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模板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e7c8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建筑木工支模板是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一种临时性工程施工设备,用于给混凝土浇筑提供支撑和模板支撑的功能。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牢固和施工质量的稳定,对于木工支模板的规范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木工支模板的规范,包括木材选用、结构设计、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1. 木材选用规范1.1 原材料选择木工支模板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因此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质量和性能。
应选用坚硬、结构稳定的木材,如松木、杉木等。
避免使用有裂纹、明显疤痕或虫蛀的木材。
1.2 防腐处理建筑木工支模板经常会暴露在室外环境下,容易受到潮湿、虫蛀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木材使用前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常用的防腐方法有浸泡法、刷涂法等,应根据材质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防腐剂。
2. 结构设计规范2.1 强度计算木工支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人员的负载。
因此,在设计木工支模板的结构时,需要进行强度计算,并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包括梁、柱、托板等。
2.2 连接方式木工支模板的连接方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和断裂的情况。
3. 安装施工规范3.1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木工支模板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并清除障碍物。
检查木材的质量和防腐处理情况,以确保安全施工。
3.2 合理布置在安装木工支模板时,应根据施工原理和结构要求,合理布置支撑点,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支撑点的间距应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
支撑点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过载的情况。
3.3 固定稳固安装完成后,应对木工支模板进行固定,确保其稳固性。
可以采用螺栓、钉子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部位应紧密,避免出现晃动或松动的情况。
4. 施工后维护规范4.1 检查维修在使用木工支模板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
建筑用模板 国家标准
![建筑用模板 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3675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a.png)
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建筑用模板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完成模板安装和拆除工作。
国家标准对建筑用模板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本文将对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对模板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了详细规定。
模板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模板的结构应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其次,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对模板的制造和安装进行了规范。
模板的制造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材料应经过质量检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模板的稳固和安全,避免施工中出现倒塌和其他安全事故。
另外,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还对模板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规定。
在模板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超载和误用,确保模板的正常使用和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单位应对模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模板的损坏和老化问题,确保模板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总的来说,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模板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确保模板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操作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用模板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建筑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设计文件模板
![设计文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7d6080a7cd184254b3535c0.png)
************装修工程消防设计文件设计单位:******************* 日期:2011年02月22日会签表:设计文件目录封面 (1)扉页 (2)设计文件目录 (3)设计说明书 (4)1.设计依据 (4)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4)3.装修设计的面积 (4)4.工程原、现有消防情况概况 (4)5.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 (5)6.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 (5)7.装修专业 (5)设计施工图…………………………………………………………附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依据1. 本次装修工程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装修意见文件和设计任务书;2. 甲方提供的建筑图及现场条件;3.本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图,包括装饰装修、水、电、空调等专业的施工图;4.与本装饰装修工程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5. 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应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5.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5.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4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5.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5.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5)5.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6)5.10《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5.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5.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5.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5.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5.1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CPXY)二.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民用建筑通用规则
![民用建筑通用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ff971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0.png)
民用建筑通用规则一、结构安全1.基础承载能力:建筑物的基础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稳定地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防止地基沉降或坍塌。
2.抗震设计:民用建筑物应按照抗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住震动力量,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3.防火安全:建筑物应具备防火墙、防烟控制系统、防火门、灭火设备等防火安全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扩散和疏散人员。
二、功能合理1.空间设计:建筑物的布局应合理,符合使用功能和人流动线,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顺畅连接和协调使用。
2.室内环境: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通风、采光、隔音等方面,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
3.设施设备:建筑物应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电力供应、给水排水、通信网络等,以满足建筑物功能和用户需求。
三、环境友好1.节能设计:建筑物应根据能源利用效率、建筑材料选用等方面,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水资源合理利用:建筑物应采用节水设备,控制用水量,通过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垃圾处理:建筑物应设立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促进垃圾的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使用舒适1.室内温度控制:建筑物应提供合适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并防止过热或过冷。
2.噪声控制:建筑物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3.通风设计: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应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避免过度闷热或缺氧。
以上是关于民用建筑通用规则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
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物可能有特定的规定和要求,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民用建筑通用规则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建筑施工模板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55a22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6.png)
建筑施工模板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模板是指用于建造楼房、桥梁和隧道等建筑结构的模板系统。
它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支撑,并且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持其形状。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模板的质量和安全,设计规范变得非常重要。
1. 材料选择首先,在建筑施工模板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建筑施工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建议在设计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材料,例如:密度板、多层板或玻璃钢等。
这些材料具有防火、防潮、防腐、耐用性等特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2. 安全措施其次,设计建筑施工模板时,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设置脚手架和悬挂工具时,必须注意机械的稳定性和强度,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此外,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以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如固定和封起墙体缝隙以减少坠落、防止模板从高处掉落等。
3. 特定需求最后,当建筑施工模板被应用到一些特殊的项目时,建议采取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的方法。
例如,在建造圆形建筑物或曲线结构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大小。
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加强的方法来处理模板的支撑和配重,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建筑施工模板的设计规范对于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仔细考虑选择材料、采取特定的安全措施和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建筑施工模板的质量和效果。
而且,对预算和工期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应该在预算和工期的基础上考虑最佳方案和效果,并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优的建筑施工模板效果。
《模板工程施工规范》
![《模板工程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287d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2.png)
《模板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项目,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保证模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施工行为,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模板工程,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和维护。
1.3 模板工程施工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
二、模板设计2.1 模板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确保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2.2 模板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包括混凝土重量、侧压力、施工荷载等,并应满足模板及其支架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
2.3 模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三、模板制作和安装3.1 模板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保证模板的尺寸、形状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2 模板制作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选用的模板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3.3 模板安装应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位置、倾斜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3.4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移位、变形和破坏,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3.5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模板的质量和安全。
四、模板拆除和维护4.1 模板拆除应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和模板的完整性。
4.2 模板拆除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先拆除支撑系统,再拆除模板本身。
4.3 模板拆除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损坏和变形,必要时应进行修复和加固。
4.4 模板拆除后应进行清洗和保养,确保模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5.1 模板工程施工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2 模板工程施工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5.3 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c153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e.png)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1.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抗风等要求。
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荷载、结构材料的选用、构件的尺寸和
布置等。
2.空间设计规范: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必须合理。
规定了各
种功能空间的尺寸、布局、通风、采光等要求。
例如,住宅的卧室应具备
一定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公共场所的通道宽度应满足疏散人群的需要。
3.安全设计规范: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安全出口、防盗等设计必须满
足安全要求。
规定了建筑物消防设施的配置、逃生通道的设置、安全出口
的尺寸和位置等。
4.设备设计规范:建筑物的供水、供电、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设计必
须满足功能需求和能源节约要求。
规定了建筑物各种设备的容量、布置、
管道走向等。
5.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鼓励建筑物的节能、环保设计,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规定了建筑物的保温、隔音、节水、节能
等要求。
6.建筑外观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外墙的形式、材料、颜色等要求,
以提升建筑物的美观度和城市形象。
7.可达性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物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
计要求,包括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扶手、轮椅通道等。
8.景观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物周边景观的设计要求,包括植被装饰、广场及绿化空间、景观照明等。
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参考依据,确保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功能合理、美观大方。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建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高质量建筑物。
同时,建筑设计规范也为相关行业部门进行审查和监督提供了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38c6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e.png)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1. 引言在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以确保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满足相关的防火要求。
2. 建筑设计阶段2.1 建筑结构设计(1)建筑结构应具备足够的耐火性能,以抵御火灾的蔓延和破坏。
(2)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分隔墙来划分不同的火灾危险区域。
(3)确保建筑物的出口和疏散通道满足相关的防火要求。
2.2 建筑材料选择(1)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耐火砖、耐火涂料等。
(2)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木材和塑料等。
2.3 建筑布局设计(1)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功能区域,将易燃区域与非易燃区域隔离开来。
(2)设置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以限制火灾的蔓延。
3. 施工阶段3.1 施工材料管理(1)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易燃材料的使用和存放。
(2)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
3.2 施工工艺控制(1)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火灾风险。
(2)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符合相关的防火要求。
4. 使用阶段4.1 防火设施维护(1)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2)定期清理建筑物内部的易燃物,防止火灾的发生。
4.2 火灾预防培训(1)组织火灾预防培训,提高建筑物使用者的火灾防范意识。
(2)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疏散人员和进行灭火救援。
5. 总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提供了一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必须始终牢记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a15849d5bbfd0a795673f7.png)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 总则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和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面板surface slab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
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
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支架support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连接件pitman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
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模板体系(简称模板)shuttering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2.1.5小梁minor beam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主梁main beam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
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支架立柱support column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配模matching shuttering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早拆模板体系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
![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1826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9.png)
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参考: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一、背景介绍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是为满足城市和个人的居住、工作、娱乐等需求而创建的建筑物。
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
二、建筑概况1.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2.项目地点:(填写项目所在地)3.建筑类型:(填写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4.占地面积:(填写占地面积)5.总建筑面积:(填写总建筑面积)6.设计说明:(简要说明设计理念和目标)三、设计理念(在此部分详细描述设计理念和目标,突出对环境、可持续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考虑,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四、功能分区(分别描述建筑内各功能区域的设计要求和布局,包括但不限于厨房、卧室、客厅、办公室、商业区等)五、建筑外观设计(描述建筑外观的设计思路、样式和材料选用,突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建筑独特性)六、结构设计1. 主要结构形式:(填写主要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钢结构等)2. 结构设计指标:(描述设计中主要考虑的结构指标,如抗震、承重等)3. 结构材料:(描述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七、室内设计1. 室内装饰风格:(填写室内装饰的风格,如简约、现代、古典等)2. 室内布局:(描述室内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3. 材料选用:(描述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八、环境保护措施(描述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和节能措施,如绿化、雨水回收等)九、安全防火设计(描述建筑的安全防火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门、疏散通道、灭火设施等)十、可持续发展考虑(描述设计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包括但不限于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十一、总结(总结本文描述的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强调对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室内设计、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呼吁)以上是一个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本,希望能对您的建筑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当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您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和完善该模板。
建筑报告排版模板设计规范
![建筑报告排版模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f504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7.png)
建筑报告排版模板设计规范引言建筑报告作为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文档之一,其排版设计规范对于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建筑报告排版模板设计规范,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规范自己的报告格式,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果。
一、页面设置1. 页面尺寸:A4纸,纵向排版。
2. 页边距: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均为2.5厘米。
二、标题格式1. 文档标题:使用中标题格式,字号为18号,加粗,并居中排列。
2. 章节标题:使用一级标题格式,字号为16号,加粗,并居左排列。
三、正文字体1. 字号:正文主体使用小四号字体(12号),标题和段落首行缩进使用五号字体(10.5号)。
2. 字体类型:建议使用宋体、黑体或仿宋等简洁明朗的字体。
四、段落格式1. 段落间距:段落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提高文档的可读性。
2. 段落对齐:段落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使得文档整体规整美观。
五、图表格式1. 图片编号:图片编号应以章节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第一章的第一个图片为“图1-1”,第二章的第一个图片为“图2-1”。
2. 图片标签:图片标签应在图片下方居中显示,使用小五号字体,格式为“图X-Y:图片标题”。
其中X为章节编号,Y为图片编号。
3. 表格编号:表格编号与图片编号类似,也以章节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 表格标签:表格标签与图片标签类似,同样应在表格上方居中显示。
六、页眉和页脚1. 页眉:页眉应包含报告标题和页码信息。
报告标题使用小五号字体居中显示,页码信息使用小五号字体右对齐显示。
2. 页脚:页脚可以包含报告作者、单位和日期等信息。
页脚内容使用小五号字体居中显示。
七、参考文献引用1. 引用格式:建议使用著者-出版年份制(APA格式)进行文献引用。
例如:“(Smith, 2020)”。
参考文献列表应在报告末尾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八、页码1. 文章的前言部分不编写页码,正文部分从第一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使用小五号字体居中显示。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a144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f.png)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I. 引言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旨在确保建筑工程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模板的设计和施工,为建筑工程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II. 术语和定义(在此列出各类与建筑工程模板相关的术语和定义)III. 设计要求1. 安全性设计要求1.1 抗震设计要求1.2 防火设计要求1.3 荷载设计要求1.4 施工安全设计要求2. 功能性设计要求2.1 支撑稳定性设计要求2.2 模板结构设计要求2.3 摘模要求2.4 模板搭设和拆除要求IV. 材料要求1. 材料选择与试验1.1 木材选择要求1.2 板材选择要求1.3 金属配件选择要求1.4 防腐处理要求1.5 材料试验要求2. 材料加工要求2.1 木材加工要求2.2 板材加工要求2.3 配件加工要求V. 施工要求1. 参数测量与标准设置1.1 模板参数测量要求1.2 安装标准设置要求2. 模板搭设与支撑2.1 模板搭设要求2.2 支撑设置要求2.3 模板与结构连接要求3. 模板拆除与维护3.1 模板拆除要求3.2 模板维护保养要求VI. 质量控制1. 施工前质量控制1.1 施工准备工作1.2 材料质量检验2. 施工中质量控制2.1 水平标高控制2.2 尺寸控制2.3 表面平整度控制2.4 强度检验3. 施工后质量控制3.1 结构尺寸和强度检验3.2 模板拆除检验VII. 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1.1 施工区域划定1.2 临边防护1.3 足够的照明和通风1.4 危险源安全防护2. 作业人员安全要求2.1 培训与持证要求2.2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2.3 紧急救援与应急措施VIII. 环境保护1. 建筑材料环保选择1.1 环保材料的优势与选用1.2 板材和胶合剂的环境影响2. 施工过程环境保护2.1 建筑垃圾处理要求2.2 现场清洁与保持IX. 质量评估和验收1. 质量评估要求1.1 工程质量评估标准1.2 质量评估方法2. 施工验收要求2.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2 验收程序和要求X. 训练和监督1. 施工人员培训1.1 培训内容和方法1.2 培训记录和证书2. 监督与检查2.1 监督责任和程序2.2 施工质量检查XI. 附录(在此列出相关附录,如建筑模板样图、施工指导示意图等)结论:规程细化了建筑工程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f92d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2.png)
建筑木工支模板规范一、概述建筑木工支模板是在建筑施工中为了达到支撑和保护混凝土浇筑时所需的模板。
本文将介绍建筑木工支模板的规范,包括材料选择、施工要求、安装方法以及拆除过程等。
二、材料选择1. 木材选择:应选用优质木材,如松木、云杉木等,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
2. 钢材选择:支撑模板的连接部分应选用优质的钢材,确保连接牢固和稳定。
三、施工要求1. 支模板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合理设计支模板的结构,保证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搭设安全网和安全出入口,设置防滑措施等。
3. 尺寸精确:模板尺寸应准确无误,避免对混凝土浇筑造成影响。
四、安装方法1. 模板支撑:将支模板的支撑部分安装在标高准确、承重和稳定的地基上,确保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2. 拼接连接:将不同部分的模板进行拼接连接,连接处应牢固、无缝隙,并采用连接件加固。
3. 固定支撑:支模板应固定牢靠,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出现位移或倾覆的情况。
五、拆除过程1. 拆除时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其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支模板。
2. 拆除顺序:按照从上往下、从内往外的顺序进行拆除,确保拆除的稳定性。
3. 拆除方式:根据支模板的设计和结构特点,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拆除,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
六、注意事项1. 环境保护:在施工和拆除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
2. 定期检查:及时检查支模板的使用情况和连接处的牢固性,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 使用记录:建立支模板的使用记录,包括安装、拆除和维护等情况,供参考和借鉴。
七、结论建筑木工支模板的规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和拆除,可以有效提高支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结构的坚固和耐久。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定期检查,以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和卫生。
建筑工程模板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模板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9bcb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建筑工程模板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1.1 引言建筑工程模板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模板材料和施工工艺,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而编制的。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
1.2 目的和意义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建筑工程中模板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提供模板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确保建筑工程模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二章材料要求2.1 模板材料种类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工程类型,模板材料可以选择木材、金属板、塑料板等材料。
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因素。
2.2 材料的质量要求(1)木材模板:应选用无裂纹、无虫蛀、无变形、无扭曲的优质实木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
(2)金属模板:应选用厚度符合要求的金属板材,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塑料模板: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塑料板材,并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
第三章设计要求3.1 模板设计原则模板设计应满足结构稳定、支撑牢固、尺寸准确、方便拆除、易于操作等要求。
在模板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合理选择模板的布置方案。
3.2 模板设计图纸模板设计图纸应详细标注模板的尺寸、布置、材料及其连接方式等。
设计图纸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和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施工要求4.1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1)模板制作:模板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确保模板尺寸准确、材料齐全,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撑。
(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固和安全,防止模板的位移和倾斜。
4.2 模板支撑和调整(1)模板支撑:模板支撑应牢固可靠,支撑点要充足,承重能力要满足设计要求。
(2)模板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模板进行调整,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4.3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拆除时应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采取适当的拆除工具和方法,确保拆除顺利进行。
建筑专业规范-图集(参考模板)
![建筑专业规范-图集(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b530c9a76e58fafbb00321.png)
序号
标准图集号
标准图名称
实行日期
被代替编号
4-0类: 总图及室外工程
1
03J001
围墙大门
2003-2-15
2
12 J003
室外工程
2012/6/1
02J003
3
J007-1~2
道路(1993年合订本)
1993-12-23
93SJ007-1~2
4
J007-3~4
道路(1993年合订本)
12
02J611-2
轻质推拉钢大门
2002-9-01
13
02J611-3
压型钢板及夹心大门
2002-3-01
14
03J611-4
铝合金、彩钢、不锈钢夹芯板大门
2003-2-15
15
09J621-1
开窗(上悬、中悬钢天窗、平天窗)
2009-12-1
05J621-1
16
04J621-2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
2004-12-1
1
07J501-1
钢雨篷(一)(玻璃面板)
2007-12-01
4.建筑专业国家及山东省标准图:
序号
标准图集号
标准图名称
实行日期
被代替编号
2
03J501-2
钢筋砼雨蓬建筑构造
2003-09-01
3
03J502-1
内装修(轻钢龙骨内(隔)墙装修及隔断
2003-12-1
4
03J502-2
内装修(室内吊顶)
02J102-1
3
02J102-2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2002-12-01
民用建筑统一规范 条文说明【范本模板】
![民用建筑统一规范 条文说明【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be7273650e2524de4187ee3.png)
目次1 总则 (3)3 基本规定 (4)3。
1民用建筑分类 (4)3。
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 (4)3.4建筑与环境 (4)3。
5建筑模数 (5)3.6防灾避难 (6)4 规划控制 (7)4.1建筑基地 (7)4.2建筑突出物 (10)4.3建筑连接体 (11)4。
4建筑高度 (12)5 场地设计 (13)5.1建筑布局 (13)5。
2道路与停车场 (13)5.3竖向 (15)5.4绿化 (15)5.5工程管线布置 (16)6 建筑物设计 (17)6。
1无标定人数的建筑 (17)6.2平面布置 (17)6.3层高和室内净高 (18)6.4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8)6。
5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 (19)6。
6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 (20)6.7台阶、坡道和栏杆 (21)6。
8楼梯 (22)6。
9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6)6.10墙身和变形缝 (26)6.11门窗 (27)6。
12建筑幕墙 (28)6.13楼地面 (29)6.14屋面 (30)6。
15吊顶 (31)6.16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 (31)16。
17室内外装修 (32)7 室内环境 (33)7.1光环境 (33)7。
2通风 (35)7.3热湿环境 (36)7.4声环境 (38)8 建筑设备 (41)8。
1给水排水 (41)8。
2暖通空调﹙燃气﹚ (42)8.3建筑电气 (44)21 总则1。
0.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3]169号文的要求,对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进行全面修订本规范是在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基础上修编改名为《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
“通则”自实施近8年来,在规范编制、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1世纪初期对各项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节能、环保、绿色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使得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综合化,加之新材料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而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这本标准,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编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的重要通用标准之一,以保障民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确保建筑物使用中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住宅设计规范》【范本模板】
![《住宅设计规范》【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691d63a84254b35effd348f.png)
3。3。1根据对全国新建住宅小区的调查统计,厨房使用面积普遍能达到4m2以上,实态调查结果表明,厨房面积小于4m2时,难以保证基本的操作要求。三至四类住宅套型使用面积较大,有条件适当增大厨房面积,不应小于5m2。3.3。2厨房应有直接对外的采光通风口,保证基本的操作需要和自然采光、通风换气.根据居住实态调查结果分析,90%以上的住户仅在炒菜时启动排油烟机,其它作业如煮饭、烧水等基本靠自然通风,因此厨房应有可通向室外并开启的门或窗,以保证自然通风。厨房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有利于管线布置及厨房垃圾清运,是套型设计时达到洁污分区的重要保证,有条件时应尽量做到。3。3。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设计时若不按操作流程合理布置,住户实际使用或改造时将带来极大不便.根据居住实态调查及极限尺寸分析,要求设计时设置或预留位置,并保证操作面连续排列的最小净长。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规定,当厨房的体积热负荷超过0.58kW时,必须设置机械排气装置。按一个双眼灶和一个燃气热水器计算,同时使用热负荷约为18kW,厨房体积小于32m3时,体积热负荷就超过0。58kW/m3。一般住宅厨房的体积均达不到32m3,因此必须设置排油烟机等机械排气装置。3。3。4单排布置的厨房,其操作台最小宽度为0.50m,考虑操作人下蹲打开柜门、抽屉所需的空间或另一人从操作人身后通过的极限距离,要求最小净宽为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两排设备之间的距离按人体活动尺度要求,不应小于0.90m。
3套内空间
3.1套型
3.1.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是指每套住宅的分户界线应明确,必须独门独户,每套住宅至少应包含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要求将这些功能空间设计于户门之内,不得共同或合用。3。1.2城市大量建造的住宅套型分类一至四类并规定了相应的最少居住空间数和最小使用面积,其依据是:一、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住宅设计应按不同使用对象和家庭人口构成分类设计.本规范的4种套型可满足我国城市普通居民的基本居住生活要求。二、本条件以每套“最少空间数”和“最小使用面积"两个量限定了每一类套型的最小规模,即通常说的“几室几厅”的套型至少应有多少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要求。三、本条以下限低标准为统一要求,不因地区气候条件、墙体材料等不同而有差异.四、本条以《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中各类住宅的下限面积指标为依据,并与本规范规定的各空间最小面积相吻合,即:每套使用面积=各空间最小使用面积+适当调节的使用面积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范本模板】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e202c4aaea998fcd220e21.png)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1.0.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特点、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政策、方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在设计中应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1.0.4 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5在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设有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需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的空间,或在建筑设计时预留安装维修用的孔洞。
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提供运输和吊装的条件或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
1.0.6 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应根据现有国家抗震设防等级要求,考虑防震或其他防护措施。
1.0.7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考虑施工、调试及验收的要求。
当设计对施工、调试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
1.0.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数是以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PMV指数表明群体对于(+3~-3)七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
2.0.2 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predictedpercent of dissatis fiedPPD指数为预计处于热环境中的群体对于热环境不满意的投票平均值.PPD指数可预计群体中感觉过暖或过凉“根据七级热感觉投票表示热(+3),温暖(+2),凉(-2),或冷(—3)”的人的百分数。
建筑高度设计规范【模板范本】
![建筑高度设计规范【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444dfdca32d7375a517804a.png)
11层: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11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防火门达到乙级。
因此能赚得多又花得少的就是造11层(电梯都没有的7层多是学校宿舍楼层)18层:11层以上开始需要安全出口,18层以上就要两个了,且11-18层楼梯间还要设计封闭的。
因此赚钱又少花钱少麻烦的的就是18层26层:19层开始就是一类防火建筑类型了(之前都是二类),两部防火电梯(也有说三部电梯一部防火)和两个防烟楼梯的节奏。
现下很多发展快的城市会有住宅高度限制,比如80米(机场高度限制,微波通道,城市的天际线控制,城市的规划要求神马的).80/3=26层,于是就是同时满足住宅限制与利益最大化的层数33层:那没有上述限制的呢?再往上呢?算一层3米,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国外还要满足40层以上),33层再往上超100米了,无论从规范还是安全性都是另一个标准了。
因此赚钱多又少麻烦的就是33层了。
(我的叔叔住在一个没有机场的小城市,33层妥妥的~)这是一个好问题。
做建筑设计,除非甲方提要求,设计人员是按照规范允许的极限来做的。
这样的好处是,在满足规范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降低甲方的成本。
毕竟,拿人设计费,替人多赚钱。
住宅的层数设定,往往也是卡着规范的允许上限来做。
这样可以最小化建筑占地面积,相应减小基坑开挖面积/减少打桩数量;扩大绿化或者广场的面积;扩大楼间距;优化日照条件,等等.当然层数上限做不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原因可能会奇葩到因为设计之前面积算错了,结果设计好的层数,硬是砍掉一层不建了,也有一些相对常规的原因,比如日照不满足、规划限高、风水、地方法规等等。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3.1。
2条根据层数进行了住宅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几乎所有的规范对住宅这种建筑类型的各种限定,都是基于这个划分标准来制定的.比如:《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1 建筑地面形式
1.1 平坡式≤5%
1.2 台阶式≥8%
1.3 混合式
2 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
2.1 住宅用地0。
2%-25%
2.2 道路用地0。
2%-8%
2.3 公共设施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20%
2.4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 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
3 消防通道宽度(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3.1 4M 4M 距建筑物>5M
4 建筑物层数的限制
4.1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
4.1.1 不准设于4层
4.1.2 大于等于4班需独立设置
4.1.3 小于3班可设于其它建筑物内, 但一定要有独立的出口
4.1.4 不准设置于地下室半地下室
4.2 高层的人流集中的用房----大会仪, 多功能厅, 舞厅等
4.2.1 宜设置在123层
4.2.2 设在其它楼层需满足
4.2.2.1 《=400m
4.2.2.2 两个出口
4.2.2.3 设置阻燃材料
4.2.2.4 自动灭火系统
4.3 中小学教学楼要求
4.3.1 小学教学楼少于四层
4.3.2 中学教学楼小于五层
4.4 住宅
4.4.1 16m距离室外地平需设电梯
4.5 学校宿舍
4.5.1 21m需设电梯
4.5.2 层高单层床2。
8m,双层床3。
6米最小3。
4m
5 建筑层高要求
5.1 室内净高限制层高: 《住宅设计规范》2.0.10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室内净高: 《住宅设计规范》
2.0.11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6.1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
*《住宅设计规范》3.6.2房、厅净高≥2.4m, 局部≥2.1m( 不超过面积的1/3) *《住宅设计规范》3.6.3利用坡屋顶内作臥室、厅, 其1/2面积净高应≥2.1m。
3.6.4厨房、卫生间净高≥2.2m。
3.6.5厨房、卫生间排水横管下净距≥1.9m且不影响门、窗。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3.1.5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 2.8m, 音乐活动室3.6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5.2.2学校主要房间的
净高: 小学教室辅助3.1、中学、中师、幼师教室及实验室3.4、舞蹈教室 4.5、办公服务 2.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11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 一、诊查室 2.6m、病房2.8m。
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定。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2.4室内净高: 客房设空调2.4m, 无空调2.6m。
坡顶内客房至少8 m2 以上, 高不低于2.4m。
卫生间及客房内过道不低于2.1m。
客房层公共走道不低于 2.1m。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3.2.1 小餐厅不低于2.6m( 设空调不低于2.4m) , 大餐厅不低于3.0m, 异形顶棚最低处不低于2.4m。
3.3.4 厨房和饮食制作间的室内净高不低于3.0m。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3.5陈列室的室内净高除特殊要求外应为3.5m~5.0m。
3.2.8藏品库的净高应为2.4m~3.0 m, 梁或管道底净高不应低于2.2m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8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低于 2.40m, 当有梁或管线时, 其底面净高不得低于 2.3m, 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 或管线) 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 4.70m。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11办公室净高不得低于2.6m, 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m, 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m, 贮藏间不低于 2.0m。
《汽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1.13最小净高应符合: ( 3.5) 长微型、 ( 4.8) 长小型车2.2m、 ( 7) 长轻型2.8m、 ( 9-12-18) 长中、大型铰货车3.4m、( 9~16.5m) 长中、大型铰货车4.2m。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防火规范》3.3.1按表 3.3.1人员掩蔽房间净高≥2.4m, 梁底和管道至地面≥2.0m, 装备+0.2m<梁底和管道底。
6 楼梯, 消防电梯要求
6.1 楼梯
6.1.1 ( 三) 楼梯
6.1.2 1.安全出口
6.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名词解释安全出口凡符合本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
6.1.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6.1.5 2.楼梯的数量与位置
6.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
6.1.7 5.3.2: 九层及以下<500m2塔式, 九层及以下宿舍<300m2, 每层30人。
可设一梯。
6.1.8 5.3.3: 超过六层单元住宅、宿舍梯应通平顶, 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屋顶。
6.1.9 5.3.6: 地下室<50m2、<1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符合条件可设一个。
6.1.11 6.1.1.1: 十八层及以下, 每层<8户, <650m2且设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
6.1.12 6.1.1.2: 单元住宅疏散梯通屋顶, 且自第十层起相邻单元阳台连通。
6.1.13 6.1.1.3: ( 除地下) 室相邻两个防火分区, 防火墙上防火门连
通, 面积和<1.4倍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
6.1.14 6.1.12.1: 地下室两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当有两个以上防火分区, 且相隔的防火墙设有防火
6.1.15 门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1.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6.0.1: 人车分设
6.1.21 6.0.7: 错层或斜楼板式、双车道时, 至地面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 库内楼层疏散坡道可设一个。
6.1.2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防火规范》3.4.1.1: 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 其战时使用的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 且不应
6.1.23 采用竖井式。
6.1.24 3.4.12: 防空地下室的战时主要出入口, 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毒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6.1.25 安全疏散距离--楼梯间距离
6.1.2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8: 安全疏散距离( 最大) 。
6.1.27 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应符合表5.3.8的要求。
6.1.28 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应按表5.3.8减少5.00m; 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 应按表5.3.8减少2.00m。
6.1.29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