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课改物理评分标准
物理评分标准(1)(1)
物理评分标准1.答案: A.牛顿人造卫星发射设想是在地球和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以及地球是球体的基础上,根据圆周运动动力学方程推导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条件,属于理想实验。
B 采用的是力的放大原理;C 是等效替代法;D 是控制变量法,均不符合题意。
2.答案:C.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以判断C 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x 的电荷数是-1,故A 错误;5.2年后有3/4的Pm 14761发生衰变,故B 错误。
随着没有衰变的粒子数减少,衰变产生的功率也减小,故D 错误。
3.答案:B.汽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为22/2/7.0510s m s m a ≠-=,故A 错误;汽车停止时位移为图像中曲线与坐标间的面积:m m s 5.2810257.0=⨯=+,车头距离斑马线1.5m ,故B 正确;汽车的平均速度可以用总位移除以时间5s ,等于5.7m/s 2,故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刹车过程中汽车回收的能量为J 1066.04⨯==k E E ,故D 错误。
4.答案:B.上升最大高度为20m ,通过逆向思考,把小球等效为从B 点自由落体,可得下落时间为2s ,到达A 的速度为20m/s ,故A 错误;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I =mgt =10kg ·m/s ,故B 正确;动靶在地平面上方的运动时间为:s gh t 3222==故,C 错误;动靶越靠近地平面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击中,故D 错误。
5.答案:A.玩偶与墙壁间的压力F =mgtanθ,绳子越短,θ越大,则压力越大,A 正确;墙壁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等于吸盘和玩偶的总重力,跟绳子长度无关,与压力无关故B 、D 错误;墙壁和细绳对玩偶的作用力的合力等于吸盘重力与空气压力的合力,大于玩偶的重力,故C 错误。
6.答案:C 根据楞次定律磁铁从B 到C 的过程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故A 错误;磁铁摆到D 的瞬间,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此处为磁通量增大到减小的转折点),故没有感应电流,压力等于重力,B 错误;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磁铁靠近线圈时,线圈受安培力向左,摩擦力向右,D 到E 的过程中线圈受到安培力向左,摩擦力依然向右,故C 正确;根据能量守恒,磁铁摆动过程中形成了感应电流,必然产生电流发热,损耗机械能,磁铁摆到左侧高度降低,故D 错误。
08高考试卷分析:物理重视双基难度适中
出场教师:邯郸⼀中杨冰 2008年全国⾼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基本符合2008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设计稳中求新,注意联系实际,难度适中,但计算量较⼤,加重了对应⽤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试卷结构与内容 2008年全国⾼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8题48分(从14题-21题),第⼆卷共4题72分(从22题-25题),全卷物理部分共120分。
第⼀卷8题为不定项选择题(但只有2题多选);第⼆卷4题,第⼀道(22题)为实验题,计18分,其余3道为计算题,计54分。
试卷考核的内容附下表: -难度分析和难度分布 2008年全国⾼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整体来看难度适中,只是计算量较⼤,对考⽣的计算能⼒和⼼理素质是⼀个考验。
另⼀⽅⾯,题⽬与实际⽣活结合更加紧密,能否快速准确地“看透”题意成为关键(例如17题和19题)。
难度分布⼤体如下: 由表格可见:简单题较少,中等题较多,难题的⽐例合适。
-试题特点 纵观2008年全国⾼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如下⼏个显著的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主⼲知识的考查 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考查了物理学科中的⼒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五个⽅⾯的知识,试卷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全⾯,知识⾯分布较⼴。
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光学和原⼦物理各考查了⼀道选择题;压轴题仍然为最后⼀道计算题(25题复合场问题);仍以考查⼒学、电磁学主⼲知识为主,没有偏难怪题。
2、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对知识的应⽤能⼒ 这⼀特点集中体现在17、19两题上,但两题所占分值不⼤(共12分)。
17题通过对实际⽣活中⽉球围绕太阳近似成地球围绕太阳,考查了关于万有引⼒的基本公式;19题考查了关于⼤⽓压强的第⼆种求解⽅法,⽤⼤⽓的重⼒除以地球的表⾯积。
这些都要求学⽣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信息提取、分析、判断、综合运⽤能⼒。
物理试题2007-08(1)物理(A)评分细则
2007-2008第一学期试卷A 评分细则一、(1) kT 21表示一个分子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内能;(2分)(2)RT iν2表示i 个自由度1个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2分)(3)R C C v p +=表示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与定容摩尔热容的差为一个普适气体常数; (2分)(4)表示气体分子运动处在速率区间[v 1,v 2]内的几率。
(2分)二、1摩尔氧气,R C i v 25,5,1===ν027)(>=-=a a b p ab RT T T C Q 吸热(3分)025)(<-=-=a b c v bc RT T T C Q 放热(3分)02ln <-==⎰a v v aca RT dV VRT Q a c放热 (3分)%8.872ln 251272ln 2511≈+-=+-=+-=a a a abcabc RT RT RT Q Q Q η (3分)三、πω=∴==,2,1.0s T m A20πϕ=(2分)(1))2cos(1.0ππ+=t x (3分)(2))2cos(1.0)2sin(1.02ππππππ+-==+-==t dt dv a t dt dx v(3分)225.05.01.0cos 1.0|0sin 1.0|πππππ=-==-=∴==t t a v (2分) 四、(1)已知2,4,/2πω=∴==s T s m v (2分)321cos cos 10)cos(520000πϕϕϕϕω=∴=∴=+==t A A(3分)(2))342cos(10)34222cos(10ππππππ+-=+⨯-=x t x t y(5分)五、首先表面反射有半波损失,第二层表面也存在半波损失,(4分) 因此 λλ==k d n 122 增反(4分)nm n d 8.19238.12105322921≈⨯⨯==-λ为最小膜厚(k=1) (2分) 六、(1)线宽度m a f x 02.01021045.02257=⨯⨯⨯⨯==∆--λ(2分) 角宽度rad a 25710410210422---⨯=⨯⨯⨯==∆λϕ (2分)(2)主极大条纹数为9102.01.0212=-=-=a d N,10,5'±±=±=k adk无缺级发生 共9条。
株洲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株洲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9.惯性,小20.导体,1200 21.大于,小于22.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23.攀登高度,所用时间(顺序可调)24.负电,很小25.①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②只能读取一组实验数据,实验误差较大(顺序可调)26.减小,小于27.凝华,增大28.小于,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三、综合题(44分)29.(10分)(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1分)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1分)(2)不变(1分)增大(1分)减小(1分)(3)增大(1分)热传递(1分)(4)水银吸收的热量Q=cm⊿t (1分)=0.14×103 J/(kg·℃)×2×10-3 kg×20℃(1分)=5.6J (1分)30.(12分)(1)减小(1分)增大(1分)(2)E2/ E1(3分)(3)②(3分)(4)当光照强度为4.5 cd 时,光敏电阻R光=4Ω(1分)两端电压U光=I R光=0.5A×4Ω=2 V (1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0= U-U光=6V-2 V=4 V (1分)定值电阻R0= U0/ I=4 V /0.5A=8Ω(1分)或: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U/I=6V/0.5A=12Ω(2分)定值电阻R0= R总- R =12Ω- 4Ω=8Ω(1分)31.(10分)(1)电磁(1分)3×108(1分)(2)①④(2分)(3)①由于水位上升,导致湖水对坝体的压强增大,侵蚀、溶解、坍塌加快,垮坝的可能性增加②由于水位上升,水的落差增大湖内储存的水的重力势能增大,一旦垮坝,洪水对下游的危害增加。
(2分,顺序可调)(4)震源与观测站的距离为s,两种波到达观测站的时间为t1、t2,根据速度公式有t1=s/v1=s /9km/s (1分)t2= s/v2= s /4km/s (1分)而⊿t= t2- t1=25 s (1分)得s=180 km (1分)32.(12分)(1)内能(1分)机械(1分)(2)① 1.2×105J(2分)0.5(1分)②600 (2分)(3)1.2×106(2分)(4)pS(1分)pSl(1分)Sl(1分)。
2008年理综评分28题细则
2008年理综28题评分细则(13分)一、基本原则(1)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
要求反应物、产物完整,化学式正确规范。
错写分子式、不配平、漏写+、方程式配平但没化为最简,则方程式不得分。
(2)原则上,同一类笔误错误不重复扣分。
(3)回答问题,阐述原因语言文字明确,体现一定因果关系。
(4)第2、4小题,若判断错误,则后续原因阐述不得分。
若未作判断,后续原因阐述正确,只得原因部分得分。
二、各小题细则(1)(2分)关键字答“氧”、“O”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2)(3分)答出“不需要”结论得2分;回答出原因,“因为有N2不断通入”或“b瓶溶液不会倒吸至a管”或“因为有N2不断通入,b瓶溶液不会倒吸至a管”等相同意义答案均得1分。
若判断错误,则后续原因阐述不得分。
若未作判断,后续原因阐述正确,只得原因阐述部分得分,1分。
(3)(4分)写出“MO + C = M + CO ”“MO + CO = M + CO2”“CO2 + C = 2CO ”“2MO + C =2 M + CO2”每个方程式正确得1分,共4分。
其中错写分子式、不配平、漏写+、方程式配平但没化为最简,则该方程式不得分;漏写反应条件、“=”以“→”或“-”代替、漏写气体符号,不扣分;书写多于四个方程式,以书写正确方程式为准。
注:方程式中金属符号以例如:“K”“Ca”“Na”“Mg”“Al”“Fe”“Cu”“Zn”“Hg”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及中学教材明确氧化物颜色与题目不符的元素替代,方程式不得分;以“M”或“Pb”“Sn”等其他金属替代,方程式正确的,不扣分。
(4)(4分)答出“需处理”结论得2分;回答出原因,“因为含有CO,可连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O粉末的反应管”或“因为含有CO,可连接一个气囊收集反应气体”或“因为含有CO,可点燃反应残气”等相同意义答案均得2分。
若原因阐述矛盾,例如:“因为含有CO,可连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O粉末的2反应管”,则本步骤不得分。
2008年理综物理部分二卷评分细则
2008年理综22题评分细则(18分) Ⅰ.6分(1) 选 ①,② 或 ①,③ 得2分; 只选了 ①,②,③ 中的一个,得1分;若选了 ④ 就得0分;①,②,③ 全选不给分。
(2) 选 ①,③ 得2分;只选了 ①,③ 中的一个,得1分; 若选了 ②,④ 中的任一个,得0分。
(3) 只要是以减小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为目的的合理建议(不含上一问已给的①,③)就给这2分。
Ⅱ.12分(1) 只要连线的电路原理对就给这4分;否则0分。
(2) 第一问:答案:7 (或0——7) 其它均不给分; 第二问:答案:6.3 其它均不给分。
2008年理综23题评分细则 解法一设物体加速度为a , 到达A 点的速度为A v , 通过AB 段和BC 段所用的时间为t , 则有:2211at t v l A += (1)22122at t v l l A +=+ (2)联立(1)(2)式得212at l l =- (3) t v l l A 2321=- (4)O 与A 的距离为 lavl A 22= (5))(8)3(12221l l l l l --=(6) (1)(2)(5)式各得3分, (6)式 5分。
解法二 1222al v v A B =-at v v A B += (1))(22122l l a v v A C +=-at v v A C 2+= (2)联立(1)(2)式得212at l l =- (3) t v l l A 2321=- (4)avl A 22= (5))(8)3(12221l l l l l --= (6)(1)(2)(5)式各得3分, (6)式 5分。
解法三2211at t v l A += (1)atv v at t v l A B B +=+=2212 (2) 联立(1)(2)式得212at l l =- (3) t v l l A 2321=- (4)avl A 22= (5))(8)3(12221l l l l l --=(6) (1)(2)(5)式各得3分, (6)式 5分。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学科评价报告[管理资料]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学科评价报告物理学科中考评价组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对2008年我省九份物理学业考试试卷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试题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体现初中学业考试的特点。
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体现对学生的教育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发挥考试对物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
3.体现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生活化和实践性。
立足学生发展和生活实际,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4.体现物理学科特点。
重视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关注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注重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物理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5.命题科学、严谨、规范。
试卷形式要符合规范,试卷结构要合理科学,难度适当,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试题杜绝“繁、难、偏、旧”,文字表达简洁、严谨,插图恰当、美观,答案准确、合理。
一、基本情况九份试卷基本上能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内容范围与要求进行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 报送材料情况(1)各市基本报送了相关材料:《考试说明》、《试题分析报告》、《学科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科成绩统计表》、《学科基本信息表》、《学科命题人员情况登记表》、《中考总体情况表》及其电子稿。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说明(一)制定“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1、先进性原则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独立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应力求准确。
3、可操作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
随堂使用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的评价要素不再分二级、三级指标,只对每项内容的达成情况分出等级。
(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是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的、常规的要求。
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不限制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且鼓励教师的教学要富有特色。
例如:教师自行设计效果更好地演示实验。
制作科学性与实用性强的课件;设计与众不同而且教学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为引入课题、概念和探索规律而创设的有特色的物理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方法;编制联系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典型例题和练习;在因材施教方面,使学习后进的学生取得显著进步的得力措施等等。
(三)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供评课人员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随堂评价和量化打份使用,总分值为100分,另设教学特色加分最高为10分。
该评价量表同时适用于各级教学能手评选、优质课评选和教师教学业务考核等终结性评价。
对“评价要素”的把握可参照标准中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对“教学特色加分”的掌握可参照本说明的第(二)条。
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一)教学目标1、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目标。
解读《2008江苏高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解读《2008江苏高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一、关于命题指导思想1.明确了“两个依据,一个参照”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精神。
变化:加上了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理解:复习时要紧扣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2.突出双基没有变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仍处于指导思想的第一条。
二、关于考试要求及内容1.能力表述有变化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能力仍然分为五个方面: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
变化:原来的“实验能力”变化为“实验与探究能力”,增加了“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理解:进一步强化了“过程与方法”、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2.内容和要求明确规定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模块为必考模块,选修3-3、选修3-4和选修3-5中任选两个模块作答(对于我县考生而言,选择选修3-4和选修3-5两个模块作答)。
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模块等四个必考模块占分比例为80%,选考模块选修3-4和选修3-5(选修3-3)的占分比例为20%。
变化:在新高考中“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和“动量”的地位下降了。
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和“动量”不再是考查的重点,将受到占分比例的约束。
三、关于考试结构形式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考试题型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非官方...),物理试题为17题。
其中:(1)选择题:选择题分为四选一和四选多两种类型,并明确区分。
单选题为5小题,15分;多选题为小4题,16分。
共计9小题,31分。
(2)简答题:简答题用于考查实验内容和选考内容。
08年全国理综(Ⅰ)物理高考物理试卷评价
08年全国理综(Ⅰ)物理高考试卷评价绍兴市高级中学 沈志荣总体印象:题型稳定,难度适中,缺乏创新,平淡无味,编制仓促,缺少研究。
一、 题型稳定,难度适中 1、题型 题量 分值2、各块知识所占比例统计物理试题选择题(多项)6X8=48分实验题(二小题)18分计算题(三题)54分, 120分力4电1热1 光1原1力+电力2电1 (14-22分)3、非选择题的平均得分和难度二、缺乏创新,平淡无味第14题和第23题都引用了资料上的原题,将会出现部分考生不需要进行推理分析,因为死记硬背答案而得分。
又如第20题考查知识点是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连续几年都考,是陈题没有新意。
再如第24题考查知识点是力学中圆周运动和能量和动量观点,是常见题,题中的“60度”是多余的条件(为了试题答案的开放性?)。
作为计算题,本题的选拔功能不强。
三、编制仓促,缺少研究。
第22题第1小题是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07年高考题是“旧装置验证新的实验目的”—碰撞的恢复系数,而08年改成是“新装置验证旧的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这两年的实验命题几乎是相同的思路。
而且08年第22题第1小题存在好多问题:①这是命题人异想天开的、闭门造出来的实验,在中学物理实验条件下是无法实验的。
②命题人的本意是要想通过这个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通过这个实验得出机械能不守恒也未尝不可。
③(1)小题的答案是12或13,但多数同学是填123的,据说改卷时123也算正确;(2)小题的“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这个选项,不需要物理常识,只用逻辑思维也可做。
④题目中两次提到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究竟什么叫“准确程度”,高中物理没有提及。
四、试卷中还存在的几个问题①第17和19都是估算题,有必要吗?②很遗憾的是今年没有新图像出来,只是常规的图像。
③今年的压轴题依然考的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依然是老问题。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批改标准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批改标准学生物理实验报告是评估学生实验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评分公正准确,制定一套批改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批改标准,旨在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与背景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应明确实验目的和背景。
学生需要清晰地描述实验的目标和意义,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评分标准如下:1. 目的清晰明确(5分):学生能够准确而简洁地描述实验的目的,展现对实验意义的理解。
2. 背景知识充分(5分):学生能够提供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理论、公式、实验原理等。
并且能够准确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设计与步骤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第二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和步骤。
评分标准如下:1. 设计合理性(10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够满足实验目的,合理运用物理原理和实验技巧。
2. 步骤清晰明确(10分):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实验的步骤,并提供足够的细节,使读者能够准确地重现实验。
三、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第三部分需要给出实验所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评分标准如下:1. 数据准确性(10分):学生采集的实验数据准确无误,包括测量数据和观测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10分):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正确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结果和讨论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第四部分需要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评分标准如下:1. 结果呈现(10分):学生能够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包括表格、图像等,并且能够恰当地注释、标注。
2. 结果分析(10分):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释,并结合背景知识进行合理的讨论。
五、结论与总结学生物理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需要给出结论和总结。
评分标准如下:1. 结论准确性(5分):学生能够得出准确合理的实验结论,并与实验目的相一致。
2. 总结全面性(5分):学生能够对实验过程、结果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指出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注物理课程改革彰显首都高考特色_2008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评析
1物理试卷综述2008年高考北京理科综合卷物理试题,在注重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它对中学物理教学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试题考查的重点、试题的形式基本保持稳定。
物理试题的题量、题型、分值与去年一致,试题的整体表述准确、科学、简洁,部分试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有创新。
应该说,试题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恰当,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总体难度与2007年相当。
试题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保(STSE)及能源开发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就物理试题而言,它是一份适合首都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促进北京高考改革及中学物理教学的良性互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中学师生满意而成熟的高考试题。
2物理试题的一般统计分析2.1物理试卷题型分布特点2008年的北京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为12道题共120分,占全卷的40%,连续保持了五年的稳定态势。
12道物理试题中前8道为单项选择题,共48分,占物理总分的40%;非选择题共72分,占60%。
其中实验题由2个小题构成,共18分,占15%,3道计算题均属常规模型,按由易到难梯度分布,依此分值为16分、18分、20分,共54分,占45%。
12道物理试题全部为学科内综合题,符合当前*收稿日期:2008-06-11**作者简介:程嗣(1956-),男,湖北宜昌市人,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特级教师。
关注物理课程改革彰显首都高考特色———2008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评析*程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100009)摘要:综观2008年北京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查能力、注重探究、设问新颖、试卷平稳、关注发展。
[高考]2008-2012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分析及对策
3、注重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命 题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景,致力于通过纸笔型的 考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以将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 有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从而使对实验原理、仪器、 基本操作不熟悉的考生将难于完成。例如画电路图、连实 物图、电表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器材的选用等。 4、逐步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的考查,加强对实验素养 的培养。如误差理论、有效数字、精确度等。 5、设计性实验是热点,问题有适度的开放性。重视光电 门、传感器等相关的实验设计。 6、实验暂时不会涉及到3-3、3-4、3-5模块,基本上是 力、电组合。 另外从小实验和大实验的组合上看:2008年是电小力大, 2009年是力小电大,2010年是力小电大,2011年是电小 力大。
有以下特点:
1、实验题一小、一大的格局基本形成。小实验考 查的是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注重实验原理、实验 步骤等的考查;大实验讲求探究的思想,关注能力 的考查,常常是大纲规定的实验的适度的迁移、创 新(这些实验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从近几年高 考实验题的命题趋势来看,实验题尤其是第2题往 往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充分承担了高考 选拔的功能。 2、实验题信息量大。仅2007年实验题的字数在 300字左右,2008~2010年的字数在500字左右, 2011年的字数更是多达600余字。
五、近四年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计算题特点
二、近四年理综试卷(物理部分)考查的知 识点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
实验题与必考计算题部分
选考题部分
三、近五年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选择题分析 新课标物理选择题的测试功能
测量考生对物理学史、物理学基本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情 况; 测量考生对物理现象的了解和物理概念的理解; 测量考生对物理规律的准确理解与灵活应用; 测量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 能力和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测量考生从背景材料、图表等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能对 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测量考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估算能力; 测量考生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感悟; 测量考生对物理学基本观点的掌握与应用。
济宁市2008年普通高中招生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标准
2
年普通高中招生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标准( 济宁市 2008 年普通高中招生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标准(三)
实 验 名 称 实 验 器 材 操 作 标 准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手电筒 分 值 0.5 分 评 分 细 则 得 分
1.检查器材是否齐 全完好。 2. 用太阳光或手电 筒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f,记录测量结果。
2008 济宁市 2008 年普通高中招生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标准 一) (
实 验 名 称 基本仪器的使用 量程 20-30cm, 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一把, 实验 用温度计一支,量筒(100mL)一个,100mL、200mL 的烧杯各一个,冷水、热水适量 分值 评 分 细 则 得分 0.5 分 好。 2.观察刻度尺的量程、 分度值及零刻线是否磨损, 写出观察结果。 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 度: (1) 把刻度尺与被测长 度重合或平行放置; (2) 使刻度尺的零刻线 或某一刻线对准被测长度的 始端; (3) 读出始末两端所对 算出被 刻度尺的示数 L1 和 L2, 测物体的长度 L=L2-L1。 4.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 分度值,记录观察结果。 5.用温度计测出温水的 温度: (1) 估测并记录温水的 温度; (2) 将温度计放入温水 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 水充分接触; (3)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 后读数并记录结果。 6.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1) 观察量筒的量程及 分度值,记录观察结果; (2) 向量筒内到入适量 的冷水; (3) 读出并记录水的体 积。 7.整理器材,使器材恢 复实验前状态。 合 1分 不观察、无记录均不得分; 观察或记录错误扣 0.5 分 不检查不得分
7.整理器材,使器材恢 复实验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题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 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4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10Ω)。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4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5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实验目的: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
三.实验器材:按图5连好的电路(小灯泡额定电压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四.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5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6 测定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小车、弹簧片、木块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8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一.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二.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电流表,小灯座(附灯泡,2.5V),开关,导线若干根。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8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9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预接电路(按图9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A
图9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0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实验目的: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或塑料垫)。
三.探究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1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一.实验目的:正确设计并连接该实验电路。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11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2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3 研究电磁铁
一.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如下图13-1接好的部分电路(电池组、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实验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13-1 图13-2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4 组成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二只小灯泡、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14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5 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 、15V ),2个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按照图15-1连好部分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L 1
L 2
S
L 1
L 2
图15-1 图15-2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物理试题16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和3.8v各一个),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预接电路(按图16连接好电路,待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16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7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一.实验目的:练习估测水的温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8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秤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19 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
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按图19-1连接好部分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19-1 图19-2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20 用刻度尺测长度
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