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温度和湿度的观测实验二风速和风向的观测实验三气压的观测实验四云的观测实验五能见度的观测实验六天气现象的观测实验一温度和湿度的观测1 气温和湿度观测1.1概述空气温度(简称气温,下同)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湿度(简称湿度,下同)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米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

需要获取的项目及其单位: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日最低气温。

配有温度计的气象站应作气温的连续记录。

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湿度有: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相对湿度(U)——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露点温度(Td)——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气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配有湿度计的气象站应作相对湿度的连续记录,并挑选日最小值。

测量气温和湿度的仪器主要有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通风干湿表、温度计和湿度计、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1.2干湿球温度表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

气象学实习指导

气象学实习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习指导何春生海南大学环境环植学院实习一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测量目的和要求:了解温度测量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及其使用范围;学会玻璃液体温度表的安装、调整、误差及其消除,温度表的检查及维修方法;能正确地测定空气及土壤温度。

实习使用仪器:玻璃液体温度表(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红外线温度计,半导体点温计,三角板一套和直尺一把,指南针一个。

一、概述农业生产活动中,常需要测定环境(空气和土壤)温度,以安排农事活动以及农业生产措施。

气温和土温对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

在适宜的温度下,作物生长迅速、发育良好;当温度超过作物所要求的最高温度或低于作物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时,作物的生长就会停止,甚至死亡。

空气温度还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农作物的储藏、加工甚至销售。

因此,掌握温度的观测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温度及其相关统计量我们在前面的理论课上已经交代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二、温度测量仪器及其测温原理由于温度是物体内能的宏观体现,是物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因此,直接测量自然界物体温度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

物体的温度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一般来说,物体由于其温度的不同,其内在物理特性和外部形状等特征(统称物体物理属性)都会有所变化,而且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这些物理属性和物体温度呈一一对应的关系,或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测量物体温度就是利用这种关系,测定物体的某项物理属性值,从而推导出物体的温度。

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种类非常多,各种不同的测温仪器其测温范围、精确度、测量方法、使用场合等差异较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测温仪器。

常用的测温仪器根据其测温原理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液体或固体(部分仪器是使用气体的)的线性尺寸(体积、长度等)随温度而膨胀的效应。

这类仪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各种玻璃液体温度表和双金属片温度自计仪。

此类仪器多为机械式,结构较为简单,维护方便,多数价格可以接受。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2024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2024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旨在通过实验和观测,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以及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气象因素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正文:一、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1.1 温度的影响1.2 光照的影响1.3 降水的影响1.4 相对湿度的影响1.5 风速的影响二、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2.1 温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2 光照对病虫害的影响2.3 降水对病虫害的影响2.4 相对湿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5 风速对病虫害的影响三、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1 降水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2 干旱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3 高温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4 风速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5 相对湿度对灌溉管理的影响四、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4.1 温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2 降水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3 光照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4 风速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5 相对湿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五、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5.1 气象监测仪器的选择5.2 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5.3 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4 气象监测对灾害防范的作用5.5 气象监测技术在精细化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发现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温度、光照、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施肥管理也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因此,借助气象监测技术对气象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报,对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合理利用和应用气象因素能够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教学大纲农业气象学实验Experiment of Agrometeorology1、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编号:03007、03013适用专业:生态、资环、环保等理论课程总学时:54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2( 2学时/2周)学分: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_5_个;综合实验丄个;综合设计实验 _个)应开实验学期:2、实验课程简介农业气象学实验是农业气象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在相关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减少农业气象课程总学时的情况下,实验课学时并没有减少(12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3 )。

针对学生的需要和本门课程的特点,开出了云、辐射、温度、湿度、蒸发降水和风、小气候观测等实验容。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农业气象学实验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主要气象要素(云、辐射、温度、湿度、蒸发降水和风等)测定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气候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容。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①•彦坤主编《农业气象实验指导》校教材②•段若奚主编《农业气象实习指导》气象出版(2003年起使用)5、考核办法实验大纲主撰人:彦坤云Array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2每组人数:1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云的概念、分类、3族10属28种云的标准云状以及雹云的主要特征,区别可降水与不可降水的云,了解那些云具有显著天气变化征兆。

34、实验容提要⑴.云的概念(2).云状及其分类5、实验操作要点根据教师的讲解,参照云图掌握3族10属28种云的标准云状以及雹云的主要特征。

6注意事项注意区别可降水与不可降水的云,了解那些云具有显著天气变化征兆。

(二)太阳辐射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2每组人数:5-10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测定辐射、日照和照度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6 理论:26 实验:10 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种子、植保等先修课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钱允祺主编,《农业气象学》,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马秀玲等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陈端生、龚绍先主编,《农业气象灾害》,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气象时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必要的农业气象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自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习课两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生产和环境等类所必须的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及农田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 21 辐射 52 温度 33 水分 34 风和气压 25 天气及天气预报 26 气象灾害 47 气候 38 农田小气候 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应按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

2.绪论及第一、二、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基础理论部分,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掌握为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3.重点要深入介绍反复使用,难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4.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其中重点内容必须到达大学基础课的要求,由于学时数少,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应作适度的联系和启发。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塔依尔胡晓棠吕新雷咏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环系气象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的测定 1 实验二空气、土壤温度的观测23 实验三空气湿度、降水和蒸发的观测34 实验四气压与风的观测48 实验五农业气候资料的整理及统计63 实验六园艺设施小气候观测82 实验七农田小气候观测85 教学实习地面气象观测95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了解测量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及日照时数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安装要求、使用及一般的维护方法。

要求同学们正确掌握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净辐射辐射通量密度和光照强度以及日照时数的观测方法。

二、所需仪器(一)太阳辐射仪器大多数太阳辐射仪器是根据辐射对辐射仪器感应器产生的热效应为基础来测量的。

太阳辐射是气象观测指标中重要内容,根据国际气象组织WMO标准要求,太阳辐射观测分为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

测量辐射常用的仪器有:1.直接辐射表: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2.天空辐射表(又称总辐射表):测量在水平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总辐射。

用特制的圆盘或遮日环挡去太阳直接辐射后可单独测量天空散射辐射;将仪器感应面向下可测量下垫面反射辐射。

3.分光谱辐射表:是测量在某一个光谱区辐射能的辐射表。

在辐射表的感应面上加不同处理的滤光罩,可测量红外、可见光及紫外区辐射量。

4.净辐射表:测量所有波长的净辐射能量交换。

(二)光照强度的观测仪器主要有照度计,用它测量可见光的光照度。

(三)光照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日照时数的仪器常用的有暗筒式日照计(又叫乔唐式)和聚焦式日照计两种。

用于太阳日照时数的测量。

三、实验内容1.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的观测。

2.光谱辐射的观测3.太阳辐射记录仪的使用。

4.光照度的观测。

5.日照时数的观测。

四、太阳辐射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安装使用(一)热电偶原理下面介绍的太阳辐射测量仪器,其测量原理是辐射对辐射仪器感应器产生的热效应为基础来测量的,即热电偶原理。

气象学试验指导书

气象学试验指导书

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实验(实习)项目⏹地面观测场的建立⏹温度和湿度的观测⏹气压和风的观测⏹蒸发与降水的观测⏹云的观测实验(实习)一地面观测场的建立实验(实习)目的:掌握观测场建立的标准和要求,场内仪器布置原则实验仪器: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百叶箱、地面温度表、直管地温表等。

实验(实习)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地面气象观测场建立的目的和观测项目及观测的特点1、目的:地面气象观测是用气象仪器对近地面层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测定;用肉眼对大气的一些现象如云、光、电进行观测,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气象情报和积累基本资料。

2、项目: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积雪、蒸发、云、天气现象、能见度、日照、地温、冻土等。

3、特点: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二、观测场的选择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都是在观测场内进行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的,观测场的选择是否适宜,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较大。

1、应选在能代表大范围天气、气候的地点;2、要建在平坦空旷、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水体和森林的地方;3、场内地面水平、无洞穴、坑洼和突起;4、场内铺植浅草(20CM为宜),土壤保持当地结构特征。

5、观测场地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安装难以保持一定距离,容易相互遮挡,影响通风。

一般为25*25或20*16,中学气象园的面积可视实际情况和观测项目的多少而定,但不得小于5*4。

另外,场地四边东西南北方向一致,周边为铁丝网、铁栅栏或竹木围档,决不能用砖石砌墙。

三、仪器布置的原则1、保持一定距离,互不影响;2、仪器布置北高南低;3、常用仪器在中央小路附近;4、观测场门开向北面;5、大、小百叶箱内温度表、温、湿度计安置的高度规定为距地面1.5M,雨量筒、雨量器和蒸发皿的高度以距地面70CM为宜,安置日照仪的地方地形开阔,东西无障碍,风向风速仪的高度不低于10M。

观测场仪器布置参考图四、观测方位1、罗盘法;2、太阳高度法五、观测时间及顺序地面观测分定时和不定时观测2种。

农业气象学试验

农业气象学试验
《农业气象学》实验
内容
观测场的选择与建立 太阳辐射的观测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 空气湿度的观测 蒸发和降水的观测 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实验一、观测场的选择与建立
实验一 观测场的选择与建立
实验目的: 掌握气象观测资料的要求, 掌握气象观测资料的要求,观测场的选择、 观测场的选择、 建立、 建立、仪器的布置, 仪器的布置,掌握气象观测的项目和 程序。 程序。
观测场的选择
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 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 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从观 测场围栏外缘起量, 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 视宽角≤22.5度)障碍物的距离至少 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 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 不得小于30米; 距离成排( 距离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 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 视宽角≥22.5度)的 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 倍以上; 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秆作物, 米内不能种植高秆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以保证气流畅通; 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 求是: 求是: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 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 远;水库等大型水体必须为100米以远; 米以远;对观测环境有害的 污染源, 污染源,其边缘与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 远。 观测场周围不得有致使传感器观测值发生异常变化的各种 干扰源。 干扰源。
1. 浅 层 地 温 传 感 器 2. 日 照 计 3. 深 层 地 温 传 感 器 4.E-601型蒸发器 5.小型蒸发器 6.雨量器 7.雨量器 筒 8.雨量传感器(同排适当位置) 9.虹吸雨量计 10. 大百叶箱 11.小百叶箱 12. 大百叶箱(内装:通风干 湿球传感器、湿敏电容) 13.电接风仪 14.风向、风速 传感器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实习指导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气象数据的测量、计算和分析,了解气象的基本概念,以及学习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1. 气压计2. 温度计3. 湿度计4. 风速仪5. 雨量计6. 日照计三、实验内容1. 测量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

2. 统计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对植物的影响。

3. 计算综合气象指数,分析气象对植物生长的综合影响。

4. 学习气象的基本概念,了解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实验记录1. 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气压(hPa)气温(℃)相对湿度(%)风速(m/s)降雨量(mm)日照时数(h)1月1日 1000.0 0.0 60.0 2.0 0.0 8.01月2日 1010.0 -1.0 55.0 3.0 0.5 6.01月3日 1005.0 2.0 70.0 1.5 0.0 5.5……2. 气象图表气温变化曲线日期气温(℃)1月1日 0.01月2日 -1.01月3日 2.0……相对湿度变化曲线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六、实验分析1. 分析气象变量的日、月、季度和年变化规律,绘制相应的气象图表。

根据气象图表,可看出气象变量的变化规律,如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规律等。

2. 分析气象变量对植物的影响,讨论气温、降水和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理。

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可得出气象变量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规律,如温度和光照充足对植物生长有利,而湿度过高和降雨过多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等。

3. 计算综合气象指数,评价气象对植物生长的综合影响程度。

通过计算综合气象指数可以评价气象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并作为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

4. 学习气象的基本概念,了解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实验中学习气象的基本概念和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气象变化的认识和掌握气象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仪器应保持干燥、清洁和精准,避免异物和水分进入仪器内部。

《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实训指导书要点

《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实训指导书要点

《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实训指导气象系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目录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实习要求 (2)实训项目2.1:作物发育期观测及生长状况测定 (4)实训项目2.2:作物生长量的测定 (8)实训项目2.3:作物产量结构分析 (10)实训项目2.4: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观测调查 (14)实训项目3.1:物候观测与分析 (17)实训项目3.2:果树物侯期观测 (21)实训项目4.1: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湿度 (23)实训项目4.2: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25)实训项目4.3:凋萎湿度的测定 (27)实训项目5.1:牧草发育期及生长状况观测 (28)实训项目5.2:家畜膘情及牧事活动调查 (31)实训项目6.1: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33)实训项目6.2:农田小气候观测 (35)实训项目7.1:农气测报系统安装及参数配置 (36)实训项目7.2:农气簿创建及数据输入 (39)实训项目7.3:观测数据服务与安全管理 (41)实训项目8.1:农业气象田间试验设计 (42)实训项目8.2:农业气象田间试验的实施 (44)实训项目8.3:农业气象田间试验数据分析 (47)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实习要求一、概述农业气象观测,就是对农业市场环境中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察、测量和记载。

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和有关的土壤要素。

生物要素包括各种作物、林木、畜禽和鱼类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形成以及病虫害等。

农业气象试验,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需要和存在的气象问题及其对策所进行的试验。

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应包括的内容:1、物候观测2、气象要素观测3、农业小气候观测4、土壤状况观测5、农业气象调查6、农业气象田间试验7、农业气象模拟试验8、农业气象实验室试验9、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10、观测方法和试验仪器的研究二、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和平行分析。

农业气象观测必须遵守平行观测的基本原则,即在进行生物生长、发育状况观测的同时,还要对其生长和生存的环境进行同步观测,使资料具有可比性。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肖国杰实验一积温的计算(2学时)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中的气象条件影响,在其它外界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作物的发育起传主导作用;作物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某些发育期还要求一定的上限温度);作物完成某一发育期要求一定的热量条件——积温。

积温的概念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常用的主要有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两种。

活动积温多用于农业气候分析,它考虑了生物学零度,排除了对作物发育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日平均气温;用实测的日平均气温统计,比较方便。

但活动积温包含了一部分低于生物学零度的无效温度,使积温的稳定性较差。

有效积温多用于研究作物的发育与热量条件的定量关系,建立作物发育速度的农业气象模式和编制农业气象预报等,它排除了对作物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无效温度,积温稳定性好,较符合实际。

但其统计比较繁琐,往往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下面以成都地区温度积温为例,学习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要求:掌握逐日累加法、直方图法求算积温。

目的:掌握大于某界限温度积温的主要计算方法。

二、实习内容2.1活动积温用逐日累加法计算成都1980年≥10℃初、终日期间的活动积温;计算成都1951-1980年≥10℃活动积温的多年平均值;用直方图法,利用成都19xx年逐月气温资料,求出10℃的初、终日期,≥10℃的活动积温。

2.2有效积温用逐日累加法计算成都1980年≥10℃初、终日期间的有效积温;用直方图法,利用成都1980年逐月气温资料,求出≥10℃的有效积温。

三、步骤3.1熟悉资料本次实习应用的资料为成都地区1980年逐日、逐月平均温度资料;1951-1980年≥10℃各年的活动积温。

3.2方法3.2.1逐日累加法(1)确定界限温度(或生物学下限温度)。

(2)求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该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

(3)在界限温度初、终日期以内,将大于或等于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即为活动积温;将大于或等于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与界限温度之差累加起来,即为有效积温。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太阳辐射与光照强度的观测实验目的:1.了解辐射表、多探头照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光照强度的观测方法。

2.掌握太阳辐射传感器、多探头照度计测定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光照强度的原理和方法。

仪器、设备:TBQ-2天空辐射表、TBB-1净辐射表、太阳辐射电流表、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导线设备参数:TBQ-2天空辐射表灵敏度:10.549um/wm2TBB-1净辐射表灵敏度:9.124um/wm2(白天)、9.11um/wm2(夜晚)太阳辐射电流表:辐射瞬时值(瓦/平方米)=显示值×1000/灵敏度系数实验原理与步骤:一、太阳总辐射、净辐射的观测(一)TBQ-2天空辐射表原理与安装1.TBQ-2天空辐射表构造原理:该表用来测量光谱范围为0.3-3μm的太阳总辐射,也可用来测量入射到斜面上的太阳辐射,如感应面向下可测量反射辐射,如加遮光环可测量散射辐射。

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气象、农业、建筑材料老化及大气污染等部门做太阳辐射能量的测量。

TBB-1净辐射表用来测量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净差值。

它的测量范围为0.3~3μm的短波辐射和3~50μm的地球辐射。

TBQ-2天空辐射表的工作原理:该表为热电效应原理,感应元件采用绕线电镀式多接点热电堆,其表面涂有高吸收率的黑色涂层。

热接点在感应面上,而冷结点则位于机体内,冷热接点产生温差电势。

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信号与太阳辐照度成正比。

为减小温度的影响则配有温度补偿线路,为了防止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则用双层石英玻璃罩,罩是经过精密的光学冷加工磨制而成的。

2.TBQ-2天空辐射表的安装与使用:该表应安装在四周空旷,感应面以上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地方。

然后将辐射表电缆插头正对北方,调整好水平位置,将其牢牢固定,再将总辐射表输出电缆与记录器相连接,即可观测。

最好将电缆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架上,以减少断裂或在有风天发生间歇中断现象。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1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1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专业:植保10-1 姓名:学号:实验时间:2011年9月24日实验一、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使用天空辐射表的使用,正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闪射辐射和净辐射。

2.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测量光照强度。

3.计算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实验原理:辐射表通过对光照强度的感应产生热效应,再转化为电动势,带动电流表指针偏转,显示在表盘上。

实验器材: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紫外线照度计实验步骤:1.用天空辐射表测量总辐射值。

2.用净辐射表测量净辐射值。

3.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

4.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紫外线强度。

5.计算日照时数和光照百分率。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1.下午随时间推移,净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紫外强度都逐步降低。

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在之后显著降低。

2.光照强度与总辐射、净辐射成正比。

3.紫外线强度与总辐射和净辐射成正比。

4.云层的阻挡是影响各指标的直接原因。

5.太阳辐射是地面获得热量的最主要方式。

6.数据中有部分出现了净辐射大于总辐射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仪器的误差。

实验二、土壤温度、气温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的原理。

2.掌握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的读数。

3.掌握差算空气温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农业气象学中的温度计分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及和最低温度计之分。

(1)最高温度及的构造特点是在球部和毛细管相连的地方有一个狭窄的通道。

当感应球部放入被测介质中,温度升高,液体膨胀通过狭窄的通道。

当被测介质温度又下降时,温度计中的液体收缩,液体在狭窄通道处被截断。

下部分液体继续收缩,而毛细管中的液体因与下部分液体分离而停留不下降。

即使温度再次上高,甚至超过前面的最高温度,原理类似,最高温度计始终保留最高温度示数。

为了测得下一次测试的准确度,必须用力将毛细管中的液柱甩回感应球中。

(2)最低温度计用于测定一段时间内的最低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肖国杰
实验一积温的计算(2学时)
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中的气象条件影响,在其它外界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作物的发育起传主导作用;作物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某些发育期还要求一定的上限温度);作物完成某一发育期要求一定的热量条件——积温。

积温的概念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常用的主要有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两种。

活动积温多用于农业气候分析,它考虑了生物学零度,排除了对作物发育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日平均气温;用实测的日平均气温统计,比较方便。

但活动积温包含了一部分低于生物学零度的无效温度,使积温的稳定性较差。

有效积温多用于研究作物的发育与热量条件的定量关系,建立作物发育速度的农业气象模式和编制农业气象预报等,它排除了对作物不起作用的生物学零度以下的无效温度,积温稳定性好,较符合实际。

但其统计比较繁琐,往往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下面以成都地区温度积温为例,学习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逐日累加法、直方图法求算积温。

目的:掌握大于某界限温度积温的主要计算方法。

二、实习内容
2.1活动积温
用逐日累加法计算成都1980年≥10℃初、终日期间的活动积温;
计算成都1951-1980年≥10℃活动积温的多年平均值;
用直方图法,利用成都19xx年逐月气温资料,求出10℃的初、终日期,≥10℃的活动积温。

2.2有效积温
用逐日累加法计算成都1980年≥10℃初、终日期间的有效积温;
用直方图法,利用成都1980年逐月气温资料,求出≥10℃的有效积温。

三、步骤
3.1熟悉资料
本次实习应用的资料为成都地区1980年逐日、逐月平均温度资料;1951-1980年≥10℃各年的活动积温。

3.2方法
3.2.1逐日累加法
(1)确定界限温度(或生物学下限温度)。

(2)求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该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

(3)在界限温度初、终日期以内,将大于或等于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即为活动积温;将大于或等于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与界限温度之差累加起来,即为有效积温。

3.2.2用直方图法
(1)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作直方图。

(2)联接各月中间日期的温度,画成一平滑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3)根据所给的界限温度作一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与温度曲线交a,b两点。

(4)从a,b两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交横坐标与c,d两点,即为我们所求的界限温度初、终日。

(5)统计c,d日期之间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3.3结果输出(范例)
范例所用资料:成都市1977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见excel中)。

3.3.1逐日累加
(1)界限温度:10℃。

(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该界限温度的初日期确定:
A、从1月1日起,按日序依次计算连续五日的滑动平均温度值,一直计算到五
日滑动平均温度值不再低于10℃为止;
B、在5日滑动平均的结果中找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界限温度的滑动平均值,且这
个值之后不能再出现小于该界限温度的滑动平均值!值为10.6℃,对应的五日为3月24日-28日。

C、在这个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连续日中,日平均温度第一个出现≥10℃
(10.7℃)所对应的日期为3月26日,即定为初日。

(3)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该界限温度的终日期确定:
A、根据温度资料,找到秋季第一次出现小于10℃的日期,为11月21日;
B、向前推四天,按日序依次计算连续五日的滑动平均温度值,一直计算到五日
滑动平均温度值不再大于10℃为止;
C、在5日滑动平均的结果中找第一个小于10℃的滑动平均值之前的一个大于或
等于10℃的值为10.7℃,其对应的五日为:11月17-11月21日;
D、在这个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连续日中,找出最后一个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
10℃的日期:11月21日,即定为终日。

3.3.2直方图
(1)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作直方图。

(2)联接各月中间日期的温度,画成一平滑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3)根据所给的界限温度作一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与温度曲线交a,b两点。

(4)从a,b两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交横坐标与c,d两点,所以,界限温度初日为:3/10、终日为:12/10,如图1所示。

a b
c d
图1 确定界限温度的直方图
(5)统计c,d日期之间的活动积温为:5360、有效积温为:2750。

3.4完成实习报告
(1)说明所用资料及方法。

(2)绘制直方图,利用成都1980年逐月气温资料,求出≥10℃的初、终日期,以及≥10℃的活动积温和≥10℃的有效积温。

(3)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完成表1.1所列各项目。

(4)利用逐日累加法完成表1.2所列各项目,以及≥10℃的有效积温。

表1.1 成都1980年≥10℃初终日计算表
表1.2 成都1951-1980年≥10℃活动积温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