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高边坡开挖变形的三维离散单元法分析

合集下载

岩体动静力稳定分析的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

岩体动静力稳定分析的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 20 1996年第36卷Journal of T singhua U niversity(Sci&T ech)第10期第98~104页 岩体动静力稳定分析的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3鲁 军, 张楚汉, 王光纶, 金 峰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文 摘 离散单元法是一种适用于不连续岩体稳定分析的数值方法,可用于模拟岩体的大变形及系统的失稳破坏过程。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岩体动静力稳定分析的三维离散元模型的凸多面体角边修圆模式及接触关系检测算法,此法将接触区域分为角区域、边区域和面区域,采用分级检索。

对于接触刚度、阻尼系数、时步等参数作了讨论,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振动台上的两刚块振动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加速度、位移过程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该模型可分析在静力与动力作用下岩体的大变形失稳过程。

关键词 离散元;刚体动力学;岩体稳定分类号 TV35离散单元法是一种适用于不连续岩体稳定分析的数值方法[1,2],已经应用于岩土、矿山、地下工程等方面。

离散单元法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不需要满足位移连续和变形协调条件,因此它可以模拟系统的大变形以及系统的破坏过程。

与二维离散单元法相比,三维离散单元法的重点在于岩体自动剖分及接触关系检测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目前,二维离散元模型已在我国岩石力学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三维离散元方法在国内未见到应用实例。

本文建立的三维刚性体离散元模型对多面体岩块进行了角边修圆,能较好地确定单元接触作用的方向。

用中心差分的动力松弛法求解静力问题,使得动静力分析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

1 模 型1.1 凸多面体接触关系分类及角边修圆处理在三维离散单元中,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角面、角边、角角、边边、边面、面面6种接触模式,其中以角面、角边、角角、边边接触为4种基本模式。

而边面接触可以分解为边边或角面接触或两者之和。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边坡变形是造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准确预测边坡的变形情况,提前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许多学者和工程师开始研究边坡变形的三维实体预测方法。

边坡变形的三维实体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边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调查,获取边坡的地质、地质力学参数等相关数据。

其次,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分析边坡的受力、变形机理等。

最后,结合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修正,得出准确的边坡变形预测结果。

在地质勘探和调查方面,可以采用钻孔、测斜仪、地震勘探等方法,获取边坡的地质结构、土层厚度、岩性、裂隙状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数学模型建立和计算分析至关重要。

在数学模型建立方面,可以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方法,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

通过建立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应力荷载,可以模拟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边坡的非线性特性、土体的本构模型等因素,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在模型验证和修正方面,可以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修正。

同时,还可以利用敏感性分析和参数优化等方法,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对于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预测边坡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边坡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边坡变形预测方法的研究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和研究,提高边坡变形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开发出更加准确、可靠的边坡变形预测方法,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数值分析是一种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它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探讨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一、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1. 目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目前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格点法等。

其中,有限元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值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利用有限元离散化来近似求解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方法。

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有限元法可以模拟边坡受力变形的过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模式。

2. 数值分析的优点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模拟多种设计条件和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和破坏情况,得出最优设计方案;(2)可以分析各种复杂的力学问题,得出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模式;(3)可以有效减少试验成本和风险,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3. 数值分析的缺点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数值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实验验证,建模时间长且建模精度受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影响;(2)数值模型的计算过程需要计算机进行大量的计算,并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和软件支持;(3)数值分析只能模拟静力学问题,难以考虑地震、动荷载等非静态荷载的影响。

二、数值分析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案例1. 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分析可以通过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模拟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变形量,从而得出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模式。

有限元法在岩质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没有偏心荷载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矿山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分析等。

数值模拟计算可以模拟出岩体在荷载下发生的移动和变形,根据移动位移和变形量可以判断边坡失稳风险。

2. 边坡破坏机理分析数值分析可以模拟出复杂岩体的破坏机理,深入分析岩体破裂、滑移、崩落等破坏类型。

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可以结合实际地质情况,模拟出岩体顺向和逆向剪切断裂的特征,确定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离散单元法应用于岩土工程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独立的、易于编程的力学分析方法,为岩土工程的结构地质分析以及整体稳定
性等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离散单元法可以将非对称和不定型的岩土体系拆分成一系列独立的体素,每个体素都可以通过应力/变形分析模型快速计算出来。

它能够更
加准确地反映实际体系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离散单元法用于岩土工程的重要运用之一是建模和计算地基承载能力。

它能够消除对体系内部构造及其对应应力分布的假设,以最准确的形
式表达计算模型中的构造变化状态。

此外,该方法还能够模拟设计或
模型试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助于深入研究影响体系力学性能的因素,从而更好地预测它们的变形、稳定性等。

此外,离散单元法也可以用于分析各种复杂的岩土体系的滑动稳定性,例如边坡体系、浅基坑成洞体系等。

通过将复杂体系划分成独立的体素,分析师可以模拟量化出各种构造的不稳定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
地预测发生滑动的危险性,为有效的防止和控制滑动提供有力的技术
支持。

综上所述,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
模拟岩土体系的变形和变形模式,还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控制滑动等不
稳定性现象,从而使得岩土工程更安全、更可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是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工程,是工程中地全面设计和施工的一个基本体系,一
般使用各种土壤类型,以及裁剪围堰等封堵方法来实现岩土工程中地基要求的两个基本要件:坚固性和安全性。

离散单元法(DEM)作为一种用于计算地形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完善。

离散单元法能够实现全面的动力结构计算,是岩土工程分析和施工的重要工具,能帮
助岩土工程设计师快速预测地形的响应并进行适当的改良,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离散单
元法应用于岩土工程可以模拟各种响应,包括水文响应、岩土强度特性响应、岩土塑性响
应等,全面指导实际施工。

这一技术可以模拟面坡开挖、泥石流、水下施工、海湾机械疏
浚等场景,实现针对性的设计。

另外,离散单元法还能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分析开发的不同,甚至可以模拟建筑
物地基桩的埋深和山地开发的变形,全面预测施工后的稳定状况。

由于离散单元法可以模
拟复杂岩土工程,因此也可以用于复杂环境模拟,是系统分析和设计复杂环境的重要方法。

如利用离散单元法,可以模拟污染源的扩散,预测污染的范围和强度,今后设计相应的应
急处理措施,有效改善自然环境,保护资源。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熟,但也仍有不足之处,如难以预料的极端事
件等,其可靠性仍待进一步验证和发展。

岩土工程一直是重要的工程领域,离散单元法会
助力有效进行工程实践,提升工程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并且,在离散单元法的应用中,专业技术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专业的岩土工
程技术人员准确定义分析模型,及时的调整计算参数等,以求在实际工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的日益深化,岩土工程的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工程安全评估、优化设计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深入探讨其在各类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将首先回顾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起源与发展,梳理其从早期的简单理论模型到现代复杂数值分析技术的演变过程。

接着,文章将重点介绍当前主流的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还将探讨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边坡稳定性分析、隧道开挖模拟、地下工程安全评估等,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展望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方法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二、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值计算方法的不断创新,岩土数值极限分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数值方法对岩土体的极限状态进行分析。

当时主要采用有限元法等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这一阶段的研究虽然较为基础,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法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日益成熟,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更加复杂和精确的数值方法,如离散元法、边界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对岩土体的力学特性、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能力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岩土数值极限分析的手段,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软岩路堑高边坡开挖支护过程的三维数值分析

软岩路堑高边坡开挖支护过程的三维数值分析
第 7 第2 卷 期 21 0 0年 6月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 h n s aU i ri f c n ea d T c n lg ( au a S i c ) o r a a gh nv s yo i c n eh oo y N trl c n e oC e t Se e

要 : 研 究 软岩 边 坡 在 施 工 过程 中 的变形 以 及稳 定 性 , 为 以广 西 隆 林 至 百 色 软 岩 高 边 坡 为 例 , 用 大 型 岩 运
土 软件 F AC D, 边 坡 在 开挖 及 锚 固 过 程 中岩 体 的 位 移 场 、 力 场 及 塑性 区 的变 化 情 况 进 行仿 真模 拟 和 全 L 3 对 应 面分 析 . 究 结 果 表 明 , 坡 在无 支 护 条 件 下其 局 部 安 全 性难 以保 证 , 研 边 整体 安全 性 基 本 可 以满 足 , 坡 在 及 时 边 支 护 条 件 下 开挖 可 以满 足 安 全性 要 求 . 关 键 词 : 岩 高边 坡 ;数 值仿 真 ; 固效 果 软 锚
FU n — u n ,L a— u , I Ho g y a IHu i J ANG h n — n 。 y Z o g mig
( . c o l fTr fi a d Tr n p ra i n En i e rn Ch n s a Un v r i fS in ea d 1 S h o a f n a s o t t g n e ig, a g h i e st o c c n o c o y e
Ab t a t sr c :To s u h f r to nd s a iiy o o tr c a s so u i xc v to t dy t e de o ma i n a t b lt fs f o k m s l pe d rng e a a i n,

离散元法在某层状岩质边坡中的应用

离散元法在某层状岩质边坡中的应用

式中 : k 一法向刚度系数。 “ 叠合 ”是计算时假 设的一个量 ,将 其乘上一个 比例系数 作为 法向力 。对于确定 的法 向力 ,可 以增大 k n 的值 、减少 u 的值 ,而使二者 的乘积 等于相 同的法 向力 。 块体所受 的剪 切力 与块体运 动和加 载的历 史途径有关 ,所 以宜用增量的形式来表达 。设两块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为△ u ,
1工 程 概 况 滑 坡概况 :滑坡 自然坡度 约 3 2 。, = l 8 。,滑 坡沿主滑 方 向长 约 1 0 0 m,宽约 1 5 0 m,滑 体厚度约 1 3 . 5 0 m,滑体面积 约1 . 3 5 ×1 0 4 m2 ,体 积 约 1 . 3 ×1 0 l 1 1 3 ,滑 坡 地 形 陡 , 边 界 裂 缝 明显,平面上呈 圈椅状 。 滑坡的岩土构成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探 结果, 自上而下分 述如下 : 覆 盖 层 :碎 石 土 : 褐 、 褐 黄 色 ,碎 石 成 分 为 砂 质 泥 岩 风 化碎块石 ,一般粒径 为 5 0~ 1 0 0 m m,最大粒径可达 1 5 0 i r l l n , 上部含少量植物 根系,结构稍密,场区均有分布 ,揭露厚度为

△ F ・ △ u。 ( 3 -( 2)
式中 : k T l 一节理 的剪切刚度系数 。 0~ l 0 . 80 m。 式 ( 3 . ( 1 ) , ( 3 . ( 2 ) 所 表 示 的 力与 位 移 的关 系 为 弹 性 情 况 , 基岩 : 为寒武系 下统明心寺组 ( ∈1 m)薄层 状砂 质泥岩, 但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弹 性 关 系 是 不 成 立 的 ,需 要 考 虑 破 坏 条 件 。 根据风化程度 分述如下 : b . 运动方程一一牛顿第二定律 全风化层 : 灰 白、土黄、灰黄色 ,泥质结构 ,薄层状 ,岩 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来 确定岩体质 心的加速度和 角加速度 , 质 极 软 ,节 理 、 风 化 裂 隙 极 发 育 ,岩 体 破 碎 ,呈 碎 裂 结 构 ,岩 进而可 以确定在时步△ t 内的速度、角速度、位移和转动量 。 芯 呈士 状 、 砂 状 。厚 度 为 1 . 1 0~ l 0 . 8 0 I n ,场 区均 有 分 布 。 利 用中 心差分格 式对 上两式 积分 可得 什 △ t 时间 的块体 强风化 层: 灰 、灰 白、浅灰 色,夹弱风化团块 ,泥质结构, 的位 移 和 转 角 薄 层 状 ,岩 质 软 ,节 理 、风 化 裂 隙 极 发 育 ,岩 体 破 碎 ,呈 散 体 在每一个 时步△ t 进行一次迭代 ,根据 前一个 时段迭代所 结构 ,岩芯 呈砂状、块 状 。厚度为 0~ 8 . 4 0 m,场区均有分布 。 得 到的块体 的位 置,求 出接触 力,作为下一 次迭 代的 出发点 , 2理论 分析 进而求 出新位置 。如此进行反 复迭代直到平衡状态为止 。 滑 坡现状: 滑坡 范围内地面裂缝明显 ,多集中在滑坡后缘 , 在运动方程 中没有包括使 问题收敛于稳定解所需要 的粘性 多 为 拉 张 裂 缝 ,裂 缝 走 向与 滑 动 方 向近 于 垂 直 ,其 中 裂缝 最大 阻尼 ,为此 需要 引进粘性 阻尼 ,以吸收动能 ,以免系统不停 的 宽度达 2 0 c m, 垂 直 位 移 0 . 1 5~ 0 . 2 0 c m ,长 约 6 7 m; 南 侧 裂 振 荡 。 缝 多 呈 羽 状 排 列 ,与 滑 动 方 向斜 交 , 自北 东 向 南 西 消 失 ; 滑 区 在 离散元 中一般采用质量 阻尼或 刚度 阻尼来吸收系统 的动 中 下 部 裂 缝 较 少 ,多 呈 弧 形 状 ; 坡 口处 挂 网喷 射 混 凝 土 后 不 久 , 能 , 当 阻尼 系统 取 值 稍 小 于某 一个 临界 值 时 ,系 统 的振 动 将 尽 出 现 一 条 弧 形 裂 缝 , 当前 部 荷 载 去 除之 后 , 该滑 坡将 可 能 产 生 可 能快 的速度消 失,同时 函数 收敛于静态值 。质量阻尼可 以被 滑 动 破 坏 ,该 滑 坡 属 于缓 倾 层 状 岩 质 边 坡 。 认 为是一系列的粘性阻尼 器通 过各个块体 的形心将各个块体连 变形机 理 : 该滑坡 符合 前面所讨论 的缓倾坡 的破 坏机理 。 接 起来 ,阻尼器 产生与块 体速度和 质量成正比但 与块体速度相 当坡前荷载去除之后 ,边坡岩 体将 沿下伏软弱面向坡前临空方 反 的力 ,以减少 块体 的绝对运 动 ;刚度 阻尼 是通 过接触 点阻止 向滑移 , 并使 滑移体拉裂解体 。受 已有软弱面控制 的这类变形 , 刚体 间相 对 运 动 的 阻 尼器 。 其进程取决 于作 为滑 移面的软弱面的产状与特性。滑移面向临 ( 2 )选 取 参 数 见 表 3 - 1 。 空方 向倾角大 于岩层 的内摩擦 角,在成坡过程中一旦该面被揭 表3 — 1模 拟参数表 T a b . 3 - 1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o f s i m u I a t e 露 ,上部坡面岩体 临空,破坏 了原坡体的平衡条件 ,上覆土层 容重 节 粘聚力 内摩擦角 法向 切向 及全 、 强风化岩体失去支撑 , 坡后缘拉裂面一 出现 即迅速滑落 , ( k N/ m 3 ) 理 ( k P a ) ( 。) 刚度 刚度 这种滑动破坏发 展为由坡前向顶缘逐步解体的块状滑坡 ,而且 蠕变过程极为短 暂。这也是典型的滑移一拉裂破坏 。 碎 石 土 2 0 1 l 0 l 8 5 ×1 0 ’ 4 . 5 ×1 0 ’ 破坏模式 :该滑坡将 会发生阶梯状的平面滑动破坏 。 全 风化 砂 判别依据 : 依据 文献 [ 1 】 滑移一拉裂 的判别 公式进行判 别。 质 泥岩 2 3 2 5 0 1 8 9 ×1 0 5 ×1 0 由工程 概 况可 知 : L = 1 0 0 m,b = 1 5 0 m, = 1 8 。, C l = 3 2 。。 弱 风化 砂

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滑坡分析中的应用

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滑坡分析中的应用

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滑坡分析中的应用*Three-dimen 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itsapplication in lan dslide analysis焦玉勇 葛修润 刘泉声 冯树仁(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430071)文 摘 介绍了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编制了相应的C语言程序,并对具体的滑坡实例进行了模拟,发现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一致,表明三维离散单元法是一种可以动态模拟山地滑坡行为的比较适宜的数值方法。

关键词 三维离散单元法,滑坡,C程序中图法分类号 T U457作者简介 焦玉勇,男,1968年生,助理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研究。

J iao Y uyong Ge X iurun Liu Quansheng Feng Shuren(I ns titu te of Rock an d Soil Mech anic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 an,430071)Abstract The f undament al of thr ee-dimensional discre te eleme nt me thod is intr oduced,a prac tical e xam ple of landslide i s sim ulat-ed with the C progr am developed by the auth ors,and some re asonable results consiste nt to the existing da ta are obtaine d.I 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hr ee-dim ensional discr ete element me thod is a suita ble method to dynamic ally simulate landslide.Key words thr ee-dim ensional discr ete element me thod,landslide,C pr ogr am1 引 言离散单元法是1971年美国学者Cundall提出的一种模拟岩土体非连续大变形的数值方法。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

这段摘录展示了离散单元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离散单元法的广泛应 用证明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 重要贡献。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这本书通过深入剖析岩土力学的复杂性和离散 单元法的原理及应用,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书中的精彩 摘录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和价值。对于从 事岩土工程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籍。
目录分析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是一本专注于岩土力学领域,特别是离散单元 法(DEM)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的书籍。通过对其目录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 对书中的内容结构、主题深度和广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目录的结构安排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书籍的逻辑框架。该书的目录首先介 绍了岩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特性以及岩土 体在外部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行为。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章节中离散单 元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目录还包含了关于离散单元法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 总结了离散单元法在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还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 应用领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包含了 岩土力学的基础知识,又详细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还展望了 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目录设计既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书籍的整体框架和内容 要点,也为读者深入学习和研究岩土力学与离散单元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Cundall P. A.教授提出的离散单元法的启发。 离散单元法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能够准确地反映岩土材 料在颗粒尺度上的力学特性。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岩石块体力学问题的分析, 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力学领域。

某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及其优化治理

某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及其优化治理

某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及其优化治理摘要: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凸现了出来。

采用离散化的数值模拟技术来模拟分析该类高边坡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合理、经济的防护治理措施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论文结合京珠高速公路某路堑边坡,利用FLAC3D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该边坡第二次滑塌过程及形态,并用以指导其治理变更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治理效果。

关键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三维动态仿真治理措施当高速公路穿越丘陵地区时,开山所产生的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凸现。

在路堑岩质高边坡形成后,其稳定性受坡角、坡形及不利结构面组合形式的影响,易产生坡面变形,甚至失稳破坏。

然而影响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形式目前都无法采用解析的方法进行定量求解,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来分析评价该类高边坡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支挡措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工程地质条件京珠高速公路湖北大悟段属丘陵地貌地区,第四系覆盖少而薄,基岩主要为元古界红安群变质岩。

其中K34段位于寰水河左岸谷坡地带,山坡较陡,坡度较大。

线路附近山顶高程141.2~147.7m,寰水河底高程51m左右,天然坡高90~96m。

该段斜坡因兴修公路和开采石料,坡形较为复杂,呈陡缓相间,但整体看上陡下缓,平均坡角30°~40°,上部较陡处达45°~60°。

斜坡结构属逆向坡。

斜坡在长期侵蚀剥蚀作用下,因卸荷回弹岩体松胀破裂,致使地应力释放。

据经验类比,坡体卸荷带深大于30m。

K34段层片理倾向150°~180°,倾角上陡下缓,斜坡上部倾角25°~36°,中下部为42°~53°。

K34段节理裂隙较发育,其中频数较多的有以下4组:(1)倾向266°~286°,倾角63°~73°;(2)倾向224°~240°,倾角24°~38°;(3)倾向98°~124°,倾角78°~80°;(4)倾向350°~24°,倾角44°~53°。

离散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_王卫华

离散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_王卫华

文章编号:1007-2993(2005)04-0177-05离散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王卫华 李夕兵(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 离散元法是基于不连续性假设的数值方法,它特别适合于求解节理岩体中的非连续性问题。

在介绍离散元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离散元法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作了叙述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离散元法;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中图分类号】 T B 115A Review on Fundamentals of Distinct Element Methodand Its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Wang Weihua Li Xibing(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 ty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China )【Abstract 】 The Distinct Element M ethod (DEM )is a discontinuum -based numerical method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solve the discontinuity problems in jointed rock mass .Firstly the fundamentals of DEM are introduced ,and then its applications in geo -technical engineering are summarzied emphatically ,an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DEM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 Distinct Element M ethod ;geo -technical eng ineering ;numerical method0 引 言岩体是一种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天然地质体[1~3]。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及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宝全,陈媛,陈建叶,董建华,张林,杨庚鑫,胡成秋,罗敏,刘子安,张芮瑜
申请号:CN201910678099.3
申请日:20190725
公开号:CN110362955A
公开日:
201910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边坡稳定性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及应用,通过基于升温降强和抬升超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来评价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公开的方法包括试验的整个过程,即模型设计‑模型材料试验‑模型的制作‑量测系统安装‑模型试验的过程。

本发明可得到边坡变形分布特征、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获得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从而来评价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中,获得该高边坡的初裂安全系数K=1.030~1.058;极限安全系数K=1.417~1.579,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做出了评价。

申请人:四川大学
地址: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

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引言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以及工程结构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将土壤或岩石划分为离散的单元,以模拟其力学行为,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土壤和岩石的变形和破坏。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1. 基本原理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壤或岩石划分为离散的单元,该方法的关键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模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学行为。

每个单元具有自己的力学特性和应力变形关系,通过计算每个单元的力学行为并综合所有单元的结果,可以得到整个土壤或岩石体系的力学响应。

离散单元法的主要特点是考虑了土壤或岩石的非均质性和非线性性,可以模拟土壤或岩石的各种力学行为,如弹性、塑性、破坏等。

离散单元法还可以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真实和准确。

2. 应用领域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2.1 地基工程地基工程是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离散单元法,可以模拟土壤的本构关系、变形特性和破坏机理,对地基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变形预测和破坏评估。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设计土方工程和预测工程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2.2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离散单元法可以模拟岩石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对岩石边坡稳定性、岩体固结、地下岩石开挖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对于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3 地震工程地震工程是离散单元法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模拟岩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地震破坏过程,可以评估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和风险,并优化地震设计和抗震措施。

离散单元法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岩土力学与工程离散单元法正朝着更加精确、高效和多尺度的方向发展。

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

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

收稿日期:20230508基金项目: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B Y 2015002-05)㊂作者简介:丁 玎(1999),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㊂通讯作者:陈志坚(1963),男,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㊂第36卷第2期2024年 4月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36,N o .2A pr .2024文章编号:2095-5456(2024)02-0163-08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丁 玎,陈志坚*(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为分析岩质路堑高边坡的开挖支护对边坡变形破坏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与原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开挖适时支护与开挖未支护两种工况进行比较,评价了锚杆支护的效果㊂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引起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开挖面中部;在相同开挖条件下,经适时支护后,边坡开挖面临空向水平位移最大值减小2.50c m ,安全系数提高8.62%,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数值模拟结果与原位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离散单元法对于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的适用性㊂关 键 词:路堑边坡;数值模拟;离散单元法;现场监测;锚杆加固中图分类号:T U 457 文献标志码:A 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o f H i g h R o c k S l o p e S u p p o r t U n d e r E x c a v a t i o nB a s e d o nD i s c r e t eE l e m e n tM e t h o dD I N GD i n g ,C HE NZ h i ji a n (S c h o o l o fE a r t hS c i e n c e s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H o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1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a n a l y z et h ei m p a c to fe x c a v a t i o na n ds u p p o r to fh i g hr o c kc u t t i n g s l o p e so nt h es t a b i l i t y o fs l o p e ,t h et w oc o n d i t i o n s w e r e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e x c a v a t i o n w i t h o u t s u p p o r ta n dt i m e l y s u p p o r t e db y b o l t .T h ee f f e c to fb o l ts u p p o r t w a se v a l u a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m e t h o d o f c o m b i n i n g d i s c r e t e e l e m e n t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w i t h f i e l d m o n i t o r i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v e r t i c a ld i s p l a c e m e n tc a u s e db y e x c a v a t i o n w a s m a i n l y 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 t h e m i d d l e o ft h e e x c a v a t i o nf a c e .U n d e rt h es a m e e x c a v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 m a x i m u m v a l u e o f t h e s l o p e e x c a v a t i o n f a c e s p a c e -f a c i n g h o r i z o n t a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w a s r e d u c e d b y 2.50c m ,a n d t h e s a f e t y f a c t o r o f c u t t i n g s l o p ew a s i n c r e a s e d b y 8.62%,i n d i c a t i n g t h a t t h e s l o p ew a s i nab a s i c a l l y s t a b l e s t a t e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v a l i d i t y a n d c o r r e c t n e s so ft h e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 w e r ev e r i f i e db y c o m p a r i n g w i t ht h ef i e l d m o n i t o r i n g d a t a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d t h e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t h e d i s c r e t e e l e m e n t m e t h o d f o r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r o c k y s l o p e .K e y w o r d s :c u t t i n g s l o p e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d i s c r e t e e l e m e n tm e t h o d ;f i e l dm o n i t o r i n g ;a n c h o r b o l t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随着我国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在山区交通的修建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岩质高陡路堑边坡㊂人工开挖改变了天然边坡的边界条件与载荷条件,致使边坡内部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局部区域应力集中进而影响边坡稳定性㊂边坡从变形至失稳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2],具有一定规律的演变过程,但边坡变形缓慢,难以凭借工程经验判断边坡变形演变情况,故通常对边坡进行现场监测,及时掌握边坡内部变形趋势,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固,达到避免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目的㊂现场监测[3]作为评价边坡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为边坡施工期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建议,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降低边坡失稳所带来的损失㊂边坡开挖引起的滑动破坏㊁崩塌等边坡失稳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与研究㊂梁靖等[4]基于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分析,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定性评价了边坡稳定性;彭绍才等[5]通过分析乌东德水电站施工期的监测成果,揭示了边坡发生变形的原因,进一步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㊂但现场监测只能采集到特定测点的位移㊁应力等,利用数值模拟可以对任意点进行位移㊁应力分析,故数值模拟通常与现场监测相补充㊂梁远禄等[6]利用A N S Y S 有限元软件对路堑边坡分级开挖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逐级开挖各阶段的位移与剪应变变化,阐述了边坡开挖后采取适时支护措施的必要性;闫强等[7]采用有限元法对及时支护和未及时支护两种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支护方式下边坡开挖稳定性变化特征,探究了开挖支护时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吴江鹏等[8]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开挖过程,与现场调查相结合,探究了边坡在开挖扰动及降雨工况下的失稳破坏机理;D o u 等[9]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土质路堑高边坡在开挖与降雨条件下的破坏机理,对不同的加固方案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适时加固可以降低开挖扰动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周子涵等[10]利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边坡在开挖扰动作用影响下的系统能量变化㊁稳定性变化和失稳破坏机制;相较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内部赋存的大量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㊂因此,在进行数值模拟时不适合将节理岩体视作各向同性材料,宜采取离散单元法进行模拟与分析㊂黄俊辉等[11]利用二维离散元软件模拟了多级边坡的开挖过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评价了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了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罗沙等[12]借助颗粒离散元法,从微观角度探究了应力水平㊁裂隙密度等因素对于开挖卸荷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徐奴文等[13]利用二维离散元软件模拟了顺层岩质边坡的开挖卸荷过程,揭示了顺层岩质边坡的变形失稳机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加固措施建议,对于同类型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离散元法逐渐走入学者们的视野㊂单仁亮等[14]通过三维离散元软件(3D E C )模拟了岩质边坡开挖过程,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边坡支护方案,评价了支护后边坡的稳定性;倪勇等[15]利用3D E C 建立了辽宁建兴高速公路某段路堑边坡离散元模型,模拟了该路堑边坡的开挖过程,依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失稳块体的位置,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㊂图1 路堑边坡的开挖坡率F i g .1 E x c a v a t i o n s l o p e r a t eo f t h ec u t t i n g s l o pe 鉴于此,本文依托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采用3D E C 软件建立具有起伏地形的天然边坡三维模型,对边坡开挖未支护工况与开挖适时支护工况进行模拟,结合原位监测数据,评价了边坡支护效果与边坡稳定性,为相似工程背景下的研究提供借鉴㊂1 工程背景1.1 工程概况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起自连云港南侧港区进港道路,穿越后云台山,向南经中云台山,跨242省道与连徐高速公路相连,全长约13k m ㊂线路采用明挖方式横穿中云台山,进而在高速公路两侧均形成了高陡岩质路堑边坡㊂其中,东坡最大开挖深度超200m ,属1级边坡工程,相较于西坡,坡度更陡㊁开挖级数更多,在开挖扰动工况下更易发生边坡失稳,故选择东坡为研究对象㊂该边坡总体走向为N E~S W 方向(52.5ʎ~232.5ʎ),开挖段路线全长1050m ,路基设计标高为15~17m ㊂实际边坡工程中,边坡按单级坡高10m ,单级坡角55ʎ,分20级自上而下逐级开挖并进行支护㊂各级平台除第5㊁9㊁13㊁15级外,宽度均为3m ,总体坡角为42.4ʎ㊂边坡开挖坡率及各级台阶宽度的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㊂461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1.2 工程地质条件由地质地面调绘㊁钻探㊁现场试验及物探成果形成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图2)可知:边坡岩体岩性单一,基岩为前震旦系海洲群云台组变粒岩,以肉色白云钠长变粒岩为主,具变斑状及变余晶屑塑性岩屑结构,似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㊁石英㊁云母等;其软化系数为0.84~0.90,为硬质岩㊂图2 路堑边坡工程地质剖面图F i g .2G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f i l em a p o f t h ec u t t i n g s l o pe 边坡岩体以块状结构为主,岩体中主要发育走向为N N E ㊁N E ㊁NWW 及N E E 向的结构面㊂其中,片理面为主要结构面,总体倾向东南,产状为150ʎø30ʎ~110ʎø20ʎ,对边坡工程地质性质影响较大㊂坡内有数条绿泥石片岩发育,产状为N E 40ʎ~60ʎ/S Eø10ʎ~30ʎ,自西南至东北方向贯穿东坡,缓倾向坡内㊂主要矿物为绿泥石,抗压强度较低,试验测得软化系数为0.4~0.6,为易软化岩,在地下水活动较频繁地段岩体强度变化大,抗风化能力差㊂2 离散元数值模拟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内部结构面较为发育,边坡岩体在大规模开挖过程中可能沿结构面产生错动与滑移,因此要求数值模型允许块体转动乃至脱离,有限单元法㊁有限差分法对于结构面的模拟具有一定局限性㊂为确保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本文采用3D E C 软件对该边坡开挖与支护过程进行模拟,为边坡施工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㊂图3 天然边坡离散元模型F i g .3 D i s c r e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 o f n a t u r a l s l o pe 2.1 天然边坡模型建立综合考虑,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建立具有起伏地形的可视化天然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如图3所示㊂模型尺寸为500mˑ250mˑ255m ,取边坡底部高程为-50m ㊂依据地质勘探资料及岩体风化程度,将边坡从上至下分强风化变粒岩㊁中风化变粒岩和微风化变粒岩㊂由于边坡控制性结构面间距小㊁数量多的特点,本文主要对绿泥石片岩及其两侧陡倾结构面进行模拟,将绿泥石片岩夹层简化为厚度2m 的软弱夹层㊂地下水作为边坡重要控稳因素之一,为模拟天然边坡内部地下水准静态分布情况,体现其对于边坡的影响,基于施工期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各测点历史最高水位作为模型在该点的地下水位㊂根据边坡岩土体材料特性,模拟计算采用摩尔库伦屈服条件的弹塑性模型;3D E C 中采用接触摩擦型节理模拟接触关系,服从库伦滑移破坏准则,结构面采用库伦滑移模型进行计算[16],以自重应力作为初始应力㊂同时,模型对底部进行位移约束,坡顶和坡面为自由表面㊂数值计算中所需的体积模量K 561第2期 丁 玎等: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与剪切模量G 可按式(1)和式(2)进行取值[17],相关岩体与结构面力学参数根据试验和相关规范确定,如表1㊁表2所示㊂K =E 3(1-2μ),(1)G =E 2(1+μ)㊂(2)式中:E 为弹性模量,M P a ;μ为泊松比㊂表1 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T a b l e1 P h y s i c a l 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s l o pe r o c km a s s 岩 性密度/(k g ㊃m -3)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弹性模量/M P a 摩擦角/(ʎ)黏聚力/M P a 泊松比强风化变粒岩205021601300270.150.35中风化变粒岩230024103650330.450.30微风化变粒岩2650274021500551.550.23绿泥石片岩 179019901250250.090.37表2 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T a b l e2 P h y s i c a l 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pl a n e 结构面类型黏聚力/M P a 摩擦角/(ʎ)法向刚度/G P a 剪切刚度/G P a 陡倾结构面0.05282.801.20软弱夹层 0.02160.330.11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基于天然边坡模型,由开挖底面与坡面共同确定开挖区域,进行20级边坡逐级开挖模拟㊂由于边坡开挖级数较多,本文以边坡开挖模拟完成后的应力场㊁位移场及加固后的锚杆受力状态为着手点进行分析㊂为直观展示边坡开挖所引起的边坡变形,在开挖模拟开始前将自重平衡所产生的边坡变形量清除,模拟所得结果即为开挖引起的变形量㊂2.2.1 边坡开挖未支护工况边坡模拟开挖完成后位移情况如图4所示,开挖引起的回弹变形主要集中在软弱夹层以下的开挖平台中部区域㊂竖直向位移在坡面上呈现同心圆状,由54平台中部向四周扩散;随着高程降低,岩体内部弹性势能得到释放,竖向回弹位移随之增大;竖直向位移最大值出现在14平台中部,为8.68c m ㊂临空向位移随着高程降低,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54平台以上坡体向坡内产生变形,最大值为0.63c m ㊂随着开挖施工的进行,边坡临空向约束作用逐渐减弱,开始向临空面方向发生变形,在绿泥石片岩夹层附近达到最大值5.10c m ㊂由于绿泥石片岩夹层与陡倾结构面的存在,最小主应力在软弱夹层处发生应力陡增与应力集中现象,使得绿泥片岩区域附近的岩体在开挖完成后,沿软弱夹层结构面产生较大的临空向位移㊂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开挖未支护工况下的安全储备系数F s =1.03,根据规范规定[18],此时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㊂(a)竖直向位移场(b)临空向位移场图4 未支护工况下的边坡位移场F i g .4 S l o p ed i s p l a c e m e n t f i e l d u n d e r u n s u p p o r t e dc o n d i t i o n 661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边坡应力主要由自重应力场控制,故边坡内部主应力方向与自重应力方向相一致㊂随着开挖量的不断增加㊁开挖高程不断降低,边坡内部最大主应力不断调整㊂在桩号K 10+50处取边坡典型剖面,该剖面应力场如图5所示㊂根据图5(a )可知:134平台以上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分布近水平;134平台以下最大主应力等值线近似平行于开挖坡面㊂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存在于坡体底部,约为5096.10k P a ;最小值出现在坡顶,约为50.39k P a ,符合一般应力场分布规律㊂由图5(b )可知: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分布受到软弱结构面影响,在绿泥石片岩软弱夹层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值约为1630.90k P a ;边坡开挖坡面附近的最小主应力值为1.00~3.00k P a㊂(a )最大主应力(b)最小主应力图5 边坡K 10+50剖面的应力场F i g .5 T h es t r e s s f i e l da t t h eK 10+50s e c t i o no f t h es l o p e 2.2.2 边坡开挖适时支护工况边坡经大规模开挖后由岩体卸荷回弹产生的变形较大,同时在绿泥石片岩夹层附近产生较大的位移量与塑性变形,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因此有必要采取加固措施对边坡进行适时加固支护㊂实际边坡加固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及岩性确定锚固深度,采用规格分别为Ф20mmˑ4m ㊁Ф20mmˑ6m ㊁Ф25mmˑ8m 的普通砂浆锚杆进行新奥法施工㊂在模拟中,对锚杆布置进行简化,利用3D E C 软件自带的f i s h 语言编制锚杆自动施加程序,进行全坡面锚杆支护,依据实际工况在各开挖坡面布置对应规格参数的锚杆㊂图6 锚杆轴力等值线云图F i g .6 C o n t o u r d i a g r a mo f a x i a l f o r c e 锚杆支护工况下的锚杆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锚杆受力集中在坡顶至软弱夹层附近,锚杆轴力自坡顶向下逐渐增大㊂锚杆轴力在软弱夹层处最大,为11.43k N ㊂锚杆轴力较大值的分布情况与软弱夹层在开挖坡面上的出露情况相一致,这是由于绿泥石片岩夹层岩体性质较差,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现象,施加锚杆后抑制了其产生变形,故锚杆轴力相应增大㊂此外,锚杆轴力自边坡内部向坡面逐渐增大,主要原因是开挖扰动所导致的边坡变形大部分发生在人工坡面开挖处,坡内所受影响逐渐减小,使得锚杆轴力主要作用在开挖面附近的一定深度岩体范围内㊂锚杆支护工况下的边坡位移场如图7所示,在边坡开挖适时支护工况下的位移等值线云图分布规律与开挖未支护工况类似;边坡南侧位移量较北侧位移量大;锚杆通过抑制结构面所切割岩板间的相互滑动减小了边坡的临空向变形,临空方向位移在软弱夹层处较大,最大位移量相较于未支护工况减少了2.50c m ,开挖及时支护工况下的边坡安全储备系数F s =1.12,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㊂模拟结果表明,在边坡开挖后适时进行锚杆支护,使边坡开挖面附近岩体的临空向位移变幅减小,体现了锚杆支护的加固作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增大说明采取适时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㊂761第2期 丁 玎等: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a)竖直向位移场(b)临空向位移场图7 锚杆支护工况下的边坡位移场F i g .7 S l o p ed i s p l a c e m e n t f i e l d u n d e r b o l t s u p p o r t c o n d i t i o n 2.3 边坡原位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为及时掌握边坡内部变形趋势,确保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该边坡自施工期起便开始布设包括滑动式测斜仪㊁多点位移计和渗压计在内的大量现场监测仪器,多种监测手段并施,对岩坡内水平位移㊁锚杆轴力㊁地下水渗透压力等进行监测,形成了完备的边坡安全监测系统㊂其中,通过钻孔测斜仪测定坡体内不同垂直深度的水平位移,为边坡治理与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㊂原位监测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将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阐述边坡变形机制㊂本文选取194平台观测孔L 194与134平台南部观测孔L 1342施工期及部分运营期的测斜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测斜孔所在位置模型剖面,沿测斜孔方向间隔0.5m 设置监测点,以测斜孔底为不动点,计算监测点与测斜孔底部的相对位移,将监测点的相对位移值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据此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㊂L 194观测孔现场监测数据及模型剖面如图8所示㊂监测数据显示,测斜孔顶部相对于底部产生了向坡内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3.50mm ,位移值呈现出顶大底小的特征㊂这是由于水平位移监测略滞后于边坡开挖,致使观测孔附近岩体基本完成了卸荷变形,故该观测孔范围内岩体产生的水平位移变幅较小㊂模拟结果显示测斜孔顶部相对于底部向坡内产生了2.90mm 的水平位移,与监测数据相差0.60mm ,二者基本吻合㊂(a )L 194测孔剖面位移云图(b )L 194测孔监测数据图8 194平台测孔的模型剖面及监测数据F i g .8 194p l a t f o r mb o r e h o l em o d e l p r o f i l ea n dm o n i t o r i n g d a t a 134平台观测孔实测数据及数值模型剖面见图9㊂监测数据显示,该测孔顶部相对于底部产生的水平位移较小,在测斜孔中下部测点水平位移产生的增幅最大值为5.0mm ,向临空面方向产生了11.60mm 位移,这是由于该区域绿泥石片岩夹层所致,突变位移方向与夹层反倾方向一致㊂与L 194观测孔不同,该测孔水平位移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自孔顶至位移突变处向坡外运动,而后随着深度增加向坡内产生位移㊂主要原因为134平台测斜孔位于该边坡南侧,靠近废弃采石场使得该处岩体两面临空,岩体松动和爆破开挖所致裂隙较为发育,加之岩体较为破碎,故使得该测孔处岩体剪切变形和蠕变更为严重,从而产生向坡外变形的趋势㊂由L 1342测孔所在剖面的水平位移云图显示,观测顶部临空方向位移值为8.30mm ,由于受绿泥石片岩夹层影响,随着测孔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值861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也随之增加,在软弱夹层处位移值达到了12.10mm ,随后突变至7.60mm ,观测孔底部位移为4.80mm ㊂测斜孔顶部相对于测斜孔底部产生了临空向变形,相对位移量呈现出测孔两端位移小中间大的特征,与实际监测数据所反应的特征一致㊂(a )L 1342测孔剖面位移云图(b )L 1342测孔监测数据图9 134平台测孔的模型剖面及监测数据F i g .9 134p l a t f o r mb o r e h o l em o d e l p r o f i l ea n dm o n i t o r i n g d a t a 3 结 论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对开挖未支护㊁开挖适时支护两种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边坡位移场㊁应力分布㊁锚杆轴力与边坡变形情况,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1)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位移场分布规律主要受边坡岩性㊁开挖范围和软弱夹层分布的影响㊂由卸荷回弹引起的边坡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开挖面的中部㊂2)在相同的开挖条件下,开挖后采取适时支护措施使边坡开挖面临空向最大水平位移减少了2.50c m ,提升了边坡人工开挖面临空向水平位移的协调性㊂3)边坡支护后临空向位移减小,支护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为1.12,相较于未支护工况下的安全系数1.03提高了8.62%,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㊂绿泥石片岩夹层处受压剪作用,产生变形较大,建议在路堑边坡运营期加强对该区域的监测㊂4)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为工程背景相近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㊂参考文献:[1]康佳辉,刘晓辉,张永彬,等.基于R F P A 3D 不同加载方法的边坡渐进破坏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4):99107.K A N GJH ,L I U X H ,Z H A N G YB ,e t a l .P r o g r e s s i v e f a i l u r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l o p e b a s e do nd i f f e r e n t l o a d i n g RF P A 3D m e t h o d s [J ].J o u r n a l o fX i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2021,40(4):99107.[2]吕金星,韩磊,陈辉,等.胜利露天矿边坡工程渐进性破坏分析研究[J ].煤炭工程,2020,52(9):126129.L Y UJX ,HA N L ,C H E N H ,e ta l .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o n p r o g r e s s i v ef a i l u r eo fs l o p e i nS h e n g l io p e n -p i t m i n e [J ].C o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020,52(9):126129.[3]WA N G Y Q ,Z H A N GSB ,C H E NLL ,e t a l .F i e l dm o n i t o r i n g o nd e f o r m a t i o no f h i g h r o c k s l o p e d u r i n g h i g h w a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c a s e s t u d y i n W e n z h o u ,C h i n a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D i s t r i b u t e dS e n s o rN e t w o r k s ,2019,15(12):155014771989595.[4]梁靖,裴向军,罗路广,等.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1,52(4):180185. L I A N GJ ,P E IXJ ,L U O L G ,e ta l .D e f o r m a t i o n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o fh i g hs l o p eo nt h e l e f tb a n ko f J i n p i n g I 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J ].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 a n dH y d r o p o w e rE n g i n e e r i n g ,2021,52(4):180185.[5]彭绍才,郑栋,韦国书.施工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尾水边坡实测变形及支护受力特性[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55(2):131143.961第2期 丁 玎等:基于离散元的岩质高边坡开挖支护数值模拟071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P E N GSC,Z H E N GD,W E IGS.M e a s u r e dd e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i n g m e c h a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t a i l r a c e s l o p e o n t h e l e f tb a n ko fw u d o n g d e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d u r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J].E n g i n e e r i n g J o u r n a l o f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2022,55(2):131143.[6]梁远禄,原宝盛,闫强.基于有限元的边坡无支护分级开挖过程稳定性分析[J].公路,2017,62(11):5861.L I A N G YL,Y U A N BS,Y A N Q.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o f s l o p ee x c a v a t i o n w i t h o u t s u p p o r tb a s e do n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e t h o d[J].H i g h w a y,2017,62(11):5861.[7]闫强,廉向东,凌建明.边坡开挖支护时序有限元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0,20(3):6171.Y A N Q,L I A N XD,L I N GJM.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f s l o p e 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t i m e s e q u e n c e[J].J o u r n a l o fT r a f f i c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20,20(3):6171.[8]吴江鹏,章广成,侯赠.开挖及降雨作用下土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2):7379.WUJP,Z HA N G GC,HO U Z.D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f a i l u r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s o i l s l o p eu n d e re x c a v a t i o na n dr a i n f a l l[J].J o u r n a lo f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2015,30(2):7379.[9]D O U H Q,HU A N GSY,WA N G H,e t a l.R e p e a t e d f a i l u r e o f a h i g h c u t t i n g s l o p e i n d u c e d b y 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 r a i n f a l l:a c a s e s t u d yi nF u j i a n,S o u t h e a s tC h i n a[J].B u l l e t i n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a n d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2022,81(6):227.[10]周子涵,陈忠辉,张凌凡,等.基于能量原理的露天矿边坡开挖稳定性突变研究[J].岩土力学,2019,40(12):48814889.Z HO UZH,C H E NZH,Z H A N GLF,e t a l.S t u d y o n s u d d e n c h a n g e o f s l o p e e x c a v a t i o n s t a b i l i t y i n o p e n p i tm i n e b a s e d o n e n e r g y p r i n c i p l e[J].R o c ka n dS o i lM e c h a n i c s,2019,40(12):48814889.[11]黄俊辉,刘新荣,许彬,等.多级高陡边坡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及稳定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3):4453.HU A N GJH,L I U X R,X U B,e ta l.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a n ds t a b i l i t y s t u d y o fm u l t i-l e v e lh i g ha n ds t e e p s l o p ee x c a v a t i o n p r o c e s s[J].J o u r n a l o fH i g h w a y a n d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022,39(3):4453.[12]罗沙,朱珍德,石崇.裂隙岩体边坡开挖卸荷稳定性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河南科学,2022,40(12):19191926.L U OS,Z HU Z D,S H I C.S t u d y o n d i s c r e t ee l e m e n t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o fu n l o a d i n g s t a b i l i t y o ff r a c t u r e dr o c k s l o p ee x c a v a t i o n[J].H e n a nS c i e n c e,2022,40(12):19191926.[13]徐奴文,李韬,戴峰,等.基于离散元模拟和微震监测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7,38(8):23582367.X U N W,L IT,D A IF,e t a l.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o f r o c ks l o p eo n t h e l e f t b a n ko fB a i h e t a n H y d r o p o w e rS t a t i o nb a s e do nd i s c r e t ee l e m e n t s i m u l a t i o na n dm i c r o s e i s m i cm o n i t o r i n g[J].R o c ka n dS o i lM e c h a n i c s,2017,38(8):23582367.[14]单仁亮,杨昊,王述红,等.节理化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4):10161022.S H A N RL,Y A N G H,WA N G S H,e ta l.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a n ds u p p o r ts c h e m ed e s i g no f j o i n t e dr o c ks l o p ee x c a v a t i o n[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U n d e r g r o u n dS p a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2015,11(4):10161022.[15]倪勇,王述红.基于3D E C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6):206210.N IY,WA N G S H.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o fr o c kh i g hs l o p eb a s e do n3D E C[J].J o u r n a lo f 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2017,15(6):206210.[16]石崇,褚卫江,郑文棠.块体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S H IC,C HU WJ,Z H E N G W T.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b l o c kd i s c r e t e e l e m e n t a n d i t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M].B e i j i n g:C h i n aA r c h i t e c t u r e&B u i l d i n g P r e s s,2016.[17]S U N X M,L IG,Z HA OC W,e t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 d e e p m i n e s h a f t s t a b i l i t y i na l t e r n a t i n g h a r d a n d s o f t r o c k s t r a t au s i n g t h r e e-d i me n s i o n a l 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i n g[J].P r o c e s s e s,2018,7(1):2.[1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B50330 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M i n i s t r y o f H o u s i n g a n d U r b a n-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P e o p l e s 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T e c h n i c a lc o d ef o r b u i l d i n g s l o p ee n g i n e e r i n g:G B50330-2013[S].B e i j i n g:C h i n aA r c h i t e c t u r e&B u i l d i n g P r e s s,2014.ʌ责任编辑:赵炬ɔ。

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离散元模拟

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离散元模拟
2.2 离散元模拟分析
天然状态下模型最终计算 50 万时步,边坡最大位移达 2cm,变形较小。降雨条件下,模型共计算 50 万时步,边坡的变 形破坏过程如图 1 所示,模型迭代至 3 万时步时,最大位移为 3cm,主要变形发生在边坡的浅表层。
图 1 边坡变形位移云图(3 万时步) 图 2 所示,模型计算至 20 万时步时,由于水的作用,岩体 及结构面力学性质降低,缓倾坡外的结构面贯通,形成底滑 面,使边坡具有产生滑动的潜在危险。浅表层部分碎裂岩体 已 经 产 生 沿 缓 倾 坡 外 的 结 构 面 产 生 了 滑 移 ,最 大 位 移 达 0.35m。
Doors & Windows
分析研究与探讨
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 的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离散元模拟
邓社根 沙荣华 曹旖旎 瞿生军
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结构面的分布在边坡分析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往往很少考虑结构面的随机分布特征,不符合客观实际。文章提出利 用随机结构面网络模拟应用于边坡,以西藏右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根据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采 用边界固定法建立边坡随机网络模型,将网络模型与二维离散元软件 UDEC 相结合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实际工程模拟表 明:①结构面网络模型对边坡中结构面的分布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较好的体现了结构面的随机分布特点;②边坡的变形破坏力 学模式为“滑移—拉裂”,主要受控于结构面的数量及组合关系,结构面数量越多,连通情况越好,则越容易发生变形破坏,这与野 外实际一致。③与传统 UDEC 边坡模拟相比,随机网络模拟的变形破坏过程更加符合实际,体现出了结构面间的随机组合形成边 坡破坏路径。该方法可实现高边坡较为真实的模拟,变形破坏模式更为合理,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参考价值。

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进步,三维有限元法成为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流方法之一。

然而,三维有限元法在边坡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强度折减法,即通过对模型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进行削减或简化,来减少计算量和计算时间。

强度折减法已经在岩石力学、煤岩岩体稳定性、深部岩体开挖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探索强度折减法在岩质边坡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2. 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分析3. 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岩质边坡模型并进行强度折减分析4. 分析不同折减方案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 分析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学习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理论基础。

然后,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岩质边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强度折减分析,观察不同折减方案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分析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三、研究意义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

同时,本研究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探讨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2. 建立合理的岩质边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强度折减分析。

3. 分析强度折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最优的折减方案。

4. 分析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结果。

基于3D离散元的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

基于3D离散元的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

基于3D离散元的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刘顺昌;王亮清;陈志强【摘要】为解决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的问题,利用3D离散元软件模拟边坡渐进开挖过程,探讨岩质边坡失稳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以某水电坝址岩质边坡为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所确定的最大边坡开挖角为47..数值分析表明,将47.作为无支护条件下的边坡开挖角是合理的,与运动学方法所确定的38.开挖角相比,更接近实际的极限情况.故用3D离散元确定节理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边坡分级开挖,确定合理边坡开挖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2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开挖角;三维离散元;渐进开挖;岩质边坡【作者】刘顺昌;王亮清;陈志强【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其内部软弱面的控制,对于结构面较发育的岩质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及其组合情况而定[1]。

目前在公路、铁路、大坝和矿山等工程边坡开挖中,确定边坡开挖角的主要方法是极限平衡法,其基本特点是,只考虑静力平衡条件和Mohr-Coulomb准则。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边坡稳定问题是静不定的。

极限平衡法处理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引入一些简化假定,使问题变得静定可解。

这种处理,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损害并不大,却使计算工作大为简化,因而在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2-5]。

虽然极限平衡法应用较为广泛,但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安全系数偏大且仅可用于分析具有少量节理切割的块体,对于强节理化岩体显得无能为力。

而三维离散元法(以下简称3DEC)可考虑岩块之间滑动、平移、转动和岩体断裂等复杂过程,具有宏观上的不连续性,可以较真实、动态地模拟边坡块体在开挖过程中应力、位移和变形状态的变化特征以及岩体破坏过程[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Ο10Ο2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2C B412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53110)作者简介:孟国涛(1978—),男,四川大邑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石力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岩质高边坡开挖变形的三维离散单元法分析孟国涛1,徐卫亚1,郑文棠1,石安池2(1.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8;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对一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进行了非连续非线性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型中考虑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同时模拟了进水口高边坡的控制性结构面和陡倾节理组,实现了边坡、引水隧洞的分步开挖及锚固.运用三维离散单元法(3DEC )进行了混合不连续和蜕化连续2种方式的求解,在比较不同求解方式所得计算位移的基础上,探讨了结构面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了进水口边坡在开挖、加固作用下的变形状况和稳定性.关键词:岩石力学;边坡工程;开挖;变形;三维离散单元法(3DEC )中图分类号:T 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Ο1980(2007)04Ο0393Ο05岩体是经历过变形,遭受过破坏,并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其属性与人工材料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岩体的固有特性可以概况为“DI ANE ”[1],即非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和非线性.通常条件下,高边坡工程中的卸荷松弛低应力区在总体范围上占主导地位,岩体赋存于应力水平不高的地质环境中,结构面对岩体的潜在破坏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此类边坡问题常表现为结构控制型问题.此外,边坡岩体结构面为成岩建造、构造改造、表生演化的产物,其特征与地质历史有关,多条结构面的几何特征通常存在统计意义上的“优势性”.当此优势性相对显著时,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是不可忽略的.因此,从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出发,非连续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就成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途径[2].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 是处理结构控制型岩体工程问题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3].该程序不但允许有限位移和离散体的转动及脱离,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自动判别块体之间可能出现的新的接触关系,因此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复杂结构体变形破坏的模拟.3DEC 针对问题的性质提供了3种求解方式:蜕化成连续力学解法(类似于F LAC 3D )、完全不连续解法和混合不连续解法.本文借助3DEC 内嵌语言FISH ,采用混合不连续解法对白鹤滩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开挖变形进行了离散单元法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蜕化连续力学解进行了比较.1 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作用1.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拟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宾河段.河谷的深切侵蚀在坝区右岸形成了高差达600m 级的连续边坡(图1).地层产状总体平缓,层面反坡内倾,地层为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以块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和斑状玄武岩为主.上覆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 1f ),为一套紫红色河湖相沉积的砂岩、泥岩及砾岩,与下伏二迭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岸坡高陡,组成工程边坡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层间错动带之凝灰岩.进水口边坡无区域性控制性结构面通过,主要构造类型为层间错动带、断层、层内错动带和大量的构造裂隙组.其中,区内控制性构造结构面主要为层间错动带及断层,此类结构面贯通性好,延伸贯穿整个坝区,构成坝区构造及岩体结构的基本构架,如图1,2所示.层间错动带C 2~C 11为凝灰质(岩)建造,产状N30°~50°E ,SE ∠15°~25°,具有一定厚度,发育于玄武岩各岩流层之间,凝灰岩易于破碎风化崩解.控制性断层有F 16和F 4,结构面泥化、潮湿.第35卷第4期2007年7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 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 ol.35N o.4Jul.2007图1 进水口边坡整体模型Fig.1 I ntegral model of inletslope图2 主要地质结构面Fig.2 Main geological structural plane 进水口边坡岩体统计优势结构面为1组层内错动带和2组陡倾裂隙组,层内错动带的产状为N30°~54°E ,SE ∠6°~18°,陡倾裂隙组的产状分别为N15°~40°E ,NW ∠70°~86°和N30°~50°W ,SW ∠83°~90°.其产状“优势性”明显,岩体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图3 开挖模型Fig.3 Excavation model1.2 进水口边坡开挖进水口布置于大寨沟口,自然边坡地形高陡,坡度多在65°~75°之间.进水口位于该陡壁中下部,底板高程约735m ,分11级开挖,开挖高度294m ,如图3所示.由于层间、层内错动带发育,NE 和NW 向断层和节理与层间、层内错动带的组合对边坡稳定不利.此外,大寨沟距坝址较近,对右岸进水口有不利影响,存在高边坡稳定问题.开挖后反倾向岩体的变形特征、陡倾裂隙组的影响以及加固支护方案的合理性是工程建设的重大技术问题.该水电站进水口边坡是一典型的结构控制性问题,应运用非连续力学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应用3DEC 程序建立了进水口开挖高边坡以及引水洞组的联合三维数值模型,并通过此三维数值模型来研究坡、洞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4Ο5].2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重视地质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结构面的作用是岩质高边坡分析的一个基本思想.由于工程问题的大型混合不连续求解对硬件配置要求太高,出于计算效率的考虑,本文仅取进水口段进行非连续数值分析.2.1 计算模型的建立进水口高边坡的三维计算区域包括了进水口开挖边坡的主要部分.引水隧洞考虑1号~9号机的9个引水洞的进水段.计算范围长840m ,宽240m ,最高点高程为1158m ,底面高程为550m ,模型如图4所示.由于离散元中的结构面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即每一条节理都对应于节理地质编录过程中的一个采样参数,因此,节理编录资料可以直接移植到模型中.3DEC 程序对节理的处理是按条进行的,需要指定每一条节理的倾向、倾角、节理面任一点的坐标和节理的连通率.本次研究开展了现场平硐节理详细地质编录,根据测线法原理求得了节理采样的倾向、倾角和位置等关键参数[3].利用3DEC 的隐藏(HI DE )功能,按区域生成长大节理;进而根据已经形成的模型块体尺寸和一般节理的长度,选择合适的连通率参数值,实现对迹长的模拟.生成的1组层内错动带和2组陡倾裂隙组如图4(c )所示.2.2 本构与参数计算中岩体采用M ohr 2C oulomb 准则弹塑性本构方程,层间错动带及控制性断层等结构面采用C oulomb 2slip 模型.49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图4 3DEC 计算模型Fig.4 Three 2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calculation model按照蜕化连续力学求解方式进行边坡变形、稳定计算时,岩体中的非控制次要结构面(节理)通过岩体的宏观力学参数来反映,因此在进行边坡岩体分层概化时,主要考虑了平硐勘测所得结构面线密度特征[6].如图4(b )所示:0~40m 为弱风化上段,岩体多为碎裂~镶嵌结构;40~100m 为弱风化下段,岩体多为次块状~块状结构;≥100m 为微新岩体,岩体多为块状~整体结构.计算参数见表1,2.表2 结构面参数取值T able 2 P arameters of structural plane 类型法向刚度/(MPa ・m -1)切向刚度/(MPa ・m -1)黏聚力/MPa 内摩擦角/(°)层间带500600112412F 1650010001082616F 460015001152818层内错动带120040001183510陡倾节理组1120045001153810陡倾节理组2150060001183810表1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T able 1 Physio 2mech anical p arameters of rock m ass 岩体类型变形模量/G Pa 泊松比密度/(g ・cm -3)黏聚力/MPa 内摩擦角/(°)抗拉强度/MPa 玄武岩弱上601272140153817015玄武岩弱下1001252150184717110微新1501222171155315115粉砂岩401302140143510018凝灰岩101352120112616010 考虑与不考虑节理条件的计算模型,其岩体完整程度不同,力学参数也不同.若模型中考虑了陡倾裂隙组,则应适当提高节理切割块体的岩体力学参数值,即岩体的参数值应大于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估计得到的参数值,小于完整岩块的参数值.譬如:将Ⅳ级结构面作为单独地质单元模拟时,岩体的参数即为岩块与Ⅴ级结构面组合的岩体等效参数;而仅将Ⅲ级结构面进行单独模拟时,岩体的参数应该是岩块及Ⅳ级、Ⅴ级结构面组合的等效参数.对于复杂结构岩体,可以采用岩石力学试验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直接分析法来获取不同尺度下的宏观岩体力学等效参数[7Ο8];而对于简单的结构岩体,可采用式(1),(2)估算岩体力学参数,且这种估算可通过编写的FISH 命令流来实现.E r =E m K n sK n s -E m (1)G r =G m K s s K s s -G m(2)式中:E m ,E r ———岩体、岩块的弹性模量;G m ,G r ———岩体、岩块的剪切模量;K n ,K s ———结构面的法向、切向刚度;s ———节理的平均间距.3 计算结果3.1 位移特征由图5可知:无节理条件下,计算位移的一致性、连续性较好,最大位移为3616mm.节理条件下,计算位移不连续特征明显,最大位移为4916mm ,位移量级较无节理情况普遍增大.二者的位移特征亦有所差异.无节理条件下,开挖引起的变形深度较大;节理条件下,影响深度较小.无节理条件下,最大位移发生在下部;节理条件下,最大位移发生在中上部位.其原因为:节理条件下,位移特征593第4期孟国涛,等 岩质高边坡开挖变形的三维离散单元法分析69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图5 计算位移矢量图Fig.5 V ector diagram of calculated displacement更多地受控于结构面的分布,而陡倾角裂隙在边坡中上部的密度更大,其各向异性特征致使中上部岩体下滑趋势更加明显.3.2 结构面影响区内控制性结构面F16断层和层间错动带共同切割形成的断块,具备倾倒—滑塌破坏的边界条件.但由图5可知,该块体未表现出破坏的变形趋势,可视为潜在的不稳定块体.作为次一级结构面,陡倾角裂隙组在边坡开挖的中上部所起的作用相对突出,主要原因是该部位开挖深度不大,浅层破裂岩体未被挖除,结构面的切割有利于个别块体的失稳.总体上,结构面的作用还没有改变边坡的总体变形状态,各断块岩体尚未出现破坏、滑离的位移特点,边坡的总体变形趋势尚保持在正常状态.3.3 锚固效果锚索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由非连续结构面切割而成的不稳定块体的局部变形,在蜕化近似连续模型中,锚索的作用不明显.在含节理模型中,锚固的作用相对显著.加锚使得水平向最大位移有所降低,同时使塑性区减小.在下部锚索为主的强力加固区,由于锚索水平施加,与近似水平的层间(内)错动带交角很小,进而造成部分锚索置于软弱的层间带中,因此施加的效果不甚明显.中上部浅部加固兼柔性支护区,由于模型中多采用锚杆单元,其长度小,且未设置预应力,所以锚杆单元对岩体变形的约束作用不明显,中上部断块岩体依然表现出较大位移特征.总之,依据节理条件下的计算结果,针对中上部岩体的实际地质条件,在开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加固方案,及时实施锚索支护以限制结构面张开,对维持边坡稳定有重要作用.4 结 束 语本文应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白鹤滩水电站右岸进水口高边坡进行了非连续非线性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考虑节理的不连续和各向异性分布特征的计算位移比不考虑节理条件时的计算位移大,中上部岩体的下滑趋势也更明显;结构面尚未改变边坡总体变形状态,边坡整体稳定;锚固作用明显,但尚需针对实际地质条件进行中上部岩体的加固,以保证局部岩体的稳定.本文还将蜕化连续与混合不连续2种求解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应力条件下,结构控制性边坡问题中,节理网络几何特征的大量简化模拟会使计算结果出现显著偏差[9];考虑岩体的非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用三维离散单元法进行非连续力学数值分析,能够准确地评价节理条件下工程作用造成的岩体变形与破坏,进而正确评价高边坡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参考文献:[1]H ARRIS ON J P,H UDS ON J A.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M].Ox ford:Pergam on Press,2000.[2]J I NGLan 2ru.A review of techniques ,advances and outstanding issues in numerical m odelling for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 ock Mechanics &M ining Sciences ,2003,40(3):283Ο353.[3]IT ASC A.Three 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user ’s guide[K].M inneapolis :I tasca C onsulting G roup ,Inc ,1999.[4]张贵科,徐卫亚,石安池.三峡船闸高边坡及中隔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315Ο320.[5]徐卫亚,宋晓晨,周维垣.水电站进水口岩石高边坡及坝坡与洞室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6):2712Ο2717.[6]巫德斌,徐卫亚.基于H oek 2Brown 准则的边坡开挖岩体力学参数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89Ο93.[7]MI N K B ,J I NG Lan 2ru.Numerical determination of the equivalent elastic com pliance tens or for fractured rock masses using the distinctelement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 ock Mechanics &M ining Sciences ,2003,40(6):795Ο816.[8]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力学参数与屈服准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南京:河海大学,2006.[9]朱焕春,BRUM MER R ,ANDRIE UX P.节理岩体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一):方法与讨论[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44Ο3449.Analysis of excavation 2induced high rock slope deformationwith 3D discrete element codeMENG G uo 2tao 1,XU Wei 2ya 1,ZHENG Wen 2tang 1,SHI An 2chi 2(1.G eo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 f Hohai Univer 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2.East China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HECC ,Zhejiang 310014,China )Abstract :Three 2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and nonlinear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of a typical high rock slope with anti 2dip strata structure.With com 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 taken into account ,the control structural plane and anti 2dip joint set of the high slope at inlet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excavation and anchoring of the slope and diversion tunnel in stages were realized numerically.M oreover ,3D discrete element code (3DEC )was used to s olv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high slope in the m odes of mixed discontinuousness and degenerate continuousness.The in fluence of structural plane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 was discuss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high slope at inlets after excavation and rein forcement was analyzed by com paris on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 different calculation m odes.K ey w ords :rock mechanics ;slope engineering ;excavation ;deformation ;3D discrete element code (3DEC )793第4期孟国涛,等 岩质高边坡开挖变形的三维离散单元法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