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
在课改 的今天 , 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 上表现 出亲切 自
然, 并且在 教学语言上体现 了教师教 学观 、 生观 的转变, 去 学 过 教师让学 生发言 时, 总是说 “ 你讲给 老师听” 现在 更多 的是 说 ,
“ 请你 讲给大家 听听” 。过去提 问学 生, 学生答 不上 时, 教师 总
四、 学习方式 的变化
传统 的课 堂教学是一种“ 教师讲 授为主 , 学生视听为辅” 的 授 课方式 。 这种方 式强调师 生之 间是 比较稳 定 的“ 授受关系 ” 。
当然 , 通过 “ 反馈” 的方式 , 师生之间也有一些双 向交流 , 但其 目 的仍然是 为 了教师更 好地讲授 。 过新课 改的学 习与 实践 , 通 我
围。
现代 教学观认 为数学教学首先 关注的是 “ 教育 ” ,其次是
“ 数学 ” 在 充分利用数 学知识这个 “ 。 载体 ” 的同时, 采用 自主学
习、 探究 学习和合作 学习等适 当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通过 主动 参 与、 积极探 索, 在获取知识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习情感 、 学习态 度 和价值观 。 这种学 习方式 , 改变 了由教师 灌输为主 的传 统教 学 模式 , 强调 学生生动 、 活泼 、 主动地学 习, 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敢于提 问题 , 出不 同的见解 , 说 课堂上师 生互动和学 生活 动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正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塑造着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以及家校共育等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一、新课改的背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推进,倡导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等新理念,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育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们要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也将在这一改革浪潮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他们数学基础知识的打下阶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如下:1. 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数学概念初步形成,因此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孩子们的数学兴趣正在初步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愿意学习数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对数学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找到更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革。
下面介绍一些适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 是有 探 究学 习 的需 求 的 . 这是学生发现 问题 、 出问题 、 提 自我 创 新 的 重 要 环 节 。 主 体参与 教学 的重要 基础. 认 为没有 主体 的 自 是 我 由 自主探 究 , 就谈 不 上主体 参与 教学. 以教 师要 让学 所 生做 课 堂 教学 的 主人 , 手 让 学 生 自主 探 究 , 极 参 与 , 放 积 独 立 获 取 知识 、 出 问题 、 决 问题 , 仅 可 以充 分 调 动 提 解 不 学 生 的感 觉器 官 和思 维 器 官 , 且 更 重 要 的 是 让 学 生 经 而 历 和体 验 知识 的形 成 过程 和 问 题 的 解 决 过 程 , 而 在 过 从 程 中 开 发 学 生 的 智 能 , 示 主 体 的 个 性 、 造 性 、 动 展 创 能 性 , 高 学 生 的 素质 . 提 如 三角形 内角 和定理 的证 明 中 , 生通 过讨 论 、 学 探 索 已找 到 了 常 规 的证 明方 法 , 师 可 以 激 发 学 生 再 进 一 教 步 思 考 , 给 学 生 思 考 的 时 问 和 空 间 , 然 有 学 生 会 想 留 居 到 如此 方 法 : 图 1 示 , 三 角 形 的 三 个 顶 点 A、 C 如 所 过 B、 作 三 条 直 线 垂 直 于线 段 B 从 而利 用 两 直 线 平 行 , 错 C, 内 角相 等 , 把 B AC分 成 B AD 和 C AD 两 个 角 , 别 分 转化为 A E和 AC 从而与三角形的其余两个角构 B F, 成 两 个 直 角 , 用 两 直 角 的 和 为 10度 证 明 该 定 理 . 利 8 通 过这种方法 的成功体验 , 同学又迅 速举手 提 出了如下 有 思 考 : 图 2 示 , 三 角 形 A 沿 着 B 如 所 将 B C边 翻折 , 三 得 角形 D C 构成 四边形 AB D, B , C 利用 四边形 AB D 的内 C 角 和等 于 3 0 和 翻 折 的性 质 可 以 知 道 三 角 形 AB 6度 C的 内角 和 等 于 1 0度 . 然 这 种 方 法 不 可 行 , 激 发 了 学 8 虽 但 生的兴奋 点 , 让学 生积极 开 动脑筋 , 培养 了学 生敢 于 向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60·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从为主,这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新课程提出的教学标准,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形成更好的数学思维。
该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参考性、先进性等意义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来,进而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以及各项问题的分析能力,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2.1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学科价值步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对待学习的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他们渴望学到真正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知识。
但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给予其这种体会,但身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了解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将生活元素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融入的要求,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与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体现的数学学科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有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达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对学生说道:“随着数学经验的积累,相信概率问题与咱们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而这节课,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然后,我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阐述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之后,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的试验活动,从具体的实践中指导学生获取数据,令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认识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认识摘要:在数学课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实践认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改变教师现存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求改变我们老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在数学课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下面就新课改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的课堂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于是,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
而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才能完善和发展其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
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也不设置思维圈套把学生的思维套入圈内,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罗欢(湖北省黄冈中学)摘要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教育改革。
为贯彻和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变革: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改善教学手段,体会数学的人文精神等。
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学习新课标理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
国家推行这样一次力度大、范围广、影响深刻的教育改革,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必须要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兴趣、方法和能力,必须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人为设置繁难的训练,忽视了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
同时传统数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种“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作为未来公民基本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教师最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就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抽象、深奥甚至神秘,对数学的价值不了解。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素质教育
新 课程 视 窗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素质教育
■ 贾 素 芬
实行义务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的根本 目的在于提 高全 民素质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 素 质 自然也是为这一 目的服务。我结合新课改理念下 的数学教育和多年 的教学实践 ,谈 以下几点粗浅 的
看法 。
重 视 在 获 取 和 运 用 知 识 过 程 中发 展 学 生 的 思维能力. 使其 养 成 良好 的 思维 习惯 和 良好 的 品质
富。 若此时在抓方程思想 的教学 , 定能起到拔亮一盏 灯照亮 一大 片的作用 ,是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
一
个极 好 的机 会 。
四 注 重 非 智 力 因素 的 培 养
新课 程改 革 的课 程 标 准 、教 材 注 重 理论 联 系 实 际, 重 视 联 系生 产 实 际 以及 学 生 的生 活实 际 。 教材 每 章的开头 , 均 配 有一 副寓 意 深 刻 的 图画 , 暗示 本 章 内容 及 应 用 。 教 材 中通 过纵 横 交 错 的 道路 图 , 引 出相 交 线 和 平 行线 ; 通 过 钢架 桥 和 高 压输 电塔 图 , 引 出j 角形等。 教学中要充分揭示课本中插 图的丰富内涵 , 使学生从 图中抽象 出需要学 习的新知识 ,了解新知 识 的实 际 应用 , 增 强用 数 学 的意 识 。 教 材 还在 每章 节 都 配有 适 当数 量 的 联 系 实 际应 用 题 。 如 几何 中 , 学 习射 线 、 线段后 , 要 求 学 生 说 明 “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 的道理 ; 学习角的知识后 , 要求 学生计算 钟表 的两脚的夹角 , 画一些优美图案等。 代 数 中, 特别突出 的是在每学完一类方程 ( 或方程组 ) 之后 , 总配有列方程( 或组 ) 解应用题 。为此 , 在教学 中要有效地使用这些题 目,把数学知识应用 于生产 与生活实际 , 训练学生把实 际问题抽 象成数学问题 , 运用数学知识 和数学方 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提 高学生运用数学语 言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使学生增强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的 观点 , 进而感受到数学 的巨大应用价值 , 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 的积极性。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数学教学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当前各个学校和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借鉴。
1.2 新课改背景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富有生活情境感。
在这一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应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转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还面临着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的匮乏。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更新,而教学资源的不足也给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实教学资源,成为解决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关键之一。
2. 正文2.1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更加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推理方式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改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法和学法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法和学法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学习新教材,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新的要求,本文就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认真学习新教材教师首先要把握和遵循新课标精神,理解编者的意图和设计思路,挖掘新教材的特点,研究新教材的考试大纲,以及各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会用,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先学后教课课练”的模式。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是:1.先学准备。
提供背景材料,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出示教学目标,给出学习提纲。
2.先学。
围绕预习提纲,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识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形成学科能力,找出自我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3.后讲。
讲疑问、克难点,巧分析、善比较,讲规律、勤综合。
4.当堂训练。
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
强调针对性、典型性、量力性,难易适中,具有梯度,及时批改,反馈学情。
从上课到下课,全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学习,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实施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悬念,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在每节课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在课程中适当地设置悬念,在小结时候设置悬念,为下次课程做准备。
这里要求悬念要有趣味性。
(2)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突出知识的本质特点,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带领学生探讨问题,寻求答案。
浅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如何教学
学思 想方 法 , 数学有 较为全 面的认识 , 成 对 形
其次 , 师要注意教学 形式和教学 手段的 个 体独 立 编制 完成 。 次编 题 后要 求学 生提 教 每
积 极的情 感态度 , 提高数 学素 养 , 为学 生进 一 科 学 性 、 味 性 、 趣 艺术 性 , 力求 以深 亥 丰 富 、 4 步 学 习和未 来 发展 打好 基 础 。 求 我们 的数 系统性 较 强 的 内容 , 颖而 独特 方 式 , 要 新 风趣 、
完 学生 的不 同意 见后 , “ 真 荣幸 , 和某 说 我 我 师 已经把 自己视 为学 生 中的 一 员。 由此 建立 致 用 起来 的 师生关 系更 加平 等 、 更加 融 洽 。 另外 ,
一
现 代 化 、 向 世 界 、 向未 来 的 必 然 发 展 。 面 面
实施信 息技 术与数 学教学 的整 合是改进 数学 高科技 的飞速 发展 改变 了数学知识 的结构 和
2 1 N . 3 0 0 O 0
Ohia E cB l l n aUon Her d n du t on n ov al
科 教 创 新
浅谈新课改下数 学教 师如何教学
沈 秀 平 ( 化市堡子店 中学 河北遵化 遵
0 40 ) 6 2 0
摘 要: 新课改对教 师来说是一个机遇 , 也是一个挑 战。 它可以让教 师重 整思路 , 大胆 创新, 同时 , 多新 内容 、 许 新思想要我 们把教 学融八 生 活 , 生 活带进 课 堂。 把 因此 , 们要 把 自己的教 学形式 与新课 改 的思 想相 结合 , 陈 出新 , 我 推 把握 机遇 , 迎接挑 战 . 好新课 改 。 搞 关键词 : 人格 魅 力 授课 艺术 教 学手段 中 图分 类号 : 3 G0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0 00 () O 2- 1 1 7 - 7 52 1 )1c- 0 8 0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准 . 常 以教 师 的评 价 衡 量 自己 在 群 体 中 的地 位 ; 并 同时 , 又会 从 成 人 的 表 情 、 言 、 度 判 断 对 其 的评 价 , 有 一 定 片 面 性 。 因 语 态 具 此 . 师 应 对 学 生 的 正 确 行 为 表 示 明确 的 赞 扬 。 学 生 明 白 教 教 使
特 就新 课 改 下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如何 实施 创 新 教 育 作 如 下探 讨
1 清 学 生 的错 误 行 为 是 有 意 的 . . 分 还是 思维 的结 晶
在 学 习 过程 中 . 学生 属 于 不 成 熟 的 个体 . 探 索 中 出现 错 误 在
是难免的, 也应 是被 允 许 的 。教 师 不要 急 于 给 出评 价 . 是 要 帮 而
心 他 们 产 生 学 习 的动 力 , 故 事 导 人 、 设 问题 情 境 等 。如 使 如 创
在 引 入 “ 的轨 迹 ” . 师 可 以先 举 例 说 明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 点 时 教 轨 迹 ” 比如 . 机 在 空 中 飞行 的 时 候 . 们 可 以把 它 看 作 一 个 运 . 飞 我 动 着 的 点 . 着 某 一 特 定 方 向前 进 . 喷 出 的气 体 所 构 成 的 图 沿 它
师 对 他 们 的 评 价 . 强 他 们 的 自信 心 . 学 生 看 到 自 己成 功 的 增 使
希 望 。 比如 。 师 在 教 学 中宜 常使 用 表 扬 的 语 气 词 , “ 好 ” 教 如 很 、 “ 棒 了” “ 错 ” “ 进 步” 表 示 对 学 生 的 关 注 和赞 许 。 太 、不 、有 等 四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学 习方 法 和 学 习 习惯 培
浅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及不足
浅 谈 新 课 改 下数 学教 学 中的 困 惑及 不 足
东台市三仓镇 中学 林 峰
【 要】 摘 新课改给我们每一位教 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课 堂教 学 中探 究学习实施 的 困惑: 学生探 究中的错误 、 究前 探 的知识基础 、 究能力 , 探 教师的教 学进度 、 究学 习的尺度 、 究学 习的资源开发 、 探 探 考试与评 价制度 的改革 。二是课 堂教 学 中老师
对探 究学 习最有利 的理 由 , 是 , 但 高考 已经发展到能力为评价核心 的阶段 , 注 重能力 的培养将逐步 成为 教学 的中心
心 的能 力 发 展 为 核 心 的 要 求 。 因此 , 面 对 要
任务, 考谆与评价制度本身将进行改
决 了这几方 面的问题 , 能更好地开展 才
教学。
这种能力的培 养 , 好从 幼儿 园 、 学 最 小 就开始。可惜 的是 , 过去幼儿 园与小学 还不够重视 , 因此 进 入 初 中 的学 生 非 常 缺 乏 探究 的经 验 与 能 力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教师花 费一定得 时间补上这一课 。
新 一 轮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给 我 们 每 一 位教师带来 了严 峻的挑 战和不 可多得 的 机 遇 。本 次 课 程 改 革 , 仅 改 变 了教 不 师的教 育观念 , 而且还改变 了老师们每 天 都 在 进行 着 的 习 以为 常 的 教 学 方 式 、 教学行为。因此 , 我们 每一位教 师提 对 出了更高的要求 , 教师只有在教学 中解
存在的 问题 : 流于形式、 于追求教 学的情境化 、 过 手段 的现代化 、 不敢开 口讲话 、 能驾驭课 堂。在新课 标 苏科版教 材的教 学中, 不 教师只有解决了这 两方面的问题 ,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 学。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这次全员培训中,我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我认真比较了新课程标准和以前教学大纲,发现了新课标对以前课程标准的修改,新的课程标准更适合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一、基本理念: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课标解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三、新课标更健全了新的评价机制。
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们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而在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定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他们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和数学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很少。
而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们开始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和合作。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的思 想 方法 介 绍给 学 生 。这就 需 要教 师这 些执 教 者 不 断的 学
习总结 。 使学 生 能直 观地 接受 。
称 美、 理 美 、 推 建模 美、 用 美、 言 美、 应 语 数学 史美 等 。数学 新 课
标 提 出数 学 课 程应 该 实现 : 人人 学 有价 值 的数 学 、 人人 都 能 获 得 必需 的 数学 、 不同 的人 在 数学 上得 到 不同 的发 展 。要 实现 新
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 习和研究数学所 不
能 回避 、 要 的和 最 基本 的 问题 。虽然 这 一 问题至 今 没 有完整 首
的 答 案 , 无 论 是数 学 学 术 专 著 , 是 教 学 大 纲 、 程 :准 都 但 还 课 f 示 ,
数学 的教育 形 态 。要让 学生 真正理 解数 学 , 就要让 数 学 更加贴 近 生 活 , 且 用生 活 化 的语 言 表现 出来 : 数 学 融入 到 本 土 并 要把
态激 活 , 数 学 知识 变成 生 动 、 使 有趣 、 象 、 观和 容 易理解 的 形 直
随 着 新课 程 的 实施 ,数学 教 师 的教 学理 念 得 到 了进 一 步
优 化 , 还 是 有 相 当一 部 分教 师 , 什 么是 数 学 , 但 对 数学 的本 质 是什 么 以及 数 学教 学 如何 培 养创 新 精神 等 问题 缺 乏清 楚 的认 识 。从 宏 观 讲 , 认识 数 学 首 先得 认识 数 学 的本 质 , 就 : 也 是数学
有 能 力在 追 求 学生数 学 学 习成绩 与 素质提 升 之 间 实现 最佳平 衡 。
,
【 关键词 】 新课改 数学 教学
数 学教 师应 认识 数 学本 质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数学新课改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自身的数学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做大量训练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是数学新课改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
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
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早日完成真正意义下的新课改。
在实施新课改中,避免穿新鞋走旧路,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最好,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让同行间不断提高。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师
【 中图分 类号 】 0 1 2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8 5 0 0 ( 2 0 1 3 ) 0 4— 0 1 5 2 — 0 1
数学是一 门逻辑性强 、 专业性 突出的学 科 , 中学 数学教 师需 要具 有 深厚 的 专业知识和 渊博的知识背 景。只有精通 数学 知识 的来龙 去 脉 , 才能 融会 贯通 , 带领学 生进 行深入浅 出的学习 , 才能缜密 地运 用数学 知识 解决 数学 问题 , 才 能 带领学 生创 造性地 开展 探究性学 习 , 才能培 养出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 能力 的合 格人才 。“ 创新是一个 民族的灵魂 , 是一 个国家 兴旺 发达 的不竭动 力。 ” 这是 江 泽 民同志在全 国第 二次教育工作会议 上 的讲话 , 可见, 他 将创 新教 育 提高 到何 等 的高度。在 中学 数学教学过 程中要充分 发挥 教师 的指 导作 用 , 但是 , 不能因 为 现代教育理念 中要突 出学生 的主体作 用而 降低教 师 的作用 。教学 是学 生在 教师 指导下获取 知识的活动 。教师是教学 活动 的组 织者 、 设 计者 和指 导者 , 这 点是毋庸置 疑的。教师对学 生的指导 主要是 进行 学法 指导 , 因此 , 要改 变传 统 的教学观念 、 改革 旧的教学方式 、 收集 学生对学 习方 法掌握情况 , 有效 地指 导 学生科学地 学习 , 这需要中学数 学教师具备 多种素质和能力 。笔者在 多年 的教 学实践 中对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与能力 深有感悟 , 做 了以下 简单的 阐述 。 1 教师要对 自己的工作有 责任心 教师要 热爱 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 要满 怀热情 地去 投人 到教 学 中去 , 这是 因
2 0 1 3 年4 月 第4 期( 下) 2 0 1 3 , A p r i l , N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 u n d e r 教 学 理 念 与 课 改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道如何回答 , 问题的提 出要有针对性。教 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
踊跃回答 , 对答 对了的学生不吝表扬 , 对答错了的学生也 要帮助其
新课改有 三大理念 : 一个是强调 以学 生为本 , 关注学 生的全 弄清哪里 出现 了问题 , 及 时纠正 , 而在课 堂生 成教 学中 , 错 的往往 面发展 ; 二是强 调整合性 , 要建 立科学与人文 相结合 的科学 人文 代表一部分人在那样想 , 弄清为什么错 , 往往 比弄清为什么对要难 !
性课程 文化 观 ;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 , 特别是要求 建立符合 素质教
.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探究 与实际运 用 , 几乎每一 节里都设 置 了好 几道探 究
育 的新的评价机制 。 其中 , 第一条是核心。 新课程追求 的是有效教 题 , 这就要求学生能用储备 的知识解决更深层 次的问题 , 培养学生 学, 强调师生 的互动关系 , 要求转 变学 生的学 习方式 , 变接受式学 “ 观察 、 联想、 类 比、 归纳 、 猜想 、 证 明” 等能力 。 习为发现式学习。 所有的这些 变革都是为了让学 生有更好 的学习 环境 , 提高学生 的 自我学习能力 , 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 教 师 要 更 好地 把 握 课 堂
1 从 语言上来讲 ( 1 ) 教师首先要有激情 。“ 感人心者 , 莫先乎情 ” , 可见 , 富有 激
度, 关键是看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学校的教育 中, 培养学生 的创新 情的语言才能感人 ,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激发 学
才能在课 堂内产生一种强烈 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 使 学 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 向。 教学要利于培 生的求知欲 , 养学 生独 立思考 的习惯 , 能激发学生 的创新意识 , 开发学 生的创 生 的思想 高度 集中到黑板上 、 教师身上 、 书本 上 , 而不 至于使 学生 新 能力 , 全 面提高学生 的科学 文化 素质 , 拓宽学生 获取 信息 的渠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道, 所 以, 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 的必然趋势。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新课改对数学教学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农村小学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也与之相关。
本文将从教师素质、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教师素质不高。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都不够高,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开展教学观摩等形式,让农村小学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二是教学资源匮乏。
相对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往往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和课外读物等。
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
可以通过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农村小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学习。
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三是学生特点复杂多样。
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背景,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
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特点多样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并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育
发表时间:2012-04-26T14:59:52.60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姜瑞银
[导读] 因为我们是教育的实施者,创新的成败关键是看实施的效果怎么样。
全椒县城东中学姜瑞银
一、教学管理
⑴由“教”学生改为“问”学生
现代教育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所以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讲授,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有些学生提出了集合{x|x﹥0}与集合{y|y﹥0}是不是相同集合时,我就立即反问一个问题:
集合{x|0﹤x﹤3,x∈N}与集合{y|0﹤y﹤3,y∈N}是相同集合吗?
见他们还不清楚,我又接着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能用列举法表示我所提出的两个集合吗?
很快,他们就立即回答了第二问题。
从而,第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他们自己提的问题也解决了。
⑵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我经常鼓励他们提问题。
在课堂上也是如此,我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左边组和右边组),左边组提出问题,右边组回答,或右边组提出问题,左边组回答。
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左边组就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什么是指数函数?
②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什么?
③指数函数有什么性质?
右边组的回答如下:
左、右两组一问一答,很快就理解了指数函数的大部分内容。
我有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指数函数图像变化趋势,底a趋向于1,图像越平滑。
紧接着我又叫学生看了书上的表格,带他们又复习了一遍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且填写了表格,使学生更加熟悉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接下来就是指数函数的应用了,这需要学生在课后下功夫,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作业布置和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分成了三组:优秀生组、中等生组和基础生组。
优秀生组理解能力比较强,他们往往先学会重难点内容。
由他们带动中等生组和基础生组是最好不过的了。
所以我叫优秀生组去辅导中等生组,由中等生组去辅导基础生组,这样,全班就成了一个整体,只要一个人懂了,很快全班都懂了,效果非常好。
除此之外,我还成立了一个数学兴趣小组,一般由8到10人组成,再选一个有能力的人作为组长,负责收集他们不懂或难懂的知识,然后把他们聚到一起,让他们讨论这些问题,一般都能在短时间将问题解决掉。
如果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再加入讨论,直到把问题解决。
兴趣小组的人各自回到他们以前编的组后,又能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们。
由于学生的学习的层次有差异,所以我在布置作业时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分难易程度布置,优秀生组做A题和B题,基础生组只做A题。
第二方面,分时间布置,如果是同样的作业,就让基础学生组用时长一点,优秀学生组用时短一点。
比如一份试卷,给优秀学生组两个小时,而给基础学生组两个半小时,这样不仅维护了基础学生的自尊心,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经常开展数学试验课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和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正因为这样,完成数学学科的任务才比较难。
因为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要考察他们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要考察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开展数学试验课的目的正是如此。
我开展试验课与书本上的试验课有些区别,我不需要他们写数学试验报告,因为试验报告的格式太专业化,也不是试验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叫他们写出本次试验的感想以及数学知识在试验中的发挥的作用。
比如,在解斜三角形这一节里,我开了一节试验课,有两个任务:第一,测量并计算出四层教学楼的高度(只用测角仪和五米长的尺子);第二,测量并计算出教学楼与街心花园的距离(只用测角仪和五百米长的尺子)。
这两个任务都很简单,只需建立一个斜三角形,侧出两个内角就可以用正弦定理算出了,这正是解斜三角形的实用之处。
有个学生这样写到:“本以为高中数学用处不大,没想到高中数学这么神奇,竟不需走动就能测出楼的高度,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为己所用。
”如果是单纯的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还有可能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之感,时常开展数学试验课就象面条里的调味济一样,使能显示数学的魅力和自身的特色。
因为我们是教育的实施者,创新的成败关键是看实施的效果怎么样。
当今社会复杂而多变,教学任务艰巨而繁重。
其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社会。
”数学教育也是如此。
数学教育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责无旁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