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幼儿园中班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数2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数2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数21、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数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数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探索计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计数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数数2.课件-数数3.课件-数数活动过程首先,说明主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让孩子们安排小动物坐下。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二、数数几条鱼1.出示课件-数数[1-45]老师:请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寻找解决方案。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三、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1.让孩子们想出什么好方法来快速正确地数数。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四、趣味练习练习卡-数数[1-38]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探索计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计数经验。

2.发展孩子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孩子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数数2.课件-数数3.课件-数数活动过程首先,说明主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熊、鸡、蛙、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1只青蛙,2只熊,3只鸡,4只鸟。

比比谁最高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高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高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一个优秀的数学教案能够在提供系统性数字概念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所以,在中班数学教案的设计中,我们应该要注重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基本素养。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辨识和书写0到10的数字。

2. 培养孩子们对数数量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3. 培养孩子们对数数量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4. 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感知和几何形状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认知和书写:在中班阶段,孩子们应该学会认识并书写从0到10的数字。

可以通过贴纸、卡片等可视化教具,让孩子们辨识数字并尝试抄写。

2. 数量概念的培养:通过游戏和实物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并理解数的含义。

例如,可以使用教具糖果,让孩子们将糖果进行分组。

3. 数的比较和排序: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引导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

例如,可以在小组内分发不同数量的玩具或水果,让孩子们按照数量进行排序。

4. 几何形状认知: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和辨别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可以使用教具如拼图和立体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孩子们构建几何形状的概念。

三、教学活动和方法1. 数字认知和书写游戏:设置数字认知游戏,通过观察和抄写数字提高孩子们对数字的认识。

可以使用教具如数字卡片、磁贴等,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

2. 数量概念培养游戏:设立实物分组的游戏,如将糖果按数量分组,让孩子们理解不同数量概念。

还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使用季节性水果或蔬菜进行数量的比较和分组。

3. 数的比较和排序游戏:设计数的比较和排序游戏,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

可以用玩具动物、水果等教具,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分析比较和排序。

4. 几何形状认知拼图:使用几何形状拼图进行几何形状的认知和辨别。

可以使用特殊材质和颜色进行制作,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比谁最多》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比谁最多》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比谁最多》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说出“最多”“比”等词汇2. 把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数出1~10中的多数3. 了解“多少”的概念,培育察看力、分类本领、差异化认知本领4. 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团结协作、公正竞争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让孩子们把握简单的数数方法,数出1~10字。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较游戏,帮忙幼儿了解“最多”“比”等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数量适量的装饰用小石子或者小球2. 制作3个不同种类的玩具组,每个组中数量比较均匀,其中一个组数量多一些3. 记分牌四、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 老师同时手持三个不同种类的玩具组,向孩子们说明今日的教学目标2. 通过数数的游戏,让孩子们谙习数字1~10、3. 请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本身钟意的玩具组,然后请他们用他们的小球或者小石头数出每个玩具组中物品的数量。

老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孩子们,帮他们数数。

第一节:“比比哪个玩具组最多”1.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代表移到教室范围外评论活动内容。

2. 然后让代表们进入教室,前台放置三个玩具组,让代表们认真察看每个玩具组,然后确定哪一个玩具组的数量最多。

3. 代表们选出最多的玩具组之后,把其他两个玩具组的小球或者石子倒入最强的玩具组中。

4. 老师记录每个小组倒出的球数,并记录在记分牌上。

第二节:“比比哪个同学最多”1. 将测序牌贴在每个孩子的衣裳上。

游戏开始后,每个平民手中拥有一个记分卡,身边呈现大约2~4个装饰用的小球2. 选一个孩子先猜想一个孩子手中拥有的小球的数量。

之后,其他同学也可以猜想。

3. 最后摊牌,然后确定拥有的珠宝数量最多的孩子。

4. 记分牌记录全部孩子的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些小的奖品。

五、教学建议:1. 在让孩子们参加比较游戏之前,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讨,指出孩子们所看到的差异,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四周的世界。

2. 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笑话、笑话、谎言等趣味元素,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教案背景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正在学习比较大小的概念。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教授孩子们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3.学生了解1-10之间的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引入环节
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大小,例如:
1.通过比较身高,教师让学生大声说出谁更高;
2.通过比较手指头的个数,教师让学生说出哪个数字更多。

2. 认识比的符号
教师向学生展示“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并教授符号的意义。

3. 比较大小
教师出示1-10之间的两个数字,通过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4. 数字游戏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抽取一张数字卡,并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表示。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获得奖励。

5. 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资源
1.数字卡片
2.符号卡片
教学评估
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游戏来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幼儿数学教育》
2.《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的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的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的多《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的多》一、引言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的多,这是一个有趣且引人思考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发展,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班数学教案编写的目的和重要性,教案编写原则和技巧,以及教案质量评估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中班数学教案编写的目的和重要性中班数学教案编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建立数学学科基础,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示范,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践和探索。

这样可以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中班数学教案的编写对于幼儿园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教案设计,教师能够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幼儿的数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案编写原则和技巧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编写教案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并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有足够的难度,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教案的设计要能够引导幼儿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幼儿实践探索: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探索。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因此,在教案中设置适当的实践活动和示范操作,可以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幼儿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

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

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1教材分析: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的实现都为后续学习准备的,所以为了我们班在今后能把数学能力发展的更好,我设计本次活动《比多少》,让幼儿通过操作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活动目标: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一、经验准备游戏:抢椅子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

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二、集体探索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

(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

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三、分组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

幼儿园教案【比比谁多谁少】数学

幼儿园教案【比比谁多谁少】数学
幼儿园文化大观园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名 称
比比谁多谁少
涉及领域
数学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目 标
1.能不受物体颜色、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2.探索相同数量物体不同的排列方式,体验守恒的有趣现象。3.积极与同伴交流,大胆表述操作结果
重难点
准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
准备
已有
经验
会10以内的实物点数,数量的对应。
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比比谁多谁少》(课件)。2.泥娃娃的图片10张、10颗红色的棋子、10颗黄色的棋子。(见幼儿活动资源包)3.幼儿学习资源④第25页。
设计意图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情境导人,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教师出示课件或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④第25页,创设参观民间工艺坊的情境,带领幼儿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8个中国结、9只布老虎,10个泥娃娃等)。教师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参观民间工艺坊,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民间工艺品。”2.理解感知物体数量与大小、颜色、排列方式无关的守恒现象。(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种中国结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种中国结的不同。引导提问:“两种中国结有什么不同?请你数二数每种中国结有几个。”小结:不管是大的中国结还是小的中国结,它们的数量都是8个。物体的数量与其大小没有关系,(2)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颜色无关。教师出示黄色布老虎和红色布老虎,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种布老虎的颜色不同。引导提问:“两种布老虎的数量一样多吗?各是多少个?它们有什么不同?”小结:黄色的布老虎和红色的布老虎虽然颜色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9只。物体的数量与其颜色没有关系。(3)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方式无关。每个幼儿从操作袋中取出泥娃娃图片10张,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片排列成不同的形状并点数数量。鼓励幼儿将图片排成与别人不同的形状,如一横排、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排列的图片形状并点数出泥娃娃的数量。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排列方式的泥娃娃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的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点数泥娃娃的数量。小结:虽然泥娃娃排列的方式不同,有排成三角形的,有排成圆形的,有排成一横排的,但是泥娃娃的数量-一样多,都是10个。物体数量的多少与其排列方式无关。3.进一步感知数量的守恒现象。请幼儿取出操作袋中的棋子,用棋子拼摆不同的图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数量的守恒现象。(1)引导幼儿操作10颗红色的棋子、10颗黄色的棋子,自由探索用两种棋子摆出不同的图形或不同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正方形、大树、房子等。(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拼摆出的图案并交流订论:“大家摆出的图案是什么?图案不同,用的有棋于数量一样多吗?每种图案用了多少颗棋子?”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数量守恒的现象。4.玩游戏“马兰花”。将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几组,每组人数可随机变换为10以内的数。游戏开始,各组幼儿随音乐边说儿歌边玩游戏,音乐结束,各组编排出不一样的队形,进一步体验数的守恒现象。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够恰当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缠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4.使幼儿懂直观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工作:1.实物投影仪。

2.自造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更多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放置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幼儿参予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

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认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必须看看谁缠得多,还要看看谁能够精确地把自己缠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缠的就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出适当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缠了几颗。

听见已经开始口令时就可以夹,听见暂停口令时就要卸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明确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建议。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就可以使自己缠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必须记录你缠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缠得最多,恳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少的一次搞上标记。

、活动反思:《比比谁最快》,这就是一堂数学课。

使幼儿根据相同的方向分辨物体在序列中的边线,并自学用数字抒发物体在序列中的边线。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

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因为他们对左右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是用哪只手写字呢?”问题一结束小朋友就举起握笔的那只手,我便告诉他们就是右边,任何靠近你这只手的物品都是在你的右边;“那小朋友你们的左边在哪里呢?”聪明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兴奋的伸出了左手。

比比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是幼儿园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正式接触数学的初步阶段。

数学教案在中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能帮助幼儿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

那么,为了提高中班数学教学的效果,我们就来比比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班数学教案的重要性。

中班数学教案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教学指导工具。

一个好的数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尽量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

同时,教案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编写中班数学教案时,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首先,教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其次,教案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幼儿逐步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

最后,教案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特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了比较各种数学教案的类型和数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进行搜索和收集。

首先,可以参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这些资料经过专业编写和审查,内容丰富、适合中班教学。

其次,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教案,如通过搜索引擎或教育论坛等渠道,收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教案。

同时,还可以借助教育平台、教师社群等资源,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收集到的数学教案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比较。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教案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如数的认识、形状与空间等。

可以将每个主题下的教案进行数量统计,并对比各个主题的教案数量。

另一种方式是将教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进行比较。

可以选择同一个教学目标的教案进行对比,查看不同教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内容。

也可以选择同一教学步骤的教案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教案的操作方法和效果。

在比较中班数学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

这些教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意和有效的实践。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数量比较的方法:通过直观的物体比较,使幼儿能够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并能运用数数、直接比较等方法进行判断。
举例:比较两组不同数量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数数,判断哪组多哪组少。
(2)数字1-10的认识与运用:巩固幼儿对数字1-10的认知,提高数数能力,并能将数字与实际物体数量相对应。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数、直接比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如何忽略非关键因素进行数量判断,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量比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两组水果、玩具的数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数数、直接比较来判断物体数量多少的基本原理。
2.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孩子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合作精神。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乐于分享成果。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成效。
3.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孩子在数数时会出现跳跃、重复等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了引导和纠正,并设计了相关的数数游戏,以提高孩子们的数数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孩子们在观察、分析、比较物体数量时,大部分能够专注于数量多少的判断,但仍有部分孩子会受到物体大小、颜色等因素的干扰。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排除干扰因素、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中班比几多几教案

中班比几多几教案

中班比几多几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比较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2、3、4、5、6、7、8、9、102. 动物图片卡片:小猫、小狗、小鸟、小鱼、小兔子、小猪、小鸭子、小蝴蝶、小蜜蜂、小蚂蚁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2,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然后出示数字卡片3和4,继续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最后出示数字卡片5和6,再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2. 引导:老师出示数字卡片7和8,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然后出示数字卡片9和10,继续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引导幼儿发现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比较大小: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3,让幼儿比较大小。

然后出示数字卡片2和4,继续让幼儿比较大小。

最后出示数字卡片5和7,再次让幼儿比较大小。

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4. 游戏:老师将动物图片卡片随机分发给幼儿,并出示数字卡片。

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关系,将相应数量的动物图片卡片放在一起,形成小组。

例如,出示数字卡片3,幼儿应该将3张动物图片卡片放在一起。

游戏中,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帮助对方完成任务。

5. 总结: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数字的大小关系。

并表扬幼儿在游戏中展现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继续引导幼儿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数字进行比较。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数量等。

例如,比较不同水果的大小、比较不同玩具的数量等。

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说出数字、是否能准确比较数字的大小、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加深了对数字的认识。

通过游戏环节,幼儿不仅巩固了数字的大小关系,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比较能力,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大小关系。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会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指导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会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指导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会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指导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比较大小是首要的内容之一,它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让孩子在中班学会比较大小,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未来学习的必备技能。

1.培养孩子的观察品质在中班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许多大小,颜色,形状等信息,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这些信息比较并分类。

比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观察练习。

比如,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比较身高,手指长短等,引导他们发现大小关系。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园日常使用的物品展示给孩子们,例如饼干、水果、遥控小汽车等,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这些物品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比较大小的意识。

2.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例孩子在中班时,对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但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实例,则很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从而更好地理解。

比如,在数学比较大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教具,图片等,给孩子提供具体的实例。

比如,可以用老师自己的手心与同学们的手心比较大小,使用卡片来比较大小,展示不同大小的食物等等,将数学比较大小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实例,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3.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在中班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孩子们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制造一些简单的游戏,例如闯关游戏、成为互动验票人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地感受到比较大小的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习得效果。

4.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中班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些难度比较高的学科,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厌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

中班教案比一比谁长

中班教案比一比谁长

中班教案比一比谁长中班教案比一比谁长篇一: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说一说》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说一说》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说一说》教学目标:1.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 大胆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教学准备:物质准备:1. 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 课件、《幼儿画册》。

知识准备:能够说出不同事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比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正确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宽窄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练习法、观察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来看看都有谁?二、播放课件,观察比较。

1. 师:大象和长颈鹿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幼儿回答。

我们的腿也有粗细吗?我们教室还有什么东西也有粗细的?小结:原来有的东西粗一点,有的东西细一点。

2. 师:老师还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的两个积木板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回答。

找找看我们教室中还有什么也是有宽窄的呢?小结:原来有的东西宽宽的,有的东西是窄窄的。

三、组织操作,比比说说。

1. 师:现在老是要给小朋友们每人发张操作纸,上面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找一找图片中比较粗的或者比较宽的东西,用笔把它圈出来。

可以吗?那就动手吧。

2. 巡回指导,个别展示并讲评。

3. 师:都完成了吗?老师挑选了几张小朋友们的操作纸,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有没有找对。

4. 师:看一看自己的操作纸,都找对了吗?没有都找对的,把它改正确。

四、结束活动。

刚刚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到了很多粗细的、宽窄的东西,现在跟老师一起到教室外面也去找找看吧。

中班教案比一比谁长篇二: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能感知物体的高矮,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能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的排序,并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1一、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知识与技能: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

)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

)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

(指认)(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比比谁最长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长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长中班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中班数学教师,每天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准备一堂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数学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教案的目的和重点在编写教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的和重点。

中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是引导孩子们认识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培养数的数量意识和数的排序能力。

二、教案的结构一个完整的中班数学教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教学时的侧重点和评价标准。

2. 教学准备:列出教学所需的材料、教具和课前准备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教学活动:详细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教师引导的方式。

4. 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练习,用以检验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和强化所学内容。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孩子们的思维独立性和归纳总结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与家长的沟通。

以上是一个标准的教案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教案的内容中班数学教案的内容应该紧密围绕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教案内容:1. 认识数字:通过游戏和趣味故事,让孩子们认识数字1-10,并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数字的数量意识: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培养孩子们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例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谁的玩具车多,或者让他们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

3. 数字的排序能力:通过游戏和练习,引导孩子们掌握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让孩子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4. 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如果我有3个苹果,给你一个,你还剩下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活动目标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篇二: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二、活动准备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

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比比谁高幼儿园教案

比比谁高幼儿园教案

比比谁高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比比谁高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和比较。

2. 数字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3. 团队合作和竞争游戏。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

3. 幼儿园游戏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2,请幼儿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用比较符号卡片表示(大于、小于、等于)。

2. 引导幼儿思考,数字越大代表什么意思,数字越小代表什么意思。

主体活动:1. 数字比较游戏:a. 教师将数字卡片1-10随机分发给幼儿,每个幼儿手里有一个数字卡片。

b. 教师宣布一个数字,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用比较符号卡片表示自己的数字与宣布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c. 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卡片,教师帮助幼儿判断比较结果的正确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d. 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数字比较的规律和方法。

2. 团队合作比赛: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b.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代表需要比较的数字。

c. 代表们在规定时间内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用比较符号卡片表示。

d. 教师根据代表们的比较结果判断正确性,正确的代表可以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分。

e. 游戏结束后,总结比赛结果,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结束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的比较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字比较的练习,如比较家中物品的大小、数量等。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和使用比较符号卡片。

2.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测试他们对数字比较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给幼儿提供更多数字比较的练习题,让他们在小组或个人完成并互相检查答案。

中班比一比教案

中班比一比教案

中班比一比教课设计【篇一: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设计企图:客观世界中的各样事物都有必定的量,少儿在平时生活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量基本都能够经过目测的手段来比较得出结论。

新《指南》指出少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风趣。

”所以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经过游戏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并让少儿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本次活动设计了粗细、宽窄两个游戏让少儿从游戏中划分,让每个少儿都能参加进来。

活动目标: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件(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 课件。

3、《少儿画册》第三册p32 ,《风趣的数学》p15 。

活动重、难点:要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一、儿歌导入师:今日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

”你听到了什么?二、比较粗细师:儿歌中有“草儿细,萝卜粗”,下边请小朋友来比一比、说一说图上的物体哪个粗,哪个细?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腿粗?谁的腿细?图二,红色的绳索和蓝色的绳索,哪一根粗,哪一根细?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2、稳固。

听口令举纸棒。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取出两根纸棒,先看看这两根纸棒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下边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棒。

老师说:粗(细),请把粗(细)的纸棒举起来。

看看小朋友能不可以举对!3、找找身上哪个地方粗,哪个地方细。

小朋友很能干,此刻我们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不同粗细的地方吧。

我们身上有手啊、腿啊、脖子、腰等好多地方都能够比。

三、感知宽窄。

1、马路和小道比宽窄。

师:方才的儿歌中除了讲到粗细以外,还有“马路宽,小道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幼儿园中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活动目标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找一找有多少2.自制记录单,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幺游戏吗?(让幼儿观看筷子和花生米等。

)2.教师: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

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这些东西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
 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幺,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

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幺?你夹的qinzibuy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专注下一代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