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1、信息系统:指的是提供经过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

2、复合零件:拥有相同的代加工表面的要素的零件。

3、数控系统:自动读入载体上预先给定的数字或字符,将其译码或者进行数据处后控制机

床或者其他设备,完成规定运动,实现工件加工,处理,装配等作业

4、几何建模:是开发设计对象的数学描述,可在计算机上显示模型对其进行一定的操作

5、软件式NC系统:采用有存储程序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由软件部分实现甚至全部数字控

制功能,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通过改变软件来更改或者扩展NC功能

6、系统的优化:指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的最高性能,选取合适的可控变量设定值

7、成组单元:指的是在车间的一定生产面积上,配置一组机床或其它的生产设备和一组生

产工人,用以完成一定的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

8、控制分辨率:指的是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器和定位系统细分关节工作范围为控制器可以识

别的最近的空间点的距离

9、分布是检测:指的是按过程顺序在关节工序上布置检测工作站的布置方式

10、计算机辅助生产分析:对产品零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产品功能等进行分析以及

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的优化设计功能

11、切削过程监视:指的是在加工状态下对刀具,零件、机床的工况和切削过程状态动

态变化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处理、识别判断及状态反馈控制

12、重复定位精度:是其终端手在给定的工作空间上,对目标点重复定位性能的度量

二、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绿色制造战略的主要内容

不可再生资源得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2、成组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它是通过何种手段取得效益的

自考必备 生产作业与管理简答和名词解释

自考必备 生产作业与管理简答和名词解释

1 简述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的问题。

答:(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2)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急剧加快。

(3)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4)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峻的摆在企业面前。

(5)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生产与作业带来新的冲击。

(6)不可忽视安全问题。2.简述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对策。

答:(1)要坚定地遵循生产与作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讲求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等原则。

(2)要狠抓产品和服务质量。

(3)把科教兴企放到企业生产与作业的关键位置。

3.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答:(1)明确清晰的生产与作业系统职能战略。

(2)确定合的生产与作业组织形式。。

(3)制订科学的生产与作业运行计划。

(4)实施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

(5)提供良好的生产与作业系统维护、改进。

4.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发展的显著变化。

答: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方面显著变化:

其一,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管理范围与传统的生产与作业管理相比大大加宽,由原来的仅考虑加工过程本身向外扩展,使其与经营管理等界限愈加模糊,趋向一体。

其二,按照市场需求,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成为企业生产的

主流。

其三,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给生产

管理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可

以说产生了生产方式革命性变

革。

其四,改变长期以来生产与作

业管理侧重于研究制造业的状

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观的需

要,生产与作业管理逐步向服务

业扩展。

5 简述企业战略的特点。

答:企业战略具有一系列特

点,主要包括:总体性特点,它

TPM名词解释

TPM名词解释

设备维修

通过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调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其主要作用在于恢复设备精度,性能,提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保持生产能力

设备维护保养

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简言之,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

设备检查

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进行测量和校验。通过检查全面掌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MP)

新设备的计划或建设时,接收保全信息或新的技术,考虑信赖度、保全性,经济性、组织性、安全性等,减少保全费用或热化损失的保全活动,是生产技术方面的活动。

作业人员每天或经常使用的物品,因使用频率高,所以放在作业人员周围。

整理、整顿、清扫、微缺陷、发生源、困难部位、不安全部位。

虽然作业时使用,但是使用频率很小,所以需要统合管理。

作业时,不需要的东西,不应该放在

AREA内。

EX)不使用的设备,治工具、资材或破损的物品垒堆数超过必要数量的物品。设备正常稼动时间

以运行部门为中心,以全员参与的小集团活动为基础展开的保全活动。

不局限于设备,而且实施并维持现场整体正确状态的活动。

使用之后,因设计、制作公司的缺点,与使用环境不符合等而发生故障的时间。

(设订制作MISS)。

新设备的运行初期阶段TROBLE多发,为了解决初期故障作成管理方案并实施。

初期运行中(3个月)每天整理对象设备的稼动现象、故障件数、故障时间、内容、生产量、不良CYCLE TIME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全集(附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现代制造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课程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题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制造

3.计算机集成制造

4.成组技术

5.相似性

6.复合零件

7.零件材料的相似性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9.复合路线

10.族

11.数字控制

12.自适应控制

13.开环系统

14.闭环系统

15.机床零点

16.柔性制造系统

17.控制分辨率

18.重复定位精度

19.终端效应器

20.装配

二、论述题

21.试论述对新一代制造系统能够实现目标的期望。

22.试论述制造自动化的策略。

23.试论述自动线设计与制造的考虑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24.试论述用复合零件法编制回转体零件成组工艺的原理。

25.试论述用复合路线法编制非回转体零件成组工艺的原理。

26.试论述FMC的技术经济效益。

27.试论述FMC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28.试简述FMS中计算机的功能。

29.试论述机器人应用应考虑的因素。

30.简述装配过程的作业的分类。

三、填空题

31.制造的狭义概念是使用一系列能量,把()的几何、物理和化学性态进行预定变化以获取()的过程。

32.从功能上,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包含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和()活动。

33.制造是把生产资源特别是()转换成最终()的变换/转换过程。

34.提高生产率的基本策略包括:减少生产要素的(),提高制造系统的()等。

35.提高生产率的基本策略包括:缩短单件产品的()时间;延长制造系统的()时间等。

36.制造系统是人、机器与装备、()和()的组合。

37.成组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原理;成组技术的基本方法是()。

38. GT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的重复使用,意义更为深远的是为产品设计()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自考自动化名词解释

自考自动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如有错误,请谅解

1、PLC可编程控制器

2、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3、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4、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5、FMT 柔性制造技术

6、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7、RGV 有轨导向小车

8、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9、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0、AGV 自动导向小车

11、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2、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3、数控机床NC

14、MC 加工中心15、FMC 柔性制造单元

16、FMS 柔性制造系统 17、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8、CIM 计算机集成制造19、FTL 柔性自动线

20、ATC自动换刀装置21、AE 声发射

22、FAS柔性装配系统 23、AI 人工智能

24、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25、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7、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8、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29、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0、分散控制又称为行程控制或继动控制

31、集中控制具有一个中央指令存储和控制指令装置,并按时间顺序连续或间隔地发出各种指令的控制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复习题(2008-03-0211:36:48)

分类:考试信息标签:闭环控制开环控制制造系统聚类

分析法

选择题

1.自动化是指把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一种技术。

A.机械、电子和计算机B.电机、机床和传输装置

C.液压、气动和光信号D.继电器、半导体和PLC

2.在自动线中设置缓冲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产品成本

C.增加适应能力D.提高工作效率

3.闭环伺服系统与半闭环伺服系统相比,其特点是

A.稳定性好,精度高B.稳定性好,精度低

C.稳定性差,精度高D.稳定性差,精度低

4.在轮廓控制系统中,NC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状各异的零件,主要是因为有了

A.计算机B.两个以上进给轴

C.编程功能D.插补功能

5.产品出厂都要提供合格证,这属于

A.质量控制B.质量评价

C.质量保证D.质量规划

6.决定FMS形式的主要因素是

A.工件流B.刀具流

C.切屑流D.信息流

7.机器人的关节可使连接的杆件进行相对转动,其输入/输出杆件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轴,该关节称为

A.正交关节B.回转关节C.扭转关节D.旋转关节

8.在采用机械连接与固紧的装配作业中,利用零件包容与被包容界面间的运动约束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方法,称为

A.铆接B.压配合C.滑动配合D.挤压与胶合

9.下列概念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离线检测时零件脱离制造过程,在距生产线一定距离的检测站上进行检测

B.离线检测存在制造和检测的延时

C.离线检测的输出超差风险小

D.离线检测不能及时发现输出质量问题

10.用分类编码系统划分零件族(组)时,常用()确定分组的相似性的尺码

现代制造系统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试题

二零一零年四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制造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根据制作的产品的数量和批量的不同,一般将制造的生产类型划分为三类,即【D 】

A.单件生产、中批生产、大量生产 B 单件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C.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D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2.借助于辨别和研究现有系统的现状,导出实际系统一般解的分析设计方法为【C】

A.推断设计法 B 演绎设计法

C.归纳设计法 D 创造性求解设计法

3. 异步传输的优点是【C 】

A.运行平稳 B 噪声小

C.柔性好,利于自动线平衡 D 速度快、能传输大型工件

4. 刚性自动化是指顺序地布置设施及设备的自动化,其工艺流程是根据下列哪项原则进行的【D】

A.可变的原则 B 多变的原则 C 变化的原则 D 不变的原则

5.成组技术的基础是【A 】

A.相似性 B 相关性 C 一致性 D 互换性

6.在编码系统中各码位之间是递阶隶属关系,即除第一码位内的特征码外,其后各码位的特征含义都要根据前一位确定的结构称为【 B 】

A.网式结构 B 树式结构 C 图式结构 D 链式结构

7.非回转体零件实现成组工艺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A 】

A.调整的统一 B 刀具的统一 C 机床的统一 D 夹具的统一

8.点位控制系统的要求是【D 】

A.必须采用增量坐标控制方式 B 必须采用绝对坐标方式

C.必有确保刀具沿各坐标轴的运动之间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D.仅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精度,不规定刀具运动轨迹

9.用APT语言动编程是指【A】

A.从零件图纸到制作控制介质的全过程都由计算机完成

自考-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自考-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2、企业再造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企业再造运动,形成了“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

3、企业再造:是指企业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4、红海:是指当前产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暗淡,恶性竞争此起彼伏。

5、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6、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

7、蓝海战略:新兴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放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8、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

9、战略决策:是指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带有全局性、方向性,以及影响深远的决策。

10、战术决策:指为了达到组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

11、程序化决策:指决策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有规范化的固定程序,这些程序可以重复地利用于解决同类的问题.

12、非程序化决策:决策过程没固定程序和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都是非重复出现的管理问题.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很全)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很全)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4. 信息间的递归定义:是指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6.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7. 流动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信息项目总数- 变动项目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

9. 定额标准信息: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 战略信息: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 战术信息: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 业务信息: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的信息。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自考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自考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0051

名词解释

1.信息P2

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数据P2

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管理信息P2

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4.信息间的递归定义?P2

是指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的输出信息,很有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输入信息。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信息反馈?P7

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6.固定信息P9

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不发生质的变化。

7.流动信息P9

又称作业统计信息,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信息稳定系数P9

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项目总数

9.定额标准信息P9

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战略信息P10

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1.战术信息P10

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业务信息P10

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的信息。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现代制造系统知识点汇总

现代制造系统知识点汇总

现代制造设计方法:1并行设计2反求工程3模块化设计4价值工程5质量功能配置6工业设计7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8可信性设计

并型设计:基本思想:CE作为一种崭新地设计哲理,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设计一次成功率为目标,把先进地管理思想和先进地自动化技术结合,采用集成化和并行化地思想设计产品以及相关过程.它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和支持过程)进行集成并行设计地系统化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

产品开发过程地并行重组

支持并行设计地群组工作方式

统一地产品信息模型

具有人工智能处理不完备,不确定信息地功能

基于时间地决策

分布式地软硬件环境

开放式地系统界面

反求工程:另一种是以已有产品为基础,进行消化、吸收并进行创新改进,使之成为新产品,这种开发模式即反求工程

基本步骤:分析阶段、再设计阶段、反求产品地制造阶段

四个阶段:第一步: 零件原形地数字化

第二步: 从测量数据中提取零件原形地几何特征

按测量数据地几何属性对其进行分割,采用几何特征匹配与识别地方法来获取零件原形所具有地设计与加工特征.

第三步: 零件原形CAD模型地重建

第四步: 重建CAD模型地检验与修正

模块化设计地优点:

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将新技术融入所设计地模块,有利于加速产品地更新换代

提高设计地标准化程度,有利于实现优化设计

扩大生产批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发展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率

对市场应变能力将,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所需产品,满足顾客需求

可以使生产系统具有较大地柔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使产品易于维护和更新

模块化设计地步骤

自考课程题卡-名词解释

自考课程题卡-名词解释

自考课程题卡---名词解释

DNC:数字控制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

FMS:柔性制造系统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指所测机床运动部件在数控系统控制下运动时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

基本导程:指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对应点的轴向距离

点位控制系统:刀具相对工件运动过程中不切削加工对运动轨迹无严格要求只要求从一点到一点的精确定位

旋转精度:是指轴类工件在装配后,在无负载、低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件前端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量的大小

准停:数控机床为了完成ATC的动作过程,必须设置主轴准停机构

爬行:机床进给系统的运动件,当其运行速度低到一定值时,不是作连续匀速运动,而是时走时停、忽快忽慢,这种现象称之为爬行。

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

主轴组件: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

轴部件

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CIM理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基于CIM理念的CIMS 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受到重视并大规模实施,其原因是70 年代的美国产业政策中过分夸大了第三产业的作用。
下一页 返回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5.2.2 CIM与CIMS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的内涵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 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 的能力。
哈林顿提出的CIM概念中有两个基本理念: (1)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
工制造、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的全部生产活动是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要紧密连接,统一考虑。 (2)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 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物质表现。 这两个基本理念至今仍是CIMS的核心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5.2.3 ClMS的构成
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1993年提出的CIMS轮图来 说明CIMS的基本结构,如图5-2所示。
第一层是驱动轮子的轴心——顾客。 第二层是企业组织中的人员和群体工作方法。 第三层是信息(知识)共享系统。信息是企业的主要资源,
第5章 现代制造系统
5.1 虚拟制造技术(VM)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5.3 并行工程(CE) 5.4 精益生产(LP) 5.5 敏捷制造(AM) 5.6 绿色制造

自考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自考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1.生产: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每种能量的作用规定了物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P1

2.制造:广义: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规划、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与运作(作业)。

狭义:指利用工具、装备或装置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货物的生产。P1 3.机械模式:是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是以机械论为主导,不承认个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P2

4.生物模式:主张摒弃机械模式的泰勒制,实行目标管理,子提出目标和要求,注重实施者的自主性,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达到的目标和验收结果。P2

5.社会模式:就是主张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人与人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执行集成系统管理,使企业形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

6.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识、信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小组与群体/工段/集团自组织、动态快速响应和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人鱼自然和谐的模式。P2

7.自动化:是指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技术。P4

8.工厂自动化:实现机械工业各种作业的流水生产,对流水作业的设备或装置实施自动控制。P4

9.办公自动化:是以企业/工厂的信息流自动化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经营管理业务。P4

10.“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

11.绿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12.准时制造生产(及时生产):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资料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资料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0先进制造技术定义:

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

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1、制造系统: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2、制造:是人类所用经济活动的基石,是人类历史发展和为名进步的动力

3、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各类必需物资(包括生产资料

和消费品)所使用的所有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和高效

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这些技术包括

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操纵可以利用的物质、工具,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方法等。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现代制造技术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使用、维修和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

(2)现代制造古城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

(3)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是优质、高效、低耗、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加工工艺,在此

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先进加工工艺与技术

(4)现代制造技术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变,强调优化制造系统的产品上市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要素,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5)现代制造技术正在从以物质流和能源流为要素的传统制造观向着以信息流、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每种能量的作用规定了物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P1

2.制造:广义: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规划、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与运作(作业)。

狭义:指利用工具、装备或装置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货物的生产。P1 3.机械模式:是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是以机械论为主导,不承认个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P2

4.生物模式:主张摒弃机械模式的泰勒制,实行目标管理,子提出目标和要求,注重实施者的自主性,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达到的目标和验收结果。P2

5.社会模式:就是主张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人与人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执行集成系统管理,使企业形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

6.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识、信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小组与群体/工段/集团自组织、动态快速响应和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人鱼自然和谐的模式。P2

7.自动化:是指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技术。P4

8.工厂自动化:实现机械工业各种作业的流水生产,对流水作业的设备或装置实施自动控制。P4

9.办公自动化:是以企业/工厂的信息流自动化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经营管理业务。P4

10.“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

11.绿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12.准时制造生产(及时生产):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13.灵捷制造: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14.TCS(使顾客完全满意):是指超越顾客的期望,适应顾客需求变化、利用需求变化和改变(或引导)需求变化,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15. TQCSE中的T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采用自动化技术,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产品上市快;二是提高生产率。Q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系统,能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C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S 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二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替代或减轻制造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直接为制造人员服务。E 的含义是制造自动化应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制造。

16.制造过程:(P9)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集合。

17.5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和方法;资金(Money).

18.6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资金(Money);方法(Method).

19. 学习效应又称熟练效应即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各种品种的生产批量是有限的,但随着操作方法的改进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单位产品的加工工时随批量的增加而趋于降低。

20.物料流:即制造系统同环境间有物质交换,系统从外部获取原材料、坯件和配套件,输出成品货物和废弃物。

21.信息流:指的是生产组织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转换技术/方法/程序、过程与产品评价等所需的各种信息或知识的传递与转换过程。

22.能量流:制造系统运行是一个低熵的有序过程,必须有能量才能维持其有序度。制造系统同外界的能量输入与输出交换及系统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23.成本流:制造过程的经济学本质是资金的不断消耗和创造附加价值(社会财富)的过程。资本的物化和劳动的物化劳动同知识、软件和服务的结合是产品货物增值。这种附加价值的过程称为成本流。

24. 误差流又称为制造或加工误差流,指的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各种误差的传递与变换过程。

25. 生产函数又称为生产模型,是表达生产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函数。

26.生产率:从生产资源转化成产品/货物过程最重要的指标。

平均生产率:是产出对生产(输入)要素之比,产用的劳动生产率为平均劳动生产率。

27.边际生产率:是单位输入的变化与总输出变化关系的表征。

28.制造的效率:制造企业常采用的效率来判定在规定的标准时间内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

29.协调效应:由于“相乘效应”组织起来构成有机整体的现象。

30.全系统:把那些具有强自治或独立特征的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的模块,并称自治模块组成的系统为全系统。

31. 由自治模块组成的系统的系统为全系统。

全系统经常采取系统集成的模式,并有如下3个特征:

(1)协调不同的自治维护领域/方面的集成。

(2)协作可以获得共生增益。

(3)协同协同地获得放大效益。

32.系统工程与分析是系统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背景和体验不同,有不尽相同的定义。

33.系统(抽象定义、结构定义、功能定义、动态定义)

抽象定义:“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并可以识别的要素集合体”。根据这一定义,从理论、逻辑、数学和辩证法不同角度研究“一般系统”。这里主要强调系统的相关性。

结构定义:“系统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实现规定的目标的若干互相关联、可以识别的要素集合体。”它主要强调系统的静态结构。

功能定义:“系统是一个接受某些输入,经作用后转换为某种输出的过程。”它强调环境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系统的转换特性。

动态定义:“系统是事物按逻辑、整体、时间进行处理的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