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备课

教学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与比有关的问题,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他们并不了解比的真正意义。

学生在中高年级学习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与比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为本单元学习比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及数学好玩四部分。

教材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比的意义,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还提供多种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并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能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自主探索法、观察思考法、动手操作法、实验法、练习体验法、组织合作法、迁移模仿法、启发交流法、归纳法和联想转化法等。

课时划分:
7课时
生活中的比2课时
比的化简1课时
比的应用2课时
练习五2课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和求比值。

一、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化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个比是最简比。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学会化简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化简比的概念和求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作为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运动员比赛、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存在,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5:3,解释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求比值:我会让学生练习求比值,如25:15,引导学生发现求比值的方法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4. 化简比: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12:18,讲解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化简比。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求比值:前项÷后项化简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七、作业设计1. 求比值:36:24,45:30答案:36:24的比值是1.5,45:30的比值是1.52. 化简比:54:81,12:18答案:54:81可以化简为2:3,12:18可以化简为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和化简比的方法。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精选】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教学内容】教材69~7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难点】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直尺。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列式解答下列问题。

(1)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2.师小结:以上两道题都是应用数量间的相除关系来解决的,它是一种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常见方法。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哪几张图片和图A比较像?学生观察图后回答:生1:图A和图B比较像,和图C、图E不像。

生2:图A、图B和图D三幅图都比较像,它们的尺寸比例比较相似,人物也很相似,只是大小不同,图C、图E中的比例和人物图像都相差较大。

师小结并提问:只是用眼睛去判断,究竟是否准确呢?怎样才能判断准确呢?我们能否找到一种量化的方法呢?将图片移入方格纸中,找出与图片相应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生汇报探究结果。

一组:A的长是B的长的2倍,A的宽是B的宽的2倍。

二组:A的长是D的长的12,A的宽是D的宽的12。

三组:A、B、D三张图片的长分别是相应宽的1.5倍。

师生共同总结:这三张图片的长都是相应宽的1.5倍,所以它们比较像。

2.认识比。

师:像上面6÷4,6÷12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举例:比如长方形A中的长除以宽即6÷4,也可以表示为长与宽的比是6∶4,读作六比四。

“∶”叫做比号,6是比的前项,4是比的后项,6÷4写成分数是64,6÷4所得的商是1.5,1.5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比的应用等方面,进一步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意义、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化简、求比值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含义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如何将比的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比的意义和性质,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3.实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含义、性质和应用,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5.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比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

2. 比的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倒数等。

3. 比的应用: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倒数、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定义、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知识。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的性质和应用。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的认识2. 板书内容:(1)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

(2)比的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倒数等。

(3)比的应用: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比例的值,巩固比的概念。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要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使学生掌握了比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及运用,了解常用的比较级形式和用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比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判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事物的敏锐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比较级形式。

2.教学难点:通过复杂的实例进行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现几个物体,让学生猜一下“比”字怎么写,并引导学生谈论出物体之间存在的大小关系。

2、讲解(10分钟)在学生已经对“比”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利用比较级概念进行讲解,并通过图件、实物或者PPT等形式,介绍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和其运用方式。

3、练习1(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自行添加如“比……更……”这种常用的比较级的句型,然后组成一个意思连贯的句子。

4、讨论(15分钟)教师将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进行分类归纳,并通过组成对比形象鲜明的课堂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和独立思考。

5、练习2(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形象鲜明的图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完成填空练习。

6、练习3(10分钟)根据学生的需要,练习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

7、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复习今天的知识点,寻找学生的运用方式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新学习的知识点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有什么益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问答式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之前练习的心得体会和所掌握的知识,逐一进行观察并进行指导和评估,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好今天的知识点。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观察,自己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对比,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一进行分享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比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以及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比,学习比的化简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除法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运算,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学会比的化简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化简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比的化简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比的概念,通过例题讲解比的化简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化简比和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4.交流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比的概念2.比的化简3.比的大小比较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在授课之前,我要对今天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我们之前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这些都是表示数的一种方式。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种表示数的方式——比。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比的认识》。

我们会详细学习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学会正确计算比,并能够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如何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话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讲解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用PPT展示比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让学生们跟着一起计算,确保他们理解并能正确计算比。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我会根据学生们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计算方法,我会用彩笔在黑板上清晰地写出这些内容,以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比的计算题目和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知识,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哪些学生还需要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们课后思考,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比的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比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比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例、百分数等概念,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比的概念和性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比的性质,最后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乘除法,对于分数和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已经接触过生活中的一些比的概念,如速度、价格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认知。

三、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

2.探索比的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够应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比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如两个班级的人数比、两个速度的比等。

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比的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了解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探索比的性质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和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活中其他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

5.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6份打包)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6份打包)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6份打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比的认识》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的计算以及比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比的计算、化简比、求比值以及比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比的应用,难点是化简比和求比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以及相关的生活实例等。

五、教学过程我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们了解比的概念。

例如,我拿出两杯果汁,一杯是2:1的比例混合,另一杯是3:1的比例混合,让学生们尝一尝,感受一下比的不同。

接着,我讲解了比的概念和比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和黑板演示,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比的计算过程。

然后,我进行了例题讲解,例如:一杯果汁是4:2的比,另一杯果汁是6:3的比,让学生们求出两杯果汁的比值。

在讲解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一起动手计算,巩固比的计算方法。

我进行了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们复习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对比的认识,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化简比和求比值。

例如:一瓶饮料是6:3的比,另一瓶饮料是8:4的比,求两瓶饮料的比值。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在讲解生活实例时,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部分,我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值的应用等。

这些内容是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对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含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值的应用。

2.教学难点:比与除法的关系,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

2.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直观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体育比赛中的得分比较、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问题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比的概念。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动画,展示比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比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PPT上的练习题,进行比的计算和化简。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量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通常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3. 比的运算规则: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比值不变。

4.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浓度、价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比的运算规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思考问题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学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及作用;2.学会用比来描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3.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比的作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将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的能力;2.比例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对两个物品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出现数量关系的常见场景,如课本上的比大小、比多少等。

2. 新课讲解1.定义比的概念,比是将两个数相互比较的一种方式。

如,3比4的比就是3:4。

2.讲解比的运用场景,如用比来表示长度、面积、重量等。

3.理解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如,1:2=2:4,也就是说,1和2是成比例的,2和4也是成比例的。

3. 练习环节1.练习填空题,如:3:5=__:10解:6,即3:5=6:10。

2.练习口算题,如:18:30=__:10解:6,即18:30=6:10。

3.练习实际问题,如:一包糖果有30颗,小明分了2/5给小红,这时小明还有多少颗糖果?解:小明分了2/5,还剩下3/5。

那么小明还有3/530=<<3/530=18>>18颗糖果。

4. 总结概括让学生整理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复习比的应用,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掌握比的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包括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五、课堂扩展1.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使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自选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1.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比的认识教学PPT;3.练习题及课外拓展阅读材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实施,学生在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仍存在一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比的价值和作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单元“比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并尝试用比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比的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4. 写出比:让学生根据实践情景,尝试写出教室里物体的比,并进行比较。

5. 比的大小比较: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比的大小比较。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比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1.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前项,前项大的比就大;如果前项相同,再比较后项,后项大的比就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来描述下列物体之间的关系: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

答案:桌子的高度:2米;书本的长度:1.5米。

2. 请完成下列比的练习题:(1)写出比,并比较大小:① 4:3 和 5:3② 12:9 和 8:9答案:① 4:3 < 5:3;② 12:9 > 8:9(2)已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写出第三个比:① 8:5 和 12:x② 15:10 和 y:25答案:① 12:x = 8:5,解得 x = 7.5;② y:25 = 15:10,解得 y = 12.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比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比的概念描述物体的大小关系,并能够理解比的本质及数值表示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绘图、比较等多种方式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基本应用。

3.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比的概念2.数值比的表示法3.比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2.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比的感性认识。

3.手段多样化教学法:采用多种手段,如PPT、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通过相关图片、视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然地产生问题,进而对比的概念产生基本的认识,例如: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什么了吗?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2. 探究环节1.让学生把不同颜色的棉花球按大小排列,基于此,引导学生探究比的概念、作用及其全称“比值”.2.解释数值比的表示方法。

例如,一支笔长度为8cm,另一支笔长度为4cm,用数值比表示为8:4 或 2:1.3.进一步探究比的应用。

例如,课堂小组比赛时,以比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和做比较。

实现这些目的的方法:捆绑绳索用作测量比例,小组对比绘图作业。

3. 深入探讨环节教师深入探究比的应用,引导学生对比的本质,乃至将印钞票和货币对比等真实场景引入课堂。

4. 讲评环节本课堂讲述比的概念基础及比的应用。

老师要在讲述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

五、教学拓展如概均价、百分数等内容,让学生深入认识比的应用场景。

六、课堂总结在本课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掌握比的概念及应用,老师也进一步挖掘出互联网时代下新学习手段,教学公平性及高效性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比的概念数值比的表示法比的应用理解比的概念识别数值比的相对大小团队合作,制图作业八、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与比有关的习题;2.家庭中寻找与比有关的实例,并通过文字、表格、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用百分数表示比的方法;3.能利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理解比的含义和用法。

2.学会把问题转化为比的关系,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3.发现问题中数学思想的本质,学会从生活中感知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比这一工具,了解到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性质;2.利用百分数表示比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从生活中感知科学思维,学会把问题转化为比的关系,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设计采用情境化、启发性、探究性学法,并通过举例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精神,使其成为自主学习者。

四、教学流程与方法1.预习(5分钟)1.老师解释本节课的主题——“比的认识”。

2.学生自主阅读本节课的有关知识点,通过查找的方式获取和巩固课前所学的知识。

2.讲授(25分钟)1.比的概念和性质。

2.如何用百分数表示比。

3.实际问题的例子解析。

3.实践(20分钟)1.组织学生把手中的一些数码产品进行对比,了解不同产品的性价比,让学生感知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段落中的数据,让学生自行运用比的方法,完成问题的解决。

4.复习(10分钟)1.嘱咐学生在课后要对比的概念和性质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和认识。

2.将这堂课讲解的精华部分进行复习,弥补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

五、板书设计姓名身高/cm体重/kg李明13530陈飞14035晓红13229六、总结本堂课采用了情境化、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知到比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学会把问题转化为比的关系,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掌握用百分数表示比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板书:3÷2==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结
4.练习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第9题第10题
10.如上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比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生活中运用比很多。
通过讲解求比值,使学生知道,比值不能带单位。并正却计算一个比的比值。如果是分数,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加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比的基本性质
1、出示8∶4和2∶1这两个比。
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你是怎么想的?
(1)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
8∶4=8÷4=(8÷4)÷(4÷4)=2÷1=2∶1
(1)20∶21(2)21∶20(3)7∶10
(三)思考题
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5、课堂作业:《同步练习》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化简比做好准备。
教后记
课题
比的化简
课时
12-4
讲课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 的 认 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 的 认 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比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

2.掌握“比”的基本应用。

3.能够通过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确定“比”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应用。

3.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比”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简单例子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比如:“一个苹果和两个梨子相比,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两倍。

”2. “比”的基本应用讲解“比”的符号表示和其基本应用。

如:“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比是2:3,若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每小时,那么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等题目,并通过实际算出答案。

3. “比”的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比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小李和小王的身高比是3:5,已知小李的身高是1.2米,求小王的身高是多少?”等题目,并通过实际算出答案。

四、教学方法及过程1. 情景演示法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教学方式,讲解“比”的符号表示和基本应用。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题目,并展示一些做题技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的基本应用。

4. 情景模拟法通过小组活动,模拟生活中的应用情景,让学生充分体验并熟练使用“比”的解题方法。

五、教学手段1.PPT演示。

2.小黑板。

3.小白板。

4.教学实验。

5.课件。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闯关、课后习题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估。

以考核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为评估要点。

并通过讲评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比”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设计为1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时间内容第1-10分钟情景演示法引入第10-25分钟讲授法讲解第25-40分钟实践操作法讲解第40-50分钟情景模拟法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本次教学设计偏重于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基本应用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育、爱国主义教育。

课型【教学重点】: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缩放照片导入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体会比的意义,读写比,求比值。

通过大量例子感受比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出示生活的的一些度量:1)想知道王鑫同学的身高2)想知道老师家和潘勇家到学校的距离3)想知道老师和潘勇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4)想知道老师和潘勇谁更快5)一杯糖水甜不甜该怎么度量呢板书:度量2.出示课本中主情境图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位朋友现在没来,但是老师带来了他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 A 、B、C、D、E四张照片)看看哪几张照片和A比较像,哪几张照片和A不像?为什么有几张照片和照片A比较像,有几张不像?你猜猜大概和什么有关?(二)交流研讨,探究新知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几张照片放在格子图中,请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照片A长是(),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尘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共 12 课时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由于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接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供丰富的实例,感受“比”的意义(一)、实例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可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出示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生:图B和图D与图A比较像。

师;哪谁能说说图C和图E为什么与图A不像呢?生:图C变矮变胖了,图E变长变瘦了。

师:哪图B和图D为什么会像?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会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

师:长方形的大小与谁有关?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师:对,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判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研究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使得这些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

师:这张图中的方格每一格的长是1厘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6页,完成下面的做一做。

(出示幻灯片)1.数一数, 在方格图中数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并填在书上.2.算一算,(1)分别算出A、B、D三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几倍?(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长方形D的长是A的长的几倍? D的宽又是A的宽几倍?(3)长方形B的长是A的长的几分之几?B的宽又是A 的宽几分之几?3.议一议, 你能发现图片中像与不像的秘密吗?学生计算、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指导。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能说说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吗?生1:我们发现了A、B、D三个长方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3,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因为6÷4=1.5,3÷2=1.5,12÷8=1.54÷6=2/3,3÷2=2/3,8÷12=2/3(师板书)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生2:因为12÷6=2,8÷4=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D的长是长方形A的长的2倍,长方形D的宽也是A的宽的2倍。

它们长和宽的倍数一样所以比较像。

生3:因为3÷6=1/2,2÷4=1/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B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长和宽的1/2,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说得真好,我们找到了比较像的原因了,有哪位同学研究与图A不像的图形C、E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生4:长方形E的长是宽的6倍,12÷2=6(板书)它的长与宽的倍数和图形A、B、D的不一样,所以它们不像。

生5:长方形C的长是宽的8/3倍,8÷3=8/3(板书)它的长与宽的倍数和图形A、B、D的不一样,所以它们不像。

生6:长方形C的长是长方形A的长的8/6倍,而宽是它的3/4,长和宽的的倍数不同,因此不像。

而长方形E的长是长方形 A的2倍,宽是它的1/2,这两个倍数关系也不同,因此也不像。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除法计算发现了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

有的同学发现了长方形A、B、D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3,所以它们比较像;也有的同学发现了长方形B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1/2,长方形D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2倍,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同学们一张长方形图片如果宽不变,长扩大(或缩小),或者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变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会像吗?生:不会像。

师:对,如果长和宽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变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会像吗?生:会像。

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看长是6宽是4的长方形经过以上变化后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像还是不像。

(出示课件)鼠标点击长方形图下面的每一句话,每点击一次长方形变化一次,让学生直观感受一张长方形图片怎样变就像怎样变就不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只要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同时放大或缩小,变化后的图形就会和原来的图形相像。

师:刚才大家都学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的算式,这些算式都是用什么法计算来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的。

生:用除法。

师: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

请大家看下面这幅图。

(二)、实例21、(出示课本第70页第1的情境图)师:这两道题在我们书上第70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并思考你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在屏幕上把表格填完。

师:你是怎样比较的?生:我把马拉松选手的路程除以时间得到他的速度20千米,把骑车人的路程除以时间得到速度15千米,再比较,发现马拉松选手的速度更快。

师:能用算式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生:因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40÷2=20(千米)45÷3=15(千米)(师板书)师:刚才找长方形长与宽的倍数关系用除法,现在求速度也是用什么法?生:也用除法。

二、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1、引出“比”的概念。

师: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

(电脑出示概念)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8页,边读概念边画线。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的比。

师:如:6÷4我们又可以说成是长方形A的长与宽的比是6比4,8÷3又可以说成是长方形C的长与宽的比是8比3,40÷2可以说成是马拉松选手所跑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40比2,,黑板上这些除法算式你还能用比来说吗?生1:45÷3可以说成骑车人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45比3。

生2:12÷8可以说成是长方形D的长与宽的比是12比8。

生3:------------师:把你要说的比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介绍比的读写法和认识各部分名称(1)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如:12÷8可以写作12 :8 ,读作12比8 (板书)师:比中的各部分叫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8页(让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教师接着板书)12÷8= 12 : 8 =12/8= 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师指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2)“:”这个读作比号,那么比号是怎么来的呢?出示幻灯片。

(十七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 : ”就成了比号。

(3)出示幻灯片:“比的自述”让学生读后再说出比中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比,并和同桌说一说这个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3、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比的意义与除法有关,比又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看来比与分数和除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出示表格,组织学生(每人一张)在独立填写的基础上,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

比、除法、分数三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因为找不同点难度较大,所以要花一点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去找。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在屏幕上公布答案。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第2课时比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比的意义。

2、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应用比。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找生活中的比。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比,比如说我们全班有53人,那么全班人数与老师人数的比就是53 :1。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比(出示幻灯片)1、游园活动开始了,3 张奖票可以换2 个玩具奖票与玩具之间的比是什么?比值等于几?():()=()2、奶昔真好喝!妈妈怎么做的? 2杯香焦原汁加3杯牛奶就成了。

那么香蕉原汁与牛奶的比什么?比值等于几?( ):( )=()(二)我是审判官: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

小强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生:不对。

因为小强身高单位是米,而爸爸的身高单位是厘米,单位不同不能这样写比。

师:对,单位不同的时候,写比要带上单位,或把单位化成相同的再写比。

师:刚才我们找出了生活中的比,并且会判断所写的比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再来解悉生活中一些比表示什么意思?(三)解释应用(出示课件)1、消毒液中的比1 :160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1 :160表示配制消毒餐饮具的消毒水需产品原液1份,水160份。

师:配这种消毒液如果产品原液2份,水要几份?生:320份。

2、安利配比瓶中的1 :1,表示什么?生:表示产品原液1份,水也1份。

师:1:2、1:3呢?生:1:2表示产品原液1份,水2份,1:3表示产品原液1份,水3份。

生:1:2和1 :3也可以表示水是产品原液的2倍、3倍。

3、产品外包装纸上印有[规格]5ml :5mg表示什么?生:表示这瓶容液容量为5毫升,重量为5毫克。

简析:让学生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当比中的两个量单位不同时怎样写比(出示课件)居里夫人提炼 1 克镭用了 8 吨沥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