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过滤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过滤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过滤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从猜谜语引入,继而把学生引入到过滤中来,使学生对过滤的操作产生兴趣,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一方面运用这种较生动的学习实践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过滤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这个知识点更好地进入学生新知识构建体系。打算采用课前微课、学生小组实验、讨论的形式,这是课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精神的一个载体。

二、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归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块状固体 B. 量取液体体积 C. 过滤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浑浊液体 B. 取用大理石 C. 排水法收集 D. 滴管的使用 3.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时,要将滤液蒸干立即停止加热 B. 溶解时,玻璃棒有引流作用 C. 过滤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D. 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贴烧杯内壁 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用活性炭净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速率 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 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D. 多喝“高钙牛奶”可给人体补钙,这里的“钙”应理解为原子 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过滤 C. 取用大理石 D. 制取蒸馏水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给液体加热 C. 过滤浑浊的水 D. 检查气密性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气密性 B. 固液分离 C. 稀释浓硫酸 D. 称取氢氧化钠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黑色固体生成 B.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C.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至沸,出现红色沉淀 D. 配制一定体积的稀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1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九年级的下册的化学实验教学计划.doc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 法看, 70%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 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 80%以上 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 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 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三、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 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 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家庭小实验”、“ 调查与研究”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的 变性铵态氮肥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 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 实的精神。 实验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 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 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 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 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 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活动4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学案》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讨论归纳,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金属物性质的认识; 2、通过分组实验、讨论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某些化学性质的认识; 3、通过合作展示、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掌握用设计实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并初步学会如何评价实验方案。 【学习重点】 金属的性质与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温馨提示】 “如何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 金属的共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更__________。 现有镁、铝、锌、铁、铜五种金属,其中_____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其余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气,说明这五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_____,写出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而Z不能; Y能在X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X,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__________。 新知预习——仔细阅读教材后完成下列问题: 你能举例或设计实验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吗? 请你设计至少三种实验方案来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某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然而你能通过设计实验来比较这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吗?今天我们就来亲自体验吧! 活动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1、分组实验: (1)观察填表:请仔细观察镁条、铝片、铁片、铁粉及铜片的颜色和光泽。

九年级化学:“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质量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氧气的验满 B. 读液体体积 C. 过滤悬浊液 D. 熄灭酒精灯 2.规范、正确的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验满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过滤 3.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 排水法收集O2: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 测定空气中的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C. 探究CO2的性质:将CO2缓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蜡烛熄灭顺序 D. 河水的过滤: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使液体快速流下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 B. 蒸发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7.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禁止携带火种 D. 称量NaOH固体 8.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水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教案学习资料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教案 平坝县白云中学:王洪 实验名称: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实验目的: 1、了解合金和纯金属的光泽和硬度: 2、了解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的大小。 实验原理: 合金和纯金属有一定的光泽和颜色;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大于组成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实验仪器:黄铜片、铜片、焊锡、锡 实验步骤: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让学生把下表填上: 结论:合金和纯金属有一定的光泽和颜色;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大于组成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验名称: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 2、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 实验原理: 1、金属+酸=盐+H 2 ↑ Mg+2HCl=MgCl 2+H 2 ↑ Mg + H2SO4 = MgSO4 + H2 ↑ Fe+2HCl=FeCl=FeCl 2+H 2 ↑ Zn + H2SO4 = ZnSO4 Zn+2HCl=ZnCl 2+H 2 ↑ Fe + H2SO4 = FeSO4 + H2 ↑ 2、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实验仪器:试管4支、小木条、稀HCl、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H 2SO 4 实验步骤: 1、分别在4支试管中装入5ml稀盐酸。 2、分别投入少量的Mg、Zn、Fe、Cu。 3、用燃着的木条放于试管口。 4、用稀H 2SO 4 代替稀HCl重作以上实验。

现象: Mg、Zn、Fe的表面有气泡冒出,且Mg表面的气泡多于Zn,Zn多于Fe,而Cu的表面没有气泡。 讨论: 1、那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那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这些反 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分析与结论: 1、Mg+2HCl=MgCl 2+H 2 ↑ Fe+2HCl=FeCl=FeCl 2 +H 2 ↑Zn+2HCl=ZnCl 2 +H 2 ↑ Cu 与稀HCl,稀H 2SO 4 不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问题域交流: 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 实验名称:金属活动顺序 实验目的: 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理解置换反应概念。 实验仪器:试管、铝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铜丝、硫酸铝溶液 实验原理: 金属+盐=金属+盐 2Al+3CuSO4=Al2(SO4)3+Cu Cu+2AgNO3=Cu(NO3)2+2Ag 实验步骤: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 3、把另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石棉网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 生答:.......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讲解胶头滴管: 1. 先排空再吸液 2. 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4. 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 5. 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 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I+Fe2O3==2FeCl3+3H2O Fe + 2HCI == FeCl2+H2 T 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 生答: 归纳结论: 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 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现象

九年级化学滤液滤渣专题-(1)

滤液滤渣成份分析专题 如何巧解化学的滤渣和滤液题目 步骤:先排序,再根据“最远距离反应”原则,(排在最前边的金属,先与排在最后边的金属盐溶液反应。)确定谁先反应,然后根据金属粉末的量确定滤渣、滤液的成份。 女口: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滤液中一定有什么? 分析:与游泳池的情况类似,岸上的越活泼越容易跳水,岸下边的越不活泼越容易上岸。 按顺序把金属单质(固体)写在横线上边,把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写在下边。 Fe Zn2+Cu2+Ag+ 一、填空题(共13小题) 1、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中含有 ___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 2、某溶液中仅含有AgN03和Cu (NO3) 2两种溶质,将其分成A、B两份,各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 )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 (2)往B得到的滤液中滴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滤液中含有 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 3、NaN03、AgN03、Cu ( N0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滤渣中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滤液中所含物质是(不包 括水,下同) 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滤液中加入铁片无明显变化,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所含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 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看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 是_______________ . (2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滤液中一定 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 (3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______________ . 5、 (2006?襄阳)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 ( NO3) 2两种溶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 是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6、(2006?河南)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______________ . (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__ 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滤出的固体 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 7、在CuC2和ZnC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为_ 一,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水的净化

第四单元水的净化 课题一水的净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 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 ⑵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⑵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 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 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五、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出示一杯混浊的河水,一瓶矿泉水 从物质的分类上,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里面有哪些物质?海水呢? 井水呢?自来水呢? 讲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在某些 乡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明矾)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 (结合教材P5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2、其中过 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板书:一、除去不溶性杂质 ⑴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⑵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一贴,二低,三靠 讲解并实验: 1、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 2、制作过滤器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工作总结下册

08年2月—08年7月九年级(2)、(4)班化学总结 岳进 本学期,我们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学以学校实际出发,终于在三月底完成教学任务,由于九年级年级的毕业考试在6月中旬就要进行,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要完成九年级整个学期的复习,任务是相当的繁重,在赶复习进度的同时又要把试验任务完成,可以说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将是一个考验。因此我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九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九年级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

九年级化学“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B.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 滤纸破了 B. 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5.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6.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的pH D. 稀释浓硫酸 7.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氧气验满 C. 读取液体体积 D. 过滤 9.过滤操作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 烧杯 B. 漏斗 C. 蒸发皿 D. 玻璃棒 10.如图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称量5.0g粗盐 B. 量取10mL水 C. 过滤 D. 蒸发滤液 11.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粗盐过滤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CO2验满 D. 过滤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0%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8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实验”、“探究”、“实验活动“、“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的变性铵态氮肥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实验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题训练

实验题训练 班别 姓名 学号 1.如下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 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 现象是: 铁丝 ,生成了一 种 色的固体。反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 2.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 至发红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 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 丁熄灭后, 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5,则: ( 1)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2)甲与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如果用排水法集气时, 当气泡 放出 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 出,造成的后果是 。如 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如何证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 如何证明一瓶无 色气体是氧气 ? 丁:

答: 4.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 为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色变为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6.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装置说明:一个容积较大的广口瓶,瓶塞上装有分液漏斗 A 、 B 和玻璃导管C,控制漏斗上 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导管另一端与空气相通。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闭A、B 的活塞,将广口瓶的瓶口浸没在冰水中 ,导管C 的管口露出水面,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 会出现什么现象? (2)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 滴加A 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则:分液漏斗A 中可能是溶液;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溶液;写出上述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 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二、新课教学:

买一种廉价的物质——明矾,洒入水中,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这种净水方法称作吸附法。验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4、组织实验:请同学们把适量明矾加 入到污水中,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 4、实验、观察现象。 5、提问:还有什么物质也有这种吸附能力呢?讲述: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强,不仅可以吸附液体中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现代科技发展,发明的纳米新型材料做净水器的过滤层,自来水通过时,它不仅能吸附不溶物、臭味,甚至连细菌也能除去,使自来水变为可直接饮用的洁净水。 5、回答:活性炭。听 教师讲解、记录。 感受到科技的发 展,新材料的发明, 对人类生活、生产的 贡献。 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使更多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 6、回答:沉降下来的 不溶物和水是分为上下两 层,而没有彻底分开。 引导,过渡到过 滤操作的学习。 7、肯定同学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彻底地分开? 7、回答:慢慢地倾倒杯中液体。用过滤的方法。 8、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物和液体分离开来。前后两个实验小组互派一位同学,观察评价对方小组的实验进程。8、分小组做过滤实验。检查预习成果, 训练过滤操作,提高 实验技能,培养团队 意识。 9、学生操作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9、学生评价: 1)滤纸没有和漏斗壁 紧贴。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互评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交流

初三化学实验下学期教学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黄门镇中学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 二、实验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做出如下总结: 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 7、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8、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白色点滴板。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合作探究 探究点酸、碱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 酸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在反应前各有什么离子?反应后又有哪些微粒? 2.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探究实验 【实验活动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实验操作】在两个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 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活动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操作】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 【实验现象】①铁锈慢慢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②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③后取出的铁钉变小。

【实验结论】(1)6HCI + Fe2O3===2FeCl3+ 3H2O (2)2HCI + Fe===FeCl2 + H z f 【实验活动3】 【实验活动】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 课堂讨论 (1)实验活动2中,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铁钉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 ⑵实验活动5中,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1 ?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2.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 中和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有没有想过鲁滨逊流落杳无人烟的荒岛,他生活时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今天我们所用的水都自来水厂。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水的净化方法 提出问题自来水厂是经过什么方法净化水的呢?制得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水净化的原因: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属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许多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流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来水 ①加絮凝剂:明矾可作絮凝剂,因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性,使杂质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 ②过滤:可以除去液体中不溶于水的杂质。 ③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不仅可以吸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还可除去异味和色素。 ④消毒:用氯气作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细菌、病毒,用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也可以消毒杀菌。 3.常采用的净水方法(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知识拓展 (1)在净化水的方法中,沉淀、过滤、吸附、蒸馏都是物理变化,用氯气和漂

白粉消毒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属于混合物。 提出问题过滤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吗?生活中是用纸过滤制自来水吗?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2)过滤器的准备: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是一层滤纸,另一边是三层滤纸),放入漏斗内,使之紧帖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 (3)过滤的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4)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且形成液柱,加快过滤速度。 知识拓展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①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漏斗中待过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等。 探究点三硬水和软水 提出问题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概念: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2)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检验方法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平定堡镇寄宿制学校胡远霞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想: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不仅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例题解 析( 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重要的实践活动。2013年中考考纲试卷结构表明,科学试题探究占18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部分中。 根据我们这两次的模拟试卷分析实验探究题是我们丢分最多的部分,没有达到中考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题进行专题复习。 三、近几年的中考科学探究热点题类型: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2)有关化学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3)有关金属活动性及金属回收的探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 (5)有关废水、废气(尾气)分析及处理的探究等、 四、教学过程 1、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注意事项解题思路 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冋题f建立假设f设计实验方案f进行实验f得出结论f交流评价。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例题解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 Q CO;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请分析此实验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气泡产生,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3】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如何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I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骤②还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 加入过量的Ca(OH)2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U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 、_____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有关复分解反应及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 例题解析(2012贵阳市中考题)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锁定探究目的,理清探究思路是探究过程中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请利用下图中的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实验目的: ①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②探究酸碱盐的性质。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铜网上。 ②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 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 问题二: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问题三: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反应逐渐停止,C D装置中溶液为红色,且D装置中有沉淀生成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反应结束后对C、D装置中的溶液进行以下探究(提示:溶质不考虑酚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