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农民工面临的住房困境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面临的住房困境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面临的住房困境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中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农民工面临着严峻的住房困境。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面临的住房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住房困境的表现1. 高房价与租金:在许多城市,房价水涨船高,高房价使得农民工无法承担购房的成本。

同时,租房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租金上涨迅猛,让农民工无法负担。

2. 住房条件艰苦: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简陋的出租房中。

这些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差,给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3. 缺乏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在住房保障方面面临更大的困境。

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公积金、补贴或贷款等福利政策,无法得到相应的住房保障。

二、解决方案1. 政府主导的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大力度构建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具体措施可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住房保障,降低住房贷款利率,增加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等。

2. 推行城乡统筹推行城乡统筹是解决农民工住房困境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吸引农民工回归或在农村就业创业。

同时,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民能够通过住房资产实现增收。

3.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需要更加注重保障农民工住房需求。

政府应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增加中小型住房供应,减少商品房开发,提高住房的覆盖面。

同时,加强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

4. 建立健全的住房租赁市场租赁市场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的住房方式。

政府应倡导和支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上涨,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租房者的权益,提高租房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5.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能够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增加收入,改善住房条件。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承担起职业培训的责任,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村住房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方面。

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住房建设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住房建设的现状中国农村地广人稀,地域差异较大,以及经济水平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农村住房建设的现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 住房条件存在不足在一些较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经济条件限制,农村住房条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农户依然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甚至没有固定的住房。

这些农户的居住环境极差,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2. 新型农村建设效果不佳近年来,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建设了大量的农村新居,并进行了乡村振兴的探索。

在一些地区,新建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存在质量问题,有的存在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新型农村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3. 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农房荒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增加,导致了农村房屋空置的问题。

许多农村的老房废弃,成为了“鬼城”,这对农村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分析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经济因素农村经济较为欠发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住房条件。

一些农户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进行住房改善和新建。

2. 政策限制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住房的改善和发展。

农民的土地流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影响了新型农村建设的开展。

3. 建设质量问题一些地方在农村住房建设时,缺乏规范和标准,导致了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住房的居住质量。

4. 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农村房屋空置的问题,这部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紧张。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住房问题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村住房问题涉及到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乡村环境的美化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推动。

本文将就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住房问题的现状在我国农村地区,住房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低标准住房普遍存在。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农村居民的住房仍然处于低标准状态,存在着建筑质量差、面积小、设施简陋等问题。

2. 农村民居形象不佳。

农村住房建设长期以来注重实用性,缺乏艺术、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乡村形象不佳的问题,与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要求不相符合。

3. 住房分配不公平。

农村住房分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一些农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合理的住房条件,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二、解决方案为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住房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的发展。

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低收入农户的住房改善补贴,提高农村住房标准。

2. 推动农村住房安全工程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住房的安全性工程建设,提高住房的抗震、防火能力,确保农民的人身安全。

3. 加强农村居民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培养农村居民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提高他们对住房和乡村环境的重视程度。

4. 强化住房规划建设。

加强对农村住房规划的科学研究,合理规划农村住房布局,推动住房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

5. 注重文化艺术融入。

在农村住房建设中,注重文化艺术的融入,设计建造具有农村特色的住房,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幸福感和乡村形象。

6.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农村土地有偿流转政策,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改善住房条件。

三、总结农村文化建设中住房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农户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生产的中坚力量。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稳定的工作和住房保障,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与老一辈农民工存在许多不同,其住房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困难。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很难负担高昂的住房租金或购房成本。

即使能够租到房子,也往往是简陋狭小的集体宿舍,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

2. 地域限制。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存在着地域问题,往往集中在城市郊区或工业园区,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利。

3. 社会融合难。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面临着社会融合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根据地,缺乏社会支持和认同感。

二、对策建议1. 政府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通过住房补贴、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

2. 加强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合理安排住房供应,使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生活。

3. 加强职业培训。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从而解决住房问题。

4. 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

5. 建立更多的农民工集体宿舍。

在城市郊区或工业园区建立更多的农民工集体宿舍,提供简单干净的住房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

6. 鼓励企业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住房支持,例如建设工厂宿舍、提供住房补贴等。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民建新住旧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农民建新住旧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农民建新住旧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措施一、规划引领针对农民建新住旧的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村庄规划,明确新旧住房建设的地块和规模,确保新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村庄的整体风貌,以实现新旧住房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是解决农民建新住旧问题的关键。

政策应鼓励农民将原有住房腾退,规范新建住房审批流程,引导农民逐步向规划区集中。

同时,通过政策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建房成本,提高农民建房积极性。

此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新住房,实现互利共赢。

四、技术支持提供建筑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建设安全、舒适、美观的新住房。

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新住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五、文化保护在新住房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和乡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让新住房与原有村庄风貌相融合。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和提供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在新住房建设中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六、公共设施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少农民对原有住房的依赖。

可以投资建设学校、医疗中心、超市等公共设施,方便农民生活和工作。

七、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解决农民建新住旧问题的必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可以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和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总之解决农民建新住旧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文化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综合施策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住建领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住房建设不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探讨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住房建设不足由于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住房建设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无法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这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农村居住环境差农村居住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方面。

农村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稳定、卫生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二、解决对策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确保农民有足够的住房。

采取多种手段,如引进合作社、设立农村住房建设基金等,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

同时,可以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农民自建房屋,提高农民的住房条件。

2.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多的道路,解决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建设更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解决农民的生活困扰。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卫生条件,保障农民的健康。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住建领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基础。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问题也与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关。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在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有更多的能力和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住建工作。

三、总结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与改进方案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与改进方案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与改进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就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1. 房屋租赁难:由于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较低,租赁市场往往对他们不友好。

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居住在拥挤的出租屋中,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

2. 住房价格高: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农民工难以承担购买房屋的费用。

即使他们有能力购买,也面临着户口、贷款等问题的限制。

3. 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往往缺乏基础设施,如医疗、教育、交通等,造成农民工生活不便。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改进方案:1. 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住房扶持政策,包括提供低价或廉租房源,加大对农民工的租房补贴力度等,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2. 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推出适合农民工购房的住房项目,并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工解决购房问题。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便捷的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

4. 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法房东的处罚力度,维护农民工的住房权益。

5. 联合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

可以通过合作建设住房,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

结语: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法律保障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够逐步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农村地区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住房问题是其中一项重要方面。

有效的住房管理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探讨农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住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住房质量不达标农村地区的住房质量普遍较低,建筑材料不过关、施工工艺粗糙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种低质量的住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例如地震、台风等,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同时,低质量的住房还容易导致室内环境不良,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解决方案:1. 加强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管。

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住房的结构稳固、安全可靠。

2. 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意识。

开展住房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倡导居民关注住房质量,提高自身的住房安全意识。

3. 鼓励农村居民进行住房加固和改善。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或资金补贴,帮助农村居民改善住房条件,提高住房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火灾风险较高农村地区由于使用传统的燃料和炊具,火灾风险较高。

此外,一些住房的电气设备老化、线路敷设不合规范等问题也容易引发火灾。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加强火灾防控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火灾防控机制,制定防火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住房的火灾危险性评估和巡查。

2. 推广使用安全炊具和清洁能源。

鼓励农村居民使用电磁灶等安全可靠的炊具,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

3. 加强住房内部电路的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住房内部电路的安全性,及时修复老化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三、缺乏适老化住房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缺乏适老化住房的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普遍老龄化,老年人的住房需求日益突出。

然而,很多住房的设计和结构并未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存在诸如楼梯不易上下、浴室不便利等问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解决方案:1. 增加适老化住房的建设。

政府可以鼓励和扶持开发商建设适老化住房项目,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各类劳动,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农民工们也面临着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城市生活的融合程度更高,面临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更为突出。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租金高昂:在城市中,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租金一直是农民工们的心头之患。

由于薪酬不高,农民工们对于较高的房租无法承受。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通常所在的工作城市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租金更加昂贵,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困难。

2. 居住条件差: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工通常只能租住一些简陋的出租屋或者工棚,居住条件极差。

远离公共设施、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等问题都存在。

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能力相对更弱,对于这些恶劣的居住条件更加难以适应。

3. 缺乏保障与权益:农民工在城市租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良中介或房东的欺诈行为,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对于城市生活经验不足,更容易受到欺诈与侵害。

4. 地域歧视问题:在城市中,农民工通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域歧视,这种情况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更为突出。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农民工聚集的区域通常比较偏远,就业和居住条件相对差一些;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心态也比较严重。

二、对策建议1. 加大保障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力度,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障。

可以通过增加住房补贴、开发廉租房等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住房保障。

2. 加强执法监管:对于违法违规的房东和中介机构,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可以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投诉平台,让农民工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3. 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是根本之策。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使他们具备更好的住房支付能力。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

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住房保障。

由于农民工的社会身份不同,他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如高房租、住房条件差、租房权益受限等问题。

如何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存在的现状1. 高房租:由于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需求,出现了一些不法中介,对他们收取过高的租金,导致他们支付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工资用于支付房租。

2. 住房条件差:很多农民工租住的房屋条件非常差,空间狭小、卫生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频发。

3. 租房权益受限:由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他们在城市租赁房屋时的权益受到限制,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租房权益。

4. 缺乏长期住房规划:农民工来自农村,通常没有对城市生活的长期规划,他们倾向于暂时性的租住,缺乏对于长期居住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二、解决进城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租房权益,明确其在城市租赁房屋时的权利和义务,杜绝各种非法行为出现。

2.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仔细考虑农民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住房空间,改善住房条件。

3. 增加廉租房源:政府在城市中增加廉租房源,为农民工提供合理的租金和良好的住房环境。

4. 引导农民工长期居住:鼓励农民工将城市作为长期生活的地方,提供相关的长期居住政策和服务。

5. 加强扶持政策:建立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住房补贴和福利待遇,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三、进城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解决的意义1. 保障社会稳定: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住房环境可以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3. 减少社会不公: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可以减少城乡差距,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4. 增加城市发展动力:保障农民工的住房权益,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农村住房困难情况汇报

农村住房困难情况汇报

农村住房困难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农村住房困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住房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住房条件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的住房条件十分简陋,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住在危险的老旧房屋中,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农村住房供给不足。

随着农村人口的逐渐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很多农民都面临着住房无法解决的困境。

再次,农村住房质量不高。

由于农村地区的建筑标准相对较低,很多农村房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长期以来缺乏维护和改造,导致房屋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农村住房融资难题突出。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住房融资渠道有限,农民缺乏购房资金,很难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针对农村住房困难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住房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为农村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扶持,帮助他们改善住房条件。

再次,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购房贷款和住房租赁服务。

最后,可以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农村住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确保农村住房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农村住房困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逐步改善农村住房困难的现状,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够享有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农民工作。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年轻、勤劳、有活力,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住房问题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重要障碍。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住房条件差:城市中的农民工主要聚集在城中村、居民区等地方。

由于他们的收入水平较低,很难负担起城市中普通工人的高昂房租。

农民工的居住条件通常比较差,居住环境不好、住房面积狭小、居住密度大等问题比较突出。

2.住房稳定性差: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他们在城市中需要频繁地跳槽,这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在频繁的搬家过程中,农民工不得不面临重新找房子的问题,而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同地点的住房价格也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3.住房公共服务不足:城市中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除了个人的住房条件差之外,还与城市住房公共服务不足有关。

城市的住房保障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农民工往往很难享受到城市的住房公共服务。

城市中的公共租赁住房非常有限,由于免费的租赁住房有限,农民工往往要承担较高的租房费用。

二、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住房保障。

可以通过加大城市公共住房的建设力度,为农民工提供租赁住房;建立健全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给予农民工购房的补贴和贷款支持等方式,从制度上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

2.加强住房信息服务:政府可以建立农民工住房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住房租售信息、住房补贴政策等信息服务,协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这将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频繁跳槽时的住房问题,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居住稳定性。

3.扶持农民工自建居住空间: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自建居住空间。

可以通过提供土地资源、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民工在城市中建立自己的居住空间,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成为了城市建设和服务行业的重要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乏城市户口以及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住房保障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条件差由于城市居住成本高昂,新生代农民工通常只能选择在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租住简陋的房屋,不少人甚至在施工工地临时搭建简易棚屋居住,居住条件十分艰苦。

2. 租赁权益缺失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租房时往往受到房东的任意涨租、随意解约等问题困扰,其租赁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3. 住房公共服务不完善由于缺乏城市居民身份,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住房公共服务,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政策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强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普惠性和可及性,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3. 建设和发展低价住房应加大对低价住房的建设和发展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各类低价住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费减免等方式,提供补贴和激励,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4. 加强租赁市场监管应加强对租赁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租赁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和引导租赁市场发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租赁权益,通过租金管制、合同标准化等手段,提高农民工的租房保障。

5.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推动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地并参与城市建设。

然而,在他们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中,住房问题是最为突出和紧迫的。

目前,农民工住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租金高、居住条件差、城乡差别显著。

首先,租金过高是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的最大问题。

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自己的住房,往往只能选择租房居住。

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很难承担高昂的租金。

加之,很多房东对农民工持有偏见,并强迫他们支付高昂租金,不仅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权益,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租房居住条件较差。

由于租房经济不发达,很多农民工只能租住价格较为便宜的房屋,但这些房屋往往面积小、杂乱无章。

同时,不同租客之间共享卫生间和洗漱区域的情况普遍存在。

他们需要与很多其他农民工分享一个卫生间和洗漱区域,这会导致许多卫生和健康问题。

此外,很多房屋没有采光和通风设施,空气质量差,极大影响了精神和身体的健康。

最后,城乡差别显著是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优质资源逐步流入城市,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工往往难以有能力和资格购买或租赁一套高质量的住房。

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工资待遇上,也表现在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水平和保障水平等多个方面。

针对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防止恶意房东虐待农民工。

第三,政府和社会应通过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提升农民工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减小城乡差距。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租房中介和各类租房平台的监管力度,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正、透明、合理的租房平台。

农村住房分析报告

农村住房分析报告

农村住房分析报告引言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减小,农村住房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困扰农村居民的问题,如住房建设不完善、居住环境差等。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住房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住房现状分析1. 房屋类型分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住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砖混结构房屋、砖木结构房屋和土木结构房屋。

其中,砖混结构房屋占比最高,约占总数的60%。

砖木结构房屋占比约为30%,土木结构房屋占比约为10%。

2. 房屋保有情况农村住房保有情况与农户人口相关。

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住房保有率约为85%。

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户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农户无住房的情况。

3. 居住环境分析农村住房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供水、供电和供暖等基础设施,给居民的居住带来不便。

•卫生条件差:缺乏合理的排污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导致农村住房区域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疾病。

•交通不便:农村道路狭窄、坑洼不平,交通不便,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困扰。

问题分析1. 住房建设滞后农村住房建设滞后是导致住房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农村住房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住房建设滞后于城市地区。

2. 资金不足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较低。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住房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及时的住房改善和更新。

3.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针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相关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解决方案1. 加大住房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快住房建设的进度。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住房建设的质量。

2. 完善住房金融体系针对农村居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住房贷款业务,提供低息贷款给农村居民,以帮助他们改善住房条件。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被提上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农民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下面将探讨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措施。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农村地区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

首先,政府出台政策推动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

其次,鼓励农民自主建房,提高农民的住房安全感和幸福感。

还通过土地流转、集体建房等方式,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不仅仅是简单地修缮房屋,更需要解决农民居住问题的根本困难。

比如,提升农村住房的保温性能,改善居住环境,增加房屋的采光性。

同时,注重农村住房的文化内涵,保留乡村特色建筑,传承乡村文化。

在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过程中,政府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建房的优惠和便利。

农民则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自觉参与到住房改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此外,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还需要注重科技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农村房屋的建设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比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房屋自动化管理,提高住房的舒适度。

同时,农民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住房改善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评估机制,对农村住房改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农民也可以对自己家庭的住房条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在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农村住房的改善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政府和农民需要携手合作,形成合力,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应用、监督评估等多种手段,共同推动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住房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住房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住房保障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住房保障成为实现乡村发展和农民幸福生活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农村住房保障的背景、现状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住房保障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并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住房问题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由于农民收入有限,住房建设缺乏资金保障;土地制度限制了住房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普遍面临住房状况差、居住条件不尽人意的困境。

二、农村住房保障的现状目前,农村住房保障的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农村住房的供给不足,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其次,农村住房的质量和条件较差,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再次,农村住房的产权问题也需要解决,农民对于住房的产权认识和保障意识相对较弱。

因此,农村住房保障既要关注住房建设的数量,也要关注住房质量和产权的保障。

三、农村住房保障的政策措施为解决农村住房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加大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土地资源等渠道向农村住房建设提供支持,鼓励农民修建安全、舒适的住房。

其次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产权保护机制。

农民的住房产权保障将提高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和使用权益,从而促进农村住房建设和改善。

第三是推动农村住房金融化发展,提供住房贷款和金融支持。

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住房贷款和信贷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低息贷款和金融服务。

总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住房保障是解决农村住房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完善住房产权制度,推动农村住房金融化发展,以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只有在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住房问题 人居环境整治措施

农村住房问题 人居环境整治措施

农村住房问题及人居环境整治措施一、问题概述1.1、农村住房问题的现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留守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乡村的主体。

而农村住房问题也日益突出,土地流转、农村房屋老化等问题使得很多农村住房条件较差,存在房屋老化、建筑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另外,乡村环境整治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村庄内部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1.2、农村住房问题的影响农村住房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由于农村住房条件较差,留守乡村的老人和儿童生活环境差,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1.3、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人居环境整治是提高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改善农村乡村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核心任务。

二、解决措施2.1、加大农村住房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农村住房建设的力度,对老旧房屋进行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

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新的住房房屋,提高农村住房的整体质量。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解决农村缺水、缺电、缺路等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3、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的机制,明确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2.4、强化农村住房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住房管理机制,对农村住房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把关新建住房的建设质量和规划。

2.5、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实践案例3.1、浙江省村庄整治项目浙江省开展了农村村庄整治项目,通过修建村级文化广场、改善道路、卫生设施和绿化等方式,提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增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湖南省农村住房改造项目湖南省积极推动农村住房改造项目,通过加固老房屋、拆除危旧房屋,提高了农民的居住质量,改善了农村环境。

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状概述

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状概述

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状概述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状概述引言农房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农房建设管理工作在很多地方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农房建设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建筑设计和有效的管理可以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1. 缺乏规划和设计在一些地方,农房建设缺乏规划和设计,导致农房结构不合理、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这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隐患。

2. 水电设施缺乏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房缺乏适当的水电设施,这导致农村居民在生活和生产中面临困难。

缺乏电力和自来水限制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

3. 建设管理力量不足农房建设管理工作在一些地方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

这导致建设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存在质量隐患。

4.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农房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管理制度,导致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问题。

三、解决方案1. 加强规划和设计通过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可以确保农房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此外,要加强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房的质量。

2. 完善水电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水电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农房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保障。

这将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和支持。

3. 培养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对农房建设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房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房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和维护工作的监督。

同时,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房建设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结论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但也有许多解决方案可供选择。

农村住房改善情况汇报

农村住房改善情况汇报

农村住房改善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少农村地区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下面,我将对农村住房改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村住房改善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居工程等,通过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改善住房条件。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住房的整体质量,解决了一大批危房和简陋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

其次,农村住房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行住房改善和升级。

传统的土坯房逐渐被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所取代,农村的住房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规划和设计,打造了更加宜居的农村居住环境。

再次,农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纷纷加大对农村住房改善工作的投入,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一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农村住房改善工作中,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推动了农村住房改善工作的开展。

最后,农村住房改善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住房条件仍然比较差,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住房建设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农民居住的安全和舒适。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解决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住房问题,推动农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住房改善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6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V ol.30 No.6 2009年11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Nov. 2009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发展对策黄艳辉,汤腊梅(湖南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由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弱,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国家政策、法律的缺失,使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和住房需求均得不到满足,阻碍了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加大政府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的主体责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提高农民工的住房消费能力,是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中图分类号:F 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942(2009)06 0070 04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年,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25%。

[1]农民工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继2005年建设部将研究农民工住房问题列入当年工作重点之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农民工的住房现状及问题农民工是指这样的人群: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维持生活的人员。

他们在农村拥有土地,但又离开了农村和土地,在城市务工,但又没有城市户口的群体;是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

这个人群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农民工的生活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的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

1978年到2003年,农民工人数从不足200万扩张到9 900万,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有2.25亿。

农民工的人数众多,但其生活状况令人担忧:1.劳动强度大,但收入水平低。

据调查,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在8~9小时之间的比例达40.30%,在9~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时段的分别占23.48%和2.50%。

农民工休息时间短。

调查显示,一个月休息8天以上的为6.9%,休息5~7天的是5.4%,休息3~4天为11.5%,休息1或2天的占12.4%,没有休息的为63.8%。

且其收入水平并不乐观。

国务院政研室2006年4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称:农民工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500元的占29.26%,500元~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800元以下占到72.1%。

2004年,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80元,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份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

农民工不仅工资低、且难以按时发放。

能按时领取工资的比例仅35.68%。

在被拖欠的工资、医疗费的追回中,能全部追回的仅有16.91%,能追回小部分和大部分的分别只占24.81%和25.06%,无法追回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0.25%[2]。

2.农民工的消费层次较低。

生活节俭、居住环境差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征。

在衣着方面,由于其主要从事各种粗、重、脏的职业,衣着一般都极简朴粗陋。

在饮食方面,为尽可能地节约在城市中的开支、农民工的饮食非常简单。

他们是农贸市场和街边食摊的主要顾客,而且吃的基本上都是白菜加馒头,卫生得不到保障。

在被调查者中,每月的人平消费支出在200~300元的最多,比例占到42.2%;在200元以下和300~400元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占到25.26%和25.93%,400元以上的最少,仅占6.79%。

在居住方面,农民工一般都合租在城乡结合部,人均居住面积很小,有的不足2m2。

在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则大多住在工棚内,或住在自己用各种建筑材料搭建的栩屋内,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差,往往成为城市卫生中的死角。

在收稿日期:2009-10-03作者简介:黄艳辉(1988-),女,湖南宁乡人,工商管理专业2005级学生;汤腊梅(1965-),女,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从事房地产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

黄艳辉等: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发展对策第30卷71被调查者中,居住消费占收入的比重10%以下的农民工占52.47%,10%~20%的也只占35.80%,20%以上的更少,仅占11.1%。

(二)农民工的住房现状农民工的居住分布十分复杂,居住类型也多种多样,有的散居在宾馆旅店或市民家中,有的由企业统一安置于单位内部(宿舍、闲置房)或施工现场,而随着农民工“常住化”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赁房屋居住,形成以房屋租赁方式为主导、以城郊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居住模式。

总体上的居住“生态”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居住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零星分布在一些市区尚待改造的“城中村”或郊区临时搭建的危简、违章“棚户区”,这些地方环境条件欠佳,但地价相对便宜,农民工集居于此成本较低,且靠近工作地,生活相对比较方便;二是居住形式以“租赁房屋”和寄住“宿舍、工棚”为主。

以上海为例,其中以“租赁房屋”和寄居“宿舍、工棚”居住的农民工,分别占73.5%和18.7%,二者合计达92.2%。

(三) 农民工的住房问题1. 住房面积很小、设施简陋、环境较差。

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增长迅速:1978年为3.6m2,2002年达到20.4m2。

[3]但是农民工的住房仍然维持在很低的水准。

只有2.05%的家庭承租较大面积的住房,24.15%的家庭住房和营业用房合在一起而难以计算居住面积,其余73.8%的家庭住房面积仅在5~35m2之间。

[4]而且房屋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通风采光条件不理想、户型设计落后,违章建筑多,居住区域配套设施少,绿化面积小,公共卫生状况令人担优,有的住房还存在消防隐患。

且其周围环境很差,脏、乱、噪音污染严重,无物业管理,室内卫生设备缺乏,共用水龙头、厕所、淋浴等。

2. 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

我国农民工达2亿,其中约有75%,也就是有1.5亿的人口进入城镇,如果按照每人至少2m2的居住面积,则我国城镇每年应增加3亿m2的住房提供给他们,其住房需求巨大,但是城市商品房农民工买不起;城市廉租屋排斥农民工居住;农民工住房来源的主要渠道是租赁房屋,但目前很多城市的租赁市场处于不规范以及无政府状态,其租房信息来源有限,再加上中介机构的非规范操作,加大农民工租房成本,也制约了租赁市场的发展。

因此,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其住房供需矛盾严重,农民工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

3. 缺乏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基本涵盖了整个社会低收入阶层,而我国大部分城市政府所制订的住房保障制度仅限于城市户籍人口,这也形成了农民工与城市户籍人口之间的极大反差。

虽然也有部分农民工可以享受所在企业或单位的住房保障,但这一般都与其工作的岗位有关,不是长久和稳定的,并且他们这些人所享受的住房保障与城市户籍人口比,其水平较低。

[5]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许多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有些做法也只是摸索阶段。

二、农民工住房问题存在的原因(一)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低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以上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2%、16.4%、65.5%、11.5%,他们中只有28.2%接受过培训。

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流动性强的建筑、制造和低端服务等行业,一般居住在用人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或简易工棚之中,工作长期不稳定,也导致其居住场所不稳定。

而且由于农民工相对较低的劳动报酬,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只能维持生计,没有能力解决其自身的居住问题。

(二)不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1.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对象的限制。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为具有当地常住户口的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双困家庭,农民工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而被排斥在住房保障制度之外。

虽然2005年10月公安部提出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限制,但是农民工没有经济能力通过商品房满足“合法固定住所”的条件,因此也不能迁移户口,也很难享受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优惠。

[6]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局限性。

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地方,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但是只局限于有条件的地方和城镇单位,而且农民工工作的高流动性加大了实施的难度,最重要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并没有经济能力支付购房的首期,按期偿还公积金贷款风险较高。

(三)基于现有利益格局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最为直接的约束,而户籍制度背后则是城市政府、城市现有居民的利益格局。

城市政府基于自身利益,把大部分公共财政用于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政府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动力不足,农民工住房问题没有公共财政保障。

我国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不能与城市户籍的公民一样享有在就业、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方面的保障。

(四)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明确农民工居住权利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法令。

现行的《劳动法》主要是以保护城市劳动者为目的,农民工被排除在《劳动法》之外,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根本就没有正规的程序保障,没有劳动合同,他们不会顾及到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况且又没有相关部门的督促检查。

[7]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2009年第6期72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建议(一)加大政府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的主体责任1. 弱化户籍制度,消除区域性制度障碍。

农民工要达到与城市的实质性融合,必须消除诸多制度性障碍,尤其是户籍制度的障碍。

对于政府而言,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的附加功能,使与户籍挂钩的就业、住房和城市建设配套等有关政策规定废止,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

同时改革现行的户口登记办法,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相对固定的住所,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任何公民都有权利进行户口登记,纳入城市人口管理范围之内,在政策上对社会保障实行不分所有制、不分企业隶属关系、不分职工的职业和岗位,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项目、统一的缴费标准、统一的待遇标准,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国民待遇实现平等,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消解区域性制度障碍[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