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语文题型全解析:记叙文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1、判断文章体裁

解题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书信、传记、散文、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找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解题指导: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

5.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通用答案: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找记叙线索并分析作用

线索种类:(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 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等,直接以线索或中心为标题。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

答题格式: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技法(21种题型)

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

文学知识:作家及其称号、代表作、国籍、文章出处

文体知识:(1)体裁: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神话等

(2)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散文、戏剧特点等

2、字词:

题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解释词语含义(或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词语的表达作用及效果。

答题技巧:

(1)注意形近字,多音多义字,易错音,易错字。[例:suǒ(琐)碎]

(2)解释词语含义: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内容及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A、学会基本解词方法——词语互释、词素解凑,望文生义等。

(例:目不暇接——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人或事情太多,应付接待不过来。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

B、联系语境、人物形象、文章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还可以考虑修辞因素)。

(3)词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A、从修辞切入。(运用了……修辞手法……)

B、从句式切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例:07年陕西中考题:“浇花”11小题:“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她在看花的时候,眼里漾着笑。(2)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答:(1)神态描写,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2)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杜鹃盛开时的美丽娇艳,映衬人物愉悦心情。))提示:分析词语表达效果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要注意修辞的妙用。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完美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完美版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那淡灰色的缕缕炊烟在房顶与高大的梧桐树上缭绕 着,你觉不出那是炊烟抑或云彩。
5.第⑧小节作为全文的结尾,可谓意味深长,请仔细琢磨句中的 关键词语“最后的牧歌”和“寻找它、欣赏它”,简要阐述这个结 尾的深刻含义。(4分)
“最后的牧歌”说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恬淡、优美、 和谐的牧歌式的“炊烟”(即乡村生活)越来越少,并趋于 消失。“寻找它、欣赏它”表达了对炊烟的留恋和喜爱,对 美好乡村生活的挽留,同时也表达了对炊烟即将消失的惋惜、 失落和对逝去的美好岁月的感慨和无奈。
• (3) 插叙 (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 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 二是思考文章为 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 吟赏炊烟 • 王苗苗 ①炊烟是乡村的符号,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很少有机 会细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我来到了城郊定居, 得以吟赏炊烟。那炊烟和青天、夕阳一起,组成了打动人 心的乡村意境。

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集萃(附:中考真题)

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集萃(附:中考真题)

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集萃(附:中考真题)

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汇编

记叙文阅读理解是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型,长长的文章包含了复杂多变的考点。能根据设问,找准回答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

今天,为大家从多个角度梳理了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一起掌握答题思路,轻松应对考试!

标题

题型: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先分析基本含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

内容

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答题模板: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

2.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

1.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注意: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

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1.开头: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

3.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主旨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

总的来说,上海的中考语文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原因有二

1:题型固定。所以可以掌握答题格式几套路就可以拿到不少分。

2:重阅读和写作。上海的孩子见多识广,一般理解能力和见识都不差。不像其他省市,还要考些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啊,难弄的拼音啊,成语搭配啊,高难度的改病句等语文基本功。上海的比较简单,古文+阅读+作文。这模式比较好!

简单的说,就是语文要弄140难,但要弄130还是不难的。

以下是阅读的一些体型和套路:

记叙文的:

1、问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或者标题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80%的概率必考啊)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问你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个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给你一个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或者效果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 1:特殊段落或写作技法作用

答题方法:

1.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方法: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 总结上文 ; 引出下文 )

结尾:照应开头 ; 篇末点××题 ;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 首尾呼应 ; 回味无穷。

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方法: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

3.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方法: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题型 2:观点类开放性试题

示例:你对文章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 2005 年《白苍鹭》

答题方法:这一类品析与感悟类的主观性表述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但有“答案标准”,那就是应根据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谈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见解新颖独

到即可。

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

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 要注意从全文构思的角度,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解

答 ; 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

题型 3:标题含义与作用

示例: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小扇轻摇的时光》

答题方法:找文章的中心(1) 核心人物 (2) 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训练指导:《黄山绝壁松》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训练指导:《黄山绝壁松》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A)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

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

答题技巧:

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北京历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汇总

北京历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汇总

2014~2018北京中考真题记叙文汇总

(2018)阅读《信天游》,完成18-21题。(共10分)

信天游

刘成章

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②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①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铧②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猛乍乍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

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

我妈妈打我我不成材,

露水地里穿红鞋。

这样土气,这样简单,却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两句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④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我买了一本何其芳、张松如二人主编的《陕北民歌选》,又念歌词又唱曲谱。书上那“上畔畔的葫芦”,那“清水水玻璃”,那“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虽然都是我熟悉的事物,但还是给我开启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令我神往。

语文中考历年真题记叙文阅读专题有答案

语文中考历年真题记叙文阅读专题有答案

专题11 记叙文阅读

【2020年中考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赔偿

余显赋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倒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盘:“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大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主要题型与常考知识点

归纳整理

考点一:词语/句子的含义

一、题目类型

1、经典设问:

a)、根据上下文,理解……(某词)的含义

b)赏析加点词。(福建省常考题型)

c)、揣摩下列句子,说说你对其含义的理解。

d)、根据你的理解,体会下面句子的言外之意。

e)、文章的第*段为什么说“……”?

2、变式设问: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加点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答题模板

a)本义+语境义(+感情色彩,褒义贬用,贬义褒用,大词小用)

b)手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手法五种)

c)词语描述对象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d)思想感情

4、答题技巧

细读文本,定位到具体文段,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推知具体于语境义,再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二:句子/段落/首尾段的作用

1、句子/段落/首尾段的作用

1、经典设问:

1)开头一段(或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或结尾段)写道:“……”,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或结尾段)在内容或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答题技巧

1)、开头作用

a)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

b)内容上:点明中心,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2)、结尾作用

a)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b)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主题。升华主旨。情节徒生波澜,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意味绵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中间段作用:

a)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

b)内容上:结合改段具体内容分析。

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情节梳理与概括++课件

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情节梳理与概括++课件

洞茶
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 旧!
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 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 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 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 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②演出前,所有观众在大厅等候,两位客户用自己的母语闲聊,我既听 不懂,也插不上话,就和坐在我前面的男人礼貌地交谈起来。他是比利时 人,能说流利的英语。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的头总奇怪地侧着,而且一 动不动,好像正在沉思。后来我看到身旁那根灰色的手杖,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是个盲人。
③他转过脸来对着我,于是我看到了:他有一头浓密的银发,面容清癯, 眼睛深陷,神情坚毅。这个人告诉我,他十多岁时因意外事件,眼睛瞎了, 不过并没有因此放弃单独旅行。他已经掌握了无视觉旅游的技巧,懂得利 用健全的另外四种感官助他在心里勾画景象。
②泪眼中依稀看到了母亲和儿时的村庄:母亲是一位普通 的农村妇女,岁月给她留下的仅是稀疏的白发和满是疾病的虚 弱身子,村里的路泥泞,大多数乡亲雨天时只能赤脚跋涉在污 泥中。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 七、文章的结构
Baidu Nhomakorabea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 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 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 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 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八、语言上 1、题型: (1)词语选用: 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 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 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 的判断: 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 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B、一般是往前 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 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 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 容。 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 (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 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 “……(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 (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 ) (5) 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 (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见附2语言特色)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 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 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 夹议……) 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 “……(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 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 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 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 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 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精]2021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详解

[精]2021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详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详解

(一)考向一句子理解/理解句子含义

1.所谓理解句子含义,一般是指句子的表层含义和句子的深层含义(语境意思)。联系上下文语境,不能断章取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合理推断词句含义。

2.常见题型: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

②结合上文,体会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③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的深层含义。

3. 温故知新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①谈一谈你对“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理解。(《故乡》)

关键词:我们厚障壁可悲

理解:我知道我和闰土之间有了很深的隔膜,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闰土已不再和我以“哥弟”相称,我感到十分悲哀。(3分)

②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

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鲁迅《故乡》

文中划线的词“看不见的高墙”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③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划线句子如何理解?

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是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为之奋斗去实践,希望就无谓无了.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心。

4.中考常设题的句子类型:

描写人物言行,揭示内心、表现情感的句子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

一、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题型归类】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②请按时间顺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③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的心理变化过程。

④结合上下文分析安排某一情节的目的或作用。

【典例引路】

2017年上海卷(阅读材料:《十七岁那年的单车》)第6题: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父子骑车看病

【解题指津】

此题考查情节梳理,解答时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范围,抓住主要线索,理清思路,即可概括出其他的情节。选文叙述母亲买回旧车以后,父亲见刘伟天天骑车出去混,便生气地砸了车。刘伟也因此生气而离家而去,实际上是搬砖挣钱买车。最后,父亲弄清了真相,高兴地与儿子一起骑车去医院。

【答案示例】

父亲生气砸车刘伟挣钱买车

二、巧辨方法品味妙处

【题型归类】

①辨析方法型,如文章第×段,采用什么样的叙述顺序?

②归纳概括型,如小說第×段插入了什么内容?

③深入开掘型,如文章的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④有人认为××事应放在××事之前写。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说明理由。

【典例引路】

2017年贵州毕节卷(阅读材料:佚名《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第21题: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解题指津】

此题主要考查倒叙的辨识能力,分析表达技巧作用的能力。选文开头从2014年8月28日马云超越万达集团王健林成为中国内陆首富谈起,是倒叙。接下来叙述马云从1995年开始创业到成功的艰辛历程,又属于顺叙。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训练指导:《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训练指导:《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叶圣陶

①住在上海“弄堂房子”里的人对于月亮的圆缺隐现是不甚关心的。

②所谓“天井”,不到一丈见方的面。至少十六支光(编者注:16瓦)的电灯每间里总得挂一盏。环境限定,不容你有关心到月亮的便利。走到路上,还没“断黑”,已经一连串地亮了街灯。有月亮吧,就像多了一盏灯。没有月亮吧,犹如一盏街灯损坏了,没有亮起来。谁留意这些呢?

③去年夏天,我曾经说过不大听到蝉声,现在说起月亮,我又觉得许久未看见月亮了。只记得某夜夜半醒来,对窗的收音机已经沉寂,隔壁的“麻将”也歇了手,各家的电灯都已熄灭,一道象牙色的光从南窗透进来,把窗棂印在我的被袱上。

④我略微感到惊异,随即想到原来是月亮光。好奇地要看看月亮本身,我向窗外望。但是,一会儿月亮就被云遮没了。

⑤从北平来的人往往说在上海这地方怎么待得住。一切都这样紧张,走出去很难得看见树木,诸如此类,他们可以举出一大堆。

⑥我想,月亮仿佛失掉了这一点,也该列入他们在上海待不住的理由吧。假若如此,我倒并不同意。在生活的诸般条件里列入必须看月亮一项,那是没有理由的。清旷的襟怀和高远的想象力未必只能由对月而养成。把()的双眼移到地面,同样可以收到修养上的效益,而且更见切实。可是我并非反对看月亮,只是说即使不看也没有什么关系罢了。

⑦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那时在福州的乡下,地处闽江一折的那个角上。某夜,靠着楼栏直望。闽江正在上潮,受着月亮,成为水银的洪流。江岸诸山略微()着雾气,好像不是平日看惯的那几座山了。

(3) 请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中考语文题型全解析:记叙文阅读

3.概括中心思想

锦囊:中心思想“高发区”

1.题目

2.开头

3.过渡句、段

4.结尾

5.主人公的语言、心理描写中

6.反复出现的部分找中

答题公式:

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旨、作者感情

二、人物题

1. 梳理人物心理/情感的方法:

Step1: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

Step2: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

Step3: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

Step4:选取恰当的词语作答。

三、理解题

1.理解标题的含义:

Step1:分析题目表层含义

Step2:联系全文内容

Step3:结合文章主旨

Step4:理解其比喻义、象征意义

2.理解某个词的含义的方法:

1.解释词的本义;

2.分析这个词体现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3.体现人物的什么心情。

3.理解句子的方法:

1.抓住句子中含蓄的,有暗含义、引申义的词来理解,找出它们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2.给此句话“翻译”成主旨句。

四、作用题

1.分析标题的作用:

1.表明写作对象

2.体现主要内容

3.贯穿全文线索

4.揭示情感主旨

5.引起读者兴趣

2.作用题的答题公式

五、赏析题

1.标题的赏析

理解标题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分析标题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最后点明修辞手法,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2.句子的赏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公式=运用了()手法+写出了本体的()特

点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夸张句

比喻句赏析格式:

本句把“”(本体)比喻成“”(喻体),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富有情趣。表

现了作者感情。

拟人句赏析格式:

本句将“”(本体)赋予人的情态(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感情。

排比句赏析格式:

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强调了本体的特点,增强了语言气势。

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更加有力地抒发了感情。

夸张句赏析格式:

本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极言本体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心眼儿小的像针鼻儿”

3.从语言风格赏析

公式=风格+原文句子

生动形象——修辞句

文采飞扬——诗词、引用朴

实、真挚——抒情的句子活

泼幽默——幽默的句子

六、思维拓展题

1.思维拓展题的要求

基础等级:

1.结合生活实际

2.结合原文内容与主旨

发展等级

1.展示积累的知识

2.流畅地表达情感

3.有自己的观点

2.思维拓展题的基本形式

1.积累式:与诗词、名言警句、名著阅读结合

2.造句式:仿写与造句能力,多与修辞相关

3.评论式

答题要点:

自己的观点(赞同或不赞同)——注意:符合主旨生活实际例子(简练)

4.主旨式答题

要点:

概括文章主旨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欢迎关注小帆课堂其他课程

My Heart Will Go On Celine Dion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

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Far across the distance

And spaces between us

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

Near, far, wherever you are(无论你在哪)

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Once more(再一次)you open the door

And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Love can touch us one time

And last for(持续)a lifetime

And never go till we're gone

Love was when I loved you

One true time I hold to

In my life we'll always go on

Near, far, wherever you are

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Once more you open the door

And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You're here, there's nothing I fear,

And I know that my heart will go on

We'll stay forever this way

You are saf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