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 约是 111 千米,如图中 AB。若两 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 只要知道两 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纬线弧长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cos 千米(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 AC。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为 5.1 亿 km 。
2
2.地球仪 (1)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形状 特点 方向 长度 关系
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圆 指示东西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 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1)甲图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 角洲的( ) 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 (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第(1)题,根据 两图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中为密西西比 河三角洲,乙图中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 洲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南方向。第(2)题,依据图 中的经纬网情况可知,两地纬度相当,但经纬度跨度 差异大。甲、乙两图图上距离大致相同,经纬度跨度 甲比乙大,故甲图的实地范围比乙大;在相同图幅的 情况下,甲图实地范围越大,所选择的比例尺越小。 答案:(1)A (2)B
经纬网的应用
1.纬度的确定 (1)某地的纬度数,也就是该地向地心作的铅 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 a 中角δ )
(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 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 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 看不到北极星)。(如图 a 中角ɸ)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 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2.经度的确定 (1)某地的经度数,就是该地子午线(经线)平面 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如图 b 中角α 即为 B 地或 P 地的经度数)
比例尺的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如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
2.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知道比例尺求距离。如图,求 A、B 两点的 直线距离。
(2)知道距离求比例尺。 如图,AB 为 30 千米, 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2.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读图, 回答(1)~(2)题:
考纲解读 1.熟悉经纬网,了解 经纬线的特征;能运 用经纬网对地理事 物进行空间定位;应 用经纬网判断方向、 计算距离。 2.能用地图三要素 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等值线图的 特点、 判读方法及应 用,尤其是等高线地 形图的判读。
考情分析 1.内容上,考查经纬网 地图的判读和空间定位 能力;地图三要素和等 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如 2012 年新课标全国 卷 T10~11。 2.形式上,以经纬网地 图、区域地图和等值线 图为背景设置情境,考 查学生读图、析图和从 图文材料中解读和获取 信息的能力,如 2012 年 四川文综 T36。
必修部分
第
章
行星地球
第
课时 地球与地图
夯基础回归教材
解要点联动突破
读图表技能强化
考纲阅览 1.地球形状、 地球平均半 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2.经线与纬线、 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经纬网及其地 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 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 对高度。 5.等值线图、地形剖 面图。
第(3)题,M、N 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用纬线长来计算,即 40×111×cos60°千米=2 220 千米。第(4)题,M、N 两点同位于北半球,且不在同 一经线圈上,N 点在 M 点的东方,从 M 到 N 的最短航 线的方向应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第(5)题,图中显 示甲、乙、丙三个阴影部分各中心点的纬度甲>乙> 丙,中心点的纬度越高,其面积越小。 答案:(1)正北 东北 (5)丙>乙>甲 (2)B (3)C (4)B
2.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将原地图放大,就 是用更大的图幅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也相应变 大。 要注意的是图幅(面积)的缩放是比例尺(边长) 缩放的平方。比例尺的缩放规律: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比例尺缩 放的计算 ×(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1/n) 比例尺缩 放后图幅 面积的 变化 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 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 原来的 4 倍 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 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9
(2)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 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 经。(如图 c) (3)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 的经度为 x°,那么与它正 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x°,所属的东 西经正好相反。(如图 c)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 度值大者在南。
3.定“最短航线” (1)两地之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地的地球大 圆劣弧,劣弧的走向决定了最短航线方向的 变化。 (2)地球表面常见的大圆:赤道、经线圈、晨 昏圈。 ①当两地都位于赤道上时,最短航线必定沿 赤道,只存在向东或向西的方向,此时只要判 断哪一段是劣弧就可以判断出方向。
②当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时,即两地的经度数之 和为 180°,其中一个为东经,另一个为西经(或一 个为 0°,另一个为 180°),此时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两点都位于北半球,则从一点到另一点 的最短航线过北极点,即先向北,后向南。 第二种:两点都位于南半球,则从一点到另一点 的最短航线过南极点,即先向南,后向北。 第三种:两点分处南北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看过 北极点还是南极点是劣弧。
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
(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图例,“泰山”和 “1 532.7 米”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距离,如图,C、F 两点海拔分别为 800 米、600 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200 米。 (4)常见地形部位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与 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 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D(40°S,160°E)。
1.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 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1)~(5)题:
(2)经度与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分布 规律 划分 半球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 180°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 , 西经度的度数 愈向西愈大 20°W~0°~160°E 为东半 球,160°E~180°~20°W 为西半球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 南纬的度数 愈向南愈大 以赤道为界 , 以北为北半球 , 以南为 南半球
②画地形剖面图 a.确定水平基线。 b.画出坐标系,确定比例尺。 c.在坐标上作基线的平行线,并注明高程。 d.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画在水平基线上,再从 这些点向上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 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 线即可。
(3)应用 ①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 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B: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 ②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 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 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 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 越小。 如图中 A、B 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 A>B。当 A、B 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 时,则比例尺大小为 A<B。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方法: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 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B(40°S,20°W)。
解析:图中经纬网按一般规律,两条经线的度数 向西增大,为西经,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北增大,为 北纬。第(1)题,根据图中点的经纬度可以确定相 互间的方向。第(2)题,经线长度相等,向南、向 北走相同距离,所走的纬度间距相同;因出发点 的纬度较向南后到达的纬度度数大,即出发点纬 线与向南后到达的纬线相比,在相同的经度间隔 下,纬线长度较短,所以只能回到 M 点以东。
(1)图中 M 点在 O 点的 的 方向。
方向,N 点在 O 点
(2)若某人从 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 正南、 正西和 正北方向分别前进 2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 M 点 B.在 M 点正东方 D.在 M 点东南方 ) C.在 M 点正西方 A.4 440 千米 C.2 220 千米 )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 关系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 图幅 大小 相同时 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 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 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际范围 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③当两点不同在赤道或同一经线圈上时,此时过 两点的大圆与经线斜交,具体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甲位于乙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 线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 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第二种:甲位于乙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 线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 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 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 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 面积相等。
(3)M 和 N 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B.3 330 千米 D.1 820 千米
(4)若一架飞机从 M 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 N 点, 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C.一直向西 ) B.先东北再东南 D.先东南再东北 。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 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部位 地形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陡崖 E 鞍部
3.地形剖面图 (1)概念: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沿等高线地形图某 条直线切下而显露出来的地形直剖面。 (2)绘制方法 根据等高线,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①在等高线图上 a.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 b.标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并做上标记。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 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则如图所示:
如图中 A、 B 两点经度差<180°时,A 在 B 的西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 A、B 两点位于同一纬 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 在 A 的东方。 ②B、C 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 点位置判断 C 位于 B 的南方。 ③C、A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 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 C 在 A 的东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