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

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

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

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在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其中一份的数量时,需要使用除法计算。在笔算除法时,要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因此商应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方。除法的应用包括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以及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有余数的

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余数。需要注意的是,有余

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例如,全班的总人数÷组

数=每组的人数,而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如果首位不能整除,则需要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然后将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例如,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四、商末尾有的除法

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需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

一、认识整千数

千位上是几,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在读数和写数时,都应从高位起。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四边形知识点

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某4

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减法时:(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4)搬答案。

2、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加数=和- 另一个加数

4、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被减数-差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

1. 数字与数的概念:

- 数的概念:理解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概念。

- 数的顺序:通过数线、数列等形式来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 数字的认读与写写:认读并正确写出各类数字。

2. 加减法:

- 加法:掌握加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 减法:掌握减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器等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单位与长度:

- 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并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 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换算:通过计算和解题,掌握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 钱币与购物:

-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面值,并能正确读写。

- 认识常见的货币符号,如¥。

- 进行购物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找零的概念。

5. 二位数与三位数:

-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二位数。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三位数。

-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分数的认识:

- 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 半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半分之一。

- 分数的比较: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

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

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

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

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

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

一、认识整千数

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与计算:

一位数的乘、除法。

两位数的乘、除法。

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4. 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 其他知识点:

认识整千数(例如:10个一千是一万)。

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包括如何读数和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单位换算、图形识别等,这些对于后续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计算

1. 认识千以内的数

- 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

2.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 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 三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 掌握进位与借位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乘法与除法

- 乘法表的熟练掌握(1-9的乘法)。

-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算式的读法。

- 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4. 分数的初步认识

- 认识分数的含义。

- 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

5. 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 理解面积的概念。

-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理解周长的概念。

-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几何图形

1. 平面图形的认识

-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 理解图形的边、角、面的概念。

2. 空间与方向

- 理解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基本方向。

- 学习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对称与旋转

- 理解对称的概念。

- 识别图形的对称轴。

- 理解旋转的概念。

- 识别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变化。

三、应用题

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 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 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学会收集数据。

- 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

-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四、数学思维与方法

1. 逻辑推理

-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学习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练习

1. 数学游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算数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和顺序排列:数字0-9的认识、顺序排列和比较大小。

3.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计算。

4. 运算的性质:学习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5. 组数、数字的大小比较:理解组数的概念,掌握各位数字对数的大小比较的影响。

6. 进位与退位: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7. 十以内的连加和连减:利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8. 数量和数目:认识物品数量和数目的概念,并进行对应。

9. 简单的乘法口诀表:学习2、3、4、5的简单乘法口诀。

10. 长度的测量:认识并学习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方法。

11. 时间的读写:学习读写时间的基本方法,包括整点、半点和其他分钟的表示。

12.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并学习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13. 数量的加减法:学习利用绘画和图形表示进行数量的加减法计算。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如下:

1. 数的认识和比较: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的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 数的顺序

- 数的分类(偶数、奇数)

- 数的组合与分解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运算

-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2的乘法口诀)

- 除法的概念和计算

3. 数的应用:

- 钱币的认识(元、角、分)

- 计算零花钱

- 时间的认识(年、月、日、时、分、秒)

- 时钟的读写与计算

4. 分数的认识: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5. 图形的认识: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点、线、线段

- 角的认识和分类

- 直线、曲线、封闭曲线

- 园的认识(直径、半径、周长、面积)

6. 数据与图表:

-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读取和绘制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共6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共6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

第一单元混合计算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

加减混合

259+148-342=65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

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第四单元乘与除

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

4.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第八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除法

一、知识点:首位能整除的除法

记忆: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二、知识点:除法的验算

记忆:

1)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 除数必须比余数大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 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4) 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知识点: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记忆:

①书的总页数÷ 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

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

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

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

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

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第二单元:认数

一、知识点: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二、知识点: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记忆:

1) 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2) 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 从右边起第5位是万位。

三、知识点:数的大小比较

掌握:

1. 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2. 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知识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细最长)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2、进率。(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理解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高位上的数,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较大的三位数是位999,小的三位数是100,较大的四位数是9999,小的四位数是1000。较大的三位数比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篇二】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能够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