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及坐标变化量ΔX1.质点(1)定义:(2)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由___________决定;(3)当物体的_____、_____对_______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看成质点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物体有影响,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2.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是______,还是_______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我们叫做参考系。
(2)理解:①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________的;②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往往_______;③通常选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3.坐标系(1)概念: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_______及________变化,在_______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画坐标系时,必须画上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坐标变化量ΔX=_________,在一维坐标系.....上,我们可以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物体的位移,即:位移l=坐标变化量ΔX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__________,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__________。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学生要求: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考点三: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____________,用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一条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_____________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____位移的大小..(填“≤”或“≥”。
1.(位置坐标、位移和路程)如图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 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最新-编写)11311
的物理量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
v x t
m/s
a v t
m/s2
v v v0
m/s
决定因素
v 的大小由 v0、a、t a 不是由 v、△v、△t v 由 v 与 v0 决定,
决定
决定的,而是由 F 和 而且 v at ,也
m 决定。
由 a 与△t 决定
方向
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 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1m / s
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 1m, 则 1 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 1m / s
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2. x-t 图象和 v—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 x-t 图象和 v—t 图象中,
x-t 图象
v—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 ④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习题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选择题:
1.甲的重力是乙的 3 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图 2—18 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路程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1秒内()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4.以v 0=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A .3s 内的位移是12 mB .3s 内的位移是9 mC .1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D .3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5.一个物体以v 0=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A .1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B .3s 末的速度为零C .2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D .3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 跑完100 m C.早上6 h 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 2=20 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则v 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运动时间B.速度C.位移D.加速度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高一物理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学习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并会进行计算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它一些扩展公式,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过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初始速度、最终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4、位移、时间、初速度、末速度间的关系式:。
问题1:如何解决单一过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1: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开始下坡,在斜坡上以0.2m/s2的加速度直线匀速加速,30秒后到达坡底。
计算斜坡道路的长度和汽车到达斜坡底部时的速度。
练习1、一辆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车站25m时开始制动,使车匀减速前进,到车站时恰好停下。
求:(1)车匀减速行驶时的加速度的大小;(2)车从制动到停下来经历的时间。
问题2:如何处理多个过程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例2、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4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要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是多大?(2)质点在16s末的速度为多大?(3)在整个过程中,粒子的位移是多少?练习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时,整个过程中的颗粒位移为25m。
问:(1)粒子以匀速运动的速度有多快?(2)减速运动中粒子的加速度是多少?(3)粒子以恒定速度运动多长时间?1/24(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v0、末速度vt、经历的时间为t,则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___________;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为:vt/2=____________;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s/2=_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 位移为x 0 ④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 的位移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 度 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 1⑥ 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复习题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 (减速:vt=vo-at ) (2).2ot v v 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4)位移推论公式:2202t S aυυ-=(减速:2202t S a υυ-=-)(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1)202tt v v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22202t S v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
)3)S2—S1=S3—S2=S4—S3=……=△S=aT² 4)初速度为零连续各个Ts 末的速度之比n v v v v n ::3:2:1::::321 =。
3)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之比: S1:S2:S3:……:Sn=1:3:5:……:(2n —1) 4)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 —Sn )/(m —n )T²(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²—v0²=2as 7前s t s t s t 32、、内通过的位移之比,222::3:2:1::::N S S S S N =ⅢⅡⅠ前nS S S S 、、、、32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即N t t t t t ⅣⅢⅡⅠ、、、之比(利用位移公式2021at v S +=,00=v ,即221at S =)N t t t t N ::3:2:1:::: =ⅢⅡⅠ(8)通过连续相等的各个S 所用时间之比,即n t t t t 321、、之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 x-t 图象1)定义: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2)特点: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3)纵坐标为s ,横坐标t s:t 表示速度.4)斜率k=tanα(直线和x 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5)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中物理必修⼀第⼆章习题(含答案)练习2.1-1 ⼀、选择题1.质量都是m 的物体在⽔平⾯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2.⼀枚⾃制的⼩⽕箭由地⾯竖直向上发射时的v-t 图象如图所⽰,、则⽕箭上升到最⾼点的位置对应图中的 A .O 点 B .A 点 C .B 点 D.C 点 3.甲⼄两车从平直公路上的同⼀处向同⼀⽅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则:A.开始阶段甲车在⼄车的前⾯,20秒后⼄车⽐甲车的速度⼤B.开始阶段⼄车在甲车的前⾯,20秒后⼄车⽐甲车的速度⼤C.20秒末⼄车追上甲车D.在某⼀时刻⼄车会追上甲车4.有⼀物体作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
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向相同的时间间隔t 为A .只有0B .只有2sC .0D .05.在同⼀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 和B 的v-t 图如下图所⽰,则由图可得A.A 和B 的运动⽅向相反B.A 和B 的加速度⽅向相同C.A 的加速度⽐B 的加速度⼩D.A 的初速度⽐B 的初速度⼩6.某物体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1s 末和3s 末时运动⽅向发⽣变化B .物体在2s 末回到出发点C .物体在2s 末和4s 末时速度为零D .物体始终向前运7.如右图所⽰,横坐标是时间,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位移,图像中物体⼀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坐标表⽰速度,图像中物体⼀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坐标表⽰位移,图像中直线的斜率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D.若纵坐标表⽰速度,图像中直线的斜率就是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填空题8.电磁或电⽕花打点计时器是⼀种使⽤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电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_____时间打⼀次点。
9.如图所⽰甲、⼄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 m/s,加速度是m/s2,经s钟的时间,它们的速度⼤⼩相同。
10.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则汽车在50s末的加速度是_________m/s2,在20s末的加速度是_________m/s2,20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各知识点分析与答案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考点一: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测试题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略)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并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1.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的增加,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随着时间均匀的减小,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atv.是初速度;a是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练习:例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运动,问10s 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例2: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3m/s, 求汽车第3s末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例3: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3m/s,求第6s末的瞬时速度,同时求汽车末速度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位移公式:X=V.T+at2/2例1: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2m/s2,第一秒发生的位移是多少?第二秒内发生的位移是多少?例2:一辆汽车以1m/s2的速度加速行驶了12s,行程180m, 汽车开始加速前的速度是多少?四、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4)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5)理解在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理解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讲义及习题带答案
【基础知识巩固】本章知识框架1、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重点知识巩固】3、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明确有几个物体在运动,它们做何种形式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初速度怎样等.其次,要对整个运动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分清经历了几个不同的过程.这样就可避免解题时的盲目性.要做到这一点,审题是关键,要求我们在解题之前,必须仔细分析题目叙述的条件,其中包括搞清一些隐含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透彻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熟记运动学公式,并明确各公式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例题一:火车刹车后7 s 停下来,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2 m ,求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米?解析: 本题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 -t 图象等多种方法求解.解法一 基本公式法由题意得,v =0. 设火车刹车时的速度为0v ,加速度为a ,则由at v v +=0得a v 70-=。
火车在刹车后7秒内的位移a v at t v x 249721027707+=+= 火车在刹车后6秒内的位移a v at t v x 18621026606+=+= 根据题意有m x x 267=-即m a v a v 2)186(249700=+-+ 联立得:s m v s m a 28,402=-=解得:m m x 98)4249287(7=⨯-⨯= 即火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为98m.解法二 平均速度法如右图所示.由v =v 0+at 得:v 0=-7a ,第6 s 末的速度v 6=-7a +6a =-a .由x =v t 和v =12(v 0+v )得:例题二:下图是某质点运动的位移x -t 图象,对应的v -t 图象应是( )解析:答案:C5、分析纸带问题的常用方法纸带的分析与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应该掌握有关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 =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 =aT2,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资料讲解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人教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 v-t 图像。
本章知识较多与牛顿运动 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近年试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逐步密切。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梳理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 0 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 221gt h = ,速度公式:gt V = 3 . 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 1 : 3 : 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 ( 2 -1) : ( 3 - 2 ).....◎ 例题评析【例 1】.建筑工人安装塔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 5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 0.2s ,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 =10m/s 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例 2】.在现实生活中,雨滴大约在 1.5km 左右的高空中形成并开始下落。
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你遇到过这样快速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 8m/s ,为什么它们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梳理1.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有: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t V V +=0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1at t V x +=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2022V V ax -=④平均速度及位移的关系:202t V V V V =+=,t V V t V x 20+== ⑤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2aT x =∆(1).说明:上述各式有 V 0,V ,a ,x ,t 五个量,其中每式均含四个量,即缺少一个量,在应用中可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
⑤式中 T 表示连续相等时间的时间间隔。
(2).上述各量中除 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 v 0 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 v 0 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 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
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 4s 末、 4s 时、第 5s 初…… 均为时刻; 4s 内、第 4s、第 2s 至第 4s 内 …… 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的物理量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
vx t
m/s
av t
m/s2
v v v0
m/s
决定因素
v 的大小由 v0、 a、 t 决定
a 不是由 v 、△ v 、△ t v 由 v 与 v0 决定, 决定的,而是由 F 和 而且 v a t ,也
m 决定。
由 a 与△ t 决定
方向
2. x- t 图象和 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 x- t 图象和 v— t 图象中,
x-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v—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
小值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 x-t 图象和 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 位移为x 0 ④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 的位移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 度 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 1⑥ 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而且保持加速度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1.任意两个边疆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s)是一恒量,即
2.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3.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和这段位移的始、末瞬时速度的关系为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推论,
设T为单位时间,则有
●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二.自由落体运动
2.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
在没有空气阻力影响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
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
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
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
②用v-t图法:即先根据v 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
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
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
3、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4、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n-1)t。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0.1mm。
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①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②滑轮和车轮灵活;
③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练习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
A.3.5 m B.7 m C.8 m D.16 m
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
B.上木块在时刻t2与下木块在时刻t5速度相同
C.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
D.在时刻t1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二、填空及实验题
1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 s内的位移是4 m,则物体第1 s 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m/s2,第2 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m。
12.如图所示,质点A点从高为h的窗台上方H处,自由
下落。
则A通过窗台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14.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B.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C.秒表;D.打点计时器;E.低压交流电源(50 Hz);F.低压直流电源;G.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1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2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1 m/s,再经过3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AB、BC 段的位移各是多大?
17.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时速度大小为6 m/s,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运动,则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多大?加速度之比多大?
18.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等于自由落体加速度。
一个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是30 m/s,经过2.0 s、3.0 s、4.0 s,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各秒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取10 m/s2)
参考答案
1~5 B C C AC ACD
6~10 A ABD C D AC
11.8;8;12
12.
13.2 : 1;1 : 2;1 : 1;1 : 1
14.ADE;自由落体
15.4.0 m/s2;1.1 m/s.
17.
18.40 m,45 m,40 m。
40 m,45 m,50 m。
10 m/s向上,0 m/s,10 m/s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