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出现低血糖小心糖尿病
糖尿病低血糖47例分析及预防
![糖尿病低血糖47例分析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7a1746e9b6648d7c1c7467e.png)
著
C Hl ES C o M M UN lY O o C o RS N E T T
糖 尿病低 血 糖 4 7例 分 析 及 预 防
注 5 %葡萄糖 4 0 0~6 m 后好 转 , 0l 3例加
程 秀 荣 孙 一 哲
用量增大 , 染 消除后 胰 岛 素敏 感性 增 感 加 , 岛素用量不及时减量便可 出现低血 胰
片 3例 , 服用瑞 格列奈 片 3例 , 射诺 和 注 灵 3R1 例 , 0 1 注射普通胰 岛素 2例 , 腹 空 运动过量 2例 。所有 病人发 生低 血糖症 后均有 以下 3个 特征 : ①有低血糖 的症 状
应 勤监测血糖 , 时减少胰岛素用量。 及
讨 论
120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 区长春路 30 1
社 区 卫 生 服务 中心
16 0 3 10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
很快清除 。对 于顽 固性低 血糖患 者曾有 报道可用 肾上腺素 , 亦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或胰高血糖 素 。若 出现严 重糖 尿病低 血糖反应 , 应针对 不同情况 , 即采取相 立 应措施挽救生命 。
糖 。本组有 2例患者 测餐后 2小时 血
糖 >1. m o L 下 一 次 餐前 又 出现 了 11 m l , /
增减降糖药 用量。⑧ 尽量避 免空 腹大运
动量 。尤其是老人 , 主张在餐后运 动。⑨ 对手术后 的糖尿病病人 , 在禁食时应确定 每 日所需 的葡萄糖用量 , 补糖时胰 岛素用 量一般 主张在 1 3或 1 4左 右。合并感 : : 染 时胰 岛素用量可加大, 一旦感染控制后
状。低血糖初期表现为大脑皮层受抑制 ,
继而皮层下 中枢 、 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中枢 相继累及 , 最终 中枢及延 脑活动 受影 响。 可相继表现为意识朦胧 、 多汗 、 心率增快 、
糖尿病也有另类“脸谱”
![糖尿病也有另类“脸谱”](https://img.taocdn.com/s3/m/3fde031b4431b90d6c85c7ca.png)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导 致尿 潴 留 ,将 使 尿 道 感 染 的机 会 进 一 步 增 加 。 7、 皮肤 瘙 痒 :高血 糖 可 刺 激 皮
肤 神 经 末梢 而 引 起 瘙痒 ,特 别是 女 性 会 阴 部 的瘙 痒 尤 为 严 重 。 8、 餐 前 低 血 糖 : 在 糖 尿 病 的 初
植 物神 经 病 变 ,造 成 血 管 舒 缩 功 能 紊
乱 , 当患者 久坐 、 久卧 后 突然 起立 时 ,
1 4、 有 巨 大 胎 儿 (出 生 时 体 重 ≥
4千 克 )分 娩 史 。
15、 有 习惯 性 流 产 或 胎 死 宫 内
史。
由于血 管 不能 反射 性 收 缩 ,从 而 导 致 血 压 下 降 ,引 起 一 过 性脑 缺 血 ,出 现
意 、排 尿 费 力 ,膀 胱 残 余 尿 增 多 以 及 张 力 性 尿 失 禁 。 男 性 出 现 上 述 情 况 时 ,如 果 排 除 了前 列 腺 肥 大 ,则 应 检
测 r糖 , 以 排 除 糖 尿 病 。 r n 5、 体 位 性 低 血 压 : 由 于 糖 尿 病
1 皮 肤 反 复 长 疖 子 、 起 脓 包 或 2、
专 家 茶 座
£ 琦 ww6 4 1 .m yq0 6c O @ 30
●
1 1月 1 日是 世 界 糖 尿 病 日 。今 年 的 主 题 是 “ 制 糖 尿 病 。刻 不 容 4 控
缓 !” 中国糖 尿 病协 会 最 新的 调查 显示 。 中国的 糖 尿病 发病 率高 达 9 7 。 -%
觉。 1 、 嗜 睡 及 昏 迷 :有 些 老 年 人 已 1 患 糖 尿 病 但 却 浑 然 不 知 , 在 某 些 诱 因 ( 严 重 脱 水 、 感 染 等 )作 用 下 , 可 如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_张俊清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_张俊清](https://img.taocdn.com/s3/m/eb2c4a7da45177232f60a219.png)
特别关注TEBIEGUANZHU糖尿病患者低舡糖的危害及预防,旷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I“~应。
大型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频发的低血糖不仅限制血糖的良好控制,而且可以直接造成机体损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
因此,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El益受到重视。
一.低血糖的定义和患病率以往低血糖的定义是指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但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糖尿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从3.0-3.9mmol/I蒋在很大差异。
由于低血糖诊断标准不同,很难准确了解低血糖的发生率。
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低血糖工作组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标准重新定义,认为不管是否是空腹状态,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应按低血糖处理。
因为此时机体拮抗胰岛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开始激活,对机体的损伤也开始出现”’2】。
按症状及严重程度,低血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严重低血糖:需要别人帮助或急诊住院,可能没有测定血糖,但有引起低血糖的诱因及神经系统的显著变化,补充葡萄糖后神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②症状性低血糖:临床典型的低血糖发作,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③无症状性低血糖:也就是未察觉的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l④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不能鉴定是症状性低血糖还是相对低血糖,⑤相对低血糖: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多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下降过快引起。
大多数低血糖为无症状型,不能披察觉,因此,很难确定低血糖的准确发生率。
Gold等对60仍J]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研究,其中29例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3l例出现有感知的低血糖。
在12个月的研究期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是有感知低血糖组的6倍。
血糖高怎么看,检查高血糖的方法
![血糖高怎么看,检查高血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616b67336c1eb91a375d32.png)
血糖高怎么看,检查高血糖的方法血糖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体如果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就需要小心谨慎,以免出现高血糖、糖尿病等情况。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血糖高低呢?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的话,可能就是血糖高的症状。
★一: 血糖高的症状1: 经常感冒。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与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肥胖者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而且恢复得比别人慢,很可能提示内分泌代谢系统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2: 每天打鼾。
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标志性症状。
从整体上看,成年人的患病率约为4%。
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达到23%以上。
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
有打鼾习惯的胖人绝对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3: 餐前低血糖。
不吃早饭时,没到11点就饿,吃了早饭饿得更厉害。
肥胖者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不听使唤”了。
最好去做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检测胰岛素水平。
4: 手指麻木。
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如果您时不时觉得手指尖、脚趾头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的“杰作”。
5: 突然更胖。
有研究证实,对肥胖者而言,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
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
如果突然发福,如1个月内体重增加2~3公斤,或腰围增长3厘米左右,最好去测测血糖。
★二: 降血糖作用的食物1: 南瓜: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
2: 银耳:含有丰富的银耳多糖,可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延长作用。
3: 桑叶、桑椹:含有调节血糖作用的桑叶总多糖,可用桑叶泡茶饮用。
4: 芹菜:甘寒。
能除心下烦热,散结气,下瘀血。
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长期食用。
三: 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自的血糖水平,特别是餐前跟餐后的水平都要随时注意,同时在身体有出现其他异常状况的话也要及时查血糖,防止是由于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十大认识误区 四大危险征兆 降血糖
![糖尿病十大认识误区 四大危险征兆 降血糖](https://img.taocdn.com/s3/m/1cf378d6f705cc175527094e.png)
糖尿病十大认识误区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糖或者吃甜食太多造成的。
其实,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
误区二:糖尿病是中老年疾病,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
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
误区三:得了糖尿病只要服药就行了。
糖尿病不能只服药,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平衡、科学运动、科学监测等。
误区四: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控制糖或者是主食的摄入。
这是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
误区五: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不对,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会出现低血糖血症。
误区六:只要多吃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
误区七:糖尿病监测只需要检测血糖就够了。
实际上,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误区八:虽然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不检查不治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糖尿病需要及时、及早接受正规的筛查和治疗。
误区九: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就不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了。
正确的做法是,糖尿病目前是不能治愈的,需要终身治疗。
误区十:有些保健品能够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更不能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三诺安准血糖仪+100血糖仪试纸配针头链接:/8k4gOQZ糖尿病四大危险征兆能吃能喝体重轻病例:李先生最近一日三餐比平时吃得多,工作间歇还老觉得饿,需要吃些零食充饥。
低血糖诊断标准2021指南
![低血糖诊断标准2021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b1959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3.png)
低血糖诊断标准2021指南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要区分正常人,还是糖尿病患者,具体如下:
1、正常人:低血糖的标准应该是2.8mmol/L(50mg/dl),大多数正常人低血糖一般见于空腹低血糖,就是晨起可能会昏迷,测血糖较低,因为大脑对糖的反应非常敏感。
正常人发生低血糖的时候一定要测胰岛素和血糖比值,要明确低血糖时胰岛素的水平是否升高,明确低血糖的原因;
2、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标准是3.9mmol/L,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应激能力较差,不建议把低血糖标准定到2.8mmol/L,只要低于3.9mmol/L,很多患者就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慌、出汗。
建议患者尽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不要出现低血糖症状发作,因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会影响医生对血糖控制所做出的努力,而且大脑对低血糖的反应也非常敏感,严重低血糖可能会出现昏迷,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减退以及整个其他方面的功能。
糖尿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糖尿病有什么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4ba340850e2524de4187e72.png)
糖尿病有什么临床表现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多尿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头昏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
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呕吐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
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
1、生活习惯目前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有所提高,不过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2、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造成胰岛素作用受阻,诱发胰岛素抵抗。
这就需要胰岛β- 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 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造成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诱发2型糖尿病。
3、病毒感染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患者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
其机制在于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β-细胞,且抑制β-细胞的生长,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缺乏,引发I型糖尿病。
4、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中,遗传因素是主要的一种,假如患者朋友有家族史,的确是比较容易得上此病的。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我国人种属于易发病人种。
13个糖尿病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
![13个糖尿病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https://img.taocdn.com/s3/m/6642d588dd88d0d233d46ac3.png)
生 _ 会阴部瘙痒
1 1 、嗜睡及昏迷 尿 影
瘊 睢
病 抵 人 脂 者 人 抗 体 肪 体
由 于 胰 岛
薯
导 所 和 重 致 需 蛋 糖 要 利 的
月
寸
& 早
碍
} 只 能 靠
些 老 年 人 身 思 糖 尿 浑然 不 知 , 在某 些 诱 因 ( 如 严 重脱
甚 至晕厥 。
6 、性功 能障碍
糖尿 病性 植 物 神 经 病 变 常 可 影
响 胃肠道 功 能 ,使 胃肠道 蠕 动减 慢 , 在 糖 尿 病 的 初 期 , 有些 患 者并 胃排 空 延迟 ,患 者 表现 为腹 胀 、纳
差 或 顽 固性 便秘 。此 外 ,也 有 少 数 患 者 表 现 为慢 性 腹 泻 , 或腹 泻 与 便
看 中 疆 , 响 最
缘 无 故 老 是 感 觉 皮肤 反 复 长 疖子 , 这 些 都司
培尿 病 的信 号 。这 是 因为 高血
储 可 刺 激 度 磨痒 , 特 另 i
产 生走路 如踩 棉 花 的感 i 由 病 管
糖 蛮 于 ,
圣末梢 而 引 起 皮肜
或 此 分 而 胰 一 解 导 糖 岛 尿 素 来 , 体 致
昏迷 或 酮 症酸 中毒 昏迷 , 临床 幕
Hale Waihona Puke 同 步 ,餐 后血 糖 达 高 峰 时 ,胰 岛 素
/
分 泌 却 没 达 峰值 ,到 下 ~ 餐 前 血 糖
回落 时 , 胰 岛素分 泌反 而达 到高 峰 ,
4 、排 尿 困 难 及 尿 潴 留
高 血 糖 可 损 害 支 配 膀 胱 的植 物
病 变 ,从 而 引 起 男性 性 功 能 障碍 ,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d44d090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7.png)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以前讲都是糖尿病人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以下以上都是,除了不是糖尿病人的低血糖严重发作,我们都可以自己来处理,至于其他的急性并发症就要送医院了,有的可能就要急诊或送ICU病房。
现谈谈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糖症。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千万要注意,千万不要让低血糖症状持续,要及时止住。
低血糖发作的症状是—饥饿,心慌,出汗,颤抖,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腿软无力,头昏眼花,虚弱无力等症状。
应当馬上吃东西或糖水之类。
这些症状一般正常人饥饿久了也有的,但没那么严重,因为他们的胰岛功能是OK的,而且他们又没有用降糖药或打胰岛素,对他们来说不是危害那么大的,稍吃些东西立刻就好,所以2020年版低血糖标准——糖尿病人不能低于3,而一般人不要低于2.8mmol/L.如果你长期处于一个血糖比较高的状态,然后在一个短时间内降糖太快了,例如本来是13点几,一下子降到4点几,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了,很多人只知道高血糖的危害,以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是非常错误的,这样危害就更大,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的,因严重低血糖会致死的,有的人可能睡着睡着就这样走了,以为是“无病而终”,也可能是因低血糖丧了性命。
如果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那么低血糖的危害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糖尿病人只要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就可能抵消他们终生维持正常血糖带来的益处,这句话是一位糖尿病专家说的,就是说如果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者因此而诱发的心脑血管病事件,可能抵消了糖尿病人一生为维持血糖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也就是只要有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发作,患者一辈子的控糖效果就毁于一旦。
那么,低血糖可造成哪些危害?一,可损伤大脑葡萄糖是大脑必需的,也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大脑本身不会制造葡萄糖,全靠血液带过来,而脑组织中储备的葡萄糖仅能维持脑功能数分钟,因此它是万万不能“拔掉电源断电的”,一旦断了就立刻低血糖,就开始了脑功能的损伤, 眩晕,意识开始模糊,视力减退,失语,共济失调,严重的就发生了昏迷,偏瘫,或抽搐,惊厥,完全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有的精神一时错乱了被别人当作“精神病人”。
2017年护理人员年度考核 补考试题(糖尿病)
![2017年护理人员年度考核 补考试题(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c94af96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5.png)
2017年护理人员年度考核补考试题(糖尿病)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下面考试注意事项,以保证提交有效答卷,获得有效成绩。
一、本次考核主要依据护理部2017年护理岗位管理及分层培训课程内容,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应知应会手册》、《护士条例》、《护理管理手册》和新增制度,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组卷方式进行答题。
二、本次考核共60题单选题、10题多选题、10题判断题,总分100分。
三、为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本次考核采取防重复作答和防作弊措施:每台手机只允许作答1次;答题时间超过90秒没有新操作就强制交卷;若切换屏幕则会取消作答权限(若因为手机卡机、黑屏请联系当场监考工作人员)。
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科室: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护理层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职称: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属于世界之最,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 [单选题] *A. 9.8%B. 10%C. 11.6%(正确答案)2、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监测血糖,使之保持在()以上,避免发生低血糖。
[单选题] *A. 5.6mmol/L(正确答案)B. 6.5mmol/LC. 7.5mmol/LD. 5.3mmol/L3、开瓶后的笔芯胰岛素可以室温下2-250C不受阳光直接照射为宜保存() [单选题] *A. 25天B. 28天(正确答案)C. 30天D. 15天4、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的血糖控制目标为:() [单选题] *A. 7.8mmol/L-10mmol/L(正确答案)B. 8.8mmol/L-10.3mmol/LC. 9.8mmol/L-11mmol/LD. 6.8mmol/L-9.8mmol/L5、从静脉输注转为皮下注射治疗时,应在停止静脉输注()小时皮下注射 [单选题] *A. 1-3B. 0.5-2C. 1-2(正确答案)6、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血糖控制在“7、8、9、10、11”,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
探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探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e6977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7.png)
探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包括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控制不当、运动过量、酒精摄入过多以及其他疾病或药物的影响。
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加强糖尿病管理尤为重要,包括对药物的正确使用、饮食的合理控制以及避免过度运动和酒精摄入等。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做好血糖监测和相关预防工作,以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运动过量,酒精,疾病,药物,管理,预防。
1. 引言1.1 糖尿病患者面临低血糖风险糖尿病患者面临低血糖风险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低血糖,也称为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下降到异常低的程度,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而这些药物的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患者平时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来维持血糖平稳,饮食控制不当也是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运动过量、酒精摄入过多以及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都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低血糖的风险,以避免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1.2 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非常严重,因为血糖水平过低会导致大脑缺乏葡萄糖供应,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常常出现头晕、昏厥、心悸、出汗、焦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可能会给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因为他们需要不断担心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服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情况下。
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的重要性所在。
明明吃饱了,为什么还经常感觉饿?
![明明吃饱了,为什么还经常感觉饿?](https://img.taocdn.com/s3/m/2726acefbb68a98270fefac5.png)
明明吃饱了,为什么还经常感觉饿?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8期不同饥饿感,原因各不同这类问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地回答。
因为至少要分成两类人来讨论:第一类人,没有三高问题,但通常身体虚弱,日常饮食数量偏少。
除了低血糖之外,可能还有消化不良、低血压、贫血等问题。
第二类人,腰腹偏大、血糖控制能力下降,餐后高血糖,餐前低血糖,属于糖尿病高危。
这两类人的共同点是:两者都需要按慢消化、控血糖的模式吃。
而在第一类人当中,也有不同的情况。
第一类人的情况A:原本身体属于健康状态,只是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心情不佳,三餐紊乱,导致体质下降、营养不良,同时伴有低血糖的情况。
这种情况只要好好吃饭就能恢复。
第一类人的情况B:长期患有胃肠疾病或消化不良。
日常食量小,正常吃三餐,但吃不多就饱,过后就饿,一饿就手抖脚软,甚至眼前发黑。
这种情况需要给身体补充蛋白质。
腰围偏大,血糖偏高,警惕糖尿病第二类人日常三餐食量都充足,但奇怪的是,餐前还是会低血糖。
同时,腰围偏大,体脂较多,容易感觉疲劳。
甚至吃得比以前少,看起来还更胖了。
这可不是个好情况,很可能意味着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状态,甚至已经患有糖尿病而不自知。
这种情况最适合吃全谷杂粮替代精白米面为主食,同时还要配合足够的蛋白质和蔬菜。
这里特别提示,原来容易低血糖、运动很少、肌肉薄弱的人,一旦腰腹部脂肪大量增加,很容易转变成糖尿病前期。
尤其是怀孕的准妈妈,极易出现妊娠糖尿病。
所以,建议孕前去做一下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水平测试,仅仅测空腹血糖还不够。
增加运动,科学饮食对于第二类人,需要增加运动。
但由于运动增肌、运动减脂都需要营养配合,所以提出以下建议:1.如果食量小,消化能力弱,不要觉得已经胃里饱胀了就认为自己吃够了。
宜在三餐之外主动加餐,保证营养素供应。
2.吃主食的同时,要配着鱼肉蛋类和蔬菜一起吃,不要只大口吃饭喝粥,这样餐后血糖就会平稳一些,下一餐饭前也不容易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糖尿病的“狐狸尾巴”
![低血糖:糖尿病的“狐狸尾巴”](https://img.taocdn.com/s3/m/c926ee58a98271fe910ef958.png)
低血糖:糖尿病的“狐狸尾巴”
*导读: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特别是身
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
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
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餐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人患糖尿病后,其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导致餐前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
病人会出现饥饿感、出虚汗、头昏、心慌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此时病人会有意识地多吃、增强热量,殊不知,这样更加剧了糖尿病的发展。
有些病人在医院也会被当成是单纯的低血糖进行治疗,遭遇误诊,失去最佳治疗时期。
随着病情继续发展,胰岛细胞损伤加剧,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或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就会转变为持续高血糖的糖尿病了。
这个时间在不同病人身上是不一样的。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很长
的时间里被“蒙在鼓里”,直到糖尿病病情很严重时才最后确诊。
因此,对于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出现低血糖反应要特别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去医院做个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就可以揪出糖尿病的“狐狸尾巴”了。
另一方面,即使这样的人群暂时没有任何反应,由于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来说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就要到医院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低血糖会不会得糖尿病
![低血糖会不会得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ae26ec7ae45c3b3567ec8b7c.png)
低血糖会不会得糖尿病文章目录*一、低血糖会不会得糖尿病 1. 低血糖会得糖尿病吗2. 低血糖的危害3. 低血糖的饮食注意事项*二、如何预防低血糖 *三、低血糖吃什么低血糖会不会得糖尿病1、低血糖会得糖尿病吗餐前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事实上,临床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患者由于时常出现低血糖症状,而从不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反而认为可能是糖吃少了。
他们也并没人们通常印象中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谓的“三多一少”症状,反而常表现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等,吃得很多,但饿得快。
其实,餐前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的临床表现。
此类人往往查空腹血糖很正常或是稍高,极容易被医生遗漏。
一般性低血糖偶尔发生;但早期糖尿病病人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且这种情况会长期、反复出现。
倘若你发现自己已经连续两个月有餐前低血糖的现象,就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胰岛功能,以便及早控制病情的发展。
2、低血糖的危害一旦出现低血糖,人马上就会出大汗、心慌、焦虑、面色苍白、软弱无力、手抖,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昏迷、休克、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其中,低血糖对大脑的损害尤其严重!人体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葡萄糖,约占体内葡萄糖消耗的60%,但是脑细胞储存葡萄糖的能力非常有限,仅能维持数分钟的脑细胞活动。
所以,低血糖会立刻损害脑细胞,出现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昏、视物不清、思维迟钝、步态不稳、抽搐、昏迷等,如果低血糖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引发永久性脑损伤,导致痴呆、植物人,甚至死亡。
另外,低血糖能直接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病,危及生命。
高血糖产生危害的时间是以“年”计,低血糖产生危害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
3、低血糖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低血糖:易被忽视的糖尿病早期信号
![低血糖:易被忽视的糖尿病早期信号](https://img.taocdn.com/s3/m/3892b9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b.png)
低血糖:易被忽视的糖尿病早期信号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年(卷),期】2016(0)7
【摘要】临床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前低血糖反应,尤其在肥
胖人群多见。
这主要是由于在血糖升高的早期,机体会出现代偿性反应,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因此常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往往发生延迟,即在餐后1-2小时血糖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高峰,而在血糖已逐渐降低,尤其是下一餐前降至较低时,胰岛素分泌才达到较高值,因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总页数】1页(P3-3)
【关键词】低血糖反应;早期糖尿病;早期信号;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水平;2小时血糖;肥胖人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吸烟咳嗽”,易被忽视的慢阻肺早期信号 [J], 朱惠莉
2.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早期信号 [J], 薛耀明;
3.卒中早期信号易被忽视 [J], 卫文
4.易被忽视的癌前\r\r信号 [J], 柴玉
5.识别糖尿病早期信号——反应性低血糖 [J], 吕艳春;程庆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
![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c3680b049649b6649d74716.png)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一、我有个顾客62 岁,身高146CM ,体重96 斤,来的时候餐前10.7 餐后20.2,一直吃达美康 1 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 2 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餐后14.6.,这个人从10 月5 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回答 1 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 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
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3 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4 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5 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糖尿病实战314 页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三、黄振方男36 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 1.0mg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8,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 点吃饭,10 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前出现低血糖小心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人们仍存在很多误区,如:吃糖多容易得糖尿病;以为饿得快、吃得多就是得糖尿病;真得了糖尿病却坚决不打针,认为那会产生依赖;血糖也只是想到才测一次,若结果正常就自行停药等等。
糖尿病专家指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想法,糖尿病人不能凭着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来处理自己的病情。
餐前低血糖是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
案例:王进是公司经理,经常陪客户应酬,年纪轻轻体重已超标。
最近他经常出现午餐前心慌、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去医院检查,餐后血糖16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8%,被医生确诊为2型糖尿病。
这个诊断结果让他很茫然,“不是说糖尿病都血糖高吗?可我餐前低血糖啊,怎么也会患糖尿病呢?”
内分泌科医生介绍,实际上,临床经常遇到王经理这种情况。
病人由于时常出现低血糖症状,而从不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反而认为可能是吃少了。
他们也并没有人们通常印象中糖尿病病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谓的“三多一少”症状,反而常表现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等。
其实,餐前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发病缓慢,呈隐匿型发展,直到病情发展到晚期,较为严重后,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什么原因造成糖尿病患者餐前低血糖?
医生介绍,某些初期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内胰岛素分泌并不少,其主要问题在于胰岛素的分泌延迟和抵抗。
这样,当进食后葡萄糖吸收入血,达到高峰时,需要的胰岛素未能及时、充足分泌,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到下一次进餐前,血糖较前下降了,而此时的胰岛素延迟分泌却使得血液中的胰岛素出现高峰,发挥降血糖作用,从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降低,由此发生低血糖。
这一时段常常发生在餐后3~4小时,也就是下顿餐前。
通俗地说,就是当体内血糖升高需要胰岛素的时候,胰岛素没有及时分泌;而当血糖已经降低时,胰岛素却又异常分泌,结果导致了血糖的不正常。
一些患者朋友由于不了解这个问题,误认为自己有了低血糖症状,应该多进食,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血糖的异常。
哪些人易发生餐前低血糖?
临床上体重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人,常常容易发生此类情况。
所以提醒患者朋友,如餐前或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一定要高度
重视,及时就医,不要按照自己主观感觉,按低血糖对待。
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忘记查餐后2小时血糖,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