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眼睛——林雨

合集下载

(应用光学)第三章.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第三章.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畸变
畸变
畸变是目视光学系统成像的一种 失真现象,表现为图像的几何形 状发生变化。畸变分为桶形畸变
和枕形畸变两种类型。
畸变的测量
畸变的测量通常采用畸变系数, 即实际图像与理想图像的几何形 状差异的比例。畸变系数越大,
畸变越严重。
畸变的影响因素
影响畸变的因素包括光学系统的 设计、镜片质量、制造误差等。
望远镜
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 视光学系统,通常具有较 大的视场和较长的焦距。
摄影镜头
用于拍摄照片的目视光学 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成 像质量。
目视光学系统的基本参数
焦距
目视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 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 决定了系统的放大倍数和 观察距离。
视场
目视光学系统的视场是指 物镜所能够覆盖的视野范 围,决定了观察者能够看 到的物体范围。
眼镜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 作,是矫正视力缺陷、保护眼睛健康 的重要工具。
摄影镜头
摄影镜头是一种将景物光线聚焦在感光材料上的目视光学仪器,能够将景物拍摄 成照片。
摄影镜头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电影和摄影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记录和 分享美好瞬间的工具。
04
目视光学系统的性能评价
分辨率
分辨率
对比度
对比度
对比度是衡量目视光学系统区分 明暗变化的能力的指标。对比度 越高,光学系统呈现的图像明暗
差异越大,细节越丰富。
对比度的公式
对比度通常用公式表示为"明暗区 域的亮度比值"。比值越大,对比 度越高。
对比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对比度的因素包括光学系统的 透过率、反射率、像差等。优化这 些因素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对比度。
分辨率
目视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是 指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细 节程度,通常以线对数表 示。

《眼应用光学基础》课件

《眼应用光学基础》课件

眼镜光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眼镜片类型
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 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 片等。
眼镜的光学参数
球面顶焦度、棱镜度、光 焦度等。
眼镜的配戴与调整
根据不同人群的视力状况 选择合适的眼镜,并进行 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舒适度 和视觉效果。
CHAPTER
04
眼镜的光学参数与选择
眼镜的光学参数
球面镜片的光学参数
避免眼镜受到冲击
避免眼镜受到撞击或摔落 ,以免损坏镜片或框架。
定期更换眼镜配件
定期更换眼镜的配件,如 鼻托、螺丝等,以确保眼 镜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CHAPTER
05
眼应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是矫正视力最常见的工具 ,通过镜片的光学原理,使光 线正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从 而改善视力。
视神经将物像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和分析。
大脑皮层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工和整合,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清晰、立体的视 觉图像。
CHAPTER
03
眼应用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 的方向改变。折射率是描述介质 对光折射能力的物理量。
光的反射
《眼应用光学基础》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眼应用光学概述 • 眼球结构与功能 • 眼应用光学基础知识 • 眼镜的光学参数与选择 • 眼应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眼应用光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01
眼应用光学概述
眼应用光学定义
眼应用光学是一门研究眼睛与光学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探讨眼睛的生理结 构和光学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光学原理和方法改善视觉功能、预防和治疗视觉障 碍。

精选第六章应用光学目视光学系统

精选第六章应用光学目视光学系统

一、工作原理 目视光学仪器的两个要求 扩大视角 出射平行光 显微镜是将近物成像于无限远,望远镜使无限远物体 成像在无限远,所以望远镜是一个无焦系统 由于是无焦系统,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 重合,光学筒长=0
望远镜有两种基本型式: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系统,物镜和目镜都是正透镜,中间有实像面,可在实像处
一、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视角放大率
放大镜不能满足对更细小的物体观察,考虑可以先用 一组透镜把物体放大成像到放大镜前焦面上,再通过 放大镜观察;
这样经过两级放大形成的光学系统称为显微镜系统;
靠近物体,把物体尺寸放大的透镜叫做显微物镜 靠近眼睛,用来扩大视角的放大镜叫做显微目镜。
光学筒长△:F′物 到F目之间的距离。
tg f目 D
➢望远镜系统的特点:P148 1.Γ可正可负,Γ>0,ω、ω´同号,物像方向相同(伽利略望远镜)
Γ<0,ω、ω´异号,物像方向相反(开普勒望远镜)
2.目镜焦距不能太小,因此要提高放大率,必须加长物镜焦距; 3.出瞳与人眼眼瞳直径相匹配,为了得到高倍率,要加大物镜口径。
三、分辨率及工作放大率
⑴、显微镜的视角放大率; ⑵、出瞳距离(镜目距); ⑶、斜入射光照明,波长为0.55微米,求其分辨率; ⑷、物镜通光孔径; ⑸、出瞳直径; ⑹、设物高2y=6mm,K=50%,求目镜的通光口径。
6.4 望远镜系统
主要内容: 1、工作原理; 2、视放大率; 3、分辨率及工作放大率; 4、透镜转象系统;
NA ,λ 时, σ ,分辨率
3、有效放大率(要使显微镜分辨的细节能被人眼所分辨)
便于眼睛分辨的角距离为 2 ~ 4
该角距离在眼睛的明视距离250mm处所对应的线距离σ眼,可表示为: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最大调节范围=近点视度-远点视度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2、瞳孔调节
• 虹膜可以自动瞳孔大小,以控制人眼的进光量
• 强光下,白天 D=2mm; 夜晚,D=8mm
• 设计光学仪器时,仪器的出射瞳孔要和人眼瞳孔大 小配合,白天使用的可以小些,夜晚使用的则要大 一些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2、近视眼的特点 • 近视眼像方焦点在视网膜前方,无限远物不能成
像在网膜上
•F ’
• 近视眼看不清无限远目标,看到的最远距离(远 点)是有限的,这个距离是近视眼视网膜的物方 共轭面;眼睛依靠调节只能看清远点以内的物体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 近视程度用远点距离对应的视度表示
•直接观察:
•ω眼
•-y’眼 •π ’
•-y’眼=π’tgω眼
•用仪器观察:
• ω仪
•-y’仪 •π ’
•-y’仪=π’tgω仪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用仪器观察时网膜上的像高和人眼直接观察时 网膜上的像高之比表示了仪器的放大作用,称为 视角放大率,用Г 表示。
•2、成像在无限远(出射平行光)
• 放大镜工作原理
•只要物体对人眼的张角大于人眼的视角分辨率即 可看清楚
• 如果物体对人眼张角小于60”,人眼看不见, 则可以考虑借用仪器来观察。
• 1. 物体必须放在系统的物方焦平面处,使得 出射光为平行光。
• 2.从仪器出射的光线对人眼的张角必须大于人
眼直接观察时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人眼直接观察
•例如:15倍的放大镜,焦距为16.6,假设双凸,则 两个半径为17毫米左右,若平凸,则半径为8.5毫米 左右。 为此,设计了显微镜,即复杂化的放大镜

浙江大学应用光学 第七章 经典光学系统1-眼睛、放大镜

浙江大学应用光学 第七章 经典光学系统1-眼睛、放大镜

五、分辨本领——能区分二个最靠近点的能力
极限分辨角——最靠近二点对人眼(物方节点)的张角φ 对于理想光学系统
ϕ=
1.22λ D
二者 相反
其中 D 为入瞳直径 D 为瞳孔直径,取 mm
对于 555 nm而言,用秒表示得 ϕ = 140"
D
一般取眼睛的极限分辨角为 1’。 眼睛的分辨本领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 与物体亮度与对比度有关:当照度≥50 lx时,φ达极限。对比度大 时分辨率高。 ② 与照明光谱成分有关:单色光分辨率高 (眼睛有色差)。 ③ 与网膜上成像位置有关,黄斑处分辨率最高。 对眼睛张角小的要借助望远镜或显微 镜等仪器,仪器应有适当的放大率, 使能被仪器分辨的也能被眼睛分辨。
正常眼,物在物方焦面上,成像于无穷 远,则 M 仅被 f’所决定。 250 M= f'
二、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一般,瞳孔——孔阑,出瞳;放大镜——渐晕光阑;无视场光阑 设放大镜直径 2h,瞳孔直径 2a’,则 B3’ h − a' B2’ 0% B1 ⎯⎯→ B1' , tg W1' = B1’
B2 ⎯50% B2 , ⎯→ ' ⎯
为什么暗环境下能做饭、 洗衣,但不能描龙绣凤?
λ
六、眼睛的瞄准精度——测量时须考虑
3. 体视 估计距离——眼睛的调节,视线转向被观察物时肌肉 用力。眼球转动最小能觉察 7’。 辨别相对远近——利用两眼视线的夹角即视差角θ. 基线长,成人b=65mm b θ= L △θ 观察点到基线的距离 立体视差角 立体视差
b • ΔL L2 L2 10" ΔL0 = Δθ 0 = L2 ≈ 7.46 × 10 − 4 L2 (m) b 0.065 × 206265 Δθ =

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

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应用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的学科。

而眼睛是我们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学学科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系列的光学原理和技术,形成了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

光的传播和折射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的传播和折射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速度会改变,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个偏折现象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非常重要。

眼睛的光学构造眼睛的光学构造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等部分。

角膜是我们眼睛的前窗口,它具有一个曲弯的表面,可以折射光线。

瞳孔是一个可收缩的孔洞,可以控制光线进入眼睛的数量。

晶状体是位于瞳孔后面的一个透明组织,可以通过改变其形状来对光线进行进一步的聚焦。

视网膜是我们眼睛的后窗口,可以对光线进行感光。

眼睛的屈光系统眼睛的光学系统由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成,它们构成了眼睛的屈光系统。

眼睛的屈光系统主要负责将进入眼睛的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使其能够清晰地投影在视网膜上。

角膜的屈光作用角膜是眼睛的前窗口,它作为光线的第一个折射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角膜的曲率并非均匀,不同位置的角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也有所不同。

角膜的屈光作用对眼球的总屈光度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晶状体的调焦作用晶状体是眼睛的主要调焦器官,它可以改变自身的形状来调节眼镜的焦距。

通过晶状体的调焦作用,眼睛可以实现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清晰的视觉焦点调节。

眼球的像的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它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这个实像是通过眼球的光学元件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产生的。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眼睛的调节机制人眼除了具有通过改变晶状体形状进行调焦的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瞳孔直径的能力。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瞳孔会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提高光的敏感度;当环境光线较亮时,瞳孔会收缩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的损伤。

眼应用光学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眼应用光学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系)《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Basic of Eye Applied Optics课程编号99100831课程类型:必修主干课程学时:54 学分:3适用对象:眼视光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眼应用光学是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结合视光学的特点,通过系统而又有重点地讲授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光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公式及一些基本技术,并使得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正确的进行各种成像计算,简单的光路计算及相应的光路图绘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如眼镜学、眼科器械学及视光学等),为将来从事眼科和视光学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光学基础。

眼应用光学在整个光学领域中是一门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强的学科,为此,我们在这里注意结合视光学的特点,在理论讲授内容中,有重点地选择了与眼视光学关系较密切的内容,并就此内容在光学原理上和其他相应方面进行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同时,又尽量保持其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作业,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课外参考书。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具备《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知识。

本课程教材《应用光学基础》主要是为修完《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视光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

《眼应用光学》课程授课时间为二学年第四学期,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计3.5学分。

其中讲授课为52学时,光学计算习题为2学时。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应用光学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及所涉及的光学领域范围的了解,弄清应用光学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

另外,通过对光的本性的阐述,来了解光学发展史的概况及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应用光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难点是光的本性、光学领域现状及光学在各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应用光学-第九章(1)眼睛与显微系统

应用光学-第九章(1)眼睛与显微系统
• 放大镜的放大率为:
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其放大率为视角 放大率。

• 例如:有一近视眼,通过验光得知其远点视度为 -2个屈光度(-2D),眼镜行业称近视200度。
• 则其远点距
r=1/ R
r = - 0.5 m,
• 矫正时需将无限远物点移到其远点距上,即将无限 远轴上点成像于r处
• 眼睛远点视度为多少屈光度就要配相应 屈光度的眼镜。
1 1 f' f
• 需配焦距为- 0.5m的近视眼镜。

tg仪 tg眼
tg ' tg
• 由于双目观察有立体感,因此许多目视 仪器采用双目结构。
双眼望远镜,双眼显微镜 双眼仪器不但可以保持人眼的体视能力,还 可以提高人眼的体视能力 •双眼仪器的体视放大率
仪 眼
人眼直接观察时的视差角α眼为
B

b l
lB lA
αB眼
A
αA眼
当肌肉完全放松时(通过调节),眼睛所 能看清的最远的点称为远点,其相应的距 离称为远点距,以 r 表示(米) 当肌肉在最紧张时(通过调节),眼睛所 能看清的最近的点称为近点,其相应的距 离称为近点距,以 p 表示(米) 正常眼睛的远点距为负的无限远,非正常 眼睛(远视或近视)的远点距为一正/负 的有限值。 • 明视距离:眼睛观察近物时最适宜的 距离是物体位于眼前250mm处,称 此距离为明视距离(M)。

最常见的有近视眼和远视眼
所谓近视眼就是其远点在眼睛前方有限 距离处(r < 0)
由于眼球偏长,像方焦点位于视网膜的前面。只有眼 前有限距离处的物体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为负视度 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负光焦度眼镜。 使无限远物体成像于眼睛的远点上(虚像), 然后再经眼睛成像于网膜上

(应用光学)第三章.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第三章.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第四版)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人眼的视觉特征
视轴: 黄斑中心与眼睛光学系统像方节点的连线. 人眼的视场: 人眼的视场可以达到 150 度. 如果头保持不动, 我们只能看清视轴中心附近6º-8º的范围. 为了看到更大的范围,可以自由旋转眼球,头也动.
应用光学(第四版)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e
250 f2'
由此,显微镜系统的总放大率为
e
250
f1' f 2'
可见显微镜系统的放大率与光学筒长Δ成正比,和物镜及目镜的焦距成 反比(倒像)。
应用光学(第四版)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 根据组合光组的焦距公式可知,整个显微镜的总焦距f’ 和物镜及目镜焦
距之间符合以下关系:
f ' f1' f 2'
3.2-3.3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 1.放大镜 • 2.显微镜 • 3.望远镜
应用光学(第四版)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1.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无穷远自身发光的物点,在焦平面上所成的像不是几何点,而是一个 由一系列光环组成的衍射图样。
应用光学(第四版)
中央亮斑称为艾里斑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中央亮斑的直径
角膜, 前室和水晶体可以看作镜头的一个组成部分.
虹膜: 水晶体和前室之间的隔膜. 其中心有一圆孔,为瞳 孔,限制进入眼睛的光能量, 作为相机中的可调光圈.
应用光学(第四版)
3 人眼及其光学系统
后室: 水晶体后面的空间,后室中充满蛋白状的玻璃液,折射率为1.336。 视网膜: 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作为感光底片。
黄斑: 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的区域. 视网膜和黄斑可看作是照相机的感光部分. 脉络膜:视网膜后面包裹的一层黑色膜,

眼睛(应用光学第四次课)(2011上课)

眼睛(应用光学第四次课)(2011上课)

经常用于军事。
(4) 采用负光焦度(发聚透镜)的目镜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
(5) 望远镜的最小视放大率(望远镜的极限分辨角)
Γ 60
1.22 0.00055 140 206265 (秒) D D 入瞳直径
Γ min
D 2.3(mm )
(6) 在瞄准仪器中
Γ 60(随瞄准方式变化)
f 物 f目 f1f 2 f 250 Γ f
(2) 物镜,目镜的放大率都刻在镜筒上。 (3) 物镜,目镜的连接部分也是相同的。
250 Γ f 物 f目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作用:用于观察无限远目标的。 望远镜是一个将无限远目标成象在无限远的无焦系统。

y眼
J

仪器观察
y仪
眼睛直接观察
y tan 眼 眼
y tan 仪 仪
仪器的视放大倍率
Γ
说明:
y π tan 仪 tan 仪 仪 Γ y π tan 眼 tan 眼 眼
(1) 对目视仪器的第一个要求:扩大视角。 (2) 目标通过仪器应成象在无限远,或者说出射的光要 求是平行光(满足眼睛完全放松的自然工作状态)
F物

F目
1. 视放大率

F物 F目
f物


f目
tan 仪 Γ tan 眼


tan Γ tan
y物 y目

F物 F目
f物


f目
代入
y物 f 物 tan
y目 f目 tan
白天
在视网膜上对应的大小约为:

应用光学第八章

应用光学第八章
瞄准方式 示意图 人眼瞄准精度 瞄准方式 示意图 人眼瞄准精度
二实线叠合
60''
双线对称夹单 线
±
5 ~ 10
二直线的端部 对准
±10~ 20
叉线对准单线
10''

返回
四、双目立体视觉
如图8-3所示,当双目观察物点A时,两眼的视轴对准A 点,两视轴之间夹角 称为视差角,两眼节点J 1 和 J 2 的连 线称为视觉基线,其长度以b表示。物体远近不同,视差 角不同,使眼球发生转动的肌肉的紧张程度也就不同,根 据这种不同的感觉,双目能容易地辨别物体远近。 若物点A到基线的距离为L,则视差 角 A为
图8-1
正常眼在肌肉完全放松的自然状态下,能够看清楚无限 远处的物体,也即其远点应该在无限远(R=0),像方 焦点正好和视网膜重合,见图8-1 a。若不符合这一条件 就是非正常眼,或称为视力不正常。 非正常眼有很多种情况,最常见的有近视眼和远视眼。 所谓近视眼就是其远点在眼睛前方有限距离处(l r <0), 这是由于眼球太长,像方焦点位于网膜之前所致。只有眼 睛前有限距离处的物体才能成像在网膜上。见图8-1 b。 所谓远视眼,就是其远点 在眼睛之后(l r >0),这是 由于眼球较短,像方焦点位 于网膜之后所致。因此,只 有当射入眼睛的光束是会聚 时,才能正好聚集在网膜上。 见图8-1 c。

二、眼睛的缺陷及矫正
弥补眼睛缺陷常用的方法是戴眼镜。显然,近视眼应 该配上一块负透镜,远视眼应该配上一块正透镜,且正透 镜或负透镜的像方焦点应正好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远点重 合,见图8-2。 通常采用非正常眼远点距离的倒数来表示近视或远视 的程度,称为视度。若距离以“米”为单位,则视度的单 位就是“屈光度”。例如对远点距离为-0.5米的近视眼, 其近视程度就是-2屈光度,写作-2.00D。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跨学科实践:眼睛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跨学科实践:眼睛

第6节跨学科实践:眼睛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与眼睛有关的知识,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部分。

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对现在中学生的视力矫正问题引起重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在这一节,学生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过程。

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培养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难点: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脑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人的双眼获得的。

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

人眼为什么能感知外界的光和影?人眼又为什么会出现近视和远视现象呢?学完本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学生听讲。

通过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环节二:眼睛和眼镜一、眼睛学生观看教材第86页图4-6-2“人眼睛的主要结构”,让学生通过挂图讲述眼睛的结构(教师可适当提示)。

学生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学生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睫状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

学生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学生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神奇的眼睛应用光学__人眼特性31页PPT

神奇的眼睛应用光学__人眼特性31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神奇的眼睛应用光学__人眼特性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END

应用光学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标放在眼前250mm处,此距离为明视距离。 ✓ 近点距离:人眼通过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短
距离称为近点距离。 ✓ 远点距离:人眼能看清的最远距离。 ✓ 最大调节范围:远点距离与近点距离之间的视
度之差。
二 人眼的调节 -- 视度调节
例:20岁的正常人眼 ✓ 明视距离:250mm,SD = -4。 ✓ 最大调节范围:-10
设计实例:只有两块5倍的,要求设计10倍 的。
将这两块合成:
1 f '合
=合=1+2
d12
当d 0,f '合=25
=10
d取不同值时,两块搭成不同的倍率的放大镜
二、显微镜(microscope)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用以观察更微细物体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两级放大
成像过程:
物体首先经过显微物镜并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形成 一个放大的实像;
等于同一目标用仪器观察时的视角和人眼直接 观察时的视角二者的正切之比,所以称为仪器 的视放大率。
一、放大镜(magnifier)的工作原理
放大镜用来观察近距离微小物体。
物在物方焦点,出射的是平行光束。
人眼直接观察
设一微小物体其高为y,用肉眼直接观察时不能离 眼太近,放在l = -250mm处。此时,视角为:
3-5 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
当观察外界物体时,除了能够知道物体的
大小、 、亮暗以及表面 以外,
还能够产生 的感觉。这种远近的感 觉称为空间深度感觉。
单眼空间深度感觉
当物体的高度已知时,根据它对应的视角大小 来判断它的远近;
根据物体之间的遮蔽关系和日光的阴影也能判 断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设计实例:放大镜(n=1.5) 已知=5, 求r1、r2;若=10,求r1、r2

应用光学-人眼 放大镜-PPT文档资料

应用光学-人眼 放大镜-PPT文档资料

Applied optics
2.人眼的要求:对目视光学系统 (1)扩大视角;视放大率至少大于1
' ' y t g t g i i ' ' i y tg t g e e e

Applied optics
(2)出射平行光,即通过仪器后成像在无限远处
使人眼观察时处于松弛状态,降低眼睛疲劳
网膜和黄斑是眼睛中的像 平面(光敏面)
6
Applied optics
盲点 Blind spot: 神经纤维的出口处,不能 产生视觉
盲点
小实验:
7
Applied optics
后室 Posterior chamber: 眼睛成像的(实)像空间, 充满n=1.336的蛋白质玻璃液。后室的内壁为网膜。 脉络膜 Choroid: 包围网膜的一 层黑色膜,使像空间(后室) 成为‘暗室’.
-l
l
近视
远视
b. 明视距离不是近点距: 明视距离:是指正常的眼睛在正常照明(光照度约50勒 克斯)下最方便和最习惯的工作距离,它等于250mm。
14
Applied optics
视度[屈光度]:若眼睛观察的物体距眼睛为l(被 观察物体对眼睛的物距,单位为米),则定义视 度为SD,单位为屈光度:
例1:对正常人眼,若要观察2m处物体,需要 调节多少视度? -0.5
例2:若某正常人眼的最大调节范围为-10视度, 其近点距离是多少? -100mm 正常人眼的远点都是无穷远,但近点却各不相 同;近点距越小,调节范围或能力越大。
17
Applied optics
2). 瞳孔调节(适应特性) 人眼还能在不同亮暗程度的条件下工作。这就是人眼的另一 个特性。

应用光学第三章

应用光学第三章

(6)双眼观察仪器
上节讲到,当用双眼观察外界景物时,能够产生明显的远近感觉,这种感觉称为 双眼立体视觉,简称为体视。如果使用单眼望远镜或单眼显傲镜观察时,就不能产 生体视,因而也就影响观察效果。为了在使用仪器观察时仍能保持住入眼的体视能 力,所以必须采用双眼仪器,如双眼望远镜”和“双目显微镜”。
当使用双眼仪器时,人眼的体视能力不仅可以保持,而且还可以 得到提高。由上节知道,人眼能否分辨出两个物点A和B的远近,取 决于此二物点对应的视差角之差( αA—αB ),如图3—19所示。假 定人眼直接观察某一物体时对应的视差角为α眼,当使用仪器观察时 对应的视差角为α仪,二者之比称为双眼仪器的体视放大率,用∏表 示
但第一个要求,扩大视角达到了吗?
tg 仪
y; f`
tg 眼
y; l
tg 仪 l 250 tg 眼 f ` f `
放大镜受通光孔径限制不能将焦距做得太短,所 以放大率一般不超过15倍
(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为满足人们对细小物体观察要求,人们想到了多 级放大:先用一组透镜将细小物,成像到放大镜 焦平面上,再用放大镜观察,就可观察细小物体 了。
(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 放大镜是用来近 距离观察微小物 体的。人眼能够 分辨的物体大小y 与物距l间的满足 以下关系:
y 0.003 l
• 这样要观察微小 物体,就要将物 体拉近眼。但人 眼的调节范围有 限,不可能无限 拉近,所用眼直 接观察物时,物 不可能太小。
这样在人眼与物间放一透镜,使物刚好在透镜的 物方焦平面上,这样经过透镜的物成像在无穷远 处。这样满足了目视光学系统的第二个要求。
(3)、人眼的分 辨率
y` ftg
y`
0.006

应用光学: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B’
1 y y'
可在望远镜前垂直光轴放置一有刻化的物体,测量像高的大小, 即可得视放大率。
2、 望远系统的种类
a.开普勒望远系统
可安装分划板,用于瞄准
开普勒望远系统应用-军用望远镜
b.伽利略望远系统
结构紧凑,筒长短,较为轻便,光能损失少,并且使 物体呈正立的像。但是由于没有中间实像,不能安装分划 板,因而不能用来瞄准和定位
双目镜筒 是通过加 反射棱镜 和平行平 板实现的
3、显微镜设计中的规定参数:
• 共轭距:显微镜物镜从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约 180mm
• 机械筒长:把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取下后,所剩的镜筒 长度。(我国规定为160mm)
• 常用的物镜倍率:4x、 10x、 40x和100x • 常用的目镜倍率:5x、10x和15x
8.24"
8.24“扩大到60”,所以:
tg' tg
' ຫໍສະໝຸດ 60 8.247.3
例:经纬仪用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为20,使用夹线瞄准, 瞄准角误差等于多少?
tg' ' tg
' 10" 0.5"
20
像于此处,则看不到,该处称盲点。
2. 眼睛的成像:
• 眼睛像个能自动对焦、变焦、自动改变光 圈的超级照相机
• 眼睛的物方和像方焦距不相等。f=-16.7mm f’=22.3mm
• 在调焦范围内,-f=14.2-17.1mm f’=18.9 -22.8mm
人眼--------照相机 水晶体--------镜头 网膜---------底片 瞳孔---------光阑
物镜的像再被目镜放大,其放大率为e = 250 f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生理学现象
1. 杨-赫姆霍兹(T.Young-----Helmholt)三原色学说 2. 赫林 (Hering )四色学说
3. 阶段学说
颜色的三种表观特性
亮度:颜色的亮暗程度。
色调:彩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饱和度(或彩度):彩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 色调 饱和度 明 度
1. 白--黑 是对立的 2. 红-绿 是互补的 3. 黄-蓝 是互补的 破坏-白 破坏-红 破坏-黄 重合成-黑 重合成-绿 重合成-蓝
四色理论成功之处:
1. 视网膜上缺少某一种对立的光化学物质如红-绿色盲,缺少红绿物质。 2. 全色盲是缺少红-绿、黄-蓝两种光化学物质 而仅存在黑白光化学物质所致
三色学说存在的问题:
1. 不能解释色盲成对出现,如红色盲和绿色盲 2. 不能解释全色盲随然不能感受颜色,但却能感受黑白色(非色彩、灰色) 3. 红-绿色盲安此理论是不能感觉黄色,事实上却能感受
赫林(E.Hering)-四色理论(Opponent-Color theory) 该假定视网膜上有三种化学物质,由于它们的破坏或再合成 产生6种不同的色觉和规律:
四色学说存在的问题:
1. 最大困难是无法解释红、绿、蓝三种颜色能够配合出所有色彩的配合规律 2. 他的三种对立光化学物质在视网膜光感受平一级始终没有得到解剖学的实 验证实。
阶段学说
颜色视觉过程是分阶段的,包括三原感受、四色传导和中枢 处理三个阶段。 三色感受:
在颜色视觉过程的光感受水平一级,符合T.Young的三色学说;即视网膜 上有三种独立的感色物质。它们各自选择性地吸收光谱上的红色、绿色和兰 色的色光;同时每个感光物质又可单独地产生黑和白的反映,即在强光作用 下产生白的反应,在无刺激时产生黑的反应。
视野检查原理 : 在单眼固视的情况下,测定在均匀照明背 景中所呈现的动态或静态视标(光斑)的光 阈值,所谓光阈值指的是视野范围内某一 点刚刚能被看见的最弱光刺激;
动态视野检查
所谓动态视野检查指的是用动态的方法来确 定某一光标的等视线位置。光标是从视野周 边不可见区向中心可见区移动以探测该光标 刚好可见的位置,将从不同方向探测到的这 些点连线既是该光标的等视线。
第十四章——眼睛
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双目立体视觉 体视测距原理 颜色视觉
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正视(正常眼):在自然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折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 中心凹聚焦。 折光性近视
近视眼
轴性近视 折光性远视 非正视(反常眼) 远视眼 轴性远视 规则散光 散光眼
不规则散光
近视眼及其矫正
lmax b min 0.065 20600" 1340mm 10"
•即反映了人眼可能分辨出物点远近的最大距离
•Lmax称为立体视觉半径
观察者用双眼能分辨空间两点间的最短空间深度距离以 L 表示称为:立体视觉阀值
b 对 l

b 微分得: 2 L L
L L2 / b
静态阈值检查法 所谓静态阈值检查法指的是在光标不动的情 况下,通过逐渐增加该光标的亮度来确定视 野中某一点从不可见到刚刚可见的光阈值的 方法。在可见率100%和可见率为0的视标之 间有一可见率为50%的视标,刚好能看到该 视标的最小刺激强度即为该检查点的阈值。
立体视觉
在三维视觉空间感知物体立体形状和不同物体之间远近 关系的能力
这种放大率称为视角放大率。 用字母Γ 表示

tg仪 tg眼
tg ' tg
由于双目观察有立体感,因此许多目视仪 器采用双目结构。
双眼望远镜,双眼显微镜
双眼仪器提高人眼的体视能力
双眼仪器的体视放大率
仪 眼
人眼直接观察时的视差角α眼为
B

b l
αB眼
lB lA
A
Δα眼 =αA眼-αB眼
颜色的辨认(图表)
光线颜色 波长(nm)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红
420 470 485 510
572 620 700
杨-赫姆霍兹 三色理论 T.Young-Helmholtz 在视网膜上有三种形式的锥体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就产生红、 绿、蓝三种色觉。 支持三原色学说的实验:
1. 眼底反射分光光度实验 2. 显微分光光度实验 3. 锥体细胞感受电位光谱感度实验
对比敏感度曲线 空间频率:横坐标 对比敏感度:纵坐标
正弦波条栅:特定视角内条栅循环的数量决定了其 空间频率
视野
定义:当一眼注视空间某一点时它不仅能看清楚该点,同时 还能看见注视点周围一定范围的物体。眼固视时所能看见的 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正常视野须具有两个特点: 1.视野的绝对边界达到一定范围:以白色光视标为例,单眼 上方约至56°,下74°,鼻侧约至65°,颞侧可达91°; 2.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的光敏感度均正常,除生理盲点外, 正常视野内不应有光敏感度下降区或暗点。正常视野光敏 感度以中心固视点最高,随偏心度增加而逐渐下降。
视觉质量的评价
视锐度:
眼睛能分辨两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视角来衡量。 视锐度=实际测试距离/看清的视标对应于5′字母的距离 我国使用的标准视力表是标准对数视力表,视标从小到大每行增率为
10
10=1.2589254
对比敏感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眼需要
分辨边界清晰的物体,也 需要分辨边界模糊的物 体.后一种分辨能力则称 为对比敏感度(contrast
A αA B αB lB
a2b2
A
B αA
lA
αB
b2
a2
b
a1
b1
b2
a2
b1
a1
A B
min
其极限值称为“体视锐度”
min
约为10”,有可能达到5”或3”
• 当物点对应的视角差α等于 min 时,人眼刚能 分辨出两个物点之间的远近差别
min 10"
当定位点在不同距离处,即L取值不同时,立体视觉阀值有 不同数值,将 min 10" 视觉基线b=0.065m代入可得:
L 7.5 10 L mm
2
4
体视测距原理
与眼睛一起使用的目视光学仪器,其放大作用不能由横向 放大率来表征。
通过光学仪器观察物体时,放大率为物体像的视角ω’正切 值与人眼直接观察该物体时的视角ω正切之比。
双目立体视觉
空间深度感觉:眼睛在观察物体时,除了一般的物体特征外, 还能够产生远近的感觉(单眼或双眼都能产生这种感觉)
单眼深度感觉来源: 1)物体高度已知,它所对应的视角大小来判断其远近 2)物体之间的遮蔽关系和阳光的阴影来判断它们相对位置 3)对物体细节的鉴别程度和空气的透明度所产生的深度感觉 4)眼睛的调节程度来判断物体的远近。 双眼观察的深度感觉除上述因素外: 5)物体的距离越近,视轴之间的夹角越大,这种感觉使眼球 发生转动的肌肉紧张程度就不同,据此就能判断物体的远近;
又因为:

' 仪
B ' l
体视光学系统
双眼仪器的立体视觉阀值显然应比人眼直接观察时小1/ 双眼仪器的立体视觉阀值公式:
4.7 10 L 5 L L 4.7 10 16 B B
2 2
4
良好的体视感觉条件: (1)双眼仪器左右两个光学系统的光轴要平行; (2)两个光学系统的视放大率应该一致; (3)两个光学系统之间不应该有相对的像倾斜
散光眼矫正:
球柱面透镜:
——光线透过轴向 子午线(图中垂 直方向)不会出 现聚散度的改变 ——光线通过屈光 力子午线方向会 出现聚散度的改 变
环曲面透镜:
给柱面的无曲率方向 也加上了一定曲率
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
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 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 要远眺几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④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⑤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⑥不躺卧看书。 ⑦不走路看书。
双目立体视觉
α称为“视差角”
A α l
a2
b
a1
设人眼左右两瞳孔距离为b,物体距离为l,由于通常α很小
则视差角为
b l
B
A
αB
αA
a2
b2
a1
b1
a1b1 a2b2
A B
则感觉 A ,B 距眼睛距离相等
• 当A、B两点距离不等时, A B 或 a1b1 • 产生了远近的感觉 , 被称为双眼立体视觉
四色传导:
锥体细胞兴奋刺激在向视觉中枢传导过程中符合E.Hering的四色学说; 在神经兴奋由锥体细胞感受器向视觉中枢的传导过程中,这三种反映重 新组合,结果产生三对对立的神经反应,既红或绿、黑或白、黄或蓝的反映。
中枢处理:
大脑视觉皮质中枢把由视神经纤维传来的神经冲动根据已有的颜色经验 进行处理,引起对颜色的心理感受;颜色心理感受的最常用的描述是: 色相、明度和彩度;上述描述被称之为颜色视觉的三属性。
αA眼
b
人眼能否分辨两个物点A 与B 的远近,取决 于αA眼- αB眼
假设双眼观察仪器的二个入射光轴之间为距离B, 称为该仪器的基线长,则同一物体对仪器的二入射 瞳孔所构成的视差角α为
B l
若系统的视(角)放大率为Г,则物方视差角α 和像方视差角α’ 存在以下关系:
B ' 统后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折光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能力过强。
轴性近视:眼轴长度超出正常
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 折光能力太强或眼轴长 度超出正常范围,成像 于视网膜前。
2、矫正: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 视眼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