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复习训练: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练案49古代中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练案49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练案49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练案49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9讲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2018·河南安阳一模)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
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错误!( C )表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解析]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二者所涉及的都是唐代史实且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此通过材料我们无法得出一种对比式的结论,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我们无法判断唐代文学家创作题材的范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中,北方文学家在数量上占有着较大的优势,唐代文学人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学创作区域,这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2. (2018·山东、安徽名校联考)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四大发明2、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原因:①政治: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制度最先进的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稳定,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②经济: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③教育:统治者重视教育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④外交: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
⑤民族关系: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②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③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1、书法艺术(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秦通行)(秦末)(汉)(汉末)(晋)(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2、绘画(1)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③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
3、京剧的产生:⑴形成:①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80PPT
2.数学成就
3.天文历法成就 (1)天文学 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古代中国创制了浑仪、简仪等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2)历法 ①夏朝时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并参与编撰《大衍历》 。
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政治
碍。
。
中国
西方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 思想
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 文化
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推动科技发展。
政府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 政府重视教育、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殖民 政策 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扩张,建立世界市场。
思维拓展
古代中国天文历法发达的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的帝王提供“奉天承运”的依据,宣示统治政权的正统性与
合法性。
3.政府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进行研究。
4.许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4.农学成就
成就
作者
地位(影响)
《氾胜之书
》
西汉的氾胜之 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齐民要术
生和发展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 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 因及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 展的关系
文学艺术发展与时代的 联系
影响艺术创作与发展的 因素
书法绘画体现出的中国 艺术的特点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 关系
2018全国卷Ⅲ,T26
2016天津高考,T12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冲刺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命题趋势探秘】【高频考点聚焦】◇考点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梳理】1.四大发明(1)造纸术:成就:西汉前期已有了纸;105年,东汉①改进造纸术。
影响: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成就: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使用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3)火药:(4)指南针:成就:战国时期发明的⑥“”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后来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数学、天文和历法(1)数学:《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天文:编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⑩《》。
仪器制作:古代中国创造了如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夏朝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⑪“”。
元朝时郭守敬编写的⑫《》,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
3.农学和医学(1)农学著作: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其中⑬《》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医学著作①西汉编定的⑭《》,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⑮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③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⑯“”。
[误区警示]中国古代科技素称发达,但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而且以总结性为主,发展停滞;西方此时则是近代科技的兴起,以创新、理论性科技为主。
[参考答案]①蔡伦②活字印刷术③文艺复兴④唐末⑤骑士⑥司南⑦航海⑧算盘⑨哈雷彗星⑩《石氏星表》⑪殷历⑫授时历⑬齐民要术⑭黄帝内经⑮中医临床学⑯万世宝典⑰东方药物巨典【核心考点讲练】1.中国四大发明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指南针:为古代中国对外沟通与交流、地质勘探等活动带来了方便。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人教版)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一、选择题1.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头使用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 .活版在四大制造中毁灭最晚解析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头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
A、B、C三项表述错误。
造纸术毁灭干西汉、指南针毁灭干战国、火药毁灭于东晋,活字印刷术毁灭于北宋,在四大制造中活版毁灭最晚。
答案 D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沟通也格外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受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进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挨次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解析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头,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答案 C3.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制造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①祖冲之②郭守敬③孙思邈④王祯⑤僧一行⑥刘徽⑦贾思勰⑧张仲景A.①⑥B.②⑤C.③⑧D.④⑦解析祖冲之、刘徽在数学圆周率的计算方面成就巨大;僧一行、郭守敬在天文学方面成就巨大;孙思邈是唐代的名医,后世尊其为“药王”,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王祯和贾思勰是出名的农学家。
答案 C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制造出辉煌绚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才智制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沟通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擅长使用但不会制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取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解析本题以一句谚语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意在考查同学的分析和理解力气。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练课时作业提升练 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潍坊模拟)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解析】选B。
《后汉书》中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不能说明其不可信,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考古发现了西汉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纸,说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代,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纸的用途,故C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造纸术的传播,故D错误。
2.(2020·福州模拟)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
这反映出我国(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解析】选A。
由农学著作统计简表可知,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农书问世,说明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故A符合题意;从表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态度,B错误;表格中没有全部学术情况统计,C不符合题意;只有农学著作发展,不能证明古代“农本”“思想日益完善”,D错误。
3.《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
《诗经》的传布(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B.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解析】选D。
根据材料“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可知,《诗经》在各诸侯国也广泛传播,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选D;结合所学,《诗经》主要通过传唱来记载,故排除A;由大量民歌构成的《诗经》并不能普及平民教育,故排除B;《诗经》的传布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但无法看出是否能维持天下共主地位,故排除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达标检测: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人民版) Word版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2湖北联考)1724年(雍正二年)的《圣谕广训》规定:“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属不经,因其人通晓历数,故国家用之。
尔等不行不知也。
”此规定( )A.表明清朝实行了宽松的宗教政策B.有利于西方科技学问传入中国C.表明清朝高度重视西方先进科技D.有利于“东学西渐”2. (2022·黑龙江大庆模拟)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
中国文字的由来,生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
”这里鲁迅告知我们( )A.汉字是史官胡乱制造的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制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制造的3. (2022平顶山模拟)出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当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或是他们始终主见,争辩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精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争辩人类唯有争辩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争辩,不重科技的争辩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进展D.对自然界的争辩是无法穷尽的4. (2022广东联考)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见“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5. (202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制造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制造”是指( )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6. (2022·天津联考)阅读古代中国出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姓名朝代著作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郭守敬元朝《授时历》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亲热相关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进展保障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8.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2021版高考历史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人民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提升练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潍坊模拟)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解析】选B。
《后汉书》中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不能说明其不可信,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考古发现了西汉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纸,说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代,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纸的用途,故C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造纸术的传播,故D错误。
2.(2020·福州模拟)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
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主要农学著作战国《神农》《野老》秦汉魏晋南北朝《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隋唐两宋《耒耜经》《农书》《耕织图》元明清《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解析】选A。
由农学著作统计简表可知,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农书问世,说明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故A符合题意;从表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态度,B错误;表格中没有全部学术情况统计,C不符合题意;只有农学著作发展,不能证明古代“农本”“思想日益完善”,D错误。
3.《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
《诗经》的传布(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B.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解析】选D。
根据材料“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可知,《诗经》在各诸侯国也广泛传播,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选D;结合所学,《诗经》主要通过传唱来记载,故排除A;由大量民歌构成的《诗经》并不能普及平民教育,故排除B;《诗经》的传布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但无法看出是否能维持天下共主地位,故排除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练习题
第32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真题对应练1.(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灌溉工具变革;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草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2.(2015·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3.(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4.(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5.(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6.(2015·福建文综·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xx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1.(xx·北京通州摸底·5)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xx·丰台期末·6)xx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源自东晋葛洪的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与此书性质相同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皇帝内经》 D.《本草纲目》3.(xx·昌平期末·7)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
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
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 A.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4.(xx·昌平期末·3)唐朝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多出身于中下层,他们对社会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往往怀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
下列唐诗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D.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5.(xx·东城期末·6)xx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
新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A卷(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
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
这表明当时A.社会分化加剧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C.民本思想盛行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2.老子指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材料表明老子A.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B.主张对百姓要仁义、宽待C.认为人类无法战胜大自然D.强调顺应天道,自然无为3.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主张相吻合的是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C.兼爱、非攻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
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5.《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
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B.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C.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D.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6.《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含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含解析)(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发展历程及外传意义。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着重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成就、代表人物及时代特点。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文学成就及其特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突出考查秦汉至明代中国古代地方戏曲的演变、清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名师点击】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
古代中国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
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灿烂辉煌。
【知识网络】1、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一)中国古代的科技2、四大领域(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1、书法(二)中国古代的艺术 2、绘画3、戏剧(三)中国古代的文学: 1、源头:西周——春秋(诗歌)2、创新:战国(楚辞)3、新发展:汉朝(汉赋)4、成熟:唐朝(唐诗)5、通俗化:宋朝(宋词)6、元朝:元杂曲7、明确:章回小说【考点详解】一、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1、造纸术:(1)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2)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4)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2)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3、火药(1)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2)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新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小题必练1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高考历史小题必练1.(2020·天津卷)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
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
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
2.(2020·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后,……以沉郁悲壮的情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唐时期的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为主,而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逐渐由盛转衰,唐诗主要以沉郁悲壮色彩为主,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项错误;唐诗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夸大唐诗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没有强调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汉代成书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讲到了丈量土地面积,计算方仓、圆仓的容积,测量距离远近,计算筑城、凿渠的土方的方法等等。
2021年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21年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东都事略》记载:“(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这说明宋代A.出版业放任自流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C.印刷术空前发展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谶谣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
这说明谶谣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准确预知历史的走向C.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D.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3.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由此得出A.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B.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C.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D.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4.一方面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5.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
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D.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6.《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题演练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题演练【高考题组】高频点1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还魂纸实际是将废纸重新作为造纸原料予以利用,但在江南地区没能被接受,制造工艺省却了煮浸这一环节,降低了成本,所以②④正确,故选C。
2.(xx·江苏单科·T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选C。
在冯道的主持下,开始将儒家经典刻版印刷,并不能说明他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A 错误。
材料中并没有活字印刷的描述,B错误。
材料中有“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的表述,D错误。
3.(xx·北京文综·T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选B。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初年,标志着中国数学体系开始形成;罗马法是罗马法律的泛称,故B正确。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在汉代,但日心说是16世纪中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C不正确。
《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所著,《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故D不正确。
4.(xx·天津文综·T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复习训练: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20陕西西安中学期中检测]“算经十书”是汉至唐十部著名数学著作的总称,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一直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科技( )A.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科技B.为国家政权的统治服务C.得益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有理论总结且影响深远2.[2020浙江十校联考]《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下列对此技术解读正确的是( )A.唐代已运用此项技术印制佛经B.在四大发明中其影响最为久远C.由宋代平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D.经海路由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方3.[2020山东烟台期中检测]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
这一做法( )A.开创了全面学习西方科学的先例B.体现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C.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4.[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调研]史载,宋代“说话”有四种“家数”:小说、讲史、说经、合生(或说诨话),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影响最大。
取材史书,铺陈而来的讲史受正史影响较大,为后来《三国演义》等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借鉴。
据此可知,宋代“说话”“家数”( )A.受到了传统文艺的制约B.体现出生产关系发生急剧变动C.助推了文学体裁的创新D.促进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型5.[2020山东滨州检测]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据下图可知( )A.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C.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D.市民阶层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6.[2020四川成都七中期中检测]一般认为,魏晋以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1 科技成就1.[2020湖北部分学校起点考试]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医学方面,印度眼科医术,大秦(东罗马)、波斯一带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等传入。
药学方面,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等传入。
这说明唐代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2.[2018全国卷Ⅲ,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3.[2016天津文综,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6分)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20陕西西安中学期中检测]“算经十书”是汉至唐十部著名数学著作的总称,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一直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科技( )A.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科技B.为国家政权的统治服务C.得益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有理论总结且影响深远2.[2020浙江十校联考]《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下列对此技术解读正确的是( )A.唐代已运用此项技术印制佛经B.在四大发明中其影响最为久远C.由宋代平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D.经海路由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方3.[2020山东烟台期中检测]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
这一做法( )A.开创了全面学习西方科学的先例B.体现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C.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4.[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调研]史载,宋代“说话”有四种“家数”:小说、讲史、说经、合生(或说诨话),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影响最大。
取材史书,铺陈而来的讲史受正史影响较大,为后来《三国演义》等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借鉴。
据此可知,宋代“说话”“家数”( )A.受到了传统文艺的制约B.体现出生产关系发生急剧变动C.助推了文学体裁的创新D.促进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型5.[2020山东滨州检测]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据下图可知( )A.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C.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D.市民阶层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6.[2020四川成都七中期中检测]一般认为,魏晋以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士人群体关注点的变化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7.[2020福建永安一中、漳平一中第一次联考]下图中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
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接近顾恺之的“春蚕吐丝”。
这反映了唐朝( )A.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D.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8.[2020内蒙古赤峰二中检测]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在画作上写字题诗,但一般不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在画作上题诗写字有时有百字数十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B.强调书画同源的特点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9.[2019湖北武汉检测]明朝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
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
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
勾画时用“法令纹”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来展示人物性格。
据此可知,京剧脸谱( )A.标志京剧艺术走向成熟B.迎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C.注重描绘人物心理变化D.符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11.[2019福建晋江四校联考]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这说明明清时期( )A.继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B.政府推广使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C.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D.农业呈现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态势12.[2019四川成都三诊]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在当时有利于( )A.印刷术的普及B.市民文化的兴起C.道教的正统化D.书法艺术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3.[2019广西八市二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宋太祖亲自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
嘉祐六年,编成《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
宋代还依前朝设立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
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药局实行单双日轮流启闭制度,启则卖药,闭则清算前日卖得的药钱,晚上有人值班,若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值班者要被杖责一百。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
宋徽宗崇宁年间,全国财政年收入六千万缗,其中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可见官办药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郭慧《宋代药政革新的社会影响研究》材料二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莱顿。
西尔维斯在这里确立了临床传统。
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病害和疾病。
伯尔哈韦的热忱感染了他的学生,使他们终身不懈。
他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
1799年,马修·贝利写成《病理解剖学图谱》,这是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
当贝利于1823年去世时,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已在英国扎下根来。
在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
——摘编自[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7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医学发展对今天的启示。
(6分)14.[2019河南十所名校一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
科学技术及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
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主编《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D“算经十书”是对汉至唐数学成就的总结,“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科技重视理论总结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与西方科技的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科技”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服务的对象,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材料对此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
2.C本题考查宋代的活字印刷术。
材料“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故C项正确。
唐代运用雕版印刷术印制佛经,A项错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的是造纸术,B项错误;活字印刷术经陆路由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方,D项错误。
3.B本题考查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当时并没有全面学习西方科学,A项说法错误;由材料“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可知,当时有人学习西方的数学理论,体现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项误读材料。
4.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讲史……为……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借鉴”可知,C项正确。
A项中的“制约”与题意不符,排除;B 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宋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程朱理学,宋代“说话”“家数”并未促进其转型,D项错误,排除。
5.B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传播方式有版籍传播和曲艺传播两种,读者分为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人们可以通过购买、转借、租赁文本,听书、看戏等方式了解小说内容,可见明清小说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故选B项。
其他三项根据材料均无法推断出来,故排除。
6.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时局动荡,士人群体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转而关注形神之美和形质之美,书法作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审美功能更加突出,故选B项。
7.C本题考查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题中菩萨像的绘画方法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接近顾恺之的绘画风格,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唐朝时国家统一密不可分,C项符合题意。
从菩萨像中无法看出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A项不正确;仅由一幅菩萨像无法说明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B项不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唐朝绘画忽视法度,D项不正确。
8.C材料中从“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到“宋人开始在画作上写字题诗”再到“元人……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使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更能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天人合一、书画同源的相关信息,故A、B两项排除。
9.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
由“昆剧……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继续北上到达北京”可知,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传播,这种文化的交流传播与交通状况有一定的关系,D项正确。
10.C由材料可知,京剧脸谱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变化,故C项正确;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A项材料无法体现;迎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京剧内容的变化,材料没有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京剧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11.A材料中农书的内容来自农业生产经验,说明明清时期继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故A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推广”,故B项错误。
从表中无法看出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C项错误。
D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
12.D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修行道教的方式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市民文化兴起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是儒学,C项排除。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嘉祐六年,编成《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依前朝设立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若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杖责一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