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儿科液体疗法
等渗、高渗和低渗脱水的特征与区别
等渗性脱水 病因 水、盐成比例丢失常见腹泻、 短期水摄入不足、胃肠减压等 高渗性脱水 水缺失多于电解质,常见于 液体不足、高热、出汗、腹泻、 尿崩症、饮入或输入高张液体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丢失多于水,常 见于慢性腹泻、营养不 良、禁盐、利尿剂的使 用 细胞外 极度萎靡、软弱
1、低钠血症
三种低钠血症的主要鉴别点
病史 主要症状 体重 面容 皮肤 血压 脉搏 静脉压 呼吸 尿量 尿比重 尿氯化物 尿蛋白 血清钠 血清钾 血浓缩 非蛋白氮 H 尿酮体 缺钠性低钠 低渗性脱水或仅有钠的缺失 萎靡、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循环衰竭 减轻,与缺钠失水程度平行 憔悴无神 张力和弹性减低、苍白、发凉 低 细速 减低 一般正常,酸中毒者深快 少 正常或高 减少 常有 减低 常低 明显 增高 大多低 常阴性 稀释性低钠 水中毒 神志改变、惊厥、 昏迷、衰弱、水肿精神错乱 增加 正常或水肿 正常或水肿 正常 正常 增高 急性发作者深快 早期正常或多,晚期少 低 常增加 无或微量 明显减低 无改变或减低 稀释 一般无变化 急性者可低 阴性 无症状性低钠 慢性消耗性疾病 原发病症状 进行性减轻 慢性消耗 弹性减低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常低 一般正常 无 减低 无改变或减低 无 无变化 正常或略高 阴性
儿科液体疗法
一、液体疗法定义
通过补液来纠正机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 酸碱平衡的失调,以达到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渗透压、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以恢复人 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有效治疗 措施之一。 常用的补液方法包括:1、口服补液,2、 静脉补液,3、皮下补液,4、胃管补液。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之阳早格格创做
临床时常使用小女补液要领
等渗性缺火——1/2弛含钠液(2:3:1)
矮渗性缺火——2/3弛含钠液(4:3:2)
下渗性缺火——1/3弛含钠液(2:6:1)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浓,先快后缓)1)扩容阶段:沉度脱火陪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弛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者赶快滴注.
2)以补充乏积拾得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今后阶段启初,如以扩容,乏积拾得量应减去扩容量.
乏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进,8~10ml/kg.h
④纠正酸中毒:沉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普及HCO3- 5mmol/L大略预计.
血气测定预计:5%NaHCO3 (ml)=(-BE)×0.5×体沉;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赋予.
二补
1)补钾:睹尿补钾,浓度矮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去的补液
一、脱火及电解量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死理需要量,继承拾得量,补钾及供给热量.普遍为心服,病沉或者不克不迭心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死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弛;继承拾得量:拾几补几,用1/2~1/3弛.二者加起去1/3~1/4弛,12~24小时匀称静滴.
女科时常使用液体的组成及弛力
1:1液1/2弛0.9%氯化钠50ml;5%或者10%葡萄糖50ml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期对排便的频率和质地发生变化,出现稀糊状或水样便,伴有腹痛,体温升高等症状。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液体是很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补液的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年龄和体重。不同年龄段和体重的孩子对补液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的婴幼儿,其腹泻引起的液体丧失量也相对较大。
其次,需要注意孩子的腹泻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儿童只是轻度腹泻,没有明显的呕吐、发热等症状,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给予补液;而对于重度腹泻、呕吐、高热等严重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补液。
一般来说,儿童腹泻时的补液原则是根据孩子的液体损失量,在腹泻开始的首6小时内,应补充等量的液体,从而恢复体液的平衡,保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具体的补液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孩子的液体损失量:
液体损失量 = 孩子体重(kg)× 10% × 腹泻天数
2.将损失的液体分为两部分:
a.一半的液体补给用于维持基础液体需求;
b.另一半的液体补给用于替代失去的液体。
3.分别计算基础液体需求和失去液体的补给量:
a. 基础液体需求 = 孩子体重× 100ml/ kg/ 天;
b.失去液体的补给量=液体损失量的一半。
4.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确定补液的方式和补液量:
a. 如果孩子能够进食并没有呕吐,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根据孩子的
年龄、体重,按照每次补液25-50ml/kg的量饮用缓解腹泻的症状。
b.如果孩子呕吐较重,无法口服,需要静脉输液。根据医生的指导进
麻醉小儿术中补液计算方法
麻醉小儿术中补液计算方法
麻醉小儿术中补液计算方法
补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恢复和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以防止过多的脱水。补液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儿童身体量、吸收时间、滴速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总被动脱水量÷(1-(补液时间÷总吸收时间))=每小时补液量例子:
假设一位8岁的儿童需要通过深静脉输注6L的氯化钠溶液(NS),以补充他的液体和电解质。
通常,此儿童的体重约为45 kg,总被动脱水量为4 L。按照常规程序,NS的总吸收时间为8个小时,滴速为12滴/分钟。
此时,每小时补液量的计算为:4L÷(1-(8h÷8h))=4L
根据滴速的计算,每小时补液量为4 L,每分钟为:4L÷
60min=0.067L,每滴为:0.067L÷12drop=0.0056L。
由于NS的滴剂为一滴0.1ml,因此每滴的补液量是:0.0056L÷0.1ml=0.56ml,所以每分钟应给予6滴NS。
本文教会了读者如何计算麻醉小儿术中补液的量,此方法可以方便医生对儿童进行补液治疗,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护理。
儿科补液方法详解小儿补液
儿科补液方法详解小儿补液
儿童补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将失去的体液和电解质补充到儿童体内,
以维持体液平衡和排除体内毒素。儿童补液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
方法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下面将详细介绍一
些常见的儿童补液方法。
1.口服补液
对于轻度失水的儿童(例如腹泻、呕吐引起的轻度脱水),可以尝试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适用病例包括儿童情况稳定、有意愿、能够吞咽和
保持接受液体的能力等。常见的口服补液剂包括ORS(口服补液盐)和
EPS(儿童口服补液溶液)。给予口服补液时需要控制补液的速度和量,
一般建议每次给予10-20ml,每次间隔10-15分钟,可逐渐增加饮用量。
如果儿童无法进食或呕吐严重,口服补液效果不佳,需考虑其他补液途径。
2.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是将营养液或生理盐水等溶液通过儿童的静脉输送到体内,
以快速有效地补充体液和电解质。这是一种有效的补液方法,适用于重度
失水、呕吐无法进食、水分摄入受限、需要迅速补液的儿童。静脉补液一
般由医务人员在医院或诊所完成。静脉补液的速度和剂量要根据儿童的病
情和体重来确定,需要严密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
3.肠内营养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的儿童,如胃肠功能受损、呕吐严
重等,肠内营养可以是一个选择。肠内营养是将营养液通过胃管或鼻胃管
直接输送到儿童的胃肠道中,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这种方法可以在儿
童较稳定、无需频繁补液时使用。肠内营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儿童的病情、年龄和需要来制定详细的营养方案。
4.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一种更复杂的补液方法,适用于儿童出现肾衰竭等严重情况。腹膜透析通过在腹腔内放置导管,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腹膜膜的渗透作用排出体外,以达到补液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腹膜透析一般只在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或无法进行其他血液透析方法时考虑使用。
小儿腹泻的补液方法
小儿腹泻的补液方法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因消化道感染、饮食不洁等原因引起的肠道疾病,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胀、恶心等。小儿腹泻时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较大,容易导致脱水,因此正确的补液方法对于小儿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是小儿腹泻的补液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预防脱水
腹泻时,婴幼儿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预防脱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确保婴幼儿充足的饮水量,可选择一些含有盐分和糖分的清淡饮料,例如葡萄糖盐水或者米汤。同时,要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2.口服补液
小儿腹泻后,腹泻的持续时间较长,口服补液是一种常见的补液方法。口服补液主要通过口腔内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来补充脱水丧失的体液。常用的口服补液有血塞通、麦味地黄丸、复方葡萄糖酸钠凝胶等。在腹泻期间,婴幼儿每天要多饮水,并适当加大摄入盐分和糖分的食物。
3.静脉补液
对于腹泻严重、脱水较为严重的婴幼儿,口服补液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快速有效地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静脉补液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儿童的脱水程度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当的静脉补液液体。
4.喂养调理
小儿腹泻期间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除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外,还要注意婴幼儿的饮食选择。腹泻期间,婴幼儿的胃肠功能较弱,容易引起进食困难。可以选择易消化、含有足够热量和营养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同时,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5.注意观察
在小儿腹泻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腹泻、高热、明显的脱水症状如口干、尿量减少等,应及时就医。婴幼儿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对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并发其他疾病。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得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ml)=(-BE)×0。5×体重;稀释成1.4%得溶液(1ml 5%NaHCO3=3。5ml1、4%)。以上均半量给予。两补
1)补钾: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 /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得补液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得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得定性: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
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小儿补液的5个原则
小儿补液的5个原则
小儿补液是指为满足儿童正常机体代谢和疾病需要而使用的给药形式,一般都是针对儿童部分或全部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或缺乏,通常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因小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组成与成人不同,所以小儿补液的原则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儿补液的5个原则。
一、依据病情选择补液种类
小儿补液的种类因病情不同而不同。输入的补液种类应基于孩子缺失的电解质和水分种类进行选定,此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和病情判断所需补液种类以及剂量。例如,轻度失水的孩子可以通过口服含盐分的液体、果汁和鸡汤来恢复,而严重失水需要经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氯化钠液等,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对于治疗、缓解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长期补液的电解质平衡
饮食、代谢、排泄等过程都会影响小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长期补液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电解质平衡,可能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如鉴别定量的输入维生素、矿物质等,会对小儿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小儿电
解质平衡,应该连续检测电解质指标,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和剂量。
三、补液过程的掌握
补液过程,必须掌握孩子的血压、心率、尿量、呼吸等指标,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按要求进行液体或者盐分的补充。在补液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如果孩子耐受受损程度过大,随时要注意额外的系统的支持,及时给予临床支持。
四、注意补液渠道
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补液方法,一旦选择此种补液方法,需要注意补液的渠道,以保障小儿安全。需要寻找补液的血管,因为在补液过程中,血管被占据的时间将决定补液的速度,对于需要快速补液的情况,应选择大颈静脉等容易插入的血管。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引起的体液丧失可能导致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因此在治疗腹泻时,儿童需要适当的补充液体来维持体液平衡。在补液方面,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丧失的体液量来计算需要补充的
液体量。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小儿腹泻的补液可以采用口服或
静脉输液的方式。
一、口服补液
如果儿童能够进食和喝水,那么可以给予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目的
是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常用的口服补液方案为ORS(口服补液盐)。
ORS的制备方法是将1小袋ORS粉末(每袋含90mmol/L的钠、
20mmol/L的钾、80mmol/L的氯)加入1升清水中。婴儿可按体重计算,
每日喂养量为每千克体重50ml,分多次饮用。大一点的儿童可按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75-100ml,分多次饮用。
根据腹泻丧失的体液量,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充的液体量。在轻度脱水
的情况下,补液量为丧失体液量的1.5倍。在中度脱水的情况下,补液量
为丧失体液量的2倍。在重度脱水的情况下,补液量为丧失体液量的3倍。
丧失体液量的计算方法为:每日丧失的体液量=大便+呕吐+尿液的总量。大便量可以通过称重排便前后的纸尿裤或尿布来测量,呕吐量可以通
过呕吐物的量和儿童每次呕吐的次数来估算。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2岁的儿童,体重为15kg,每日大便量为200ml,呕吐量为100ml,尿液量为500ml。根据口服补液的需要,需要根据丧失
体液量计算需要补液的量。
每日丧失的体液量 = 200ml(大便)+ 100ml(呕吐)+ 500ml(尿液)= 800ml。
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我觉得这个很实用,所以转过来,大家看看。
小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年龄小的婴儿细胞外液相对较成人多,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亦差,因此重视及掌握小儿液体疗法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工作中常要用各种混合液来配制小儿混合液,如何准确、快捷配制如各种张力混合液是进行曲液体疗法的关键。下面主要介绍小儿常用各种张力混合液的简便制方法。
一、小儿体液分布代谢特点
1、小儿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年龄越小,细胞间质分布液体越多,对脱水的耐受力越差,尤其是新生儿。
2、小儿肾脏的调节能力差于成人,输入过多的无张力液体及过多的等张液体则引起水中毒或高渗性脱水。因此小儿脱水时常用1/5张至2/3张各种混合液。
3、小儿液体还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额外丢失,因为小儿呼吸频率快,消化道屏障功能差,皮肤相对面积大,因此,患病小儿要重视各系统丢失体液特点,用时补充附合该系统特点的液体。
二、常用溶液
1、电解质溶液
A 、生理盐水:%N S,为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20~30ml/kg);②某药物溶媒;③纠正低钠血症;④与G S或%S B配制混合液。
10%N S是高渗液,不能直接静脉使用,临床用于代替N S配制混合液。
B、%S B;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纠酸,与N S配成2:1等张含钠液20ml/kg;
②与N S或G S配制成混合液(如4:3:2,3:2:1。液)
5%S B为高渗液,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静注,主要用于代替%S B配制混合液(如4:3:2,3:2:1液)。
C、Kcl:~%Kcl可静脉使用,用于纠正低钾血症。每100ml混合
临床儿科学: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儿科学: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
1.第一天补液
①第一天补液量:
轻度脱水:90 ~ 120ml/kg
中度脱水:120 ~ 150ml/kg
重度脱水:150 ~ 180ml/kg
②补液成分
等渗性脱水:l/2张含钠液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1/3张含钠液
③补液速度:8~12小时补足。
④纠正酸中毒。
⑤钾的补充:见尿补钾,口服补钾有困难或严重缺钾可静脉补充,浓度(0.3%,一般患儿3 ~4mmol/kg,缺钾明显者为4 ~6mmol/kg。
每日氯化钾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持续4~6天。
2.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量;主要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提供热量。
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病毒,夏秋季节好发,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可见疱疹,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春夏季节多发,发热、咽痛、咽充血、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特别提示:
疱疹咽炎柯萨奇,好发夏秋起病急,高热咽痛流涎吐,充血疱疹黏膜数。咽-结膜,腺病毒,春夏流行儿童组,高热咽痛眼刺痛,滤泡眼炎淋巴肿。饮水维C抗病毒,继发感染青霉素。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出现的脱水症状,如腹泻、呕吐、高热等。脱水可以导致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补液治疗可以及时恢复体液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儿补液的常用方法和补液液体的种类。
常用的小儿补液途径主要有口服补液、静脉补液和皮下注射补液。其中,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的小儿,而静脉补液则适用于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液体的小儿。常用的补液液体种类包括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和人工胶体溶液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小儿补液所需的液体量。
小儿补液的液体量主要取决于患儿的体重、年龄、脱水程度等因素。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总补液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
补液系数的选择也与患儿的具体情况有关,如轻度脱水可选用0.75-1,中度脱水可选用1-1.5,重度脱水可选用1.5-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年龄在3个月以下的小儿,由于肾功能不完善,需要减少补液量。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小儿补液所需的张力。
计算小儿补液所需的张力是为了确保液体能够流入患儿体内,保持正常的输液速度。张力通常通过压力表来测量,以毫米水银柱(mmHg)为单位。
计算补液所需的张力需要考虑输液温度、输液液体的液位和输液管的高度等因素。根据经验,葡萄糖盐水的张力通常设置为3-4 mmHg,而生理盐水的张力设置为4-5 mmHg。
总之,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综合考虑。准确计算补液所需的液体量和张力,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小儿的安全和舒适。
小儿补液量的计算方法
小儿补液量的计算方法
在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例如发热、腹泻、呕吐等,这些都会导致小儿失水严重,因此补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补液的过程中,如何计算小儿补液量呢?
一、体重法
根据小儿的体重来计算补液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一般而言,小儿体重每公斤需要补液量为100毫升。举个例子,如果小明体重为20公斤,那么他每天需要补液量为2000毫升。
在使用体重法计算时,需要注意小儿的年龄、病情、生长发育等因素,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计算。
二、临床表现法
在一些急诊情况下,医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临床表现来计算补液量。例如,小儿出现脱水、呕吐、腹泻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临床表现等因素来计算补液量。
三、输液法
在一些严重的疾病情况下,如严重脱水、感染等,需要使用输液的方法来补液。在输液的过程中,会根据小儿的体重、临床表现、血压等因素来计算输液量。
需要注意的是,输液的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注意输液速度、输液种类等因素,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口服补液法
对于一些轻度脱水的小儿,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的方法来补液。在使用口服补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来计算补液量。一般而言,每公斤体重需要补液量为20-5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口服补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补液的种类、浓度、温度等因素,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计算小儿补液量时,需要考虑小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生长发育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计算和补液。同时,需要注意补液的种类、浓度、温度等因素,以免对小儿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两补
1)补钾: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一、补液规则及计算方法
1.正常成人补液规则:一般出血量>500ml时,成人可用正常渗液(渗透压等于本体渗透压)滴infuse,速度不宜大于500ml/时,一般温度为37℃,滴速计算公式为:滴速=每小时要补充的液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
2.小儿补液规则: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所需补充的液体量和滴速,滴速计算公式为:滴速=小儿一小时要补充的液体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
3.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小儿补液量为其体重(kg)×每公斤15ml或其体重(kg)×每公斤20ml 不等,滴速为小儿每小时需补充的液体量(ml)/空糖水的容量(ml),一般小儿温度为37℃,但特殊情况下,可由医生进行调节。
二、补液量的计算具体步骤
1.计算小儿体重,医生根据小儿体重情况来进行补液方案的制定;
2.依据指定的补液原则,计算小儿补液量,一般来说,小儿补液量为其
体重(kg)×每公斤15ml或其体重(kg)×每公斤20ml 不等;
3.计算小儿所需补液量,将小儿一小时需要补充的液体量(ml)除以糖水容量(ml),即可得出小儿补液滴速;
4.最后,将补液量及滴速按照医生指示的方案进行补液,一般情况温度为37℃,特殊情况由医生根据小儿体温进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得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 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得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两补
1)补钾: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得补液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得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得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得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0、9%得溶液内加入尿素(尿素可**********通过细胞膜),渗透压会增高但就是张力不变
张力:等渗得电解质溶液占总液量得百分比1:1液就就是1/2张3:2:1液就就是3/〈3+2+1〉还就是1/2张粗略算法:10%氯化钠3、3ML加入100ML10%GS就就是1/3张10%氯化钠5ML加入100ML10%GS就就是1/2张10%氯化钠6、6ML加入100ML10%GS 就就是2/3张以250ml,1/2张,3:2:1液举例
为糖:等渗0、9%Nacl :等渗1、4%NaHCO3,(钾为细胞内离子,不算张力,糖也不算张力) 1、用等渗液配法为:
5%或10%糖:250ml×1/2(即3/3+2+1)=125ml 0、9%Nacl:250ml×1/3=83ml 1、4%NaHCO3:250ml×1/6=41ml 三者混合就就是3:2:1,250ml 算一下,350ml,4:2:1怎么配制?
2、临床上我们都用10%Nacl与5%NaHCO3 来配制,10%Nacl为11张,5%NaHCO3为
3、5张,为了应用方便,10%Nacl简记为10张,5%NaHCO3简记为4张。250ml,3:2:1得粗略配制: 先定总量:5%或10%糖250ml 内加10%Nacl:250×1/3×1/10=8、3ml 内加5%NaHCO3 :250×1/6×1/4=11ml 混合就就是粗略得3:2:1液了。
注:按此简易算法,实际溶液总量为250+8、3+11=260ml,而且与精确得配制相比,Nacl略多,NaHCO3略少,但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异可以忽略,要追求精确得话,可适当减少10%Nacl或
增加5%NaHCO3得量,但实际上都在1ml得范围内。用得多了,根本不必去死记书本上配制比例。
判断某溶液得张力,就是以它得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得比值,它就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得一个数值。
所以瞧起来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等渗则等张,但对于GS来讲,虽然有渗透压,但进入人体之后,会被代谢掉,起不到维持血浆渗透压得作用,所以张力为不计,那么就应该理解做,等渗不一定等张。小儿补液1、计算补液总量
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重度150~180ml/kg 2、定补液性质等渗: 1/2张高渗: 1/3张低渗: 2/3张3、纠正酸中毒5%SB(ml)=(18—CO2CP)*kg 3 ~ 5 ~ 7 ~ 9 4、算盐量ml=总液量*张力—5%SB*3 5、糖量ml=总液量—盐水量—5%苏打量6、补钾10%氯化钾2~4ml/kg、d 7、补钙10%葡萄糖酸钙2ml/kg、d
8、重度脱水先补2 :1液每100毫升含65毫升NS及35毫升1、4%碳酸氢钠20ml/kg以上就是第一天补液量,在24小时内补完。第二天即可补充生理量既继续损失量,这些可根据临床而定。
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判断某溶液得张力,就是以它得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得比值,它就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得一个数值。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得离子数)/分子量。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10%(NaCl)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0、9%(NaCl)1张5%(NaHCO3)4张10%(KCl)9张
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张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10×X+4×15=2/3×300,X=14ml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张)
5、2∶1等张液就是抢救休克时扩容得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得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
配制2∶1液Mml,则需10%NaCl=M/15ml—— 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5、配制2∶1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
这样,2∶1液通过一个简单得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脱水时得液体疗法:小儿易发生脱水。注意观察精神、眼泪、尿量、口渴、皮肤粘膜、眼窝、前囟、皮温及休克征。尿少、皮肤苍白弹性差、明显口渴为中度脱水。出现淡漠、昏迷、休克表现为重度脱水。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
中度失水:120150 ml/kg*d 重度失水:150180 ml/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