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社会互动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 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社会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 派别。
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是米德。
米德的学生布鲁默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 理: 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富裕的意义而对 其采取行动;
第二,我们所富裕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戈夫曼认为,在表演中,人们通常都比较关 心并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他们往往通 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来形成人们所希望的 印象。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为“印象管理”。
几种印象: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刻板效应。
3、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埃莫森等。
3、冲突
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是直接的反 对关系。
4、暗示
是在无强制条件下,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 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刺激,并可能使人们 依此刺激而作出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 5、交换 个人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 交往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 是交换关系。
本土方法论认为:
(1)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间的相互作用,都 受着某些“民间”规则的支配,群体中的成员都 具有某种对现实世界的共同认识和理解,这种认 识和理解构成了“民间”规则的基础。
(2)这一理论认为,规定着社会相互作用的 民间规则包括许多含蓄的理解和期待。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社会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讨论的是 最常见的几种形式。尽管在理论上我们分别讨 论之,但实际上他们常常以不同的方式结合, 并相互转化。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些互动对社会结构和变迁的作用。
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和身份认同。
本文将从社会互动的定义、类型、影响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的方式进行的。
社会互动可以发生在各个社会层面,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场所、政治组织等都存在着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目的是满足个体的需求、取得社会认同和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互动可以分为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两种类型。
主动互动是指个体主动参与和发起的互动,如主动提出观点、建议或介入他人的谈话。
被动互动是指个体被动地接受和响应他人的互动,如听取他人的观点、接受他人的帮助。
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作用着塑造个体的行为和社会角色。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
通过与他人交往,个体可以获得信息、获得支持和建立自身的社会身份。
社会互动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的观点和行为受到他人的认同和适应的影响。
同时,社会互动也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通过与他人互动,个体可以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然而,社会互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社会互动的形式和方式。
虚拟互动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沉迷和虚拟孤立等问题。
其次,社会互动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制约。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可能会影响互动的质量和结果。
最后,社会互动可能会引发冲突和紧张。
不同观点和利益的冲突可能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紧张局势的产生。
综上所述,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既是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也是社会变迁和合作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 第5讲 社会互动
日常谈话中许多词语没有确定的含义,依靠双 方的共同理解来界定。
科长阿呆上领导家拜年,呈上红包时,
领导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只是意思意思! 领导:都在一个单位的,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承蒙您关照,真的是点小意思。 领导:哈哈!你这个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真没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哪里呢,是我不好意思啊!”
第1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第2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第3节 非语言沟通 第4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第5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第1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1、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 语言、表情、身体姿势和其他象征性符号, 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互动可以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
3、个人空间的其他体现
三、非语言沟通与性别
社会互动存在性别的维度,女性和男性对 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有不同的感知和表达。
电梯与陌生环境
第2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1、行动(act):指某个人在特定情境下 的全部反应,包括人的实际行为、对事物 和人的注意、以及感觉和想法。
人类行动的独特性:反应;思考回应甚至预演。
2、互动的三个阶段:
(1)甲方送出信号 (2)乙方接受信号,解读信号,并作出回应 (3)甲方根据乙方的回应,采取进一步的行
3、静态体语(posture):即人们的身体 或四肢保持某种状态的姿势。
二、个人空间
1、定义: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环绕一个人四周的直接区域。
2、爱德华·T·霍尔:个人距离的四种类型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45cm以内;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122cm以内;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365cm以内; 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3.6m以外。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社会互动
• 狭义解释: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 • • • • • • •
3、竞争
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互 相反对的行为方式。 广义解释:生存竞争。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 存在以来就有竞争。发生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 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 竞争的特点: 1、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 2、有共同争夺的对象 3、竞争双方其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 方成功的机会,不可能双方之间同时获得成功 4、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消除对立冲突,以达到共同生活的目的, 便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 调适的原因: • ①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 ②由社会变迁引起的调适。 • ③由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 调适方法: • ①和解,互动双方改变原有的敌对态度,彼此容 • • • • • • •
纳、建立友好关系; ②妥协,互动双方通过订立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 冲突; ③容忍,暂时采取克制的态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④调解,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停; ⑤仲裁,通过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 ⑥权变,越出正常规范的随机应变; ⑦突转,突然转变其思想、态度、信仰、习惯以 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 ⑧顺从,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习惯行为以适应社 会需要的一种方式。
产生原因: 人们在观 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时,个人 可能会依据猜测、想象,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解释 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为人们的注意中心,对 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四、集体行为的控制
• 集体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有性质之别: • 集体行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 • 集体行为的积极性 • 集体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对那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妨碍人 • • • •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三、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
• (一)网络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
• (二)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 1.有了数字网络后,人们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即时互动,使人们身体
“缺场” 的交往取代了身体“在场”的交往。 • 2.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 3.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第三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一)角色距离: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 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 为角色距离(role distance)。
(二)角色冲突:一个人扮演着很多种角色。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有 时候这些不同角色期望之间会发生矛盾、对立或抵触的情况。
•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 或组织的基础。
• 具体来说,社会角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 第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 第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 第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 • 第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广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 限于特定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 方式上较为灵活)
频度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反映并影 响人际关系的疏密与好坏)
社会互动的类型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 3.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论)
社会互动: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定义: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活动含义: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2.有相互依赖的行为3.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可以在当面或非当面的场合发生5.不同情境下互动行为的含义不同6.对互动双方的关系或社会环境发生影响7.互动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和结构社会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论(齐美尔、米德)1.符号:能有意义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2.基本观点:1.符号在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客观)互动双方的情况(主观)4.互动经常需要换位思考5.人们通过自己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来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正确自我定位:不要过分敏感、过于自负(二)拟剧论(戈夫曼)含义: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是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规划的行为反应1.表达式礼仪2.回避式礼仪3.维系式礼仪4.认可式礼仪(三)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俗民方法论常人方法论(四)角色理论角色互动(五)参照群体理论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作为评价自身或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1.规范作用2.比较作用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酬赏(价值多少)金钱<社会赞同<尊重<他人服从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1.二人关系(1)极强的亲密性、特殊性、排他性(2)有可能产生强烈冲突2.三人关系冲突时第三人的角色(1)中间人——调解(2)仲裁人——裁定(3)从中渔利者——个人获利(4)分裂者和征服者——挑拨冲突3.多人关系一、社会群体和组织中的正规关系社会群体和组织中的非正规关系非常规的集合行为二、熟悉、工作、社交情境(目的)三、情感、工具、混合关系(性质)情感对应需求法则工具对应公平法则混合关系对应人情法则二、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一定向阶段:辨识情境二评价阶段:确定态度三控制阶段:选择行为(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一竞争排斥关系二冲突对立关系,可能有攻击行为三顺应一方主动或被迫做出改变四……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维度一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关系的性质1.情感关系2.地位关系3.利益关系二深度:互动的程度表明依赖度三广度:互动的范围表明交往的领域四频度: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通常次数越多,越密切类型一、合作定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所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条件:A 目标一致B 地方法上达成共识C 行为配合D 讲求信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意识二、竞争定义:对于共同目标的争夺特点:A对相同目标的追求B目标较少,难以得到C目的是获得目标,而非针对对手D必须有相对应的规则三、冲突定义: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竞争和冲突的区别:A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手B冲突的目标有相同性也不同C冲突双方是直接的反对关系D冲突经常突破规划冲突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四、强制定义: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来行事特点:A双方力量不平衡B可以是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五、顺从或顺应1.顺从:一方自愿、主动服从一方2.顺应:互动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社会互动分析
• 狭义解释: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 • • • • • • •
3、竞争
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互 相反对的行为方式。 广义解释:生存竞争。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 存在以来就有竞争。发生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 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 竞争的特点: 1、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 2、有共同争夺的对象 3、竞争双方其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 方成功的机会,不可能双方之间同时获得成功 4、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产生原因: 人们在观 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时,个人 可能会依据猜测、想象,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解释 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为人们的注意中心,对 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四、集体行为的控制
• 集体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有性质之别: • 集体行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 • 集体行为的积极性 • 集体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对那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妨碍人 • • • •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一、符号互动论 • 二、拟剧论 • 三、本土方法论
第三节 集体行为
•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及其特征 •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自发的、无组织的、不受正 • • • • • •
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共同特征: 1、自发性 2、狂热性 3、非常规性 4、匿名性 5、短暂性
• • • • • •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年首次提出 学者看法:1、强调互动的结果,将人与人以及人与群体 之间的交互影响称为社会互动。 2、强调互动的过程,认 为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和沟通就是社会互动。 本书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 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互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 第二,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 第三,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
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
个人行为的原因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控制性:内在 (可控制) :能力、努力 外在(不可控制):难度、运气 稳定性:稳定:能力、难度 不稳定:努力、运气
第四章 社会互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分析,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及其 特点,了解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 理论、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提问。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
(1)模仿是自愿行为,而从众并非自愿; (2)模仿没有外部压力,从众则受到外部压力 (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
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含义: 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 合行动。
合作的条件: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认识: 合作的资源:如知识、技能、财物
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 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
间接目标是政府; 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 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
引退; 强加; 皈依; 妥协。
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
作用分析:
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 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造 成认知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作用(地位、意义)
1. 有助于形成自我、完善自我 2. 社会互动是满足行动者需求的途径 3. 社会互动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基础
4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发生
1. 人对他人的反应(如行动或思考)不取 决于对方行动、事件即符号乃至场景 (situation )本身,而取决于人对它们 所作的理解、解释、判断。即取决于符 号定义(definition of symbol) 或情景定义 (definition of situation )
依据冲突发生的领域,冲突分为经济冲突、 政治冲突、文化冲突
医患冲突、 征地拆迁冲突
20
冲突功能
21
4,交换 旨在获取报酬或回报的交往。 回报的形式多样 回报的原则:互惠(reciprocity) 净收益:得到的回报减去成本。正向
的净收益使交换可能持续下去
22
第四节、 关于社会互动的几种观点
一、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1,代表人物 George H. Mead , W. I. Thomas, 情景定义 Charles C. Cooley, “glass self ”镜中我 Mannford Kuhn, Herbert Blumer(布鲁默)
17
2,竞争 定义:竞争是不同的人或群体为了各自 获得同一 个目标而进行的互动。 竞争的类型: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公开竞争和不公开竞争
18
3,冲突 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直接 的和公开的争斗,彼此之间表现出敌对 的态度或行为。某些竞争会演化为冲突。 冲突的方式多样。 (王,p.86)
19
依据冲突者,冲突分为人际冲突、群体间 的冲突、民族冲突、国家冲突
5
2,身体语言、空间距离可视为符号,在人际互 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互动
五章、社会互动1、个人空间理论:代表:霍尔;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1)亲密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2)个人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到4英尺(约122厘米);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3)社会距离:指相距4英尺(约122厘米)到12英尺(约365厘米)以内;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4)公众距离:指相距12英尺(约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2、社会互动的理论主要包括: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论。
(1)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象征相互作用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早期代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镜中之我”理论)、托马斯、米德;观点:人类行为的社会目的主要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在社会互动中是不断建立和再建立的。
(2)拟剧论: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代表: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和“自我呈现”。
(3)常人方法学: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代表:加芬克尔;思想来源: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3、社会网络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的六度分隔理论和欧洲农民自发组织的“赫德兄弟会”活动规模的150法则。
4、社会资本的研究:(1)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社会资本》短文中提出。
(2)①同质性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关系网络的构成以熟人为主体,把有共同的邻居、民族、宗教或家庭关系的人整合为紧密的社会关系,将之细分为家族型社会资本、宗教型社会资本、亲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情感型社会资本等,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封闭性和内聚性。
社会学概论5-7
我们所说的客体不过是我们经验的产物。 我们所体验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客观世 界本身,而是我们想象的世界。当然, 对于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对所遇 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 正是因为有相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人 们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动就是解释性行动。 ——布鲁默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1.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 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人会根据社会地位、社 会角色来选择自己的行动)2. 社会互动的 构成要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语言 或非语言形式)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到期待的报酬 时,将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出现攻击性行为;反 之,当得到甚至超过期待的报酬时,就会赞同 这种行为。 理性命题: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 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该行动后果的可能 性,通过理性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比如冒险)
“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事们交 换帮助,熟人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让步,讨 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饪技巧。” (布劳)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尊 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价值 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的 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心理暗示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 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 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 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 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 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广告:丝滑巧克力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就业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休伯《用社会学专业知识求职》1982
千万别紧张。 给人自信且明确的印象,令人信服的描述你的
技能。 与面试者交谈时,应当看着对方的眼睛。 应当做一个好听众。 简洁明了地回答所有合适的问题。 表明兴趣的最好方式是问一些相关的问题。 结束时安排一下了解面试结果的方式。 千万不要在面试当时就接受一项工作。
实验者故意表现出对会话背后没 有明说的基本假定不明白的样子。
2019/6/17
加芬克尔的“违规实验”
下面就是发生在受试者(S)与实验者(E )之间的一次会话:
(S)你好!
(E)我到底好在那里?我的健康,我的财产 ,我的学生,我的心灵安宁,我的···
(S)(涨红了脸然后突然失去了控制)瞧! 我不过是表示礼貌而已。坦率地讲,我才 不管你是好是坏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典型对话: P:你去哪儿? T:出去。 P:干什么去? T:不干什么。
——霍曼斯
(1)实质:人们在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2)内容:有形的物质性的资源、无形的非 物质性的资源。
(3)原则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 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4)酬赏 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类 他们的价值依次增高
(四)常人方法学/本土方法论
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 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 有能动性。
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决 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 但如果违背了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在任何一个互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背景知 识(索引性表达)。双方都必须了解这种背景知 识,遵守其隐含的规则。
加芬克尔的“违规实验”: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
9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 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 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 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之间。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 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 对面的。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 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 形成一定的作用。 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 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29
黑与灰:成熟、稳重
搭配法则:灰色和黑色是办公室最常见的颜色,黑与 灰所表达出来的味道也是沉稳、成熟韵味,如果你是一 个偏活泼的女生不妨让自己在面试时沉稳些更能让对方 相信你的工作能力。
30
行为礼仪
微笑 握手 手势 站姿:正确的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 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脚 尖分呈V字型,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也可两 脚分开,比肩略窄,双手交叉,放在体前或体后。 与主考官交谈时,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为宜。
3
主流社会文化的规范与价值观 表明:
个人在主流动文化中的社会化经验
4
四、A:定义社会现实与对社会现实的再建构
若 社会=现实 那么,A是如何进行的呢? 比如,纹身
5
1.定义社会现实的能力,反映出该集团在社会中 的实力。事实上,在支配群体(强势群体、多数 群体)与被支配群体(弱势群体、少数群体)之 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支配群体 可以定义一个社会价值观。 2.“对情境的定义”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与 人格发展。 比如,仿真监狱实验中,学生接受了该情境的定 义(狱卒与囚犯的传统角色),并依照这样的角 色来扮演。 3.被支配群体的成员挑战传统的定义。 女性、老人、同性恋、残障人士的人权运动; 世界拳王“阿里”;
社会学概论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大学生的社会互动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社会存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
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要与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在相互地影响。
由此可知,任何社会互动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然而,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而且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情景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对于二人关系,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对于三人关系,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对多人关系,组成社会网络。
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2007)
乔治•霍曼斯(G •C •Homans ) ——社会交换理论的六个命题
1.
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受到酬赏, 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作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酬赏, 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这种刺激再发生的时候,这个人就有可能作出与过去相 同或类似的行动。
则是互动过程的产物。 本土方法论者则对规则的起源并不感兴趣,他 们感兴趣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为了知道怎 样互动而运用这些规则的方式。
续
本土方法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
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 则通常是理所当然的、心照不宣的。但 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 利进行。
无背景试验 打破规则试验
2.
3.
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 能作出该种行动。
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的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 样的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侵犯—赞同命题:(1)若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 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甚至采取侵犯行为;(2)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 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 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 率最高的行动。
为什么谈话习惯的打破令人如此不安?
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能够保持稳定和富
有意义,要依赖于我们对说什么和为什 么说的文化预设的共同理解。如果我们 不能认为这些预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有意义的交流将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 多人关系:
– 可产生社会网络,使互动更复杂 – 形成亚群体 – 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约束人们的互 2019/1/30 18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动
• 1.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 • 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 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 个人把他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
• 参照群体对非面对面互动的作用
– 规范作用:参照群体对于个人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社会态度 过程的影响 – 比较作用:参照群体往往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时所 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符号是能够有意义的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标志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6
• 符号
2019/1/30
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社会互动
• 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要理解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 行动的意义作出解释 • 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
想来适应对方,以避免或消除冲突 • 同化 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 于一致,实现同化
– 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不一致情 况下才会) – 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
2019/1/30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22
一.互动的维度
表
征 维度
含义
互动的方向 互动的程度 互动的范围 一定时间内 发生互动的 多寡
社会学概论 6章社会互动汇编
自角色的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民俗学方法论
•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创造的一种微观社会学理 论。
• 民俗学方法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存于 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互动时所遵循并共同理解 一套规则和程序之中。
• 这种理论超越了微观—宏观的争论,它把焦点放在经 验的社会实践上面。
会议也是一种互动形式。上图是香港社会工作者国庆访问团访 问南开大学,内的与香港社会工作者友好互动的场景。
• 调适的种类 (1)和解妥协 (2)统治与服从 (3)容忍 (4)权变 (5)突转 (6)顺从
五、同化
同化是指不同文化的民族、团体或个人融化成为 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于不知不觉中 进行的,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五、同化
同化由于社会文化的统一性和人的流动性相结合而 造成的。
引起同化的社会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 通婚 • 移居 • 入侵 • 文化传播
一、暗示与模仿-模仿定律
(1)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模仿是按照几何级数进 行的,一传二,二传四……如此等等。
(2)暗示信息因传递而使信号减弱,导致模仿变形。
(3)逻辑定律和非逻辑定律,逻辑定律说明有些发明与 原有的旧事物相悖,二者之间发生冲突,不易被接受, 或需经过长期冲突、摩擦、选择后方接受,这叫逻辑 冲突律。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社会互动
本章要点
• 社会互动的含义和要素 • 西方理论流派对社会互动的阐述 • 互动的形式:暗示和模仿、竞争、冲突、调适 • 集体行为的含义、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 集体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 所谓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语言、表情、 身体姿势和其他象征性符号,彼此表达意向,沟通感 情,共同行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社会存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
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要与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在相互地影响。
由此可知,任何社会互动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然而,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而且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情景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对于二人关系,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对于三人关系,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对多人关系,组成社会网络。
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在大学中,这几种关系都非常普遍。
例如我们现在的宿舍有三个人,因此,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他两个人的想法。
在各种活动中,例如运动会、晚会等等这种大型群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则会更多。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社会互动可以分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性关系。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
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工具关系:为达成某种目的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关系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不预期有长期交往和情感关系。
遵循公平法则,如买卖双方的等价交换。
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
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中,我认为,大学生之间更多的是情感关系、混合性关系。
对于我而言,我有一些很好的朋友,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我想许多大学生都跟我一样。
况且,在大学中,拾金不昧、让座等行为屡见不鲜。
因此,我认为,这些关系可以说是连接不同人之间重要的桥梁。
社会互动的手段有语言沟通、体态语言、个人空间,方式有暗示、模仿、竞争、冲突、调适、同化、合作。
如今,随着各种通讯方式(如QQ、人人、微博、飞信、YY等等)的出现,大学生互动方式愈见增多。
以上列举的几个通讯方式均属于网络互动方式,而目前在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笔记本,手机更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
无论是上网聊天、发邮件,还是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这些都可以算是语言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时不时地会有些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意思,这就属于体态语言了;无论在何处,不仅仅是大学生,所有人在任何场所都会跟身旁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是个人空间的影响了。
通过这三种手段,我们都在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时在相互地影响。
有些事情,我们有时候不方便说出来,于是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暗示对方;大学生有许许多多的比赛,于是就存在各种竞争;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于是会有各种争执与冲突;在一些比赛或者社会实践中更常见的是合作,不同队员之间进行合作,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每年寒暑假,大学生都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大学生与市民互动,倡导低碳生活;走进农村,服务人民等等。
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发调查问卷、走访,还是举行座谈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队长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群众之间,通过语言沟通、体态语言、合作、调试等等,都在不断地互动,不断地交流信息与情感,从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如此,我们不得不说说社会互动的作用。
互动可以说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
社会互动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力量形成的条件,是人的社会化的促进力量。
可以说,自己一个人没法互动,只有你走向群体,才会有互动。
通过跟他人互动,我们获得了各种信息、情感等等。
就像人们常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了还是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有了两种思想。
”所以说,互动带给我们的益处良多,我们生活在一个互动的世界,没有互动,我们会寸步难行。
在去年暑假,我参加了以“走进农村、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一次社会实践。
在那次实践中,通过跟队友、当地农民、领导的社会互动,我收获了许多。
我去了威海,还有自己的家乡,在这些地方我了解了当代农村的许多问题,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反应能力等等,总之,可以说是,通过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互动,从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参考文献: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