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

和领 取报酬 的董事 人数在 1%水 平上与家 族企业绩效vl 0 a正相关 ; 高管 前三名薪酬 总额和董事前三名 薪酬 总额 都在 1 %的显性水平 上与家族企业 绩效 vl a 正相关 , 这说明我 国现 阶段 对高管 的激励 主
要还是依靠薪酬激励 , 持股激励还没有发挥应有 的作用 。 三个模 型
使投资者利益得到很好 的保护 ,从而增加外部投资者 的投资 的信
绩效显著正相关 , 而总经理持股数量 、 总经理持股 比例和董事长持
股 比例都与家族企业 绩效无显著 的关系 。这说 明股权激励机制在
心, 为家族企业募集资金和增加融资渠道提供方便 , 有利于家族企
业 的健康持续发展 。投资者保护变量 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度 没有通过检验 , 这可能与家族企业 自身的性质有关 , 可能 由于家族 企业在政策 上过于依赖政府政策指导 ,另一方面当前我 国政府对
表2 回 归 结 果 模型 1 模型 2 模 型 3 系数 t p 系数 t 值 值 值 P值 系数 t 值 P值
—O 3 8 . 8 — 19 4 0 . 7 005 一O 1 —10 0 O. 8 21 .0 31 -0 1 2 . 8 — 16 8 ) 9 . 6 ( 0 7 . —0 0 4 . 6 —1 5 6 (.3 — 0 7 — 13 8 . 7 一O 0 1 O )1 4 0.5 .4 0 1 9 6 — 14 9 . 4 . 4 0 1 5 0 0 8 1 8 9 0.6 0.7 183 0 8 O 0 0 .7 .5 0 4 0 8 . 4 0.6 .8 18 5 . 6 .8 0 0 1 O 1 8 2 9 9 .0 0 1 0 3. 0 0 0 1 0 1 9 2 9 5 0 .2 . 6 00 3 .4 26 . 0 .2 . 7 0 0 2

高管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_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_吴成颂

高管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_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_吴成颂
随 着 巴 塞 尔 新 资 本 协 议 的 实 施 ,学 者 们 陆 续 地 对 银 行 的 风 险 控 制 问 题 展 开 了 研 究 ,如 何 更 好 地 治 理 银 行 并 使 其 更 加 稳 定 地 发 展 再 一 次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 对 商 业 银 行 风 险 承 担 的 问 题 ,许 多 学 者 分 别 基 于 不 同 的 角 度 进 行了研究,如 银 行 风 险 承 担 与 货 币 政 策 (Altunbas Y.et al,2010[1]; Borio C.et al,2012[2];江 曙 霞、陈 玉 婵,2012[3];徐 明 东、陈 学 彬, 2012[4])、与 银 行 利 率 (Maddaloni A.et al,2011[5];张 宗 益、吴 恒 宇 等,2012[6];牛 晓 健、裘 翔,2013[7])、与 公 司 治 理 (Laeven L.et al, 2009[8];宋清华、曲良波等,2011[9];潘 敏、张 依 茹,2013[10])等 关 系,系 统地诠释了银行风险承 担 的 演 变 机 制。 另 外,通 过 总 结 还 发 现,虽 然 众 多 研 究 的 视 角 存 在 差 异 性 ,但 针 对 银 行 风 险 的 演 进 机 理 已 基 本 达 成 共识,即风险一般是通过银行经营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以致银 行 内部治理机制可以影响着内外风险影响因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 力度。言外之意 是,银 行 治 理 结 构 是 银 行 风 险 承 担 的 重 要 决 定 因 素 (Pathan S.,2009)[11],并且不同 银 行 治 理 水 平 差 异 所 带 来 的 行 为 差 异也最终影响到 了 银 行 风 险 承 担 (曹 廷 求、朱 博 文,2013)[12]。 因 此,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优化银行治理环境、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是可 以 有效地处理和化解银行风险。

企业家背景特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验

企业家背景特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验
【关键词】 企业家背景特征 企业投资行为 中小企业
一、引言 资本结构、股利政策以及投资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三大 内容,相对于融资和股利决策而言,企业投资行为对企业经营 绩效和经营风险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因而,企业投资行为方面 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企业投资行为的 主要目的就在于找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投资 体制、投资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企业投资行为是指企业家在给定资本约束下,对可能的 投资机会和项目进行有效选择以使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决策行 为。对于每个企业而言,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发展中 的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标准金融理论认为,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企业应对投资项目的 未来前景和投资收益以及风险进行预期,判断其对公司价值、 利润和发展的影响。企业家应当制定并执行为企业和社会创 造财富的理性决策。然而,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由企业家作出 的,企业家的认知偏差会造成他们不可能完全理性、客观地作 出决策,并且相关决策受他们的行为、心理感受、能力等主观 因素的影响。 在实践中,企业家由于学历和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职场 经验、预期转换工作成本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他们的投资行为 选择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通常,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家作出 企业投资决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优异的背景特征有助于企 业家作出有效、正确的投资行为,减少企业非效率性投资。但 也可能存在企业家职位、职称、年龄、经验越高,会导致过度自 信,过度自信的经理人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投资项目的风 险,从而造成过度投资;背景特征无优势的企业家在投资决策 时可能会过于保守,将造成企业投资不足,失去投资的最好时 机。所以,研究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对于 深入理解企业复杂的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也 可指导企业投资行为,减少非效率投资,提高企业投资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代理成本、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关于“非理性”管理者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结果大多
表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管理者个人性 格特征而表现出来的过度自信倾向。Camerer等(1999) 曾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明显影响公司的管理决策; 郝颖等(2005)用高管在任期间持股数量变化衡量过度 自信,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行为显著正相关; 王霞等(2008)采用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偏差来度量过 度自信,实证结果与郝颖的结果保持一致。
2.代理成本、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考虑代理成本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之间 的作用时,本文加入了过度自信与代理成本的交乘项 OC*AC。模型(4)汇报了代理成本在过度自信与过度 投资之间的回归结果。可见,过度自信依然在5%水平下 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但是交乘项在1%水平下显著为 负。这就意味着,代理成本的存在可以明显抑制因管理 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过度投资。因此,H3成立。
因此,从研究结论来看,若想降低公司的非效率投 资,本文认为:首先,公司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及考
核,使其尽量克服非理性特征,另外可考虑进一步完善
任职机制,防止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出现“独裁”现象;
其次,公司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及机制,使代理成本
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参考文献: [1]Camerer,Colin,Dan Lovallo. Overconfidence and Excess Entry:An Experimental.Approac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1):306-318 [2]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 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05):144-150 [3]王霞,张敏,于富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异化—— 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2):77-83 [4]Andrei Shleifer,Robert W. Vishny.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2) [5]李永壮,刘重庆,何金曙.自由现金流、控股股东与 过 度 投 资 —— 基 于 A 股 上 市 公 司 的 实 证 研 究 [ J ] . 投 资 研 究,2017,36(05):131-138 [6]吴应军.经理人代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家族 企业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6,38(03):91-105+127 [7]Hirshleifer D , Low A , Teoh S H . Are Overconfident CE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etter Innovator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2, 67(4):14571498 [8]胡国柳,周德建.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 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09):47-55 [9]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J].金 融研究,2013(01):149-163 [10]Richardson S .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 11(2-3):159-189 [11]刘孟晖,高友才.现金股利的异常派现、代理成本与公 司 价 值 —— 来 自 中 国 上 市 公 司 的 经 验 证 据 [ J ] . 南 开 管 理 评 论,2015,18(01):152-160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

第10期总第252期2012年10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No.10Vol.252Oct.2012收稿日期:2012-04-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度背景、资本投资与公司价值”(7096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化进程、终极人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11XGL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度背景、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NCET-08-09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治理环境、大股东控制与股权融资成本”(09YJA630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市场化进程、控股股东控制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10YJA630015)作者简介:杨兴全(1969-),男,甘肃古浪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张丽平(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吴昊旻(1977-),男,河北卢龙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杨兴全1,2,张丽平1,吴昊旻1(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2.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

政府干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政府干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显著地提 高了上 市公 司 自由现金 流的过度投 资行为。基
于 此 本文 提 出假ຫໍສະໝຸດ 设 。 假设 1 :政府 干 预 与 企 业过 度 投 资行 为正 相 关 ,干 预
程 度越 强 ,过 度 投 资越 严 重 。
O C P 大股 东 占款 CUY CI RS
sA E T T
进一步地 ,我们认为政府 干预在不 同性 质的企 业中 作 用会 有差 异 。国有 企业 中政府 作 为企业 的终 极控 制
_

+ ns + ∑I ur ∑ + dt y s
模 型 ( )中I V代表 资本投资 支出 ,T bn Q 1 N t o i 代表 —
了企 业 的 成 长 机 会 ,在 不 考 虑 其 他 因素 的 前 提 下 ,预 期 企 业成 越多, 妫 拙 越 IV AH,G t IE 企 E t S t E, Z 和 C A S R T. 分别 代 表 了企 业第 t 的资 产 负 债率 、现 金 流 量 、 E tJ @ 期 年 限 、 企业 规 模 以及 每 股 收 益 。 IV 一则 表 示 样 本 企 业 N t1

政府 干 预 与企 业 过 度投 资 行为 假 设
理 论 上 来 讲 ,政 府 对 企 业 的 干 预 主要 通 过 “ 掠夺 之 手 ” 和 “ 持 之 手 ”两 种 手段 来 实 现 。 “ 扶 掠夺 之 手 ” 即
政府运用手 中的权力掠夺企业财 富 ,牺牲企业利益 以实 现个人私利 ; “ 扶持之手 ”则意 味着政府对企业 的干 预 是一种保护 ,由于市场经济所 固有 的盲 目性 ,企业 的经 济行为可能会对 自身及市场造成一定的危害 ,政府 以其
得 天 独厚 的 干 预 优 势 矫 正 企 业 的 盲 目投 资 ,对 企 业 的 健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作者:孔涛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1期摘要:非效率投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所有者的重要难题之一,什么因素导致非效率投资,以及如何治理非效率投资成为了多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梳理了针对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成因及治理的实证文献,不仅探明了未来理论研究的方向,也为企业如何治理非效率投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实证分析;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一、现有文献对企业投资效率关注程度的概览投资过热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2012年以来,被CSSCI收录的期刊中所刊载的文献来看,综合关注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达到320篇,专门研究企业过度投资成因和解决办法的文献数量多达163篇,但专门研究企业投资不足的文章只有16篇,之所以出现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在被关注程度上的差异,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背景所致。

二、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现有相关文献的分类1.从自由现金流角度论述的文献以企业自由现金流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中,融资约束问题受关注程度最高。

喻坤等(2014)发现,融资约束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投资效率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表明融资约束问题是企业非效率投资重要原因。

另外,一些政策或制度的执行会加剧融资约束问题,从而导致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加深。

如,韩东平和张鹏(2015)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加剧外部融资需求高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使企业非效率投资承德恶化。

张新民等(2017)则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出台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深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合理的政策或制度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来减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

比如,翟淑萍和顾群(2013)发现,金融发展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从而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王善平和李志军(2011)则发现,良好的银企关系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来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2.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文献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较高的管理者权力(干胜道和胡明霞,2014)、晋升压力(曹春方等,2014).企业避税活动(刘行和叶康涛,2013;张玲和朱婷婷,2015)。

管理者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姜付秀1张敏2陆正飞2 陈才东1(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0871)内容提要: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企业的扩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

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扩张速度扩张方式财务困境一、问题的提出建立私人王国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熊彼特,1912,中译本)①,扩张冲动是企业家最重要的内生性行为特征之一。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有很强的扩张冲动。

对处于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我国企业而言,这一点可能更甚。

这突出表现在:“做大做强”成为近些年来企业的流行语;企业的海外并购案频频发生,并购金额逐年攀升,等等。

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看,企业扩张的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2-2005年,上市公司总投资规模的年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36.83%、27.67%、44.95%、16.66%,呈现出长期高速扩张的势头。

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扩张的经济后果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扩张的速度以及扩张方式的选择?控制着公司资源的管理者的相关特征对企业扩张有什么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效率不高,其中一些公司由于连续亏损被ST、PT,陷入了财务困境,那么,不同特征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是否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已有文献看,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

制度环境、两权分离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关系探讨

制度环境、两权分离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关系探讨
等( 2 0 1 1】 的研究也表明 ,控股股东 的控 制权 与现 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 ,公 司的
过度投资越严重。基于上述分析及相 关文
制 度 环 境、 两 权 分 离 与 企 业 过 度 投 资 行 为 关 系 探 讨
■ 黎 尧 宋从涛 ( 1 、重庆大学经济与5 - 商管理学院 重庆 4 0 0 0 3 0 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 司 湖南株 洲 4 1 2 0 0 1 )
◆ 中图分类号 :F 2 7 6 . 6 文献标识码 :A
控股股 东不公 平地掠 夺中小股 东的利 益。
内容摘 要 :本 文 选取 2 0 0 7 — 2 0 1 0年我 国 制 造 业 上 市公 司 为研 究 样 本 , 实证 检
献研究的结论 ,本文提 出假设 1 : 假设 1 :在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 下 , 控 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 ,过 度投资越
严重。
( 二) 两权 分 离、 制 度 环 境 与 过 度 投 资
近年来 ,L a P o r t a等人的一系列研究
从根 本上改 变了 以往 对公 司治理 的看法 , 促使人们把 目光转移 到影响公司治理的根 本 因素上来 ,而这 些根 本因素则构成公 司 治理环境 ( 夏立军 ,方轶强 ,2 0 0 5 o L a P o r t a等的一系列研 究发现 , 一 国的法律体 系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和水 平 ,良好的公司治理必定要 以有效 的投 资 者法律 保护 为基 础 ( L a P o r t a e t aI, 理论上 ,控制权收益来源于公 司的控制性
资源或资产 ,而控 制性资源 的形成则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公 司控制权 主体 的投 资决
策( 郝颖 , 2 0 1 0 o可见 ,控制权私有收益

董事会勤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

董事会勤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 项 目编号 : 7 1 0 6 2 0 0 9 ) ; 教 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 划项 目( 项 目编号 : N C E T一
1 0— 0 1 2 3 ) 。
作者简介 : 胡国柳( 1 9 6 8一) , 湖南邵阳人 , 海 南大 学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院 长 , 博 士, 教授 , 研究方向 : 公 司治 理 与 公 司 理财。

2 0 0 8 [ ] , 等) 。但 相 关 文 献 亦 基 于理 性 经 济 人假 设 ,
而没 有考 虑现 实 中过 度 自信 心理 对管 理 者行 为 的 影 响 , 且 将 董事 会 、 过 度 自信 与 过 度
投 资三者 结合研 究 的文献 屈指 可数 。 因此 , 更 有必 要 在 管理 者 过度 自信 理论 框 架 下 ,
过度投资 的治理效 应。结论 表明 : 董事会勤勉 与企业 当年过 度投资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 董事会 勤勉度的提高也不能改善企业下一年过度投资状况 ; 管理者过度 自信 会引发企业过度 投资 : 董事会 勤勉对企业由于管理者过度 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没有显著治理作 用。 度 自信 : 过 度 投 资
董事会 治理机 制对 管理 者过 度 自信 导 致企 业 过 度投 资 的治 理 效 应 。董 事会 勤 勉作 为
董事会 治理 的 内容之 一 , 能 够从侧 面 反映 出董事 会 的治理 效 率 。国 内外 研 究 表 明 , 董
事会作 为公 司决策 的核 心机 构 , 其治理机 制会 对 公司 的投 资决策和 企 业绩效 产生 重要
1 引 言
企 业过度 投 资是指 管理者将 企业 资金 投资 于净现值 小 于零的项 目, 它是 企业 投 资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李莉;顾春霞;于嘉懿【摘要】本文基于国企高管"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利用2000~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背景特征下政治晋升对企业过度投资的不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治晋升会加剧国企的过度投资,且该现象在地方国企中更为突出,在中央企业中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高管年龄越小、任期越短对政治晋升越敏感,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也越高,而高管性别和学历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拓展了国企过度投资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同时政治晋升是加重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原因之一这一研究发现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期刊名称】《预测》【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7页(P29-35)【关键词】国企高管;政治晋升;背景特征;过度投资【作者】李莉;顾春霞;于嘉懿【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51 引言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高管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发起者与制定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乃至企业绩效都具有重大影响[1]。

因此,探究国有企业高管行为的驱动因素,或许能更有效地研究国企过度投资现象。

国有企业高管区别于一般企业高管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政治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

在我国经济制度中,国企高管不仅仅是公司的高管,还是隶属于党政系统的高级干部,享受同等级别公务员的待遇[2];并且与党政系统的官员存在频繁的双向流动[3]。

一直以来,国家为了能对经济发展、企业运作有较好的了解和把握,会直接从国企高管中选拔政府官员[4]。

证券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证券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证券论文题目一、最新证券论文选题参考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异化——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2、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证券分析师预测4、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5、证券分析师VS统计模型: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对准确性及其决定因素6、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7、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8、对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9、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0、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11、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12、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3、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4、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15、我国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16、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17、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吗?——基于1998-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检验18、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吗?——基于1998—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检验19、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20、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二、证券论文题目大全1、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3、论证券市场法律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协调4、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5、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6、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7、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基于证券市场的研究8、非审计服务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9、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关注域与分析工具10、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11、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研究的实证发现——1999年度实证会计研究综述12、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13、中国证券市场年报补丁公司特征研究14、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15、中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绩效的实证分析16、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基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处罚公告的分析17、上海证券市场系统风险趋势与波动的实证分析18、财务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9、证券市场的第三次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20、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三、热门证券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异化——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2、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收益持久性的经验分析3、中国证券市场国际比较的实证研究与开放策略4、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5、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与分析质量——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调查分析6、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7、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8、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9、证券分析师的信息解读能力调查10、QFII投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11、中国投资基金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能力的实证研究12、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13、论证券市场的分形与混沌14、非负约束条件下组合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研究15、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16、中国证券市场的ACD-GARCH模型及其应用17、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18、中国证券市场佣金制度研究——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19、中国证券法的未来走向——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20、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尖的实证检验四、关于证券毕业论文题目1、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2、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4、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5、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6、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7、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8、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10、证券价格的事件性反应——方法、背景和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11、预期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多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2、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3、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14、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15、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16、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17、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8、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能否战胜市场?19、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20、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风险——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五、比较好写的证券论文题目1、中国证券市场中Beta系数的存在性及其相关特性研究2、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分析及展望3、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4、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6、中国证券市场超常规创新的理性思考7、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经验与启示8、中国证券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9、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10、我国印花税变动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影响实证研究11、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12、国际四大所与我国本土大所审计收费比较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初步证据13、证券市场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价格信号引导产业转移的考察14、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15、股票回购:公共治理目标下的利益输送——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回购案例的分析16、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看如何加强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17、信息不对称,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18、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的开放与金融危机—兼议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19、新兴市场引入卖空机制对股市的冲击效应--来自香港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20、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与评价--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检验。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文章认为,过度投资是指接受对公司价值而言并非最优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从而降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种低效率投资决策行为。

经营者财务目标的偏离性、过于乐观和财务激励不当是造成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

本文提出了解决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过度投资;净现值;资金配置效率经典的财务主流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是由投资决定的。

投资的重要性、时效性、科学性受到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根据企业的财力情况进行适度适时的投资是投资管理的重要原则。

然而,在现实经济社会中,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都会存在,前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后者造成了资金的闲置,两者对企业收益的长期稳定增长都是十分不利的。

本文只讨论前者,拟对过度投资的界定、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过度投资的界定投资的一条最基本的法则是接受净现值>0的项目。

只有投资净现值>0的项目,才能提高公司的价值。

然而,许多公司投资到那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上。

1986年,Jensen的文章《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以股东和管理者存在非对称信息的假设开始,引入了投资过度问题,作为其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基础论据。

1989年,Lang和Lizenberger从股利政策角度研究和检验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出了“过度投资假说”,并在他们的研究中界定了“过度投资”公司,即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量,以致会接受一些NPV<0的投资机会,表现为托宾Q<1的公司。

此后,学术界所广泛使用的“过度投资”的概念也多源于此。

国内学者中,潘敏、金岩(2003)认为从投资决策效率化的角度来看,把资金投资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投资项目,以扩大投资规模,甚至将资金投入到一些企业原本不熟悉、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领域,这类投资行为均属于过度投资行为。

李秉祥(2003)尽管没有直接对过度投资下定义,但从其模型推导的逻辑来看,是按结果将过度投资定位于将资金投向NPV<0的投资项目的行为。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作者:李丽邹彪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26期企业投资行为作为公司价值增加的基础、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增加的源泉,其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往往并不能带来价值增值,相反还在毁灭价值。

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关注。

一、过度投资的界定及衡量标准(一)过度投资界定詹森(Jesen,1989)的研究为过度投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指出,过度投资是指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于非盈利项目,即净现值(NPV)为负的项目,从而损害公司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降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种投资决策行为。

Richardson则将过度投资定义为超出企业资本保持和净现值为正的新投资后的投资支出,认为:企业的新增投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正常投资,即预期的投资支出,这部分与企业的发展机会、融资约束等情况有关;另一部分为企业的非正常投资,其或为正或为负,正的代表过度投资,负的则为投资不足。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潘敏、金岩认为从投资效率的角度观察,把企业资金投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项目,以期望借此来扩大企业规模,甚至把资金投资于一些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领域,这类行为均属于过度投资行为。

刘星着眼于非理性投资行为,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投资行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者仅仅从自身利益或单边利益考虑,通过影响内部制度建立、运行机制设计、决策程序安排等环节,违背公司利益最大化或相关利益最大化所产生的投资行为。

(二)过度投资衡量标准过度投资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有关,要度量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需要先考察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根据过度投资假说,如果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管理者就会倾向去投资那些不好的项目(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结果导致过度投资。

1989年郎咸平和Litzenberger从股利政策角度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进一步支持了其正确性。

二人认为可将托宾的Q值作为企业过度投资的指示器,并在研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1)大于1的平均Q值比率是企业处于价值最大化的投资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2)小于1的平均Q 值比率是企业处于过度投资状态的充分条件。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

实证结果及分析
管理者过度自信 对企业风险承担 有显著正向影响
不同行业、不同 规模企业中,管 理者过度自信对 企业风险承担的 影响程度存在差 异
管理者过度自信 对企业风险承担 的影响受到其他 因素的影响,如 企业治理结构、 市场环境等
实证结果支持了 管理者过度自信 对企业风险承担 的正向影响假设, 为后续研究提供 了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添加标题
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使管 理者充分认识到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面影 响,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和警惕性。
添加标题
提升应对能力:通过模拟演练、实战经验等方式, 提高管理者在面对风险时的应对能力和决策水平, 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添加标题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定 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案例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 失败的案例剖析
案例选择及背景介绍
案例选择:某知 名企业由于管理 者过度自信导致 企业失败的案例
背景介绍:该企 业在过去几年中 迅速发展,但随 着市场竞争加剧, 管理者过度自信 导致企业决策失 误,最终导致企 业失败
案例分析:分析 该企业管理者过 度自信的具体表 现,如盲目扩张、 忽视风险等,以 及这些行为对企 业造成的负面影 响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避免个 人主观臆断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 减少认知偏差
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考虑各 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保持谦逊和开放心态,接受 不同观点和意见
对企业的建议: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降 低企业风险承担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决策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管理者过 度自信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行为理论分析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行为理论分析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行为理论分析在投资学中,投资者行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该理论旨在解释和预测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并揭示这些行为对市场效率和投资绩效的影响。

本文将对投资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对实际投资决策的启示。

1.投资者行为理论的背景与发展投资者行为理论起源于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关注。

传统金融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具有明确的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投资者常常受到情绪、认知偏见和群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危机的发生,投资者行为理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2.主要内容投资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偏差:投资者在信息获取、加工和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

例如,过分自信、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等。

(2)心理账户:投资者将不同的投资资金划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管理,对不同账户的盈亏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3)群体行为:投资者在集体决策中受到他人行为和市场舆论的影响。

例如,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到他人的推动或者拉动效应。

(4)模糊厌恶:投资者对于不确定性的厌恶程度远大于风险的厌恶程度,导致他们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

(5)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研究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效率等方面的理论。

3.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投资者行为理论,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实证研究: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效率、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

(2)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和野外实验,模拟投资者决策过程,分析他们可能的行为偏误。

(3)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了解投资者的行为决策和心理特征。

(4)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揭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4.对实际投资决策的启示投资者行为理论对实际投资决策有重要的启示:(1)避免情绪驱动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免在情绪波动较大时作出投资决策,以免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

高管的科研工作经历能缓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吗?_

高管的科研工作经历能缓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吗?_

2024年第1期(总第98期)新疆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o.1.2024General No.98高管的科研工作经历能缓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吗?梁骁1,2(1.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1;2.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08)摘要: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具有科研工作经历包括学术研究经历和技术研发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的影响。

研究发现:具有两类科研工作经历的高管占比提高均能显著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而仅学术研究经历对降低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科研工作经历均有助于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可有效约束管理层行为并降低代理成本;另外,两类科研工作经历均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业绩预期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学术研究经历对企业业绩预期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

上述结论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高技术行业、就任不同职位高管的子样本中依然成立。

今后企业应进一步重视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科研人才的晋升和激励机制,实现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保障科研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技术的发展与交流合作。

关键词:公司高管;科研工作经历;融资约束;委托代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840(2024)01-0040-12 DOI:10.16713/ki.65-1269/c.2024.01.005Can the Research Work Experience of Executives Alleviate the Agency Problem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Enterprises?LIANG Xiao1,2(1.Bank of Jiangsu Co.Ltd,Nanjing210001,China;2.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08,China)Abstract:Based on data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xecutive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experience include academic and techn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on corporate agency issues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Research has foun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executives with two types of research experienc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gency costs of enterprises,while academic research experience alon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ducing financing constraints;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shows that both typ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ence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 rigorous work attitude and noble moral qualities,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strain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reduce agency costs;In addition,both typ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experience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profi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thereby alleviating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while academic research experience has a stronger promoting ef‐fect on improv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The above conclusion still holds true in sub-samples of different owner‐收稿日期:2023-04-23基金项目: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我国货币政策的量化识别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智能优化系统的国产化建设”(2023ZB751)作者简介:梁骁(1990—),男,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计划财务部,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中国经济、计划财务。

我国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背景特征研究综述

我国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背景特征研究综述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收稿日期]2021-06-09我国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背景特征研究综述王鹏(烟台理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25)[摘要]在我国民营企业,掌握最终决策权和实际控制权的是民企的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作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人物,对公司治理效应、战略决策质量等影响重大,甚至决定企业绩效的好坏,因而对民营企业一系列的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要从实际控制人的角度考虑。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实际控制人背景特征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背景特征;高阶梯队理论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2.01.028[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2)01-0108-031实际控制人的界定对于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界定,宋芳秀等(2010)认为实际控制人是指在上市公司控制链最顶端的终极控制人,明显区别于位于控制链中端的控股股东。

而万立全(2010)认为实际控制人可能是控股股东,也可能是控股股东的控股股东。

因为实际控制人能够通过直接控股或者间接控股两种方式实施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竺素娥(2015)将实际控制人定义为无论以何种方式完成对上市公司进行控制,达到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等重大决策的最终控制方,这里的实际控制人极可能是高管也可能是股东。

对于实际控制人的概念的界定,2018年修订的《公司法》在216条第三款指出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个人或组织。

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指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的个人或组织。

一个人或组织是否拥有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取决于以下方面:(1)此人员或组织持有上市公司一半以上股份;(2)拥有能够支配公司的表决权超过百分之三十;(3)此人员可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构成或者研讨的重大决议(包括经营、财务决议等);(4)中国证监会或者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况。

高管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

高管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

高管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高管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在企业中,高管的个人经历、特征与公司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风险意识、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直接影响到公司从战略到财务等方面的决策。

下面是yjbys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行为金融学认为,公司管理者通常是非理性的。

研究发现,CEO 和CFO的管理风格可以反映在企业的资本结构、投资、薪酬和信息披露政策等方面,其人生经历、教育经历及职业经历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政策。

人生经历与公司决策特殊时期经历总体上,过去的经济动荡对个体风险厌恶程度有着持续的影响作用,会阻止个体参与股票投资等有风险的金融投资。

对于经历过大萧条灾难及股市崩盘的个体而言,投资行为更加保守、资本支出及研发投入较少、财务杠杆较低、更多进行分散化经营,以及更多削减成本。

具体而言,大萧条时期出生的CFO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较高。

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CFO更加怀疑公共市场为公司提供可靠融资的可能性,从而倾向于选择自给自足,表现在资本结构选择上,更偏好较低的杠杆率,不过度依赖外部融资。

在大萧条时期长大的CFO较少使用负债,更多依赖内部融资。

在大萧条期间开始职业生涯的CFO更倾向于选择较为保守的资本结构,竭力避免过高的杠杆率。

从国内上市公司来看,若企业CEO亲历过大跃进,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高速发展的冒进行为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并充分吸取教训。

在成为上市公司的掌舵人后,为避免重蹈过度投资、激进发展的覆辙,会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项目,其执掌的上市公司投资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公司,同时股价波动率也较低。

军旅经历军人具有冒险主义特征,战争经历则使其更加自信能够胜任高压力和高风险的问题,拥有军旅生涯的CEO具有业绩好、任期长、领导水平高的特点。

针对公司并购行为,军人CEO或CFO倾向于更加频繁地进行并购,愿意支付更高的收购溢价,并购完成率更高,且在收购后表现出更好的长短期协同效应。

军旅经历会导致管理者树立进行更为精确的、倾向于向下引导预期的盈余预测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沪深股市的全部上市 公司 , 研究区间为 2003~2005 年 。 同时 , 我们依据以 下标准对原始样本进行了筛选 :(1 ) 由于此项研究 需要 3 个年度的会计数据 , 同时为了避免公司 上市 初 期 在 许 多 方 面 “ 粉 饰 ”、“ 包 装 ” 等 因 素 , 本 文 选 取 了 2001 年 12 月 31 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 ;(2 ) 剔除 ST 类和 PT 类公司 , 因为这些公司或处于财务 状 况 异 常 的 情 况 ,或 者 已 连 续 亏 损 两 年 以 上 ,若 将 其纳入研究样本将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一致 性 ;(3 )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 (4 ) 剔除研究区 间董 事长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 。 经过筛选, 最后用于研究的公司样本总量为
al entrenchment ) 行为产生的风险 , 即国有控股 上市
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代理问题上存在着 显著的差异 。 因此 , 本文区分了上市公司的性质 , 对 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特征与 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 的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体而 言 , 在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的管理层背景 特征中 , 管 理团队的平均教育水平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存 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而 且这种负相关关系无论 对公司的管理层还 是董事长 , 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 对 非 国 有 企 业 而 言 ,都 是 成 立 的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说明 , 提高公司高管的学历水平将有助于降低公司 的过度投资行为 ; 管理层平均年龄与过度投 资也有 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 而其他的管理者 特征对过度投 资的影响均不具有显著性 ; 董 事长个人的背景特征 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历 、 年龄 、 教育背 景 、 工作经历上 。 区分企业性质后的研究发现 , 国有 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以及管理层的背景特征 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对于以 上发现 , 我们结合相关理论和我国上市 公司 的 实 际 情况以及相关制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 本文对文献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 先 ,本 文 选 择 了 管 理 层 的 背 景 特 征 这 个 角 度 ,来 研 究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 , 探讨管理层的教 育背景 、 年龄等特征变量对企业投资战略选 择的影响 , 这拓 宽 了 现 有 企 业 投 资 理 论 的 研 究 视 角 ;其 次 ,在 管 理 层特征问题上, 不但考虑了整个管理层的背景特 征 , 还将董事长个人 的背景特征从管理层中剥离出 来进行研究 , 从中可以比较董事长个人特征和管理 层 背 景 特 征 对 过 度 投 资 的 影 响 ;最 后 ,考 虑 了 我 国 当前的制度背景, 根据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否国 有 ,对 样 本 数 据 进 行 了 划 分 ,研 究 了 不 同 股 权 属 性 下 , 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 投资的影响 , 这 将为我国当前的企业产权优化改革进程产生一定 的借鉴意义 。
2.管理者的背景特征
根据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 , 管理者背景 特征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Hambrick and
Mason ,1984 ;Bantel and Jackson ,1989 )、 团 队 年 龄
特征 (Carlsson and Karlsson ,1970 ;Vr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 , 不持有或较少持有公司股份的管理者 控制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权 。 因此 , 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 , 管理者有可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 , 选择有利于自己而并非有益于股东的投资项目, 或发动可能有损于企业价值的并购活动 (Jensen and Meckling,1976 )。 Jensen (1986 ) 进 一 步 指 出 , 当 企 业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自 由 现 金 流 (free cash flow ) 时 , 企业的经理人员会 为 了 谋 取 私 利 而 将 这 些 自 由 现 金 投 资 于 非 盈 利 项 目 , 从而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 。 长期以来 , 学者们对该领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研究兴趣 , 也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成 果 (Kalay ,1982 ;Lang and Litzenberger ,1989 ;Lamont ,1997 ;Ghose ,
2005 ; 魏明海 、 柳建华 ,2007 , 等等 )。
但是 , 我们可以看出 , 该领域既有文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 它们忽略了管理者的异质 性 , 而把管理者视为同质的 。 无疑 , 这与现实是不相符的 。 现实中的管理者由于性别 、 学习背 景 、 年龄以及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 , 导致他们的行为选择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 与此同时 , 相关 研究也已表明 , 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公司行 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如公司高管团队的工作 背景 与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存在 相 关 性 (Lee and Park,2006 ); 高 管 团 队 的 年 龄 、 任 期 以 及 教 育 与 公 司 的 创 新 活 动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联 系 (Camelo-Ordaz,Hernandez-Lara and Valle-Cabrera,2005 ;
Bantel and Jackson,1989 )。 Dwyer,Richard 和 Chadwick (2003 ) 还发现 , 管理层的性别与公司文
化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因此 , 研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 , 如果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相关背 景特征 , 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 管理者所进行的投资决策往往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所做出的 。 Kahneman (1986,1990,1993 ) 的研究表明 , 在不确定条件下 , 人们的决策可能 系统性地偏离按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做出的 预 测 。 在基于调查与实验之上进行的一系列涉及面非常广的研究中 ,Kahneman 等学者对某些环 境下人类活动的理性假定提出了质疑 。 他们发现 , 在现实生活中 , 决策者并不是按照概率法则 评估不确定事件 , 而且并不总是按照 “ 预期效应最优化 ” 理论作出决策 。 因此 , 行为金融学家认
绩效和组织发展至关重要 。 自 1984 年 Hambrick 和
Mason 提出了 “ 高 层 梯 队 理 论 (Upper Echelons Theory )” 以来 , 很多研究者开始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背
景特征与组织产出的关系 。 因此 , 本文以 “ 高层梯队 理 论 ”为 基 础 ,对 管 理 者 特 征 对 企 业 过 度 投 资 行 为 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 “高 层 梯 队 理 论 ”认 为 战 略 选 择 是 一 个 非 常 复 杂和含义广泛的决策 , 而复杂的决策是多种影 响因 素所导致的结果 , 它反映了决策者的特 质 。 公司高 管的特征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 并进 而影响他们领导 的公司所 采 取 的 行 动 (Hambrick and Mason,1984 )。 该理论提出应重点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背景 特 征 ,包 括 年 龄 、团 队 的 任 期 、职 业 背 景 、教 育 、性 别 、 种族 、 社会经济基础和财务状况等等 , 因 为它们 决定了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偏好 , 而且因为人口 背 景 特 征 比 认 知 、价 值 观 等 容 易 测 量 ,易 于 将 高 层 梯队的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中 。 依据 “ 高层梯队理论 ”, 本文选用沪深两市 A 股 上市公司 2003~2005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 从管 理者年龄 、 学历 、 任期 、 团队规模 、 性别等方面 , 实证 检验了管理者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 我们首 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个管理层的团队特征与企 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 析 。 接着 , 我 们单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背景特征 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研究 。 在我国 ,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姜付秀 伊志宏 苏 飞 黄 磊
摘要: 本文选用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3~2005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实证检验了管理 研究结果表明: 管理层的教育水平、 管理层平 层和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董事长个人的背景特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主要表 均年龄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年龄、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上。 进一步区分企业性质后的研究发现, 在国有控股企业 现在学历、 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中, 管理者 (管理层以及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具有 一定的差异性。 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 在研究公司投资等行为时, 必须考虑到管理者的相关 特征。 同时, 本文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投资行为, 为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加强 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等高管的选拔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层 董事长 背景特征 过度投资 企业性质
为 ,投 资 者 并 非 总 是 理 性 的 ,他 们 的 投 资 决 策 受 到 他们个人信念与情绪等的影响 。 无疑 , 个人 的信念 与情绪等因素与个人的背景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更像发达国家的 CEO , 因此 , 我 们选择了公司董事长而不是总经理的背景特征进 行研究 。 另外 , 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两 类性质截 然不同的控股股东 , 在公司治理以 及公司的许多行 为方面, 两类性质的上市公司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性 , 如 徐 莉 萍 、 辛 宇 、 陈 工 孟 (2006 ) 认 为 , 中 国 国 有 控股上市公司更多地面临着管理层私利 (manageri-
- 131 -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余文结构安排如下 , 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 究设计 ; 第三部分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背 景特征 进 行 了 一 定 描 述 性 分 析 ;在 第 四 部 分 ,我 们 区 分 了 管 理 层 和 董 事 长 ,进 一 步 地 ,我 们 还 区 分 了 企 业 性 质即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 股 ,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 者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 实证检验 ; 最后是本文的结语 。 总裁 、 财务总监 ( 或财务负责人 )、 技术总监 、 总工程 师 、总 经 济 师 、总 农 艺 师 、董 事 会 秘 书 、党 委 书 记 等 高级经理人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