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1春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 春》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49)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 春》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49)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一、课前预习

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原名(),号(),字()。现代著名()、()、()、(),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长诗有《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宛转.()()黄晕.()()

应.和.()()蓑.衣()抖.擞.()()笼罩.()朗润.()落.地()

3 、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朗润:酝酿:

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

课文写春天可以按( )春、( )春、( )春分成三部分。(每空填一字即可)

二、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小组合作交流,认真读相关段落,看哪组解决的最好)

1、“盼春”:这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现这种情感的?

2、春草图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3、在写春花图时作者从高低结合、虚实结合、色味结合等这几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春花,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吗?(改)

高低结合:

虚实结合:

色味结合:

4、课文作者描画春风图主要是从人的感官入手来写的,分别是从觉、

觉、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特点。风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例如春草图中“风轻悄悄的”,但是在春风图中,风变成有声音的了,你能找出作者描写的风是由哪几种声音构成的春天交响乐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

茅箭中学教学双向细目表

第一课:《春》

作者:朱自清

主编人:刘婷婷审稿人: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2、品味优美精彩的语言;

3、学习写景的方法。

【重、难点】

1、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2、品味优美精彩的语言;

3、学习写景的组织与安排。

【预期课时】三课时(1-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预习导学

一、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niàng)朗润.(rùn)抖sǒu(擞)hóu(喉)咙wǎn ( 宛) 转蓑(suō) 衣斗笠.(lì)嫩.(nèn)绿黄晕.(yùn )嘹.(liáo )亮应和.(hè)卖弄.(nòng)烘.(hōng)托窠.巢.(kē cháo)嗡嗡.( wēng )2.解释下列词语。

朗润:明亮滋润。

酝酿: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黄晕:昏黄,不明亮。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计划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二、文学常识:【链接材料】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从事散文创作,成为名噪一时的散文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在北平逝世。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春》《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七上第1课《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字词。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

领会文章轻快活泼的语言风格,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把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涨.(zhǎng)起来酝酿

..(kēcháo)

..(yùn niàng)窠巢

B.嫩.绿(nèn)嘹.(liáo)亮抖擞.(sǒu)

C.应和.(hè)黄晕.(yùn)薄烟(bò)

D.披蓑.(suō)朗润(rùn) 宛(wǎn)转

2、上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卖弄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

B.静默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

C.蓑笠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

D.润湿眨眼黄晕宛转花枝招展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朗润

..起来了。(明亮滋润)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这里指说各种气息在空里气,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

C.卖弄

..清脆的喉咙。(炫耀)

D.舒活

..舒活筋骨。(舒服)

4、下列氏顺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误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时工作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共2课时,无答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共2课时,无答案)
1、课文围绕春从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划分文章结构。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用简洁的语言为每幅图命名。(提示:默读三到七自然段来找出作者所绘的春景图。)
【求助交流】(我愿意分享)
二、合作探究
1、(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秋天的太阳
冬天的雪花
续助反思
(我收获新知)
一、填空。
《春》的作者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可以分为
、、三个部分。“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绝句》中的诗句。杨柳风是指。
二、本文的结尾,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了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情分别用一个词概括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共助反馈】(我能够达标)
搜集描写春的有关诗句。
1、春草:
2、春花:
3、春风:
4、春雨:
续助反思
(我收获新知)
课题
1、《春》(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助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难点
揣摩本文优美的语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完美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完美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诵读选段,注意重音( .)、停(∨)连(∧) ,探究作者的情感。
(1)你认为哪些词要重读?词语重读后,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2)同桌互相读,注意读音要正确,重音和停连要恰当。
四、达标检测 1.结合课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积累拓展四)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顶端的也是朦胧的绿,于是一叶绿而知天下春了。
绿色是富于生命力的,在它的感召下,各种各色的花儿盛开了,到处都是,粉色、淡紫色、白
色……
绿是生命的本色,是春的色彩。
(1)选词填入文中空白处。
嫩绿 翠绿 草绿 浅绿
(2)解释下面词语。 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导学案 (2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导学案 (2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号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学习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导读】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自主学习】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生字正音。水涨.()起来了散.()在草丛里宛转.()

酝酿

..()()薄.()烟黄晕.()..()()应和

披着蓑.()抖擞

..()()朗润.()鸟巢.()

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郎润:②呼朋引伴:

③酝酿:④花枝招展:

⑤宛转:⑥吹面不寒杨柳风:

连词造句:

3、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1篇】

初中语文《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2.难点: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与学生对话进行导入,“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啊”预设回答,同学们喜欢春天,并请同学说明自己喜欢春天的理由。有一位作家也对春天充满热爱,并且将这热爱融入了一篇文章之中——《春》,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眼中的春是什么样的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前三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的

明确:盼春、绘春、赞春。

3.师生共同探讨,绘春这一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几部分呢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三)深入研读

1.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春草图的

2.找出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习赏析和修辞手法。

明确: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钻”字,说明了小草的俏皮、顽强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增强了韵律美。)

(2)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小草长势喜人,面积大,顽强生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案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案学

第一课时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自学内容:朱自清的《春》

自学目标:

1、学习经过充足调换感觉器官仔细察看光景,抓住光景特色进行描绘的方法

2、朗诵并背诵课文,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觉春季风景的漂亮,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要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

2、朗诵背诵课文教课目的:(1)、学习经过充足调换感觉器官仔细察看景物,抓住光景特色进行描绘的方法(2)、朗诵并背诵课文,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觉春季风景的漂亮,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自学纲要

1、查资料,认识朱自清的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委宛()()黄晕()()巢()

应和()()蓑衣()振作()()笼盖()朗润()落地()

3、解说词语,并选择此中三个写一句话。

呼朋引伴:

如花似锦:

吹面不寒杨柳风:

郎润:酝酿:

委宛:

4、如何理解本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 1):

春第二部分( 2-7 ):

第三部分( 8-10 ):

5、细读全文,归纳文章要旨。

四、自学测评

1、《同不测练考》 P32 基础检测 1-4 。

五、你以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

互动教案

一、教师预设疑、难、拓展点及解决方法。

疑点:朱自清简介及散文特色。

解决方法:教师指引学生查阅资料并笔录于书上。

朱自清( 1898 年 11 月 22 日— 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

佩弦。现代有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最先以

诗有名,长诗有《毁坏》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影》。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2020年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2020年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四、达标检测 1.结合课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积累拓展四)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某种感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写出了(色彩) 视觉;“两个黄鹂鸣翠柳” ,写出了( )

“踏花归去马蹄香” ,写出了(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注意重音和停连。 2.请你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文中的写景技巧,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特定季节的某一美
景, 200 字左右。
1.在作者描绘的众多春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春景?说说你的理由。 2.背诵第 3 至 7 段,要求:准确流利,重音和停连恰当。

第1课《春》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01课《春》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课文内容;

2、听录音,学习重读与停连的技巧。

【导学流程】

一、学一学

在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和预习要求的引导下,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效率!

1、整理作者常识及写作背景

要求:根据资料链接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要抓住重点,语言简洁。

资料链接:

作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家、、、民主战士。

散文有《春》、《欧游杂记》、《绿》、《背影》、《荷塘月色》等,著有诗集《雪

朝》,诗文集《踪迹》等。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有真情实感。朱自清

的清廉爱国,也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2、通篇诵读,划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并准确断句。

(1)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词义(参照文下注释)

酝酿

..()()卖nòng()嘹.()亮黄晕.()烘.()托静.()默呼朋yǐn()伴抖擞.()精神花枝zhāo()展

朗.( )润应和.( ) 风筝.()喉咙.()

(2)通读课文,标出段号,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

(能体现景物特点、情感、揭示主题的词句应为文中的关键词句)

3、细读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细读课文,按下列问题的要求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1)《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体裁)。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地理位置)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怀。(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分成哪三大部分?各部分又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第1课《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春》导学案三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积累字词,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体会文章

思想感情。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蓑衣()酝酿()()抖擞()黄晕()发

酵()

2、注意以下字形及词义,(默写词语、说说意思)

欣欣然赶趟儿抖擞朗

酝酿呼朋引伴卖弄宛

嘹亮黄晕静默花枝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整体把握行文思路:

1、作者________,采用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了______春、______春、

______春三部分内容,其中第二部分具体描绘了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

分别是:春____图、春____图、春____图、春____图、人们_____春图。

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之情。

2、赏析盼春。

【课堂检测总结评价】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_散文。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文章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_____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1】篇〗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学中应重视美和感悟对好的词的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的欣赏与游。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简介;

2、诵美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2、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3、记叙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课前安排:

1、解决本文的生字词;

2、读通读懂本文;

3、收集有关春的诗句;

4、收集作者简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景,请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现在请我们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春的

二、读中理解

1、教师配乐背诵,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并把生字词横线画出。

3、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本文的生字词。

4、齐读,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用三个字概括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请学生找出描绘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3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导学案(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导学案(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

课题:1 春

班级姓名等第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

2.品析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培养热爱自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品味课文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习难点:

赏析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结合文下注释或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酝酿

..()()..()()蓑.衣()黄晕.()抖擞

眨.眼()lǎng()润liáo()亮hōng()托静mò()薄.烟()繁花嫩.叶()

2.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酝酿:

欣欣然:

1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造句:

3.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搜集几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4.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交流预习。

(三)研读赏析:

1.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品析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草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认为文段中哪些词句写得最精妙?请做点赏析,并标出重音和停连。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中“钻”字用得好,表现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作者却有意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所以,该句可做以下重音(•)和停(∨)连(∧)的处理。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春》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声情并茂,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学习重难点】

清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自主学习】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________》、《________》等。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酝酿

..()黄晕.()披着蓑.()涨.起来()

宛.转()应和.()戴着笠.()抖擞.()

【设问导读】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得热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记一记: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4.想一想:《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文章依次描写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巩固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迷藏.()宝藏.() A zàng B cáng

第1课《春》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春》·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朱自清、了解写作背景

3.初识散文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春天。

【原文】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1春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重点)

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难点)

【自主预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等。(2)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本文是一篇

散文。(3)比喻知识概念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分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例:露似珍珠月似弓。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例: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判断方法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

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是看是否有本体和喻体。作用可使事物、具体可感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嗡()酝酿()抖擞()朗rn()wǎn()转hōng()托静m()jinzhung()应和()风筝() lio()亮和风细雨()铮铮铁骨() lio()草掺和()挣扎()眼花lio()乱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朗润: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文中比喻。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宛转:形容声音。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 抚摸着你。

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之情。(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

一、体会优美的情境

1、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图画名称景物特征描写方法(或顺序)春草图嫩、绿、

多、软由景到人春花图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图和煦、芳香、悦耳图从静景到动景,由物到人,由近到远迎春图春到人欢由景及人

2、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点?

3、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

二、品味精彩的语言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赏析:本句综合用运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2、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还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示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赏析:“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

3、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三、运用比喻的手法品读下面的比喻句,请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一处景物,注意要写出景物的特征。(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2)芦苇开花了,芦花飘飘,白白的,软软的,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3)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