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专业写作(一)00506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写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或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3、写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写作动机触发、选题的形成;构思阶段:聚思(写什么)与立意(主旨)、运思(文章整体设计)与谋篇(剪裁与布局);行文阶段:表达与行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文章修改润色。
4、语体: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点。
5、文艺语体:注重表现力丰富的修辞手段、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注重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6、科技语体:精确严谨凝练。
7、政论语体:严密的逻辑性、注重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
8、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直接。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有专攻的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人;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写作者能力构成:对人类情感和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最能显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大量的经典阅读中不断汲取和借鉴,留心领略文章的语言技艺。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1、写作思维及其意义:为写作做准备的阅读与选材,到构思、赋形和成文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建立。
2、形象思维:基于事物间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
3、抽象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式和模型。
4、逻辑思维:对于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规范,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种属关系-分类-重新整理-建立合理秩序)分为演绎和归纳。
5、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行、突破性。
6、目的思维:明确写作意图,明确建立两个意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
7、形式思维:包括文体、结构、修辞。作用: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1、素材概念: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也指在写作目标出现前,作者生命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2、素材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激活作者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促使写作灵感发生、是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
3、素材积累特点:自然性(按大脑自身的生理法则储存)、持续性(生命不息积累不止)、系统性(积累的条理性和系列化)、独特性(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职业色彩)。
4、素材积累的要求:贵在勤奋、要丰富、与思考紧密结合、及时整理。
5、写作素材的类别:感性素材储备、知识素材、思想观点素材、情感素材。
6、文学写作:注重对人事物等景物的积累;学术写作:注重对有关的现象、事实、实物、数据、文献等素材资料的积累。实用写作:注重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情况问题事件事实等素材的收集。
7、素材积累的方式:无意识自动积累和有意识自觉积累(观察、调查、阅读集录)。
8、观察的类别:艺术观察、科学观察、实用观察。
9、调查的类别:社会调查、科学调查。
10、艺术观察内容实施:选理想观察视点和方法;抓观察对象特点;做好观察记录。
11、科学观察内容实施:选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选观察方法;观察实施;整理观察资料。
12、调查实施:调查准备;调查思路的形成;调查问题的提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素材的记录。
13、阅读集录的方式:剪贴记录;专题卡片记录;图表演示集录;网络集录。
14、阅读的分类:审美的阅读和理解的阅读;浏览/分析/研究。
第五章写作动机与选题
1、写作动机:作者投入写作活动的内在动力。
2、写作动机构成四要素:需要:是人机体内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基础)目标意图: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动机产生的归宿和努力方向)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联结需要和意图的动力。(使动机变为现实)意志:是要实现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伴随着动机的发生而发生,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强化动机)
3、写作动机不同类型:文学文体:外物激发和内部刺激/无意识发动,内部激发式动机;学术文体:职业关系(主被动);实用文体:外部力量和内部驱动力(记者)。
4、选题的特征:剥离性(图化形态鲜明)、层级性、图示性(思维架构)。
5、选题的基本要求:本色与当行、适度与适当、辨识与辩证。
6、学术写作选题的方法与步骤:追问疑点探索法、学术动态定位法、学术盲点补漏法。
7、文学写作的题材与选择:捕捉易感点、捕捉命意点、寻找兴味素。
8、文学写作的题材选择:自由性、主观性、命意性。
第六章聚思与立意
1、聚思:主体从自己的心理尺度和心理内容出发,将注意力指向选题已甄选过的素材,进行再体验、再认识的思维活动,其过程中表现出选择、维持、调节、监督的基本功能。
2、聚思特点:拓展性、创新性。
3、聚思的方法:想象(黏合联想夸张典型化)和抽象(分析综合比较)。
4、立意: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过程。
5、立意的作用: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达到写作目的的关键一环。
6、立意与主题的不同:主题是完成的作品所呈现的中心主旨,在读者和评论家那里可以见仁见智;立意则是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凝结,是应当明确而没有歧义的。
7、立意特征:目标性、思想性、过程性。
8、立意的方法:因果律和相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