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砼专

项施工方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叶片试验车间(试验台)工程施工合同》;

2、《叶片试验车间(试验台)工程施工图纸》

3、《叶片试验车间(试验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6、《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0

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10、《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1、《砼膨胀剂》JC476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共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阜宁县经济开发区。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轻钢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基础类型:PHC管桩+桩承台基础;管桩直径为∮600,∮800;基础砼强度等级C30,C40,基础垫层砼C15。本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位为:试验台基础、侧拉轨道基础。试验台基础为:PHC-800(130)C-C80-15.13.13管桩,2.0米厚筏板基础C40P8。侧拉轨道基础为:PHC-600(130)AB-C80-15.9.9管桩,2.0米厚筏板基础C40P8。

主体工程:

三、技术分析

(一)大体积砼施工特点

⑴、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特点是基坑作业,结构尺寸体积较大,属大体积混凝土,配筋较密,质量要求高。

⑵、大体积砼一般多用于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结构,常处于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条件下。因此,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有的还要求具有抗冲击或抗震动及耐侵蚀性等性能。本工程基础采用C4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厚度2.0米。

⑶、大体积砼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需通过优化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开裂的预控。

⑷、大体积砼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砼施工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砼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砼裂缝。

针对以上大体积砼的特点,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因质量及防水要求高,砼需要经过严格的配合比申请及外加剂、掺和料的检验。砼抗渗等级为P8,强度为C40。防水砼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或火山灰水泥配置砼,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一般不大于15%),水泥最小用量为290kg/m3;

②砼坍落度宜控制在14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③ 缓凝时间宜为6~8h;

(二)、工艺原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通过对砼温度和应力的计算(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出罐温度、浇筑温度、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控制温度的措施,并对砼搅拌、运输、入模、浇筑等全过程及配合比、外加剂的优选,在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严密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以满足结构物浇筑的需要。

(三)、工艺流程

优化砼配合比→施工准备→钢筋加工(预埋件)安装验收完毕→商品砼运输→砼分层浇筑→砼振捣→砼养护、测温→根据测温结果调整保温层厚度。

四、大体积砼施工设备

(一)、机具准备

1)汽车砼泵二台,臂长47m;备用一台

2)Ф50振动棒16根(其中2根备用);

3)平板振动器一台;

4)电动磨光机二台;

5)塑料薄膜、麻袋5000㎡;

6)温度计5支。

7)污水泵2台

8)砼运输车5台

(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通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生产运输能力、社会信誉和技术实力等各方面良好的混凝土厂家,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三)、劳动力组织

1、根据本工程大体积砼数量和设计的要求,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劳动力。地下室砼底板施工劳动力组织见下表:

(四)、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砼配合比要求

本工程筏板混凝土底板砼设计强度等级为抗渗C40P8砼。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有害施工裂缝的出现,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降低水泥水化热,尽量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温度应力,采用中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同时考虑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防止意外情况下施工冷缝的产生。其次是采用合理的骨料粒径和优良的级配,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砂、石含泥量,减少混凝土养护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降低收缩温差。再次是外加剂和掺合料的选用,为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可掺用一定的外加剂和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以减少水化热,延缓减小混凝土的放热峰值,并可改善砼的某些性能。

(2)商品砼原材料控制

①水泥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并贮存一周以上方可使用;

②细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低碱活性天然中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

2.6,含泥量不得超过2%,泥块含量不大于0.5%,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其它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规定。在满足泵送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砂率,最大控制在40%。

③粗骨料:石子采用自然连续级配良好5~40mm粒径的碎石,以减少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和水泥量。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以利于砼形成良好的和易性,满足泵送要求,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