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
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
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名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
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
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短片,讲述战役经过,战况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能力。

③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山,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和识别,使用历史图表的
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是本课的重点。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的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
胜利。

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了中国
的政治历史舞台。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胜利;而南京的解放,则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因此,这两部
分均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
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和渡江战役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课本中只单一介绍了军事方面的原因;除了这一原因外,还应包括政治、经济、力量
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等方面的原因。

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并
做好教材内容同补充内容的整合,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渡江战役的意义在于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课本中对这一意义没有明确指出,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得出结论。

三.教学手段及课时安排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师生合作探究
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时的历史照片)
在上课前,我想先和同学们分享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张照片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时的历史照片,图片上一名解放军战士登上总统府大门的楼顶,扯下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欢呼胜利。

之所以说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呢,是因为这张照片见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那为什么仅仅三年的时间,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就被人民解
放军打败了呢?这节课我们从双方的大决战讲起。

第18课双方大决战
师: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解放战争在大决战之前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教师引导: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当时是敌强我弱,敌人进攻,人民解放军防御,人民解放军在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于第二年夏,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经过两年的防御和进攻,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党中央根据这种变化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呢?
视频展示:决战前双方力量对比。

(包括兵力、装备、士气、态势)
通过上面的介绍,说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一)三大战役
师:从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同学们知道是哪三大战役吗?
生:
师:那哪场是首战呢?
生:
1.辽沈战役
师:在东北的辽沈战役是首战。

(课件显示《三大战役示意图》)为什么我军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看资料做答)
生:思考作答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
的唯一战场。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刚完成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师: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考虑,中共中央决定以东北为突破口,率先发动辽沈战役。

下面同学们请看书,找出关于辽沈战役的几个基本问题。

时间、指挥官、作战部队、战绩、意义。

生:看书,从书中提取答案。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辽沈战役的基本过程。

(给出地图,并要求学生叙述)
2.淮海战役
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又发动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战况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生:观看视频并结合书本,找出淮海战役的知识点。

(时间、指挥官、作战部队、战绩、意义)
师: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淮海战役的大致经过呢?
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做补充,总结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投入的兵力为60万人,而敌人在徐州地区的总兵力达80万余人,为什么在人数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生:学生分析讨论……
关于淮海战役的胜利,陈毅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显示陈毅的话和支前统计表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3.平津战役
师:在淮海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80万人在林彪、罗荣桓的率领下,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
同聂荣臻率领的华北2个兵团联合发起了平津战役。

生:学生边讲述教师边展示课件。

分析战术及战绩
畅所欲言:党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
坏;(具有3000年建城史和9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北京,故宫,天坛)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课件)观看影片,共同感受人民解放军的丰功伟绩。

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

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

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

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师: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以下问题:
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课件显示:毛泽东、朱德的命令)
2、战线从哪里到哪里?(课件显示渡江战役示意图)
3、南京何时解放?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生:看书,思考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归纳,总结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课件显示“霸王”这一典故的讲解。

口才展示:书中活动与探究,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
课件显示
(三)小结:课件显示
歌谣: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150多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就完蛋;
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六.板书设计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时间:1948年9月-----11月
指挥官:林彪、罗荣桓
辽沈战役作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大致经过:攻占锦州,断敌后路----迫使长春敌人起义和投降
---攻占沈阳
战绩:歼敌47万余人
意义:东北全境解放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谭震林
淮海战役作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大致经过:碾庄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双堆集歼敌
战绩: 歼敌55万余人
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平津战役大致经过:分割包围敌人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天津等城市—和
平解放北平
战绩:歼敌52万余人
意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时间:1949年4月
大致进程: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4月23日占领南京
结果: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渡江战役①加速了解放全国的步伐
意义:②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的阴谋,捍卫了国家的领土独立和主权完
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