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2、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新)

合集下载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空间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来揭示人类空间活动规律、发现空间特征和提供决策支持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以地球表面上的空间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技术,识别并提炼空间模式及特征,进而对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空间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空间统计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的规律和特征。

2. 空间交互模型:通过空间关系模型、地理网络模型等方法,研究地理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 空间模拟:通过建立模型,模拟真实的空间过程和变化情况,并探索空间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机理。

4. 空间数据挖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从海量的空间数据中挖掘出规律、趋势、关联和特征。

5. 空间可视化: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将空间数据转化为视觉表现形式,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认知地理现象和空间模式。

通过以上方法,空间分析能够有效地描述和解释地理现象和空间模式的规律与特征,为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支持和可视化工具。

空间机构力学分析与优化

空间机构力学分析与优化

空间机构力学分析与优化引言空间机构是一种由刚性连杆和转动副连接而成的机械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航天器、机器人、自动化装置等。

在设计和开发空间机构时,力学分析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空间机构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优化方法。

一、空间机构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1. 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构构件几何运动关系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机构连杆长度、连杆角度的计算,可以获取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信息。

常见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包括正解和逆解。

其中,正解是通过已知输入角度计算输出位置;逆解则是通过已知输出位置计算输入角度。

2.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研究机构构件力学特性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构的惯性力、滑动摩擦力和驱动力等,可以确定机构的动力学行为。

常见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牛顿-欧拉法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方程建立动力学方程,适用于复杂的机构系统。

拉格朗日法利用广义坐标和拉格朗日方程,对机构的动能和势能进行求解,适用于简单机构。

二、空间机构力学分析的优化方法1.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通过优化设计参数,使机构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

常见的结构优化方法有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

拓扑优化通过增加或减少材料以改变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以达到最佳性能。

形状优化通过调整构件的几何形状,改变结构的应力场分布,以提高机构的强度和刚度。

尺寸优化通过调整构件的尺寸,以满足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性能指标。

2. 运动学优化运动学优化是通过调整机构输入参数,使机构的运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常见的运动学优化方法有速度优化和加速度优化。

速度优化通过选择输入角速度和数值方法,使得机构的输出位置速度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加速度优化通过选择输入角加速度和数值方法,使得机构的输出位置加速度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3. 动力学优化动力学优化是通过调整机构驱动力、摩擦力和惯性力等参数,使机构的动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空间分析要点

空间分析要点

空间分析要点(参考)第一章1空间对象的属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空间要素属性是指与空间(时间)位置相关的属性,主要包括:空间对象的位置、大小、形状、速度、事件发生的时间。

二是非空间要素属性,也称描述属性,是指与空间位置无关或无直接关系的属性:如颜色、密度、质地等等。

2、空间分析的目的就是根据空间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探求空间对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生原因及发展规律。

3、空间对象的类型:按空间维数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类0维空间对象:有位置无长度的对象,如:居民点、地图中的城市、地震的震中位置。

1维空间对象:有长度的对象,一般由两个或多个0维目标组成,如:道路、河流。

2维空间对象:有面积的空间对象,如土地使用的类型、湖泊。

3维空间对象:具有体积的空间对象,如地下的矿体、大坝、隧道等。

根据空间对象的连续性,可分为两类:连续型的空间对象:在空间中连续分布的对象,如:某区域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大气污染物浓度、海水的盐度。

离散型的空间对象:在空间中不连续分布的对象,女口:城市中商业网点的分布,道路与河流,建筑物。

4、空间实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空间关系,主要可包括:距离关系、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空间相关、空间关联、空间配置、空间过程、空间尺度5、空间要素模型:前GIS系统中数据组织的基本方式。

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

6、空间的主要内容: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势、对比等内容空间形态:空间对象的几何形态空间距离:空间物体的接近程度空间关系:空间对象的相关关系,包括拓扑、方位、相似、相关等空间过程7、空间的主要方法:(1)基于地图的空间图形分析,如GIS中的缓冲区、叠加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等;(2)空间动力学分析,有城市扩张模型(驱动力等)、空间价格竞争模型(区位优势)、空间择位模型(中心地等);(3)空间信息分析,是指根据数据或统计方法建立的模型,如空间聚_________ 模型等。

第五章 2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叠合分析

第五章 2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叠合分析

Clip裁剪:输出层按一个图层的边界,对另一个图层的内容要 素进行截取后的结果
Update更新:输出层为一个经过删除处理后的图层与一个 新特征图层进行合并后的结果
空间联合
Union合并 Intersect相交 Identity识别 Erase擦除
属性表发生变化
要素提取 图层更新
Clip裁剪 Update更新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
2 4 3 5 A B 2B 1B
1A 3A 2A 4A 4B
1
3B
5B
降雨量
土壤类型
适宜农作物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
矢量
栅格化
二值化
逻辑运算
结果
实例
坡度图
河流图
Cost=River+Slope
成本图
修建公路的成本图
Legen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复习题

空间叠合分析的概念?及其用途?
B C C A C
A
2 3
B
C A
4
1
3 5
B
2
4 5

消防服务区和地铁线的叠加分析
2.1.3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加分析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加是指将两个不同图层的多边形 要素叠合,产生新的多边形要素,以解决地理变量的多准 则分析、区域多重属性的模拟分析、地理特征的动态变化
分析、区域信息提取等。
叠合后产生输出新图层的属性信息与原多边形的继承 关系,要根据叠加的不同方式而定。

数据分层组织是叠合分析的基础 分层可以用矢量数据结构点线面表示,也 可以用栅格数据结构表示

第四部分 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一)

第四部分 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一)

第二节 GIS的空间分析模型 的空间分析模型
GIS支持的空间分析模型是多样的。它们支 持多种类型的空间分析需求。
第二节 GIS的空间分析模型 的空间分析模型
一、GIS空间分析模型的概念 空间分析模型的概念 GIS空间分析模型是在GIS空间数据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科学体系 问题域抽象的空间概念模型,和广义的模型 概念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GIS空间分析 模型主要是数学模型。特点表现在:
第二节 GIS的空间分析模型 的空间分析模型
1、空间定位是空间分析模型特有的特性, 构成空间分析模型的空间目标(点、弧段、 网络、面域、复杂地物等)的多样性决定了 空间分析模型建立的复杂性。 2、空间关系也是空间分析模型的一个重要 特征,空间层次关系、相邻关系以及空间目 标的拓扑关系也决定了空间分析模型建立的 特殊性。
第一节 关于模型的一般知识
四、模型的分类 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形象模型和抽象模型。 前者包括直观模型、物理模型等,后者包括 思维模型、符号模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 等。但这些模型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个系 统中往往需要多种类型的模型。
研究生11.11.16
第一节 关于模型的一般知识
(1)直观模型,只供展览用的实物模型以及玩具、 照片等。通常是把原型的尺寸放大或缩小。 (2)物理模型,主要是直观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它 不仅可以显示原形的外形和特征,而且可以用来进 行模拟实验,间接地研究原形的外形的某些规律。 (3)思维模型,指通过人们对原型的反复认识,将 获取的知识以经验形式直接存储于大脑中,从而可 以根据思维或直觉作出相应的决策。专家系统中的 专家知识就是一种思维模型。 (4)符号模型,是在一些约定或假设下借助于专门 的符号、线条等,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描述原型。 地图就是一种典型的符号模型。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的系统。

GIS空间分析是GIS系统中最核心和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基于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一、GIS空间分析的原理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包括空间对象和空间关系。

1. 空间对象在GIS中,地理空间数据可以表示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等。

每个空间对象都有其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属性信息。

2. 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指的是空间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空间关系有邻接关系、包含关系、重叠关系等。

空间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和空间模型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在地理空间数据集中提取与条件匹配的数据信息。

常见的空间查询操作有点查询、线查询和面查询等。

2. 空间统计空间统计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规律。

常见的空间统计方法有点密度分析、热力图和聚类分析等。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的有限样本点,推算未知位置处的属性值。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

4.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从而预测和分析未来的空间变化。

常见的空间模型有流域模型、土地利用模型和城市增长模型等。

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GIS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1. 城市规划GIS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和评估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最优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

2. 环境保护GIS空间分析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分析污染源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空间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空间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空间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空间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空间场的分布特征、空间插值和预测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空间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空间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空间统计学基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到空间领域。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随机性原理:空间统计学假设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分布是随机的,即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 自相关原理:空间统计学认为相邻地理位置的观测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即某一个地点的观测值受其周围地点的影响。

3. 空间非平稳性原理:空间统计学认为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在空间上是不均匀的,即空间上的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或增强。

二、空间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空间统计学根据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性质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多种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空间数据可视化是一种重要的空间统计方法,它通过图形、地图等方式展示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规律。

2. 空间插值方法:空间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的离散空间点数据,推测未知位置的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

3.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是指通过计算相邻地理位置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研究空间数据的相关性。

其中常用的指标有皮尔逊相关系数、莫兰指数等。

4. 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是将相似空间单元聚集到一起的方法,用于发现空间上的聚集现象。

常用的聚类算法有K均值算法、层次聚类算法等。

三、空间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空间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用于分析和处理空间数据,进行地图制作和地理空间分析等。

2. 生态学:空间统计学可以研究物种分布、群落格局等生态学问题,帮助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gis自考习题-整理单选+多选学生用

gis自考习题-整理单选+多选学生用

第一章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 世纪____ ?A.50 年代B.60 年代C.70 年代D.80 年代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___ ?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3、“3S”技术指的是?A.GIS 、RS、GPSB.GIS 、DSS、GPSC.GIS 、GPS、OSD.GIS 、DSS、RS4、下列属于GIS 输入设备的是___ ?A.主机B.绘图机C.扫描仪D.显示器5、把GIS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按___ ?A.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6、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A.地图学B.地理学C.计算机科学D.测量学7、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___ ?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8、有关地理系统的论述错误的是 __ ?A.地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B.地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依据C.地理系统就是统一地图学D.地理系统是以哲学思维和高度现代化的技术为支撑的科学体系9、GIS 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 世纪?A.60 年代B.70 年代C.80 年代D.90 年代10、GIS 的主要工作方式是?A.批处理方式B.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C.模拟方式D.增量方式11、GIS 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12、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 ___ ?A.信息具有传输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C.信息具有适用性D.信息具有主观性13、下列哪些属于GIS产品的输出设备?A.键盘B.硬盘C.主机D.显示器14、下列GIS软件中哪一个不是ESRI公司的产品?A.ArcViewB.ArcSEDC.MapXtremeD.MapObject15、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___ ?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16、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A.绘图仪B.打印机C.图形显示终端D.图形数字化仪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A.大B.小C.相当D.无法比较2、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__ ?A.P (5,8)B.P (8,5)C.P (4,7)D.P (7,4)3、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___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4、矢量结构的特点是___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__ ?5、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___A. 直接栅格编码B. 链码C. 游程编码D. 四叉树编码6、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___ ?A.点方式B.开关流方式C.连续流方式D.增量方式7、描述地理实体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数据为___ ?A.属性数据B.几何数据C.关系数据D.统计数据8、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A.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9、地理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是___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10、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___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以上三者11、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A.矢量结构B.栅格结构C.拓扑结构D.多边形结构1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13、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___ ?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14、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 ___ ?A.打印机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C.主机D.硬盘15、GIS 所包含的数据均与___ ?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16、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____ ?A.拓扑邻接B.拓扑包含C.拓扑关联D.以上都不是17、栅格结构的特点是___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18、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 ___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仪法C.数据结构转换法D.分类影象输入法19、矢量数据量与表示地物精度之间的关系是___ ?A.数据量越大,精度越高B.数据量越小,精度越高C.数据量越大,精度越低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20、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____ ?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21、下列栅格数据编码方法中,接近矢量结构,不具有区域性质的编码方法是____ ?A.四插树编码B.块码C.游程编码D.链码22、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____ ?A.结构紧凑,冗余度小B.结构紧凑,冗余度大C.结构松散,冗余度小D.结构松散,冗余度大23、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A.邻接关系B.关联关系C.包含关系D.拓扑关系24、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种可获取矢量数据___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法C.遥感信息提取D.手工网格法25、在多边形矢量编码方法中,由点索引与边界线号相联系,以线索引与各多边形相联系的编码方法是__ ?A.多边形环路法B.树状索引编码法C.拓扑结构编码法D.四叉树编码法26、决定了栅格数据的精度A.网格边长B.网格数C.顶点数D.像元27、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___ ?A.手工方式B.扫描方式C.投影方式D.数据通讯方式28、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A.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29、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___ ?A.属性数据B.地图数据C.影象数据D.DTM 数据30、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___ ?A.栅格尺寸的大小B.编码方法C.地物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31、为了唯一标示每个记录,必须有记录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是___ ?A.代码B.主关键字C.辅关键字D.记号32、对于游程长度编码而言,图形程是度与压缩比的关系式 __ ?A.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高B.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低C.图形越复杂,压缩比越高D.二者间无关系33、__ 是数据组织的基本对象。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导语: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欢迎借鉴!空间数据分析1.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SA)是基于地理对性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各类综合性地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为人们建立复杂的空间应用模型提供了基本方法.2. 空间分析研究对象:空间目标。

空间目标基本特征:空间位置、分布、形态、空间关系(度量、方位、拓扑)等。

3. 空间分析根本目标:建立有效地空间数据模型来表达地理实体的时空特性,发展面向应用的时空分析模拟方法,以数字化方式动态的、全局的描述的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反映地理实体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

GIS空间分析实际是一种对GIS海量地球空间数据的增值操作。

4. ArcGIS9中主要的三种数据组织方式: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

Shapefile由存储空间数据的dBase表和存储属性数据和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系的.shx文件组成。

Coverage的空间数据存储在INFO表中,目标合并了二进制文件和INFO表,成为Coverage要素类。

5. Geodatabase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6.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空间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运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其核心是根据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数据分析其位置、属性、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周围其他对象的相关制约,相互影响关系。

方法主要有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的量算与空间内插,三维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

7. 栅格数据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通常使用线性代数的二维数字矩阵分析法作为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

栅格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复合分析,追踪分析,窗口分析。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ppt课件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ppt课件

绝对高度H/m
相对高度△H/m
坡度s
<3°
<400 400~800 >800 <100 100 ~ 200 >200 >200
2020年5月17日3时12分
18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
3.地学剖面的绘制和分析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确定地形剖面线的位置 ➢剖面线交点的内插计算 ➢地形剖面线及相关地理信息(地质、土壤、 土地利用等)的叠加表示和输出
多边形叠加分析
2020年5月17日3时12分
38
《地理信息系统》
多边形叠合方式:
……
C
32
……
C
43
……
C
…… …… …… ……
线与多边形叠加分析
2020年5月17日3时12分
34
《地理信息系统》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分析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分析是指将两个不同 图层的多边形要素相叠合,产生一个新的多 边形图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多边形要素 分割成新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所有叠加 图层的属性。
2020年5月17日3时12分
5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源于60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在开 始阶段,主要是应用定量(主要是统计)分析手段用于 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 理空间本身的特征、空间决策过程和复杂空间系统的时 空演化过程分析。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 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 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乃至利用地 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 空间分析的实例,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 分析。
他在绘有霍乱流行地区所有道路、房屋、饮用 水机井等内容的1:6500比例尺地图上,标出 了每个霍乱病死者的住家位置,得到了霍乱病 死者居住分布图。

930《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试科目大纲

930《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试科目大纲

92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试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招生类型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元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组成与功能结构、GIS与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关系,GIS基本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及其应用。

考生应系统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元数据的概念、特点,GIS组成与功能结构,GIS基本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具有综合应用基本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关于GIS的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GIS、方法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地理空间数据1、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基本特征;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来源,空间数据获取、编辑处理;3、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4、GIS空间数据模型;5、空间数据元数据;6、游程长度编码、线性四叉树编码。

(二)地理信息系统1、GIS的概念,GIS形成、发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3、GIS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4、GIS基本组成、功能与体系结构;5、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特点和能力;6、GIS的输出特点;7、GIS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三)空间分析1、空间查询;2、点、线、面、体目标的基本空间量算;3、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地形分析、空间统计分析;4、空间分析综合应用。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5.1 数字地形模型分析
数字地形模型:
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对连续变化的地 形起伏进行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 属性特征的数字表达。包括高程、坡度、坡向及其 他地貌特征等。
简单的说指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
DTM
规则格网(Grid)
( 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
cos
zn
xn2 yn2 zn2
arccos
zn
xn2 yn2 zn2
0 90
坡向:θ
方位角: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 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 的水平夹角。


arctan

xn yn

x
z
φ O
θ
n
y 正北
(2)拟合曲面法 采用二次曲面来拟合局部的地形表面,常采用3*3的格网 来计算中心格网点的坡度和坡向。
坡度 坡向
arctan(

2 x


2 y
)
x y
另一种坡度表示法:坡度百分比
tan

高差 长度 100
(二)曲面面积的计算
地表单元的曲面面积用DEM计算,根据 空间矢量的几何性质,单元曲面面积可 以用该单元边的中点所建立的矢量确定 的法矢量的模定义。
z
nij
y
Pi1, j
数字地形模型高程数据的采集一般有两种途径
1)直接采集。在立体测图仪器上由图像(目前主要 是航空相片)建立立体模型,进行量测,并按指定 格网单元大小直接获得高程数据矩阵;
2)间接采集。在地形图上通过对等高线数字化,并 进行插值计算或按网格单元直接量算而获得。

GNSS、RS、GIS原理与方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GNSS、RS、GIS原理与方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GNSS、RS、GIS原理与方法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考试要求:1.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组成、卫星信号的结构以及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误差源;熟练掌握GNSS测量技术设计、内业数据处理方法与实用数学模型,具备独立运用GNSS技术进行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能力;了解GNSS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2.遥感原理及应用:具有基本的遥感基础理论架构,能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典型地物的电磁波谱特性、几何校正、大气校正、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等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运用所学的遥感技术综合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基本的遥感应用问题的能力;了解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前沿,领会遥感在一些典型国计民生领域的应用案例,比如农业、林业、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

3.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

要求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专业术语,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时要了解其研究最新进展以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二、考试内容:1.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50分)1.1卫星定位的理论基础(1)GNSS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GPS、GLONASS、GALILEO、BDS等GNSS系统的比较。

(3)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4)卫星运动理论基础。

(5)卫星信号、卫星星历。

1.2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

(2)GPS绝对定位。

(3)GPS相对定位。

(4)差分GPS定位。

1.3GPS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影响(1)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2)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4)其他误差。

1.4GNSS测量的技术设计和数据处理(1)GNSS测量的技术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是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生的复试科目。

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系统地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分析的基本内容及技术方法,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在信息系统框架下GIS 的任务、特点和发展。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0%-20%)
掌握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信息、地理数据、元数据;掌握GIS 的定义、特征、分类、组成、基本功能、研究内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30%-40%)
掌握空间数据的概念、基本特征、表达方式;掌握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概念、基本原则等;掌握拓扑关系的概念、拓扑关系的表示方法和意义、拓扑属性与非拓扑属性的判别;掌握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定义、主要存储类型、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与选择;掌握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等。

空间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空间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空间分析作为GI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空间分析技术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常用空间分析方法,如空间插值、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等;3. 学会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实验;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空间插值(1)实验目的:了解空间插值原理,掌握常用空间插值方法。

(2)实验内容:以某地区降水量数据为例,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和样条插值法(Spline)进行空间插值,生成连续的栅格表面。

(3)实验步骤:1)导入实验数据;2)选择插值方法;3)设置插值参数;4)执行插值操作;5)输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2. 实验二:空间叠加(1)实验目的:了解空间叠加原理,掌握常用空间叠加方法。

(2)实验内容:以某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和植被覆盖数据为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生成叠加结果。

(3)实验步骤:1)导入实验数据;2)选择叠加类型;3)设置叠加参数;4)执行叠加操作;5)输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3. 实验三:缓冲区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缓冲区分析原理,掌握常用缓冲区分析方法。

(2)实验内容:以某地区交通线路为例,进行缓冲区分析,生成不同距离的缓冲区。

(3)实验步骤:1)导入实验数据;2)设置缓冲区参数;3)执行缓冲区操作;4)输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空间插值实验,成功生成了某地区降水量的连续栅格表面,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2. 实验二:通过空间叠加实验,成功生成了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叠加结果,为土地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数据基础。

3. 实验三:通过缓冲区分析实验,成功生成了不同距离的缓冲区,为交通规划、土地利用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1、空间分析:基于地理对像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2、尺度:广义尺度是实体、模式化过程在空间化时间上的基准尺寸,从研究和被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尺度是指研究某一现象或事件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或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3、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4、网络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网络系统的抽象表示5、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唯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6、地理网格:地理网格系统是一种以平面子集的规则分级刨分为基础的空间数据结构,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有利于开发面向空间数据库和几何操作的更有效算法7、尺度变换:信息在不同尺度范围之间的转换称尺度变换,是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实现跨越不同尺度的辨识、推断、预测或推绎,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8、泰森多边形:将所有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气象站的降雨强度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该多边形就称为泰森多边形9、空间统计分析:是以具有地理空间信息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的一门新学科。

10、网格gis:网格gis是gis与网格技术的有机结合,是gis在网格环境下的一种应用,它将具有地理分布和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资源,通过高速互联网连接并集成起来,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11、地理空间分类:是根据已知的分类模型把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给定类别中,进行数据趋势预测分析的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DEM模型在GIS中的应用
(一)利用DEM绘制 等高线图:
如图所示,利用 DEM绘制等高线图, 是以格网点高程数 据或者将离散的高 程数据由栅格追踪 法原理转换为矢量 等值线所产生的。
(二)利用DEM绘制地面晕渲图 :晕渲图是以通过模
拟实际地面本影与落影的方法有效反映地形起伏的重要的地 图制图学方法。在各种小比例尺地形图、地理图,以及各类 有关专题地图上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0
1
2
3
4 5
6
剖面图制作 •
高程 P B O A C 3
距离(km)
2、通视分析: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距离
O
A
B
C
P
视线平面投影
通视剖面图
基于DEM的可视性分析
DEM水文分析
水文分析模型用于研究与地表水流有关的各种自 然现象如洪水水位及泛滥情况,或者划定受污染源影响 的地区,以及预测当改变某一地区的地貌时对整个地区 将造成的后果等。
土壤侵蚀多因子函数运算复合分析
逻辑判断复合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例:有土壤厚度(大于50厘米)和土壤类型(红壤 和其他类型)两个二值化图层,不同的逻辑运算结 果如下: AND关系:结果是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且土壤为 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OR关系:结果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或者土壤为 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XOR:结果将土层厚度小于50厘米,或者土壤不是红 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NOT:如结果是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但土壤不是 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一、DEM的应用
DEM是各种地球科学分析,工程分析和辅助决策的重要 基础性数据,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解决道路设计和其他民用及军用工程中的一些与高程有关的问题 ;
地形三维显示及风景设计和规划;
产生坡度图、坡向、及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淹没分析、土方
计算等)或建立侵蚀图;

剖面视觉分析 。
二、DEM的数据采集与表示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3 1 1 1 1 1 1
1
D=A+B+C
1
E=|A-B|
F=D-E
函 数 运 算
在Arc View中,使用Map Calculator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栅 格图层的复合(叠加)运算
利用土壤侵蚀通 用方程式计算土壤 侵蚀量时,就可利 用多层面栅格数据 的函数运算复合分 析法进行自动处理。 一个地区土壤侵蚀 量的大小是降雨(R)、 植被覆度(C)、坡度 (S)、坡长(L)、 土壤抗蚀性(SR)等 因素的函数

栅格叠合分析的结果是一个新生成的栅格数据, 其中的每一个栅格的数值都是由参与计算的原 栅格数据计算得到的,栅格叠合通过计算产生 新的空间信息。(地图代数)
栅格加、减运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
B
C
1
1 1
1 2 1 2 1 3 1 2 1 2 1

第四节 空间网络分析
第一节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数字地面(地形)模型(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 )——是通过地表点集的空间坐
标及其属性数据表示表面特征的地学模型。是带
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DTM中属性为高程的叫数字高程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
(更新分析)
(裁剪分析)
结果:
叠置分析实例:有日喀则地区的行政界线图层和通过遥感技
术提取的该区沙漠化类型分布图层,求日喀则地区各县沙漠 化类型统计数据。
图层2 图层1
日喀则地区行政区界线图
日喀则地区沙漠化类型分布图
图层1:图形,属性表
行政区界图属性表
日喀则地区行政区界线图
图层2:图形,属性表
x =
Z5 Z1 Z8
Z2 Z0 Z4
Z6 Z3 Z7
算法3 ( z z1 z5 ) ( z7 z3 z6 ) x = 8 8 x ( z7 z4 z8 ) ( z6 z2 z5 ) y = 8 y
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
ARC/VIEW提取地面坡度坡向图示例
2 = tan 1 ( x2 y )
坡向的计算公式:
y = x
式中: x为x方向的坡度; y为y方向上的坡度。
对 x和 y的计算有不同的算法: 算法1 z z3 z z2 x = 1 , y 4 2 x 2 y 算法2 ( z8 2 z1 z5 ) ( z7 2 z3 z6 ) 8 x ( z7 2 z4 z8 ) ( z6 2 z2 z5 ) y = 8 y
逻辑判断复合法
A
B C A B C
A
B C
A.AND.B.AND.C A B C
A.NOT.(B.OR.C) A B C
A.AND.B.OR.C
A
B C
A.XOR.B.XOR.C
A.OR.B.OR.C
A.AND.(B.OR.C)

是评价一个GIS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之一。
按照空间数据的形式可以把空间分析分为两类:

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矢量叠合分析、矢量临 近性分析、网络分析等。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数字地形模型分析、栅 格叠合分析(地图代数)、栅格临近性分析、 栅格统计等。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第三节 空间缓冲区分析
DEM的数据源与采集方法 以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为数据源 ; 以地形图为数据源 以地面实测记录为数据源
DEM的表示方法 规则格网表示法 不规则三角网(TIN)表示法
由采样点数据建立地形表面
三、DEM模型在GIS中的应用
1、等高线的提取 2、地形指标的提取: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 曲率。 3、制作阴影图 4、可视性分析:可视区域分析、通视性分析。 5、地形的三维显示:点、线、DEM面的三维显示。
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的
计算而获得。
(1)坡度和坡向的计算

坡度——局部地表面与周围的地表面之间最大 的高程变化率。

坡向——是这个最大变化率所在的方向。
在DEM上计算坡度和坡向,就是利用DEM规则 格网上的高程数值,来计算每个格网点的坡度 和坡向数值,生成栅格式的坡度和坡向数据。
日喀则地区沙漠化类型分布图属性表
日喀则地区沙漠化类型分布图
使用IDENTITY命令,进行两图层空间叠置,得到叠置图
叠置图属性表
空间叠置图
三、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

参与分析的图层数据均为栅格数据(可为多个 图层);


虽然数据量大,但运算简单,易于控制;
参与分析的图层必须是同个地区,具有相同的
行列数和栅格单元大小。
第2节 空间叠合分析

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下, 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 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 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A、合成叠合
B、统计叠合
二、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
(合并分析)
(求交集分析)
(识别分析)
(擦除分析)

常用方法:

空间矢量分析法——平均坡度
拟合曲面法——最大坡度
A、空间矢量分析法
△y
i+1,j
△x
i+1,j+1
0℃≤坡度≤90℃
东西
南北
B、拟合曲面法

通常采用3×3的格 网来计算中心点格网 点Z0 的坡度和坡向。
Z5 Z1 Z8 Z2 Z0 Z4 Z6 Z3 Z7
坡度的计算公式:
(2)地表曲率计算

地面的剖面曲率:是指地面坡度的变化率。 地面平面曲率:是指地面坡向的变化率。

(四)-2 地表形态的自动分类
(四)-3 地学剖面的绘制与分析
• (四)-4 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 1、剖面分析
2 A 1 4 5 B 3 高程(m)
400 300 200 100 A
(三)透视立体图的绘制 :立体图是表现物体三维模型
最直观形象的图形,它可以生动逼真地描述制图对象在平 面和空间上分布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关系。
(四)DEM的地形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因子提取;
地表类型分类;
剖面图的绘制;
可视性分析。
(四)-1 地形因子提取

地形因子包括地形的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 表粗糙度、高程变异,以及谷脊特征等于地形有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空间分析的概念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 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 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 空间形态、空间构成和空间演变等信息。

分析空间数据,提供空间决策信息;

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
能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三大功能:海量数据 管理、空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