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版思考题标准答案
(完整版)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第六章蒸馏

第六章蒸馏相平衡【6-1】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数据如下。
尔定律。
解计算式为0 0p P B P Ax 0 0, y xP A P B p计算结果见下表苯-甲苯溶液的t x y计算数据温度(t)/CxP P By 0P A ——xP 0P A PJB80.11.0 1.0101.33 44.4 113.590.823 0.823 0.92384 113.59 44.4 101.33101.33 50.6 127.59O O0.659 0.659 0.83088127.59 50.6 101.33101.33 57.6 143.7292 0.508 —0.508 0.721143.72 57.6 101.33101.33 65.66 160.5296 0.376 0.376 0.596160.52 65.66 101.33100101.33 74.53 0.256 179.19 0.256 0.453179.19 74.53 101.33101.33 83.33 199.32104 0.155 0.155 0.305199.32 83.33 101.33101.33 93.93 221.19108 0.058 0.058 0.127221.19 93.93 101.33110.6 0 0苯-甲苯溶液的t y x图及y x图,如习题6-1附图1与习题6-1附图2所示。
习题6-1附图1 苯-甲苯t-y-x 图习题6-1附图2 苯-甲苯y-x 图【6-2】在总压101.325kPa 下,正庚烷-正辛烷的汽液平衡数据如下。
试求:(1)在总压101.325kPa 下,溶液中正庚烷为 0.35 (摩尔分数)时的泡点及平衡汽相的瞬 间组成;⑵在总压101.325kPa 下,组成x 0.35的溶液,加热到117C ,处于什么状态?溶液加热 到什么温度,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解 用汽液相平衡数据绘制t y x 图。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2-1】某离心泵用15℃的水进行性能实验,水的体积流量为540m 3/h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350kPa ,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0kPa 。
若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为350mm ,吸入管与压出管内径分别为350mm 及310 mm ,试求泵的扬程。
解 水在15℃时./39957kg m ρ=,流量/V q m h =3540 压力表350M p kPa =,真空表30V p kPa =-(表压) 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点垂直距离00.35h m = 管径..12035031d m d m ==,流速 / ./(.)1221540360015603544V q u m s d ππ===⨯. ../.221212035156199031d u u m s d ⎛⎫⎛⎫==⨯= ⎪ ⎪⎝⎭⎝⎭扬程 222102M V p p u u Ηh ρg g--=++()(.)(.)....⨯--⨯-=++⨯⨯332235010301019915603599579812981....m =++=0353890078393 水柱【2-2】原来用于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400kg/m 3的水溶液,其他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
若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个开口容器的液面间的高度不变,试说明:(1)泵的压头(扬程)有无变化;(2)若在泵出口装一压力表,其读数有无变化;(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扬程)不变。
(见教材) (2)液体密度增大,则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
(3)液体密度ρ增大,则轴功率V q gHP ρη=将增大。
【2-3】某台离心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水的流量为18m 3/h ,扬程为20m(H 2O)。
试求:(1)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2)若将泵的转速调节到1250r/min 时,泵的流量与扬程将变为多少?解 (1)已知/,/V q m h H m kg m ρ===331820 1000水柱, 有效功率 .e V P q gH W ρ==⨯⨯⨯=181000981209813600(2) 转速 /min 11450n r =时流量3118V q m h =/,扬程1220m H O H =柱 转速 /min 21250n r = 流量 ./322111250181551450V V n q q m h n ==⨯= 扬程 .2222121125020149m H O 1450n H H n ⎛⎫⎛⎫==⨯= ⎪ ⎪⎝⎭⎝⎭柱 【2-4】用离心泵将水由敞口低位槽送往密闭高位槽,高位槽中的气相表压为98.1kPa ,两槽液位相差4m 且维持恒定。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第六章蒸馏

第六章 蒸 馏相平衡【6-1】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数据如下。
101.33 38.8 179.19 74.53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总压为101.33kPa 时苯一甲苯溶液的-t y x -图及y x -图。
此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 计算式为,0000B AA Bp p p x y x p p p -==- 计算结果见下表苯-甲苯溶液的t x y --计算数据苯-甲苯溶液的t y x --图及y x -图,如习题6-1附图1与习题6-1附图2所示。
习题6-1附图1 苯-甲苯t-y-x 图习题6-1附图2 苯-甲苯y-x 图【6-2】在总压.101325kPa 下,正庚烷-正辛烷的汽液平衡数据如下。
温度/℃ 液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x汽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y温度/℃ 液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x 汽相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y 98.4 105 1101.0 0.656 0.4871.0 0.81 0.673115 120 125.60.311 0.157 00.491 0.280 0试求:(1)在总压.101325kPa 下,溶液中正庚烷为0.35(摩尔分数)时的泡点及平衡汽相的瞬间组成;(2)在总压.101325kPa 下,组成.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7℃,处于什么状态?溶液加热到什么温度,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解 用汽液相平衡数据绘制t y x --图。
(1) 从t y x --图上可知,.035x =时的泡点为113.8℃,平衡汽相的瞬间组成.053y =。
(2) .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7℃时为气液混合物,液相组成.024x =,汽相组成.040y =。
.035x =的溶液加热到118℃时,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
习题6-2附图 正庚烷-正辛烷t-y-x 图【6-3】 甲醇(A)-丙醇(B)物系的汽液平衡服从拉乌尔定律。
(1) 试求温度80℃t =、液相组成.05x =(摩尔分数)时的汽相平衡组成与总压。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第四章--传热

第四章 传 热热传导【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 的绝热材料。
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 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2375℃, 30℃t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1t ,./()W m λ=⋅016℃231212t t t t b b λλ--= (1757530)025*********t --= ..145025********t=⨯+=℃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
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
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123℃, 28℃, =0043/℃ 003tt W m b mλ==⋅=,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q t t W m bλ=-=-=-2120043328358 003【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习题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 2,材料的厚度为0.02m 。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 根据已知做图热传导的热量 .28140392Q I V W =⋅=⨯=()12AQ t t bλ=-.().()12392002002280100Qb A t t λ⨯==-- ()./218W 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λ=1.05W/(m·℃),厚度230b mm =;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整理)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 第四章 传热

第四章 传 热热传导【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 的绝热材料。
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 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2375℃, 30℃t 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1t ,./()W m λ=⋅016℃231212t t t t b b λλ--= (1757530025005016016)t --= ..145025********t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
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
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123℃, 28℃, =0043/℃ 003t t W m b m λ==⋅=, 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q t t W m bλ=-=-=-2120043328358 003【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 2,材料的厚度为0.02m 。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 根据已知做图热传导的热量 .28140392Q I V W =⋅=⨯=()12AQ t t bλ=-.().()12392002002280100Qb A t t λ⨯==-- ()./218W 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λ=1.05W/(m·℃),厚度230b mm =;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第四章--传热

第四章 传 热热传导【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 的绝热材料。
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 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2375℃, 30℃t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1t ,./()W m λ=⋅016℃231212t t t t b b λλ--= (1757530)025*********t --= ..145025********t=⨯+=℃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
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
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123℃, 28℃, =0043/℃ 003tt W m b mλ==⋅=,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q t t W m bλ=-=-=-2120043328358 003【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习题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 2,材料的厚度为0.02m 。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 根据已知做图热传导的热量 .28140392Q I V W =⋅=⨯=()12AQ t t bλ=-.().()12392002002280100Qb A t t λ⨯==-- ()./218W 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λ=1.05W/(m·℃),厚度230b mm =;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化工原理第4版答案谭天恩

化工原理第4版答案谭天恩1、能影响黄酮类成分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多选)()*A黄酮的类型(正确答案)B苷元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C糖基的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D分子立体结构(正确答案)2、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3、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单选题] *A一个苯环的β位B苯环的β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正确答案)D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4、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5、下列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B决明子(正确答案)C芦荟(正确答案)D紫草6、黄酮母核具有的下列何种结构特点在碱液中不稳定()[单选题] *A邻二酚羟基(正确答案)B3-羟基C5-羟基D7-羟基7、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8、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9、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10、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11、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12、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单选题] *A香豆素苷类(正确答案)B游离蒽醌类C樟脑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13、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14、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5、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16、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A半萜与单萜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倍半萜与二萜D二萜与三萜17、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18、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19、浓缩速度快,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的是()[单选题] *A水蒸汽蒸馏法B常压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正确答案)D连续回流法20、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21、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22、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正确答案)D菲醌类23、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24、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25、具有挥发性的香豆素成分是()[单选题] * A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香豆素苷C呋喃香豆素D双香豆素26、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27、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单选题] *A酸乙酯(正确答案)B苯C乙醚D氯仿28、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29、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30、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压力【1-1解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 ..p kPa ==A 101325+60161325 容器B 的绝对压力 ..B p kPa =-=1013251289325 【1-2】解 进口绝对压力 ..进101312893 =-=p kPa出口绝对压力 ..出101 31572583 =+=p kPa 进、出口的压力差..p kPa p kPa ∆=--=+=∆=-=157(12)15712169 或 258 389 3169【1-3解 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00,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14。
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104100)03690410006114ω⨯==⨯+⨯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103690631ω=-=从附录四查得20℃下正庚烷的密度/kg m ρ=31684,正辛烷的密度为/kg m ρ=32703 混合液的密度 /..3169603690631684703ρ==+m kg m【1-4】混合液密度 ../3879048670.68718 ρ=⨯+⨯=m kg m【1-5】解 ...T K p kPa =+==+=27340313,101 35 5106 8 (绝对压力)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2042802280324400716001186 =⨯+⨯+⨯+⨯+⨯=m M kg kmol(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m m pM kg m RT ρ⨯===⨯310681860763 *******(2)混合气体36000=V m ,摩尔体积为./.mmM m kmol ρ=31860763混合气体的量为 ..m mV n kmol M ρ⨯===60000763246 186流体静力学【1-6】解 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2m ,h=2m 水柱。
(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绝p 在水平面11'-处的压力平衡,有.绝绝大气压力1012001000981281580 (绝对压力)ρ+==-⨯⨯=p gh p Pa(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 表p表绝 -大气压力=8158010120019620 =-=-p p Pa(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真p()真表=-=-1962019620 p p Pa -=(4)槽内为四氯化碳,管中液柱高度'h'cclhh ρρ=4水 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从附录四查得为/ccl kg m ρ=431594'.h m ⨯==10002125 1594【1-7】解 水的密度/3水=998ρkg m()....331011001213550005998981117410=⨯+⨯+⨯⨯=⨯p Pa【1-8】解 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29 4(表压)=p kPa 液体密度 /31250ρ=kg m ,指示液密度/301400ρ=kg m (1)压差计读数R=? 在等压面''1111上-=p p()()()()().'...p p h R g p p h g R g p h R g p h g R g Rg ρρρρρρρρ=+-++=+-++++++=+++-=11000 321 32212222 0()0因g 0,故0ρρ-≠=R(2) ().....A p p g Pa ρ=+-=⨯+⨯⨯=⨯333212941022125098156410().....333222941012125098144110ρ=+-=⨯+⨯⨯=⨯B p p g Pa习题1-6附图习题1-8附图【1-9】。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习题详解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41210Pa.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 解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 ..p kPa ==A 101325+60161325容器B 的绝对压力 ..B p kPa =-=1013251289325[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与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解进口绝对压力 ..进101312893 =-=p kPa出口绝对压力 ..出101 31572583 =+=p kPa进、出口的压力差流体的密度[1-3]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为0.4,试求该混合液在20℃下的密度. 解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00,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14.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10410003690410006114)ω⨯==⨯+⨯ 正辛烷的质量分数..2103690631ω=-=从附录四查得20℃下正庚烷的密度/kg m ρ=31684,正辛烷的密度为/kg m ρ=32703混合液的密度/..3169603690631684703ρ==+m kg m流体静力学[1-6]如习题1-6附图所示,有一端封闭的管子,装入若干水后,倒插入常温水槽中,管中水柱较水槽液面高出2m,当地大气压力为101.2kPa.试求:<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4>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管中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少米?解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2m,h=2m 水柱.<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绝p在水平面11'-处的压力平衡,有.绝绝大气压力1012001000981281580 (绝对压力)ρ+==-⨯⨯=p gh p Pa<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表p<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真p<4>槽内为四氯化碳,管中液柱高度'h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从附录四查得为/ccl kg m ρ=431594 [1-8]如习题1-8附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31250kg m 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2m 与1m,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表压〕为29.4kPa.试求:<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31400kg m 〕;<2>A 、B 两个弹簧压力表的读数.解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29 4(表压)=p kPa 液体密度/31250ρ=kg m ,指示液密度/301400ρ=kg m<1>压差计读数R=?在等压面''1111上-=p p<2> ().....A p p g Pa ρ=+-=⨯+⨯⨯=⨯333212941022125098156410 流量与流速[1-12]有密度为/31800kg m 的液体,在内径为60mm 的管中输送到某处.若其流速为/0.8m s ,试求该液体的体积流量()3/m h 、质量流量()/kg s 与质量流速()/2⎡⎤⋅⎣⎦kg m s . 解<1> 体积流量./.223330.060.822610814 /44ππ-==⨯⨯=⨯=V q d u m s m h<2> 质量流量../m V q q kg s ρ-==⨯⨯=3226101800407<3> 质量流速./().22407===1440 0064m q kg m s A ωπ⋅⨯ 连续性方程与伯努利方程[1-15]常温的水在如习题1-15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在截面1处的流速为./05m s ,管内径为200mm,截面2处的管内径为100mm.由于水的压力,截面1处产生1m 高的水柱.试计算习题1-6附图习题1-8附图在截面1与2之间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差h 为多少〔忽略从1到2处的压头损失〕?解./105=u m s另一计算法计算液柱高度时,用后一方法简便.[1-19]如习题1-19附图所示,有一高位槽输水系统,管径为.mm mm φ⨯5735.已知水在管路中流动的机械能损失为2452∑=⨯f u h <u 为管内流速>.试求水的流量为多少/3m h .欲使水的流量增加20%,应将高位槽水面升高多少米?解管径.005=d m ,机械能损失2452∑=⨯f u h <1> 以流出口截面处水平线为基准面,水的流量().../.V q d u m s m h ππ-==⨯⨯=⨯=22333200514628710103 /44<2> ()'..10212=+=V V V q q q '..../221212146175 ==⨯=u u m s高位槽应升高..m -=7185218[1-23] <1>温度为20℃、流量为/4L s 的水,在.mm mmφ⨯5735的直管中流动,试判断流动类型;<2>在相同的条件下,水改为运动黏度为./244cm s 的油,试判断流动类型.解 <1>.,/.,./V d m q m s Pa s kg m μρ--==⨯=⨯⋅=3333005 410,1005109982流速./(.)Vq u m s d ππ-⨯===⨯3224102038 00544 雷诺数...Re ..5300520389982101104000为湍流100510ρμ-⨯⨯===⨯>⨯du <2> ././v cm s m s -==⨯242444410雷诺数..Re .400520382322000为层流4410-⨯===<⨯du v [1-28]水的温度为10℃,流量为330/L h ,在直径.mm mm φ⨯5735、长为100m 的直管中流动.习题1-15附图 习题1-16附图习题1-19附图 习题1-20附图此管为光滑管.<1>试计算此管路的摩擦损失;<2>若流量增加到990/L h ,试计算其摩擦损失.解 水在10℃时的密度.39997/ρ=kg m ,黏度.,.,Pa s d m l m μ-=⨯⋅==3130610 005 100,光滑管.<1> 体积流量 /.V q L h m h ==3330033/ 流速../.Vq u m s d ππ===⨯⨯⨯2203300467 3600360000544 雷诺数 . Re .30.050.046799971787层流130610ρμ-⨯⨯===⨯du 摩擦系数 Re 64640.03581787λ=== 摩擦损失 (.)/.f l u h J kg d λ==⨯⨯22100004670.0358=0.0781 20052<2> 体积流量 /.3990099 /==V q L h m h因流量是原来的3倍,故流速../u m s =⨯=004673014雷诺数Re 178735360=⨯=湍流对于光滑管,摩擦系数λ用Blasius 方程式计算也可以从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联图上光滑管曲线上查得,.0037λ=.摩擦损失 (.)/.22100014=0.037=0.725 20052f l u h J kg d λ=⨯⨯ [1-29]试求下列换热器的管间隙空间的当量直径:<1>如习题1-29附图<a>所示,套管式换热器外管为mm mm φ⨯2199,内管为mm mm φ⨯1144;<2>如习题1-29附图<b>所示,列管式换热器外壳内径为500mm,列管为mm mm φ⨯252的管子174根.习题1-29附图解 <1>套管式换热器,内管外径.10114=d m ,外管内径.20201=d m当量直径 ...21020101140087=-=-=e d d d m<2> 列管式换热器,外壳内径.205=d m ,换热管外径.10025=d m ,根数174=n 根当量直径 ()(.)(.) .()..222221210517400254400291051740025ππ--⨯=⨯==++⨯e d nd d m d nd [1-32]如习题1-32附图所示,有黏度为.17⋅mPa s 、密度为/3765kg m 的液体,从高位槽经直径为mm mm φ⨯1144的钢管流入表压为0.16MPa 的密闭低位槽中.液体在钢管中的流速为m/1s ,钢管的相对粗糙度/0.002ε=d ,管路上的阀门当量长度50=e l d .两液槽的液面保持不变,试求两槽液面的垂直距离H.解在高位槽液面至低位槽液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计算H,以低位槽液面为基准面. ,.p p Pa u u ==⨯==61212(0表压)01610,两槽流速 0,液体密度/.33765,黏度1710ρμ-==⨯⋅kg m Pa s 雷诺数.Re ..430106176547710湍流1710ρμ-⨯⨯===⨯⨯du 管长30160190=+=l m ,阀门50=e l d,高位槽的管入口0.5ξ=,低位槽管出口=1ξ,90°弯头.075ξ=管路计算[1-35]用1689mm mm φ⨯的钢管输送流量为/60000kg h 的原油,管长为100km ,油管最大承受压力为.MPa 157.已知50℃时油的密度为/3890kg m ,黏度为181⋅mPa s .假设输油管水平铺设,其局部摩擦阻力损失忽略不计,试问为完成输油任务,中途需设置几个加压站?解.,,/m d m l km q kg h ===015 100 60000因为是等直径的水平管路,其流体的压力降为油管最大承受压力为.MPa 157加压站数 (273174157)==n 需设置2级加压,每级管长为50km,每级的./.27321365∆==p MPa ,低于油管最大承受压力.流量的测定[1-40]在管径3258mm mm φ⨯的管路中心处安装皮托测速管,测量管路中流过的空气流量.空气温度为21℃,压力为.514710⨯Pa 〔绝对压力〕.用斜管压差计测量,指示液为水,读数为200mm,倾斜角度为20度.试计算空气的质量流量.解 空气温度27321294=+=T K ,绝对压力147=p kPa ,空气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 /301000ρ=kg m空气的黏度.5181510μ-=⨯⋅Pa s 查得max .086=uu .../086278239=⨯=u m s 空气质量流量().../220.309239174312 44ππρ==⨯⨯⨯=m q d u kg s。
化工原理_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全)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第四版思考题答案————————————————————————————————作者:————————————————————————————————日期:3-2 球形颗粒在流体中从静止开始沉降,经历哪两个阶段?何谓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沉降速度受那些因素的影响?答:1、加速阶段和匀速阶段;2、颗粒手里平衡时,匀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t μ3、影响因素由沉降公式确定ξρρ以及、、p p d 。
(93页3-11式)3-6 球形颗粒于静止流体中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沉降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沉降速度受哪 些因素影响?答:重力,浮力,阻力;沉降速度受 颗粒密度、流体密度 、颗粒直径及阻力系数有关 3-7 利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其分离条件是什么?答:停留时间>=沉降时间(tu u H L ≥) 3-8 何谓临界粒径?何谓临界沉降速度?答:能 100%除去的最小粒径;临界颗粒的沉降速度。
3-9 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当临界粒径与临界沉降速度为一定值时,含尘气 体的体积流量与降尘室的底面积及高度有什么关系?答:成正比 WL V ·u q t s ≤ 3-10 当含尘气体的体积流量一定时,临界粒径及临界沉降速度与降尘室的底面积 WL 有什么 关系。
答:成反比3-12 何谓离心分离因数?提高离心分离因数的途径有哪些?答:离心分离因数:同一颗粒所受到离心力与重力之比;提高角速度,半径(增大转速) 3-13 离心沉降与重力沉降有何不同?答: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力沉降速度是一定的,而离心沉降速度随着颗粒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3-15 要提高过滤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过滤速率方程 ()e d d V V P A V +∆=γμυτ 3-16 恒压过滤方程式中,操作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答:3-17 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 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μγυP K ∆=2表明K 与过滤的压力降及悬浮液性质、温度有关。
第四章 传热4-1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有哪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他们的传热机理有何不同?答: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①热传导(简称导热):热量不依靠宏观混合运动而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发生。
②对流传热: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只能发生在有流体流动的场合。
③热辐射: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
可以在完全真空的地方传递而无需任何介质。
4-2 傅立叶定律中的负号表示什么意思?答:热量传递的方向沿着温度梯度下降的方向。
4-3 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热导率比较,哪个大,哪个小?答:一般固体>液体>气体4-4 纯金属与其合计比较,热导率哪个大?答:纯金属大于合金4-5 非金属的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什么与密度有关?答:密度小,则所含的空气越多,气体的导热系数低于固体。
4-6 在厚度相同的两层平壁中的热传导,有一层的温度差较大,另一层较小。
哪一层热阻大。
答:温差大的热阻大,热导率低。
4-9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中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流动状态(气、液、蒸汽)、流体的性质(热导率、热容、粘度、密度)、壁面形状 等 [流体有无相变化、流体流动的原因、流动状态、流动物性和壁面情况(换热器结构)等都影 响对流传热系数。
]4-15 同一液体,为什么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答:因为相变热比液体的热容大很多,所以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 系数大。
4-16 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在变温条件下操作时,为什么多采用逆流操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 用并流操作?答: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大,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小,其它流向的平均温度差介于逆流 和并流两者之间,因此就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优于并流和其它流动型式。
当换热器的传热 量 Q 即总传热系数 K 一定时,采用逆流操作,所需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小。
在某些生产工艺要求下,若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得超过某一温 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则宜采用并流操作。
4-18 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总传热系数? 答: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传热过程的操作条件及换热器的类型等; K 值总是接近于α 小的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关键在于提高α 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减慢污垢形成速率或及时清除污垢。
4-20 何谓透热体、白体、黑体、灰体?答:能透过全部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透热体;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白体;能全部 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 称为灰体。
4-21 何谓黑度?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同一温度下,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定义为灰体的黑度。
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性质、温度及表面情况(如表面粗糙度及氧化 程度)。
4-26 两物体的温度分别是 200℃及 100℃,若将温度各提高 300℃,维持其温差不变,其辐射传热的热流量是否变化? 答:增大4-29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总传热系数 K ,如何增大 K 值?答:根据公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提过对流换热系数,尤其是提高较小一层的对流换热系数 降低污垢热阻,及时清洗换热器, 降低热传导热阻,选择导热率大的材料,降低换热壁的厚度。
第五章 吸收5-2 对于物理吸附,在一定温度下,如何判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难与易?答:溶液浓度相同时,难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平衡分压大。
5-3 亨利定律中的 E 、H 、m 三者与温度、压力有什么关系? 答:由pm E ;; 可得5-4 气液相平衡关系中,(1)若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将如何变化?(2)在一定温度下, 气相总压升高,相平衡常数 m 如何变化?若气相组成 y 为一定值,总压升高,液相 x 将如何 变化?答:(1)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增加 (2)总压增加,m 减小;x 增加5-5 若溶质分压为 p 的气体混合物与溶质浓度为 c 的溶液接触,如何判断溶质是从气相 向液向传递还是从液向向气相传递?答:根据公式与的关系来判断,如果*y y >,从气相向液相传递5-6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何关系?液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粘度有何关 系? 答: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的 1.5 次方成正比,总压力成反比;液体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
5-8 何谓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其基本论点是什么?答:(1)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膜内为层 流,A 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
(2)相界面处两相达平衡,无扩散阻力。
(3)有效 膜以外主体中,充分湍动,溶质主要以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5-10 在气液两相传质过程,什么情况下属于气膜阻力控制,什么情况下属于液膜阻力控 制?答:传质阻力集中于气模中属于气膜阻力控制;传质阻力集中于液膜中属于液膜阻力控制 5-12 传质单元数与传质推动力有何关系?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阻力有何关系?答:传质推动力越小,则意味着过程的难度越大,此时所需的传质单元数也就越大。
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有效比表面越小,则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大。
5-13 气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气相总压力 p 有何关系?液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液相总浓度 c 有 何关系? 答:Ω=a K G H G OG p 反比;Ω=a cK L H L OL 反比 第六章 蒸馏6-1 何谓拉乌尔定律?答:溶液中溶剂 A 的蒸汽分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其液相组成的乘积。
6-2 何谓理想溶液?答:在全部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6-6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如何计算?与什么因素有关?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对两组分的分离有何影响? 答:。
BA p p =α,与组分种类、系统总压有关;数值越大,两组分就越容易分离。
6-7 如何应用平均相对挥发度表示平衡条件下的液相组成 x 与气相组成 y 之间的关系? 答:x1-1x y )(αα+= ,y 1--y x )(αα= 6-9 相对挥发度=1 时,用普通精馏是否能分离混合物?答:不能6-12 精馏塔的塔顶液相回流及塔底的气相回流对溶液的精馏起什么作用?答:提供系统所需的热量和冷量;改变产品的组分浓度。
6-14 何谓理论板?实际塔板上汽液两相传质情况与理论板有何不同?答:使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的塔板称为一块理论板。
实际塔板的分离程度要比理论板小。
6-15 精馏塔一般有精馏段与提馏段,他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答:精馏段得到含轻组分较多的产品,提馏段得到含重组分较多的产品。
6-17 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及温度沿塔高是如何变化的?答: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下降;温度升高。
6-21 何谓恒摩尔流量的假设?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精馏塔计算中有何意义?答:假设如下:①精馏段 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皆相等以V 表示;每层塔板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相等,以L 表示。
②提馏段 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皆相等,以,V 表示;每层塔板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皆相等。
条件:溶液中两组分的摩尔汽化热相等;因气液两相温度不同而传递的热量可以忽略;精馏塔保温良好,其热量损失可以忽略。
意义:使得操作线成一条直线。
6-22 精馏塔的进料状态有几种?他们对精馏段及提馏段的下降液体流量及上升蒸汽流量有什么影响?答:有五种:冷液进料;饱和液体(泡点)进料;汽液混合物进料;饱和蒸汽(露点) 进料;过热蒸汽进料。
影响书上250页图6-186-23 何谓进料状态参数?不同的进料热状态的 q 值有何不同?如何计算?答:单位进料流量所引起的提馏段与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之差值。
冷液进料 q>1饱和液体(泡点)进料 q=1汽液混合物进料 0<q<1饱和蒸汽(露点)进料 q =0过热蒸汽进料 q <06-26 何谓塔顶液相回流比?何谓塔釜气相回流比?他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用什么关 系式相互换算? 答:DL R =,W V R ,`= 6-27 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分别是用什么表示的,是大于1 还是小于 1, 为什么?6-30 何谓q 线方程?5 种进料热状态下,q 线在y-x 图上的方位如何表示?答:6-31 如何在y-x 图上绘制精馏段操作线及提馏段操作线?需要已知哪些必要的数据? 答:将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与对角线方程 联解,可得出精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 a ( 、 );再根据已知的 和 ,求出精馏段操作线在 轴的截距 ,依此值在 轴上标出点 ,直线 即为精馏段操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