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义务消防员)
义务消防员培训PPT(PPT46页)精选全文
![义务消防员培训PPT(PPT46页)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4804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2.png)
消防的定义及方针
指消灭和预防火灾的发生的工作。消防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江泽民书记的题词: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
发生火情以后怎么办?
一、及时报警 用通讯设备进行报警(报警电话:419或319);亲自口述报警;利用手动报警装置报警
义务消防员培训
发生火情以后怎么办?
义务消防员培训
发生火情以后怎么办?
一、报警的主要内容
1、报清自己的部门、姓名及所用电话; 2、火灾的具体位置; 3、燃烧的物质; 4、火势的大小;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操作图
撕掉铅封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操作图
拔掉保险销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操作图
提起灭火器,拿起喷管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操作图
压下手柄,对准火焰根部点射或连射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操作图
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推进,直至把火扑灭
义务消防员培训
灭火器的摆放要求
铭牌向外摆放在明显位置不影响安全疏散便于取用避免潮湿及腐蚀性的东西稳固牢靠
义务消防员培训
疏散火场物资
疏散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 如:油桶、液化气瓶等。 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 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文物等。 疏散影响灭火的物资。 如:怕水物资、糖、盐、电石等
义务消防员培训
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
义务消防员培训
为什么要进行义务消防员培训?
1、安全经营的需要
2、法律法规的要求
3、做好事故状态的安全处置工作可以减少损失
4、自我完善的需要
义务消防员培训
义务消防队的组成及工作职责
《义务消防员培训》PPT课件
![《义务消防员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ed94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c.png)
目录
• 义务消防员的责任与义务 • 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 消防安全演练与实战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义务17字
义务消防员的定义:义务消防员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过 消防部门培训并参与消防工作的非职业性消防人员。
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义务消防员的权利与义务
义务消防员的权利 依法享受相应的保险和福利待遇。
获得消防部门提供的培训和指导。
义务消防员的权利与义务
参与消防部门组织的活动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获得表彰和奖励,享受相应的社会荣誉。
义务消防员的义务
义务消防员的权利与义务
01
02
火情判断
根据火势、烟雾、燃烧物等判 断火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灭火技术应用
根据火情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和灭火技术,确保快速有效地 扑灭火灾。
人员疏散与救援
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及时 救援受困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现场保护与证据收集
保护火灾现场,收集相关证据 ,为火灾调查提供依据。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 享
。
消防安全演练的评估与总结
评估标准制定
根据演练目标制定评估 标准,以便对演练效果
进行客观评价。
现场评估
对演练过程进行实时评 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
题。
总结反馈
对演练进行总结,汇总 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改
进意见和建议。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演练中的经验和教 训,为今后的消防安全
工作提供参考。
消防实战的应对与处理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压力表、更换灭火剂、清洁 保养等。
消防器材的使用与保养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手册内容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手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ef0e1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b.png)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手册内容消防安全培训知识手册第一章:消防基本知识1.1 消防的定义和作用1.1.1 消防的定义1.1.2 消防的作用1.2 火灾的分类及危害1.2.1 火灾的分类1.2.2 火灾的危害1.3 消防装备及设施1.3.1 消防器材1.3.2 消防设施1.4 火灾扑救的原则和方法1.4.1 灭火原则1.4.2 灭火方法第二章:火灾预防知识2.1 火灾的发生原因2.1.1 电气设备2.1.2 易燃物品2.1.3 人为因素2.2 火灾预防的措施2.2.1 电气设备安全2.2.2 易燃物品存放2.2.3 安全用火2.2.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第三章:火灾逃生知识3.1 火灾逃生的原则3.1.1 保持冷静3.1.2 迅速离开3.1.3 尽量避免烟雾3.1.4 高空自救3.2 火灾逃生的方法3.2.1 呼救3.2.2 安全逃生路线3.2.3 窗口逃生3.2.4 逃生防范措施第四章:消防演练知识4.1 消防演练的目的4.1.1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4.1.2 探索优化逃生路线4.1.3 增强安全意识4.2 消防演练的内容和形式4.2.1 灭火演练4.2.2 逃生演练4.2.3 灾难容忍度测试4.2.4 救援演练第五章:消防法律法规和责任5.1 相关消防法律法规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5.1.3 其他相关法规5.2 消防责任和义务5.2.1 单位消防责任5.2.2 个人消防义务5.3 火灾事故的法律责任5.3.1 刑事责任5.3.2 民事责任5.3.3 行政责任第六章:消防员培训和技能6.1 消防员的职责和要求6.1.1 消防员的职责6.1.2 消防员的要求6.2 消防员的培训内容6.2.1 火灾扑救技能6.2.2 抢险救援技能6.2.3 心理素质培养6.3 消防员装备和器材的使用6.3.1 消防服装和防护装备6.3.2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6.3.3 消防车辆的操作技巧第七章:日常消防安全管理7.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7.1.1 消防责任制7.1.2 安全责任体系7.1.3 事故应急预案7.2 日常消防检查和维护7.2.1 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检查7.2.2 消防通道和出口的保持畅通7.2.3 定期消防安全演练7.3 安全培训和教育7.3.1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7.3.2 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第八章:防火建筑物设计和规范8.1 防火建筑物设计的原则8.1.1 防火分区和分隔8.1.2 防火材料的选择和使用8.1.3 防火通道和疏散措施8.1.4 防火设施设备的规划和布局8.2 防火建筑物的规范和标准8.2.1 建筑设计规范8.2.2 消防设施设计规范8.2.3 室内装修和家具的防火标准第九章: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9.1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9.1.1 死亡和伤害事故9.1.2 财产损失事故9.1.3 历史重大火灾事故9.2 事故发生原因和教训9.2.1 管理不善导致火灾事故9.2.2 设施设备不合格引发火灾9.2.3 违法行为引发火灾事故9.3 消防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9.3.1 加强火灾防控意识9.3.2 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9.3.3 加强消防安全监管第十章:消防技术和研究进展10.1 现代消防技术的发展10.1.1 智能化消防系统10.1.2 远程监控和报警技术10.1.3 灭火剂和灭火装置技术10.2 消防科学研究的进展10.2.1 火灾动力学研究10.2.2 防火材料和构件研究10.2.3 消防工程设计和规范研究附录:附录一:消防安全检查表附录二:消防器材使用说明书附录三:消防演练计划表附录四:火灾事故报告模板本手册共计6000字左右,涵盖了消防安全培训的各个方面,包括消防基本知识、火灾预防、火灾逃生、消防演练、消防法律法规和责任、消防员培训和技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防火建筑物设计和规范、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消防技术和研究进展等内容,旨在提高读者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04f40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c.png)
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教材一、消防员的背景和职责作为一名消防员,背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
消防员的主要职责是预防火灾、灭火救援、应急救护和宣传教育。
消防员既要具备扑救火灾的技能,也要具备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的能力。
二、火灾的成因与防范1. 火灾的主要成因火灾是由可燃物、氧气和火源三要素同时存在所引发的。
常见的火灾成因包括电气设备故障、明火使用不当、火源接触可燃物、人为失误等。
2. 火灾的防范措施- 安全用电:合理布局电器、定期检查电线电路、不乱拉乱扯电线。
- 防止明火:正确使用、存放和熄灭明火,禁止乱放烟蒂。
- 防范漏电:定期检查电线插座,不随意增设插座。
- 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分区存放、防火储存,绝不随意堆放。
三、消防器材的介绍与使用方法1.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电器设备、油类和普通物质的火灾,使用时挥动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 水灭火器:适用于纸张、木材等一般可燃物的火灾,使用时拔掉保险销,对准火源喷射水流。
-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使用时拔掉保险销,对准火源喷射二氧化碳。
2.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打开消防栓箱门,解开锁具。
- 拧下盖板,插入消防栓钥匙并旋转,取下护盖。
- 连接水带并扭紧接头。
- 打开消防器具之前,确认水压是否正常,然后将水带对准火源。
四、火灾逃生与自救技巧1. 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火势,选择合适的逃生通道。
- 躲避烟雾:低姿势贴近地面行动,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
- 就近逃生:遇到火灾时,尽量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和集合地点逃生。
2. 火灾自救技巧- 找准安全出口:如果无法逃离火灾现场,应通过门窗等通风口呼救,并采取阻隔烟雾的措施。
- 封堵门窗:借助湿毛巾等物品封堵门缝、门缝下方的空隙,防止烟气侵入。
- 求生救援:用手机或纸条等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五、消防员的装备和培训1. 消防员个人装备- 防护服:采用阻燃材料制作,具备防护火焰和高温的功能。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bfe73e7ddccda38366baf60.png)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容一、课程项目:消防理论知识培训、消防技能培训、消防走火实战学习培训。
二、培训目的: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司安全工作,让全体义务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及灭火、疏散和逃生等技能,提高全员安防意识确保公司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培训地点:四、培训式:授课讲解、案例分析、动作示、个人操作。
五、授课人:六、受训人员:全体义务消防员。
七、培训容:1、公司围及部环境的了解。
2、消防理论知识培训。
3、消防技能培训。
4、灭火、走火演练培训。
5、火险处理程序。
课程详细容:一、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1、控制可燃物2、隔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
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
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
义务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PPT
![义务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388c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7.png)
目录
• 义务消防员的责任与义务 • 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 灭火救援技能与战术 • 消防安全意识与宣传教育 • 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01
义务消防员的责任与义 务
义务消防员的定义与职责
01
义务消防员是指经过培训和认证 ,自愿参与消防安全工作的非职 业性消防人员。
02
义务消防员的职责包括:参与火 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协助开展消 防宣传教育,参与消防安全检查 和评估等。
利用媒体平台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平台,发布消 防安全知识和信息,扩大 宣传覆盖面。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效果评估
调查问卷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 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宣传 教育活动的评价,从而评估宣传
效果。
观察与反馈
观察义务消防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 现,收集反馈意见,评估培训和宣 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了解在火场中如何根据火势和现场情 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以及如何与其 他消防员协同作战。
灭火器操作方法
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步骤,包括拔 掉安全别针、选择合适的喷射方式、 保持安全距离等。
消防水带的铺设与战术
消防水带类型与用途
了解不同类型消防水带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如单口、双口、多功 能等。
水带铺设技巧
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火灾事故发生率和处 理效果,评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 长期效果。
05
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火灾事故案例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案 例进行分析,如高层建筑火灾、工厂 火灾等,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火势 蔓延的过程以及造成的损失。
案例分析重点
分析火灾事故中的起火原因、火势控 制和救援措施,总结经验教训,提高 义务消防员对火灾事故的应对能力。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a54e7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8.png)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灾害,它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不仅会使人丧命、烧伤,还会释放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火灾的危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火灾。
第二章:火灾的预防
1. 日常防火措施
火灾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疏忽造成的,例如未关好家用电器、随意乱丢烟蒂等。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防火,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火灾的发生。
2. 安全用电
电器是火灾的主要隐患源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使用电器、避免插座过载,确保电器线路安全可靠。
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理
1. 火灾的应急逃生
当发生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沿着安全逃生通道有序撤离,切勿慌乱和拥挤。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在初期火灾阶段,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结语
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火灾防范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大家加强对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应对火灾危险。
专兼职义务消防员培训
![专兼职义务消防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847cad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1.png)
伤员转运
在专业救援人员指导下,将伤 员转运至安全区域或医疗机构
进行进一步救治。
后续治疗与康复
根据伤员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药物治
疗和康复治疗等。
06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消防法律法规解读
01
消防法律法规概述
介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体系、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帮助专兼职义务
消防员全面了解消防法律法规的框架和内容。
积极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对消防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 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 到专兼职义务消防员的 队伍中来,共同维护社
会的消防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对烟雾和高温
在烟雾和高温环境下,应采取低姿 行走、用湿布捂住口鼻等措施,减 少有毒气体的吸入和高温灼伤的风 险。
应对被困情况
如果被困在建筑物内,应保持冷静 ,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界求救 ,同时寻找可利用的逃生通道或避 难场所等待救援。
05
现场急救与医疗救护
现场急救原则及步骤
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可能使重伤员尽快脱 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运送。
消防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是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途径,需要专兼职义务消防员发 挥积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加强消防力量 建设。
专兼职义务消防员职责
专兼职义务消防员是指在平时工 作、生活之余,自愿参加消防培 训、参与消防工作的社会人员。
他们的职责包括协助开展消防宣 传教育、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扑源自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01
02
03
04
完善培训体系
不断完善专兼职义务消 防员的培训体系,提高 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baac5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2.png)
02
引入先进的培训技术和设备,提高培训效果
04
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发展趋势
培训内容多样化:包括消防知识、技能、体能等多方面培训
01
01
02
03
04
培训方式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体系完善: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培训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提高消防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消防设施的使用: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救援技能
灭火技能: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方法
疏散技能:学会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急救技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破拆技能:学会使用破拆工具,如液压钳、扩张器等,进行障碍物清除和救援
疏散技能
消防标志: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
消防通道: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
消防演练: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法律法规知识
2
消防管理条例:具体规定消防工作的管理措施
3
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对消防设施的设置、维护和管理进行规定
1
消防法: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4
消防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寻找逃生路线:观察火势,寻找最近的逃生出口
02
捂住口鼻: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03
低姿前进:尽量保持低姿,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04
切勿乘坐电梯:火场中电梯可能无法使用,应选择楼梯逃生
05
报警求助:及时拨打119报警,寻求专业救援
06
6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ffc5e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d.png)
消防栓保养与维护
定期对消防栓进行检查和 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消防器材的保养与维护
消防器材日常检查
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确保器材完好无损。
消防器材清洁与保养
对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洁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消防器材维修与更换
发现器材损坏或老化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使用安全。
03
消防安全意识培养
火灾预防与控制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目 录
• 消防基本知识 • 消防技能训练 • 消防安全意识培养 • 消防演练与模拟训练 • 消防法律法规与标准
01
消防基本知识
火灾的起因和类型
总结词
了解火灾的起因和类型是预防和应对火灾的基础。
详细描述
火灾的起因多种多样,包括人为因素(如纵火、吸烟等)和自然因素(如闪电、自燃等)。根据不同的物质燃烧 特性,火灾可分为A、B、C、D、E五类。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扑救方法和消防器材选择上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火灾 的起因和类型对于消防员来说至关重要。
消防条例
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消防安全条例, 包括但不限于《XX省消防条例》、 《XX市消防条例》等。
消防规章
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发 布的消防规章,如《消防安全责任 制实施办法》等。
消防安全标准与规范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了解和掌握国家及行业发布的消 防安全技术标准,如《建筑防火 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
掌握火灾预防的基本知识,如定 期检查消防设施、禁止乱丢烟蒂
和火柴等行为。
学习如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 物和消除点火源,以降低火灾发
生的可能性。
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和扑救 方法,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火场逃生与自救
义务消防员培训资料
![义务消防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02f6f5fab069dc5022017e.png)
义务消防员培训资料一、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什么叫火灾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凡是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称为火灾。
2.火灾的预防就是防止燃烧条件的形成。
3.火灾的扑救就是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消失。
4.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五类及应使用的灭火器材。
一类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类指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沥青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三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四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燃物的火灾,可用干沙式铸铁粉末;五类指带电物体火灾,可用一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禁止用水)。
5.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A.可燃物按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
B、助燃物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分子结构中含有氧元素,卤素,无机酸根及过氧化物等。
C、着火源: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核能等。
6.着火: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7.燃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燃点或着火点。
8.着火源温度:火柴焰:500-600℃;机械火星:1200℃;煤炉火焰:1000”C;烟囱飞火:600℃;碳与水反应:600-700℃;气体灯焰:1600-2100℃;酒精灯焰:1180”C;煤油灯焰700-900℃;植物油灯焰:500-700℃;蜡烛焰:640-940℃;焊割火星:2000一3000℃;汽车排气管火星:600-800℃。
9.烟头的中心温度一般在700-800度左右,蚊香的燃烧温度也达700度,均属于纹帐、木材及棉、麻等许多物品的燃点。
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51c2a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d.png)
救能力。
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报警
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拨 打火警电话报警,并告 知起火地点、火势和燃
烧物等信息。
初期扑救
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尽 可能利用现场的灭火器 材进行初期扑救,控制
火势蔓延。
组织疏散
迅速组织现场人员疏散, 引导人员有序逃生,避
免恐慌和混乱。
协助消防救援
为消防队员提供现场信 息,配合消防队员进行
灭火和救援工作。
紧急疏散和逃生方法
熟悉疏散路线
在日常工作中,熟悉自己所在 场所的疏散路线,了解安全出
口的位置。
保持镇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和镇 定,不惊慌失措,迅速判断最 佳逃生路线。
低姿势行走
在烟雾弥漫的情况下,尽量保 持低姿势行走,用湿布捂住口 鼻,以减少吸入有害烟雾。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总结词
掌握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是及时扑灭初起火灾的关键。
详细描述
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器材之一,根据不同的灭火剂可分为干粉、气体、泡沫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扑 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确保安全有效地 扑灭火灾。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
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完好有效,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 隐患。
消防安全培训计划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义务消防员的工作岗位和职 责,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培训计 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和方式。
定期开展培训
定期组织义务消防员参加消防安全 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考核与评估
02
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
火灾预防措施
消防员全集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员全集消防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e461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a.png)
消防员全集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员全集消防安全知识第一部分:火灾的基本知识第一章:火灾的起因和发展1.1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火灾是指可燃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热、光、烟及有害气体的现象。
根据火灾起因和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以将火灾分为自然火灾、人为火灾和意外火灾等不同类别。
1.2 火灾的起因火灾的起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燃物质: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2)热源:如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3)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4)可燃物质的存在状态:如气体、液体、固体或粉尘等。
1.3 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点火阶段:指火焰出现前的火灾爆发前期;(2)扩展阶段:指从起火点扩散到其他区域的过程;(3)成燃阶段:指火势逐渐蔓延并形成燃烧系统的过程;(4)燃烧阶段:指火势达到最大,并维持一定的燃烧强度。
第二章:火灾的防控措施2.1 火灾的预防(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火灾防范意识;(2)落实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3)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确保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灭。
2.2 火灾处置的基本原则(1)救援优先原则: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2)集约化原则: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3)人员专业化原则:消防员应当具备专业技能,在火灾现场的处置中担任核心角色。
第二部分: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三章: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3.1 消防器材的分类消防器材可以分为便携式消防器材和固定式消防器材两大类。
便携式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固定式消防器材包括喷淋系统、灭火器自动启动系统等。
3.2 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1)正确使用灭火器: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灭火场合,掌握正确的灭火技巧;(2)定期检查灭火器:包括检查灭火器的外观、压力和剩余灭火剂等;(3)定期维护灭火器:包括更换灭火剂、清洗灭火器外壳等。
《义务消防员职责》PPT课件
![《义务消防员职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3d1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7.png)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灭火器等。
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火灾的起因与预防
灭火器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灭火器在有效期内,了解如何更换灭火器内的干粉或充气。
总结词
火灾报警与应急疏散的组织与实施
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火灾的起因与预防
火灾报警的及时性
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通知相关 人员。
06
义务消防员的荣誉与责 任
义务消防员的社会地位与荣誉
义务消防员的社会地位
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守护者,义务 消防员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荣誉 。
VS
义务消防员的荣誉感
通过参与消防救援工作,义务消防员能够 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增强个人荣誉感和 归属感。
义务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
灭火救援
义务消防员有责任参与灭火和救 援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火场指挥
在火场救援过程中,消防指挥 员需保持冷静,合理调配资源 ,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灭火战术与技巧
进攻战术
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控制火势蔓延,消灭火源。
防守战术
在无法控制火势的情况下,采取防守措施,保护重要设施和人员安全。
灭火战术与技巧
• 交替战术:进攻和防守交替进行,根据火场情况灵活应对。
灭火战术与技巧
02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清 洁、润滑和保养,防止 设备损坏和锈蚀。
03
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 验和更换,确保其使用 效果和使用安全。
04
建立消防设施与器材的 档案,记录其购置、使 用、维修等情况,方便 管理和维护。
05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消防安全宣传的方式与内容
宣传方式 制作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宣传片等;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d98b3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f.png)
火灾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原因调查
学习如何对火灾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找出火灾发 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事故处理
了解和掌握火灾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如火场清理、 事故责任认定等。
05
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
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火灾原因分析
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进 行深入剖析,探究火灾发生的原 因,为预防类似火灾提供借鉴。
枪角度和水量等。
掌握在灭火过程中如何避免水带 扭曲、折叠等影响水流的情况, 以及如何处理水带破裂等紧急情
况。
紧急救援和自救技能
学习如何进行心肺复苏(CPR) 等紧急救援技能,以及在遇到紧 急情况时如何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掌握在火场中如何进行自救,包 括如何躲避浓烟和高温、如何寻
找避难所等待救援等。
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利用消防 器材进行自救,如使用灭火器扑
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
总结词
掌握常见的消防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火栓、灭火毯等,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确使用这些器材进行灭 火和救援。
详细描述
义务消防员需要了解常见的消防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火栓、灭火毯等。他们需要掌握这些器材的使 用技巧和适用范围,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灭火和救援。此外,义务消防员还需要了解 这些器材的保养和维护知识,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 分析其优缺点,以便在实际操作中 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灭火方法。
救援经验总结
总结案例中救援工作的得失,提炼 出有益的经验教训,提高义务消防 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模拟火场实战演练
火场逃生演练
紧急情况处置
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训练义务消防员 在火场中快速找到安全出口,正确使 用灭火器材,以及组织人员有序撤离。
义务消防队安全培训
![义务消防队安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26911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5.png)
义务消防队安全培训一、引言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义务消防队作为一支重要的消防力量,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为了提高义务消防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义务消防队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消防基本知识、消防器材使用、火灾扑救方法、疏散与逃生技巧、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安全检查、火灾预防措施、消防演练与预案、紧急情况处理和消防安全意识教育等方面。
二、消防基本知识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掌握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方法。
了解常见的火灾隐患和危险品分类,以便在火灾扑救中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三、消防器材使用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灭火器等。
了解不同类型消防器材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在火灾扑救中能够正确使用。
四、火灾扑救方法掌握火场侦查、火势判断和火源控制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策略。
了解灭火剂的种类和适用范围,以及在扑救过程中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五、疏散与逃生技巧掌握火场疏散与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如何选择逃生路线、如何使用防烟面罩等防护设备、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
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和快速反应,以及如何向外界求救。
六、消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义务消防队的职责和权利,以及在执行任务中应当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七、防火安全检查掌握防火安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包括对火源、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等方面的检查。
了解如何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以及如何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八、火灾预防措施了解火灾预防的基本措施和方法,包括加强火源管理、规范电气设备使用、加强易燃易爆物品存储管理等方面。
鼓励义务消防队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落实火灾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九、消防演练与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预案演练,提高义务消防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义务消防安全培训
![义务消防安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9ecac0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4.png)
义务消防安全培训义务消防员安全培训一、义务消防员的职责和要求1、义务消防员应选派年青力壮,责任心强的员工组成,其任务是宣传各项消防法规,讲解消防知识,遇突发火灾时,迅速出击,及时扑救。
2、义务消防员的基本要求(1)义务消防员应学习和掌握消防常识及各项消防法规。
(2)义务消防员应达到“三懂、三会、三能”。
“三懂”:懂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防火措施,懂火灾扑救方法;“三会”: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会处理火险隐患,会;“三能”: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3)义务消防员要熟悉消防设备、器材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火灾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①火灾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②消防:消--灭火也,防--预防火灾的发生.清末从传来我国的外来语。
2、燃烧的基本条件(三要素):a.可燃物质;b.助燃物--氧或氧化剂;c.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的温度。
3、火灾的类型主要是依据可燃物的燃烧特征来区分a类火灾——指由木材、棉、毛、麻、纸等碳固体可燃物燃烧引发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由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甲、乙、丙类液体燃烧引发的火灾。
c类火灾——指由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可燃气体燃烧引发的火灾。
d类火灾——指由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可燃金属燃烧引发的火灾称。
e类火灾(带电类火灾)——指由带电体燃烧引发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4、灭火的基本方法(1)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
冷却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冷却降温。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0-35%时,就能使燃烧中止。
(3)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义务消防员培训
![义务消防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a4b78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a.png)
通过义务消防员培训,您将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应对突发火灾 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什么是义务消防员?
义务消防员是无偿提供服务、保护社区安全的志愿者消防员。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具备扑救初起火灾、 救援被困人员的能力。
义务消防员的职责和任务
1 火灾扑救
义务消防员应及时响应火警报警,扑 灭初起火灾,尽力减少火势蔓延,保 护人民安全。
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消防法 消防技术规范 消防政策
明确了火灾预防、扑救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 律责任和措施。
规定了建筑消防设计、设备设置和使用等方 面的具体要求。
制定了消防相关政策,促进社会消防工作的 开展。
消防培训考核及证书颁发
1 培训课程
参加消防培训课程,接 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训 练。
2 考核评估
2 救援被困人员
义务消防员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疏 散被困人员,尽最大努力保护生命安 全。
3 宣传消防知识
义务消防员应积极参与社区消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消防意识和应急能力。
义务消防员行动的准则
勇敢果断
义务消防员需要毫不犹豫地 采取行动,迅速应对火灾事 件。
团结协作
义务消防员应与其他消防队 员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火灾 挑战。
2 安全疏散
知悉疏散路线和逃生设备,提前演练 疏散计划,确保安全疏散。
3 用电安全
学习正确使用电器和电线,防止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应急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迅速响 应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安全。
紧急呼叫
掌握紧急呼叫电话,及时报警 求助,确保救援的及时性。
急救技巧
学习基本的急救措施,使伤病 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义务消防员)第一章火灾与燃烧一、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
但火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用火用电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放火等原因而不断产生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以下列出近年的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省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
1994年12月8日下午,克拉玛依市、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2000年6月4日凌晨03时07分,市湖里区马垅路16号富士电气化学(简称FDK公司)发生火灾。
原因是员工擅自挪用易燃的包装纸箱作睡觉时的铺垫,在车间休息时点蚊香驱蚊引燃可燃包装物品造成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84.4万元,8人因烟气窒息死亡。
由以上火灾事故可以看出,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能烧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能烧掉大量文物古建筑等许多人类文明,毁灭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甚至还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因此,如何正确的使用火和防止火灾的发生,是我们生活生产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燃烧与火灾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
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
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三、火灾的定义及分类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棉、毛、麻、纸;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亦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最后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
如擦拭过设备的油抹布等。
5.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
各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其闪点随沸程的增加而升高;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木材的闪点在260摄氏度左右。
闪点的意义:(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3)闪点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4)以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5)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
6.燃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7.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是:(1)氧化发热;(2)分解放热;(3)聚合放热;(4)吸附放热;(5)发酵放热;(6)活性物质遇水;(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
8.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
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
9.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
在不同类型油类的敞口贮罐的火灾中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现象:沸溢、喷溅和冒泡。
突沸现象: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不断向液层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现象。
能产生突沸现象的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
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分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乙类(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丙类(可燃液体):液体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三种。
10.固体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
五、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2.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火场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
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2.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二)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建筑设计防火规》中将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甲类气体,少数爆炸下限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乙类气体。
(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1.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
2.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围大;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围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