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管理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节约的途径

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节约的途径

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节约的途径1、作业消除: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

经过作业分析,一旦确定某项作业为非增值作业,就应采取措施把它消除。

立即消除某项非增值作业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必须着手考虑和实施必要的措施,逐步达到消除它的目标。

消除一项作业,往往不是只针对该项作业采取措施,而是很有可能涉及其他若干项作业,甚至整个生产过程或经营过程。

例如,产品质量检验是一项非增值作业,在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达到百分之百合格的情况下,消除该项作业是不可能的,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甚至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等其他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改善,才能消除质量检验作业。

2、作业减少:立即消除一项非增值作业是难以实现的,但是,经过努力可以降低对它的需求。

例如不合格品返工作业,产品合格率提高了,不合格的产品少了,对这项作业的需求也就降低了。

对于一项增值作业来说,降低对它的需求,等于提高了它的效率。

例如一部机器,目前每个工作日可以加工6片风扇的叶子,用于组装一台风扇。

如果改变设计,一台风扇只需3片叶子。

需求降低后,则该部机器每个工作日的产出可供2台风扇使用。

3、作业分享:这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途径。

所谓分享,即几种产品分享一项作业的产出。

例如,原来一部机器只为一种产品加工专用的螺钉、螺母,则该部机器即可为多种产品提供服务,扩大产出,从而可避免能力的闲置。

4、作业选择:在采用不同作业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情况下,应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

例如,产品的某个零件可以采用不锈钢加工,但也可使用普通钢材加工,如果通过表面处理后者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且不影响产品质量,不降低客户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选择成本低的后一种作业。

降低措施:1、改善经营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

2、减少固定资产的消耗,节约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

3、推行定额管理,降低制造费用。

4、加强预算控制,降低期间费用。

5、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降低成本费用水平。

6、监督成本的形成。

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分享就是利用规模经济 效应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即增加 成本动因的数量但不增加作业成本, 这样可以减低单位作业成本及分摊
于产品的成本。
8
任务
(二)作业分析 3.非增值成本的消除
要实现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的目标,首先要计量
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
增值成本是一个组织应发生的唯一成本。增值标准要 求消除所有的非增值作业;对这些作业来说,最优状态就 是零投入零产出。 非增值作业的成本可通过比较实际作业成本和增值作 业成本而得到,可以反映低效作业的水平及改善的潜力。
7
任务
(二)作业分析 2.作业分析与降低成本
作业消除就是消除不增值的作业。即 先确定不增值的作业,进而采取有效措施 予以消除。
作业减低就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 者改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增值的作业。
1)作业消除
2)作业选择 3)作业减低 4)作业分享
作业选择就是尽可能列举各项 可行的作业并从中选择最佳的作业。 不同的策略经常产生不同的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是通过对作业的识别和管理,选择作业价值最大化而客户成本最小化的活动,旨在提高客 户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既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
作业成本管理按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计量三步骤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设计与运行必须考虑 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计量三方面的要求,并按次序组织衔接,循环进行。
5
任务
(二)作业分析Leabharlann 所谓增值作业,是指那些有必要
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其基本特点在于 它能增加传递给客户的价值,企业如果 消除了这类作业,就会影响客户愿意支 付的价格。增值作业有两种类型:一种 是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作业,另一种是保 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作业成本计量,开展成本链分析,指导企业有效执行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一、作业成本管理(ABCM):精简作业、提高效能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作业成本计量,开展成本链分析,指导企业有效执行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一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即开展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许多国际性的大型制造和IT企业如惠普公司都已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中国的一些领先型制造企业如许继电气集团等也在尝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作业精简和效能提高的作用十分明显。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而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本期讲座就重点介绍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核算要素及实施的主要方法。

二、ABCM的核算要素体系作业成本管理涉及的四大核算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见图1)。

其中前三个要素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动因则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只要能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就是成本动因。

资源作业成本管理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换言之,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或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成本核算:这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其分配到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作业分析:作业分析是对企业内部各项作业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哪些作业是必要的,哪些作业可以优化或消除。

通过作业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成本节约机会,并提高生产效率。

3. 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是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企业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包括对作业成本的预算、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差异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作业绩效评估:作业绩效评估是对企业内部各项作业的绩效进行评估,以确定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作业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5. 战略决策支持:作业成本管理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从而制定更具有竞争力的战略。

总之,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控制和绩效评估,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作业或工序的完成情况,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按作业、工序、项目、产品等多个维度进行核算与分配的方法。

它适合于生产具有明确特征、相对独立的产品或服务,特别适用于订单化生产或项目型企业。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划分作业:根据作业特点和经济事物进行划分类别,将作业划分为不同的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工序、项目等。

2.确定作业成本:对每一个作业进行成本记录,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作业的原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到作业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制造费用则是间接费用,需要通过间接费用分配表决定。

3.计算作业成本率:以作业为单位计算单位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率=作业成本/作业量。

作业量可以是直接人工小时数、直接材料数量等。

4.分配作业成本:根据作业成本率,将作业成本分配给特定的成本对象。

例如,将产品生产作业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将服务作业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服务对象。

5.统计作业成本:将各个作业的成本进行统计,得出作业成本汇总表。

该表包括每个作业的成本细项和总成本。

6.分析作业成本: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差异分析、效益分析等。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所在,优化成本结构。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精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对于成本管理和控制非常有利。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成本波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

其次,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产品定价和成本核算的精确度。

通过跟踪和记录每个作业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产品定价提供有效依据。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有助于企业的决策分析。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统计与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每个作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为制定营销策略、生产计划等提供依据。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成本计算的要求相对较高。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新概念,认为企业中作业的设立是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的,由此而设立的前后有续作业集合体,又称为“作业链”。

例如,从产品的研制开发到组织订货、安排生产、产品对外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就是一个有续的作业集合。

在“作业链”的连续经营和操作中,因为产品的消耗了作业,而作业消耗资源,即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作业的转移实际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又是价值量的集合。

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形成产品价值或作业价值,所以一般又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可为最终产品或劳务增加价值,缺少它会影响顾客对产品或劳务的满意度。

反之,不能为最终产品或劳务增加价值的作业为不增值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则是建立在作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增值分析” 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增值作业,来达到整个作业链的成本缩减。

作业成本管理在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ABM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作业分析1、作业不仅分为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还应从作业完成效率高低的角度将作业划分为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

高效作业是没有消耗过多的资源的作业,即完成效率高,成本费用低的作业;反之,低效作业是消耗过多资源,完成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的作业。

由此可见,企业的每项作业都包含两个问题:是否增值,是否有效。

作业的增值与否是针对产出而言,作业的效率高低是针对资源消耗而言。

在作业成本管理中,企业的效益不仅是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的函数,同时也是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的函数。

要全面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也要提高运作效率,减少其资源消耗。

2、帕累托的80—20原理。

帕累托的分析针对的是常见的现象,即大多数结果的发生的原因相对较少。

企业的作业通常多达上百种,对这些作业一一进行价值分析并确定起增值性及效率高低是不可能的,只能对那些相对于顾客或企业组织比较重要的作业进行分析。

降低作业成本的措施

降低作业成本的措施

降低作业成本的措施
降低作业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1.优化流程:首先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和原因,然后对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降低材料成本: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找性价比高的替代材料,或者采用循环利用、再利用的方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

3.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4.引入先进技术: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参与,降低人工成本。

5.精细化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确保每个环节都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6.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例如,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负荷不足或过度生产;也可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员冗余或工作负荷不足。

7.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问题。

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对节约成本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超出预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

总之,降低作业成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引入先进技术、精细化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管理法

作业成本管理法

局限性
实施难度大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能涉及大量的数 据收集和复杂的分析,这可能需要大 量的时间和资源。
对员工素质要求高
作业成本法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以便准确地进行成本核 算和分析。
可能过度关注短期成本
由于作业成本法强调精确的成本核算, 企业可能会过度关注短期成本,而忽 视长期战略价值。
作业成本管理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进行的各种 活动,是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
作业链
作业链是指企业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 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是进行成本分配 的基础。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识别作业
总结词
应用范围扩大
随着作业成本法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其应 用范围将逐渐扩大,不仅局限于制造业,还将拓展至服务 业、金融业等领域。
智能化决策支持
作业成本法将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实 现精细化管理。
未来展望
随着实践的深入,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完 善,形成更加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为企业的成本管
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输入 标题
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业成本法的国际化发 展将成为趋势,推动各国成本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理论体系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善
绿色化发展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作业成本法 将进一步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
管理方案。
个性化应用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作业成本法将更加注重环境、 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因素,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1. 引言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针对单个作业或项目对成本进行核算的管理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每个作业或项目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其所有与成本相关的项目都被追踪和分配到该作业上。

作业成本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尤其是定制制造和批量生产领域。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优缺点。

2. 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成本分配到特定的作业或项目上,以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和盈利情况。

它基于以下假设:•每个作业都是独立的。

每个作业都有自己的成本和产出,不受其他作业的影响。

•成本可以明确地追踪到每个作业。

通过跟踪和记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

•成本可以合理地分配到作业上。

通过使用适当的分配基准或分配方法,可以将间接成本按比例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

3. 应用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1 作业识别和编号首先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识别和编号。

作业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项目或一个服务,关键是要能够明确地将成本追踪到该作业上。

3.2 成本分类和追踪每个作业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作业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归属于作业的成本,如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通过记录和追踪这些成本项目,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3.3 成本分配间接成本需要根据一定的分配基准或分配方法分配到各个作业上。

常见的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劳动小时数、直接劳动成本或作业的产出数量等。

分配基准的选择应基于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3.4 成本汇总和分析最后,需要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汇总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进而评估作业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效益。

4. 优缺点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准确衡量每个作业的成本和盈利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可以追踪和控制作业的成本,帮助发现潜在的成本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种成本管理方法

五种成本管理方法

五种成本管理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对企业各项作业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作业成本动因,并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加精确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预先设定标准成本,并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成本差异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设定目标成本并不断优化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以实现目标利润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

四、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变动成本和间接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直接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和经营决策效率。

五、质量成本法
质量成本法是一种将质量与成本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识别和评估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测方面的成本,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和维修费用。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它涉及到成本的控制、分析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作业成本管理,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作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以实现生产成本的合理分配和优化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1. 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控制,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生产效率提升: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通过优化工艺和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资源分配优化: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步骤1. 作业成本核算: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以便对生产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2. 作业成本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实施成本控制,包括材料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控制等,确保生产成本的稳定和可控。

3. 作业成本分析: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变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的原因,为优化生产过程提供依据。

4. 作业成本优化: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工艺改进、流程优化、设备升级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1. 设定目标:制定明确的作业成本管理目标,包括成本控制目标、效率提升目标和资源优化目标等。

2. 数据收集:收集与作业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材料用量、人工工时、制造费用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成本核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进行分类、归集和分配,得出各个环节的成本总额。

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概述导言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作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用以及相关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作业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生产活动运行的高效性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它包括对作业成本的预测、分析、评估、监控等过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成本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作用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对作业成本进行预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和成本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决策支持: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可以获得准确的成本数据和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层做出明智的战略决策和运营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效率提升: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优化,找到生产过程中的低效环节和瓶颈,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流程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成本核算: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对作业成本进行精确的核算,并分摊到各产品或服务上,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和盈利状况,从而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和销售策略提供参考。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作业成本管理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下面几种: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标准效率来对作业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和成本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2.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寻找成本偏差的原因和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1. 引言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方法,旨在追踪和控制作业成本,以便更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资源和决策。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管理,企业可以评估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持续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用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

2.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各项作业的成本进行跟踪、分析和控制,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利用、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可以指生产一件产品、提供一项服务或执行一项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准确评估作业成本,确保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匹配,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过高或效率低下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3. 作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作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3.1 实现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可帮助企业追踪和控制各项作业的成本。

通过及时获取作业成本数据,企业可以识别成本高的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利润率,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3.2 优化资源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作业所需要的资源量,以及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通过对资源利用率的跟踪和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3.3 决策支持作业成本管理提供了对作业成本的准确评估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分析作业成本,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决策对作业成本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4. 常用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为了实现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跟踪和控制作业成本。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4.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它通过设定和维护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以评估作业成本的偏差并确定原因。

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准确计算和对作业管理的有效控制,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作业管理的要点,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运营管理。

一、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是企业确定每个作业的实际成本的过程。

常用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有作业订单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 作业订单成本法作业订单成本法是指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订单,将相关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去。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定制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例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

其次,根据作业的订单,将相关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去。

根据驱动因素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例如人工成本可以按照工时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可以按照用量比例分配。

最后,将分配得到的成本累计到各个作业的成本中,得出每个作业的实际成本。

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算作业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批量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作业的标准成本,即预先设定的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其次,根据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成本差异可以分为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

最后,根据成本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等,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二、作业管理要点作业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策划和组织,对作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以下是几个作业管理的要点:1. 作业规划和布局作业规划和布局是指根据产品的需求、生产工艺等因素,合理安排作业的顺序和流程,使各个作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避免作业之间的交叉干扰和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浅谈作业成本管理

浅谈作业成本管理

浅谈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作业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通过合理分析和评估作业成本,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规划资源、优化流程,并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本文将就作业成本管理的定义、目的、原则以及实施步骤进行浅谈,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定义作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作业性质和规模的分析,将各项作业的成本与产出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它包括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分摊以及计算,并据此进行预算编制、成本分析、效益评价等。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控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利润最大化。

具体而言,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使管理者能够明晰投入产出比,合理规划资源,并进行合理定价。

2. 通过对各项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发现成本差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3. 建立健全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提升利润水平。

4.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使管理者能够明晰投入产出比,合理规划资源,并进行合理定价。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原则作业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成本要素分析原则:将企业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别进行核算和分析。

2. 成本控制原则:通过对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实现成本的精确控制。

3. 成本计划与实际控制相结合原则:在制定成本预算的同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对成本进行动态调整和控制。

4. 管理者参与成本控制原则: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管理者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

四、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初步准备阶段:明确作业的概念、确定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相关作业流程和数据信息的收集方式。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例题15·判断题】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降低成本的途径中作业消除和作业减少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 )
【答案】×
【解析】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但作业减少是指降低作业的需求,包括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需求。
4.作业业绩考核
业绩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以此来评价是否改善了流程。
(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非增值作业 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果一项作业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

成本分配观 成本分配观,它说明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又引起资源的需求。因此,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流程观 流程观,它为企业提供引起作业的原因(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业绩计量)的信息。流程观关注的是确认作业成本的根源、评价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已实现的结果。 (四)流程价值分析
【提示】增值作业又可分为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增值成本即是那些以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或者说,是高效增值作业产生的成本。而那些增值作业中因低效率所发生的成本则属于非增值成本;执行非增值作业发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
【例题14·判断题】非增值成本是指由非增值作业发生的作业成本,是需要通过持续改善来消除或逐步降低的成本。( )
四、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概念 要点 作业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 成本
动因 含义 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 作用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 分类 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业成本管理(ABC)

作业成本管理(ABC)

第一部分:作业成本管理ABCM概论与应用课程目的通过ABCM的基础知识与观念的讲解,激发企业管理者加强全面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等动机。

了解作业成本管理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公平精确地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报价,产品组合决策,盈利分析和业绩评价,更重要是为公司战略、战术和日常经营都能提供决策支持。

理解作业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最佳系统和工具。

课程大纲成本管理简介作业成本管理概论:1、传统成本核算制度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本信息?2、ABCM简介ABC:作业成本计算ABM:作业成本管理3、ABCM如何改善企业战略、战术与日常业务4、导入ABCM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部分:作业成本管理模型结构(概念设计)课程目的进一步理解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ABCM 要素与模型结构(概念设计)课程大纲一般业务流程介绍流程与作业制造业成本流程图作业成本管理要素与模型:资源、作业、成本对象等要素,ABCM模型结构二维ABCM:从成本计算到成本管理,CAM-I十字形ABCM构架介绍作业字典设计一般原则第三部分:作业成本管理项目有效实施课程目的1、ABCM实施步骤、项目范围、参与角色、概念设计及工具与技术2、学会在ABCM实施中如何避免常见陷阱,如何作好解决方案课程大纲:•项目实施步骤及范围、项目角色及任务•项目计划•确定财务和业务资源•项目计划•确定财务和业务资源•定义作业和流程•开发成本模型的概念设计2、ABCM实现及各种常用工具与技术如人工资源模板、资源成本的ABC分类、通用分类模式、流程模板、作业属性分析、价值分析、作业的质量成本、作业效用工作单、成本/效益矩阵、Pareto(帕拉图)分析、鱼刺图、流程成本机会改进跟踪表等各种工具与技术,便于企业实施。

ABC/ ABM实施最佳实践:从分析到行动•关键成功因素•实施阶段中可能出现的陷阱及其解决方案注:制造业作业成本管理案例介绍贯穿在整个培训课程中培训对象公司财务、成本、统计等管理人员培训目的通过强化培训,综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掌握成本的思想和管理方法,了解各项成本的相互关系,认识如何以成本变化判断系的有效性,学习企业中的七种浪费,学习成本分析和改进方法,建立成本管理体系,能够在企业中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工作。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实施的八大步骤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实施的八大步骤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实施的八大步骤
作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

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更加精确地掌
握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

下面我将详细
介绍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实施的八大步骤。

第一步:确定成本核算目标
在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成本核算目标,即希
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

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等。

明确成本核算目标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管理和决策。

第二步:确定成本核算周期
成本核算周期是指企业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时间周期,可以根据企业的
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为月度、季度或年度。

确定成本核算周期有助于企
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成本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三步: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是保证成本核算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企业可以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术工具,建立起完
整的成本核算体系。

第九章 作业成本管理(ABM)

第九章 作业成本管理(ABM)

作业成本计算的形成
作业成本计算简称ABC,是指以作业为计算 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 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 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真正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库珀(R . ooper)和 卡普兰(R . Kaplan)两位教授是作业 成本计算的推动者。
适时生产系统
产品生产总时间
=加工时间+整理运送时间+等待时间+检验时间
不足总时间 的10%
要求生产过程 不间断
主张适时生产系统的人认为: 只有加工时间才是增值时间。
只有具有相同动因的作业,才可以合 并为同质的作业中心,否则不能合并。 在实际工作中,作业中心可以小到一项 作业,大到多项作业的集合。企业应结 合实际予以确定。
作业价值分析——资源动因价值分析
合理选择资源动 因的分配标准
资源是指企业从事各项作业所必需的 经济要素。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 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和厂房设备资源等 内容。
如果用现行作业预算中的价格标准 乘以约定能力预算,就可以计算出约 定能力条件下的预计成本总额。
它是约定能 力预算值
作业按其 利用程度 不同
提供作业 已耗用作业
未耗用作业
综合评价要求编制作业分析报告。
作业分析报告内容: ◇反映作业的等级; ◇反映作业的利用程度
作业分析报告
项目 提供的 预计 作业量 价格 标准 约定 预算 实际 能力 成本 成本 预算
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
◑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同 ◑成本控制的性质不同 ◑研究范畴不同 ◑分析内容不同 ◑成本改进的侧重点不同
区别 成本控制对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下的作业成本管理【课程介绍】作业成本管理是目前500强企业普遍使用的成本控制的方法。

它对于企业在竞争环境下如何深入进行内部成本控制、业务流程改善和全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手段。

本课程突破以往企业传统作业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框架,从现代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对传统的和当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概括和改进,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和体系,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全程供应链超低成本竞争优势。

【学习目的】-了解传统作业成本管理在成本核算方面的缺陷和如何对其相应的改进;-整体把握当今国外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和历史背景;-全面掌握现代作业成本管理思想、概念、原理、方法;-掌握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作业成本管理;-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如何实施企业现代战略成本管理。

【学习对象】-外资、中外合资、国营、私营企业等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MBA 专业和会计专业毕业人员。

【学习时间】共6个小时(上午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课程大纲】-作业成本管理的历史背景-传统作业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区别-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管理模式-作业的属性-作业的界定-作业成本管理-案例:作业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历史背景作业成本理论是对成本运动规律的描述。

作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对作业的客观分析基础上的成本分配体系。

“作业”和“作业会计”概念最早在70年代由管理学家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在他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提出。

80年代,库泊和卡普兰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论,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库泊和卡普兰认为:1)作业是投入和产出的中间环节;2)作业是企业价值链的组成元素;3)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是按照“资源–作业–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展开的。

二、传统作业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区别简单而言,传统作业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性质区别在于成本对象核算是单一化还是多元化(见4-1-1和4-1-2)。

1.传统作业成本管理的核算模型传统作业成本管理以产品成本为核算主体,所有为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通过作业核算在产品成本上。

2.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核算模型现代作业成本管理以用户界定的任何成本对象为核算主体,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通过作业核算在成本对象上。

成本对象可以是多元化的。

所有成本对象是平等地位的。

与产品一样,都有直接材料、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或作业。

三、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管理模式由于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体系的客观条件限制(管理基础、人力资源素质、成本效益、体系资源投入等),可以选择白箱、灰箱或黑箱三种管理模式之一。

对企业而言,成本的消耗链如下:资源(Resources) 作业(Activities) 成本对象(Cost Objects)这反映了作业消耗资源和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过程。

当企业在成本消耗链上界定了所有作业并进行成本控制时,称之为白箱管理模式。

当企业在成本消耗链上界定了部分作业并进行成本控制时,称之为灰箱管理模式。

当企业在成本消耗链上不界定作业并进行成本控制时,称之为黑箱管理模式。

白箱、灰箱或黑箱管理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管理要求的变化而互相转换。

三种模式体现在成本核算模型上。

1.白箱管理模式白箱管理模式指如下的关系:资源(Resources) 全部作业(Activities) 成本对象(Cost Objects)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关系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

成本对象直接消耗资源或作业,作业直接消耗资源。

该模式俗称‖西医模式‖。

它是在较完善的管理基础、体系资源投入充足、人力资源素质高、或对成本效益的追求等情况下,组织持续改进或工程再造的首选模式。

有些成本对象消耗的资源只有直接材料和直接费用两个部分,有些成本对象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费用和作业三个部分,作业消耗间接费用。

2.灰箱管理模式灰箱管理模式指如下的关系:资源(Resources) 部分作业(Activities) 成本对象(Cost Objects)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关系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

成本对象直接消耗资源或作业,作业直接消耗资源。

该模式俗称‖中西医模式‖。

它是在有一定管理基础、体系资源投入可以增加、人力资源素质有一定基础、或对成本效益的追求等情况下,组织持续改进的首选模式。

有些成本对象消耗的资源只有直接材料和直接费用两个部分,有些成本对象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费用和作业三个部分,作业消耗间接费用。

3.黑箱管理模式黑箱管理模式指如下的关系:资源(Resources) 成本对象(Cost Objects)资源和成本对象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

成本对象直接消耗资源。

该模式俗称‖中医模式‖。

它是在管理基础不完善、体系资源投入有限、人力资源素质不高、或对成本效益的追求等情况下首选的模式。

每个成本对象消耗的资源只有直接材料和直接费用两个部分。

四、作业的属性作业的属性是指作业的分类。

从价值链的角度划分,作业有:1.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指能给顾客或企业产生价值的作业。

2.浪费作业浪费作业是指不能给顾客或企业产生价值并且是产生负面影响或损失的的作业。

3.其他非增值作业其他非增值作业是指非浪费作业的非增值作业。

五、作业的界定如何分析和界定作业是建立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

在确定作业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的活动分解成容易理解和管理的作业。

作业分析是描述企业的资源(时间、人力、物力)是如何被作业消耗以及作业的输入和输出事项。

这些输入和输出事项反映作业之间的关系。

作业可以是属于一个部门或者是跨部门的。

在进行作业分析的过程中,应借助建立作业流程图(Activity Flow Diagram) 来完成。

在建立作业流程图之前,先要了解以下符号的规定。

1.作业流程图–作业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符号代表所有输入和输出事项的起点或终点。

它可以是人、公司、部门、客户、产品、供应商或其他系统。

它定义了作业系统的边界。

为避免划作业流程图时有交叉线,起点或终点可以重复展示在作业流程图上。

圆形符号的作业把输入转换成输出。

作业名称的定义一定是由动词谓语加宾语或宾语从句组成,例如,采购材料、检测设备等。

每个作业均有输入和输出。

如果作业有输入但没有输出,则这个作业就被称为‖黑洞‖。

如果作业有输出但没有输入,则这个作业就被称为‖奇迹‖。

每个作业可以有多个输入和输出。

输入和输出箭头线代表在起点、终点和作业之间的传送物和传送方向。

输入和输出事项名称(传送物)一定是名词,例如,文件、数据、材料、时间、半成品、成品等。

4-4-1 作业流程图说明了以上的符号的使用。

2.单个作业的界定–作业内部分析在对单个作业的界定时,确定作业的范围是很重要的。

一般而言,作业是由一系列的任务组成,这些任务是分配给人或机器完成。

同类或相似的任务构成一个有具体目的的作业。

在进行单个作业的界定时,常常会借助因果分析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完成。

比如以下的采购材料作业。

接收营业部的定单了解目前库存发运材料签定采购合同当任务是相关时,这些任务就组合成一个作业(这个过程称为整合)。

但当任务是不相关时,这些任务就分拆成二个或多个内部任务相关的作业(这个过程称为分拆)。

作业在什么时候整合或分拆,有以下建议:1.每个部门一般定义二到十个作业,小部门可以是一个作业。

2.每个作业一般有五到十五个高度相关的任务。

3.如果一个作业只有一个任务,这个作业就过分分拆。

需要重新整合。

4.如果一个作业只有一个输入事项和一个输出事项,这个作业就不用再分拆。

5.如果一个作业只有多个输入事项和一个输出事项,这个作业就不用再分拆。

而这个输出事项就是成本动因。

6.如果一个作业只有多个输入事项和多个输出事项,这个作业就可能要分拆。

7.如果二个作业有一个共同输出事项,这二个作业就要整合。

3.作业成本动因的界定作业成本动因的界定要根据作业的输出事项来确定。

有以下二种情形:1)作业只有一个输出事项时,这个输出事项就是作业成本动因。

2)当作业有多个输出事项时,要根据作业的首要动机来确定出一个主要的输出事项(primary output)。

这个主要的输出事项就是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有三种划分:●业务计量型成本动因它是按作业发生的次数或频率来确定作业成本动因。

如生产准备的次数、生产批次、接收材料的次数、产量、设计新产品的个数、接受客户的投诉次数等。

选择业务计量型成本动因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个作业发生时所消耗的资源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就要选择别的类型的成本动因。

●期间计量型成本动因它是按完成每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量来确定作业成本动因。

当不同的成本对象所需的作业量有很大差异时,就使用期间计量型成本动因。

例如,为简单的产品做生产准备可能只需要10-15分钟,而为复杂的产品做生产准备可能需要6个小时,用生产准备小时将准备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上就较其它成本动因合适。

期间计量型成本动因的例子有:直接人工小时、检验小时、机器小时、生产准备小时、维修小时等。

选择期间计量型成本动因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个作业发生时所消耗的单位时间资源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就要选择别的类型的成本动因。

●费用计量型成本动因它是根据每次完成一个作业所消耗的实际资源费用作为成本动因。

当以上二个成本动因的使用前提不满足时,就只能使用这个费用计量型成本动因。

费用计量型成本动因由于使用直接计量方法而成为最准确的成本动因。

通常它适用于与作业相关的,资源非常昂贵并且每次作业中用量上都有很大变化的情况。

例如发运成品,由于到货终点不一样,每次的运杂费或每发运小时的费用都不一样时,所以只能按每次发运所发生的运杂费为成本动因分配到不同的成品或销售地区上。

业务计量型成本动因和期间计量型成本动因反映了作业的工作能力或作业水平。

作业水平的高低由资源的投入量来决定。

4.作业与ISO 9000过程的关系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是面向过程进行整理管理。

过程的定义与作业的定义是一致。

因此,过程与作业可以等同为一样。

但在实际操作中,过程可以是作业的组合,也可以是单个作业。

ISO 9000 界定了质量管理过程,但没有对过程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管理可以支持ISO 9000 过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但前提是过程是作业的组合。

六、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合格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作业成本管理直接支持企业内部流程的持续改进以及流程再造。

流程的持续改进是指对作业进行系统的和渐进的改造。

流程再造指是对作业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作业成本管理包括四个阶段:☐确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流程再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