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

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

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B. 归胙于公祭肉C.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D.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B.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C.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D.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华阴人也。

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

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

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

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紫。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

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

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

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

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

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

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

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

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

”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

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

契丹主闵而许之。

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

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B.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C.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D.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樊猛,字智武。

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

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

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

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

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

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

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

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

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

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

寻遁归王琳。

王琳败,还朝。

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

迁安成王府司马。

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

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

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

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

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

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

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

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绿色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B.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C.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D.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2.下列对文中橙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兄弟中排行老大(伯、仲、叔、季);五等封爵中的第三等(公、侯、伯、子、男)。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文选-赵嘏太和上殿对视图上晏坐待太阿宫》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文中“太和”与“太阿”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2.太和上殿对视图的主人公是谁?3.文中的“初心”指的是什么?文选-颜延之帝京篇十八首『辅佐天子·不负韶华之美』1.选段一中的“金闺箫鼓未曾闻”和“银烛秋光冷画屏”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描写人物之美?2.选段二中的“游远必自别离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3.文中“司马复之”指的是谁?文选-王僧鲁古柏行》篇『生命之花·追求自由挣脱束缚』1.文中古柏的行为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2.文中所提到的“太清节显辨何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3.文中的“清卧景生搜春拾”中的“清卧景生”含有怎样的意象?2. 答案与解析题目一答案与解析1.太和与太阿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太和是指皇帝上殿的地方,而太阿宫则是太和的别称。

2.太和上殿对视图的主人公是上晏。

3.文中的“初心”指的是一个人最初的目标、宗旨,也可以理解为忠诚和为国效力的初衷。

题目二答案与解析1.“金闺箫鼓未曾闻”和“银烛秋光冷画屏”通过修辞手法的排比与对比,表现了人物之美。

2.“游远必自别离中”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3.“司马复之”指的是才子杜甫。

题目三答案与解析1.文中古柏的行为向我们传达了追求自由与挣脱束缚的精神。

2.“太清节显辨何佳?”表达了作者对真诚与清廉的思考。

3.“清卧景生搜春拾”中的“清卧景生”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悠闲和宁静的意象。

3. 结语以上是《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中的部分题目和答案解析。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文言文,通过更多的阅读和训练来提升自己。

祝你学习进步!。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

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上善之,干子竟免。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

尝以少谴,敕送南台。

素恃贵,坐彧床。

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

”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

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

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

行达高阳,有诏征还。

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

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

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

谅怒,囚之。

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

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B.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C.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D.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母忧,母亲的丧事,也称丁忧。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

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

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

己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

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

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此书到日,恐己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如我辈亦不劳逼也。

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

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

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

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

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约:贫困。

(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答案】(1)比喻;颜渊(2)①孔子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变得胡作非为。

②因为具有“仁德”修养的人“安于仁”“安于义理”,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样沉稳,安于穷困,不受环境影响。

【解析】【分析】(1)首句翻译为“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故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所以孔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51.观第五泄记原文: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

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

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

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

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

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

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52.郑牢论戒贪原文: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老隶也,性鲠直敢言。

都督韩观威严不可犯,亦知牢。

观每醉后杀人,牢度有不可杀者,辄不杀,留俟其醒,白以不敢杀之故,以是观尤德之。

观卒,山忠毅公云继任,公固廉正贤者,下车首延高年耆德,询边事。

有以郑牢言者,云进之曰:“世谓为将者不讲贪,矧广西素尚货利,我亦可贪否?”牢曰:“人大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

”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贷,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子耶?”公亦笑纳之。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案】(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解释下面加粗的'字。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_____________(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诣:_____________(3)咨其风土咨: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语句。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A.交友B.考察C.读书4.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放下(2)到(3)询问2.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直到毫无疑问才停止。

3.A4.勤奋、严谨、专注。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篇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辅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通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奈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备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足,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蛘肥滋味之事。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来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释】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

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纠里中壮士为守御________ ②没葬而岁祀之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君一言折之()A.使……屈服B.指责C.使……折服D.证明②全活甚众()A. 全、都B.保全C.成全D.整个(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 民殣于道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D. 其庶几于是者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翻译以下句子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一)敏慧(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如初升的弯月。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略。

与众不同。

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责难、驳斥。

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

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

3.生儿子。

生儿子。

(二)学习(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王羲之。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

(1分)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与俱入山崖()(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云()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小题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小题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是(4分)参考答案:小题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2:(1) 一起(2)写(3)说小题3:B小题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小题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

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2: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3:试题分析:比如各句译点的不同,考查语境,从其后“将不失为宰相也”来判断,对方是劝降,先排除CD两项,再根据“以”为“用”来判断,答案正确是B。

小题4:试题分析:阅读短文即可知是文天祥说的最后一句话。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1、班昭续《汉书》1.①终②总是2。

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2、蔡文姬求情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将要处死的人3.被动句。

3、炳烛而学1。

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

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4、薛奎识范镇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5、芮伯献马贾祸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

3.①你没什么用来对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6、及之而后知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

4.实践第一。

7、管仲破厚葬1.①没有什么用来……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4.非名之则利之也。

8、董叔攀附权贵1.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来2.①范氏是宝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9、王绍君出汉宫1.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

3.容貌平常;画工4.报出。

10、商於子驾豕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

11、魏收改武学文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约:贫困。

(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答案】(1)比喻;颜渊(2)①孔子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变得胡作非为。

②因为具有“仁德”修养的人“安于仁”“安于义理”,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样沉稳,安于穷困,不受环境影响。

【解析】【分析】(1)首句翻译为“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故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所以孔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释】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使用建议:可借助正确选项及答案解说将选段看懂,然后多读几遍。

]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

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

②荠(jì)菜,一种野菜。

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

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二)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

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9-12题。

(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节选自韩愈《师说》)(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4分)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②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③仆.道不笃:谦称,相当于“我(的)”④未见可师.者:学习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尊称,相当于“您”⑥邑犬群吠,吠所怪.也:责怪A.①②B.①⑥C.②④D.③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选文甲开头连用三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的深刻感慨。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进学斋记张耒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

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

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

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

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

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释】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糟粕。

(1)可填入第3段括号处的虚词是()A. 之B. 其C. 则D. 以(2)对第1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 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 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 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D(2)B(3)A(4)论证了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了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使用建议:可借助正确选项及答案解说将选段看懂,然后多读几遍。

]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

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

②荠(jì)菜,一种野菜。

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

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二)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

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

为使上国,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剑,系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注:①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而言齐晋等中原之国,称为“上国”。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出游上国游:交游,往来。

B.过徐君过:访,探望。

C.系徐君好季札剑好:认为……好。

D.口弗敢言弗:不。

E.系徐君冢树而去冢:坟墓。

F.岂以死倍吾心哉倍:通“背”,违背。

2.画线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为使上国,末献”——出使上国,没有献出宝剑。

B.“尚谁与乎”——还给谁呢?(与,给;宾语“谁”前置。

)C.“吾心已许之”——我的心已许给了他。

(五)不责碎玉吏宋,韩琦,在大名①日,有人献玉盏二只,表里无暇,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永为室玩。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

置玉盏其上。

一日召漕使②饮,将用之,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玉盏俱碎。

坐客皆愕然,吏伏地待公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客曰:“凡物成毁有数。

”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注: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②漕使,管水道的官吏。

]1.加黑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俄:一会儿。

为:被。

B.吏伏地待公罪罪:动词,治罪。

C.顾吏曰顾:回头看。

D.汝误也,非故也故:事故。

2.判断下列语句翻译正误。

A.“永为室玩”一一一长久地作为室中的玩物。

()B.“覆以锦衣”——用华美彩色的饰布盖在桌上。

()C.“凡物成毁有数”——所有的东西形成、毁坏都有定数。

()D.“何罪之有”——什么罪他有呢?()(六)抱璞自泣楚,卞和,游荆山,得璞玉①,奉献武王。

王使人相之曰:“石也。

”以和为诈,而刖②其左足。

及文王即位,和复奉献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

”又以和为诈,而刖其右足。

及成王立,和又欲献,恐见害,乃抱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继之以血。

成王闻之,使人问之:“天下刖者多矣,子奚泣之悲耶?”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吾是以悲。

”随使献玉。

王使玉人琢其璞,果得美玉,遂命之曰:“和氏壁”。

(注:①璞(pú)玉,没有雕琢过的玉石②刖(yuè,断足之刑。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恐见害见:表被动译为“被”。

B.三日三夜泣尽泣:哭泣。

C.子奚泣之悲耶奚:xī,为什么。

D.宝玉而题之以石题:题名,命名。

E.贞士而名之以诳诳:kuáng,欺骗。

F.吾是以悲是以:“以是”的倒装。

是:这,此。

2.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以和为诈”——(王)认为卞和是(在)欺诈。

()3.“吾是以悲”一句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七)强项尽忠后汉,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公主出行,以奴骖乘②。

宣候之,乃驻车叩马③,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④。

帝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因赖(chì)“强项⑤令”,出。

(注:①苍头,奴仆。

②骖乘(shèng),古代乘车在车上右侧陪乘的人,③叩马,拦马。

④帝,汉光武帝刘秀。

⑤项,脖子。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因匿主家匿:nì,躲藏。

B.宣候之候:等候。

C.大言数主之失数:shǔ数落、指责。

D.因格杀之因:副词,于是、就。

格:打、斗。

E.帝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

F.强使顿之顿:叩、磕。

2.判断翻译正误。

A.“主即还宫诉帝”——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

B.“因敕‘强项令’,出”——(帝)于是称他为“强项令”,让他回去了。

3.概括董宣的性格特征:(八)号殿上虎宋,刘安世,廷谏,至犯雷霆之怒①,则执简却立。

待天威少霁,复前极论,一时奏对,且前且却者,或至四五,殿庭观者汗出竦听。

众目公,号曰“殿上虎”。

[注:①雷霆之怒,指帝王愤怒、发作。

下句中的“天威”与此意同。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廷谏,至犯雷霆之怒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犯:冒犯,触犯。

B.执简却立简:即“笏”,大臣上朝手执的狭长板子。

却:退。

C.天威少霁少:通“稍?。

霁:雨过天睛,此指气消。

D.复前极论前:动词,上前。

极论:极力论争。

E.汗出竦听竦:sǒng,肃敬。

F.众目公目:名词用作动词,看着。

2.“廷谏”中的“廷”与“殿庭观者”中的“庭”意思是不是相同?(请查字典后回答)3.刘安世为什么被称“殿上虎”?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九)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

[注:①辄zhé,就。

②比:等到。

③寻:接着。

④他说:外传。

]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侵晨而起侵:渐近。

侵晨,天刚要亮。

B.聚敛无餍餍:(yàn)满足。

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

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

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

A.“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草菜为食物。

B.“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C.“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D.“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十)诸小儿取李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戏。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注:①王戎,西晋人,“竹林七贤”之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A.尝与诸小儿戏()()B.诸儿竞走取之()()C.取之信然()()2.翻译“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

3.这个小故事要说明的是:二、许允妇故事三则(一)许允妇捉夫裾许允妇是阮卫尉女①,德加妹②,奇丑。

交礼竟,允元复人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③。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④,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⑤,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fú)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注:①许允,三国时魏人,官至领军将军,后被司马师所害。

阮卫尉,姓阮名共,卫尉是官名。

②德加,阮卫尉之子,官至河内太守。

③桓范,官至大司农。

④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纺织)。

⑤百行(xíng):泛指各种好品行。

]1.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会允有客至会,正好、恰巧。

B.妇令婢视之婢,bì,使女。

C.还答曰还,huán,回来。

D.桓果语许云果,结果。

2.加黑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妇既:将要。

B.妇料其此出其:指代许允。

C.许因谓曰因:于是。

D.遂相敬重遂:于是,从此。

3.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礼意,允无复入理”——婚礼结束后,许允已不再有进入洞房的可能。

B.“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肯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细心体察。

C.“便捉裾停之”——就拉住许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许允的媳妇应该有四德,你有其中几条呢?4.选段开头“家人深以为忧”的原因是:_________此事之后家人还担忧吗?________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二)许允妇诫夫免祸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之。

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论语·子路)》。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阮新妇③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注:①吏部郎,主管官吏任免、升降的部门的官员。

②虎贲,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

③阮新妇,即许允妇,姓阮。

]1.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遣虎贲收之收:逮捕。

B.其妇出诫允曰诫:告诫。

C.明主可以理夺可:可以。

以:用。

夺:使改变。

D.允衣服败坏败:失败。

F.勿忧,寻还寻:不久。

2.画线语句翻译错误的一句是:()A.“多用其乡里”——较多地重用了他同乡的人。

B.“举尔所知”——举荐你所了解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