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黏膜上的细菌,在临床上会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多种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表现为慢性胃炎,但由于其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并未及时被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介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胃灼热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并发症。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也可能是其他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2. 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包括呼气检测、血清学检测、粪便检测和胃黏膜组织检测等。呼气检测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幽门螺杆菌特有的尿素酶来进行诊断;血清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水平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粪便检测则是通过分析患者的粪便中是否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抗原来进行诊断;胃黏膜组织检测则是通过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3. 综合诊断: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临床上常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尤其是对于怀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可以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二、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通常会联合应用2种或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于获得多重耐药的幽门螺杆菌株,医生可能会根据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抗生素方案。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菌,它生存在人体的胃部和肠道中。它通常在儿童的早期感染,而且可能持续一生。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胃溃疡和其他肠道问题。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与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一、诊断
1. 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腹部疼痛
- 消化不良
- 恶心和呕吐
- 食欲减退
- 体重减轻
- 胃灼热
2. 诊断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
- 呼气试验:让患者饮用一种特殊的溶液,再通过呼出的气体中检测特定的气体成分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窥视检查:通过胃内窥镜检查胃粘膜并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二、治疗
1. 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可以通过抗生素来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通常会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以减少耐药性和提高治疗效果。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周以上,且患者需要严格按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治疗。
2. 饮食调理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
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3. 预防复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虽然抗生素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仍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感染人群众多,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呼气法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试验:通过检测患者呼气中是否产生尿素酶,来间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方法简单、无创伤,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2.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免疫快速试纸:利用抗体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结合,产生颜色变化,来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迅速。
4.胃镜活检:在胃镜下取得幽门螺杆菌感染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组织培养,直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方法准确度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创伤性。
1.抗生素治疗:目前,以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该疗法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但容易出现耐药性。
2.抗酸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伴随胃酸分泌异常,因此常使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来降低胃酸分泌,减轻症状,并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3.中医药治疗:传统中医药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虚弱有关,可使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常用中药有养胃生津汤、四季养胃汤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来定。
4.食物调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酒精、辛辣食物、咖啡等,同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油腻食物,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如:不吸烟、戒酒、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引起人类胃炎和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细菌。它通常通过口腔和粪便传播,主要通过口腔和粪便-口腔途径传播。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下是相关的信息。
诊断:
1. 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2. 生化检查: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但这种方法不能区分活跃和过去暴露的感染。
3. 呼气测试:这种测试是非侵入性的,可以测定患者呼气中的尿素氮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4. 粪便测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或DNA,可以确定感染的存在。
5. 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并进行活检以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通常采用三联疗法,即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PPI)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
2. 双重疗法: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三联疗法的副作用,可以尝试双重疗法,即联合使用一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
3. 上胃镜治疗:对于有严重胃炎、溃疡或胃癌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上胃镜治疗,包括清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相关疾病。
4. 消除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可能与一些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和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有关。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感染复发的风险。
5. 随访和预防:在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幽门螺杆菌监测,以确保细菌的eradication。定期健康检查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复发。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大肠杆菌科中一种特殊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引发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由于
该病菌能在胃黏膜上长期存活,因此人群感染率非常高。本文将介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一、诊断
1.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是不同的,可以是随时感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纳差、嗳气、恶心、呕吐、腹痛,反酸,有时还伴有便秘或腹泻。虽然这些症状非常常见,但他
们可能是这种感染的迹象之一。
2.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上消化道胃镜检查,可以明确反复胃痛、上腹部不适、反酸、吞咽时疼
痛等症状的发病原因。并从胃部黏膜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可以结合金标试验或
快速尿素酶试验等辅助检验方法进行诊断。
3.金标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金标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是胃镜检查后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常情况下需要在临床
实验室进行,该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呕吐物或胃液中的尿素酶的变化,识别幽门螺杆菌的感
染情况。
4.血清H. pylori抗体检测
血清H. pylori抗体检测是一种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简便方法,在家庭医生诊所、
实验室或医院普外科都可进行。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胃镜检查,但可以为医生做
出诊断提供初步途径。
5. B超检查
B超检查可以查看胃部及周边器官的情况,及时发现幽门杆菌病变引发的病变和并发症。
二、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幽门螺杆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使用,或者一种被称为四联疗法的方案,即:奥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是Hp感染和胃癌发病"双高"国家,规范诊治Hp感染对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以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Hp感染的诊治。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
①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3项中任一项阳性。
②13C或14C‐UBT阳性。
③HpSA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诊断流程
诊断流程见图1
治疗
(一)根除Hp指征
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预防溃疡复发,根除Hp可使约80%早期胃MALT 淋巴瘤获得缓解。与无症状或无并发症的Hp感染者相比,上述患者根除Hp的获益显然更大。胃癌发生高风险个体(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和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等)根除Hp预防胃癌的获益高于低风险个体。多次根除治疗失败后治疗难度增加,应再次评估治疗的获益‐风险比,进行个体化处理。Hp胃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似乎所有Hp阳性者均有必要治疗。但应该看到,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达约50%,主动筛查所有Hp阳性
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现阶段仍然需要遵从根除Hp指征(表1),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
的共识报告
本报告旨在总结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为医疗界提供指导和建议。以下是会议的主要共识内容: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采用非侵入性方法(如血清学检测、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进行初步筛查。
- 对初步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进行侵入性方法(如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以确诊。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采用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 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同时避免与对疗效有影响的药物同时使用。
- 对于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其他方案,如四联疗法或改用二线治疗药物。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和追踪
- 治疗结束后,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 对于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追踪和再次治疗。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
- 增强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饮食卫生要求严格,避免摄入污染食物或水源。
- 在医疗机构中,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并发症处理
-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与创新
- 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 推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以上为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的主要内容。此报告为医疗界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 疗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07-31T09:35:33.843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4期作者:汪丽萍
[导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超标的儿童10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判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是患者及患者家属放心的优质护理方案,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用。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三联疗法;儿童;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患者出现相关黏膜淋巴组织癌变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成年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奥美拉唑等都是常见的药物[3~4]。本文就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最新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一、概述
(一)定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 type epithelium),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Hp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二)流行病学
全球自然人群Hp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80%。在我国,多个中心的大规模自然人群中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不同国家、不同地区Hp再感染率不同,有Meta分析显示,发达国家Hp再感染率每年<3%,而发展中国家Hp再感染率普遍>3%,差异颇大。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现有研究中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Hp,表明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是导致Hp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1.年龄:
Hp感染率与年龄有关,25岁人群的Hp感染率接近50%,35岁人群感染率>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率达80%。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危年龄段,我国Hp感染获得的年龄较小,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9-09-05T17:21:46.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陈武春
[导读]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炎类型,发病率高,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炎类型,发病率高,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们应该尽早诊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并且根据病人是情况,对症治疗。
什么是油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经由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液层以及上皮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是一种微厌氧、呈螺旋形的细菌,该类细菌对生长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有资料报道显示,慢性胃炎患者中,60%-90%胃粘膜中可以分理培养处Hp,随着学者们对Hp的研究,加深对慢性胃炎的了解,发现了Hp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明确提出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一大病因。
如何诊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1,临床表现。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相比,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大多数病人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症状。
2,胃镜表现。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镜下,黏膜改变以充血、水肿为显著表现,而且可见颗粒状增生。胃镜检查中,若是出现以下征象,考虑是幽门螺杆菌感染:(1)黏膜呈现出弥漫性颗粒样增生状态;(2)胃窦部伴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且已经累及到胃体;(3)黏膜表现出红肿、糜烂等症状;(4)黏膜下可见出血点,或者是陈旧性血痂;(5)稠厚黏液斑。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胃癌发病率高,规范诊治Hp感染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及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XXX编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Hp感染的诊治。
诊断标准包括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3项中任一项阳性,13C或14C‐UBT阳性,HpSA检测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治疗方案应遵从根除Hp指征,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Hp耐药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难题,我国的Hp耐药形势更为严峻。传统三联方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作为一线Hp根除方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总共包括7种方案,各方案的剂量及用法等情况见表2.
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预防溃疡复发,根除Hp可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
得缓解。胃癌发生高风险个体根除Hp预防胃癌的获益高于低
风险个体。多次根除治疗失败后治疗难度增加,应再次评估治疗的获益‐风险比,进行个体化处理。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
达约50%,主动筛查所有Hp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
幽门螺杆菌诊断与治疗
177/401 (44.1%)
159/172 (92.4%)
192/517 (37.1%)
420/2,459 (17.0%)
948/3,549 (26.7%)
11/393 (2.7%)
58/132 (43.9%)
11/456 (2.4%)
14/599 (2.1%)
过快的细菌耐药性及多耐药菌株的出现与不合理
如何正确认识并应对由于Hp耐药对防治
用药有关
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Hp根除成本急剧增加
我国Hp耐药问题不可忽视
我国的Hp抗生素耐药现状
全国16 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
甲硝唑50% ~ 100% ( 平均73. 3% ) 克拉霉素0 ~ 40% ( 平均23. 9% ) 阿莫西林0 ~ 2. 7% Hp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4、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近些年来国 际上又推荐了一些根除方案,包括序贯疗 法(前5天PPI+阿莫西林,后5天PPI+克拉 霉素+甲硝唑,共10天)、伴同疗法(PPI+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左氧氟沙 星三联疗法(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未显示优势。
5、铋剂四联方案(经典方案: 铋剂+PPI+四环素+甲硝唑) 的疗效再次得到确认。
【2019-2020年】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
1.PPI三联7d疗法仍为首选(PPI+两种抗生素) 。
7.在H.py1ori 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应 用对H.py1ori有抑制作用的药物PPI、H2受体 拮抗剂 (H: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效。
8.治疗方法和疗程:各方案均为2次/d ,疗 程7d或10d(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适 当延长到14d,但不要超过14d)。服药方法: PPI早晚饭前服用,抗生素饭后服用。
补救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M(0.4 tid)+ T(0.75 bid) /T(0.5 tid)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F(0.1)+ T(0.75 bid)/T (0.5 tid)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F(0.1)+ A(1.0)
1.H.py1ori感染的诊断方法: 侵入性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 基因检测方法 非侵入性 C或 C尿素呼气试验(UBT) 血清和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体检测 粪便H.py1ori抗原检测(HpSA) 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于1983 年首次由澳大利亚学者Barry J. Marshall 和J.Robin Warren从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获得,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胃中生存的生物种类。马斯特里赫特V/佛罗伦萨共识将其定义为传染性疾病。Hp 具有严重的致病性,其借助特有的毒力因子,能够适应高酸微环境,长期定植于宿主体内,诱发一系列HP相关性疾病。研究表明Hp 感染不仅仅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还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糖尿病、肝硬化等非消化系统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有关。根除Hp 治疗可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使高危患者获益。因此,Hp 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一、幽门螺杆菌的概述
(一)形态
Hp 菌株的典型形态为S 形、螺旋形或海鸥状弯曲,但多次传代后也可呈微弯或笔直的杆状,在恶劣的环境下Hp 可变成球形,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形态。Hp 的螺旋形通过变形侵袭机制有效地促进细菌定植于黏液层,若Hp 出现细胞形状的改变,那么它的定植力会减弱。研究显示Hp 的形态和它的游走速度密切相关,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形态影响不大,但对于总体的定植影响较大。
(二)黏附素
黏附素是Hp 表达的外膜蛋白,可以使Hp 粘附于胃上皮细胞,从而引发慢性感染。它通过识别黏液层上的受体和上皮细胞的表面受体,与基底膜的蛋白结合而牢固的粘附于上皮细胞。为了在强酸性的胃中成长和建立慢性感染,Hp 利用一种特定的黏附素蛋白BabA 附着到保护性的pH 值中性的胃黏膜上。近来研究阐述了BabA 的一种pH 值反应性机制,当Hp 感受到附近的胃酸酸性增加带来的威胁时,这种反应性机制允许细菌从脱落的胃细胞上释放下来,游回到保护性的胃黏膜中,使得Hp 进行胃部循环感染,从而在这种极端酸性环境中茁壮成长。BabA 的酸性敏感性在不同Hp 菌株之间和不同的胃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宿主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胃液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BabA 结合性质的变化是通过BabA 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和重组而进化出来的。这些结合性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胃部疾病发展或者长期服用胃酸抑制性药物导致胃液pH 值水平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这些胃部环境变化促进HP发生突变而更加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2019年)
诊断
2.诊断方法:Hp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 (1)侵入性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培养和聚
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镜检查如需活检,且患者无活检禁忌,临 床上推荐RUT检测Hp,病理组织学检测可作为备选。 (2)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Hp粪便抗原(HpSA)检 测和血清学检测,其中UBT是临床上最受推荐的方法,具有Hp检测准确 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和不受Hp在胃内灶性分布的限制等优点。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疾病管理
预后
诊断
1.临床表现: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其感染可导致不同结局:从 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约10%)、消化性溃疡(10%~15%) 直至胃恶性肿瘤(约1%),并产生相应临床表现。
✓Hp感染也与一些胃肠外的疾病发生有关,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现有研究中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 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Hp,表明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 触,可能是导致Hp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疾病管理
✓Hp检测前必须停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 抗菌作用的中药至少4周。PPI抑制胃酸分泌,显著提高胃内pH值水平,从而抑制 Hp尿素酶活性。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可以抑制Hp 生长,降 低其活性。Hp检测前服用这些药物可显著影响基于尿素酶活性(RUT、UBT)试验 的Hp检出,造成假阴性。血清学试验检测Hp抗体,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p 基因, 不受应用这些药物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能引起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在本文中,我们将讨
论如何诊断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1. 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1.1 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但这些症状也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似。
1.2 呼气试验: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氢
气的比例,来确定人体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3 粪便检测:通过检测人体排泄物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或 DNA,可以确定人体内是
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2. 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发展为严重的胃部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以下几种:
2.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常用方法。常见的抗生素包
括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
般需要连续服用7-14天。
2.2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能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胃部溃疡的愈合。常见的
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2.3 维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降低人体内某些维生素的水平,特别是维生素
B12。因此,在治疗期间,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2.4 中草药治疗:一些中草药中含有能够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成分,如金银花、黄芩等。虽然中草药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效,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总之,诊断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及早治疗可以避免
疾病加重,提高治疗成功的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PPI: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有埃索美拉唑 20 mg、雷贝拉唑 10 mg、兰索拉唑 30 mg、奥美 拉唑 20 mg、泮托拉唑40 mg;RBC:枸椽酸铋雷尼替丁 350 mg;C:克拉霉素;A:阿莫西林; M:甲硝唑;F:呋喃唑酮;B:铋剂( 枸椽酸铋钾、果胶铋等); 各方案均为2 次/d
1.PPI三联7d疗法仍为首选(PPI+两种抗生素) 。
PPI(标准剂量)+ L(0.5 qd)+ A(1.0)
1.治疗原则: 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 生素)仍为首选 。再次治疗应视初次治疗的 情况而定.尽量避免重复初次治疗的抗生 素。
2.较大剂量甲硝唑(0.4 tid)可克服其耐 药.四环素耐药率低.两者价格均较便 宜.与铋剂和PPI组成的四联疗法可用于补 救治疗或再次治疗。
血清学检测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唾液和尿液H.pylori 抗体检测适用于儿童H.pylori 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检测在如下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消化 性溃疡出血、胃MALT 淋巴瘤、萎缩性胃炎、近期或正在使 用PPI 或抗生素
胃黏膜有活动性炎症高度提示存在H.pylori 感染;活动性消 化性溃疡患者排除NSAID 因素后,H.pylori 感染的可能性> 95%。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如H.pylori 检测阴性,则要高度 怀疑假阴性的可能。不同时间或多种方法检测可取得更可靠 的结果
其他H.pylori 相关性胃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 性息肉、Ménétrier 病)
个人要求治疗
必须
√ √ √ √
支持
√ √ √ √ √ √ √
一线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PPI/RBC (标准剂量) + C (0.5) + A (1.0) PPI/RBC(标准剂量) + C(0.5)/A(1.0)+ M(0.4)/F(0.1)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C (0.5) + A (1.0)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C (0.5) + M (0.4)/ F (0.1)
• 2.H.py1ori感染的诊断标准:
以下方法诊断阳性者可诊断H.pylori现症 感染:(1)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 织切片染色、H.pylori培养三项中任一项 阳性;(2) C或 CUBT阳性;(3)HpSA检测 (单克隆法)阳性; (4)血清H.pylori抗体检 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H.py1ori根除后抗体滴 度在5、6个月后降至正常).从未治疗者可 视为现症感染
RUT阳性就可以进行H.pylori 根除治疗
证据 等级
1b 1b
2a
1b
2a
推荐 级别
A A
B
B
A
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2007 年庐山共识H.pylori 根除适应证
H.pylori 阳性疾病
消化性溃疡 早期胃癌术后 胃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计划长期使用NSAID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7.在H.py1ori 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 应用对H.py1ori有抑制作用的药物PPI、H2 受体拮抗剂 (H: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 效。
8.治疗方法和疗程:各方案均为2次/d , 疗程7d或10d(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以考 虑适当延长到14d,但不要超过14d)。服药 方法:PPI早晚饭前服用,抗生素饭后服用。
补救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M(0.4 tid)+ T(0.75 bid) /T(0.5 tid)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F(0.1)+ T(0.75 bid)/T (0.5 tid)
PPI(标准剂量)+ B(标准剂量)+ F(0.1)+ A(1.0)
3.当消化性溃疡出血、MALT淋巴瘤、萎缩 性胃炎、近期或正在应用PPI或抗生素时, 有可能使许多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除外)包 括RUT、细菌培养、组织学以及UBT呈现 假阴性
• 此时,推荐血清学试验或多种方法检查确认。
H.pylori 诊断方法使用说明
推荐使用
使用抑酸药者应在停药至少两周后进行检查
2.当甲硝唑耐药率≤40%时.首先考虑PPI+M+C/ A。
3.当克拉霉素耐药率≤15%-20%时.首先考虑 PPI+C+A/M。
4.RBC三联疗法(RBC+两种抗生素)仍可以作为一 线治疗方案。
5.为提高H.py1ori根除率,避免继发耐药.可以将 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6.由于H.py1ori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 药,呋喃唑酮、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 低、疗效相对较高,因而也可作为初次治 疗方案的选择。
常用H.pylori 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检测项目
细菌培养 组织切片染色
RUT UBT 粪便H.pylori抗原 血清H.pylori 抗体
敏感性(%)特异性(%)
70 ~92
100
93 ~99 88 ~98 90 ~99 89 ~96 88 ~99
95 ~99 88 ~98 89 ~99 87 ~94 86 ~99
3.呋喃唑酮耐药率低.疗效较好.但要注 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4.对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者应用喹诺 酮类药如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作为补救 治疗或再次治疗可取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的疗效 。
• 5.治疗方法和疗程:
各方案均为2次/d(除表中个别标明者 外).疗程7d或10d,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 可考虑延长疗程至14d以增加H.py1ori根除 率,但不要超过14d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密 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
• 1999年,海南三亚会议, “我国对Hp若干 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 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 “第二次全国Hp 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 2007年,江西庐山会议, “第三届全国Hp 感染处理共识意见” 。
一、 H.py1ori感染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