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Vostok湖冰芯样品中的微生物
4.胃口大、食谱广
消耗自身重量1000倍食物的时间: 大肠杆菌:0.5小时 人:100年(按每人50kg体重,每年 消耗500kg食物计算) 微生物的食谱之广也是动植物无法比拟的!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 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 氰化物等各种有机物均可被作为食物。
四.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1897~1953年) 1897年德国科学家E. Buchner用无细胞的 酵母菌压榨汁中的“酒化酶”(Zymase)对葡 萄糖进行酒精发酵成功,从而开创了微生物生 化水平研究的新时期。
1929年英国人A.Fleming发现青霉素(在长有青 霉的周围不长葡萄球菌)。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对所有个体 微小的单细胞和结构极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 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结 构的生物。 单细胞:大肠杆菌、乳酸杆菌
结构简单多细胞:霉菌
无细胞结构:病毒
二.微生物的类群
真细菌
细菌—球菌
微 生 物 真核微生物—草履虫 的 真核微生物 类 群
5.易培养、繁殖快
多数微生物可以在简单的人工培养基或天然培 养基上生长,这是因为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简单,必 须的营养物较少。 微生物细胞体积小,表面积大,表面积与体积 之比大,易于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废物,因此, 代谢旺盛,繁殖速度惊人。
例如大肠杆菌在37°C下牛奶中的分裂代时为 12.5分钟,若以平均20分钟计,则单个细菌经24小时 可产生4722×1021个后代,总重达4722吨。若将细菌 平铺在地表面,能将地球表面覆盖。
二.开创期(形态描述阶段)
从1676年吕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个体细 胞起到1861年止,主要对微生物进行形态观察与描述。
代表性人物: 荷兰的眼镜商、 微生物学的创始 人——吕文虎克 (Anth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观察雨水、污水、血液、体液、辣椒水、腐败物 质、有机物质水浸液、酒、醋、黄油、牙垢等物 质,看到有各种微小的生物,称为“微动体”。
科 赫 法 则
a. 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体中可分离出相应的病原微生物, 而该微生物在健康动物体内不存在。
b. 可将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 纯培养。 c. 该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敏感动物后,可引 起相应的典型病症。 d. 该微生物可从患病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来,并可再 次进行纯培养,且与原始的病原微生物相同。
三.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从1861年巴斯德提出“胚种学说” 起到1897年止 。
该时期的微生物学研究的特点是:
(1)建立了研究微生物所必需的方法和技术,从而 克服了认识微生物的第二、三、四个障碍。 (2)借助于良好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 物的“黄金时代”。
(3)开始将微生物学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 的新水平。
此阶段的微生物学研究有以下特点:
(1)微生物学研究进入生化水平的研究阶段。
(2)应用微生物的分支学科更为扩大,出现了抗生素 等新学科。
(3)开始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出现了微生物 学史上的第二个“淘金热” 。 (4)研究微生物基础生物学的综合性学科—— 《普通 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的M. Doudoroff。 (5)各相关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速了 微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学
绪 论
教学内容
1.掌握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3.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4.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5.掌握真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6.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类群
三.微生物学及其任务
四.微生物学的分科
一.微生物
按应用范围分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认识微生物的 “四大障碍”: “个体微小、群体外貌不显、种间杂居混生和因果难联”
微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五个时期:
微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史
史前期 开创期 奠基期 发展期 成熟期
一.史前期(朦胧阶段)
8000年前我国开始出现曲蘖酿酒;
4000年前埃及人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年前发明酿酱、醋,用曲治消化道疾病; 公元前112年-212年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2世纪张仲景:禁食病死兽类的肉和不清洁食物; 公元九世纪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16世纪古罗巴 Fracastoro: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引起的;
第三节 微生物的特点
一.细胞生物的共性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一. 细胞生物的共性
动、植物 的生命活动规律适用于
结构大大简单的微生 答案
1.结构的同一性
物吗?
Yeah
2.生物化学的同一性
3.代谢的同一性
4.遗传机制的同一性
1.结构的同一性:大多数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一 样,构成其个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由细 胞组成。
(4)微生物学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开始形成,但 还是以应用性分支学科的形式存在。
巴斯德(L. Pasteur,1822~1895)是微生物 学的奠基人,是现代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的贡献主要是: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提出了生命“胚种学 说”。 (2)发现并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并分离了引起 发酵的微生物。
(3)建立了巴斯德消毒法(63゚C30min)。
(4)预防接种—制成狂犬减毒疫苗,鸡霍乱、牛羊炭疽 病疫苗等。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科赫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 (1)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包括分离和纯化细菌 的划线法;平面培养法;培养基的使用(洋菜代替明胶, 玻璃培养皿)。 (2)利用平板分离技术分离到了多种病原菌,如 炭疽杆 菌、结核杆菌和链球菌、霍乱弧菌。 (3)创立了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证实病害的 病原体学说)。
五.成熟期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杂志上发 表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 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阶段,同样也标志着微生 物学成熟期的到来 。
1953 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70~1972 Arber、Smith和Nathans 发现并提纯 了DNA限制性内切酶
1997 第一个真核生物(啤酒酵母)基因组测序完成
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特点是:
(1)微生物学从一门应用学科,迅速成长为热门的 前沿基础学科。 (2)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微生物成为了分子生物 学研究的最主要对象。 (3)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高效和可人 为控制的方向发展。现在微生物已成为新兴的 生物技术的主角,微生物学也步入了其发展史 上的第三个“淘金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2.生物化学的同一性:主要的化学组成成分相 同,尤其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大分子 化合物。
维生素
生长因子
相同的化学本质
多种辅酶的前体
辅酶为细胞代谢所必需
3.代谢的同一性:新陈代谢活动相似。
肌肉的糖酵解
细菌的乳酸发酵
最终产物:乳酸
4.遗传机制的同一性: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 基因控制,并且具有繁殖的能力。
吕文虎克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1)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一生共制作了419架显微镜 和放大镜,放大率为50—300倍,最高达266倍。 (2)利用自制显微镜在世界上首先观察到微生物,从而 使人类由宏观世界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领域,跨越 了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第一道障碍”。 (3)发表论文约400篇,其中375篇由英国皇家学会发表。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大多数微生物生活于土壤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栖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息地,每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可达108个。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空气中的微生物少则几百个,多则上万个;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水中的微生物少的几个,多的可达上万个; 人体所含的微生物数量至少在1010个以上。 有的微生物生活于一些极端环境中。如有的微生物生 活于深达万米的海沟中;有的在万米高空仍然存活;有的 在零下几十度的北极和南极仍能生存;有的可生长在高达 百度的温泉中;有的可生活于盐浓度超过20%的死海里。 可以这样说微生物“无处不在”。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重感冒患者为8500万;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1977 Woese 提出古生菌是不同于细菌和真核生物 的特殊类群,Sanger 首次对 f×174噬菌体DNA进 行了全序列分析
1982~1983 Prusiner 发现朊病毒(prion) 1983~1984 Mullis 建立PCR技术
1995 第一个独立生活的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全基 因组序列测定完成 1996 第一个自养型古生菌基因组测定完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病毒重组实验 噬菌体感染实验 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对动植物起作用的遗传机制同样适用于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除与其他生物有许多共同之处外, 还具有与其他生物不同的特征:
个体小、结构简;种类多、级界宽;
数量大、分布广;胃口大、食谱广;
易培养、繁殖快;易变异、适应快;
休眠长、抗性强;起源早、发现晚。
授课方式 文字颜色提示!!
1.课堂教学
教材:以《微生物学教程》为主,54学时 1.红色:重要内容。 课后思考题 2.深兰色:次重要内容。 3.黄色:一般内容。 2.实验教学 4.其他颜色:扩充知识面内容。 实验教材:沈萍著《微生物学实验》 主讲教师:韩丽珍 副教授 实验学时:九次实验,27学时
1.基础微生物学
按过程或功能分
按与疾病的关系分
按生态环境分
土壤微生物学 海洋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水微生物学 宇宙微生物学
2.应用微生物学
分析微生物学 微生物技术学 按技术与工艺分 发酵微生物学 遗传工程 工业微生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药学微生物学 兽医微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学 预防微生物学
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 迄今最大的细菌是德国科学家H N Schulz发现硫细菌,大 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小一般0.1-0.3mm,可达0.75mm,称“纳米比亚硫磺珍 火星陨石中发现的细菌化石(直径10nm) 珠”。最小的芬兰科学家E O Kajander发现纳米细菌,直
多数单细胞,少数简单多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
2.种类多、级界宽
目前,已发现的微生物仅有10万多种。
为什么?
限于人类的研究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微生 物是不可培养的,我们所认识的微生物还不到 自然界微生物总量的1%。 有人对土壤中DNA的多样性分析后估计自 然界的微生物可能有上千万种。
3.数量大、分布广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非细胞生物 真菌—酵母菌
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
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 氏体 古细菌 嗜盐菌、嗜热菌、 产甲烷细菌
病毒—噬菌体
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 物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 真菌—蘑菇 病毒
三. 微生物学及其任务
1.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从群体、细胞和分 子水平等不同层面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 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 本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2.微生物学的任务 根本任务:开发、利用和改良有益微生物; 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 使微生物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青霉素生产:1943年,20iu./ml发酵液;现在50000iu/ml; 疾病:鼠疫、麻风病、SARS、爱滋病、天花;
四.微生物学的分科
按微生物种类分 ---微生物分类学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藻类学 原生动物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分子微生物学 细胞微生物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 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流行病学
1.个体小、 结构简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细菌和真菌的大小用um表示,一般只能用
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大小以nm表示
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 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 1毫克
,必须借助电镜才能观察到。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