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试题

合集下载

体质测量与评价复习

体质测量与评价复习

体质测量与评价1.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2.心率: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3.三维健康:三维健康观就是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弱,而且是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完满状态三个方面。

4.运动参与: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5.体育认知:人们通过认识体育、了解体育、或者是参与体育活动之后所获取和产生心理活动的过程。

6.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现象极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①评价:是对测量结果赋予实际意义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②测量:是指对某事物或某现象的某种特征性进行定量的过程。

7.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体适能测评内容之一,体适能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8.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快速运动反映着机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能力。

9.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10.神经肌肉协调性:是反映一个人视觉,听觉,平衡觉与熟练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11.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12.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有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调节、控制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一种动作经验而非认知经验,同时又有别于心智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与展开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是用于考试结束后,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学校所举行的期末考试。

2、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以测量被试的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的。

凡是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为评价标准,都属于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

学校教学后的考试和升学都属于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

3、体能:又称身体素质,指人体在运动、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能力。

二、简单题1.教育评价的共同要点是什么?答:强调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强调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和信息;教育评价内容既可以是教学计划,也可以是课程;既可以是学生学习结果,也可以是某种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目的或教育程序;强调为学生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

2.表述得当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哪些要求?答:表述得当的教育目标通常是一个表达学生行为的陈述句。

一般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一是主语,即教育的对象;二是谓语,即表达学生行为的动词;三是句子的宾语,即目标的内容;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表述明确具体,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表达教育工作者的意图。

3.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度量单位的相对性;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目的的针对性4.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答:第一,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它包括测量评定的功能、事实判断的的功能、价值判断的功能、问题诊断的功能、区分选拔的功能;第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包括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作为补救教与学的依据、确保教学目标的达到;第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体现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的记忆和促进迁移、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第四,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对目标的管理、对过程的管理。

5、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是什么?教育评价表是根据教育教学的特性编制而成的,它由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条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指标权重等构成。

教育测量及评价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测量及评价复习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测验手段反映真识情况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是()A.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2、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A.整群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单纯随机抽样3、一个小组有10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是相等的,则张明或李华被选中的概率是(),如果进行两次选举,那么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A.1/5,1/5 B.1/5,1/100 C. 1/10,1/100 D. 1/5,1/104、某班36个学生,英语测验分数地标准差为9.6,则其离差平方和是()A. 3317.6B. 3217.0C. 3320.5D. 3500.15、一位老师对8个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猜测。

如果教师猜对的可能性为1/3,且规定教师只有猜对95%才算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评判能力。

那么,这个教师至少要猜对学生成绩的个数为()A.4 B. 5 C. 6 D. 76、下列两组数据①14、2、17、9、22、13、1、7、11②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分别是()A.11、12 B. 14、9 C. 13、9 D、14、127、某年初中入学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的计分比例为4:3:3,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为72分,数学为94分,英语为79分,那么该生(假设各科难度相近)总平均分数为()A.82 B. 82.8 C. 80 D. 80.78、下列数据:23、36、20、25、33、31、27、29的四分位距是()A. 4B. 6C. 3D. 89、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2000人中前500名予以奖励,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标准差为9,那么,获奖的分数线是()A.81.03 B. 83.15 C. 84.56 D81.1510、某区3600个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接近正态分布,其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1.5分,则在70——90分之间应当有()人。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一、简答1.简述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及四种水平包括哪些?答:(1)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计算事物数量的起点,也叫零点。

绝对参照点: 绝对零点, ,如长度, , 重量。

相对参照点: 相对零点, ,如海拔高度、温度。

单位: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

理想的单位要符合两个条件:同一个单位意义相同, 即确定的意义;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差别相等。

(2)教育测量的四种水平四、教育测量的水平(第二章25页未找到准确答案)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

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所使用的单位意义不太明确, 单位常常不等值。

从本质上讲,教育和心理测量的量表属于等级量表。

无论是对智力,还是对能力倾向或人格的测量,都只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

由于多数心理特征具有常态分布的特征,无绝对零点,所以我们也可把测量后直接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为常态分布下的标准分数,把这些量表当作等距量表来处理。

2.简述教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答:一、确定编制测验的目标二、制定编题计划三、设计测验项目四、预测与项目分析五、合成测验六、测验的标准化七、搜集信度、效度资料八、编写测验手册3.简述实施教育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答:第三节、测验的实施(第4章92页未找到准确答案)(一)测试开始前的准备主试方面:•首先,主试在测试前要熟悉测验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使用方法。

•其次,测验实施者要熟练测验指导语并能口语清楚而流利地说出来。

•有时还要对施测者进行必要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1 、熟悉测验内容;2 、掌握施测步骤;3 、掌握记分方法;4 、掌握解释分数的技术。

测试方面:•主试在测验前要把测验材料准备好,以免短缺而临时寻找。

(二)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指导语2、测验情景3、施测顺序4、测验焦虑(三)主试和被试的良好合作关系•主试保证测验结果绝对保密•对被试加以积极的鼓励4.简述区分度的相对性包括哪些方面?答:1. 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区分度的值不同。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资料体育测量与评价⼀.⼈体的主要测量点⼈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是:(1)⾻性标志(2)⽪肤褶皱(3)肌性标志(4)⽪肤特殊结构。

1.⽿屏点:外⽿道前⽅⽿屏软⾻上缘的起点。

测量指标:⾝⾼、坐⾼测量点。

2.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的连线与正中⽮状⾯的交点。

测量指标:已发育⼥性胸围测量点。

3.肩胛⾻下⾓点:肩胛⾻下⾓的最低点。

测量指标:胸围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臂向后伸⼩臂反向弯曲。

4.髂嵴点: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盆宽、下肢长H测量点。

5.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最向前下⽅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下肢长A测量点。

找点⽅法:坐姿,在腹股沟⽤拇指从下向上触摸到突出点。

6.肩峰点:肩胛⾻肩峰外侧缘上,最向外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上肢长、肩宽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臂斜上举的凹陷。

7.⼤转⼦点:股⾻⼤转⼦最⾼点。

测量指标:下肢长B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腿外展在⼤转⼦外的凹陷。

8.胫⾻点:胫⾻内侧内侧缘上最⾼点。

测量指标:⼩腿长测量点。

找点⽅法:屈膝90度,沿着胫⾻向上到膝内侧下⽅突出点。

9.内踝点:胫⾻内踝尖端最向下⽅的点。

测量指标:⼩腿长10.跟点:直⽴时⾜跟最向后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跟腱长测量点。

⼆.体格测量:量度测量1.体重:是描述⼈体横向发育的指标,是反映⼈体⾻骼、肌⾁、⽪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

测量⽅法:测量前应将游码调整⾄零,使刻度尺呈⽔平位,测量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令受试者轻上,⽴于称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刻度尺稳定在⽔平位后读数并记录,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kg评价:(1)发育状况:对象:⼉童少年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增长。

发育状况不良—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缓慢。

(2)健康状况:对象:成年⼈体重指数:体重/⾝⾼的平⽅(m的平⽅)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指数正常/体重稳定健康状况不良—体重上升—肥胖体重进⾏性下降—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下,体重下降的现象。

教育技术学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技术学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评价与测量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个)填空题简答题(5个)论述题(4个)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构的价值判断。

展。

在总结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评价专业的基本规范,用于指导评价工作的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

运用一切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协同自评模式、发展性目标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的教育评价、中观的教育评价、微观的教育评价;2、按评价的内容分:条件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3、按评价的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4、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6、按评价的方法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谈1、自卫心理;2、应付心理;、3、逆反心理;4、迎合心理;1、类群关系;2、亲疏效应;3、从众行为;4、威望效应;5、本位心理;6、社会刻板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2、教育评价可操作性的方法;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学、教育评价制度。

3、问题明确,措辞得当;4、问题的数量适当;5、便于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3、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2、特点:定性分析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主要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和文献信息等;定性分析无严格的分析程序,有较大的灵活性;定性分析主要采用归纳逻辑分析及哲学思辨方法;定性分析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对背景具有敏感性。

3、适用范围:对发展过程的原因探讨;对被评价对象优缺点的详细描述;对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对被评价对象内隐的观念、意识分析;对文献档案信息的汇总与归纳等。

4、基本过程: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对定性分析结果的客观性、效度和信度进行评鉴。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绝对评价:指在被评价对象集合之外,预先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评价。

学生评价: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的专业标准:是由从事评价工作及评价有关的专业团体,在总结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评价专业的基本规范,用于指导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发展,并提高公众对评价的可信度。

权重:是指根据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

再评价: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教育评价工作本身进行评价的活动。

教育评价: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思想品德评价:是以德育大纲和德育目标为主要依据,运用一切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搜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定量数据的类型:类别数据、等级数据、等距数据、比率数据数据频数分布情况的描述方式:频数分布表、统计图、数据频数分布曲线思想品德评价的方法:操行评语法、等第法、评等评分测评法、操作加减评分法、加权综合测评法、模糊综合测评法、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课题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协同自评模式、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教育评价可分为: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的教育评价、中观的教育评价、微观的教育评价;2、按评价的内容分:条件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3、按评价的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4、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6、按评价的方法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7、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分:单项评价、综合评价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课堂听课法、录像评价法、教师和学生调查操作测验可分为:书面操作测验、辨认测验、模拟操作测验、工作样本访谈法可以分为:有结构访谈与无结构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被评价者在实施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1、自卫心理;2、应付心理;、3、逆反心理;4、迎合心理;评价者在评价结果处理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1、类群关系;2、亲疏效应;3、从众行为;4、威望效应;5、本位心理;6、社会刻板印象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不足之处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2、教育评价可操作性的方法;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学校教育评价系统;5、教育评价制度。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2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2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2015.6)一、填空题1、运动人体测量的发展经历了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和标准化测量时期五个阶段。

2、有效性的定性分析常采用逻辑分析法,定量分析常采用相关分析法。

3、测量包括待测属性或特征、法测和数字符号三要素。

4、评价标准的格式主要有描述式、数量式和隶属度式三种。

5、权重(W)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0<W≤1,二是ΣW=1。

6、运动选材的目的是要选出专项运动竞技潜能优秀的运动员。

7、腰围指数男性超过100,或女生超过85为肥胖。

8、鹤立测验测静态平衡性素质,平衡木行走测验测动态平衡性素质。

9、柔韧性指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

10、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

11、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单项分五类,分别代表位移速度、一般耐力、下肢爆发力、上肢爆发力和力量耐力素质。

12、通常,运动员所掌握的运动技术种类越多,技术越全面;在同一项运动时,训练技术全面性要大于比赛技术全面性。

13、体质完好状态即理想或健康体质,通常以第75-80百分位数以上人群的体质资料建立评价标准。

14、心理健康测试目的可分发展性、教育性和治疗性三类。

15、从内容上讲体育工作评价指标可为条件指标、过程指标和成果指标三类,其核心是成果指标。

16、评价结果外延判断是利用评价结果对所涉及具体对象进行价值判断。

17、测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测验数据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18、权重具有整体性、导向性、定量化、综合性和关联性等作用。

19、评价量表分分值量表、等级量表两类。

20、体质有健康、疾病、亚健康三种状态。

二、选择题1、属连续型测量值的是(BC)。

A人数。

B时间。

C长度。

D名次。

2、三性检验的样本数通常应大于(B)。

A30。

B100。

C200。

D1000。

3、用于诊断的测验样本数通常应大于(D)。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测量 2. 教育评价 3.标准化测验 4.常模 5.发展常模 4. 人格心理测验 5.自陈量表法6.评定量表评价法 7.课业考评 8.信度9.思想品德测量10.投射测验法11.动态评价法12效度13.效标标关联效度14.评价心理15.cipp 16.构想效度18.掌握测量19.难度20区分度二、简答题1.教育测验与考试联系与区别?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联系与区别?3.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4.教育测量与评价为什么是教师的专业素养?5.教育测量的设计蓝图?6.测验取材的要求?7.主观题和客观题编制的要求哪些?8.填空题、简答题的编制原则?9.教育评价表有哪些组成?10.高考原始分数的局限有哪些?11.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的内容有哪些?12.想象能力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13.智力结构的理论有哪些及每一个的特点?14.雷吉尔的智力发展评估指标如何建立?15.教育评价的方法与工具?16.人格测量与评价的方法?17.简述品德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18.体育发展领域?19.教育评价者的心理与调控?20.受评价者的心理与调控?三、计算题1.四个度的计算。

2.提高信度和效度的方法的计算。

3.难度的转换、标准分数的计算四、综合题1.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概念的理解2.如何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3.发展性评价的内容4.发展性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主要涵义。

5.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的异同。

6.我国传统课业考评的优缺点及改革措施?7.国外发展课业考评的经验及主要目标?8.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点体系?9.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有哪些?要全面复习,这只有重点部分,还有选择题。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2.直接测量3.测量量表4.测量的可靠性5.同质测量6.测量的有效性7.容有效性8.效标9.测量的客观性10.科学性检验11.标准观测值12.成套测验13.项目的区分度14.评价15.体育评价16.评价标准17.理想标准18.评价量表19.百分位数法20.离差法21.体格测量22.身高23.坐高24.体型25.身体姿势26.体质27.健康(二)选择题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化、标准化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2.直接测量3.测量量表4.测量的可靠性5.同质测量6.测量的有效性7.内容有效性8.效标9.测量的客观性10.科学性检验11.标准观测值12.成套测验13.项目的区分度14.评价15.体育评价16.评价标准17.理想标准18.评价量表19.百分位数法20.离差法21.体格测量22.身高23.坐高24.体型25.身体姿势26.体质27.健康(二)选择题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范化、标准化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一、测量与评价基本问题1、教育测量①测量三要素②教育测量概念: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③教育测量的特点问题: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区别是什么?④量表的概念,按测量精确程度分为哪四种。

2、教育评价①教育评价概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②著名的测量与评价领域人及名言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

斯塔费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3、相关概念①教育测量与评价关系②测验与考试二、历史发展1、著名的测量与评价领域人及名言①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于数量之中。

”②麦柯尔(W.A.Mecall)“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

”问题:请列举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三个重要人物及名言三、学科地位和作用1、当今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①教育系统②改革突破口3、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一、从不同的角度分为哪些类型例如:1、从运用时机分为-------?2、形成性测量与评价?3、形成性测量、诊断性测量与评价和总结性测量与评价区别?二、教育测量与评价四大功能教育判断的功能、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第三章质量特性1、教育测量与评价包括哪四度?考虑方案的可用性。

(P86)一、信度1、概念、分类2、模型 X=T+E,反映的是误差信度反映的是()A、高低分B、误差C、难易程度D、有效性3、具体估算⑴异质性信度:重测、复本概念⑵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①概念②区别③相关系数⑶百分比一致性(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⑷评分者信度(相关系数)4、信度运用⑴测量标准误概念⑵通过与标准误关系估算真分数范围(计算题)二、效度1、包括哪些?① APA: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为了规范效度研究,把效度分为三类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测量评价复习试题..

测量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2.直接测量3.测量量表4.测量的可靠性5.同质测量6.测量的有效性7.内容有效性8.效标9.测量的客观性10.科学性检验11.标准观测值12.成套测验13.项目的区分度14.评价15.体育评价16.评价标准17.理想标准18.评价量表19.百分位数法20.离差法21.体格测量22.身高23.坐高24.体型25.身体姿势26.体质27.健康(二)选择题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B.体育测验C.体育测量学D.体育评价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罗马D.古希腊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B.实用C.高质量D.规范化、标准化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B.法则C.有效性D.属性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B.形态,机能,素质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B.指标的选择C.测量的方法D.工作的责任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B.对称性C.倾向性D.方向性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B.非标准化的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D.测试次数多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B.不可修正C.变化无常D.无规律性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复习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每空1分。

共20分)1.体育测量的三要素(待测属性或特征)(法则)(数字符号)2.身体素质包括哪七个素质?3. 体育测量的有效性类型:(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相合有效性)三个有效性。

4.体育实践中,体育评价有三种基本形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5.运动技术水平一般包括:(技术质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技术学习能力)6.测量尺度的分类:(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7.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位移速度)8.健康的三维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9. 呼吸是(机体)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10.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1.我国各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体育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或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开始于( c )。

A. 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 劳雷尔指数反映人体( c )A.机能指数 B. 心理指数 C.营养指数 D. 形态指数3. 体育测量与评价与( d )无关。

A、运动生理学B、教育测量学C、体育理论D、体育史4.反应身体充实度的身体指数是( a )A.克托莱指数B.腿长指数C.维尔威克指数 D利维指数5.下列属于柔韧素质测试指标是( b )A.50米跑B.立位体前屈C.立定跳远D.立卧撑6.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b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7.下列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c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8.测量的科学性是指( c )A准确性经济性适用性B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C 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D 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9.(体重/身高 1000)是( a )指数.A.克托莱B.维尔威克C.劳雷尔指数D.利维指数10.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一个人( d )功能水平的最可靠而有效的A.内脏B.呼吸肌C.胸廓D.心肺以上答案:C C D A B B C C A D1.由于仪器不准测试结果成倾向性偏大或偏小,这类误差为( d )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过失误差2. 劳雷尔指数反映人体( c )A.机能指数 B. 心理指数 C.营养指数 D. 形态指数3.下列哪个项目,运动员托莱指数偏大为好( d )A.跳远 B.投掷 C.中长跑 D. 跳高4.反应身体充实度的身体指数是( a )A.克托莱指数B.腿长指数C.维尔威克指数 D利维指数5.下列属于柔韧素质测试指标是( b )A.50米跑B.立位体前屈C.立定跳远D.立卧撑6.下列不属于心率测量方法的是( d )A.脉搏触摸法B.听诊法C.心电图记录法D.台阶测试法7.下列不属于皮褶厚度测量的部位是( a )A.颈部B.臂部C.腹部D.大腿部8.握力、背力、1min仰卧起坐属于( b )测量试验A.爆发力B.肌肉力量C.速度素质D.耐力9.受试者能力水平会影响到测量的( d )A.可靠性和客观性B.可靠性和有效性C.有效性和客观性D.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10.19世纪被称为“人体测量之父”的是( a )A.克托莱B.威尔威克C.皮尔奎特D.布罗克以上答案: D C D A B D A B D A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111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题库--4

1111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题库--4

第三章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复习题)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是一切营养科研工作和临床诊断的基础。

( )2.成人体格测量指标中的腰圈常作为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观察指标。

( )3.人体身高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任何时候测量数据都是不变的。

( )4.身高的测量工具很多,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机械式身高计和电子式身高计。

( )5.人体测量中身高测量最简单,因此对被测者没有什么要求。

( )6.对成人来说,体重的变化与营养状况无关。

( )7.当电子人体秤电池不足时,4 位LED 显示器的小数点全亮。

( )8.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是儿童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

( )9.儿童身高指标适合用于对新近营养状况的评价。

( )10.儿童身高坐高计应放置在平坦靠墙的地面上。

( )11.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选择合适的测量体重的秤。

( )12.坐高与身高的比较可以反映躯干生长状况。

( )13.身高坐高计是用于检测儿童站立身高和坐高的专用器械。

( )15.儿童胸围可在任何状态下用软尺进行测量。

( )16.儿童头围测量过程中,儿童可能产生的惧怕心理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可不予理睬。

( )17.体格测量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是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 )18.体格测量调查表是用于记录体格测量各项原始数据的专门表格。

( )19.实验室指标收集的意义是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及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 )20.人的头发数量大约有15 万~20 万根。

( )21.头发样品收集的正确方法是剪取被测者枕部发际处至耳后,从发根部起1~2 cm 的头发( )22.检验尿液的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是重要的营养状况评价手段。

( )23.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是生化检验最合适的防腐剂。

( )24.任意一次尿液样品收集的部分是尿液的中段。

( )25.体格测量常用的指标有BMI、标准体重指数、Vervaeck 等。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体育测量与评价一.选择题:1.体育测量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下面不是物理性测量的是【D】A.跳高高度B. 跳远长度C.血压D. 疲劳程度.....................书上14页2.如有10名裁判和8名运动员运动员名次之和的离差平方和为3186根据一致性系数法,则客观性系数是【C】A.0.65B. 0.67C. 0.76D. 0.82 . .....................书上24页3.下面不属于身体测量成分的测量的方法是【A】A.呼吸测量发B.水下称重法C.超声波法D.皮褶厚度法. .....................书上88页4..在臀部形状测评中,上臂与前臂之间超过180°,前臂向下,肘关节凹陷称为【B】A.欠伸B.过伸C. 后伸D. 直伸.....................书上105页5.在足型测评中,下列图片中是中度扁平足的是?【C】A. B. C. D. ....书上106页6.在递增负荷试验中,同一心率水平负荷强度越高、复合量越大,则心血管机能【B】A.越差B.越好C.极差D. 极好.....................书上117页7.正常人安静时血压变动范围的收缩压是【D】A.90~130mmHgB.90~120mmHgC.60~90mmHgD. 90~120mmHg . ....................书上120页8.呼吸运动是【A】为主。

A.自主神经反射B.躯体神经反射C. 骨骼肌收缩D.被动神经反射.....................书上132页9.在足球比赛中,足球守门员的扑球和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属于【C】A.动作速度B.位移速度C.反应速度D.速度素质.....................书上144页10.评价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依据之一是【B】A.体格和体型B.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C.机能和神经反应D.柔韧性和协调性.....................书上143页11.下列不属于爆发力的测量(D ).....................书上155页A立定跳远B纵跳C原地纵跳摸高D400M跑12.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分为(A ).....................书上158页A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B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C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D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13.下列不属于灵敏性的测量内容有( D ).....................书上176页A10S立卧撑B象限跳C10M×4折返跑 D50M跑14.“十字”跳测验中,主要测量的是【A】A.灵敏性B.协调性C.柔韧性D. 平衡性....................书上181页15.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属于【C】A.自陈量表法B.作业量表法C. 心理投射法D.心理实验法.....................书上206页16.下列不是社会适应评价模式的【B】A. 心理健康模式B.社会应对模式C.社会智力模式D. 社会胜任力模式....................书上236页17.下面中能直接反应柔韧性的是【C】A.穿梭往返跑B.仰卧起坐C.体前屈D. 立定跳远....................书上251页18.个人技术动作与该技术规范动作的接近程度称为【A】A. 技术效果B.技术容量C.技术学习能力D. 技术质量....................书上269页19.形态、机能、素质属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B】A.技能B.体能C.心理能力D. 智能...................书上285页20.根据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分类,下面不是其中的目标是【D】A.效果目标B.效率目标C.职责目标D. 分析目标....................书上312页二、判断题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是体育各个领域中的各个要素、发展过程、系统整体的价值关系及其体育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过程及其结果的解释、评估和判断。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观测数据为98、90、70、75、83、80,这组数据的全距是(C 、28)。

2、两个行为变量的观测值皆为顺序变量,则研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时,宜用(B 、等级相关系数)。

3、在一批考试分数中,百分等级为76的分数是37分,这意味着比37分高的考生人数占 全部考生总数比例是(A 、24%)。

4、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 ≤1)=0.34134,试问概率P (Z <-1)的值为(D 、0.15866)。

5、投掷一粒骰子,出现“4”点的概率是(A 、1/6)。

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B 、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7、面试共有6题并采用放回抽取原则,问两个考生抽取同为B 题的概率为(D 、1/36)。

8、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经量化后的值叫(A 、权重) 9、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C 、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10、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C 、不是同一份测验)。

11、积差相关系数的创立者是(A 、皮尔逊)。

12、已知1X =5,2X =6,3X =7,4X =3,5X =4则∑=42i Xi 等于(A 、16)。

13、在一批考试分数中,百分等级为56的分数是65分,这意味着比65分高的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总数比例是(B 、44%)。

14、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划分的是(B 、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15、某班50名学生中有30名女生,问抽取一个学生恰好为男生的比例是(C 、2/5)。

1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B 、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17、Z 分数量表是(B 、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18、已知P (0<Z <1.96)=0.475,则P (|Z|>1.96)概率值为(B 、0.05) 19、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C 、稳定性)。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题(运训)一、名词解释1、体育测量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的现象及其有关因数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科学,属于方法学范畴。

2、体育测量的客观性:是指不同测试者对统一测试对象同时测量,通过测试结果的一致程度来衡量测试者误差的大小的程度。

3、身体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4、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说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及平衡等机能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5、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底下的特殊状态。

6、体型: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描述。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断定提醒的主要依据。

二、简答题1.协调性测量的注意事项。

答:1)受试者测试前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2)测试前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练习;3)严格控制测量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次数、测试时间等。

2.简述亚健康的表现。

答:亚健康的主要表现有:躯体疲劳乏力、易累,肌无力;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体力难以恢复;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感冒;胃肠机能紊乱,食欲不振;关节痛,肌痛,头痛,淋巴结肿痛,咽炎,呼吸紧迫;失眠,头脑不清醒,记忆力下降;心理不愉快,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等;社会不适应,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

3、身体形态测量中,测试者的注意事项。

1)在未提出特殊测量要求时,测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要保持清洁,测量前必须检验校正测量仪器。

测量中应再经过一定人数得测量后,随时校正仪器,以保证仪器测量的精度。

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要求精度较高的小样本测量时,可由专人在受试者身体上标出测量点,以提高测量的标准性。

身高体重等易受时间因数影响的指标,一般在上午10左右。

4)仪器度数时,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2.直接测量3.测量量表4.测量的可靠性5.同质测量6.测量的有效性7.内容有效性8.效标9.测量的客观性10.科学性检验11.标准观测值12.成套测验13.项目的区分度14.评价15.体育评价16.评价标准17.理想标准18.评价量表19.百分位数法20.离差法21.体格测量22.身高23.坐高24.体型25.身体姿势26.体质27.健康(二)选择题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范化、标准化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样本含量大小 B.个体间异差大小 C.抽样方法的不同 D.三项均是14.基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测量非标准化 B.工作不细心 C、测量无细则 D.仪器本身15.测量的科学性是指( )。

A.准确性、经济性、适用性 B.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C.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 D.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16.稳定可靠性系数( )。

A.数天重复相同测量结果的相关程度 B.愈接近1愈不可靠C.指奇数次和偶数次的测量结果相关程度D.愈接近-1愈可靠17.测量一致可靠性系数估价适用的测量项目是( )A.12 min跑 B.立定跳远 C.800m跑 D.1 500m跑18.引体向上属于( )测验。

A.静力性 B.爆发力 C.动力性耐力 D.静力性耐力19.已知组间方差为5.21,组内力方差0.481,可靠性系数为( )。

A.9.1 B.0.91 C.0.09 D.—0.9120.可靠性最高的测试指标是( )。

A.形态指标 B.心理指标 C.机能指标 D.负荷量较大的指标21.以下属于静力性力量测验的是( )。

A.引体向上 B.握力 C.立定跳远 D.仰卧起坐22.有效性系数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

A.-1~1 B.-1~0 C.0—1 D.任何数23.在编制测验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

A.仪器的统一 B.手段光进 C.方法合理 D.测验目的24.难度适中的测验具有较大的鉴别性,其观测值的分布呈( )。

A.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B.任何形式分布 C.函数形式 D.偏态分布25.成套测验中,各指标之问以( )相关为好。

A.高度 B.中度 C.低度 D.密切26.在( )情况下,不宜采用逐一测验编排法。

A.项目多 B.项目少 C.受试人数少 D.测试条件限制27.用力感觉机能测验是测受试者用力感觉机能的( )。

A.敏感程度 B.稳定程度 C.动觉能力 D.定位能力28.感知跳跃距离测验是测受试者感知跳跃距离的( )。

A.敏感程度 B.稳定程度 C.动觉能力 D.定位能力29.鹤立测验测3次,取( )成绩为测定值。

A.最次 B.中间 C.平均 D.最优30.标准分量表不适用于( )。

A.正态分布 B.近似正态分布 C.标准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31.Z分量表中将平均值定为( )分:A.0 B.5 C.50 D.10032.T分量表中将平均数定为( )分:A.0 B.5 C.50 D.10033.较少应用Z分量表的原因是( )。

A.不科学 B.不标准 C.存在负数和小数 D.不能用于评价34.使用T分量表,在x ± 5 s范围内,差一个标准差则相差( )A.1分 B.5分 C.10分 D.0.5分35.百分化评分量表中间成绩增长得分( )A.少 B.恒定 C.多 D.零36.百分位评分量表使用比较普遍是因为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 )。

A.正态检验 B.u检验 C.t检验 D.F检验37.标准分等级评价量表是用( )制定的,A.百分位法 B.离差法 C.累进分法 D.等级相关法38.回归等级评价量表与其他等级量表的区别是( )。

A.用离差法制定 B.局限于单指标评价 C.用百分位法制定D.同时考虑对其指标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39.在评价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时,不考虑( )对其的影响。

A.年龄 B.性别 C.身高 D.素质40.我国汉族学生城乡男生在( )身高增长幅度最大。

A.10—12岁 B.12-14岁 C.11~13岁 D.13~15岁4l.我国汉族学牛城乡女生在( )身高增长幅度最大。

A.10-12岁 B.12—14岁 C.11~13岁 D,13—15岁42.身高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

A.0.1 cm B.0.2 cm C.0.5 cm D.1 cm43.下肢长是指从股骨大转子点至( )的垂直距离。

A.地面 B.踝关节 C.脚尖 D.脚跟44.体重受饮食和运动时排汗的影响,一般在( )测量较适宜。

A.清早起床后 B.饭后立即 C.上午10时左右D.中午12时左右45.上臂放松围测量时,受试者右上臂应( )。

A.自然下垂 B.前平举 C.侧平举 D.斜平举46.小腿围测量,测试者用带尺绕小腿( )处水平一周量其长度。

A.最粗 B.最细 C.中部 D.任取一点47.腰围测量,用带尺测量肚脐( )处水平周长。

A.下1 cm B、上 1cm C.上2cm D.下2cm48.制定评价标准时,不需要考虑( )因素。

A.年龄 B.性别 C.种族 D.时间49.几种常用环节长度的指数主要是通过有关长度与( )之比来表现的。

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三项均有50.描述人体各环节宽度的指数越大,身体相对( )。

A.较宽,体格较弱 B.较宽,体格较壮C.较窄,体格较弱 D.较窄,体格较壮51.(体重/身高×l000)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2.[(体重+胸围)/身高×100]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3.(体重×107/身高的立方)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4.用水下称重法测评人体密度,测量前( )小时,受试者不得进食。

A.1 B.2 C.3 D.455.皮褶厚度计应距捏起部位( )处。

A.上方约1 cm B.上方约2cm C.下方约1 cm D.下方约2cm56.皮褶厚度法的测量,每个部位须重复测量( )。

A.5次 B.4次 C.3次 D.2次57.我国青年男子体脂百分比一般在( )之间。

A.8%-10% B.10%-15% C.15%-18% D.18%~20%58.我国青年女子体脂百分比一般在( )之间。

A.10%-15% B.15%-20% C.20%-25% D.25%~30%59.中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0.内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1.外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2.腰曲2~3cm,属于( )。

A.直背 B.驼背 C.鞍背 D.正常63.正常的胸廓横径应大于矢径,其比例为( )。

A.4:3 B.2:1 C.3:2 D.4:164.胸廓矢径大于横径,胸骨向前方明显突出是( )。

A.扁平胸 B.圆柱胸 C.鸡胸 D.漏斗胸65.轻度扁平足足印空白区与足印最窄区宽度之比为( )。

A.2:1 B.1:1 C.1:2 D.无空白区66.中度扁平足足印空白与足印最窄区宽度之比为( )。

A.2:1 B.1:1 C.1:2 D.无空白区67.我国成年人安定时的脉搏正常值范围为每分钟( )。

A.60—90次 B.60-100次 C.60-105次 D.60-108次68.我国成年人安定时的脉搏每分钟( )以下为心动过缓。

A.60次 B.65次 C.70次 D.75次69.国际卫生组织认为,安静时收缩压和舒张压( )为高血压临界值。

A.18.76 kPa(140mmHg)/12 kPa(90mmHg) B.12 kPa(90mmHg)/6.67 kPa (50mmHg) C.21.33 kPa(160mmHg)/12.6(95mmHg) kPa D.17.3 kPa/11.33 kPa70.健康人的能量指数平均值为( )kPa/min。

A.16 B.17 C.18 D.1971.改良哈佛式台阶试验,台阶高度30cm适合( )岁男生。

A.7-9 B.10—12 C.13-17 D.18以上72.改良哈佛式台阶试验应以每分钟( )次的频率进行。

A.20 B.30 C.40 D.5073.五次肺活量试验,要求是( )测一次。

A.10 s B.15 s C.20 s D.30 s74.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一个人( )功能水平的最可靠而有效的生理指标。

A.内脏 B.呼吸肌 C.胸廓 D.心肺(三)判断题1.体育测量学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分支。

( )2.体育测量学源于人体测量。

( )3.体育测量不仅包括物理量测量,还包括非物理量。

( )4.横断面测量省时间,见效快。

( )5.测量误差都是测试人员工作不认真所致。

( )6.凡是测量均有误差。

( )7.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统称为测量的科学性。

( )8.测量误差是直接影响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

( )9.测定的间隔时间加长,可提高可靠性。

( )10.测量的结果反映测量目的的一致性程度就是有效性。

( )11.有效的测量不一定可靠。

( )12.可靠的测量一定有效。

( )13.有效性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