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参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参考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参考
篇一:《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章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3)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2、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脉络,给课文划分结构段。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具准备
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的录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放录音《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曾经来过
......
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

歌中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在她大
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丹顶鹤,她滑进了沼泽地......这位丹顶鹤女孩叫徐秀娟,是我国首位环保烈士。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一位普通老人与环保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名字叫《老人与海鸥》。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课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生提出质疑,老师适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生通读课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4)理解“褪色、嘬、抑扬顿挫、歇落、滇池、守灵、漩涡”等词语的意思。

5)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体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一段(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第14—19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3、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示出来。

2)小组交流。

(1)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2)当老人死后,海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

4、小结
1)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海鸥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5、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2、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动物与人的真情。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嘬起嘴向鸥群呼唤。

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

抓住“扫”字,说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

海鸥飞翔的美丽,使人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呼唤着自己的儿女。

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根海鸥相伴。


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对海鸥的爱。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

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

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4)指名朗读1—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3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鸥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来
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感情。

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的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i为老人守灵。

这样的场面们,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4)“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

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交流收集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3)你身边有没有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人。

4、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你最感动的部分。

2)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反思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

《老人与海》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

这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

《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地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

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感知水平,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5、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而本课的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为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引导: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接触到这个文本,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丹顶鹤姑娘的故事。

因为那个故事深地感动了我,那一首《丹顶鹤的故事》曾深深地震撼了我。

所以,我以这首歌曲开篇,是为了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人与动物美好的感情之中,为教授本文作好铺垫。

2、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节:“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从1-13节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

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

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寻找中心句时并没有一下子找到,现在想来,可能是教师太过心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毕竟文本还是比较长的,或者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提问方式:课文的哪一小节写清了老人与海鸥的关系?这样指向性就更明确了。

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
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

我把这些内容分成四大块,也就是课件上出现的四段话,这四段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

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
的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动作的字词。

并采用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

在教学10—13节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

篇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3、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1——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

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

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指导朗读,感
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二)学习14-19自然段
1、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3、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
的一片深情。


4、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5、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三、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自我反思: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友谊,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之令人动容。

全文以爱为主线,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上。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出两个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

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

当学生交流“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当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
俭。

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并让学生想象老人与海鸥会亲昵的说些什么……,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第二幅画面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此。

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

在初步朗读后,这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时刻。

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我充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体验、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体会自己在失去亲人的那一刻的情感,使之与文本产生同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尽可
能的进入海鸥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海鸥对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紧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这条线索,从两幅画面入手,让学生从文中画出海鸥表现的语句,并试着分析、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因为故事生动感人,海鸥也具有像人一样的情感,所以,学生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另外,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深刻理解海鸥的种种表现,更利于学生认知的提升,感情的升华。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学时,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创新,突出亮点,可课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钟是难以达成的,为把握时间而去进行的教学,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词句学生体会的不够到位,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给一些中等偏下的学生留下很充裕的时间去思考,给课堂留下了些许的
遗憾。

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还不够,课堂中引导学生读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情感没有全部被激发起来。

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对老人的敬仰之中。

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唉!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超越自我,努力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尤其是关注孩子的思维展示。

同伴互助:
教学中,教师从整体把握教材,注意了文本段落间的联系。

如第12小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了”表明时间之久,“每天必来”说明了任何困难阻拦不住老人。

这句话在前面“老人喂鸟”、“亲昵取名”、“亲密交谈”等几个镜头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说明了老人爱海鸥之深。

把这句话反复出示,并让学生反复读,如此层层深入,使老人的形象以及他爱海鸥的感情,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已越来越受感动。

又如文中第14小节“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此处的省略号,省略掉了十多年来老人与海鸥相伴的场面。

为了让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心灵,也为了让孩子们更能理解海鸥们的行为,此处出示老人喂海鸥的句子。

最后一小节“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再出
示老人喂鸟的图片,出示老人外貌描写和喂鸟的句子,让孩子们看图片,读句子。

相信,如此勾连,老人与海鸥亲密相处的情形,已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学生反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被动等待,贻误了“战机”。

当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时,教师没有很好地进行点拨,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

“被动就会挨打”在我身上有了真实地体现。

因此,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专家引领:
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已不是字词句段的单纯教学,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文章的主题、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以及通过语言文字具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落实到本篇课文则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而这又恰恰是学生们在学习语文中感到困惑地方。

因此,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种教学目的,希望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为何强调“运用了写作中的什么描写方法”?如上文中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对话描写”等。

我认为这是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的最好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以后的写作才知道从哪方面去写。

一直以来,六年级同学升到七年级学习语文就会有刚开始的不适应,
进而影响同学们语文的成绩和学习兴趣。

这就是我们说的“中学和小学的衔接问题”,所以我门要重视作者表达方法的重要性,也就是新课程标准的语文的工具性,做好衔接工作。

篇三: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褪色、亲昵、企盼、瞻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等词语;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基本课型:教读感悟课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主人公在翠湖公园里的塑像图片。

教师叙述并质疑:同学们,这就是昆明翠湖公园里老人的塑像,在你们的心目中,塑像的主人公应该是些什么人?(生答:英雄,诸如黄继光之类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诸如雷锋叔叔??)
2.图片中的这位老人跟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样,他只是一名普通
的退休工人,像这样由昆明全体市民自发捐款为一个普通人塑像在我们中国还是破天荒头一回!那在这位特殊的老人和这群特别的海鸥之间到底发生生了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随着第21课,一起走进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吧!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课文,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生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每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情,来把老人与海鸥的这种关系写下来的?(指名学生说,教师加以指导)
3.师生交流,总结。

(喂食海鸥,唤唤海鸥,谈论海鸥,海鸥为老人送行)
三、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1.老人和海鸥是联系在一起的,读懂了老人,也就读懂了海鸥。

请同学们重点关注描写老人的第1-13自然段,想一想:老人的哪些做法打动了海鸥,当你找到这些句子时,拿横线划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学生读自己划出来的句子,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句子一:“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