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西医综合大纲汇总

合集下载

西医综合306大纲

西医综合306大纲

西医综合306大纲
西医综合306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体解剖学: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知识。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代谢、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内容。

3. 组织学: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形态、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等知识。

4. 生理学: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5. 病理学:疾病的形成、发展和病理变化的过程,以及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6. 药理学: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代谢和副作用等知识。

7. 病理生理学:疾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疾病的机制和治疗的原理。

8. 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传播和感染机制,以及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控措施。

9. 病例分析与诊断:通过典型病例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
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10. 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的体检技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的使用等。

11. 医学伦理与法律:医学伦理和法律道德规范,医患关系管理等内容。

12. 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医师或相关领域专家,就特定的医学研究、发展趋势、新技术等进行讲解和交流。

以上是西医综合306的大纲内容,具体细节和重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校和教师有所不同。

西医综合知识点大纲总结

西医综合知识点大纲总结

西医综合知识点大纲总结一、解剖学1. 细胞学: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2. 组织学:四种基本组织类型、器官组织构成3. 解剖学:人体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4. 神经系统解剖学: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循环系统解剖学: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结构和功能6. 呼吸系统解剖学:肺部、呼吸道、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7. 消化系统解剖学:胃肠道、肝脏、胰腺的结构和功能8. 泌尿系统解剖学:肾脏、尿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 生殖系统解剖学: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二、生理学1. 细胞生理学: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细胞代谢的调节2. 神经系统生理学: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大脑功能3.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内分泌器官的功能4. 循环系统生理学: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管的功能与压力调节5.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的生物化学原理、肺部的气体交换6. 消化系统生理学:食物消化吸收、肝脏的代谢功能7. 泌尿系统生理学:肾脏的滤过、尿液的生成与排泄8. 生殖系统生理学:性腺的功能、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功能三、病理学1. 细胞病理学:细胞异常变化、细胞损伤与修复2. 炎症学:急慢性炎症、炎症反应的调节3. 肿瘤学: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4. 免疫学:免疫系统的功能、自身免疫病5. 传染病学: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6. 循环系统病理学: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7. 呼吸系统病理学:肺炎、哮喘、肺气肿8. 消化系统病理学:消化道溃疡、肝硬化、胰腺炎9. 泌尿系统病理学:肾病、泌尿道感染、结石病10. 神经系统病理学:脑卒中、脑膜炎、神经退行性疾病11.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四、药理学1. 药物的分类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3. 药物的作用机制4.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5. 用药原则和临床应用五、临床诊断学1. 体格检查2. 实验室检查3. 影像学检查4. 生理检查5. 临床鉴别诊断与诊断流程6. 诊断学原则和方法六、肿瘤学1.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3. 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 肿瘤的治疗原则和方案5.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七、感染病学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2. 感染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染途径3. 感染病的预防和控制4.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八、临床内科学1. 心血管内科学2. 呼吸内科学3. 消化内科学4. 肾内科学5. 内分泌内科学九、临床外科学1. 心脏外科学2. 肺部外科学3. 消化道外科学4. 泌尿系统外科学5. 神经外科学总结:西医综合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肿瘤学、感染病学、临床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2024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大纲

2024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大纲

2024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大纲西医综合是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一科目。

以下是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的大纲:一、解剖学1. 细胞与组织学2. 骨骼系统3. 肌肉系统4. 神经系统5. 循环系统6. 呼吸系统7. 消化系统8. 泌尿系统9. 生殖系统10. 内分泌系统11. 免疫系统12. 皮肤与皮下组织二、生理学1. 神经系统生理学2. 心血管系统生理学3. 局部血液循环调节4. 呼吸系统生理学5. 消化系统生理学6. 泌尿系统生理学7.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8. 生殖与生殖调节9. 感觉器官生理学10. 运动器官生理学11. 免疫系统生理学三、病理学1. 细胞和组织的病变2. 炎症与炎症性疾病3. 肿瘤学4. 免疫性疾病5. 传染病6. 呼吸系统病理学7. 循环系统病理学8. 消化系统病理学9. 泌尿系统病理学10.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11. 神经系统病理学12. 皮肤病理学四、药理学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4. 呼吸系统药理学5. 消化系统药理学6. 泌尿系统药理学7.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8. 抗感染药物9. 抗炎药物10. 免疫调节药物11. 抗肿瘤药物12.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五、临床医学1.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重症监护3. 临床急诊4. 临床药学5. 临床流行病学6. 临床检验7. 影像学与影像诊断8. 手术与麻醉学9. 康复医学10. 医学伦理与法律以上为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的大纲内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复习准备。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摘要:一、西医综合内科概述1.西医综合内科的概念2.西医综合内科的研究范围3.西医综合内科的重要性二、西医综合内科的诊断方法1.问诊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三、西医综合内科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3.康复治疗四、西医综合内科的常见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2.循环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五、西医综合内科的预防措施1.健康生活方式2.定期体检3.疫苗接种正文:西医综合内科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医学领域,涉及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西医综合内科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内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西医综合内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风湿等多个系统,对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内科疾病复杂多样,通常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西医综合内科在医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诊断方面,西医综合内科主要依靠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问诊是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的重要途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身体的异常变化,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西医综合内科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是内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根治,如肿瘤切除、胆囊切除等。

康复治疗则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恢复和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西医综合内科涉及许多常见疾病,如呼吸系统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循环系统的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肝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内科疾病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024西综考纲

2024西综考纲

2024年西综考纲一、考试性质西综考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具体分值分布请参见各科目具体要求。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基础医学部分1.解剖学2.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理解其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3.生理学4.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生理机制及调节机制,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5.病理学6.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转归,理解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7.药理学8.要求考生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临床医学部分1.内科学2.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3.外科学4.要求考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及各类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理解各类常见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5.妇产科学6.要求考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理解孕期及产后的保健知识。

7.儿科学8.要求考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9.神经病学10.要求考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11.精神病学12.要求考生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13.急诊医学14.要求考生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各类急症的抢救原则和方法。

15.全科医学16.要求考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全科医生在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和服务模式。

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

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

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编写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一、考试目的和重要性本考纲旨在评估学生在西医综合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全面的临床应用能力。

考试结果将作为评估学生学术能力和决定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范围1. 病理学2. 生理学3. 解剖学4. 发育生物学5. 免疫学6. 微生物学7. 药理学8. 临床医学基础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1. 理论考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内容:试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根据考生对相关学科的掌握程度,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和诊断能力。

题量比例为:单选题-40%,多选题-30%,判断题-15%,简答题-15%。

2. 实践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内容:实践考试主要包括病例分析、技能操作和临床判断。

考察学生在实际医学场景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考试内容详解1. 病理学1.1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1.2 系统病理学1.3 肿瘤病理学1.4 免疫病理学2. 生理学2.1 细胞生理学2.2 神经生理学2.3 心血管生理学 2.4 呼吸生理学2.5 消化生理学2.6 泌尿生理学2.7 内分泌生理学2.8 生殖生理学3. 解剖学3.1 人体解剖学3.2 骨骼系统解剖学 3.3 肌肉系统解剖学 3.4 循环系统解剖学 3.5 呼吸系统解剖学 3.6 消化系统解剖学 3.7 泌尿系统解剖学 3.8 神经系统解剖学4. 发育生物学4.1 人类胚胎学4.2 器官发育学4.3 组织发育学5. 免疫学5.1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 免疫应答5.3 免疫调节5.4 免疫相关疾病6. 微生物学6.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性 6.2 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6.3 抗微生物药物7. 药理学7.1 药代动力学7.2 药效学7.3 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8. 临床医学基础8.1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8.2 诊断学8.3 治疗学8.4 预防医学五、考试评分标准1. 理论考试:根据答题的准确性、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评分。

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以下是一份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的示例:
一、解剖学
1. 大体解剖学:人体躯干和四肢的解剖结构、组织和器官
2. 微观解剖学: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二、生理学
1.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信号传递
2. 生理学调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身体调节机制
3. 生理学功能:呼吸、消化、排泄等身体功能
三、病理学
1.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异常变化和疾病
2. 系统病理学:各个系统的疾病和病变
四、药理学
1.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不同药物的分类和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
2.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3. 药物治疗:药物的应用和剂量
五、临床诊断学
1. 体格检查:常见病症的体征和体检方法
2. 实验室检查:常见实验室检查的原理和结果解读
3. 影像学检查:常见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结果解读
六、治疗学
1. 药物治疗:各类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节
2. 非药物治疗:手术、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七、医学伦理学
1. 医学伦理原则:医患关系、知情同意等基本伦理原则
2. 伦理决策:面临伦理问题时的决策和处理方法
这个大纲只是一个示例,不同学校和教师可能有不同的考试大纲。

建议你在考试前和老师或教材核实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考试性质:明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重要性。

2. 考查目标:说明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以及考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规定考试的形式(如闭卷、笔试等)、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答题方式等。

4. 试卷内容结构:详细说明试卷中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和分值分配,包括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病例分析等。

5. 试卷题型结构:列举各类题型的题目数量、分值和难度,如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根据考查目标,详细说明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等。

7. 参考书目:提供考试所涉及的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方便考生备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者相关网站查询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
西医综合内科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内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疾病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血栓栓塞症等疾病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3.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微循环、组织液、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4.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以及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官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5.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6.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7. 风湿性疾病:包括风湿性疾病的概述、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8.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脑膜炎、脑炎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9. 临床操作技能:包括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等临床操作技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西医综合内科大纲的主要内容,想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
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
分300分。

试卷由各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占10%,基础医学部分约占35%,临床医学部分约占55%。

3.考查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个
部分。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主要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主要考查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主要考查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知识,以及运用临床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

2024西综306考研大纲

2024西综306考研大纲

2024年西综306考研大纲供参考:I. 考试性质和目标本考试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II. 考试内容1. 基础医学综合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临床医学综合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病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I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笔试,共3小时。

2.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20道,每题1分,满分120分;第二部分为问答题,共6道,每题15分,满分90分。

总分为210分。

IV. 考查要点1. 基础医学综合(1)人体解剖学: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生理学: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和生理过程;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异常表现和疾病发生机制。

(3)生物化学:人体各种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人体各种代谢过程的调节机制和异常表现。

(4)分子生物学:基因的结构、表达和调控;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

(5)病理学: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2. 临床医学综合(1)内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2)外科学:常见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手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特殊病人的手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

(3)妇产科学:妊娠期和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和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护理和喂养。

(4)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

(5)眼科学:常见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眼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眼镜配制和使用。

(6)耳鼻喉科学:常见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耳鼻喉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听力康复和言语矫正。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一)诊断学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大纲变化新增内容:咳嗽及咳痰、黄疸、血尿、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大纲变化:删掉了肺功能检查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B 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

大纲变化:增加了肺功能检查新增: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二)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2.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

大纲变化:删除了病因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6.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8.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并发症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024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2024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2024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2024年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性质西医综合(306)是为全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西医综合(306)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含诊断学)、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医学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300分。

试卷内容结构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占50%。

试卷题型结构则分为A型题、B 型题、X型题和问答题等。

其中,A型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B 型题为简单题,X型题为匹配题,问答题为简答题。

四、考查内容1. 人体解剖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2. 组织胚胎学:细胞与组织、人体胚胎发育等。

3. 生理学:细胞生理、血液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等。

4. 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糖类化学、脂类化学、核酸化学等。

5. 病理学:细胞与组织损伤、修复与代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等。

6. 诊断学: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等。

7.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8. 外科学:外科总论、普通外科疾病、胸外科疾病等。

五、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3. 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 掌握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5. 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6.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7. 了解医学伦理和卫生法规。

2024西医综合考纲

2024西医综合考纲

2024西医综合考纲一、绪论2024年西医综合考试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考试,用于评估考生在医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次考试共包括以下五个模块: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

考试内容涵盖了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考察考生对于西医学科的全面了解。

二、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结构的科学,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本模块将对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器官系统和解剖学常用术语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熟悉人体各个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并能够准确描述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及其调节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学常用实验方法和生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理解和运用生理学理论,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进行分析。

四、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和病理学鉴定方法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不同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预后。

五、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科学。

本模块将对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和药物代谢等方面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六、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指通过临床实践和医学实验研究,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临床医学的常用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七、总结2024年西医综合考试内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五个模块。

考生应该熟悉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够准确描述人体结构、分析疾病机制,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治疗,并具备基本临床医学技能。

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将更全面地掌握西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医综合306大纲

西医综合306大纲

西医综合306大纲1. 内容和范围:西医综合306大纲包括了西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能力。

2. 教学目标:西医综合306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西医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掌握基本的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知识。

3. 教学方法:西医综合306大纲的教学方法通常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和学术讨论等方式进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教学则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所学知识。

临床实习则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场景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考核方式:西医综合306大纲的考核方式通常包括考试和实践操作。

考试形式可以是笔试、口试或综合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实践操作则通过模拟临床操作、病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学习资源:学习西医综合306大纲所需的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学术期刊、实验设备和临床实习场所等。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图书馆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等途径获取相关学习资源。

总结起来,西医综合306大纲是一份包含西医基础知识的教学大纲,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临床实习等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一、综合理论1. 概述西医的发展历程,阐述西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西医与中医的异同比较,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3. 介绍西医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二、人体生理学1. 解析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包括骨骼、肌肉、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

2. 探讨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包括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3. 介绍人体的生物节律和生理变化规律,如生长发育、衰老等。

三、人体病理学1. 讲解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如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2. 介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如检验技术、影像学等。

3. 分析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

四、药理学1. 研究西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和药效评价方法。

2. 探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如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3. 解析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如药物过敏、药物受体等。

五、临床医学1. 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心脏病、肺病等。

2. 分析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创伤、肿瘤等。

3. 探讨常见妇产科和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妇科炎症、儿童感冒等。

六、医学伦理学与法律1. 讲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如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等。

2. 探讨医学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如医疗纠纷、医学道德等。

3. 分析现代医疗技术与伦理法律的挑战,如生命伦理学、医学隐私等。

七、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1. 介绍医学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等。

2. 解析医学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如SPSS分析、生存分析等。

3. 指导医学论文的写作与规范,如文献检索、参考文献的引用等。

总结:西医综合考研大纲涵盖了西医的综合理论、人体生理学、人体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内容。

通过考研学习,考生们将深入了解西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技能,培养医学伦理与法律的意识,提高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能力。

3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3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3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西医综合考试是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后,为了评估其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考试。

考试大纲通常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相关医学科目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份假定的3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的示例内容:一、基础医学部分1. 解剖学- 人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重要器官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特点2. 生理学-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各系统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4. 病理学- 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病理变化的类型和特点5. 药理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的分类和应用6. 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应答的过程和调节7. 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 常见病原体的分类和特性-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二、临床医学部分1. 内科学- 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内科急症的处理2. 外科学- 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原则- 常见外科急症的处理3. 妇产科学-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医学问题4. 儿科学-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5. 神经科学-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影像学的应用6. 精神科学-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原则7. 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 常见急诊情况的快速识别和处理三、医学人文与伦理1. 医学伦理学- 医疗行为的伦理原则- 医患关系的伦理问题2. 医学法律基础-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医疗法规的基本知识3. 医学心理学- 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巧四、医学技能1. 临床技能-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常见临床操作技能2. 实验室技能- 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理- 实验室数据的解读3. 影像学技能- 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诊断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 流行病学- 疾病的流行规律-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 卫生统计学- 医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3. 预防医学- 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 健康促进和疾病控制策略六、考试形式与要求- 考试形式可能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

西医考研大纲2024

西医考研大纲2024

西医考研大纲2024(最新版)目录1.2024 年西医考研大纲概述2.大纲内容详解2.1 生理学2.2 病理学2.3 药理学2.4 内科学2.5 外科学2.6 妇产科学2.7 儿科学2.8 眼科学2.9 耳鼻喉科学2.10 皮肤性病科学2.11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2.12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13 检验医学正文【2024 年西医考研大纲概述】2024 年西医考研大纲是为准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西医考生提供的参考指南。

该大纲旨在明确考试范围,规范考试内容,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024 年西医考研大纲分为 12 个学科,分别为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检验医学。

【大纲内容详解】1.生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生理学基本概念、生理过程和生理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2.病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病理学基本概念、病变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3.药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4.内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内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外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外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妇产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妇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7.儿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儿童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8.眼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眼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9.耳鼻喉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0.皮肤性病科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皮肤性病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1.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200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I.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 25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Ⅲ.考查范围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1、精气学说(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1.气(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血(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运行。

3.津液(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病因与发病1.病因(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1)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八)防治原则1.预防(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二、中医诊断学(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痞、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痠痛、掣痛、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