧失非检测功能;但检测所用功能校准合格者:非检测所用量程度不合格:但检测用量程精度合格者:降级使用者(c)停用证(红色);损坏和检定不合格者;性能无法确定者。
根据检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及实际状况对设备进行调整和再调整;调整和再调整由具备资格的指定人员进行,并按设备本身的操作要求进行调整。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组织内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和使用设备的部门和员工。
二、设备的定义设备指的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机械、仪器等。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复印机、扫描仪等。
三、设备的购买和领用1. 设备的购买必须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需要提供合理的购买理由和预算,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2. 设备的领用必须填写设备领用申请单,由相关部门审批,并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领用人等。
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必须在使用者熟悉设备操作方法的情况下进行,不得未经许可私自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未授权的操作。
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设备管理人负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定期清洁、维修和更换配件等。
3. 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者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的调查和处理。
五、设备的归还和报废1. 在员工离职或调离部门时,应当将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归还,并填写设备归还申请单。
2. 设备严重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当及时报废并注销相关记录,防止继续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防范盗窃和损坏等安全风险,保持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2. 设备管理人应当做好设备的防盗和防火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
七、责任和违规处理1. 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负有直接责任,如发生设备损坏或丢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设备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设备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规范和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指南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指南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指南。
说到这个,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科学,实际上,真不是那么复杂。
想象一下,你家的厨房,如果锅碗瓢盆都乱七八糟,那做饭肯定没法顺利进行。
设备管理其实也差不多,要是仪器设备不整齐,不好好管理,咱们的检验检测工作就像无头苍蝇,东碰西撞,效率低得让人抓狂。
先说说设备的登记。
这就像你买新手机,要把它登记在案,避免丢了。
仪器设备也是,必须有一个清楚明了的登记系统。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把每一台设备的基本信息都记下来,比如品牌、型号、使用日期、维护记录等等。
这样一来,万一哪台设备出问题,咱们一眼就能找到它的“身份证”,轻轻松松搞定。
想想,设备跟人一样,也得有个户口本,不然可就麻烦了。
再说保养。
别以为新买的仪器就能万事大吉,没毛病就不管了。
那可是大错特错啊!就像车子,要定期保养才能跑得更快,仪器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
别以为这很麻烦,制定一个保养计划,按时做就行。
保养的时候,别忘了把设备清理干净,换个“新衣服”。
设备也喜欢干净,心情好了,工作也会顺利得多。
说到培训,嘿,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买了再好的设备,如果使用的人不懂操作,那也是白搭。
就像你买了一个高档的咖啡机,但你却只会用开水冲泡,那咖啡味儿肯定不好。
所以,定期组织培训,教大家怎么使用设备,怎么保养,甚至是如何解决常见的小问题。
这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关键时刻也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还有记录,这个绝对不能少。
每次使用设备的情况、维护记录、故障处理等,最好都能一一记录下来。
想象一下,咱们做实验的时候,结果都得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是一样。
这就像是给设备写日记,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经验可都是宝贵的财富。
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翻翻之前的记录,心里也会有数。
咱们还得说说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科技发展那么快,昨天还在用的设备,今天可能就有更新的款式。
定期评估手里的设备,看看有没有必要更新。
如果一台设备总是出问题,耽误了工作,真是让人心烦。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提升检验和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设备分类与登记1. 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应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并编制设备清单。
2. 每个设备应有唯一的设备编号,并进行登记和记录。
四、设备的购置和验收1. 设备购置应符合公司的采购流程和规定。
2. 设备验收应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并记录验收结果。
3. 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五、设备的使用1. 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必须操作规范、准确、安全。
2.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并记录检查结果。
3. 设备使用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 设备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记录保养内容和时间。
2. 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由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七、设备的检定和校准1. 检验和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确定,并记录检定和校准结果。
2. 检定和校准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定机构进行。
八、设备的报废和淘汰1. 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及时进行报废和淘汰处理。
2. 报废和淘汰的设备应进行清理和登记,并做好设备资产的处置工作。
九、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1. 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3. 设备管理人员应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落实相关规定和要求。
十、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于因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的损失,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十一、附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检验检测机构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对本公司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领用、使用、标识、维护、修理、报废等项管理。
也包括设施的安装、调试、建设和维护等管理。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和设施的申购、停用、降级、报废的技术性审核,设备和设施的采购和建设、报废由最高管理者批准;3.2检测部负责仪器设备和设施购置申请、使用、日常维护以及仪器设备和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写;3.3综合部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标识管理和档案管理,设施的安装、调试、建设和维护。
4 程序4.1购置4.1.1检测部需购置仪器设备和安装配套设施,应填《申购表》,描述清楚仪器设备和设施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后,报综合部。
4.1.2综合部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查询出价格后,报相关负责人批准。
4.1.3批准后的由综合部采购,购置合同由综合部归档。
4.2验收4.2.1仪器设备和设施购入或安装后应经调试、验收合格,检测设备经计量检定,检测设施经检查或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由综合部会同检测部验收,仪器使用人在仪器设备和设施使用记录中的仪器启用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收记录。
验收内容包括:(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工程,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2)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3)由设备和设施安装、调试机构进行调试验收,验收、调试记录需复印后保留。
(4)由资格满足要求的机构对设备和设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性能检定、校准、检测,提供有效的检定、校准、检测报告证书。
4.2.2验收后处理(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设施按本程序4.3条款建档。
(2)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设施由综合部与供方进一步协商处理。
4.3建档4.3.1综合部负责仪器设备的统一编号并登记,仪器设备编号由IE-顺序号4.3.2检测部协助综合部做好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归档,档案内容应包括:(a)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b)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c)核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d)当前位置(具有多个相同设备时);(e)制造商的说明书,或知名地点;(f)检定/校准证书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g)设备维护计划,以及进行的维护记录;(h)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4.4使用4.4.1凡对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仪器设备管理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⑴建立设备管理组织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
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制定设备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
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⑶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
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⑴评审制度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
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验收制度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
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仪器设备经验收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⑶使用制度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对人员、工作环境、设施条件、维修、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规范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效益,保证检验、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
3. 主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二、设备的购置与登记1. 设备购置:根据需要和预算,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采购合适的检验、测量设备。
2. 设备登记: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购置的设备进行登记,并做好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规格、使用部门、购置时间等信息的记录。
三、设备的验收与验收标准1.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作需求。
2. 验收标准:设备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四、设备的保管与维护1. 设备保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保管,设备存放的地点应符合安全、整洁、防潮、通风的要求。
2.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维护任务包括定期检查、清洁、调校、润滑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的使用与借用1. 设备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运转。
2. 设备借用:其他部门需要借用设备时,应提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借用。
借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六、设备的台账与清查1. 设备台账: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报废情况等。
2. 设备清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清查,确保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台账一致。
七、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因设备老化、损坏等无法修复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报废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办理报废手续。
2. 设备处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设备进行处置,包括设备的拆解、回收、销毁等环节,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设备的统计与分析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一、引言检测仪器校验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检测仪器校验管理,提高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检测仪器校验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检验机构、质检部门等。
三、术语和定义1. 检测仪器:指用于进行检测、测量、分析等操作的设备、设施或工具。
2. 校验:指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满足预定的要求和规范。
3. 校验管理:指对检测仪器校验工作进行组织、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四、校验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校验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要求,确保校验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2. 公正性原则:校验工作必须公正、客观、独立进行,确保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 管理性原则:校验工作必须有系统的管理,包括校验计划、记录管理、设备维护和校验结果的评估等。
4. 持续性原则:校验工作必须定期进行,确保检测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校验管理的具体要求1. 校验计划1.1 校验周期:根据检测仪器的类型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校验周期,确保校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2 校验内容:根据检测仪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明确校验的项目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精度、准确度、线性度、稳定性等。
1.3 校验设备:选择符合要求的校验设备,确保校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4 校验记录:建立完整的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便于追溯和评估。
2. 校验实施2.1 校验环境:提供符合校验要求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电源稳定性等。
2.2 校验方法:根据校验计划和校验标准,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进行校验,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校验人员:校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校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2.4 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检测仪器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检测设备的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检测设备的管理,包括购买、验收、使用、维护、校准、报废等环节。
三、职责1. 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组织设备采购、验收、校准、维护等工作。
2. 使用部门负责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 设备采购部门负责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采购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4. 财务部门负责检测设备的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
5.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检测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四、检测设备的采购1. 检测设备的采购应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采购部门应根据质量管理部的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进行商务洽谈,签订采购合同。
3. 设备到货后,质量管理部应组织人员进行开箱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完整性、外观质量、随机文件等。
4. 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
五、检测设备的使用1. 使用部门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自检,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使用部门应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参加检测设备的校准工作。
六、检测设备的维护与校准1. 质量管理部应制定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2. 质量管理部应组织检测设备的校准工作,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设备的校准应选择具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并保存校准记录。
4. 检测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维修。
七、检测设备的报废1. 检测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无法满足检测要求时,应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评估,确定报废原因和报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仪器设备管理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
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
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
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⑴ 评审制度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
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
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
仪器设备经验收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⑶ 使用制度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对人员、工作环境、设施条件、维修、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
⑷ 记录制度记录是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保证设备正常运销的一项基础工作,对设备管理的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及管理程序的运行和完善都很重要。
每台设备从计划选购到淘汰都应保持完整的记录,内容除一般性设备档案外,还应设备购置、检定、维护的计划,论证意见或报告,调试验收报告,设备使用和校准记录,仪器故障和维修记录,运行状况,性能变化,异常现象及整改情况等。
⑸ 核查制度核查是证实设备符合技术规范,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后,应按照技术规程和说明书,采取自校、比对等方法,校准主要性能参数,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量程范围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组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记录等情况,对新购置或租借的设备、现场检测使用的设备、使用频繁或漂移较大的设备,应制定核查程序,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校准⑴ 校准的定义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该定义的含义是:①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对包括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② 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⑵ 校准的目的① 确定示值误差,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② 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③ 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④ 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实现溯源性。
⑶ 校准的依据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校准的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校准结果。
检定⑴ 定义及检定对象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12条》)。
检定是法制计量工作中计量器具控制(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6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我国在1987年由国家计量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共分十二大类千余种,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贸易结算、安全保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55项;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项6种。
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
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
这些构成了我国计量器具检定的对象。
⑵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为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行政管理要求,具体操作是对其进行计量检查、技术检查和行政检查,这三方面的检查也称为检定的三分量。
① 计量检查确定计量器具的误差及其他计量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稳定性、重复性和漂移;读数装置分辨力、分度值、电磁干扰敏感度等。
② 技术检查为满足计量要求而必须具备的结构、安装要求,读数的可见性,是否存在欺骗的可能等。
③ 行政检查包括标识、铭牌、型式批准、检定标记、许可证标记、有关证书及有效期、密封,锁定和其他计量安全装置的完整性、检定、修理和维护记录等。
⑶ 检定的依据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⑴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⑵ 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符合性的全面评定。
⑶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做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
⑷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⑸ 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书。
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管理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考核关键在四个方面:① 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齐。
配齐的概念是不仅包含的参数要齐,而且其量程和准确度要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②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③ 计量仪器设备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④ 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帐目清楚、档案齐全、管理有序,仪器设备实行标识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按每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建档,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 仪器设备履历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仪器设备唯一性识别号、购置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等;② 仪器购置申请、说明书原件、产品合格证、保修单;③ 验收记录;④ 检定/校验记录及检定证书;⑤ 校验规程(必要时);⑥ 保养维护和运行检查计划;⑦ 定期归档的使用记录;⑧ 保养维护记录;⑨ 运行检查记录;⑩ 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仪器设备标识与随机资料① 编号标识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进行标识,且每台仪器设备的标识必须是唯一性。
② 状态标识根据检定/校准、比对或验证结果对仪器设备粘贴可用性识别标识。
可用性识别标识分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
a)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合格证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者;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上述条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不需检定的,经检查合格的辅助设备。
b)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准用证多功能检测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验合格;经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
c)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停用证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编号;证书批准日期;有效期;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负责对仪器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姓名;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随机资料随机资料包括操作规程、仪器说明书复印件、在用的使用记录等。
仪器设备异常情况控制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误用、误操作、超负荷(过载)或事故时,发现检测精确度不符合要求,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校准/检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经重新检定、校准或检测证明运行满意方可使用。
由于仪器设备异常情况的原因造成对检测工作影响时,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⑴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作用为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运行状态和性能符合检测工作要求,在此期间需要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即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对核查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作出判断。
有利于检测机构动态掌握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并根据运行检查的结果合理确定检定/校准间隔,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信度,而且可以缩短由于仪器设备功能异常对检测数据的追溯期,因此,检测机构应在检测设备的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进行运行检查。
⑵ 需要进行运行检查的仪器设备在以下情况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运行检查:① 使用频繁的实验仪器设备;② 漂移率大的仪器设备;③ 经检定,但在检定有效期内已长时间不使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④ 使用一段时间发现稳定性不好或检测精度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⑶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方法① 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信噪比、分离效能、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检查;② 用两台或多台同型号/规格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结果比较;③ 利用实验仪器设备的自校功能进行检查;④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验。
⑷ 实施运行检查注意要点① 运行检查的性质不同于检定/校准;运行机制检查发生的时间是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它通过验证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稳定性,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② 运行检查要运用核查标准进行过程控制运行检查的实质是过程控制,是检测机构使用核查标准对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过程控制。
使用核查标准进行运行检查,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核查标准,对被核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常用检测点进行核查;其次在运行检查的检测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监测,建立核查数据库,通过绘制极差控制图、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等控制图的方式来检测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
③ 实施运行检查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一般是重要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并非所有重要检测设备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核查标准,因此《评审准则》9.6条有“适当时”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