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任务

某厂房桩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

该厂房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为轴力N=7460KN,弯矩M=840KN·M,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建筑场地位于城郊,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0.5m,从各测点的静力触探结果看场地土具有不均匀性,东部区域的P S平均值要高于西部,局部地区有明浜,埋深将近2m。

1、地基各土层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

表1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序号土层名称

层底

埋深

(m)

容重

γ(kN/m3)

含水量

w(%)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 L

抗剪强度

压缩模量

Es1-2(MPa)

比贯λ阻力

P S(MPa)

粘聚力

(kPa)

内磨擦角

(°)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2.0 18.0 27.8 0.81 0.48 30(21) 25.5(18.5) 6.4 0.59(0.54)

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6.0 17.8 38.8 1.09 1.18 14(9.8) 19.3(13.5) 4.5 0.57(0.38)

④灰色淤泥质粘土14.9 17.0 53.1 1.51 1.29 12(8.4) 10.5(7.5) 2.1 0.62(0.41)

⑤灰~褐色粉质粘土20.0 18.0 35.4 1.02 0.80 16(11.2) 18.5(13.2) 4.8 2.27(1.77)

⑥暗绿色~草黄色粉质

粘土

24.0 18.5 24.7 0.71 0.31 36(25.2) 25.0(18.0) 7.8 4.76(3.86)

⑦灰色粉质粘土>34.0 18.0 35.5 1.02 0.87 22(13.4) 22.1(13.0) 4.9

注表中括号内为西区的数值

2、桩侧及桩端极限摩阻力标准值,见表2:

表2 桩侧、桩端极限摩阻力的标准值

层序土层名称极限阻力

静力触探估算方法

经验参数法东部西部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q sk(kPa) 15 15 25

④淤泥质粉质粘土q sk(kPa) 31 20.5 21

⑤粉质粘土q sk(kPa) 81.75 69.25 47

⑥粉质粘土q pk(kPa) 2812 2252 3200

注:由于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较浅,考虑到持力层有一定起伏,表中第⑥层土仅计桩端阻力。

三、设计内容

1、基础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

2、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5、群桩承载力验算;

6、群桩沉降计算;

7、承台设计计算;

8、绘制单桩及承台配筋图;

四、设计要求

要求完成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及报告一份,报告插图及设计图纸应手工绘制完成。

五、参考资料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陈国兴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宰金珉、宰金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地基基础设计手册》,沈杰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桩基工程手册》,桩基工程手册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简明建筑基础计算与设计手册》,张季容、朱向荣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桩基础设计指南》,林天健、熊厚金、王利群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何广乾、陈祥福、徐至钧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

(8)《桩基础设计与计算》,刘金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任务

某厂房桩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

该厂房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为轴力N=7460KN,弯矩M=840KN·M,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建筑场地位于城郊,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0.5m,从各测点的静力触探结果看场地土具有不均匀性,东部区域的P S平均值要高于西部,局部地区有明浜,埋深将近2m。

1、地基各土层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

表1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序号土层名称

层底

埋深

(m)

容重

γ(kN/m3)

含水量

w(%)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 L

抗剪强度

压缩模量

Es1-2(MPa)

比贯λ阻力

P S(MPa)

粘聚力

(kPa)

内磨擦角

(°)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2.0 18.0 27.8 0.81 0.48 30(21) 25.5(18.5) 6.4 0.59(0.54)

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6.0 17.8 38.8 1.09 1.18 14(9.8) 19.3(13.5) 4.5 0.57(0.38)

④灰色淤泥质粘土14.9 17.0 53.1 1.51 1.29 12(8.4) 10.5(7.5) 2.1 0.62(0.41)

⑤灰~褐色粉质粘土20.0 18.0 35.4 1.02 0.80 16(11.2) 18.5(13.2) 4.8 2.27(1.77)

⑥暗绿色~草黄色粉质

粘土

24.0 18.5 24.7 0.71 0.31 36(25.2) 25.0(18.0) 7.8 4.76(3.86)

⑦灰色粉质粘土>34.0 18.0 35.5 1.02 0.87 22(13.4) 22.1(13.0) 4.9

注表中括号内为西区的数值

2、桩侧及桩端极限摩阻力标准值,见表2:

表2 桩侧、桩端极限摩阻力的标准值

层序土层名称极限阻力

静力触探估算方法

经验参数法东部西部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q sk(kPa) 15 15 25

④淤泥质粉质粘土q sk(kPa) 31 20.5 21

⑤粉质粘土q sk(kPa) 81.75 69.25 47

⑥粉质粘土q pk(kPa) 2812 2252 3200

注:由于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较浅,考虑到持力层有一定起伏,表中第⑥层土仅计桩端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