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作业、答案
刑法总则试题
刑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墨西哥某港口时,岸边一美国公民用手枪向轮船上的意大利公民马克射击,致其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对该美国公民根据属地原则,用我国刑法B.对该美国公民根据保护原则,用我国刑法C.对该美国公民根据普遍管辖原则,用我国刑法D.对该美国公民谋杀案,我国没有管辖权2.某甲将年仅十岁的小女孩推入河水中想将其淹死。
回家后又很后悔,急忙赶回河边想将小女孩救出。
结果该女孩已被过路群众救出并脱险。
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3.某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交待了自己与李某诈骗3 万元犯罪的事实,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
对某甲的盗窃罪如何处罚?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甲于1993年5 月2 日犯某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1995年7 月3 日该人又犯另一罪,则对于前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为:A.2010年7 月4 日B.2005年7 月4 日C.2008年5 月3 日D.2003年5 月3 日5.某甲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15年后获得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4 年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应当判处有期徒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当撤销假释,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
对某甲应使用何种刑种和刑罚幅度?A.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应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6.甲是一15岁的初中学生,整日闲逛于网吧,由于沉溺于网络而欠下外债数千元。
在向家长要钱未果的情况下,偷偷将邻居家未满月的孩子抱走,并通过电话模仿他人声音向婴儿家长索要5000 千元。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项选择题1.【第01章】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其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是对前段的〔〕。
A 例外B 补充C 限制D 特别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2.【第01章】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法有〔〕。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正确答案:ABC推断题3.【第01章】只要含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内容的法律标准,均属于广义的刑法。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单项选择题4.【第02章】刑法分则中对成心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表达了〔〕。
A 刑法面前人人公平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5.【第02章】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 聚众淫乱罪B 组织淫秽表演罪C 寻衅滋事罪D 无罪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6.【第02章】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 限制解释B 类推解释C 文理解释D 扩张解释正确答案:B多项选择题7.【第02章】以下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正确答案:BCD多项选择题8.【第02章】以下选项中,表达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A 累犯B 自首C 缓刑D 减刑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9.【第02章】以下哪种情形表达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总论习题集与答案(1)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 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 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新罪:先减后并) A 、10 年以上15 年以下B、5 年以上15 年以下C、5 年以上11 年以下D、6 年以上11 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 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 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总则)答案和解析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答案与解析(刑法总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答案:D解析:贾某教唆杀手郭某故意杀人,属于共同犯罪,应当对犯罪行为整体结果负责。
由于贾某没有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仍成立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中止。
2.答案:C解析:由于累犯的的成立以“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罪为条件,所以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不成立累犯,故A选项错误;累犯的成立条件必须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故B选项不成立累犯;根据《刑法》第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故C选项正确;累犯成立条件要求前后两个罪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D选项后一个刑罚被判处拘役,故不成立累犯。
3.答案:D解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是为了骗取他人财物,骗取结婚的不属于诈骗罪范围;招摇撞骗罪要求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警察;此处未使用暴力等手段违背妇女意志与之发生性关系,故也构成强奸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张某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只能算是民事欺诈。
4.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对单位犯罪的理解。
单位犯罪须有法律明确规定才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应对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然人犯罪追究。
5.答案:D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没有完成究竟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还是出于犯罪分子自己的意思(犯罪中止)。
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著名的弗兰克公式:欲达目的而不能的是犯罪未遂,能达目的而不欲的是犯罪中止。
在本题中,甲尽管发现乙认出了自己,但是这并不妨碍甲继续对乙实施暴力,只是甲不想这样做而已。
因此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排除A、C两项。
判断甲的中止是预备阶段的中止,还是实行阶段的中止。
区分这两个阶段的关键标志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着手实行犯罪。
刑法总则题目
刑法总则题目一、判断题1.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制造毒品罪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4.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
(√)5.15周岁的张某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7.聚众犯罪属于共同犯罪。
(×)8.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三人以上多次实施故意犯罪。
(×)9.法律中的多人、多次的多是指“三”以上的数(含本数)。
(√)10.对于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1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此说法是(√)的。
14.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5.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16.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国家就不能将之规定为犯罪而加以惩罚。
(√)17.犯罪直接客体又分为一般客体和复杂客体。
(×)18.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19.虽然不满14周岁,但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16周岁的人,在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追究其刑事责任。
(×)20.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没有预见危害结果上的区别是前者是因为根本不可能预见而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刑法总论参考答案
刑法总则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B3.A4.D 5C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若行为时的法律与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现行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处理,即刑法没有溯及力;但是如果现行刑法处刑较轻,则应适用现行刑法。
刑法第12条规定的“处刑较轻”是指现行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
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
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
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属于一罪,按照现行刑法属于二罪,或者相反的,要通过罪数的考虑判断追诉期限以及现行刑法是否“处罚较轻”。
据此,对甲的上述罪行,只应按照现行刑法对其寻衅滋事罪予以追诉。
故答案为C。
6.C7.D8.A9.C 10.D 11.D 12.D 13. A 14.B 15.B 16.D 17.C 18.D 19.A 20.C21.B 22.A 23.D 24.B 25.B 26.D 27.C 28.C 29.B 30.A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D3.ABCD4.AC5. ABCD6.AB7.ACD8.ABC9.ABC 10. ABC 11.AD 12.AB13.ABC 14.ABC 15.ACD 16.ABCD 17.AD 18. BC 19.BC 20.ABC三、简答题1.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 缓刑适用条件:(1)对象条件:可以缓刑的对象:原判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刑法选择题练习(总则)
刑法选择题练习(总则)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殴斗, 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3.复员兵甲男在火车站候车,遇乙女后.两人热情攀谈。
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建议出去走走,又称自己最喜欢当兵的。
至公园僻静处两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
经查,乙女家就住本地,是个精神病患者。
甲某不知此惰,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D.构成奸淫罪4.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5.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种?( )A.75周岁以上的人不成立犯罪主体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C.《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D.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6.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 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7.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刑法总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刑法总则是对各种刑罚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法律文件B. 刑法总则是对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进行概括和归纳的法律文件C. 刑法总则是对各个具体刑事犯罪行为和处罚进行规定的法律文件D. 刑法总则是对法院进行司法判决的基本依据和参考的法律文件答案:B2. 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条,除了()。
A. 罪刑法定原则B. 禁止逆权倾向原则C. 量刑与犯罪事实相适应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E.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答案:E3.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范围,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事责任范畴?A. 完全民事行为B. 过失犯罪行为C. 故意犯罪行为D. 犯罪未遂行为答案:A4. 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 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B. 刑罚的执行C. 刑罚附加和变更D. 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答案:A、B、C、D5. 刑法总则规定了某些犯罪行为情节的从轻、减轻处罚,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被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情节B. 主动投案情节C. 犯罪情节较轻情况D. 自首时效在规定期限内答案:D二、判断题1. 刑法总则规定了犯罪行为与刑罚的关系,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和消失情况。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了未满18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刑法总则规定了法官在判决时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禁止滥用职权和违反法定程序。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事犯罪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定罪处罚。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总则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刑事诉讼权利和保护措施。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1. 刑法总则对于刑罚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刑罚的执行、刑罚附加和变更、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等方面的内容。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1-200题)分解
101.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 重婚罪B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 破坏军人婚姻罪D 虐待罪正确答案:D单选题102.醉酒的人犯罪A 可以负刑事责任B 不负刑事责任C 应当负刑事责任D 减轻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单选题10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A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B 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C 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D 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正确答案:C单选题104.又聋又哑的人犯罪A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正确答案:C105.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从轻或者免除正确答案:B单选题106.某甲在犯故意杀人罪时刚满15岁,按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某甲属于A 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B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C 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D 免除刑事责任阶段正确答案:A单选题107.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10周岁以下B 不满14周岁C 18周岁以下D 不满16周岁正确答案:B单选题108.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B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C 不能控制D 不能辨认正确答案:A单选题109.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A 构成走私毒品罪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C 构成贩卖毒品罪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正确答案:C单选题110.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在刑法总则的学习中,练习题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法律条文和法律原理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刑法总则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2.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A. 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B. 犯罪行为必须有法律规定C. 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D. 所有上述说法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二、判断题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即对所有犯罪行为都有约束力。
答案:正确2. 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
答案:正确3. 犯罪的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不一定产生了犯罪结果。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区别。
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过失是指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指犯罪行为的外在表现,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1)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2)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非法侵害;(3)防卫行为的对象是非法侵害者;(4)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
张三立刻上前制止,并在争斗中不慎将小偷打伤。
问题: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答案:张三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三发现小偷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即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刑法总则作业、与答案
刑法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6.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在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二、多项选择题21.我国刑法所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刑法总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殴斗, 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3.复员兵甲男在火车站候车,遇乙女后.两人热情攀谈。
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建议出去走走,又称自己最喜欢当兵的。
至公园僻静处两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
经查,乙女家就住本地. 是个精神病患者。
甲某不知此惰,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D.构成奸淫罪4.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5.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种?( )A.法人只有故意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C.法人也有可能过失犯罪D.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6.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 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7.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8.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D3.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E. 以上都是答案:E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国家工作人员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体?A. 国家利益B. 社会秩序C. 个人权利D. 公共财产答案:B8.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A. 行为B. 结果C. 因果关系D. 行为方式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表现?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故意与过失犯罪D. 无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 D5.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
刑法总则_内部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刑法总则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枪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2.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A.甲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B.乙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C.丙某因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刑罚执行完毕10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D.丁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3.张某长期单身,为了能达到和王某结婚的目的,谎称自己是美籍华侨,拥有巨额资产,以此骗取了王某的信任,结婚后王某才发现上当受骗,导致精神失常,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断?A.诈骗罪B.招摇撞骗罪C.强奸罪D.不构成犯罪4.甲商场为打垮竞争对手乙商场,由总经理葛某牵头并与副经理刘某、部门经理杨某、朱某等集体决议,雇请当地黑社会势力孙某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乙商场打砸抢,造成乙商场财物损失9万多元,关于葛某等人的行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商场构成单位犯罪,因为是决策机关集体决策为本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B.甲商场不构成单位犯罪,因为只有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能成立单位犯罪,本案中行为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未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C.此案中应适用双罚制,对甲商场判处罚金,对葛某等人判处刑罚D.本案只属于一般违法,不构成犯罪,由甲商场赔偿乙商场损失即可5.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小满刑法总则测试——选择题
小满刑法总则测试——选择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我国公民甲在德国旅游时,盗窃了我国公民乙一部价值1万元的照相机。
对甲的行为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
[单选题] *A.属地原则B.保护原则C.属人原则(正确答案)D.普遍管辖原则答案解析:(2012.2)A项,属地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
本题中,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德国,不在中国领域内,所以不适用属地原则,故A错误。
B、C项,保护原则,保护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侵害本国利益的犯罪。
属人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适用中国刑法。
但是,按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中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中国刑法。
这种依据犯罪人的国籍来确定刑法适用范围(效力)的规范,体现了属人原则。
判断选用何种原则时,其先后顺序为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
甲为我国公民,在德国犯盗窃罪了我国公民乙的财物,既可以根据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又可以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管辖,但判断选用何种原则时,其先后顺序为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所以对甲应以属人原则追究其责任。
故B错误,C正确。
D项,普遍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对侵犯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都要行使管辖权。
盗窃罪不属于侵犯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故D错误。
因此选C。
2. 下列选项中,属于类推解释的是()。
[单选题] *A.将“盗窃燃气”的行为解释为“盗窃财物”B.将“侮辱无名英烈名誉”的行为解释为“侵害英雄烈士名誉”C.将“使用电子干扰手段劫持小型无人机”的行为解释为“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D.将“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解释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答案解析:(2022.2)类推解释,指刑法没有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但因为该行为有危害性、行为人有人身危险性,就将该行为比照刑法分则的相似条文处罚。
刑法总则考试有答案版
刑法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5×4)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2、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简言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
3、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的类型①、实施中了的未遂与未实施中了的未遂②、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4、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5、刑法溯及力禁止溯及既往,即不允许根据行为后实行的刑罚法规处罚刑罚法规施行前的行为,通常也称为“事后法的禁止”二、论述题(1×14)论述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起点及阶段划分1、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即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2、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6周岁的人原则上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4、减轻刑事责任时期(或称从宽责任年龄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行为人即使应负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6.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在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二、多项选择题21.我国刑法所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2.成立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来源为()。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C.道义上的义务D.行为人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危结果发生的义务23.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
A.对精神病人的暴力侵害的反击 B.假想防卫C.防卫挑战 D.事前防卫24.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
A.继续犯 B。
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三、不定项选择题31.下列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
A.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犯罪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D.犯罪行为地与结果地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32.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
A.危害行为 B.犯罪的地点 C.犯罪的时间 D.犯罪的方法33.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累犯 C.教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罪34.下列犯罪形态中,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有()。
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35.下列罪犯中,可以依法获得假释的是()。
A.甲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B.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C.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D.丁刑满释放后又犯诈骗罪,构成累犯,依法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10年五、案例分析题42.甲,男,30岁,1998年4月因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1999年12月,甲教唆乙(1984年10月生)与一名痴呆女性强行发生性关系,甲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身并未与该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
乙回家后,被其父发现异常,随后追问出真情,将乙捆绑后送至当地公安机关。
乙到案后说出行为的前因后果,公安机关遂将甲抓获归案。
请你就本案应如何处理表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43.甲、乙、丙经事先商议,欲前往某办公大楼盗窃29寸彩电一台。
商议后某日在该大楼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
盗得彩电后,由甲乙两人装入纸箱,一人一边用手抬下楼。
丙因空手,便抢先下楼。
丙走至大楼门口,恰逢大楼值班员老头丁从旁边厕所走出准备打扫卫生。
见丙形迹可疑,大吃一惊,欲用拖把上前阻拦。
丙见状抢过拖把,将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塞住了丁嘴,不让其叫喊。
此时,甲乙抬着彩电从楼下走上,见此状,两人边说:“快走,快走”,边从丙丁身旁走过。
见甲乙两人走远,丙扔掉拖把,随后赶上,三人一起逃离现场。
事后,此案被公安机关及时侦破,三人一并归案。
请你就本案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性质作出评析。
44.某甲,26岁月,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
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
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
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
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
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
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
后乙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六、论述题45.试根据刑法规定,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处罚原则,以及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的关键区别刑法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
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
王某遂交代了自己爱贿5万元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李某受贿有线索。
经反贪局侦查,侦破了李某受贿6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
根据刑法规定,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如何处理?()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2、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
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几个朋友邀陈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陈某喝酒较多,饭后,陈某驾车回家,途中撞一行人,陈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就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
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按照交能肇事罪B.按照累犯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D.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3、甲某因对乙某造成身伤害而被县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15天处罚。
执行不久,乙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判决甲某拘投2个月。
这时,甲某的行政拘留15日已经执行完毕,甲某需要执行的刑期是:()A.12个月 B.2个半月 C.1个半月D.15天4、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A、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B、原判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6个月D、原判刑期能上能下,五处以下,不得少于一年5、聂某在车站偷了于老人的150元钱,当他准备离开车站时,听见被偷老人在车站门口大哭,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返家的钱被偷了,没钱买票,回不了家了。
聂某便将偷来的钱还给了老人。
对聂某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A、不予处罚B、从轻处罚C、减轻处罚D、免予处罚6、甲进入乙的住宅行窃,共窃得财物总价值为1000余元,后遇乙返,甲怕被发现,遂杀乙以灭口。
甲的行为构成:()A、吸收犯B、牵连犯C、继续犯D、想象竞合犯7、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
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死。
在此杀人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A、杀人预备B、杀人未遂C、杀人既遂D、不能犯杀人未遂8、甲欲毒死乙,于是在乙的饭盒中放了毒药,但甲明知乙大知饭时会喂乙的三周岁儿子吃饭,甲抱着“毒死乙最好不过,毒死乙的儿子也罢”的念头,结果乙和乙的儿子均被毒死。
甲对毒死乙的儿子的心理态度属于:()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9、N系甲国公民,他劫持了A国波音机后试图飞往B国,但在飞行中油料耗尽而被迫降落于我国,如果依据我国刑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什么原则?()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10、贾某潜人赵某家,窃得财物价值达2万多元。
刚出门时,被到赵某家串门的李某撞见。
贾某拔刀将李某捅死。
贾某的行为构成:()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侵占罪D、挪用公款罪11、全某将张某推入水中,意图将其淹死,但听到张某可怜的呼救声,又将张某从水中救起并将自己的毛衣和单裤给张某穿。
全某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中止C、不构成犯罪D、立功表现12、刘某在旧刑法实施期间犯某罪,在新刑法实施和被发现并未过追诉期。
新刑法和旧刑法对该罪的处罚规定完全一致。
假设你是法官,在判决当中应如何适用法律?( )A、适用旧刑法,因为刘某是在旧刑法实施期间犯罪的B、适用新刑法,因为刘某的罪行是在新刑法实施后被发现的C、适用新刑法,因为刘某的案件是在新刑法实施后审理的D、适用新、旧刑法都可以13、某甲上山打猎,一天未得成果。
傍晚回村时发现村边草丛中有一物件时隐时现,遂认为是野兔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挑野菜的村妇,并致其轻伤。
对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因某甲行为属于对象错误,当然不构成犯罪B、因只是致人轻伤,故某甲不构成犯罪C、某甲构成故意伤害罪D、某甲构成过失伤害罪14、某路公共汽车乘客众多,吴力忽然发现自己钱包被窃,遂一把抓住正欲下车的小偷王晓。
王晓一拳打向吴力下巴致其头晕眼花。
情急之下吴力抓起车门口放置的铁制扳手砸向王晓,致其头部受重伤,经抢救终成植物人。
对吴力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B、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C、事后防卫,构成故意伤害罪D、正当防卫15、甲、乙二人穷困潦倒,商定抢劫发横财。
用身上仅余50元买了2把利刀搭乘出租车欲至僻静处杀人劫车。
但车至市郊时司机突生警觉,感到二人形迹可疑,恰逢路边一交警执行公务,遂下车向警察报告。
在警察盘问下二人承认了抢劫的意图。
则:( )A、甲、乙二人构成抢劫未遂犯B、甲、乙二人构成抢劫预备犯C、甲、乙二人构成抢劫中止犯D、甲、乙二人仅具有抢劫的犯意,不构成犯罪16、王某系车主李某雇佣的中巴司机。
一日满载乘客从A县至B县途中将横穿马路的孙某撞翻在地。
李某为逃避责任,乘客为赶路,纷纷要求王某速速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