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调查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3级学生社区服务实践和
研究性学习活动——
成都轨道交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调查与研究
一、关于本次调查活动
(一)调查相关事项
调查人:刘韵苹(执笔人)彭凌波张潇月李佳蓓潘佳昊调查时间:2010.7.7——2010.7.9
调查地点:成都火车北站、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地铁公司、天府广场、街道、小区
调查对象: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市民(候车人员、路人)
主题词: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生活方式
内容梗概:世界上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出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轨道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越来越起到置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的国家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地铁(往返于城市中)、高铁(往返于城市-郊区间)和轻轨(往返于城市-城市间)交通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
为了克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必须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客运公交交通——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成都作为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城市,以
轨道交通的发展带动各相关部门的发展已成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成都市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
无庸置疑,成都发展远景的规划必定会对大成都的居住格局、人居质量产生深远影响,而交通作为长远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就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解成都轨道建设对人们生活和未来成都发展的影响,作为成都居民的我们理应关心城市的发展建设和自身生活方式由此发生的改变。
(二)调查进行时
为深入研究调查课题,调查小组访问成都轨道交通建设的各相关部门,却无一例外遭到拒绝。由于学校行政人员同样拒绝在我们的调查提纲上盖章,空口无凭,我们难以进入机关部门见到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层人员。然而,成都地铁公司由于地铁1号线的试运期的即将到来,也基本上拒绝了一个不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影响的社会调查。我们抱着不大的希望来到此时已放假的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校内被访问到人却不约而同推脱。但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几位治力于成都高速铁路的教授,收集到了在网络上查询不到的宝贵数据。同时,为了解近5年来成都地铁建设对于成都人居质量的影响与对人民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对天府广场、各大街道与小区的150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基层群众对成都地铁建设与运作的看法后把好的建议回馈到了成都地铁公司。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计划的可行性。第一,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份和调查方式不能在所要调查对象所处环境下被接受;第二,我们忽略了在调查对象的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的程度。例如,我们对火车北站高铁管理部门提出有关成都轨道交通发展趋势这样大方向的问题就超出了一个管理部门的对轨道交通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根据我们调查的经历,从各方面反映出的问题不可不提。第一,在我们对成都各年龄阶层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约有3成的市民对成都地铁的建设几乎不了解或认识中只是一个聚象的概念,在不少成都市民的心中,成都的地铁并没有普及化地成为一个具体的事物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或者说成都5年来的地铁建设并没有让这些市民的内心得到一些感触,那么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大成都的居住格局、人居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又如何能够在他们身上得以应证?由此观之,政府部门对轨道交通实际化的运作比于成都地铁的有意义与深入的宣传确乎是有过之而不及。第二,成郫灌高铁的开通使得郫县、都江堰地区融入大成都30分钟生活圈,而作为成都高铁起点站的火车北站的候车环境与火车北站管理情况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我们在对火车北站候车乘客访问的过程中就搜集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应只归系于交通运作上最直接的发展,却应同样涵盖上述等方面的改善,换言之轨道交通的发展应为一
个面而非一个点。政府部门所说的投资多元化是欲以轨道交通的发展带动房地产市场、汽车产业、旅游业的活跃,而事实上既有能力着眼于轨道交通纵向的发展,何不投入一点尽力与经济到其横向的建设上来呢?第三,从调查小组遇到的主要困难来讲,我们的身份和调查方式不能在所要调查对象所处环境下被接受,而有些问题既无法从网络上得之又无法以群众调查代之,因调查需要更不能弃之于不顾。我认为学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实践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于我们所选择的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题目欲有深入的探究,询问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并非可要可不要之举。若学校能够在此问题上给予重视,那么不但同为此项调查的学生能少走不少弯路,且必定会对今后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平台。
二、走进调查成果
(一)一个属于成都的轨道交通时代
成都市委书记李春
城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上首次明确提出“持之以
恒地抓好地铁项目”,市
长葛红林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也特意指出——要“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畅通则进一步对此解读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
轨道交通在成都的起步与发展乃是源于缓解与我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相同问题,那么分担城市交通压力就成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直接原因与收益的直接成效。纵然面临造价太高、投资不足的重要问题,但从长远而论,发展轨道交通必然导致各产业的连锁反应。换言之,轨道交通的确能够作为骨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届普遍认为,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的1%作为长期(10年以上)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近期就可以形成数千万元的产值。同时,只有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才可能把大批房屋建到郊区,这不仅有利于建设生态城市,还能大幅降低房价,使更多市民买得起住房,从而带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又可刺激建材和家庭消费。另外,城市轨道交通能把行人和自行车者吸引到快捷的交通工具上来,既有利于道路的畅通又使得小轿车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汽车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
无独有偶,轨道交通在成都的发展亦会带来一些独特的效益。一是成都作为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城市,以轨道交通发挥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以此构建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必然会成为10年来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成果。二是借着成灌高铁开通的东风,旅游业以成都市旅游局所推出的“周末成都高铁游“和”灾区新生活“的自助游线路指南开始有了更新的发展,同时使得郫县、都江堰地区融入大成都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