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兰州理工大学《现代塑性成形理论》研究生期末考试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1.理想刚塑性材料/刚塑性硬化材料2.拉伸塑性失稳/压缩失稳3.工程切应变/相对线应变4.增量理论/全量理论5.轴对称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6.屈服轨迹/屈服表面7.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8.等效应力/等效应变9.弥散强化/固溶强化10.临界切应力/形变织构二.简答题提高金属塑性的基本途径。
试分析单相与多相组织、细晶与粗晶组织、锻造组织与铸造组织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①相组成的影响:单相组织(纯金属或固溶体)比多相组织塑性好。
多相组织由于各相性能不同,变形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变形和内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因而塑性降低。
如碳钢在高温时为奥氏体单相组织,故塑性好,而在800℃左右时,转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塑性就明显下降。
另外多相组织中的脆性相也会使其塑性大为降低。
②晶粒度的影响: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也越好。
因为在一定的体积内,细晶粒金属的晶粒数目比粗晶粒金属的多,因而塑性变形时位向有利的晶粒也较多,变形能较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晶粒上;又从每个晶粒的应力分布来看,细晶粒时晶界的影响局域相对加大,使得晶粒心部的应变与晶界处的应变差异减小。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变形不均匀性较小,由此引起的应力集中必然也较小,内应力分布较均匀,因而金属在断裂前可承受的塑性变形量就越大。
③锻造组织要比铸造组织的塑性好。
铸造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和偏析、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故使金属塑性降低。
而通过适当的锻造后,会打碎粗大的柱状晶粒获得细晶组织,使得金属的塑性提高。
试分别从力学和组织方面分析塑性成形件中产生裂纹的原因。
防止产生裂纹的原则措施是什么?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体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在加热过程中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相态或晶粒边界状态的变化而出现脆性区,使金属的塑性降低。
在一般情况下,温度由绝对零度上升到熔点时,可能出现几个脆性区,包括低温的、中温的和高温的脆性区。
2014级研究生弹塑性考试试题

1 1 2 g h2 z 2 q h z 。 E 1 2
五、 (10 分)如图所示的矩形板, y 方向足够长,可近似看作无限长,分布载荷仅沿 x 方向 变化,即 q q( x) ,且沿 y 方向两条边的边界条件沿 y 方向不变。试: (1)建立挠度微分方 程的表达式; (2) 与材料力学中的挠度微分方程进行比较, 给出其差别及产生的原因 (提示:
y
6p 3p 2 p 3 3p p x y y , x y 3 xy 2 3 h 2h h 2h 2
四、 (10 分)设有半无限空间体,密度为 ,在水平边界上受均匀分布压力 q 作用。已知半 空间体的水平位移 ux=uy=0,假定在 z=h 处 uz=0,使用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方法求其中 中的位移与应力分布。 解:根据问题的对称性,任何铅直平面都是对称面,所以位移应只是 z 的函数,即
3
uz w( z )
第四题图 根据体积应变公式 v
ux u y uz dw ,得 v 。 x y z dz
将 ux u y 0 , uz w( z ) 代入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式(1)中
G 2u x ( G )
v fx 0 x v 2 G u y ( G ) f y 0 y G 2u z ( G ) v f z 0 z
h 2 h 2
xy
h 6 p l 2 3p l pl 2 dy ( ) dy h 3 ( )y l x 2 2h 2 2 2 h 2
故满足边界条件。 又由剪应力互等定理 y x = xy ,则
x y x
塑性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塑性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主要区别是()。
A. 塑性变形是可逆的B.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C. 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D. 弹性变形是不可逆的2. 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其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哪一点标志着材料的屈服点?A. 最大应力点B. 最大应变点C. 应力-应变曲线上的转折点D. 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点3. 下列哪项不是塑性变形的特征?A. 材料形状的改变B. 材料体积的不变C. 材料内部结构的不可逆变化D. 材料的弹性恢复4. 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材料是连续的B. 材料是各向同性的C. 材料是不可压缩的D. 材料是完全弹性的5. 塑性变形的流动法则通常采用哪种形式来描述?A. 线性形式B. 非线性形式C. 指数形式D. 对数形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及其物理意义。
7. 解释什么是塑性屈服准则,并举例说明常用的屈服准则。
8. 描述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加载和卸载路径,并解释它们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给定一个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果材料在达到屈服点后继续加载,求出在某一特定应变下的材料应力。
10. 假设一个材料在单轴拉伸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已知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弹性模量,求出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变率。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D5. 答案:B二、简答题6. 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包括:- 材料是连续的:假设材料没有空隙和裂缝,是连续的均匀介质。
- 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假设材料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 材料是不可压缩的:假设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体积保持不变。
7. 塑性屈服准则是判断材料是否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
常用的屈服准则包括:- Von Mises准则: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当材料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1、典型的塑性成形工艺包括拉深,挤压,轧制,拉拔等。
2、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3、主应变简图采用主应变的个数和方向描述一点的应变状态,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应变状态主应变简图有3种。
4、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相差最大的应力状态是平面应变状态。
5、不考虑材料的弹性,也不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理想刚塑性材料;不考虑材料的弹性,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刚塑性硬化材料。
6、超塑性成形工艺方法有结构超塑性和动态超塑性。
(相变超塑性)7、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一致的应力状态是单向应力状态。
8、按照加工特点来分,塑性成形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两大类,其中,常见的块料成形包括拉拔,锻造,挤压,轧制等工艺。
9、冷挤压钢制零件时,需要对制件表面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后必须进行润滑处理,常用的润滑方法是表面皂化。
10、主应力简图共有9种。
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主应变简图共有3种。
11、应力偏张量引起物体产生形状变化;应力球张量引起物体产生体积变化。
12、多晶体的塑性变化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其中,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
13、对数应变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叠加性、可比性。
14、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历史有关,变形过程中材料体积不变。
15、单位面积的内力被称为应力。
16、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包括:具有不均匀性、不同时性、和相互协调性。
1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8、常用的求解塑性工程问题的方法有主应力法、滑移线法、上限元法。
19、塑性成形工艺按成形件的特点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
20、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21、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了;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材料就屈服了。
22、关于摩擦产生机理有:表面凸凹学说,分子吸附学说,表面粘着学说。
塑性成形原理__考试总结

习题一填空1.低碳钢进行常温单向拉伸性能测试时,其变形特征会明显出现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径缩阶段等四个阶段;2.与其他加工方法(如切削、铸造、焊接)相比,金属塑性成形有以下特点:组织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方面;3.塑性作为金属的状态属性,不仅取决于金属材料本身(如晶格类型、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等),还取决于变形的外部条件,如合适的温度、速度条件和力学状态等;4.塑性加工按照温度划分成形状态为冷成形、温成形、热成形,其中冷成形与热成形的分界线是再结晶温度;5.塑性指标有两种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一般把断后伸长率>5%的材料看成是塑性材料,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用名义屈服极限σ0.2来表示。
6.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与单晶体一样为滑移和孪生。
前者主要,后者次要,起调节作用。
但在体心立方金属、特别是密排立方金属中,后者也有重要作用。
7.金属热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等。
8.1934年G.I.泰勒把位错概念引入晶体,并把它和滑移变形联系起来,使人们对滑移过程的物理本质有了明确认识;9.热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与孪生、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其主要机理仍然是晶内滑移;10.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改善晶粒组织,细化晶粒、锻合内部缺陷、形成纤维组织、破碎改善碳化物和夹杂的分布、改善偏析。
11.超塑性变形的一般特点:大伸长率、无缩颈、低流动应力、易成形。
概念1.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2.塑性加工:金属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3.卸载定律:即材料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是线形关系,这就是卸载定律。
4.滑移:指晶体在力的作用下,其一部分沿另一部分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第3章 塑性成形习题.doc

第三章塑性成形一、思考题1. 常用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 何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机理是什么?3. 碳钢在锻造范围内变形时,是否有加工硬化现象?4. 将直径150mm的圆钢,锻造成直径75mm的主轴。
试计算锻造比Y。
5. 铅的熔点327°C,鸨的熔点3380°Co铅在室温进行变形,鸨在900°C进行变形。
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塑性变形。
6. 用T12钢,锻造钳工用的刮刀,试用铁碳合金状态图,确定始锻温度及终锻温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7. 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8. 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最常有的措施是什么?9. “趁热打铁”的含意何在?10. 锻压工艺的成型特点是什么?锻件与铸件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11. 为什么重要的巨型锻件必须采用自由锻造的方式制造?12. 重要的轴类锻件为什么在锻造过程中安排徹粗工序?13. 原始坯料长150mm若拔长450mm时,锻造比是?14. 试述自由锻、胎模锻和模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5. 下列制品该选用那种锻造方法制作?活搬手(大批量)家用炉钩(单件)自行车大梁(大批量)铳床主轴(成批)大六角螺钉(成批)起重机吊钩(小批)万吨轮主传动轴(单件)16. 板料冲压生产有何特点?应用范围如何?17. 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凹凸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8. 冲模结构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9. 压力加工先进工艺有那些特点?20. 精密模锻需要那些措施才能保证产品的精度?21. 何谓超塑性?超塑性成形有何特点?22. 右图零件,用自由锻制坯,试修改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之处。
二、自测题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金属塑性变形时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不发生体积的变化。
()2. 可锻性是金属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压力加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3. 冷拔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4. 金属经热锻并冷却后,锻件内部的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并产生碎晶。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弹塑性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y y
xy x
fy 0
x
3、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
u ; x
y
v v u ; xy y x y
x
1 x y ; E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y x ; E
xy
2 1 xy E
(将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作 E 物理方程。 4、应力边界条件
f f ( ) ( ) ;假设函数 C 和 D 满足下列关系式 x y y x
f , (C ) ( D) ,那么对照偏导数的相容性,一定存在某一个函数 f ,使得 C y x y
D f )?(12 分) x
(8) 、已知平面应力问题,轴对称问题的应力分量为:
2
v b1 x b2 y b3 y 2 能否作为三结点三角形单元的位移模式?简要说明理由。 (10 分)
(3) 、简述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时的半逆解法(8 分)。 (4) 、平面应变问题的无限长柱形体, 以任一横截面为 xy 面, 任一纵向为 z 轴,试简述 z 面 z 上的应力情况及原因(8 分) 。 2 (5) 、按照弹性力学的规定,图 1 所示单元体上的剪应力正负号
( 为应力函数)
8、应力函数 与应力分量的关系
x
2 2 2 f x , , f y x xy y y y 2 xy x 2
3
兰州大学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学 姓 院: 名: 弹塑性力学 工学院 专业: 任课教师: 土木工程 叶晓燕 年级: 2012
校园卡号:
题号 分数 阅卷老师
塑性成形习题 答案

塑性成形习题答案塑性成形习题答案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塑性成形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施加力量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塑性成形习题是帮助学生掌握塑性成形原理和技巧的重要练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塑性成形习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参考。
1. 问题:如何计算拉伸变形的长度?答案:拉伸变形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拉伸变形长度 = 原始长度× (应变 + 1),其中应变为拉伸变形的比例。
2. 问题:如何计算金属材料的应变率?答案:金属材料的应变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应变率 = (变形速度× 原始长度) / 变形长度,其中变形速度为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
3. 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成形工艺?答案:选择适当的成形工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塑性变形特性,需要选择适合的成形工艺。
- 成形形状:不同的形状需要不同的成形工艺,例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 成形难度:成形工艺的难易程度也需要考虑,包括设备要求、操作技巧等。
4. 问题:如何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裂纹问题?答案:成形过程中出现裂纹问题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材料的缺陷:材料本身存在缺陷,例如夹杂物、气孔等,容易导致裂纹。
- 应力过大:成形过程中施加的应力过大,超过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容易导致裂纹。
解决裂纹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材料的质量、控制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调整成形工艺等。
5. 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成形温度?答案:选择适当的成形温度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材料的熔点:成形温度应低于材料的熔点,以避免材料熔化。
- 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温度。
- 成形工艺的要求:不同的成形工艺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
通过解答这些塑性成形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塑性成形原理和技巧,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塑性成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掌握好塑性成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塑性成形理论课后答案(答案参考)

第一章1-10. 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10100015520⨯⎪⎪⎪⎭⎫ ⎝⎛--=ΛΛΛij σMPa ,试求该应力空间中122=+-z y x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n σ和切应力n τ为多少?解:若平面方程为Ax+By+Cz+D=0,则方向余弦为:222CB A A ++=l ,222CB A B ++=m ,222CB AC n ++=因此:312)(-211222=++=l ,322)(-212-222-=++=m ;322)(-212n 222=++= S x =σx l +τxy m +τxz n=3100325031200=⨯-⨯S y =τxy l +σy m +τzy n = 3350321503150=⨯+⨯S z =τxz l +τyz m +σz n=320032100-=⨯-11191000323200323350313100S S S -=-=⨯-⨯-⨯=++=n m l z y x σ125003200335031002222222=⎪⎭⎫⎝⎛+⎪⎭⎫ ⎝⎛+⎪⎭⎫ ⎝⎛=++=zyxS S S S4.1391000125002=⎪⎭⎫⎝⎛-=τ1-11已知OXYZ 坐标系中,物体内某点的坐标为(4,3,-12),其应力张量为:⎪⎪⎪⎭⎫ ⎝⎛--=1030205040100ΛΛΛij σ,求出主应力,应力偏量及球张量,八面体应力。
解:=1J z y x σσσ++=100+50-10=140=2J 222xy xz yz y x z x z y τττσσσσσσ---++=100×50+50×(-10)+100×(-10)-402-(-20)2-302=600=3J 321σσσ=2222xy z xz y yz x xz yz xy z y x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 =-192000019200060014023=-+-σσσσ1=122.2,σ2=31.7,σ3=49.5 σm=140/3=46.7;7.5630203.3403.53⎪⎪⎪⎭⎫ ⎝⎛--='ΛΛΛij σ ;7.460007.4607.46m ⎪⎪⎪⎭⎫ ⎝⎛=ΛΛΛi σσ8=σm =46.71.39)()()(312132322218=-+-+-±=σσσσσστ 1-12设物体内的应力场为3126x c xy x +-=σ,2223xy c y -=σ,y x c y c xy 2332--=τ,0===zx yz z ττσ,试求系数c 1,c 2,c 3。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闭卷考试(A卷)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闭卷考试(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多 )比滑移系( 少 )。
2、( {0 0 0 1} )( 3 )。
3、( 大/高 )。
4、( 降低 )。
5、( 晶界滑移 )。
6、( 温度效应 )。
7、( 两向压缩一向拉伸 )。
8、( 面力 )。
9、( 单位体积形状改变的弹性位能/弹性形变能 )。
10、( 以等倾线为轴线的圆柱面 )。
11、( 加载 )。
12、( 重合 )。
13、( 普朗特-路埃斯(Prandtl-Reuss )理论 )。
14、 ( ≥ ) 0。
15、(1σ方向顺时针旋转π4 )。
16、(2m K σωη+= )。
17、( d d 0βαυυω+= )。
18、( 相等 )。
二、简答题(共23分)1、(5分)答:金属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大的塑性变形,可将此时的金属材料按理想刚塑性材料类型处理(2分),因为金属在较高温度下塑性变形,可以通过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来消除加工硬化,故可以认为是理想塑性材料(1.5分)。
同时因为是发生大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可以相对塑性塑性变形可以忽略,可以认为是刚塑性材料(1.5分)。
2、(5分)答:应变速率对金属塑性影响的一般趋势为:在较低的应变速率范围内提高应变速率时,由于温度效应所引起的塑性增加,小于其它机理所引起的塑性降低,所以最终表现为塑性降低(2分)。
当应变速率较大时,由于温度效应更为显著,使得塑性基本不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降低(1分)。
当应变速率更大时,则由于温度效应更大,其对塑性的有利影响超过其它机理对塑性的不利影响,因而使塑性回升(2分)。
3、(4分)答:(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1分)。
(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1分)。
(3)选择三向压缩性较强的变形方式(1分)。
(4)减少变形的不均匀性(1分)。
4、(3分)答:1)满足速度的边界条件,在位移边界S u 上满足*i i u u =,其中i u 为给定的真实速度(1分)。
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及答案

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塑性成形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过程,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进行塑性成形?A. 低碳钢B. 铝合金C. 陶瓷D. 钛合金答案:C2.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区域?A. 弹性变形区B. 塑性变形区C. 断裂区D. 疲劳区答案:B3. 以下哪种塑性成形方法不需要模具?A. 锻造B. 挤压C. 拉拔D. 冲压答案:A二、填空题4. 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是材料在_________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答案:外力5. 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通常用_________来衡量。
答案:塑性指数6. 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程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应变三、简答题7. 简述塑性成形的三个基本条件。
答案:塑性成形的三个基本条件包括:(1)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2)外力必须足够大,以克服材料的内部阻力;(3)材料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速度下进行变形。
8. 描述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解释其各阶段的含义。
答案: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塑性流动阶段。
在弹性阶段,材料仅发生弹性变形,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屈服阶段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起点,此时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在塑性流动阶段,材料继续发生塑性变形,但应力保持相对稳定。
四、计算题9. 假设一块材料经过塑性成形后,其长度从L1变为L2,求其应变ε。
答案:应变ε可以通过公式ε = (L2 - L1) / L1计算得出。
10. 如果已知材料的屈服强度σy和塑性变形前的应力σ1,求材料在塑性变形前的应变ε1。
答案:材料在塑性变形前的应变ε1可以通过公式ε1 = σ1 / E 计算得出,其中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五、论述题11. 论述塑性成形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塑性成形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行业等。
复习题-塑性成形原理

复习题-塑性成形原理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及答案一、概念题 1. 2. 3. 4. 5. 6.(金属)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塑性加工: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屈服准则:在一定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变形速度) 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材料才能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
f (σij ) =C名义与真实应变:名义应变:又称为工程应变,用来表示,适用于小应变分析。
真实应变(又称对数应变) 是指工件变形后的线尺寸与变形前的线尺寸之比的自然对数值来表示。
等效应力: 略二、选择题1. 图1中B 点所处应力状态 ()图1 加载示意图(a)只有正压力;(b)纯剪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切应力;(d)无任何应力2. 受力物体的应力状态可用应力单元体上的主应力表示,主应力图总共有 ( ) (a)三种;(b)六种;(c)八种;(d)九种3. 下列应力状态中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0⎫0⎫⎫400⎫⎫600⎫⎫30⎫-20⎫ ⎫ ⎫ ⎫(a) 000⎫;(b) 000⎫;(c) 0-30⎫;(d) 0-80⎫ 000⎫ 000⎫ 00-3⎫ 00-8⎫⎫⎫⎫⎫⎫⎫⎫⎫4. 应力张量=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其中,应力偏张量只能使物体产生 ( ) (a)塑性提高;(b)形状变化;(c)体积变化;(d)前三者均可5. 如用主应变简图来表示应变状态,则塑性变形所对应的应变类型有 ( ) (a)三种;(b)六种;(c)八种;(d)九种6. 主应力与主应变简图可结合起来表示塑性变形特征,二者的组合有 ( ) (a)三种;(b)九种;(c)二十三种;(d)二十七种7. 下面哪种本构属于理想刚塑性线形硬化模型 ()(a) (b) (c) (d)8. 屈雷斯加与米塞斯屈服准则的本质区别是没有考虑哪一项的影响 ( )(a)最大主应力;(b)中间主应力;(c)最小主应力;(d)平均应力9. 图所示为低碳钢在单向拉伸状态的应力应变曲线,其中,表示塑性的 ()(a)OA段;(b) OB段;(c) OC段;(d) OF段10. 平面应力状态下,屈雷斯加与米塞斯屈服轨迹的几何图形有六个交点,其中,属于轴对称应力状态的是 ( )(a)A和E ;(b)K和G ;(c)C和I ;(d)A和G ;11. 由图所示,两个屈服准则相差最大有六个点,其中,属于纯切应力状态两点是( ) (a)B和D ;(b)F和L ;(c)H和J ;(d)B和J12. 塑性成形过程理论分析方法中被称为切块法的是 ( ) (a)主应力法;(b)滑移线法;(c)上限元法;(d)有限元法三、问答题1. 已知有一点的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画出该应力状态对应的应力摩尔圆,并写出摩尔圆圆心和半径方程,并写出各主应力的表达式。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1)衡量金属或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的塑性指标有和等。
2)应力球张量可以使物体产生变化,应力偏张量使物体产生变化。
3)厚向异性指数γ是薄板在单向拉伸时与的真实应变之比。
4)当变形体的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物体质点将向着的方向移动。
5)目前材料的超塑性有两类,分别是和等6)影响金属塑性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外,还有、和等。
7)塑性成形力学中的基本假设有、、与一般条件下忽略体积力的影响等。
8)金属塑性成形时,根据坯料与工具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状态的不同,可以把摩擦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9)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是凸缘变形区和凸模圆角处材料1) 简述提高金属塑性的常用措施?2)简述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3)全量理论在什么情况下与增量理论等同,或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具有足够的准确性?4)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对于直角坐标系 Oxyz 内,已知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 :⎥⎥⎥⎦⎤⎢⎢⎢⎣⎡---=505050505ijσ,单位为 MPa ,( 1 )画出该点的应力微元体; ( 2 ) 求出该点的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 3 )求出该点的应力张量不变量、主应力及主方向。
四、试分析桶形件拉深时各个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绘出应力状态图。
(指出各部分应力,应变的正负)。
五、已知两端封闭的薄壁圆筒,其半径为r,筒壁厚度为t,受内压P 的作用,试求圆筒产生屈服时的内压力P (设材料单向拉伸时的屈服应力为σs ,应用Mises屈服准则)。
点应力状态指物体内一点任意方位微小面积上所受的应力情况,包括应力的 、 和 。
3)应力球张量对应着 变化,应力偏张量对应着材料的 变化。
4)与名义应变相比,真实应变(对数应变)具有 和 的特点。
5)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 关系,而与有关系。
7)厚向异性指数γ是薄板在单向拉伸时 与 的真实应变之比。
nB σε=8)当变形体的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物体质点将向着的方向移动。
塑性力学复习题

塑性力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塑性变形不仅与当前的应力状态有关,还和()有关。
2.对一般金属,体积应变完全是()的,静水压力不产生()。
它对屈服极限的影响()。
3.下图是低碳钢作简单拉伸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
(1)图中P点的纵坐标称为(),记作()。
Q点的纵坐标称为(),记作()。
对应于R点的应力称为(),对应于SA的应力称为()。
一般把()称为屈服极限,以()表示。
σ阶段,服从()。
(2)在σ≤s(3)σ—ε曲线的ABF段称为()。
(4)卸载时卸掉的应力σ'与恢复的应变ε'之间也应当服从()。
(5)经过一次塑性变形以后再重新加载的试件,其弹性段增大了,屈服极限提高了。
这种现象称为()。
(6)σ—ε曲线至F点后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在F点处试件已开始出现()现象。
ε=(),4.八面体面上的正应变为8γ()。
剪应变为=8σ=()。
5.用主应力表示的等效应力(或应力强度)为:i用六个应力分量表示的等效应力(或应力强度)为:σ=()。
i6.用主应力表示的等效剪应力(或剪应力强度)为:T = ()。
用六个应力分量表示的等效剪应力(或剪应力强度)为:T = ()。
μ=()。
7.应力状态的Lode参数为:σε=()。
8.用主应变表示的等效应变(或应变强度)为:i用六个应变分量表示的等效应变(或应变强度)为:ε= ()。
i9.用主应变表示的等效剪应变(或剪应变强度)为:Γ=()。
用六个应变分量表示的等效剪应变(或剪应变强度)为:Γ=( )。
10.表示应变状态特征的Lode 参数为:εμ=( )。
11.第一应力不变量为:1I =( )=( )。
第二应力不变量为:2I =( )=( )。
第三应力不变量为:3I =( )=( )。
12.第一应变不变量为:1I '=( )=( )。
第二应变不变量为:2I '=( )=( )。
第三应变不变量为:='3I ( )=( )。
13.应力偏张量的第一不变量为:=1J ( )。
2014春兰州理工大学《现代塑性成形理论》研究生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已知变形体某点的应力状态为:⎥⎥⎥⎦⎤⎢⎢⎢⎣⎡=40000104004070ij σ(MPa )1)、求出主应力1σ、2σ、3σ和主方向,球应力张量,偏应力张量,并画出应力莫尔圆。
3)、求出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max τ和等效应力σ之值各为多少。
解:1)主应力特征方程为:04000104004070=---σσσ(1分) 按第3行展开得:()01040407040=---σσσ()()()[]0401070402=--⋅--σσσ ()()0160070080402=-+--σσσ ()()090080402=---σσσ()()()0109040=+--σσσ解方程得:901=σ,402=σ,103-=σ403=++=zy x m σσσσ球应力张量为:⎥⎥⎥⎦⎤⎢⎢⎢⎣⎡=⋅400004000040ij m δσMPa偏应力张量为:⎥⎥⎥⎦⎤⎢⎢⎢⎣⎡-=⋅-=0000304004030'ij m ij ij δσσσMPa应力莫尔圆为:2)主切应力为:2522112±=-±=σστ 2523223±=-±=σστ5023113±=-±=σστ50max =τ ()()()6.8635021213232221≈=-+-+-=σσσσσσσMPa二、确定某变形体内的应力场或应变场是否存在?三、一薄壁管,内径φ80mm ,壁厚4mm ,承受内压p ,材料的屈服点为200=s σMPa ,现忽略管壁上的径向应力(即设0=ρσ)。
试用两个屈服准则求出下列情况下管子屈服时的p ,(1)管子两端自由(2)管子两端封闭(3)管子两端加100KN 的压力。
(8分) 解:(1)根据塑性力学,两端自由的薄壁管的应力分量为:p pt pr 10440===θσ 0=z σ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02==z σσ,03==r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0025231max ===-=sp σσστ,解得20=p MPa 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200⨯=p ,解得20=p MPa (2)根据塑性力学,两端封闭的薄壁管的应力分量为:p p t pr 10440===θσ p p t pr z 542402=⨯==σ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p z 52==σσ,03==r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0025231max ===-=sp σσστ,解得20=p MPa 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150⨯=p ,解得1.23340≈=p MPa(3)根据塑性力学,管子两端加100KN 的压力的应力分量为:p p t pr 10440===θσ MPa mmN rt N z 5.994402100000210001002-≈⨯⨯⨯-=⨯-=ππσ 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02==r σσ,5.993-==z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31max sσσστ=-=,2005.9910=+p ,解得10≈p MPa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5.198001990200⨯=++p p ,05.6019919902002=-+p p , 解得13≈p MPa四、一Q235钢(屈服强度235MPa )圆柱毛坯,直径100mm ,高50mm ,设摩擦表面切应力K 2.0=τ,请用主应力法求该轴对称镦粗的变形力。
塑性理论练习题

课件作业:1、应力分析:已知某点应力状态的应力分量为:⏹ (1)、该点的应力张量、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 ⏹ (2)、求其主应力和主应力的方向(用两种方法); ⏹ (3)、求其主切(剪)面上的正应力、切(剪)应力; ⏹ (4)、求其八面体上的正应力、切(剪)应力; ⏹ (5)、求其等效应力; ⏹ (6)、画出该点的应力莫尔圆,并标出主切(剪平)面和八面体平面的的位置。
解:(1)⎥⎥⎥⎦⎤⎢⎢⎢⎣⎡+⎥⎥⎥⎦⎤⎢⎢⎢⎣⎡=⎥⎥⎥⎦⎤⎢⎢⎢⎣⎡=3/70-0003/50350353/203/700003/700003/700000403503530ij σ (2)、解法一:状态的特征方程032213=---J J J σσσ中的应力不变量为:)(21125)(70)(222322221=++-+=-=+++++-==++=xy z xz y yz x zx yz xy z y x x zx yx xy x z z y y x z y x J J J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τττσσσσσσσσσ 得力状态的特征方程:011257023=+-σσσ 解得: 0,2545321===σσσ,求三个主应力分量的作用方向:先求主应力451=σ的微分面的方向:⎪⎩⎪⎨⎧=++==+-⇒⎪⎪⎩⎪⎪⎨⎧=++==-=+-100310.0053503515222222n m l n m l n m l n m l m l 解此方程得可得451=σ的微分面的方向, 同理,可分别求得02532==σσ和所作用的微分平面的方向:⎪⎪⎪⎩⎪⎪⎪⎨⎧=±=±=02321111n m l ⎪⎪⎪⎩⎪⎪⎪⎨⎧==±=02123222n m l ⎪⎩⎪⎨⎧±===100222n m l 解法二:x x30,40,y xy y σσττ====(3)、主切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 102/,352/21122112±=-±==+=)()(σστσσσ5.122/,5.122/32233223±=-±==+=)()(σστσσσ5.222/,5.222/31133113±=-±==+=)()(σστσσσ(4)、因为有:33321±===l l l 3.3233/3218=++==)(σσσσσm 4089.18312312322218±=-+-+-±=)()()(σσσσσστ (5)、等效应力: []0512.392/2/32312322218=-+-+-==)()()(σσσσσστσ (6)、57737.03157785.07.540=≈=COS10,030,21,2330x 20,23,2160x 160202545 2233322211132221±=====±==±=±==+===⎪⎪⎪⎭⎫ ⎝⎛+⎪⎪⎭⎫⎝⎛-±+=n m l xy n m l n m l arctgyx xyxy y x y x ,平面:轴垂直于度方向:轴顺时针轴在度方向:轴逆时针轴在 σσταστσσσσσσ2、应变分析:已知某受应力作用点的三个应变分量为:161430321-=-==εεε,,,试求60cos ==n m 线元r r γε,。
塑性成型复习题1

第二篇塑性成型复习题概述1.什么是塑性变形理论中的最小阻力定律和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假设?金属受外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时,如果金属内部颗粒在几个方向上都可移动,那么金属颗粒就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上移动,这就叫最小阻力定律。
在塑性变形时,变形前物体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
2.何谓金属塑性变形件的“纤维组织”?具有“纤维组织”的金属有何特性?何谓“纤维组织”利用原则。
纤维组织: 铸锭在压力加工中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都发生了变形,它们将沿着变形的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这种组织叫纤维组织。
特性:具有纤维组织的金属各个方向的机械性能不同,顺着纤维方向的机械性能比垂直纤维方向的好,金属变形程度越大,纤维组织就越明显,纤维组织化学稳定性强, 通过热处理不能消除,只能通过不同方向上的锻压能改变纤维组织的分布状况。
充分利用纤维组织的方向性,利用原则:①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而不被切断②使零件所受最大拉应力与纤维方向一致,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
3.何谓金属热变形时的过热、过烧现象?过热:若加热温度过高,晶粒急剧长大,金属机械性能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过热。
过烧:若加热温度接近熔点,晶界氧化破坏了晶粒间的结合,使金属失去塑性,坯料报废,这一现象称为过烧。
4. 影响金属材料塑性的因素有哪些?材料性质的影响- (内因)(1) 化学成分的影响一般地说,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的可锻性好。
合金成分越复杂,其塑性越差,变形抗力越大。
(2)金属组织的影响一般纯金属固溶体好于碳化物等析出相,晶粒细小均匀好于粗晶组织、好于柱状晶组织。
加工条件的影响-外因(1)变形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原子动能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有效改善了可锻性。
(2)变形速度的影响:(a)变形速度大,恢复和再结晶不能及时克服加工硬化现象,金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大,可锻性变坏。
(b)变形速度增大,热效应现象越明显,金属的塑性增高,变形抗力下降(图中a点以后)但该热效应只有在高速锤上锻造时才能实现,在一般设备上都不可能超过a点的变形速度,故一般锻件还是应采用较小的变形速度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已知变形体某点的应力状态为:⎥⎥⎥⎦⎤⎢⎢⎢⎣⎡=40000104004070ij σ(MPa )1)、求出主应力1σ、2σ、3σ和主方向,球应力张量,偏应力张量,并画出应力莫尔圆。
3)、求出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max τ和等效应力σ之值各为多少。
解:1)主应力特征方程为:04000104004070=---σσσ(1分) 按第3行展开得:()01040407040=---σσσ()()()[]0401070402=--⋅--σσσ ()()0160070080402=-+--σσσ ()()090080402=---σσσ()()()0109040=+--σσσ解方程得:901=σ,402=σ,103-=σ403=++=zy x m σσσσ球应力张量为:⎥⎥⎥⎦⎤⎢⎢⎢⎣⎡=⋅400004000040ij m δσMPa偏应力张量为:⎥⎥⎥⎦⎤⎢⎢⎢⎣⎡-=⋅-=0000304004030'ij m ij ij δσσσMPa应力莫尔圆为:2)主切应力为:2522112±=-±=σστ 2523223±=-±=σστ5023113±=-±=σστ50max =τ ()()()6.8635021213232221≈=-+-+-=σσσσσσσMPa二、确定某变形体内的应力场或应变场是否存在?三、一薄壁管,内径φ80mm ,壁厚4mm ,承受内压p ,材料的屈服点为200=s σMPa ,现忽略管壁上的径向应力(即设0=ρσ)。
试用两个屈服准则求出下列情况下管子屈服时的p ,(1)管子两端自由(2)管子两端封闭(3)管子两端加100KN 的压力。
(8分) 解:(1)根据塑性力学,两端自由的薄壁管的应力分量为:p pt pr 10440===θσ 0=z σ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02==z σσ,03==r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0025231max ===-=sp σσστ,解得20=p MPa 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200⨯=p ,解得20=p MPa (2)根据塑性力学,两端封闭的薄壁管的应力分量为:p p t pr 10440===θσ p p t pr z 542402=⨯==σ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p z 52==σσ,03==r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0025231max ===-=sp σσστ,解得20=p MPa 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150⨯=p ,解得1.23340≈=p MPa(3)根据塑性力学,管子两端加100KN 的压力的应力分量为:p p t pr 10440===θσ MPa mmN rt N z 5.994402100000210001002-≈⨯⨯⨯-=⨯-=ππσ 按题意,0=r σ,显然:p 101==θσσ,02==r σσ,5.993-==z σσ1)由屈雷斯加屈服准则2231max sσσστ=-=,2005.9910=+p ,解得10≈p MPa2)由米塞斯屈服准则()()()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带入有,2220025.198001990200⨯=++p p ,05.6019919902002=-+p p , 解得13≈p MPa四、一Q235钢(屈服强度235MPa )圆柱毛坯,直径100mm ,高50mm ,设摩擦表面切应力K 2.0=τ,请用主应力法求该轴对称镦粗的变形力。
解:如图切取基元体并做受力分析, 列r 方向的平衡微分方程为:()()∑=+⋅+--+=022sin2θσσθτθσθσθhd dr r d dr rd d hdr hrd F r r r r化简为:02=---r r rhd hdr rdr hdr σστσθ假定为均匀镦粗变形,有θεεd d r =;θσσ=r 得:dr hd r τσ2-= 所以按绝对值的简化屈服方程,因θσσ=r ,Y r z =-σσ;r z d d σσ=联解得:dr hd z τσ2-= 假设接触面满足常摩擦条件,对上式进行积分得:C r hz +-=τσ2 当如e r r =时,ze σσ=,得: e ze r hC τσ2+= 解得: ()ze e z r r hστσ+-⋅=2当自由镦粗,边界无约束时,0=re σ,则Y ze =σ。
满足常摩擦条件K m ⋅=τ,得:67.2505061002.0123561=⎪⎭⎫ ⎝⎛⨯⨯+⨯=⎪⎭⎫ ⎝⎛⋅+=h d m Y z σMPa 五、试用滑移线法求光滑平冲头压入两边为斜面的半无限高坯料时的极限载荷F 。
设冲头宽度为2b ,长为l ,且b l 2>>。
解:因b l 2>>,所以长度方向的应变为0,属于平面变形问题。
画出的滑移线场如下图所示。
F 点位于自由表面:K mF -=σ,γπω+=4FE 点位于光滑表面:4πω-=E沿α线:()F E m F m E K ωωσσ-=-2()()γπγππωωσσ214422++-=⎪⎭⎫⎝⎛---+-=-+=K K K K F E mF mE ()()γπγπσσ22213++-=-++-=-==K K K K p m 14.图所示的楔体,两面受压力p ,已知432πγ=,试用滑移线法求极限载荷。
解:本题属于平面变形问题。
画出的滑移线场如下图所示。
F 点位于自由表面:K mF -=σ,4πω=FE 点位于光滑表面:0443=-⎪⎭⎫ ⎝⎛-=πππωE沿α线:()F E m F m E K ωωσσ-=-2()⎪⎭⎫ ⎝⎛+-=⎪⎭⎫⎝⎛-+-=-+=214022ππωωσσK K K K F E mF mE ()⎪⎭⎫ ⎝⎛+-=-++-=-==22213πγπσσK K K K p m六、在平底模中进行平面变形挤压,若模具光滑无摩擦,按图19-42所示的分块模式确定平均单位挤压力的上限解。
并与滑移线解作比较,说明何种模式的上限解最优。
△△a) b)c)解:a)刚性块的速端图如下图所示:d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14、23、34的几何尺寸为:12=14=23=34=h 2,13=2h设B 块的速度ob 为1,则D 块的速度od 为2,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14、23、34上的速度间断值为:22====cd bc ab oa ,1=ac 根据功率平衡原理有****][2DS dS V K h p D⎰= ()ac bc ab cd oa K ⋅+⋅+⋅+⋅+⋅=1334231412 ⎪⎪⎭⎫ ⎝⎛⨯+⨯⨯=122224h h K Kh 6=K p 3*=b)刚性块的速端图如下图所示:d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14、23、34的几何尺寸为:12=14=h2,23=34=Ah A h sin 4sin sin 2=⋅π,13=()A A A h A A h sin sin cos 43sin sin 2+=⎪⎭⎫ ⎝⎛-⋅π 设B 块的速度ob 为1,则D 块的速度od 为2,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14、23、34上的速度间断值为:AA Acd oa sin cos sin 2+==,A A bc ab sin cos 1+==,A A A ac sin cos cos 2+=根据功率平衡原理有****][2DS dS V K h p D⎰= ()ac bc ab cd oa K ⋅+⋅+⋅+⋅+⋅=1334231412()⎪⎪⎭⎫⎝⎛+⨯+++⨯⨯++⨯⨯=A A A A A A h A A A h A A A h K sin cos cos 2sin sin cos sin cos 1sin 2sin cos sin 222⎪⎭⎫ ⎝⎛++⨯++=A A A A A A A AKh sin cos 2sin cos 1sin 2sin cos sin 4()⎪⎪⎭⎫ ⎝⎛+++++=A A A A A A Kh tan 2tan tan tan 12tan 1tan 422⎪⎪⎭⎫ ⎝⎛+++++=A A A A A A K p tan 1tan tan tan 1tan 1tan 222*令tan A =x ,0*=∂∂x p ,得()()01122222=+--x x x x解得:21+=x即21tan +=A 时,05.67=A 时,*p 有极小值K p 656.2*=c) 刚性块的速端图如下图所示:d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23的几何尺寸为:12=13=h 2,23=h 2设B 块的速度ob 为1,则D 块的速度od 为2,求得速度间断面12、13、23上的速度间断值为:2==ad oa ,1=ab 根据功率平衡原理有****][2DS dS V K h p D⎰= ()ab ad oa K ⋅+⋅+⋅=231312()12222⨯+⨯⨯=h h KKh 6=K p 3*=第二种模式,当05.67=A 时结果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