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托尔斯泰及其作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③眼睛威力巨大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 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寒光四射 的匕首”,十分贴切,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威力的巨大, 也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 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
活动二:天才灵魂的窗口——扫描托尔斯泰的双眼
①目光犀利


②眼睛蕴含丰富感情



③眼睛威力巨大


活动二:天才灵魂的窗口——扫描托尔斯泰的双眼
2.文章第一部分描绘了托尔斯泰粗鄙、丑陋、普通的 外貌,第二部分写了其富有洞察力的眼睛,二者是否 矛盾?
不矛盾。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描 绘了托尔斯泰粗鄙、丑陋、普通的外貌,正 是为了反衬他敏捷、锐利的目光,突出他灵 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表现作者对托尔斯 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 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 幸福吗? ”
活动二:天才灵魂的窗口——扫描托尔斯泰的双眼
1.品读6-9段,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参考下列句式,完成
梳理。
作者将托尔斯泰的目光比作
,让我们看到托尔斯泰
的目光具有
的特点。
活动二:天才灵魂的窗口——扫描托尔斯泰的双眼
①犀利
•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夸张:分别从局部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 征,语言幽默诙谐,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面部表情
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那种像 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
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面部表 情的阴沉,“丑陋可憎”,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35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35页)
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 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也常常会厌恶 他美丽的外表。
——奥斯特洛夫斯基
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 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像一块 淤泥!
——罗曼·罗兰
托尔斯泰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 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
小说家、传记作 家,出身于宽裕 的犹太家庭。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 和柏林攻读哲学 和文学。
二、(6-9)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平常的眼睛 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精神。
参照左 图,用 自己的 话描述 一下托 尔斯泰 的外貌。
胡子 作 者
眉毛 从 哪
头发 几 方
鼻子 面 描
眼睛 写 外
眼神 貌 的 ?
胡子
•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 乌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他究竟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幸福〞与“不幸〞
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 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
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 后人,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卢梭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 理。——马克-吐温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 人。——贝多芬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 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 基
犀利〔 xī 〕 侏儒〔 rú 〕 酒肆〔 sì 〕 尴尬〔 gān 〕〔 gà〕 锃亮〔zèng 〕 甲胄〔 zhòu〕 粲然〔 càn 〕
读准字音
理解词义
yǒu zhì

外国文学史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外国文学史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11
《安娜·卡列尼娜》
❖一、情节线索 两段婚姻: 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 列文——吉提
12
思想内容:
❖ 首先,作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危机, 并以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作为出发点,苦苦探 索解决危机的途径。
❖ 其次,作家描绘了在种种精神危机面前,人 类寻求和谐、宁静的善良愿望。
❖ 第三,作家写出了妇女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 局限性,对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充满忧虑,从而形成了“伸冤在我,我必报 应”的折中态度和困惑。
❖ 我二十多年来一直憎恨我的产业,我不需要它, 也不可能需要它。
7
悲凉出走……
丈夫这边为财富、为优越的享受感到羞耻,妻子那 边请来头街,保护庄园的一草一木。附近的贫苦农 民正是看中托尔斯泰伯爵善良仁慈,才有胆尽入庄 园。他们哪是登堂入室公然掠夺,不过是砍点柴禾, 捡点破烂而已,结果被夫人的街队逮了正着。街从 来是好大喜功的,过度的工作热情更经常演义凶神 恶煞的搜查,甚至拳脚交加。如此处罚农民,对一 家之主、宽厚仁慈的男主人形成了极大的尴尬…… 不知何时,托尔斯泰内心已经藏着一股怒气冲天的 暴躁力量,憎恨夫人对财富和奢侈生活的迷恋,点 点滴滴都不可忍受。道德之痛远甚肌肉之痛。
16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圣经·新约》
17
2、卡列宁?
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 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
18
“到彼得堡,火车一停她就下来,第一个引起 她注意的面孔就是她丈夫的面孔。啊哟,他的耳朵 怎么是这个样子的呢?望着他冷淡的、威风凛凛的 神采,特别是现在使她那么惊异的撑住他圆帽边缘 的那双耳朵。一看见她,他就走上来迎接她,他的 嘴唇挂上他那素常的、讥讽的微笑,他那双大大的、 疲倦的眼睛瞪着她,当她遇上他那执拗的、疲惫的 眼光的时候,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扼住了她的心,好 象她期望看到的并不是这么一个人。特别使她惊异 的就是他会见她的时候所体会到的那种对于自己不 满的感觉,那种感觉她在和她丈夫的关系中是经常 体会到的、习惯了的,那就是一种好像觉得自己虚 伪的感觉,但是她从前好像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 现在她才明白地、痛苦地意识到了”。-------《安娜》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家庭、婚姻与 道德的冲突
03
04
女性地位与社 会观念的反思
《复活》主题思想解读
沙皇专制下的俄国社会现 实
宗教、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探讨
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 精神复活
对社会不公与阶级矛盾的 批判
其他重要作品欣赏
《童年·少年·青年》成长经历与 心路历程
《一个地主的早晨》对土地与 农民的深情关注
《哥萨克》民族性格与民族精 神的展现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预测
比较研究
将托尔斯泰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巨匠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 独特的文化贡献。
跨学科研究
结合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深入挖掘托尔斯泰作 品中的思想内涵。
数字化研究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托尔斯泰作品进行大规模的文本分析和数据 挖掘,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THANKS
梦境和幻觉的描写
托尔斯泰还善于通过梦境和幻觉的 描写,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活动和心 理状态。
独特叙事结构剖析
复线叙事
托尔斯泰的作品常常采用复线叙 事的结构,即同时叙述多个故事 或多个线索,使得作品具有更大
的容量和更丰富的内涵。
倒叙和插叙
他善于运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 打破传统的叙事顺序,使得故事
更加曲折、引人入胜。
06 跨文化视角下托 尔斯泰研究
中西方对托尔斯泰不同解读
中国视角
强调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社会 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将 其视为俄罗斯文学的巅峰。
西方视角
关注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念、心理 分析以及艺术形式,认为他的作 品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
跨文化交流中托尔斯泰形象塑造
文学作品译介
通过不同语种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作 品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塑造了其世界 文学巨匠的形象。

8_《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2张PPT)

8_《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2张PPT)
这句话是对上文外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揭示出托 尔斯泰虽出身贵族,却心系民众,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 已经与俄国人民融为一体,是俄国人民的代表。揭示出 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 泰的喜爱与敬佩。
第5自然段: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赏析下面这句话: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
【代表作】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大师》 《罗曼·罗兰》等。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 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 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比喻、夸张
生动形象写出托 尔斯泰给人留下 的印象总是失调、 崎岖、平庸,甚 至粗鄙。
第3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 写其面容表情。
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那种 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面容“丑陋 可憎”,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 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
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 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 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 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第6自然段: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 来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列夫 托尔斯泰》PPT课件(完整版)

《列夫 托尔斯泰》PPT课件(完整版)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外貌?重 点刻画他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导 思
3
文章为什么抓住托尔 斯泰的眼睛来写?
关键词:眼睛、伟大
导 思
2
文章在安排内容时采用了怎
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导 思
4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托
尔斯泰怎样的感情?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⑤):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萃及其超越自身、超越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回国后,他
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为其中一部。
又名《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为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 家)、司汤达(法国作家)、卡萨诺瓦(意大利作家)作传。
预习资料速查

体 知
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
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资料,加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 (1)原文: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采桑子》 译文:她的眼睛明亮美丽,用千斛明珠来形容也不觉得夸张。 (2)原文: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诗经·郑风》 译文: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
多情。
课文拓展积累
传统文化
“衣冠禽兽”之前世今生 “衣冠禽兽”一词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 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 所绣的禽和所绘的兽也不同。 明朝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xī c孔hì雀,四 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㶉鶒,八品 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精选可编辑ppt
8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
和人物传记见著。代
表作有小说《最初的
经历》、《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等;传 斯蒂芬·茨威格
记《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等。
精选可编辑ppt
9
斯蒂芬·茨 威格,奥地利著 名小说家、传记 作家,出身于富 裕的犹太家庭。
精选可编辑ppt
33
对托尔斯泰的一些评价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精选可编辑ppt
34
精选可编辑ppt
35
关于墓志铭
------人生最后的休止符
精选可编辑ppt
36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24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 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
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对珠宝”指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 “珠宝”指托尔斯泰的眼睛。
•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 会、人生的观察、研究,又经过自己 的思想加工,并用他的笔表现出来, 展示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精选可编辑ppt
25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 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 • 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
•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 映的对象)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 利,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 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 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 文豪的不凡之处。
作业:
1.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品味它的妙 处。
2.查找托尔斯泰和茨威格名言各一条, 最好有关同一主题的。
知识回顾
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文体:传记。 出处:《三作家》之《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
-.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 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 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 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 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 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 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 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 他的一生,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 奋创作中度过的。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自传体小说三 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 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忏悔录》等。他以自己 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高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 实主义”的标志。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 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的大胡子 。
眉毛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 树根,朝上倒竖。
头发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ppt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ppt

其他作品介绍
《幼年》 《穷人》
《成长》 《归家》
03
托尔斯泰的思想
对人性的探索
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01
托尔斯泰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包括善与恶、
爱与恨、理智与情感等。
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2
托尔斯泰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既有善良、正直的品质,也有虚伪、自私的表现。
反映社会现实
托尔斯泰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现实, 呈现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被视为俄罗斯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对俄 罗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一代又一代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学国际化
托尔斯泰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做出了贡献。
托尔斯泰的评价
托尔斯泰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他更倾向于俄罗 斯现实主义文学。
06
托尔斯泰的文学风格
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语言朴素
托尔斯泰的作品使用的语言朴素自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简单、平实的 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表达自然
托尔斯泰的作品表达方式自然而流畅,他擅长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简单、 自然的叙述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他的文学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托尔斯泰的生平 • 托尔斯泰的作品 • 托尔斯泰的思想 • 托尔斯泰的影响 • 托尔斯泰与其他文化名人的交流 • 托尔斯泰的文学风格 • 总结与反思

课件《列夫托尔斯泰》 PPT

课件《列夫托尔斯泰》 PPT

1.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角度对托尔斯泰进行描写的?
2.本段的外貌描写重点抓住了人物的( )
A.脸
B.胡须
C.额头
D.眼睛
3.本段外貌描写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有何作用?
A.比喻、对比 C.比喻、夸张
B.对比、夸张 D.对比、排比
4.填空
列夫·托尔斯泰是( 主要代表作有《
)国伟大( 》和《
5.联系下文,说说此段的作用。
冷酷锐利---意趣盎然…… 8、眼睛威力
敏锐深刻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
9、赞美眼光,揭示 支配世界
他人生的不幸
缺少幸福
这一部分为什么大肆铺排着力表现他的 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 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含蓄地揭 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 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 时代的代言人。
•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 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 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 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 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 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 求。
• 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 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课件《列夫托尔斯泰》
2021/3/16
茨威格
斯帝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是20世纪 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作家 之一。他为著名文 学和历史人物所作 的评论和传记,使 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 尔斯泰的“肖像画”,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 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共25页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共25页
朗读课文6—9段,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作出准确、深 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学生质疑 揣摩品味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 ……这对珠像画:
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 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 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分析肖像画:
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 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 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反衬 平庸丑陋 大众化 说明
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 先
拓展延伸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 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 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 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 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 和主人,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 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 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 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 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托尔斯泰背景资料: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出身
名门贵族。自小酷爱文学和哲学。 在大学时代,他接触到平民出身的 同学。退学后,回到庄园,他企图改 善农民的生活,为农民子弟兴办 学。1851年,赴高加索服军役。在 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 和士兵的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 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 判态度。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 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 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都有他自己生活 的影子。他将自己求爱的细节写进了《安 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向吉提求爱,采用 在桌上写字的方式,这是作家本人的经历。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1
生平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Lev Tolstoy, 1828—
—1910) 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
作家,他代表了19世 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 峰,是俄罗斯古典文 学的终结。
2
1828年9月9日出生俄罗斯图拉省的克拉皮 亚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出生名门贵族。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反对拿破仑
托尔斯泰写作了《忏悔录》,内中谈道:“我否 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 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 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 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 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他过起了自食其力的平民化生活,他戒掉了烟酒, 开始吃素食,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打猎,他尽量干 体力活,不要仆人侍侯,自己生炉子、劈柴、收 拾屋子,去井边汲水,还学干木匠活和鞋匠活。
他放弃1881年以后所写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 在社会慈善事业。至今,托氏故居门口还有一株 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托氏常在树荫下接 待贫苦的农民。
在他的藏书室里,还有一个放着钢笔和墨水瓶的 文具盒,那是庄园里的一个农民送给他的,上面 刻着俄国谚语:“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就是利斧 也砍不掉”。
17
14
15
1891年8月,我在雅斯纳雅波良纳看见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已经平民化了。
这表现在他的服装上:自制的黑色短衫,没有 什么样式的黑裤子,戴得相当破旧的白色便帽。
整整六个小时,他不停息地用犁翻耕黑土,一 忽儿走向高岗,一忽儿沿着倾斜的坡地走到沟里。
——(俄)列宾
16
关心农民苦难
忏悔的托尔斯泰坚持“为别人做好事”,关心农 民的苦难,同情人民的疾苦。他把大量的钱分给 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 参加救火,火灾后又积极组织救济。
13
直到晚年,托尔斯泰还下地干活,著名画家列宾特 地为他作 画:《托尔斯泰在耕田》。直到今天,托 氏故居还陈列着他做木 工活用的锯子,干农活用的 镰刀。
他不仅自己过平民化生活,也为家里人订下了改变 生活方式 的计划:“生活、食物、衣着——所有这 些都是最简单的事。所有其他多余的东西:钢琴、 家具、马车——卖掉、分掉。科学和艺术,只有在 能同别人分享的时候才搞这些东西。对待一切人的 态 度,从省长到乞丐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这就 是自己和家庭的 幸福——懂得幸福在于生活上要求 少和为别人做好事。”
忏悔的爱情
1862年,托氏从国外回来,爱上了宫廷医生别尔 斯家的二女儿,17岁的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
一天,他当着索菲亚的面,用粉笔在桌上写道: “你的青春和对幸福的渴望,使我非常强烈地联 想起自己的衰老和对幸福的失望。”他渴望幸福, 却又充满疑惧,自己已经三十有四,早年又有过 放荡生活,不会享有家庭幸福了。而索菲亚太年 轻,像一张白纸一样不能玷污。他在日记中忏悔: “不要闯进那青春、诗意、美和爱情的境界…… 修道院、劳作,才是你的工作,在这上面你可以 安静地、愉快地俯视别人的爱情和幸福。”
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 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
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 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 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
7
军队生活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 加到了军队。军务之余,他开始了小说创 作,并获得了成功。托氏对自己从军也进 行了反省。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 “搞了一次混账检阅。所有的人都在狂饮, 特别是哥哥……战争是一种不正义和愚蠢 的事,那些正在打仗的人力图压下自己良 心的呼声。我正在做的事好吗?”他在克 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离开了军队。
10
俄国忏悔意识的生发: 东正教的原罪观 西欧启蒙思想影响
罪恶感驱使俄罗斯知识分子献身于改 造社会的事业。
11
答复
海子
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 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
12
平民化生活
入侵战争,退役时是中校。 母亲玛利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公爵之女。
3
贵族公子气
托氏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亲,在 姑妈抚育下长大,形成多疑、热情、易冲 动而又自由发展的性格。
16岁时,进入喀山大学读书,学习东方语 言。受尤施柯娃姑妈的影响,迷恋上了上 流社会的生活,一心想做体面人。他经常 参加各种舞会和晚会,学习成绩不太好。 三年后退学回家。
4
大学三年生活,托尔斯泰对哲学,尤其是 有关道德的哲学问题发生浓厚兴趣,喜欢 卢梭作品。
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例如司汤达和萨克雷 的作品。
5
托尔斯泰19岁时,回到亚斯纳亚·波利 亚纳庄园,开始努力改善农民生活。 但他许多善意的努力没有成功。
6
1849年,托氏到彼得堡考法学学士,只考了两门 就灰溜溜回家了。从这年11月起,托氏开始做官, 在图拉省的行政管理局任职。第二年12月被提升 为十四品文官。
9
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害怕、厌恶和 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 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 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 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 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 种罪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 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 较高尚的人。
8
思想激变
托氏长期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德 问题的关心,他不断考虑自己的贵族生活是否有 罪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忏悔的情绪。
从70到80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 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
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拯救灵魂”,反省自己 的罪恶。他经常参观监狱,到法庭去听审讯,去 新兵收容站,访问贫穷人民等。他做这些事简直 成了一种癖好,社会上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儿 女都不理解他。人们都说“托尔斯泰快要疯了, 可能已经完全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