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1审计概述(1)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章 审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99140990c69ec3d5bb7535.png)
1
本章学习要点 STRUCTURE OF CPA FIRMS
• • • • •
1.了解审计的产生动因; 2.理解审计的概念; 3.了解审计的种类; 4.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 5.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 计之间的关系。
STRUCTURE OF CPA FIRMS
引 子
在投资合作的第一年,郑诏鸿报告了少量的盈利,在第二年却报告了一笔较 大的亏损,并声称要挽救企业就要追加投资。但是,徐邵怎样才能相信郑诏 鸿提供的财务报表时正确无误的呢?还能仅凭他们之间的友谊吗?毕竟这笔 投资占去了他积蓄的很大一部分。基于种种原因,他还是再一次勉强的追加 了投资。 假设NYGGD的事业不断扩大,可能成为优先责任公司,然后再成立股份 有限公司,或者直接成立未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KN。当企业发展到股份 有限公司,郑诏鸿自己也已经不参与经营了,他委托管理者N管理企业,企 业的股东也不仅有郑诏鸿和徐邵,股份公司当前的股东统称为CS。进一步的 ,KN要发展,当前股东CS和管理者N自然考虑将公司KN在资本市场上市。 这样又产生了如前所述企业筹资时的问题:如何让潜在股东PS相信KN是好 公司?同样,这个问题不解决,潜在股东PS很难或者不能和当前股东CS达成 产权交易,订立契约。假设潜在股东PS和当前股东CS达成了交易,,他们都 成了上市公司LC的当前股东,接下来他们又会遇到前面的问题:上市公司当 前股东如何去相信管理者N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呢?
股东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经理尤其是未持有公司股票的经理人员可 能追求自身的利益和效用
• 基于经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要在不确定性 的条件下作出对企业兴衰存亡具有关键作用 的经营决策)、个人努力程度的难以观察性 和工作过程的无法跟踪监督性,他们很可能 会产生偷懒的机会主义倾向。
审计学(第二版)第一章 审计概论
![审计学(第二版)第一章 审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ee6ff04afe04a1b071deba.png)
CPA
就大多数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框架而言,注 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 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 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 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执行审计工作, 能够形成这样的意见。”
二、审计业务要素
CPA
审计业务要素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 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编 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三方关系人包 括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 方)和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在财务报 表审计中,鉴证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鉴证对 象信息是指记录经济活动的载体,即被审 计单位的财务报表。
CPA
从1844年到20世纪初,是民间审计形成 的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民间审计的主要特点是:民 间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审计 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和完整;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 细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 等。
CP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民间审计的发展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的民间审计得到了 迅速发展,它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全球的 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出现了一些民间 会计组织。 在20世纪初期,美国产生了帮助贷款人及 其他债权人了解企业信用的资产负债表审 计,即美国式审计。
CPA
2.客观性。由于审计组织独立于客户之外, 不受客户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3.权威性。审计组织依法对客户行使审计 监督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与干涉,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4.广泛性与综合性。审计监督从时间上看, 可以进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从空间上看,不仅可以对企事业单位进行 监督,而且可以对财政、税务、银行、工 商行政等专业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因而 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审计学第1章审计概论(精)
![审计学第1章审计概论(精)](https://img.taocdn.com/s3/m/2e5e653fdd36a32d72758105.png)
(六)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中止阶段。
计划经济审计 机构取消。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振兴阶段。 1983年成立审计署 1988年颁布审计条 例,1995年颁布《审 返回
一、我国审计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政 府)审计的萌芽时期 (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审计 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制度 形成时期 (四)新中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重建与 蓬勃发展时期
审计——第一章 概述
8
(一)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 官厅(政府)审计的萌芽时期
夏朝,财政监督已在官厅中出现。
商代,我国审计初步萌芽。
春秋时期,则建立了“复计著”的报告
制度。
审计——第一章 概述
返回
9
(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 官厅审计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
战国的“上计”制 度 秦汉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 隋朝的御史监察制度 和比部制度 唐代的比部制度和 御史台制度 元明时期的监 察审计制度
化和经济管理与控制的加强是审
计发展的动力
审计——第一章 概述
25
最早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于帝王与主管财赋的官 吏之间。帝王为了考察这些主管官吏是否忠于职守、 有无营私舞弊行为,便需要设置专门机构,委派专职 人员去进行审核检查。这种初始的审计思想和审计行 为,便是官厅审计的雏形 。 西方中世纪的庄园主等财产所有者将其资源财产授权 给总管、账房或管家进行管理,这样在他们之间就形 成了授权与受权管理资源财产的经济责任关系。相应 早期的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股份公司出现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在 股东与经理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与受托经营管理经 济资源的经济责任关系。众多的股东希望审查经理是 否尽职尽责。于是,一种服务于众多股东的民间审计 便应运而生。 26 审计——第一章 概述 返回
第一章 审计概述(审计学原理最新PPT课件)
![第一章 审计概述(审计学原理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b1911b4daa58da0114a53.png)
1.1 审计的历史
一、历史典故 大禹也曾做过审计? Auditor词源有玄机
1.1 审计的历史
大禹也曾做过审计?
“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史记.夏本纪》
依据:气象资料 启示:审计证据不拘一格
1.1 审计的历史
Auditor词源有玄机
听音辨账
Audience
Auditor
1.1 审计的历史
审计学原理
第一章 审计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1.1 审计的历史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1.3 审计的产生 1.4 审计学理论框架 1.5 信息化下的审计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审计的定义与要素,审计的不同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 ■本章难点:审计产生的动因,民间审计与审计理论框架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目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减少 财务报表发生的错误和舞弊
优点:保证了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成本,一定程 度上使审计效率得到了提高
缺点: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给内部控 制导向审计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带来不足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账表导 向审计
内部控 制导向 审计
风险导 向审计
小张有5万元闲散资金,听 说最近股票回报比银行存款 利率高,于是决定购买股票。
他打开证券报,有3564家 上市公司,不知哪家公司的 股票好。朋友小王告诉他, 你查一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 挑一家盈利最好的公司股票 投资,绝对不错。于是,他 准备购买A公司股票,因为 A公司每股盈利是最高的。
1.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对公司中层及以下任何单位开展审计 能够对公司中层及以下任何单位开展审计,但对公司财务审
审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审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2961aaa00b52acec7caaf.png)
第一章 审计概述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D【解析】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 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有可能对管理层有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 所以选项 D 不恰当。
2.答案】 C解析】管理层、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承担的责任是审计工作的前提, 计的理念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对财务报表的相关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承担责任, 并要求注册会 计师合理预期能够获取审计所需要的信息, 选项 B 错误;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提供 了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协助, 并且没有违反独立性, 那么管理层仍然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 任,选项 D 错误。
3.【答案】 A【解析】 实施存货监盘最能够证明的是存货的存在认定, 同时也能为权利和义务认定以及完 整性认定提供一定的审计证据,但要证明这两个认定,还需要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4.【答案】 B【解析】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 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 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 是为了查找是否在年前有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所以是为了证 明应付账款的完整性认定。
5.【答案】 C【解析】选项 A ,记录正确,在途物资应该反映在存货项目中;选项 B ,违反的是存货的完 整性认定;选项 D ,违反的是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6.【答案】 B【解析】 基于收入舞弊假设的假定, 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假定营业收入的发 生认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7.【答案】 D【解析】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 期末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和披露均相关的一个认定是 完整性。
8.【答案】 A【解析】 生产用固定资产在日常修理过程中应该照提折旧, 因为没有计提会造成固定资产的 计价和分摊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而日常维修期间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所以 会影响到管理费用的完整性认定。
9.由于审计意见有利于 管理层也会成为选项 A 错误;独立审【答案】A【解析】选项A属于财务报告的性质导致的审计的固有限制,这种限制并不是由审计程序的性质的导致的,所以不恰当。
《审计学》第一套
![《审计学》第一套](https://img.taocdn.com/s3/m/d383fc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6.png)
《审计学》第一套审计学第一套审计学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旨在研究和评估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将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以及审计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计学概述审计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结合了会计学、法律和管理学的知识。
它致力于评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提供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客观评价。
审计学的目标包括:- 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发现和预防财务欺诈和错误;- 评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组织财务状况的可靠信息。
二、审计过程审计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步骤,用于收集和评估财务信息,并发表审计意见。
常见的审计步骤包括: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时间框架,制定审计计划。
2. 收集和分析证据:收集并分析公司的财务记录、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3. 评估内部控制: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程序,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4. 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公司员工,了解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发表审计意见:根据收集的证据和评估结果,向公司提供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三、审计方法审计学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评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括:1. 抽样检查:通过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检查,从而推断整个数据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客户确认函:向公司的客户发送确认函,确认关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流程审计:评估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律和规定要求。
4. 先进技术工具:应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研究等先进技术工具,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审计学是一门关键的学科,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帮助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通过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目标、过程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学的原理和实践。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9b88b52fd0a79563d1e7261.png)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二)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 部审计机构。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按行业划分的业务主管部门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 业等单位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
1
和 目 的 分 类
二 ) 按 审 计 内
2
容
3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1.审计按其业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2.审计按其项目范围分类,可以分为综合审计和专项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1
有限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
1.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
2
合伙会计 师事务所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4)会计咨询和 会计服务业务。
(3)办理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 业务,并出具相应的 审计报告。
2.促进性作用 (1)改善经营管理。 (2)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概述
四、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三)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 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具体规定: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 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 1 章 审计概述
![第 1 章 审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7ff40bbb68a98271fefa80.png)
学习目标:n了解审计的起源和发展n掌握审计概念n理解审计方法n了解审计监督体系n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审计的涵义和对象第三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第四节审计的种类及组织形式第五节审计方法体系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审计产生的动因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出现官厅审计,后期引进了西方的民间审计。
1.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2.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3.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4.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5.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6.新中国—振兴阶段二、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政府审计早于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政府审计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官厅审计,审查和考核方式为“听证”(A u d i t)。
四种组织模式2.民间审计(C P A审计/独立审计)n起源于意大利的威尼斯(所有权与经营分离)n发展于英国的股份公司制度n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你需要掌握什么?发展与完善阶段(1)英式的详细审计(19世纪)1721年的“南海事件”,C h a r l e s S n e l l1853年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2)美式的资产负债表审计(20世纪初)1916年的“美国会计师协会”(3)财务报表审计(20世纪30-)审计工作规范化(准则制定)C P A考试制度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阶段对比表阶段时间特点报告使用人对象目的方法详细审计英式审计1844~20cn 初会计账簿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详细检查股东资产负债表审计美式审计20cn 初~20cn30tm 账簿及资产负债表通过数据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从详细初步转向抽样股东及债权人财务报表审计现代审计20cn30tm ~40tm 全部报表、其他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测试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广泛采用抽样审计社会公众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阶段对比表3.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管理层的眼睛和耳朵”。
审计学_审计概述_审计的定义与分类_
![审计学_审计概述_审计的定义与分类_](https://img.taocdn.com/s3/m/68fe04c5284ac850ad024298.png)
审计的定义与分类>>>
2
审计定义
审计分类
(1)(2)
审计定义(1)
审计是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查明这些认
定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一个系统过程。
——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
《基本审计概念说明》,1973
代表性
定义包含
要素
审计是由有胜任能力的独立人员对特定
的经济实体的可计量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价证据,以确定和报告这些信息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
——美国会计学会前会长阿尔文·A·阿伦斯,《审计学——一种整合的分析方法》
代表性
定义包含
要素
⑥有关使用者⑤系统过程
④客观的证据
③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②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①胜任的独立人员代表性
定义包含
要素
1.胜任的独立人员①胜任的独立人员
代表性
定义
包含
要素
1.胜任的独立人员
胜任的独立人员判断标准:Ø独立
•客观、公正发表意见
•如实传递结果Ø胜任•专业知识
•技能
•经验
胜任的独立人员
2.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
②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代表性
定义
包含
要素审计定义
2.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定义: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
理层对其自身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所做出的各项陈述。
认定。
审计学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
![审计学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adc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审计学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章:审计概述1. 审计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审计是指由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客观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这些报表是否公正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审计的目的有哪些?答案:审计的主要目的包括提供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促进企业的合规性以及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第二章:审计标准与职业道德1. 审计师应遵循哪些职业道德准则?答案:审计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诚信、客观性、专业能力和谨慎、保密性以及独立性。
2. 审计标准是如何制定的?答案:审计标准通常由专业审计机构制定,它们包括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估方法等,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第三章: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1. 审计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审计计划通常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时间表以及审计资源的分配。
2. 风险评估在审计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风险评估是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帮助审计师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财务报表准确性的潜在风险,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1. 什么是审计证据?答案: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并用以支持审计结论的所有信息。
2. 审计程序有哪些类型?答案: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和重新计算等,每种程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1. 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答案: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步骤包括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环境、评估内部控制、进行实质性测试以及形成审计意见。
2. 如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答案: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包括了解和测试控制活动、评估控制风险以及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
第六章:审计报告1. 审计报告的类型有哪些?答案: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2. 审计报告中应包含哪些内容?答案:审计报告应包含审计师的独立性声明、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以及可能的强调事项段。
审 计 概 述
![审 计 概 述](https://img.taocdn.com/s3/m/adcc2b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10
任务
审计概述 四、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托者根据不同时期的
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对审计的基本任
1
务作了总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则对审计在
现阶段的总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即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
→ (一)独立性
第一关系人
审计者
被审计者 第(二受关托系经人营者)
承担受托经济责任
委托经营财产 图1-1 审计关系
委托审计者或授权 者(资产所有者)
第三关系人
4
任务
审计概述 二、审计的本质
审计组织机构应独立于 被审计单位。在我国,各级 政府审计机关均独立于同级 人民政府的财政主管部门, 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是完全 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其独 立性最明显。
→ (二)权威性
6
任务
审计概述 三、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根据宪法规定,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
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
1
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的对象为部门、
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民间审计的
对象为委托人指定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
经济评价是指评估和确定 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 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 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 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 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 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 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鉴证是指鉴定和证 明被审计单1位的财务报表 及有关经济资料是否客观、 公允地反映和说明其财务 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实 际情况,确定其可信赖的 程度,并作出书面报告, 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 有关方面的信任。
第一章审计概述
![第一章审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960108bfab069dc5022017a.png)
2019/12/11
国家精品课程《审计学》教学团队
二、认定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2019/12/11
练习题
1、下列关于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 业收入,将导致分类错误,违反了分类的认定
审计授权人(委托人)
审计主体
审计标准
审计客体
2019/12/11
二、鉴征对象(财务报表)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三、标准(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 (1)相关性 (2)完整性 (3)可靠性 (4)中立性 (5)可理解性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但注册
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 的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2019/12/11
练习题
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比财务报表审阅
业务所需证据数量多 C、如果某项业务的预期使用者仅包括责任
方,则该项业务可以作为审计业务承接 D、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
2019/12/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 务相比,证据收集程序会受到有意识的限 制,所需证据数量更少,因此财务报表的 可信性也就较低一些。
2019/12/11
第二节 审计要素
2019/12/11
审计要素包括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这5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审计
按照审计主体(审计活动的执行者)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政府审计(国家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社会审计、独立审计)
本课程所学审计的范围----这里的“审
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企业财务报表的 审计,学习审计就是学习注册会计师 如何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2016-2017-1
• 2)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 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言外之意,金额正好 是1000万元,一分不 言外之意,没 多一分不少。 有少记一分。 • 3)甲公司所有应当记录的10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 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 • 4)甲公司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均由其拥有。 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 抵押或作为担保物。
2016-2017-1
20
Auditing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为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 必要信息。在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 大部分工作是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来源:
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 还可能包括从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
审计证据的特性:
2016-2017-1
24
Auditing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 是: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
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 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 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
审计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商学院 党文英
CHAPTER 审计概念与保证程度
1
审计概述
第21章、第22章
审计要素
审计目标
审计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审计风险 审计过程
2016-2017-1
2
Auditing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2016-2017-1
3
Auditing
12
Auditing
一、三方关系
三方关系是对审计性质的基本描述。
三方关系是指注册会计师对由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 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 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 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是否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某项业务 是否属于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 的其他预期使用者,该业务不构成 一项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充分性——对证据数量的最低要求 适当性——对证据质量的要求
2016-2017-1
21
Auditing
五、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在所 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 意见。
审计意见的类型:
无保留意见
2016-2017-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Auditing
简而言之:财务报表的“编/审/用”
2016-2017-1
14
Auditing
1.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 所执业的人员,通常是指项目合伙人,项目组其他成 员或事务所。
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
在实务中往往很难明确所有的预期使用 者,例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的收件人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 东”,但除了股东之外,公司债权人、 证券监管机构等显然也是预期使用者。
2016-2017-1
18
Auditing
二、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是否适当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将一项业务作为 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予以承接的前提条件。
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如:“根据 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 事项使我们相信, ABC 公司财务报 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 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016-2017-1
11
Auditing
第二节 审计要素
2016-2017-1
5.审计的最终产品——提交什么?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 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传达。
2016-2017-1
7
Auditing
二、鉴证业务及其保证程度
Assurance Service 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 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 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 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对象信息:按照 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 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9
Auditing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合理保证(审计)
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 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 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 的保证
有限保证(审阅)
在可接受审阅风险下,以消极 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 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 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
目标
收集 证据 程序
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 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 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 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 适当的证据。 的证据。 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观 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 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 制,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 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获取证据
4
Auditing
一、审计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 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 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学习提示]5个关注点:
•关注点1.是否“不存在”与是否“存在”有区别吗? •关注点2.什么叫合理保证?难道还有其他档次的保证? •关注点3.什么叫积极的方式?难道还有消极方式? •关注点4.谁是预期使用者?
•关注点5.为什么要将管理层排除在预期使用者之外?
2016-2017-1 Auditing
5
对审计定义的理解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 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 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 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
2016-2017-1
26
Auditing
对认定的理解—以存货为例说明
甲公司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表日所列示的期末存货项目( 金额)1000万元,根据认定的定义,期末存货1000万元 有以下四种含义:
明确的认定:
言外之意,没有多记一分。
• 1)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是存在的。
2016-2017-1
16
Auditing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 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管理层和 治理层认 可并理解 其应当承 担的责任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 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 理责任的人员。
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 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治理层的责 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包 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可 能包括管理层
二、认定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项目及附注]中作出的 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对认定的理解:
① 认定是管理层的表达; ② 认定是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表要 素作出的表达; ③ 管理层的表达有明确的,也有隐含的表达 ④ 注册会计师基于管理层的认定来考虑财务 报表的错报; ⑤ 注册会计师识别的错报源于管理层认定中 不恰当的表达; ⑥ 注册会计师根据管理层“认定的不恰当表 达”来确定财务报表错报的类别; ⑦ 管理层认定在先,注册会计师考虑错报在 管理层认定之后。
表发表审计意见。
2.确认责任的方式: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
认其责任。
3.履行职责的要求: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包括保持专
业胜任能力),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 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 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2016-2017-1
15
Auditing
2.责任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
•允许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 •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 •允许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 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2016-2017-1
17
Auditing
3.预期使用者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 或人员,主要是指与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有重 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 使用者[否则三方关系就成了两方,退化为服务业务]
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 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 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 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 成的财务报表。
2016-2017-1 Auditing
8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包括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 其中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审阅业务提供有限 保证。
2016-2017-1
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审计准则(Auditing Standards)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 业务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审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为注册会计师执行 审计工作以实现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每项审计准则通常包括总则、定 义、目标、要求和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