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详细版)[详细]
智能变电站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04d64e336c1eb91a375d86.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浅析摘要: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概念,阐明了站域保护的功能迁移实现原理,将高压线路并联电抗器电流引入线路保护,形成了智能变电站带并联电抗器线路保护的新方案。
关键词:站域保护;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自《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系列标准制定以来,中国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互动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一体化和高级应用普遍化。
智能变电站结合了多个专业的新兴技术,如智能设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标准接口和信息平台、坚强可靠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它的建成投运,可大幅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提高了资源使用和生产管理效率,使运行更加经济、节能和环保。
1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智能变电站避免了一次、二次设备的概念,智能变电站遵循统一建模,信息化数据平台、通信过程都是标准化的。
智能设备具有高可靠性,主要设备有在线检测功能,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
数字化变电站有两大应用超越了普通变电站,即:电子式互感器和iec61850标准的使用,优化了站内设备的安全性、测量精度和互操作性。
智能变电站继承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整体技术的跨越。
智能变电站的几个创新概念为:“智能设备”不但具有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主设备本体,还具有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等功能,其不再强调传统的一、二次设备划分,各功能的物理形态以智能组件方式体现。
智能设备是一次设备和智能组建的有机集合。
智能组件是原来二次设备的统称,其功能由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完成,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测控装置、保护装置、测控保护装置、状态监测装置、智能终端、mu等。
也可以是几个装置的集合,如gis汇控柜、屏柜等。
智能变电站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技术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05e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8.png)
智能变电站平台
提供统一的平台,实现变电站 的监控、控制、保护、计量等 功能。
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
智能变电站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压、 电流、功率等参数。
数据处理
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电网运行状态 监测、故障诊断和预警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环保 等特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智能变电站定义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01 提高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运行效率。
02 增强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 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03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运维成 本
智能变电站减少了 人工干预,降低了 运维成本,提高了 经济效益。
促进绿色发 展
智能变电站采用环 保技术和节能措施, 有助于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促 进绿色发展。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升级
智能变电站将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字化转型
谢谢
智能变电站技 术解决方案
目录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0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03 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05 智能变电站应用案例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 技术,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信息 化和互动化。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技术介绍
![智能变电站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22c2c8bb68a98270fefaa4.png)
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
测量(遥测) 信号(遥信) 控制(遥控) 调节(遥调) 数据传输和处理
因此,自动化系统总是由输入、输出、反馈控 制及生产过程组成的。
厂站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模型
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一般过程模型: 输入激励 生产过程有所反映,测量生产过程的反映 按照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反馈 控制生产过程的稳定在目标值。
•缺点:智能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制造工艺有待提升
14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
智能变电站(概念)
特征: • 智能、高效、
可靠、绿色 • 全景化信息平台 • 自动运行控制 • 设备状态监测 • 运行状态自适应 • 智能分析决策 缺点: • 运行经验不足
至综合数据网
站控层
至调度数据网
至电能计量主站
间隔层
应用
网络
过程层网络 SMV、 GOOSE数据
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
合并单元
环境监控 终端
监测组件
监测组件
监测组件
监测组件
视频监控终端
避雷器
电容/电抗器
变压器
开关
电子式互感器
常规互感器
15
1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 2 智能变电站建设情况 3 智能变电站技术演进 4 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5 典型工程应用案例 6 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发展
服务器A/B 存储器
非实时数据 采集终端A/B实 Nhomakorabea数据采 集终端A/B
同步相量测 电能量采集
量装置
终端
卫星 时钟
站控层网络
智能接口装置
过程层
视频及环境 监控站端处理单元
在线监测 站用交直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169ae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9.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和流动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变电站作为能源传输和分配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变电站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电站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2.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自动化调度和智能化运维的一种新型变电站形态。
其基本原理是将变电站内部的各种设备、仪器和传感器等连接到一个集中的控制中心,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精细化调度和管理。
3.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智能变电站技术相比于传统变电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3.1 自动化调度: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通过集中控制中心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进行精细化的调度和管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2 远程操作:智能变电站技术支持远程监控和操作,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检修和维护,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风险。
3.3 数据共享与互通: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将变电站内部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共享和互通,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协同和高效。
3.4 智能化修复:智能变电站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的诊断和修复,并提供更加精准的处理方案,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和前景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干扰。
智能变电站技术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市场的运行和能源管理等提供更加可行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ee5310195f312b3069a5bc.png)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摘要:目前,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发展迅速,很多地区都在开展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智能化变电站已成为电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和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相关知识及其原理已经迫在眉睫。
文章陈述了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要求及其发展近况,并与传统常规变电站进行对比,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的原理结构及智能电气一次设备的技术原理等,使读者对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用电方面,我国科研人才在不断地摸索实践寻找前进道路,通过在近几年的技术探索和项目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对智能用电的初步认识。
智能用电是依托高效安全电网和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应用高新型通信技术,构造覆盖区域内的通信网络以达到高效控制、服务快捷的用电生活模式。
这就使得智能用电需要大量的智能终端来更好地控制和掌握电力。
而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及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证区域内的电力输送安全,以达到高效的电力资源分配目的。
1.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智能化变电站不同于传统的变电站,它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等操作,结合网络通信技术将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行网络化传播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能够确保收集信息所要求的精确度,对区域内的变电站实现分层控制,实现上级变电站控制处理区域内的变电站,通过不同的智能化变电站配置对不同组别的信息流的分析处理,实现数据处理分析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信息网络的构建实现区域间各信息流之间的交互传递,达到对电流宏观调控的智能化,实现高效的电流调控分配效果。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控层:一体化监控系统及智能高级应用,比如:智能操作票、源端维护、智能告警、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一次设备状态可视化、顺序控制、一体化五防。
一体化监控系统支持各种数据的接入、存储与快速高效的检索,主要采用统一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将在线监测、保护、测控、通信、计量、直流辅助系统、环境监测、视频、安防、环境参量等数据模型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417a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8.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
其中,智能变电站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智能变电站,简单来说,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深度融合,实现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传统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设备监测手段相对单一,难以实时、全面地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故障;操作和控制方式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电力需求。
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智能变电站的核心在于智能化的设备。
这些设备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控制系统。
以变压器为例,通过在变压器内部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油温、油位、绕组温度等重要指标,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甚至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智能变电站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它能够同时采集大量的实时数据,并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进行快速分析。
这种高效的数据处理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还能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用电负荷情况,智能调整变电站的输出功率,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变电站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自动化的控制功能。
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变电站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如设备的投切、无功补偿的调整等。
这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和风险,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通信方面,智能变电站采用了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
这使得站内各个设备之间能够实现无缝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同时,智能变电站还能够与上级调度中心和其他变电站进行高效通信,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和协调运行。
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介绍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7e8fc6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2.png)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介绍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升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智能控制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保护的一种新型变电站。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具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更强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更优的运行效率。
从设备层面来看,智能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实现了智能化。
比如智能变压器,它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包括油温、油位、绕组温度等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
智能开关设备则具备了电动操作、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开关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在二次系统方面,智能化变电站采用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通信体系。
这一标准统一了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通信接口和数据模型,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能够实现无缝通信和互操作。
通过高速以太网,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为变电站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化变电站的监测系统也非常先进。
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如光学互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和异常,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分析,可以早期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内部故障;利用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可以发现开关柜内的绝缘缺陷。
智能化的控制和保护系统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核心之一。
它能够根据实时的电网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快速准确地做出控制和保护动作。
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化保护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它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自动化系统还具备了智能化的操作票生成和管理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失误的风险。
此外,智能化变电站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eb665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7.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基本概念
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力变电站进行升级和改造,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运行的技术体系。
它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自动化:智能变电站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设备的自动监测、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
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运行和控制。
2. 智能化:智能变电站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预警和预测,提前发现变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提高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可
用性。
3. 高效运行:智能变电站通过优化调度和资源管理,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通过实时数据
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准确预测电力负荷和供电需求,合理安排电力资源和供电方式,提高电力
系统的利用率和供电质量。
4. 智能维护:智能变电站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提
高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无人机飞行和机器人操作,可以对高压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
故障排查,减少人员的安全风险。
5. 全面安全:智能变电站还注重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
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防护,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恶意攻击。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供应的精
确控制和管理。
它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推动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
手段。
智能变电站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fa25e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e.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文档范本:⒈引言⑴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了解这一技术,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原理、优势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⑵范围本文档涵盖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基本概念、设备及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
⒉智能变电站概述⑴定义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变电站设备监测、控制、调度及数据管理的现代化电力系统。
⑵原理用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相关系统,以实现设备监测、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功能。
⑶应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包括输电、配电和站内设备。
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⒊智能变电站设备及系统组成⑴主要设备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断路器、变压器、隔离开关、组合电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等。
⑵通信系统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是实现设备监测和远程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采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
⑶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它负责采集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
⒋智能变电站工作原理⑴数据采集信息,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
⑵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相关系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
⑶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控中心或相关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故障诊断、数据统计、预测分析等。
⑷控制指令下发根据分析结果,监控中心可以下发控制指令,如开启/关闭设备,调整参数等。
⒌智能变电站应用场景⑴输电系统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提高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⑵配电系统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对配电线路和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操作性。
⑶站内设备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对站内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如变压器、断路器等,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法律名词根据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名词,包括但不限于:电力法、电力安全法、电力设施保护法等。
智能变电站技术介绍
![智能变电站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9aea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6.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介绍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传统的电力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现代化电力设施。
智能变电站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述智能变电站通过在变电站内部加装各种传感器、无线通信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实时监测:智能变电站通过各种传感器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定位潜在故障隐患,为运维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信息。
2.远程操作:智能变电站支持远程操作,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操作变电站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这样一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运维人员不需要亲临变电站现场,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设备,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3.自动化控制: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的逻辑控制程序,智能变电站可以自主地对电力设备进行自动调节和操作,提高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二、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智能变电站中的各种传感器,如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为运维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通信技术:智能变电站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各个变电设备的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这样一来,运维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获取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3.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变电站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变电设备进行自动调控和操作。
通过设定合理的逻辑控制程序,智能变电站可以自主地对设备进行智能化运行管理,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人工智能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的故障预测和诊断能力,智能变电站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对海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智能变电站可以预测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并提醒运维人员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降低故障风险。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b870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8.png)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一、智能变电站数据采集与传输
智能变电站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建立系统必备的重要基础。
其核心技
术是获取变电站各个部件的实时状态信息,及时传输至系统进行管理。
首
先要架构一个通信网络,由变电站现场设备各自采集的现场数据,通过变
电站网络传输给上位机,最终将所有的现场数据处理与分析集中存储,便
于管理控制使用。
二、智能变电站信息管理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管理是支撑变电站系统运作的核心内容。
它强调为
系统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信息管理环境,充分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能力。
首先要配置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一个合理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将现
场采集的信息以对象形式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管
理和动态调整,作为变电站不同级别的控制操作以及决策的基础。
三、智能变电站设备控制
控制是智能变电站系统关键的一环,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ebc4e1910ef12d2af9e78c.png)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1. 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真实反映系统状态的测量结果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具有高可信度的测量数据是智能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
数字化测量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感官系统。
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绝缘成本随着绝缘等级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磁饱和问题将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另外铁磁谐振、易燃易爆、动作范围小等都是传统互感器无法克服的缺点。
光电互感器适应了智能电网数字化信号处理的要求,还可用于保护、监控和测量为目的的高速遥感、遥测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便于安装和维护,适于网络化测量。
2. 标准网络化通信技术标准化通信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神经系统,IEC61850 标准是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标准体系,它的制定和发布为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智能变电站可参考IEC61850 标准,结合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技术,智能断路器技术,满足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简化网络结构,减少投资。
3. 智能分析决策技术高度集成的智能分析决策平台是智能变电站的大脑,采用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和智能的专家系统为决策提供参考。
可根据计算机的存储思想,将系统的内存分为RAM 和ROM,专家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形成知识库,利用推理机和启发式算法提出操作建议。
智能分析决策应建立变电站故障信息逻辑和推理模型,分类、过滤故障告警信息,实时分析和推理变电站运行状态,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意见。
对包括事件顺序记录信号及保护装置、向量测量、故障录波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
4.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四肢,其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开关技术、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综合潮流智能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实现方式,应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快速、准确通信并受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
综合利用无功补偿设备自动调节,变压器自动调压等手段,协同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运行及优化控制。
智能变电站技术培训
![智能变电站技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636e9bfb14e852459fb5755.png)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优势
1. 简化二次接线,少量光纤代替大量电缆; 2. 非常规互感器绝缘简单无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 3. 一次、二次设备之间无直接的电气联系,不存在传输过
电压和两点接地等问题; 4. 信息高度共享,监控、远动、保护、VQC、小电流接
地选线和五防等实现一体化,大大提高集成度和智能化 水平; 5. 二次设备小型化、标准化、集成化并可灵活配置,减小 了变电站集控室的面积; 6.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高了测量精度,增强了抗电磁干 扰能力。
流
电流 线圈
AD
CPU
LED
IEC60044-8
...
一 次 电
分压 器
AD
CPU
LED
分压 器
AD
CPU
LED
压
分压 器
AD
CPU
LED
合并
单元
保护
测控
IEC61850-9-1
装置
IEC61850-9-2
断
路
操作 回路
CPU
器
智能终端
开关场
GOOSE
集控室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因此,考虑到技术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现 阶段采用了“常规模拟量采集”的合并单元来 实现数据采集的数字化。
传感器及合并单元的双重化
原则—— 传感器件双重化 A/D采样双重化 合并单元双重化
互感器及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
1、应支持可配置的采样频率,分别满足保护、测控、 录波、计量及故障测距等的要求,例如采样速率 40点、80点、256点;
合并单元的同步采样技术
3、基于IEEE1588协议的时钟同步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https://img.taocdn.com/s3/m/99a8db0c59eef8c75fbfb3d9.png)
2.3 IEC 61850标准
IEC61850提出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通过对设备的一系列 规范化,使其形成一个规范的输出,实现系统的无缝连接。
IEC 61850标准的内容框架
信息模型
信息服务模型
5
模板 7-3 公共数据类
物理设备 逻辑设备 逻辑节点 数据对象 数据属性 建模方法
智能变电站
项目建设背景
1
智能变电站简介
2
智能站设计技术背景
3
智能站保护测试现状
1 智能变电站简介
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 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 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 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 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 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 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 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 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 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 等相关功能。
7-4 7-1
面向变电站层的通信
MMS报文 8-1
面向过程层的通信
SV报文 GOOSE报文
9-1/9-2 8-1
设备与系统的描述 6
2.3 IEC 61850标准
各种描述文件的作用和流转过程
.ssd文件
描述一次接线图
二次系统设计
描述一次接线、二 次设备和通信系统 (最完整)
IED实例配置:通信参数及信号
智能变电站技术概论
![智能变电站技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df9bb0b8f67c1cfad6b888.png)
•高级功能: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 互动等
三层两网
站控层
常规变电站
工作站1
站控层
RS485、 以太网、 103规约
工作站2 远动站
特点 网络 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两层 网络构成。未统一建模,采用多种规约, 变电站存在监控、保护、PMU等多个网络。 设备 互感器、一次设备通过常规控制 电缆硬接线方式,实现与间隔层设备互感 器模拟量、开关量的信息交换。
智能终端 smart terminal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 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 能。
相关术语
GOOSE(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服务
GOOSE 是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主要用于实现在多 IED 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开关/刀闸位置,控制开关位置, 异常/告警信号,闭锁信号等信息,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GOOSE功能主要包括:
a. 开关、刀闸、地刀等过程层开入功能:智能终端->线路保护、测 控、母差、合并单元 b. 开关、刀闸等控制功能:测控->智能终端(双套配置的只到智 能终端A) c. 本间隔保护跳合闸功能:线路或后备保护->智能终端 d. 跨间隔保护跳闸功能:母差、变压器->智能终端 e. 保护间配合功能:线路保护->失灵起动母差、母差->线路保护 实现远跳 f. 闭锁逻辑:智能终端->保护、测控装置
目标: 互操作性 --不同厂家的IED之间交互数据 --使用这些数据实现自己的功能 自由组态 --自由分配智能设备的功能 --支持客户的任意设计理念—集中式或分布式系统 长期稳定性 --面向未来 --符合通信系统主流的发展方向 --符合系统发展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技术2024
![智能变电站技术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454b4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智能变电站技术(二):未来电力系统的关键驱动力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集成化管理1.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特点2.集成化管理的优势和意义3.智能变电站集成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4.智能设备的监控、控制和优化5.智能变电站对供电系统的影响二、智能感知与监测1.智能感知与监测的概念和原理2.智能传感器在变电站中的应用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预测与诊断4.智能监测对电网安全和可靠性的提升5.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三、自动化与智能控制1.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的演化历程2.智能控制的优势和应用场景3.基于的智能控制技术4.智能控制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5.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四、数字化运维与维护1.数字化运维与维护的概念和意义2.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系统3.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测与维护4.智能辅助决策与维护算法5.数字化运维与维护的挑战和前景五、智能变电站与能源转型1.智能变电站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2.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变电站的挑战3.智能变电站对电力市场的影响4.智能变电站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地位5.智能变电站与能源转型的未来发展路径总结随着能源转型和数字化革命的推进,智能变电站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关键驱动力。
集成化管理、智能感知与监测、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数字化运维与维护以及与能源转型紧密相关,它们共同促进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智能变电站技术也面临着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以推动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建设智能、高效的电力系统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内容提要•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关键问题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变电站层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过程层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合并单元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IEC61850变电站特征: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接;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特征:1)三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2)使用了电子互感器,模拟量通过通信方式上送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3)通过为传统开关配智能操作箱实现状态量采集与控制的数字化;4)间隔层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从过程层获得模拟量、状态量并进行控制;5)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6)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MMSA B A B智能化变电站概述•智能电网与智能化变电站的关系智能电网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
•智能化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1)智能一次设备;2)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3)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内容提要•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关键问题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一体化五防和顺序控制 区域AVQC 全景信息平台及分布式建模 一体化故障信息子站 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 智能报警 分布式状态估计 辅助系统智能化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 一体化五防和顺序控制¾ 由于五防的图型、数据库与监控统一,所以 改变监控的图形、数据库的同时,五防也会 随之改变。
省略了独立五防系统的图形和实 时数据对应的环节。
¾ 由于实现图、库一体化,所以不存在独立五 防的通信环节,大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可 靠性。
¾ 基于IEC61850标准上的顺序控制 ¾ 提高现场操作效率和可靠性 ¾ 程序化操作过程中检查防误逻辑 ¾ 有集中和分布两种模式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 区域AVQC具备单站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QC)功 能可以与调度AVC功能配合,实现区域自动 电压无功控制功能。
在区域控制失效情况下,可以自动转换为 单站自动电压无功控制。
站控层 以太网 间隔层区域AVQC调度中心/集控站 AVC/SCADA后台监控远动机保护测控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 全景数据平台和分布式建模•• 静静态态、、动动态态、、暂暂态态三三态态数数据据 在在站站内内实实现现相相互互访访问问•• 变变电电站站设设备备台台帐帐与与电电力力模模型型 应应统统一一考考虑虑••变变电电站站模模型型标标准准化化,,实实现现变变 电电站站针针对对调调度度中中心心的的“即“即插插即即用用””全景式 数据信 息平台•• 建建立立IEIECC6611885500与与IEIECC6611997700模模 型型兼兼容容的的统统一一数数据据模模型型••支支持持高高频频率率存存储储的的多多维维、、多多 态态数数据据的的运运行行实实时时库库••系系统统层层整整合合多多态态数数据据,,提提供供 变变电电站站内内PPMMUU和和SSCCAADDAA的的数数据据整整合合方方法法•• 支支持持IEIECC6611885500装装置置的的变变电电站站 自自动动建建模模、、在在线线调调试试及及扩扩容容变电站-调度中心统一模型及分布式建模遵循MultiAgent体系架构, 实现厂站间、厂站与中心之间数据自动交换 •• 分分布布式式建建模模将将同同时时考考虑虑源源端端维维护护和和主主站站端端维维护护 •• 功功能能需需实实现现分分布布,,具具体体实实现现将将下下放放到到厂厂站站端端,,主主站站端端只只需需知知道道结结果果 •• 需需建建立立广广域域集集成成软软总总线线,,并并考考虑虑信信息息屏屏蔽蔽,,防防止止“数“数据据风风暴暴”和”和信信息息安安全全 •• 需需充充分分利利用用各各个个分分散散的的厂厂站站端端系系统统资资源源((CCPPUU、、硬硬盘盘))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 一体化故障信息子站• 监控网络和保护网络一体化 • 监控系统和故障信息子站一体化如何实现智能变电站?• 高级应用 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电网故障时对各种故障信息进行 智能辨识、综合分析以快速准确判断 故障设备,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 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 功能框架开关刀闸变位 SOE保护动作事件 保护分散录波 故障录波器录波 PMU动态数据PMU录波信息汇总 智能辨识 可视化展示 结果上传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 可视化展示– 变电站值班人员 • 以简洁、准确为准 • 监控画面故障推图 • 显示本次故障简报– 事故分析人员、继保运 行人员 • 信息全面 • 装置动作报告 • 厂站动作报告 • 录波波形展示和分析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可视化示例:故障简报装置动作报告信号预处理自动故障报告综合事故分析联动信号存储IODB建立告警->点->一二次设备->间隔之间的关联定义设备故障严重等级,针对故障等级实现告警信息过滤根据告警信息关联,实现告警关联确认、自动消隐,提高故障处理速度通过模型连接关系,帮助运行人员掌握站内一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故障造成的相互影响,通过告警信息触发间隔内闭锁及间隔间互锁给出故障解决方案或处理指导。
告警->点->一二次设备->间隔之间的关联定义设备故障严重等级,针对故障等级实现告警信息过滤根据告警信息关联,实现告警关联确认、自动消隐,提高故障处理速度通过模型连接关系,帮助运行人员掌握站内一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故障造成的相互影响,通过告警信息触发间隔内闭锁及间隔间互锁给出故障解决方案或处理指导。
分布式状态估计•随着调度中心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基础数据的要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基础数据不准确会带来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常有拓扑错误和量测坏数据出现,严重时导致状态估计不可用或不可信,制约了高级应用的使用化。
•由于调度中心信息的先天不足,通过传统的状态估计模型和算法的改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调度中心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在变电站内增加分布式状态估计功能,可以实现数据辨识与处理,能够向调度中心供可靠的数据,减轻主站系统的运算负担并提高可靠性。
110kV变电站方案•以内桥接线和单母线接线为例•采用直采直跳方式•使用MMS、GOOSE、SV(IEC61850-9-2)110kV变电站方案•110kV线路间隔–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单套配置。
–单套配置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配置出线ECVT。
110kV变电站方案•110kV变压器间隔–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双套配置。
–双套配置合并单元,单套配置智能终端。
–单母线时配置间隔ECVT。
–单母线时使用各侧合并单元接入中性点互感器,内桥接线时配置独立的中性点合并单元。
–低压侧完全采用传统电缆方式,配置电缆输入的合并单元。
110kV变电站方案•110kV分段间隔–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单套配置。
–单套配置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110kV变电站方案•110kV母线保护–单套配置母线保护。
–采用点对点接入各间隔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110kV变电站方案•电压互感器合并单元–每段母线单套配置电压合并单元,接入两段母线的电压互感器。
–合并单元完成电压并列功能,并分别向两段母线上的间隔合并单元提供母线电压信号。
110kV变电站方案•110kV备投装置–备投装置采用网络接入模拟量和开关量。
–通过独立的接口接入GOOSE和SV交换机。
110kV变电站方案•35kV/10kV部分常规间隔–使用电缆跳闸,不配置过程层交换机、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GOOSE报文通过站控层网络传输,即MMS和GOOSE合一。
–变压器装置GOOSE口和MMS口独立,低压装置GOOSE口和MMS口合一。
110kV变电站方案•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独立配置单套的SV和GOOSE网络。
–按间隔配置交换机,适当合并部分间隔的交换机。
–可采用GOOSE和SV交换机合一方式,通过VLAN将交换机划分为不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