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合集下载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A.都是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发生的 B.都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号召 C.前者是和平夺权后者是武装起义 D.七月流血事件使二月革命失败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
准确识记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并学会使用 排除法,二月革命不是由列宁亲自领导的,排除A;二月革命和十 月革命都是武装起义,排除C;二月革命成功推翻了罗曼诺夫王 朝,七月流血事件宣告俄国无产阶级和平夺权的失败,排除D;二 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以反对俄国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 界大战为号召的,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使马克思主 义获得新生”,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最 主要贡献就是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 说,并通过实践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共产主义理想变为现 实。 【答案】 C
2.(湖北省100所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10月联考,13)列宁作为 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 “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 命( )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C
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 进 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 程 十月 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 式取得政权。 革命
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 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2012年江苏卷)《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 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 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 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最近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答案

最近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B C D C A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A D C D C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共4小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小题。

21.答案要点:(12分)(1)根本:孝悌。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22.答案要点:(13分)(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23.答案要点:(15分)(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

表现:乐观情绪。

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18题,共11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 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山东省安丘市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4)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1届高三月考,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解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据此本题中最主要的国际意义指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选B项。

答案:B5.(浙江临海市白云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4)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可见,保持香港“继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的正确政策B.香港回归祖国怀抱C.力促英国签署联合声明D.以治权换主权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可采用排除法。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可排除C、D两选项,再根据题意排除B项。

答案:A6.(福建省上杭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15)“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犹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过:“过去的真正形象,只是在瞬间闪烁而现。

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及答案高考历史真题试题:1.(2013课标Ⅰ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时期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晚清时期的政治现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活动,A、D两项错误;C项是晚清时期中国屈辱历史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答案:B2.(2013广东卷)“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

从材料信息看,民众剪掉辫子以示反清,即反对“鞑子”统治中国。

这说明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故选B项。

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故排除D项。

答案:B3.(2012重庆卷)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防御战)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信息“1862、上海、洋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遇洋枪队。

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C4.(2012海南卷)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学挖眼剖心,或称教学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D【解析】A组“亢”与“伉”读音相同,kàng“吭”读háng;“沆”读hàng;B组“稂”“锒”和“琅”读音相同,读láng;“阆”读làng;C组“孩”和“骸”读音相同hái;“骇”读hài;“赅”读gāi;D组读音全相同,kuì。

故选:D。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形近的形声字的字音。

试题所给出的这几组形声字,每组它们的声旁都相同,但它们的读音则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利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考点】字音。

2.【答案】B【解析】(1)句,“欣赏…,却忽略了…”这一具体的语境,就应选择“买椟还珠”,其意思为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2)句“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相逢”,可知应选“殊途同归”,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而“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3)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前者侧重谨慎,后者侧重戒心。

故选:B。

【提示】做这类题:一要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二要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考点】成语。

3.【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更容易。

【解析】划线句前有一个语境“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可见老者的话是对抱怨环境的青年人的劝勉;划线句老人是用“穿上一双鞋子”和“在全世界铺上红地毯”类比,说明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提示】本题要求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句子的含义,一方要注意把握具体的语境,另一方面要注意划线句中哪些是形象的说法,分别指向什么,如何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2013高考各省历史真题整合

2013高考各省历史真题整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

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答案】D
• 【解析】材料中“皖直交斗”的关键信息说明 了当时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正在混战,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 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 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 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 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 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 一时局出现在( )
•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 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 有所发展。(10分)
• 不同之处: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 的学说,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 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成为正统思想。孔孟儒 学则强调“仁、礼”、“德治”、“仁政”等,不受 统治者重视。
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 思辩化;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 思想。
• 解析:不同之处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儒学的含义 和主张等方面进行比较;“发展”可从宋代儒学的形 成、主张和影响等角度解答。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 分)
•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 投入到同盟国在非洲和欧洲的战场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 族委员会成立,1943月改组为法兰西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 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44年6月,法兰西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 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 国的战斗,并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 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兰西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 国和英、美、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将军回忆录》等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11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11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11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1.(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解析:选C。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领导“自由国家”即资本主义阵营抵制共产主义威胁的史实是领导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对抗。

A、B两项所述的史实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D项所述事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均与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间限定条件不符。

2.(2011·高考上海卷)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解析:选A。

B项中“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与史实不符;超国家的联合体并未消除成员国的特点个性,排除C项;俄国并非“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排除D项。

只有A 项符合史实。

3.(2011·高考广东文综卷)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析:选A。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故C错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美国二战后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容,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付苏联,故B、D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的经济表现,目的是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世界的发展,故A正确。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理科附加题)WORD版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理科附加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

本卷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方差2211()n i i s x x n ==-∑,其中11n i i x x n ==∑。

棱锥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为高。

棱柱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函数3sin(2)4y x π=+的最小正周期为 ▲ 。

答案:π2、设2(2)z i =-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为 ▲ 。

答案:53、双曲线221169x y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 。

答案:34y x =±4、集合{-1,0,1}共有 ▲ 个子集。

答案:85、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

答案:36、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 ▲ 。

答案:27、现有某类病毒记作为m n X Y ,其中正整数,(7,9)m n m n ≤≤可以任意选取,则,m n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 ▲ 。

答案:20638、如图,在三棱柱A 1B 1C 1 -ABC 中,D 、E 、F 分别为AB 、AC 、A A 1的中点,设三棱锥F-ADE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 1B 1C 1 -ABC 的体积为2V ,则1V :2V = ▲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7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7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教师附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①②③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本题应注意20世纪50年代提出,现在还有生命力并被运用。

答案:C3. (珠海市2012届高三9月摸底,18)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

”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

”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此后,美国很快就派基辛格秘密访华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C.毛泽东主席的话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毛泽东主席见证了中美建交的过程解析:把握时间信息1955年,A项为1971年,C项为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后,D项为1979年,毛主席已经逝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中国处理与印度和缅甸关系时提出的,选择B项。

答案:B4. (金华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9)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次会议应是( )A.亚非会议B.日内瓦会议C.旧金山会议D.第26届联大5. (2011年高考江苏卷,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日内瓦会议时间是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史前文明。

炎黄传说、尧舜禹传说实际上是我国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

这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剩余产品。

氏族首领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

相传尧舜禹都有自己的仓库。

而二里头遗址反映的是夏、商时期的情况,这时我国已进入阶级社会。

故A、B、D三项时期均不存在产品的平均分配。

故应选A。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答案】D【试题解析】考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四个特征中一个特征最为特别,即“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这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

故应选D。

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答案】B【试题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

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技术相当高超。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1.(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 2012 届高三 10 月联考,23)1912 年 10 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 ,规定礼服礼帽“料 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C )
► 思维启迪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①时间短暂。从 1912 年至 1919 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 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的春天”。 ②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 展缓慢。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 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 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④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 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中国 民族 资本 主义 产生 和曲 折发 展的 历程 日益 萎缩
①美国商品涌 入中国市场,排 挤国货;②官僚 资本进行经济 1946~1949 年 垄断,挤压民族 企业;③国民政 府增加苛捐杂 税,滥发纸币, 导致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 境,工厂纷纷倒闭。
中国 民族 资本 主义 产生 和曲 折发 展的 历程 特点
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2 届高三期中联考,14)下列图中五 条曲线反映了 1840~1956 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答案:D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3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3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浙江省杭州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理解。

小农经济是在小土地私有制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追求产量的最大化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满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井田制的瓦解是公田向私田转化。

C、D的意思与材料不符。

答案A。

答案:A2.(广东省深圳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测试,13)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混战不已。

要想在争霸战争中获胜,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富国强兵,这是各国大力兴修水利的主要目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水利,才能发展小农经济,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故选C。

答案:C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统练,21)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工商食官”⑤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所学,①②③⑤项正确,都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④项“工商食官”是西周建立起来的官营手工业、商业制度。

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到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等因素,这一制度被打破。

本题选B 项。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1.(2013年北京高考21题)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

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考查点】俄国农奴制改革2.(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4题)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答案】B【考查点】王安石变法3.(2013年福建高考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6分)(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㊂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㊂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㊁相互贯通㊂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㊁发展和完善㊂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㊂35.(1)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㊂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㊁中等㊁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㊁21倍㊁33倍㊂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㊂(2)作图(见右)选项:①;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㊂选项:③;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㊂(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6.A(1)坚持经济人㊁完全竞争市场等基本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㊁市场自由化;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㊁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㊂(2)新自由主义政策助长了金融自由化,导致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各国财富分配不均;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㊂B(1)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㊂(2)法国与欧盟加强合作有利于增进欧盟内部团结,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欧盟发挥集团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有利于增强欧盟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㊂三㊁探究题(本题18分)37.(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㊂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㊂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㊂(2)我国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制造业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㊂所以 低不就”的说法具有片面性㊂中国制造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竞争实力,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㊂因此,认为制造业 高不成”的理由不充分㊂(3)政府应依法审慎行使权力;应集中民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㊂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决策过程;同时应遵循法律㊁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㊂历 史 试 题一㊁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㊂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㊂1.现代考古在秦㊁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㊂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 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㊁锄㊁铲㊁镰㊁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㊂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2.从甲骨的刻符㊁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㊂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㊂”这里所谓 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㊁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㊂”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5.光绪‘大清会典“载: 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㊂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㊂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㊂”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㊂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有 大同’( 中央’㊁ 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㊂”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7.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㊂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㊂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㊂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㊂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0. 高产卫星”是 大跃进”时期常用词㊂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 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 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 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 庄稼生长的规律’了”㊂下列对 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① 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 高产卫星”折射 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 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 大跃进”有所反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㊂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㊂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12.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㊂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3.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㊂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㊂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㊂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 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㊁公正㊁平等的社会㊂”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16.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㊁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㊂”为了解决这种 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17.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㊂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 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 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㊂”上述 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18.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㊂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 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㊂”这里所说的 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㊂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二㊁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㊂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㊂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㊁B㊁C㊁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㊂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㊂21.(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㊃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㊂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㊂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㊂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㊃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㊂圣谕曰: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㊂”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㊂能遵守的便是好人㊂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㊂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㊂ 明‘虎墩崔氏族谱㊃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㊂(3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㊂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㊂(3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㊂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㊂(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㊂(3分) 22.(13分)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右侧示意图)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㊂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㊂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㊂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㊂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㊂光辉业迹,已成定论㊂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㊂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㊂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㊂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㊂ 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㊂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㊂(5分)(2)综合材料一㊁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㊂材料二提及 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 凝聚力”在政治㊁军事上的主要表现㊂(4分)(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㊁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㊂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㊂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㊂(4分)23.(15分)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右图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㊁他技艺高超的口才㊁他生动感人的智慧 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㊂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㊂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 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 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㊂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㊁利用 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㊂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 大笔开支”㊁ 敲诈富人计划”和 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㊂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① ▲ ㊂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㊂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② ▲ ㊂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 财阀”㊁ 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㊂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㊂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 救星”㊂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㊂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㊁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㊂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㊂(2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㊂(2分)(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㊂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 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㊂(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㊂)24.【选做题】本题包括A ㊁B ㊁C ㊁D 四小题,请㊃选定其中两小题∙∙∙∙∙∙∙,并㊃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㊂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㊂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㊂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㊂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㊂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㊂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㊂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㊂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㊂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㊁汉族的文化问题㊂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㊂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㊂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 迁都”对改革的作用㊂从材料看,孝文帝 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㊂(3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㊂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㊂ 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㊂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㊂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㊂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 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㊂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㊂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㊂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㊂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㊂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㊂(3分)(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 平等”的理解㊂材料二认为 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 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㊂(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㊂(3分)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720件珍贵文物㊂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㊁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㊁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㊁凿㊁錾㊁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㊁玉戈㊁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364件,其中有青铜器㊁金器㊁玉器㊁石器㊁陶器㊁骨器㊁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㊂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 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 铜贝4662枚㊂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㊂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㊂ 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㊂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㊁经济㊁军事㊁文化信息㊂(5分)(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㊁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 象牙”㊁ 铜贝”和 数以吨计的陶片”?(3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㊂(2分)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埃及有句谚语: 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㊁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㊂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㊂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㊂ 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㊁工匠㊁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㊂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㊁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㊂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㊂(4分)(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㊂(4分)(3)材料三提出的考察金字塔建造的视角是什么?(2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㊁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㊂1.B2.D3.A4.B5.B6.C7.D8.C9.A10.B 11.D12.C13.B14.D15.A16.D17.C18.D19.C20.A二㊁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㊂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㊂第24题为选做题,共4小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小题㊂21.答案要点:(12分)(1)根本:孝悌㊂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㊂(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㊂(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㊂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㊂(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㊁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㊂22.答案要点:(13分)(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㊂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㊂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㊂(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㊂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㊂(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㊂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 九二共识”等)㊂23.答案要点:(15分)(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㊂(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㊂ 表现:乐观情绪㊂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㊁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㊂(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㊂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㊂。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题,每题 3 分,共计60 分。

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B。

紧扣材料中“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精耕细作水平。

2.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D。

楷体汉字直接演化于隶书,飞舞飘逸的是行草而非规范工整的楷书,甲骨文如今大多已可识读,用排除法可知ABC不正确。

3.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A。

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

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唐代史实。

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解析:B。

AD不符合明清加强重农抑商的事实,C夸大了官员经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