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电动汽车,而这些产品背后的关键动力源之一,就是锂电池。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览。
在那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新能源产品,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一辆酷炫的电动汽车。
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介绍,这辆车之所以能够拥有出色的性能和续航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搭载的先进锂电池技术。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锂电池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地位。
先来说说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吧。
简单来讲,锂电池就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往返运动来实现充电和放电的过程。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经过电解质回到正极。
这个过程听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可相当复杂。
锂电池的优点那可真是不少。
首先,它具有高能量密度,这意味着相同体积或重量的锂电池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能,让设备使用时间更长。
比如说,我们的手机现在能做到一天一充甚至两天一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次,锂电池的循环寿命较长,经过多次充放电后,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而且,它的自放电率相对较低,即使长时间不使用,也不会损失太多电量。
在市场应用方面,锂电池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
在消费电子领域,我们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大多都采用了锂电池。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锂电池技术不断创新。
比如说,快速充电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能让手机充满电,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电池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清洁能源的追求,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而锂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大电池厂商和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性能更优的锂电池产品。
锂电池行业调研报告
锂电池行业调研报告锂电池是一种以锂盐为电解质的电池,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移动通信设备、储能设备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锂电池行业进行调研,详细介绍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已达到几百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消费国家,锂电池行业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电动车的主要能源供应,其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移动通信设备和储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也为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空间。
二、发展趋势:1. 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新能源车的支持,电动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动车保有量将大幅增加,对锂电池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2. 电动车行业竞争激烈: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
目前,国内外大批的电动车制造商正在快速崛起,锂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3. 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稳定增长:目前,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随着4G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设备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4. 储能设备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锂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储能设备,在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挑战和机遇:1. 供应链风险:锂电池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锂矿石的开采,面临的供应链风险较大。
同时,电池材料的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2. 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锂电池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3. 技术创新:锂电池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充电时间长、安全性不高等,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来改善。
同时,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将成为锂电池企业的重要突破口。
锂电池行业发展深度报告
锂电池行业发展深度报告结构与材料创新共推锂电行业高景气发展核心观点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回暖,欧洲市场政策加码,美国市场或成新增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由补贴导入转向市场驱动,在疫情平稳过后产销量迎来强势反弹,2020 年 7 月起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年销量达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11%,预计 2021 年有望突破 190 万辆。
欧洲采取加码补贴政策与收紧碳排放标准双重举措,预计 2021 年销量将延续 2020 年的高增长模式,有望赶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美国方面,拜登上台将推绿色能源计划,全面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 电池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宁德时代与LG化学积极全球化布局,将形成双寡头格局。
市场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产能需求,预计 2025 年锂电池出货量将进入 TWh 时代。
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覆盖中国超 80%需求,正积极进军欧洲市场,而日韩厂商以欧洲市场为基础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动力电池企业绑定优质客户,实现强者恒强,未来宁德时代与 LG 化学将形成稳定的双寡头格局,而收获车企大笔订单与投资的国内第二梯队企业则有望获得成长机会。
3) 技术迭代是产业发展驱动力,结构与材料技术多元化发展。
CTP 技术、刀片电池、JTM 技术等结构创新带动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增长。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非零和博弈将共同发展,高镍低钴三元仍是主流趋势,磷酸铁锂因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及成本优势在中低端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领域优势明显,需求回暖。
硅碳负极将在未来逐步取代石墨负极,与高镍三元正极搭配构建超高能量密度电池。
湿法+涂覆技术将主导隔膜材料市场,干法隔膜凭借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市场占比维稳。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海外产销迎井喷1.1 中国:进入完全市场化转型阶段,结构优化助力长久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由政策导入和补贴刺激转向市场驱动。
早期政府以 G 端和 B 端作为试点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随后政府以补贴形式鼓励车企向电动化方向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向 C 端持续渗透,市场形成并稳定扩容。
中国锂电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锂电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锂电设备本轮周期主要驱动力仍将是动力锂电池,2016-2018 年行业需求平均增速约30% (5)一、锂电设备简介 (5)二、动力锂电池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力 (6)三、2016-2018 年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平均增速61% (7)四、2016-2018 年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平均每年增长约30% (8)第二节政策和下游需求变化将改变动力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一线企业将扩大市场份额并持续扩产 (10)一、市场参与者即将达到峰值,2016 年行业整体供求平衡 (10)二、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市场份额加快向一线企业集中 (11)三、三元技术路线将成主导,电池制造水平必上台阶 (15)四、一线企业继续扩充产能,二线企业提升制造水平 (17)第三节锂电设备行业加速分化,未来3 年龙头持续景气 (17)一、动力锂电设备非标特征明显,客户粘性极强 (17)二、2015 年前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散乱,但高低端分化明显 (18)三、下游驱动锂电设备行业快速分化,龙头持续景气 (20)四、资本推动行业深度整合,未来强者恒强 (21)第四节未来设备企业胜出的两种策略:一体化和高端专业化 (22)一、锂电设备行业趋势一:锂电制造自动化提升,设备一体化应运而生 (22)二、锂电设备行业趋势二:进口替代加速,国内高端专业化企业优势凸显 25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29)一、赢合科技:高端锂电装备领导者,设备一体化供应商 (29)二、先导智能:锂电设备龙头,未来受益进口替代 (30)三、力合股份:投资和实业双轮驱动,2018 年前最大看点在锂电设备 (30)图表目录图表1: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5)图表2:2015 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约16Gwh (6)图表3:2015 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行业占比已达36% (7)图表4:2016-2018 年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平均年化增速约30% (9)图表5:2014 年之后大量企业快速涌入动力锂电池行业 (10)图表6: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占价格比例偏高 (12)图表7:动力锂电池制造成本占比13% (13)图表8:2015 年国内动力锂电行业CR9 为49.5% (13)图表9:2015 年国内动力锂电行业CR9 为51.5% (14)图表10:三元电池是电动乘用车和物流车的主流配置 (16)图表11:2014 年锂电设备行业CR7 仅为29.77% (19)图表12:2015 年锂电设备行业CR6 仅为23.28% (19)图表13:国内动力锂电池生产自动化水平明显偏低 (22)图表14:国内动力锂电池制造控制能力差 (23)图表15:2015 高端锂电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25)图表16:2013 年日企在国内锂电设备市场份额排名靠前 (26)图表17:2016 年高端锂电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26)图表18:2014 年锂电设备行业利润80%被外资拿走 (27)表格目录表格1:锂电池制造设备分类 (5)表格2:2016-2020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锂电池需求预测 (7)表格3:国内1Gwh 动力锂电池产能平均投资8.7 亿元 (8)表格4:2016 年底动力锂电池产能达50Gwh (11)表格5:2015 年11 月至今动力锂电池相关政策 (12)表格6:原有动力电池厂商竞争优势明显 (15)表格7:2015 年1-9 月国内电动汽车着火事件(不完全统计) (16)表格8:未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下游需求和扩产情况 (17)表格9:截至2016 年5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共计50 款(不完全统计) (18)表格10:国内锂电设备龙头和一线电池企业已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供应体系 (20)表格11:2016-2020 部分国内一线和外资动力锂电池企业扩产计划(单位:Gwh) (21)表格12:2015 年至今锂电设备行业并购事件汇总 (22)表格13:一线动力企业正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 (24)表格14: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不能降低制造成本 (24)表格15:电池企业此前会将生产线分开招标 (25)表格16:部分国外锂电设备企业介绍 (27)表格17:国内部分走高端专业化路线的锂电设备企业介绍 (28)表格18:国内和国外锂电设备对比 (28)第一节锂电设备本轮周期主要驱动力仍将是动力锂电池,2016-2018 年行业需求平均增速约30%一、锂电设备简介锂电池制造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电芯激活检测和电池封装四个工序段。
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锂电池产业链
上游
主要涉及锂矿的采选和锂盐的生产,以及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隔膜和电解液的生产。
中游
主要涉及锂电池的制造,包括电芯的制造和电池组的装配。
下游
主要涉及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等。
03
全球锂电池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持续增长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 速发展,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 大。
03
其他类型锂电池企 业
如亿纬锂能、欣旺达等,这些企 业在其他类型锂电池领域也有一 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表现。
05
锂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高能量密度
随着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 高,高能量密度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快充技术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充电速度的需求,锂电池快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政策支持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对锂电池行业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
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动锂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监管,提 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拓展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智能制 造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市场需求。
07
结论与建议
结论
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量不断增长,市 场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提高了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锂电池产业专题报告
锂电池产业专题报告一、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主题投资价值1.1、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车行业迎发展机遇2016年全球178个国家缔结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对2020年以后减排目标与行动作出统一规划,该协定长期目标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并尽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此后中、美、欧陆续发布碳中和目标,其中美、欧将碳中和时间点定为2050年,中国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以中国为例,中国将碳中和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7年交通运输占中国石油消费的57.7%,减少交通运输油耗量成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耗的重中之重。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成为了节能减排的必选项,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1.2、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历经十余年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2012年以前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尚未突破1.5万台,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2013年-2015年,中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这一时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年复合增速分别达314.9%与333.2%。
2016年财政部曝光骗补事件,行业整顿开始,中央调整了补贴政策,新设补贴上限并将事前拨款变为事后清算。
2017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政策接力,续航里程长的新能车所获积分高,多余正积分可通过交易转让。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69.7%,销量同比增长165.1%,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
根据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20%、40%、50%。
锂电池深度研究报告(技术路线、市场概况、成本与材料数据)
锂电池深度研究报告(技术路线、市场概况、成本与材料数据)一、锂电池的概述(一)锂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原理(二)锂电池的主要形态(三)锂电池的成本组成二、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一)钴酸锂(二)锰酸锂(三)磷酸铁锂(四)三元材料(五)技术路线优缺点三、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未来趋势(一)相关市场数据(二)相关政策影响四、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企业(一)2016年正极材料企业排名(二)2017年前三季度正极材料企业排名(三)正极材料主要厂商1、锂电池的概述(一)锂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电池的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电池壳体等,圆形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二)锂电池的主要形态锂电池根据封装形态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金属外壳封装及软包封装。
两者的差别除了外壳材料不同,其封装方式也不同。
软包电芯用铝塑包装膜作为封装材料,主要采用热封装方式,而金属外壳电芯一般使用钢壳或者铝壳,采用焊接(激光焊)这一封装方式。
铝塑包装膜示意图如下:金属外壳封装主要包括圆形锂电池、方形锂电池两种,圆形锂电池根据具体型号的不同,可以分为18650和21700两种主流型号。
18650电池:18650是锂离子电池的鼻祖--日本SONY公司当年为了节省成本而定下的一种标准性的锂离子电池型号,其中18表示直径为18mm,65表示长度为65mm,0表示为圆柱形电池。
21700电池:为特斯拉与松下联合研发,21表示表示直径为21mm,70表示长度为70mm,0表示为圆柱形电池。
(三)锂电池的成本组成目前锂电池企业的成本大约为1.2元/Wh。
在车用动力电池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人工成本、制造成本(除人工成本之外的与电池制造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厂房、设备、能源等)、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成本、环保成本等)在内总共占比约25%,锂电成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在锂电池的材料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约占据了43%的成本, 正极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性能和价格。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模板摘要锂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支柱,近年来迅猛发展,为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革新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本研究报告深入挖掘了行业全貌、市场规模及其扩张趋势、竞争态势,以及技术演进路径,全方位剖析了锂电池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研究指出,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导致动力锂电池需求急剧攀升,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此外,技术迭代与创新是支撑行业持续前行的关键,特别是在能量密度的提升、安全性能的加固及成本控制上表现突出。
在此背景下,国际与国内的领军企业纷纷加快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步伐以及市场扩张战略,促使行业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
面对行业环境的多维度变化与市场要求的日益多样化,锂电池制造商需密切跟踪市场脉搏与技术进步的趋势,强化研发创新的实力,升级产品线并精炼产业链配置。
同时,主动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方向,把握新能源领域迅猛增长的契机,引领产业升级至高品质、智能高效、环境友好的新阶段。
此外,企业还应聚焦品牌塑造与市场开发,增强品牌的认知度与市场的渗透力,确保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与竞争版图中稳固地位,持续适应并引领市场需求。
本研究还对锂电池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规与政策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行业风险,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规避潜在风险,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规与政策风险第一章行业概述1.1 行业定义与发展历程锂电池行业特指专注于锂离子电池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应用服务链的综合性业务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卓越的能效与环保特性,成功实现了对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的广泛替代,一跃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的首选动力源。
这一演变历程生动诠释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耦合,共同驱动了锂电池行业的高速膨胀。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能量密度高以及自放电率低等显著特点,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公认的高端、新型电池产品。
2017年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10.09)总目录文本目录:一、国内锂电设备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3)1、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拉动锂电需求--------------(3)2、锂电行业优胜劣汰加速,政策利好推动龙头扩张-------(4)3、进口替代及产能升级打开未来千亿锂电设备市场------(7)二、设备厂商并购整合加速,后段自动化需求逐步放量(12)1、行业并购整合加速推动市场集中度提高-------------(12)2、后段自动化设备需求逐步放量----------------------(13)图表目录:图1:2011-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4)图2:2011-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及预测--------(5)图3:2015-2016年中国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市场份额----(6)图4:2016-2020年国内主要动力锂电厂商产能规划------(7)图5: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8)图6:2008—2020年国内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逐年提高------(9)图7:2017-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及需求预测-(10)图8:2017-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及需求预测-(11)图9:前中段锂电设备市场集中度高-------------------(12)图10:国内外锂电设备技术水平对比------------------(14)一、国内锂电设备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1、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拉动锂电需求近年来在能源技术变革及特规拉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爆发性增长,世界主要工业国均出台了鼓励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7.4万辆,同比增长41%,其中中国销量35.1万辆,占比约45%,产销量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锂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分析
锂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分析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市场前景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29.5万辆,同比增长10.5%,恢复正增长。
主要是原因:A、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恢复超预期;B、与地方发布相关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提升,叠加上半年积压的消费需求开始逐步释放,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提升;C、比亚迪汉、小鹏P7、五菱宏光M1N1EV等爆款车型于下半年,消费者选择增多,拉动市场需求增长。
GGI1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将达到515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44.5%o二、电动工具市场2023年中国电动工具产量超过2.8亿台,同比增长超过10机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电动工具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0.99%o从产量及增速来看,国内电动工具市场已逐步形成一定规模,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产量和增速来看。
高工产研(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产量达到4.29亿台。
三、三元材料行业周期性特征三元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3C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受宏观经济周期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3C产品与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综上,三元材料在短期内受宏观经济周期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自行车、电动工具逐渐发展和普及,其市场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四、小动力电池市场前景除了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市场,小动力市场中还存在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相类似及关联的三元圆柱细分消费市场领域,例如平衡车、扭扭车、扫地机器人、吸尘器、充电宝、移动型小储能工具等。
据GGn统计,细分市场2023年三元材料出货量为0.95万吨。
GGn预计,到2025年,细分市场三元材料需求量为2.7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3.23%oGGI1预计,到2025年,锂电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0万吨,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4.8%o五、三元材料行业生产规模及资金壁垒三元材料具有一定规模壁垒,大型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运营方面具有规模优势。
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调研分析报告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2015 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 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占比 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 23.69Gwh,占比 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占比 3.67%。
我们测算,到 2020 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32.2Gwh ,约 50 万吨;到 2023 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
规模庞大的动力锂电市场伴生的将是锂电池回收和下游梯次利用的行业机遇,发展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机会。
2016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17.7 万辆和17 万辆,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1-2 月受春节和政策因素影响而产销较低,随着政策调整推进,上半年的 3-6 月新能源车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6 月冲刺到 3.5 万台水平。
下半年的 7-8 月新能源车处于 3 万台左右的位稳定状态,等待进一步的增长动力。
据中汽协会统计,8 月新能源汽车生产 21303 辆,销售 18054 辆,同比分别增长 2.9 倍和 3.5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121 辆和12085 辆,同比增长 3.8 倍和 6.1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182 辆和 5969辆,同比分别增长 2 倍和 1.6 倍。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政策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助标准在综合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后逐年退坡;此外,在 16 年上半年政府加大查骗补力度之后,考虑对于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
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多方面的改善,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
政府查骗补的力度增大,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也有助于防止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完善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一)近年来,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移动电子设备等领域,并且在能源存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锂电池行业进行研究,从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提高,锂电池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首先,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使得电动汽车等大型电池储能设备的使用成为可能。
其次,充放电速度的提高,使得锂电池能够更快地储存和释放能量。
此外,通过改进电池的阻抗特性,锂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市场规模锂电池市场规模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超过了200亿美元,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政策的推动。
此外,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也促使了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锂电池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影响因素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也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因素的制约。
首先,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是影响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锂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而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供应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锂电池产能的扩张和成本的控制。
其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也是制约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过度放热、燃烧等问题可能对用户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二)四、发展趋势锂电池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锂电池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
其次,能源存储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锂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
电网储能、家庭储能等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一、行业概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节能的新型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和消费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技术水平。
二、市场规模1.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锂离子电池产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年产能约200亿瓦时。
3.锂离子电池出口: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量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0%以上。
4.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电动车市场规模最大。
三、行业竞争格局1.企业数量:中国有数百家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其中大型企业约占10%。
2.技术水平: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较高,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企业。
3.品牌竞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自主品牌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4.产业集聚:锂离子电池产业呈现产业集聚效应,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四、市场潜力及发展趋势1.市场潜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2.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000万辆。
3.电子产品市场: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将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
4.产业升级: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正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加快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品质。
5.国际竞争: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份额。
五、市场风险及对策1.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锂离子电池产业造成一定压力,企业需要加强核心材料技术研发,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导语兴业证券在最近的一篇动力电池深度报告里提到,相较有限的压缩原材料成本,电池企业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降成本更为切实可行。
这也是国企业近期集中堆砌释放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1、全球趋势不可逆转合纵连横龙头结盟根据兴业证券之前的全球电动汽车深度报告分析,电动车全球化已不可逆转,两大趋势需要高度重视,其一是继北汽与国轩携手深度合作之后,上汽与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标志着动力电池行业将从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快速进入后战国时代,逐渐形成强强联合、寡头割据的新格局;其二是继江淮大众合资之后,北汽与戴姆勒合资启动奔驰电动车国产化计划,此举将推动海外(尤其是欧洲)传统车企加紧电动汽车在华布局,合资与自主的较量将在电动车领域再次上演,国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当前时点,市场对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及销售放量存在较大的担忧,兴业证券维持短期不悲观,长期依然乐观的态度,理由是:今年电池环节进入行业快速洗牌期,短期来看成本下降尚未被市场完全预期,通过采取全产业链分摊降本压力以及规模化生产等“增效”措施,中游环节盈利能力将好于市场预期;中期看,随着国产三元高比能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几年电池有望复制“摩尔定律”,成本快速下降;长期来看,在未来高镍与NCA 时代,技术领先、成本与规模优势突出的龙头将脱颖而出。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进步都有冗长的回声。
兴业证券试图通过对动力电池降本潜在途径进行全方位梳理,描绘未来电池降本增效的发展轨迹。
三重途径全面降成本: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与提升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他:梯次利用与模块化设计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双重途径提升比能量:物理方法:采用大容量电芯&提升PACK成组效率化学方法:应用高镍正极材料与硅碳负极回顾过去十年,动力电池价格经历大幅的下降,日电池龙头价格已从2010年的600-800美元/KWh降至目前150-200美元/kWh,国龙头厂商在2016年底也降至300美元/kWh 左右,目前已进入到200-250美元/kWh。
三元路线仍是最佳选择,目前锂电池基本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几大主流方向三元路线、磷酸铁锂、锰酸锂与钛酸锂已经确定,各条路线可以改进的方向与存在的缺陷都较为明确。
三元路线的优势在于极限比能量密度高,单体可达350wh/kg,其他无一例外达不到要求,因此三元将是未来几年主流乘用车商业化应用的首选,但其也有明显缺陷,如安全性的相对不足以及材料成本较贵(钴)。
磷酸铁锂由于安全性优势,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客车领域,劣势则是其改进空间不大,比能量较低。
锰酸锂的优势在于成本,劣势是比能量已达极限,因此只能用于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车型。
钛酸锂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快充(5min充满),但成本达到其他路线的数倍,因此只能应用于续航里程相对不敏感的客车等领域。
2、降成本势在必行看龙头各显神通短期与中期两方面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降成本刻不容缓:短期: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链降成本,动力电池环节首当其冲,率先实现成本下降的企业将在下一轮退坡中占得先机中期:实现“油电平价”需电池价格降至1元/WH以下,目前国1.6元/WH左右价格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2020年长期规划明确,龙头企业全力降本:日本、美国与中国均提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的大幅下降,中国目标为1元/WH;产业界龙头目标更为激进,特斯拉、通用与大众纷纷宣布降成本计划,2020年目标最低低至93美元/KWH。
2.1、短期因素:补贴退坡敦促电池降本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降成本,动力电池首当其冲。
2016年12月30日,新版补贴政策正式落地,乘用车、专用车补贴退坡20%,客车退坡30%-50%。
此外国补与地方补贴配比普遍由此前1:1下调至1:0.5,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较大。
补贴下调使得动力电池环节首先受到冲击,一季度销售价格下滑明显,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冲击,电池企业短期压缩成本的意愿十分强烈。
此外,新一轮补贴退坡将在2019年到来,率先实现降成本的电池企业将在一年半后的再次退坡中占得先机。
2.2、长期因素:实现“油电平价”仍需大幅降本根据测算,动力电池价格在100美元/KWh附近时,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焦点就将转变为其他制造成本方面,即实现油电平价,进而电动汽车才能脱离补贴与燃油车竞争。
目前日电池龙头价格已从10年前的1000美元/KWh以上降至250-300美元/kWh,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但进一步降本的难度变得更大。
2.3、政策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电池成本降至1元/Wh结合各国颁布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到2020年将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大幅下降。
各国拟定的系统比能量目标值普遍集中在200-250kg/wh之间,中国颁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大致相当于150美元/kwh。
日本在100美元/kwh,美国要90-125美元/kwh,欧洲是120美元/kwh,与油电平价目标的100美元/WH均十分接近,亦即各国政策要求到2020年左右电动汽车要实现和燃油车相近的性价比水平。
2.4、产业目标:国际巨头全力降本从产业界角度来看,各家巨头不遗余力专注降本。
特斯拉提出其超级工厂投产将使得电池成本降低35%,从一开始的“成本低于190美元/千瓦时”直降至“不足125美元/千瓦时”。
大众计划将其电池采购成本由2016年的180美元/KWH压缩48%至2020年的93美元/KWH,其中制造与模组成本压缩一半,材料成本压缩40%。
3、降成本路径之一:产能释放突破瓶颈,材料成本有望下降近几年动力电池激增需求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而长期来看,绝大部分原材料并不稀缺,当原材料价格恢复理性后,下游能够削减一定的成本。
而即便原材料价格依旧保持坚挺,部分高价材料占电池成本比重也在逐渐变小,预计不会对整体降成本造成太大影响。
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依然可以继续优化,商业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商业成本将从三方面着手下降:原材料成本端:价格相对动力电池需求弹性较大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供需达到再平衡后价格将步入长期下降通道;钴盐尽管未来存在供给缺口,但预计涨价带来的影响有限。
工艺改进与规模经济:动力电池产量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与良率提升,同时整车端爆款车型出现带来单车电池研发、设计(如BMS)等成本下降;其他路径:梯次利用、模块化设计与纵向一体化。
3.1、锂盐供给端逐渐释放,价格将步入长期下降通道目前正极材料成本占到电芯25%-30%,而正极材料主要由碳酸锂和各种对应的前驱体材料构成,高镍NCM(NCM811)与NCA正极则多由氢氧化锂替代碳酸锂。
前驱体中,钴价对于NCM材料的价格影响较大。
锂盐占电池价格比例在4.5%-8.5%之间,钴盐在3%以。
锂盐方面,选取各条电池主流技术路线的主流车型,对于氢氧化锂/碳酸锂成本占电池价格比例进行测算,结果在4.5%-8.5%之间,NCM与NCA路线锂盐占比较高,NCA路线达到8.44%,而磷酸铁锂与锰酸锂占比较低。
钴盐方面,NCM111路线所含钴元素比例最大,按目前40万元/吨钴价测算,占电池售价比例为2.84%,其余路线钴含量皆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判断钴盐占电池价格比例在3%以,目前量产的主流NCM523与NCM622占比在1.5%左右。
3.1.1锂盐:碳酸锂等待产能释放,氢氧化锂持续吃紧预计碳酸锂未来几年将保持供需平衡,长期来看价格处于高位回落通道中。
氢氧化锂直到2020年仍将维持紧缺状态,2020年以后可能存在供应过剩风险,产能释放速度取决于原料供应,特别是锂辉石的供应量。
氢氧化锂产能紧缺将成为制约高能量密度电池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
氢氧化锂可通过碳酸锂转产得到,代价在2万元/吨的水平,因此与碳酸锂价差将保持相应的平衡态势。
锂盐价格对于电池成本影响有限。
假设未来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下跌20%,电池价格将下降0.9%-1.7%,下降幅度较为有限。
而即便需求端超预期增长,导致锂盐价格保持坚挺,由于其占电池成本比重较小,预计不会给降成本造成太大障碍。
3.1.2钴盐:供给面临缺口,涨价或将持续但影响有限供需缺口将使钴价维持高位。
钴盐供应缺口2017年持续扩大:2017年缺口将达到4300吨的量,预计将持续至2019年。
目前3C电子产品依然是钴下游最重要的领域,3C电子出货量若下降则对钴价造成较大压力。
整体来看,供需缺口将使钴价在未来几年维持在高位水平。
预计钴价上涨对三元电池影响有限。
虽然目前高镍三元材料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但绝大部分厂商已进入从532向622转移的阶段,未来过渡到811后,单位用钴量将明显减少。
根据前述测算,高镍NCM811路线中钴盐占售价比不到1%,因此未来高镍三元时代到来后,钴价上涨将不会对降成本起到太大影响。
3.2、规模效应带来成本进一步下降兴业证券认为相较有限的压缩原材料成本,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降成本更为切实可行,这也是国企业近期集中堆砌释放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规模效应不仅包括电芯环节产能利用率与良率提升带来的电芯成本下降,也包括整车端单车出货提升带来的研发投入、设计成本以及PACK和BMS等环节下降。
3.2.1电芯规模化生产与良率提升经对比分析,电池售价与良率几乎呈线性关系,随着良率提升,电池价格直线下降。
目前我国自动化程度较好的高端产能良率在90%,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能良率在80%,随着行业逐渐淘汰低端过剩产能与高端产能良率进一步提升,未来成本会有小幅下降空间,大约对应良率每提升1%,成本同幅度下降1%左右,提升至95%对应5%成本降幅空间。
电池售价与产能利用率(下称Ut)的关系分为几个阶段,产能利用率小于20%时,电池价格随着Ut提升快速下降,而之后相对平缓,Ut在50%时对应价格在350美元/KWH,90%对应330美元/KWH。
考虑到15/16年Ut已经达到相对的高点,这一块未来的空间比较有限。
兴业证券认为不必过度担忧产能过剩导致Ut下降,原因在于未来几年的产业高景气度使得Ut保持在50%以上问题不大,而50%-100%区间售价相对于Ut的敏感性已经不强。
3.2.2爆款车型实现PACK与BMS定制成本摊薄电池组中的PACK与BMS环节需根据不同车型需要进行针对性研发,具备较强的定制化属性,难以像电芯环节一样通过规模化量产来实现成本下降。
要降低PACK与BMS环节的成本,切实可行的路径是打造爆款车型,从而摊薄附加在每辆车的研发与定制成本。
Model3成为爆款是特斯拉降低单车成本实现盈利的先决条件。
以特斯拉Model3为例,由于Model3电池组选用高比能量的NCA正极材料,并采用20700单体电芯,整体散热性能较差,其安全性能需要在PACK与BMS环节加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