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荷叶.母亲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荷叶 母亲》课文、结构层次及作者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荷叶 母亲》课文、结构层次及作者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荷叶·母亲》课文、结构层次及作者简介【课文】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 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结构层次】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3自然段,主写父亲的朋友送来两缸莲花,引起我的思考及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包括第4至7自然段,描绘自己的赏莲过程以及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包括第8至9自然段,以莲喻人,点明主题,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结构层次】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三、比较阅读,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1.对照阅读两首散文诗,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然后进行小组展示。
三、比较阅读,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比较维度
思想内容 感情基调 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 人物形象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 《荷叶 · 母
亲》
比较维度 思想内容 感情基调 艺术手法 构思角度
语言风格
相同点
《金色花 》
明确:文章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这里表明,诗歌直接把母亲比作在雨中覆盖红莲的大 荷叶。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想想“我”的情绪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示例:“觉得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 “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深深地受了感动”。
三、比较阅读,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3.课外阅读《新月集》,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两首散文诗内容上都表达了动人的母爱,写法上都运 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金色 花》通过孩子的想象,模 仿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与迷恋,语言轻 松活泼;《荷 叶 ·母亲》通过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以少 女的口吻,热烈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语言清新典 雅。冰心 的创作其实深受泰戈尔的影响,课后再阅读他们的诗作, 感受他们作品的特点。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荷叶 ·母亲》,读完后回想一下,文中 哪几个地方写到了莲花、荷叶?
明确: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九年前“我”和祖父在 故乡园里赏莲;半夜里凋谢的白莲,被大雨打得左右破斜 的红莲,被大荷叶倾侧覆盖的红莲。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诗歌,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文章标 题为什么把“荷叶”与“母亲”并列在一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有感情地齐读6、7段。(重点字:慢慢 地、倾侧、覆盖、勇敢、慈怜)
7、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名
字?
(荷叶护莲图)
师过渡: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 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 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 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检查预习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并蒂( dì) : 并排长在同一个茎上的两朵花。
菡萏(hàndàn):书面语,指荷花。
繁密: 多而密。
姊妹( zǐ )
攲斜( qī ): 歪歪斜斜。
荫蔽( bì): (枝叶)遮蔽。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 《寄小读者》,诗集《繁星》 《春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3、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
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凋零、枯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师:对,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就会像 文中的那株白莲。
请一个同学说说:文中白莲的结局怎样? (请看图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荷 叶母亲 课件(2 8张PPT )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读“莲”,读出情味
注意——字音准确、语速舒缓、 语调轻柔、饱含深情。
注意——情感的变化。
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
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 荷叶
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由 此联想到什么?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之情。
合作探究
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红莲”,红 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 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
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
联想
抒发
荷叶护莲
母亲呵护孩子
感激赞美之情
借物喻人:
作者将自己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 母亲比作替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歌颂了伟 大无私的母爱。
思考探究
文中回忆九年前“我”与祖父赏莲的事属 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 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表 现一家人对莲的喜爱,同时也为下文的以花喻 人作铺垫。
散文诗两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罕见 的8级地震,震区的人民需要救援,在消防 官兵实施救援时,发现一名母亲被石块压着, 而怀抱里,竟是一名熟睡的婴儿,母亲手里 的手机上打着一行字,让在场的消防官兵泪 流不止,“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 定要记住我爱你”,原 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 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 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赏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修辞手法: 比喻、反问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磨难等。
如何理解这一段? 作者由荷叶隐蔽荷花比喻母亲对自己 的呵护、关爱,表达对母爱的由衷赞美和感激之情。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17张ppt)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文章说说散文诗这一体裁有什么特点?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 的表现形式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 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 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以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 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 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作者与红莲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作者也有“心中的雨点”。组着与莲都曾面 对生命途中的磨难。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点名了文章主旨,深化了中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的感激, 依恋和赞美之情。这样讴歌母爱,联想丰富,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保 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课堂小结
荷叶 物护
红莲
母亲



物 抒

子女
自然万物皆可寄情,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要 能负载人的情,这样就可使文章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课后作业
1、积累表现母爱、歌颂母亲的诗歌、名言。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父母的爱 付诸行动。
感悟 伟大母爱
初读课文,仔细思考
听朗读,思考:
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 的姿态如何?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环境 红莲 心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之《荷叶 母亲》课件(共16张PPT)优质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之《荷叶 母亲》课件(共16张PPT)优质课件PPT

【赏析】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喻为受荷叶荫蔽的红莲,抒 发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戴之情,用比喻的修辞增强抒情效果,句末反 问使语气更加强烈。
感 知 一 感 知 二 感 知 三 感答知案四
返回
文本学习 局部探究:品析句子,思考问题
《荷叶·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32.如 “ 这心 一何中 句理的 在解雨 文“点 章除”结了指构你什上,么有谁?什是么我作在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暗点只明 指有主人母旨生亲,路是深上保化的护中风自心风己。雨度雨过和人坎生坷路磨上难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 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 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当时环境
作者心情
红莲情形
一看红莲 二看红莲 三看红莲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雨肆意的下着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开满 亭亭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不摇动
感 知 一 感答知案二 感 知 三 感 知 四
返回
文本学习
《荷叶·母亲》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3.本文题目《荷叶 母亲》,作者写了荷叶对雨中红莲的呵护。 这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母亲因为怕我被雨淋湿被雷吓着,唤我回屋,给予我荷 叶般的呵护和荫蔽。
母亲给予我的爱与荷叶给予红莲的爱是一样的,都是一 种浓浓的母爱。
感 知 一 感 知 二 感答知案三 感 知 四
返回
文本学习
《荷叶·母亲》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4.文中哪个句子体现了荷叶与母亲的这种关系?赏析这个句子。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第7课 《荷叶母亲》

第7课 《荷叶母亲》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 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 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 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 孟郊)
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 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为什么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插叙作用:交代解释两突出,垫动补完富变化。 交代内容;解释原因; 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主题 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补充主要事件;使情节完整;使情节富于变化 • 交代“我”家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 • 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做铺垫。
2、文章三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母亲》
诗人用荷叶来象征生命中为我们 遮风挡雨的母亲,从而赞颂母爱。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 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 根本出发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26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26张

当“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时,母亲出于担心 唤“我”回去,而“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这一处细节, 可以看出风雨来临时,“我”对母亲的依靠,就像鸟儿立即回到它温 暖的巢里,心中立即不再畏惧。正巧,这时回头看到了“荷叶遮蔽红 莲”的场景,触景生情。
这不禁让作者联想到人世间。每当生活中的各种坎坷、挫折来临时, 母亲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为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心甘甘心、任劳任怨地付 出,有的爱是子女看得见的,有的则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与付出。也许, 她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博大无私的母爱却是无边的。无论遇到什么困 难、伤痛,母亲的怀抱是最好的疗伤之处,就像小时候,只要看到母亲 慈爱的目光,听到母亲温顺的言语,再彷徨凌乱的心,立即就像孤舟回 到了避风港,一切都变得安全、XXX而平和。
她有一个最美的名字——母亲!母亲,对于每一个儿女,是生命的源 泉。她们的怀抱,更是儿女受伤后疗愈情感最好的休憩所。冰心老人曾说, 她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中的最好一个。两个“最好”足见她对母亲多 么的热爱,于是,“母爱”成了她作品的三大主题(“母爱”“童 心”“自然”)之一。
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行文 的思路。
2 赏读课文,在赏析画面的过程中鉴赏散文诗隽永 的语言,体悟作者情思的变化。
3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和赞美之情。
导入
她是一片宽广的海洋,为儿女献出真爱;她是一堵坚固的城墙,替儿 女挡风避寒;她是一棵参天的大树,给儿女纳凉遮阴。
4. 再次有感情地齐读第4一7小节,加深感悟。 5. 古语云:“情是诗之胚,景是诗之媒。”眼中莲是景“媒”,心中情思 才是诗“胚”才是文章的灵魂。回顾刚刚赏析的几幅画面,大家有没有发现, 作者的情绪随着眼前的红莲的境遇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2.自读课文一般都有旁批和阅读提示,课文后的阅读提示 说:“他们的作品,善于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 ,抒发丰富的情感。”再次朗读诗歌,想一想文中“捕捉刹那 间的灵感”体现在哪里?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示例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 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三、比较阅读,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3.课外阅读《新月集》,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两首散文诗内容上都表达了动人的母爱,写法上都运 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金色花》通过孩子的想象,模 仿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语言轻 松活泼;《荷叶·母亲》通过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以少女 的口吻,热烈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语言清新典雅。冰心的 创作其实深受泰戈尔的影响,课后再阅读他们的诗作,感 受他们作品的特点。
示例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明确:荷叶覆盖雨中的红莲,本是自然景象。“忽然看见 ”, 体现了作者捕捉了刹那间的灵感: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 ”比作红莲,把“我”人生经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比作“心中 的雨点”。诗歌连用多个比喻,采用了象征手法,用荷叶覆盖雨 中的红莲,象征母亲对儿女的永远庇护,象征伟大无私的母爱。
明确:文章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 里表明,诗歌直接把母亲比作在雨中覆盖红莲的大荷叶。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想想“我”的情绪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示例:“觉得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 “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深深地受了感动”。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10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10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菡萏:hà ndà n 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未放。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红荷抒怀
1.说说自己的母亲
2.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 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啊,你是____我 是____,__ _ _。
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 ____,___ _。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是 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
母亲啊,你是泥土,我是花草,当我在太阳下炙烤时,除了 你,谁还能滋润我干涸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
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 体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花开菡萏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文章情感
2.自由诵பைடு நூலகம்课文, 标记出 写红莲、荷叶的地方。
红莲绰约
1.细读课文,从文中看到了一

的红莲?
荷叶田田
1.你看到了一张

荷叶?
2.由荷叶护莲你联想到了什么?
荷叶 护 红莲
母亲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
写父亲的朋友送“我 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 描绘雨中荷叶保护红莲 的动人情景。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 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 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 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部分来自《点拨》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 复写雨势之大? 【答案】强调雨势之大,更 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
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
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 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部分来自《点拨》
重难点小结 这几段文字是文章的重点。写自家院写雨夜之 后,白莲凋零,红莲绽放,而我在大雨中担心红莲 的命运,最后写荷叶保护了红莲的情景。课文中作
部分来自《点拨》
品析第4-7自然段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答案】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 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 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 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部分来自《点拨》
阅读方法解密 描写次要事物用意分析法。 体会作者描写某个次要事物的意图是中考阅读题 中的重要考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表现甲事物,但
感动。
初开莲花 → 大家欢喜 荷叶·母亲 红莲绽放 → 引人注目
雨打红莲 → 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 → 深受感动
歌 颂 母 爱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 文诗,通过描写雨中荷叶对莲花的保护,联想到母亲 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 情。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 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 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在外聚会到 天亮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费又送你到学校,你要求她在远点下车怕 同学看见笑话你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盖天 空下的荫蔽?
② 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 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 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 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③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再见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 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
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
春水》。
☆朗读,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
相同点: ① 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思想感情 ② 图画美。------想象空间 不同点: ① 《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 母亲》语言淡雅清婉。------语言特点
② 《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 母亲》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③ 《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更多的是 赞美母爱。-----思想感情 ④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⑤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 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

7《荷叶 母亲》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7《荷叶 母亲》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感情基调:无助 朗读节奏:稍缓慢
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整体感知
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 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感情基调:轻松 朗读节奏:稍快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 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 怜的样子。
文本研读
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几句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 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 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培养语感。 2、鉴赏文章象征、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品析文章精美的 语言。 3、领悟文章中美好的母子亲情。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 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 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 《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本文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 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 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字词积累
并蒂( dì )
攲斜( qī )
姊妹( zǐ )
徘徊(pái huái ) 菡萏( hàn dàn) 遮蔽( zhē )
流zhuǎn( 转 ) 荫bì( 蔽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莲 红莲
母母亲






儿女儿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 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一、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
2、文中四次写到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 红莲的情形各是怎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爱好的方式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听读……
朗读指点: 朗读本文时要注意 字音准确、语速舒缓、语调轻柔、饱含深情
小组合作探究,鉴赏5-7段。 提示: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探究
(1)5-7段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觉得哪些词句描写得最为生动传神?
荷叶 叶

• 范读感知诗意 • 品读鉴赏语言 • 悟读把握诗情 • 拓展学习写法
给重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
花瑞: ruì
莲蓬: liánpéng 菡萏: hàndàn
徘徊: páihuái 攲斜: qī 遮拦: zhē 荫蔽: yīn bì 并蒂: bìng dì
姊妹: zǐ 梗上: gěng 慈怜: cílián
拓展延伸,感受爱
有人说,天下的 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 容,但唯有母爱是完 全一样的。同学们, 我们享受母爱10余载, 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 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仿照本文的 结尾段,用 “母亲啊,你是________, 我是________,除了你,谁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 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诉说对母亲 的爱。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6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6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3.本文通过什么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作者借由什 么抒发了怎样感情?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 4.本文借用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了三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 红莲的样子?这样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一写看红 莲
心情
烦闷
二写看红莲 不适意
徘徊
三写看红莲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感动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注音解释,字词积累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菡萏:hà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徘徊: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7 荷叶 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 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小说 《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 《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 品《寄小读者》。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攲斜:qī 倾斜,歪斜。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朗读指导
(1)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做到情感融合。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做到语速适宜。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感动
红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满 亭亭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不摇动
3、本文题目《荷叶〃母亲》,作者写了荷叶对 雨中红莲的呵护。这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母亲因为怕我被雨淋湿被雷吓着,唤我回 屋,给予我荷叶般的呵护和荫蔽。
母亲给予我的爱与荷叶给予红莲的爱是一 样的,都是一种浓浓的母爱。
1、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 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 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 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作者借助荷叶这种具体形象来歌颂浓浓的母爱, 这是怎样的一种写法?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诗人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 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 描写此物予以抒发。
本文借荷叶抒发对母爱 的歌颂,你能否也借助一种 形象表现对母爱的歌颂?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 _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 ___,___ _。
这是一篇托荷赞母的散文诗。写荷花 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 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 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 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如: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 ____,

注音注解
姊妹:zǐ 姐妹。 莲蓬:lián pe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 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未放。 适意:舒适。 徘徊:Pái 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 ②隐蔽。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⒈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1、暗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2、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 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3、“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攻克字词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1、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 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 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深受感动,是因 为什么?
2、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 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 自己困难的时候,
2、理清结构层次。
这是一篇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 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 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 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 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本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 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 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 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 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 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 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 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 长的感情。

7.荷叶.母亲

7.荷叶.母亲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 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讲授新课
读一读写一写
花瑞: 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 hàn 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适意: 舒适。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徘徊: pái 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雨势并不减退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环境 红莲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下来
(雨肆意地下着)
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问题解析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细节感知
“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为什么会深深的受了感动 细品味
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 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作 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 找出变化过程。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细细品味
1、作者为什么要从 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 起?为什么要写九年 前与祖父的赏莲?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 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 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 何变化的呢?
3.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
,深化了中心。曲终见主 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 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 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
心中的雨点”涉及面及广
,内容纷繁。谁来荫蔽? 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讲授新课

第7课《荷叶 母亲》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第7课《荷叶 母亲》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冰心(1900—1999)
•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 • 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 其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
赞》等。
创 作 背 景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 画》(《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 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
②比喻犹豫不决。
烦闷: 心情不畅快。
初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第二部分 (第4—7自然段)
第三部分 (第8—9自然段)
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真情)
冰 心
荷 叶母 亲
诗歌导入
荷 叶
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古绝唱。提到母爱,你 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 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冰心的《荷叶·母 亲》,看她是如何写母爱的。
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凋零、枯萎
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就会像文中的那株白莲。文中白 莲的结局怎样?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 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 色的花须。
作者通过对比,白莲和红莲都经历了 一场风雨袭击,因为白莲没有荷叶保护 所以凋零散飘,而红莲在荷叶的细心保 护之下,健康快乐地生活着。作者就是 被这样一幅画面所感染和感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那一朵红莲已经谢了,花瓣儿小船般散飘 在水面。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上了个忽 面下大然 。来荷看
,叶见 正,红 覆慢莲 盖慢旁 在的边 红倾的 莲侧一
四看红莲,当时环境,红莲,作者的心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 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 落中得到幸福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点明主旨,深化Leabharlann 心。留给读者更多想象 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 点”涉及面及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 把母爱推向高潮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 荫蔽?
运用比喻、设问,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 亲比作荷叶。“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 风雨雨,坎坷磨难,强调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 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抒发了对伟大 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 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为后文情节做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 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 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 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因为文章中说的是下雨天时“我”发现了 红莲,因为是下雨天,作者不能特地到别人的 家里观察莲花,也说明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 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 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恼的心情呢?为 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
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 觉得有些烦闷。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
荷 叶 母 亲
冰心
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 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 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 本出发点。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主要写什么?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第四次
环境 红莲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 凋谢)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 (雨肆意地下着) 上聚了些水珠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不宁的心 深深地受 绪散尽 了感动
1.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 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莲花
风雨之中看荷叶护红莲
2.理清课文层次
送莲— 忆莲 —看莲 — 悟莲
“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为什么会深深 的受了感动,是我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畏的为 红莲遮蔽,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作者 内心的温柔被深深触动,感受母亲为自己的 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 私地帮助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