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残余应变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应变计算公式范文

应变计算公式范文

应变计算公式范文
应变计算是用来计算物体的变形程度的公式。

应变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它是物体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应变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具体的公式选择依赖于物体受力的方式以及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1.纵向应变计算公式:
纵向应变是物体在拉伸或压缩时沿着受力方向发生的变形程度。

拉伸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ε=(L-L0)/L0
其中,ε表示应变,L表示拉伸后的长度,L0表示原始长度。

2.横向应变计算公式:
横向应变是物体在拉伸或压缩时垂直于受力方向发生的变形程度。

横向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ε=-μ×ε0
其中,ε表示应变,μ表示泊松比,ε0表示纵向应变。

3.剪切应变计算公式:
剪切应变是物体在受扭转或剪切力作用下沿着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平面产生的变形程度。

剪切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γ = (tanθ) / L
其中,γ表示剪切应变,θ表示应变面上的剪切角度,L表示应变面上单位长度上的位移。

4.应变能计算公式:
应变能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所存储的能量。

应变能的计算公式依赖于不同的受力情况。

例如,对于拉伸或压缩情况下的弹性体,应变能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U=(1/2)×k×(ΔL)^2
其中,U表示应变能,k表示弹性系数,ΔL表示变形长度。

以上所列举的公式只是应变计算的一部分,实际应变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公式。

此外,还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T型熔透焊接头残余应变有限元分析

T型熔透焊接头残余应变有限元分析

体积 、 单位 时 间上 的热 生成 强度 , 如式 ( ) 1[ :
Q =

1 )钢板选 用 Q3 5 低合 金高 强度 结构钢 。 4级
2 )焊接工 艺选用 c 2 O 气体保护 焊 , 参数见表 l 。
() 1
式 中 —— 电弧 热效率 ,. ; 0 8
U —— 焊接 电压 , V; I—— 焊接 电流 , A;
5 )求解 及后 处理 。
S elCo sr cin 2 1 ( ) te n tu t . 0 2 3 ,Vo. 7 o 12 ,No 1 7 . 5
收稿 日期 :0 1—1 1 21 2— 3
2 3
科 研 开发
连 接板厚 度 t 取 3 ,O 5 ,0mm; 1 0 4 ,0 6 被 焊板 厚度 t 取 3 ,O 5 ,O 7 ,0mm; 2 5 4 ,0 6 ,O 8 焊缝 高度 h 取 1 ,O 2 ,O 3 ,O 4 ,0mm; f 5 2 ,5 3 ,5 4 ,5 5
2 4
钢 结 构 21 0 2年 第 3 第 2 期 7卷 总 第 1 7期 5
孔 德 煌 , : 型 熔 透 焊 接 头残 余 应 变 有 限 元 分 析 等 T
3 焊接 残 余应 变的 有 限元计 算 结果
3 1 T 型 熔 透 焊 接 头 .
趟娲镁
O 0 0 O O 0 0
数值 模 拟 。间接 法 是 首 先进 行 热分 析 , 后 将 求 得 然 的节 点 温度作 为 载荷施 加 在结 构应 力分 析 中 。间接
法 的主 要步 骤为 :
1 )热分 析 。包 括 建 模 、 源 输 入 、 加 对 流 边 热 施
界条 件 和初 始温 度 、 定 时 间步长 、 确 求解 并保 存 热分

中厚板多层焊后焊层对焊缝纵向残余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中厚板多层焊后焊层对焊缝纵向残余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长 春锅 炉 仪 表 程 控 设 备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3 0 0 5 2 )
摘要

通 过 有 限 元 方 法 对 T I G 焊 中厚 板 对 接 接 头 进 行 了 动 态 模 拟 分 析 了 后 焊 层 对 已 焊 层 纵 向 焊 接 残 余 应 力
, ,
的 影 响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后 焊 层 对 已 焊 层 的 温 度 和 纵 向 残 余 应 力 的 影 响 与板 材 的厚 度 存 在 着 直接 的 关 系 当 板 材 的 厚 度 不 是 很 大 时 后 焊 层 的 焊接热输 入 使 已 焊 层 的 温 度 超 过 了 相 变 温 度 且 由 于 温 度 过 高 使 相 邻 后 焊 层 与 已 焊 层
7 1 UI
(3 )
, ;

接 应 力应 变 分 布 的 变 化 对 于 预 测 大 型 焊 接 结 构 的 应

式 中 :口

b

c
。,
C

为热 源 系 数 ;U 为 热 源 电 压

为焊接 电
=
力 集 中与 变 形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实 践 价 值 文 中

7 流 ; 1 为 热 源 系 数 ;Q 为 有 效 功 率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俘掳
殇 :

形么 磁
饩 锄 彩





蹴 锄
中 厚 板 多 层 焊 后 焊 层 对 焊 缝 纵 向残 余 应 力 影 响 的数值 分 析
哈 尔 滨
工 工


学( 1 5 0 0 0 1 )

45钢中厚板矫直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及残余应力分析

45钢中厚板矫直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及残余应力分析
第3 4卷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特 殊钢
SPECI AL S TEEL
Vo 1 . 3 4 . No . 2
Ap r i l 2 01 3
・7 ・
4 5钢 中厚 板 矫 直 过程 温 度 场 有 限元 模 拟及 残 余 应 力 分析
刘 炼 任 勇 程 晓茹 李春 光 尹 皓 詹 三林
Me d i u m a n d He a v y Pl a t e du r i ng S t r a i g h t e n i n g Pr o c e s s a n d Re s i d ua l S t r e s s An a l y s i s
Li u L i a n,Re n Yo n g,Che n g Xi a o r u,Li Ch u n g u a n g,Yi n Ha o a nd Zh a n S a nl i n
( C o l l e g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a n 4 3 0 0 8 1 )
越 大矫直后残余应力越 大 ; 5 2 0℃ 2 0 mm板矫 直后温度为 5 0 5 . 4℃ , 矫直力为2 1 6 1 . 6 9 k N, 6 0 5℃ 5 5 mm板矫直后 温度 5 8 9 . 3℃ , 矫直 力4 5 6 5 . 4 9 k N, 其实测值分别 为 5 0 7℃ , 2 2 7 2 . 9 3 k N和 5 9 1℃ , 4 3 9 7 . 9 4 k N。说明计算值 误差

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科 学论坛
獬 辫
张 军 元 郭 睿 涵
( 武威职 业学院 7 3 3 0 0 0 )
焊接残 余应力 与变形 的成 因及控制 措施研 究
摘 要: 在焊接 过程中 , 由于焊件 的局部加热 , 同时 随着热 源的移动 , 构件上各 处的温度是变化 的, 导致焊 件受热不均匀 、 焊缝金属 的收缩、 金相组 织 的变化及焊件 刚性拘 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致使影响焊接应力与变形 的因素, 使得焊后焊件 中存 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变 形。本文探 讨焊件残余应力 与变 形
区外 , 防止 应力叠加 , 影 响结构 的承载 能力。 四是采用 局部 降低 刚度的方 法, 使焊缝 能比较 自由的收缩 。 五是采用合理 的接头形式 , 尽量避免采用搭 接接头 。 ( 2 ) 工艺措施 。 一是合 理选择 装配顺 序和焊接顺序 , 以调整焊接残余应 力 的分布 。二是缩小焊接区与结构整体之间的温差。三是 降低接头的拘束 度 。四是 采 取 锤 击 法 减 小 焊 接 残 余 应 力 。除此 之 外 , 还 可 以采 取 热 处 理 法 、 机械拉伸法 、 温差拉伸法及振动法等 , 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总之 , 在焊接 时, 一定要 了解结构 的焊接工 艺, 合 理的控制焊接残余应 力与变形 , 不断地提高焊接产 品质量和 生产率 。一 参 考文 献 :
件 刚性拘 束等因素。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直接导致各种 焊接残余变形 , 影 响到焊接结构 的形状尺寸精 度, 而且 还会降低焊接 结构 的抗 拉强度、 疲 劳 强 度、 刚度及 受压件的稳 定性等 , 严重 影响焊接 结构的力学性 能和安全 使 用 性能。而焊接 残余 变形与残余应力 同时残存于焊接结构中。焊接残余变 形会造成构件 形状和尺 寸的变化 , 还 会影响后续机 械加工 , 严 重的可 能会 影响其结构的承载能力 。由此 , 探讨焊接残余 应力与变形 的成 因及控制 措 施, 从而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 的提高 。

4 数学模型解读

4  数学模型解读

4数学模型轧制过程设定是根据中厚板轧线设备布置、检测仪表布置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针对不同规格的坯料和成品要求,合理地安排轧制道次,实时地计算轧机的辊缝、咬钢速度、稳定轧制速度、抛钢速度、待温时间和轧制节奏,确保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

一般的轧制过程设定包括:预设定、阶段修正设定、道次修正设定和自学习计算等几部分。

为了准确地进行过程设定,需要结合轧制理论和大量实践,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中厚板轧制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工艺控制、厚度控制、板形控制、温度控制等方面,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系统。

为了保证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首先必须在结构上保证模型的完备性,其次需要结合自学习算法和细化层别等手段再弥补模型精度上的不足。

实际建模过程中,应以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场实际和操作经验,因地制宜、因厂而异地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学模型。

下面以工艺控制、厚度控制、板形控制、温度控制过程为对象,介绍钢板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模型、弹跳模型、温度模型和板凸度模型等主要数学模型。

4.1轧制力模型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精轧道次产生的宽展较小,近似于平面变形轧制,其宽展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轧制力计算可采用Sims 公式:1.15P F σ= (4-1)式中F ——轧制力;W 一轧件宽度;R ′——考虑弹性压扁的轧辊半径;△h ——压下量;Q p ——应力状态影响函数;σ——平均变形抗力。

4.1.1轧辊压扁半径的影响轧辊表面受到轧制力的作用而产生压扁,使得接触弧长度增大,导致轧制力的增加。

其变化量一般在2%~3%左右,所以在计算轧制力时必须考虑轧辊压扁的影响。

计算弹性压扁时,采用Hitchcock 公式的简化形式:'01CF R R hW ⎛⎫=+ ⎪∆⎝⎭(4-2) ()222161 2.210/C mm kN E υπ--==⨯式中R 0——轧辊初始半径;υ——轧件?白松比,近似等于0.3;E ——轧辊弹性模量。

在计算轧辊压扁半径时,需要预先知道轧制力的大小,而轧制力在得到最终计算结果之前是未知的。

应变的计算方法

应变的计算方法

应变的计算方法本章介绍了几种网格应变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网格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将网格的变形分解为分别沿两个主应变的方向一次变形而得,从而通过欧拉法推导了有限应变解析的方网格应变计算方法,并把三维空间网格的每个网格作为线性孔斯曲面介绍了三维空间网格的应变计算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工程应变、等效应变和厚度的计算。

4.2 基于欧拉法和有限应变理论解析的方网格计算方法根据有限应变的理论,不同的应力加载可以获得相同的应变结果。

对于近似于平面应力状态的板材成形来说,每个单元体的应变主方向(除去因为位移造成的转动)在成形过程中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将应变分成不同的加载阶段,利用真实应变的可叠加性,就可以推导出方网格变形的应变计算方法。

连续体的有限变形有两种表述方法。

一种方法的相对位移计算是以变形前后物体内一点作为参考点,即以变形前的坐标作为自变量,这种方法称为拉格朗日法。

另一种方法的相对位移计算是以变形后物体内一点作为参考点,以及已变形后的坐标作为自变量,这种方法称为欧拉法[48]。

这里给出基于欧拉法和有限应变理论解析的方网格计算原理。

4。

2.1 方网格内部的变形设任意方向正方形网格内接于圆网格,将其变形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如图4-5所示。

第一个阶段沿着X方向变形,Y方向保持不变;第二个阶段沿着Y方向变形,X方向保持不变,即应变主方向与坐标轴相平行.变形的结果使圆网格变形为椭圆,正方形网格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假设单元网格内沿主应变方向的变形是均匀的)(a)初始网格(b)横向变形后的网格 (c)纵向变形后的网格图4—5 基于有限应变的网格分解变形过程4。

2.2 应变主方向和真实应变的计算对于方网格中心的应变,假设网格内部变形是均匀的,所以变形前后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网格中心,对角线把方网格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将变形后的网格中心和变形前的网格中心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4—6所示。

图4—6 以欧拉法建立的变形前后网格中心重合的坐标系统根据欧拉方法,以变形之后的网格坐标来分析,将主应变方向定为坐标方向,设X方向为主应变的方向,Y方向为主应变的方向,两个方向分别有拉形比:(4-20)则两个方向的真实应变等于两次分别变形的叠加:(4—21)设变形前方网格边长为,为所取初始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则有:取其中初始三角形,其变形后为,根据变形后的网格点坐标、、,得到变形后三角形边长为:(4-22)沿两个主应变方向的拉形比为:(4—23)已知:(4-24)得:(4-25)由此得到根据三角形计算出来的主应变的方向,进而可以求出主应变:(4-26)根据四边形网格划分的三角形分别求出来的主应变的方向和大小,就得到了方网格中心O点的真实应变值。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及残余应力的消除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及残余应力的消除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及残余应力的消除1.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1)机械矫正法机械矫正法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矫正变形。

图3—136 所示为工字梁焊后的机械矫正。

低碳钢结构可在焊后直接应用此法矫正。

对于一般合金结构钢的焊接结构,焊后先行消除应力处理,才能进行机械矫正。

否则,不仅矫正困难,而且容易产生断裂。

薄板波浪变形的机械矫正应锤打焊缝区的拉应力段。

因为拉伸应力区的金属经过锤打被延伸了,即产生了塑性变形,从而减小了对薄板边缘的压缩压力,矫正了波浪变形。

在锤打时,必须垫上平锤,以免出现明显的锤痕。

(2)火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是用氧—乙炔火焰或其他气体火焰(一般采用中性焰),以不均匀加热方式引起结构的某部位变形,来矫正原有的残余变形。

具体方法是∶将变形构件的局部(变形处伸长的部分)加热到600~800℃,此时钢板呈褐红色(适宜低碳钢),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使之冷却后产生收缩变形,从而抵消原有的变形。

火焰加热的方式有以下3种∶1)点状加热矫正图3—137 所示为点状加热矫正钢板和钢管的实例。

图3—137a 所示为钢板(厚度在8 mm 以下)波浪变形的点状加热矫正,其加热点直径d一般不小于15 mm。

点间距离L随变形量的大小而变,残余变形越大,/越小,一般在50~100 mm 范围内变动。

为提高矫正速度和避免冷却后在加热处出现小泡突起,往往在加热完1个点后,立即用木锤敲打加热点及其周围,然后浇水冷却。

图3—137b 所示为钢管弯曲的点状加热矫正。

加热温度为800℃,加热速度要快,加热一点后迅速移到另一点加热。

采用同样方法加热并自然冷却1~2次,即能校直。

2)线状加热矫正火焰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同时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横向摆动,形成带状加热,称为线状加热。

图3—138 所示为线状加热的几种形式。

在线状加热矫正时,加热线的横向收缩大于纵向收缩,加热线的宽度越大,横向收缩也越大。

所以,在线状加热矫正时要尽可能发挥加热线横向收缩的作用。

7075铝合金真空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分析

7075铝合金真空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分析

43
焊 接 版 (1) W e l d i n g
焊接热源具有集中、移动的特点, 形成对空间 和时间梯度都很大的不均匀温度场, 而正是这种 不均匀温度场是形成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根本 原因。
本研究选用的本构关系为: 材料的屈服服从 Von-Mises 屈服准则, 塑性区符合流变法则, 并显 示出各向同性硬化, 应力应变在微小的时间增量 内 呈 线 性 变 化[6]。
中图分类号: TG457.14;TG4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3814(2006)03-0043-03
Residual Str esses Analysis of 7075 Aluminium Alloy after Vacuum Electr on Beam Welding
GUO Gui-fang, CHEN Fu-rong, LI Lin-he
状态, 相反, 心部受到来自表面给它的压应力; 此 时, 心部相对表层而言, 冷却速度慢, 心部实际上 还处于高温状态, 它的屈服极限小, 变形抗力低。 在压缩应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尺寸变化, 使心部实 际尺寸缩短, 然而, 随着进一步冷却, 心部冷却速 度逐渐增大超过表面冷却速度, 心部收缩受到硬 化表层的约束, 导致应力状态反向, 最终呈外压内 拉分布。同时, 在厚度中心纵向残余应力、横向残 余应力和厚度残余应力都出现一极值, 表明此处 需要注意。
2.3 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 目前, 对于中厚板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的
研究是新的科研热点。7075 铝合金中厚板在厚度 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如图 5 所示。
250
σx
200
应力 σ/ MPa
150
100 σy
50

7050铝合金中厚板拉伸对残余应力消减工艺研究

7050铝合金中厚板拉伸对残余应力消减工艺研究
本文采用 Gleeble-3500 拉伸机对 7075 合金厚板在应变速率 为 4mm/s 条件下对 7050 合金厚板进行拉伸实验。分析机加工变 形式样挠度曲线得到,拉伸停留时间越小留存的残余应力越小, 拉伸停留时间越长残余应力越大,板材拉伸率在 1.5%~2.5% 之间 时,拉伸率越大留存的残余应力越少,残余应力越消除的越好。
0.02
0.01
单次挠度/mm
0.02
0.00
单次挠度/mm
-0.01
0.01
0
2
4
6
8
10
测量序号
0.00
-0.01 0
变量 拉伸停留时间:3h00min 拉伸停留时间:1h00min 拉伸停留时间:30min
2
4
6
8
10
测量序号
图 5 不同测量序号下的单次扰度变化情况
7127mm厚度板材不同拉伸停留时间下残余应力变化情况
0.010
0.005
0.000
-0.00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序号
图 1 不同测量序号下的单次扰度变化情况
总挠度/mm
76.2mm厚度板材不同拉伸停留时间下残余应力变化情况
0.20
变量
拉伸停留时间:30min
拉伸停留时间:4h00min
0.15
0.10
0.05
0.00
0
2
4
6
8
10
测量序号
1 实验方案
S 科学技术 cience and technology
厚度为 127mm 板材在不同拉伸停留时间下的残余应力变化 情况如下图 5、图 6 所示。

钢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

钢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

钢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实验目的 (2)1.2 理论依据 (3)二、实验方法 (4)2.1 X射线残余应力测量 (5)2.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6)2.1.2 实验过程 (7)2.1.3 数据分析方法 (8)2.1.4 结果与讨论 (10)2.2 超声波残余应力测量 (11)2.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13)2.2.2 实验过程 (14)2.2.3 数据分析方法 (15)2.3 激光全息测量技术 (18)2.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18)2.3.2 实验过程 (20)2.3.3 数据分析方法 (21)2.3.4 结果与讨论 (22)三、实验结果比较 (23)3.1 X射线法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24)3.2 超声波法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25)3.3 激光全息表明测量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27)3.4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比较 (28)四、结论 (29)4.1 钴法X射线的优势与局限 (30)4.2 超声波法在工业检测中的优势 (31)4.3 激光全息测量的精细化与非破坏性 (31)一、内容概括钢板残余应力检测在金属加工和制造行业中至关重要,确保产品质量与材料性能的可靠性。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当前可用的几种钢板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包括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差动相位干涉术(DPI)、超声无损探伤技术(UT)以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

通过详细阐述每种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模式、实际应用场景、优势及限制,本段内容将为后续章节中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实验比较搭建框架,并指导读者理解不同检测手段在钢板残余应力评估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本文还旨在探讨在残余应力测试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以及标准化实践,使读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实验比较并深入思考未来钢板残余应力检测发展的方向。

1.1 实验目的适用性范围:分析每种方法在不同类型的钢板结构、厚度以及残余应力水平上的适用性和限制。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通过重复测量和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评估每种方法所得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残余应力测净强度之差公式优选全文

残余应力测净强度之差公式优选全文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残余应力测净强度之差公式在材料力学中,残余应力是指材料中存在的除去外力作用所导致的内部应力状态。

残余应力通常由外界原因引起,比如循环加载、热物理性质的变化等。

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测净强度之差的公式。

测净强度之差公式是通过测量材料的失效载荷来计算残余应力的一种方法。

该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当材料中存在残余应力时,其剩余承载能力会受到影响,导致失效载荷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测量失效载荷的变化,可以间接的推测残余应力的大小。

具体来说,测净强度之差公式可以表示为:Δσ=(σf-σu)/γ其中Δσ是残余应力的测净强度之差;σf是无残余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强度;σu是有残余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强度;γ是适当选择的系数。

在使用测净强度之差公式时,需要先进行一系列实验来获得失效载荷以及相关参数。

首先,需要测量无残余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强度σf,这可以通过破坏试样的直接加载测试来获取。

接下来,需要在有残余应力状态下进行相同的加载测试来测量失效强度σu。

最后,通过带入上述参数,使用公式计算出测净强度之差Δσ。

需要注意的是,测净强度之差公式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该公式假设了材料的失效行为是弹性失效,而在实际材料中常常存在不同形式的失效行为,比如塑性失效、断裂失效等。

其次,公式的精确性取决于参数选择的准确性,包括失效载荷的测量精度以及系数γ的合理选择。

此外,该公式也无法准确反映材料中各向异性的影响,因为测净强度之差公式仅仅考虑了沿加载方向的失效强度。

总的来说,测净强度之差公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评估残余应力大小的方法。

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测量试验研究

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测量试验研究
分 类 号 学校代码 10487
学号 M201071304 密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硕士学位论文
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测 量试验研究
学位申请人 :张盈彬 学 科 专 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指 导 教 师 :赵 耀 教授
答 辩 日 期 :2012.5.27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R.China May, 2012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变形
盲孔法
逐层铣削法
机器视觉
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With the welding process widely used in ship constructi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 of welded structure become the focus of exper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t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research of welded structures. However, befor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effectively used in welded structure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is method should be verified by the actual test results. Therefore, accurately measuring result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First of all, theory and selection method of related parameters of hole-drilling method, which involved to measuring the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cting onthe surface of the specimens are introduced.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By measuring prefabricated residual stress pieces, strain relief parameters A and B of two different steels are verified, and then the residual stress acting on the surface of two welded specimens is measured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many results are obtained,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state of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tress along the welding direction and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welding direction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and yield strength, etc. Then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of layer-removal method, which used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residual stress of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beam a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residual stress of welded specimens, which not only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 but also draw the distribution state of residual stres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ickness.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计算方法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计算方法

残余应变对本道次变形 抗力 的 影响·这 两个 关 键 参数可以综合热模拟试验的结果和实际轧制数据
进 行 确 定· 为了 方便回 归处 理,需要 将基 本变形 抗力 模
4 58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6 卷
型加以数学处理:
高温区残余应变很小,低温区残余应变很大, 而两
第 26卷第 5期 2005 年 5 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 Nat 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 1005-3026(2005)05-0456-04
Vol.26, No .5 May 2 0 0 5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工程计算方法
导师·
第 5 期 胡贤磊等: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工程计算方法
4 57
对于普碳钢而 言其 精 度可 以得 到保 障, 但 是中 厚 板经常采用 两 阶 段 轧 制 生 产 强 度 级 别 较 高 的 产 品,这时轧件的残余应变较大, 经典变形抗力模型 的计算误差明 显偏 大, 为 此需 要对 原 有的 变形 抗 力 模 型 进 行 修 正·
lnσm = lnσ0 + a0/ θ + a1 ·lnε +
者之间残余应变适中·所以 根 据式 (12) 的 计算 结
a2 ·θ·lnε + a3 ·lnε·
( 7)
果, 将温度 分为 几个 区间段: 高 温区、中温 区和 低
利用高温段 (θ> θcrt ) 的实 际 轧制 数 据, 可 以
回归出 相应 的 系数 σ0 , a1 , a2 , a3·而 对 于低 温 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σ2 = σ1 ·(ε2 + Δε) a 3 ·

焊接变形收缩余量计算公式

焊接变形收缩余量计算公式

焊接变形收缩余量计算公式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L横≈δ,δ=板厚。

(间隙和线能量最小化)焊接变形收缩余量计算公式焊接变形收缩始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接焊缝的收缩变形与对接焊缝的坡口形式、对接间隙、焊接线的能量、钢板的厚度和焊缝的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坡口大、对接间隙大,焊缝截面积大,焊接能量也大,则变形也大。

为了给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贴几个公式1、单V对接焊缝横向收缩近似值及公式:y = *e^()y=收缩近似值e=x=板厚2、双V对接焊缝横向收缩近似值及公式:y = *e^()y=收缩近似值e=x=板厚、4、5、6、1 试述焊接残余变形的种类。

焊接过程中焊件产生的变形称为焊接变形。

焊后,焊件残留的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变形。

焊接残余变形有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和波浪变形等共六种,见图1,其中焊缝的纵向收缩变形和横向收缩变形是基本的变形形式,在不同的焊件上,由于焊缝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不同,这两种变形又可表现为其它几种不同形式的变形。

2 焊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纵向收缩变形焊件焊后沿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上产生的收缩变形称为纵向收缩变形。

当焊缝位于焊件的中性轴上或数条焊缝分布在相对中性轴的对称位置上,焊后焊件将产生纵向收缩变形,其焊缝位置见表1。

焊缝的纵向收缩变形量随焊缝的长度、焊缝熔敷金属截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随焊件截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其近似值见表2。

表2 焊缝纵向收缩变形量的近似值 (mm/m )注:表中所表示的数据是在宽度大约为15倍板厚的焊缝区域中的纵向收缩变形量,适用于中等厚度的低碳钢板。

3试述焊缝的横向收缩变形量及其计算。

焊件焊后在垂直于焊缝方向上发生的收缩变形称为横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量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加。

低碳钢对接接头、T 形接头和搭接接头的横向收缩变形量,见表3、表4。

对接接头横向收缩变形量的近似计算公式,见表5。

高强钢Q890中厚板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高强钢Q890中厚板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高强钢Q890中厚板残余应力测量技术房元斌;王勇;王灿;孔祥意;占小红【摘要】高强钢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的生产中,焊后残余应力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借助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高强钢对接板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经分析得到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兼顾测量位置选择原则,选取仿真结果相应位置,结合X射线衍射法和盲孔法两种手段验证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高强钢中厚板仿真结果与X射线衍射法结果吻合较好;两种测量方法在低应力区吻合较好,高应力区存在一定差距,对现场生产残余应力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电焊机》【年(卷),期】2016(046)010【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高强钢;中厚板;残余应力;测试技术【作者】房元斌;王勇;王灿;孔祥意;占小红【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4;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工集团道路机械分公司,江苏徐州2210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404工程机械领域的结构件尺寸大、强度高,广泛使用高强钢、合金钢和进口钢板[1]。

其焊接变形矫形难度大,因而反变形、焊接工装等控制变形的手段得到普遍应用[2-3]。

残余应力是由焊接热源加载导致材料内部发生不均匀塑性变形。

结构件在焊后因残余应力释放导致变形,直接影响着机加工和装配工艺。

通过采用合理降低残余应力的方法[4-6],如机械法、振动时效、热处理、超声冲击等,降低有害残余应力,预测焊后残余应力分布趋势和数值大小是十分必要的。

实际生产过程中,环境温度、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参数等都会对残余应力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借助经验往往难以预测,因此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很多专家学者对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仿真研究。

马雯波[7]等人通过试验标定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合,塑性修正了应变释放系数A,B。

中厚板在矫直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分析

中厚板在矫直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分析

摘 要 : 残余应力是影响矫后中厚板平直度的主要因素 。通过有限元软件 ANSYS/ L S - D YNA 对 中厚板矫直过程的模拟 , 揭示了轧件矫后在长度 、宽度方向上不同的纵 、横向残余应力分布状态 , 提 出了矫直辊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方案 , 以使残余应力的分布均匀化 。 关键词 : 矫直 ; 纵向残余应力 ; 横向残余应力 ; 平直度 中图分类号 : T G3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196X ( 2005) 02 - 0021 - 04
MPa
图2 单元网格划分 表1 矫直机基本参数 名 称 矫直辊辊径 矫直辊辊身长 矫直辊辊数 入 、出口压弯量 矫直速度 数 据
285 mm 3800 mm 11 个 ( 上 5 下 6) 2134 mm/ 0100 mm 116 m/ s ( 板件) 11 rad/ s ( 辊)
表3 矫直过程中轧件各应力最大 、最小值 σ x
通过 FEM 模拟结果可看出 , 纵向纤维变形在弹 塑性弯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故用传统理论建立 起来的矫直模型 , 经研究人员根据经验对模型进
2005 No12 重型机械
・23 ・
行修补后 , 既可简化分析过程 , 又可较客观地反
9] 映矫直变形过程 [ 8 、 。
图3 板件等效应力分布情况
(a) 1 s 时 (b) 2 s 时
312 轧件整个长度上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
轧件表面中部 、边侧 、边部沿长度方向上的 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如图 4 所示 , 各应力值呈波浪 形分布 , 由拉 压到压 拉进行转换 。三个起始点 即轧件前端的应力值在 - 5 ~ - 10 M Pa 之间 ; 过 了前端 ( 应为半个辊距大小) , 中部和边侧的值在 15~ - 25 M Pa 之间 , 边部的纵向残余应力则在 - 1016 ~ 33 M Pa 之间 , 峰值变化较大 ; 到了后 端 , 中部和边侧的值趋于稳定且变小 , 到最边缘 处达 - 20~ - 25 M Pa , 边部同样如此 。轧件前 、 中 、后三个部位沿宽度方向上的纵向应力分布情 况如图 5 所示 , 前 、后端值与中部相比偏小 。由 此可得出轧件表面上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 即前 、后端的纵向残余应力相对较小 , 边部纵向 残余应力值较大且变化较快 , 中部区域纵向残余 应力值分布较稳定 。从图 5 也可看到 , 中部区域 的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决定着矫后是否会产生纵向 弯曲 , 其分布状况决定着产生弯曲的种类 , 如中 浪 、边浪 、单边浪等 ( 如图 6a 、6b 所示 ) , 若轧 制 、层冷等矫前工序产生的残余应力得不到有效 消除 ,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潜在缺陷就可能会形 成表面缺陷 。

应变计计算方法建议

应变计计算方法建议

5.8.5应变计计算方法建议1) 测值的整理在计算前应对每支应变计的测值绘制过程线,对于明显的偶然误差、过失误差应予剔除或修正。

2)基准时刻和基准值的选取(1)应变计基准时刻选取的原则是,混凝土浇筑后其强度逐渐增大,到混凝土能够带动应变计变形的时刻为基准时刻,此刻的测值为基准值。

对于钢弦式仪器这个时刻大概为混凝土浇筑后48小时左右。

(2)基准时刻一般在最高温升以后,过程线比较光滑的一段内;(3)两支工作应变计和无应力计的基准值,应取同一基准时刻的测值。

如个别仪器测值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跳动比较大,不满足上面的条件,应作必要的修匀。

3)应变计算(1)计算综合应变在测得应变计的测值R 和混凝土温度T 后,可用下式计算其综合应变:m ε=K (R -0R )+(S α-C α)(T -0T ) (1) 式中:m ε ―混凝土总应变;R 、0R ―分别为仪器读数和基准读数(频率摸数);T 、0T ―分别为仪器温度和基准温度;K ―仪器系数;S α、C α―分别为仪器和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

由此算得的综合应变m ε中除了包含负载、温度应变外,还包含自生体积应变,应予扣除:0ε=m ε-g εg ε为混凝土自生体积应变,按(1)式计算,只是计算式中的参数和测值都是无应力计的值。

(2)计算单轴应变)(110020y x x x εεμμμεε+-++= )(110020y x y y εεμμμεε+-++=式中:μ―混凝土泊松系数。

4)应力计算混凝土是弹性徐变体,应变计测得的应变不仅与受荷大小有关,而且与应力作用的时间历程有关,所以应计算其徐变应力。

计算方法有两种:变形法和松弛法。

(1)变形法在持续不变的单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单位总变形),(τεt m 为:),(τεt m = ),()(1ττt C E +式中: τ — 加荷龄期;t — 持荷时间;),(τt C — 徐变度,是加荷龄期和持荷时间的函数;)(τE — 瞬时弹模。

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摘要:当前在我国航天航空发展领域所使用的材料中,具有超高韧性和超高强度的铝合金厚板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大量制造这种铝合金厚板变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下,那就是在制造这种铝合金厚板的时候会伴随有残余应力,而且这种残余应力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对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的检测,以保证生产出的铝合金厚板合格。

笔者在这篇文章里详细介绍了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的几种检测方法,其中一些是具有超高精度而且操作非常简单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关键词: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引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会伴随着各种各样事物的产生,这一点适用于各个行业,所以具有超高韧性和超高强度的铝合金厚板的出现也就顺应了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着眼于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不难看出会对这种厚板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想要制造出这种符合要求的厚板通常情况下呢需要两个非常常用的方法,分别是固溶和淬火,但是这两个方法有会导致制造出的厚板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而且这个淬火应力就是在淬火过程中产生的,这种不均匀性和淬火应力必将会对厚板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厚板的使用寿命减短。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并且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看一下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以期能够找到一种综合来讲最优的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

1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在将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

首先,在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中遇到的首要构造材料便是铝合金厚板,它在飞机框架、全体壁板、起落架、蒙皮等位置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它具有超高的强度、有优良的耐性和超强的断裂耐性,它的抗剥落腐蚀功能和抗应力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残余应力是指当物体没有外部因素作用时,在物体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

所以铝合金厚板的残余应力应该这样来理解,即当铝合金厚板在制造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工艺或者外界原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都消失之后,铝合金厚板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而完全消失,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铝合金厚板内,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σm

Fm 1.15 W· R′Δ h· Qp ·
( 6)
其中,σm 是根据实测轧制 力计 算的 变形抗 力, Fm 是实测轧制力, W 是轧件宽度, Qp 是 变形区形 状 影响函数, R′是工作辊压扁半径,Δ h 是压下量·
建模过程采用 以下 规则:如 果 变形 温度 超 过
重要关键温度 θcr t 或 控温时 间超 过一 定值 tcr t 时, 忽略累计应变 的影 响, 否 则需 要考 虑 上一 道次 的
(θ≤θcrt ),其应变累计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如下·
lnσ′m = lnσ0 + a0/ θ + a1 ·lnε +
a2 ·θ·lnε + a3 ·ln(ε + Δε), (8)
Δε = [(σ′m/ σm )1/
a 3

1 ]·ε·
( 9)
其中,σ′m 是考虑累计应变影 响的 实际 变形抗 力· 根据定义, 第 n - 1 道次 的 残余 应变 对第 n 道 次
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9] 非 常关键, 根据 计 算, 如 果温 度 变 化 10 ℃, 则 变 形 抗力 波 动 值 为 2 % ~4 % 左右, 所以提高温 度预测精度是提 高变
形抗力模型计算精度的 重要 前提·美 坂 佳助 模 型 和 志 田 茂 模 型 中 对 温 度 影 响 的 考 虑 基 本 一 致·
如果 使 志 田 茂 公 式 中 的 含 碳 量 在 0.01 % ~ 1.16 % 之 间 变 化, 则 变 形 抗 力 的 的 波 动 基 本 在
±3 % 以内,由此看出不同钢种之间的变形率硬化 指 数 对 变 形 抗 力 影 响 较 小·
同样,变形速 率的 硬化 指数 对 变形 抗力 的 影 响 也 比 较 小, 中 厚 板 轧 制 过 程 变 形 速 率 基 本 在 1~15 s- 1 之 间, 总 结大 量 试 验 结 果,可 以 了 解 到 变形速率的硬化指数受变形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影 响·在 800 ~ 1 050 ℃ 范 围 内, 化 学 成分 对 该 指 数 的影响非常小·美坂 佳助 模型 将该 指 数看 成与 温 度和化学成分无关,会带来一定误差, 而志田茂模 型 对 该 指 数 的 考 虑 比 较 完 善·
隙时间 和 实 测温 度 θ1 ,θ2 , …,θn - 1 进行 多 项式 拟
合,就可以得到时间常数 τ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n
∑ τ =
ai ·θi ·
i= 0
(1 2)
因为残余应变 始终 贯穿 整个 轧 制过 程,仅 仅
通过一个关键温度 θcr t 来区 分是 否残 余应 变的 影 响容易造成计算 误差, 所以 需要 对式 (12) 进行 修
的影响用下式表示:
λn - 1 = Δεn/ (εn - 1 + Δεn - 1 ),
(1 0)
Δεn = (εn - 1 + Δεn - 1 )·λn - 1 =
∑(∏ ) n - 1 n - 1 λj ·εi ·
(1 1)
i= 1 j = i
根据实测值计算出的 λ1 ,λ2 , …,λn - 1 ,道次间
胡贤磊, 赵 忠, 邱红雷, 刘相华
(东北 大学 轧 制技术 及连 轧自动 化国 家重点 实验 室, 辽 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 对于合金元素较多的中厚板,如果 采用 TMCP 轧制工 艺,残 余应变 将使得 轧制力 的 计算误差达到 30 % 以上·分析常规变形抗力模型,将温度作为影响变形抗力模型的关键因素,并结 合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残余应变的大致 温度影 响区间,并分 析残余 应变在 该温度 区间对 中厚板 变
大量研究表明,变 形率 的硬 化 指数 对于 某 一
钢种是基本不变的参数·美 坂 佳 助将 不 同钢 种 的 硬化指数看成是一个常数, 当变 形率 在 0.1 ~0.4 之间时, 如果使 美坂 公式 中的 变形 率 硬化 指数 波 动±15 % ,则变 形抗 力的 波动 基 本在 ± 2 % 以内;
导师·
第 5 期 胡贤磊等: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工程计算方法
4 57
对于普碳钢而 言其 精 度可 以得 到保 障, 但 是中 厚 板经常采用 两 阶 段 轧 制 生 产 强 度 级 别 较 高 的 产 品,这时轧件的残余应变较大, 经典变形抗力模型 的计算误差明 显偏 大, 为 此需 要对 原 有的 变形 抗 力 模 型 进 行 修 正·
2 残余应变模型的建立
2 .1 变形抗力模型的结构
综合上述,可以提出如式(3) 的变形抗力模型
( ) 的基本型[1]:
σ = σ0 ·exp
a0 θ
·εa1 +
·ε a2·θ
a3
·
( 3)
该公式基本上 类似 于美 坂佳 助 模型,但 是 该
式中变形速率 指数 与 温度 有关, 这 一 点与 美坂 佳
lnσm = lnσ0 + a0/ θ + a1 ·lnε +
者之间残余应变适中·所以 根 据式 (12) 的 计算 结
a2 ·θ·lnε + a3 ·lnε·
( 7)
果, 将温度 分为 几个 区间段: 高 温区、中温 区和 低
利用高温段 (θ> θcrt ) 的实 际 轧制 数 据, 可 以
回归出 相应 的 系数 σ0 , a1 , a2 , a3·而 对 于低 温 段
残余应变对本道次变形 抗力 的 影响·这 两个 关 键 参数可以综合热模拟试验的结果和实际轧制数据
进 行 确 定· 为了 方便回 归处 理,需要 将基 本变形 抗力 模
4 58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6 卷
型加以数学处理:
高温区残余应变很小,低温区残余应变很大, 而两
采用 经典的 变形 抗力模 型用 于轧 制力计 算,
收 稿日 期: 2004-10-29 基 金项 目: 国 家自然 科学 基金资 助项 目(50104004); 国 家“ 十五”重 大装备 研制 项目 (ZZ0113A040201)· 作 者简 介: 胡贤 磊(1974 - ),男 , 湖北大 冶人, 东 北大学 副教 授, 博士; 刘 相华 (1952 - ), 男, 黑龙 江双 鸭山人 ,东 北大 学教授 ,博 士生
助模型有明显不同·式(3) 中的 σ0 , a0 ~ a3 只与钢 种有关,与变 形 条件 无 关·需 要 指 出 的 是 如 果 把 σ0 变成指数形式, 则其等同于 美坂 佳助模 型中 的
参数 k1· 2 .2 残余应变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中厚板控制 轧 制过 程中, 变 形 抗力 不仅 与 变
形抗力的影响,然后提出残余应变的建模方法和工程计算模型·通过在线 应用证明,该模型大 幅度 提高了变形抗力计算精度,使得计算误差控制在 7 % 以内· 关 键 词: 中厚板;变形抗力;残余应变;轧制力;自学习
中图分类号: TG 335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化的中厚板生产过程离不开高精度的计 算机设定控制, 随着 市场 对中 厚板 产 品尺 寸精 度 和质量要求日 益苛 刻, 对 提高 轧制 力 模型 的预 测 精度要求越来越 高·变形 抗力 模型 是 轧制 力模 型 的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中 厚板 轧制 过 程经 常采 用 控温轧制,对于很多高级别钢种, 在控温以后其残 余应变很大,如果没有合适的工程计算模型, 会严 重影响变形抗 力的 计 算精 度, 进而 直 接影 响机 械 设备的安全、压 下规 程的 制定 及厚 度 和板 形的 控 制精度·本文针对工程计算的需要, 分析残余应变 的 计 算 模 型·
假设中厚板采 用两 阶段 轧制, 在控 温以 后 需 要轧制 6 个道次,控温以前 的残余应 变等 于 0·控 温后每个 道 次的 压 下率 = 25 % , 假 定 对 于 1, 2,3 种情况,各道次的 λ分别等 于 0.9,0.8,0.7,则 每
个道次的残余应变 和轧 制力 变化 值(利用 美坂 佳 助公式)见表 1·
形条件和化学 成分 有 关, 而且 还受 到 变形 历程 的
影响·对 于 一 些 高 级别 钢 种, 由 于 合 金 元 素 Nb, V, Ti 的影响和控温轧制工艺的采用,使得在某 一
温度以下,上一道次的变形不能得到充分回复, 从
而对下一道次 的变 形 抗力 产生 影响, 这种 累计 应 变的影响可以用式(4)表示[2] :
0 .428

0 .643

0 .848

1 .043
0 14 .4 23 .2 30 .7 36 .4 41 .2
0 0 .2 0 .363 0 .520 0 .655 0 .815
0 13 .1 20 .7 26 .6 0 .31 35 .6
0 0 .175 0 .298 0 .383 0 .475 0 .580
第 26卷第 5期 2005 年 5 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 Nat 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 1005-3026(2005)05-0456-04
Vol.26, No .5 May 2 0 0 5
中厚板残余应变的工程计算方法
1 经典变形抗力模型分析
变形 抗力 是 轧制 力方 程 中最 活跃 的因 子,不 同
的钢 种其 模 型参 数差 别 较大,而且 中 厚 板 轧制 过 程
的温 度波 动 对轧 制力 计 算精 度影 响也 非 常 大·参 考 国内外热轧常用的变形抗力公式[1~ 8] , 可佳助 模型和
σ2 = σ1 ·(ε2 + Δε) a 3 ·
( 4)
其中,σ2 是考 虑残 余 应变 影响 的变 形 抗 力,σ1 是 变形率等于 1 时的变形抗力,Δε是上一道次的 残
余应变,ε2 是本道 次应 变·定 义 λ 为残 余 应 变 与 上一道次应变 ε1 的比值, 即 λ= Δε/ ε1·很多学 者 针对不同温度下 Nb 等合金元 素对 静态回 复过 程 的影 响 做 了 大 量 试 验, 得 知 变 形 温 度 在 8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