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发心第3章 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感觉

1、视觉: 1)作用:在儿童与环境的联系中提供着重 要的信息,占儿童所接受信息的70%-80%。
2)视觉的发展

1、 视觉集中:两周 的新生儿能够较长时 间的集中注视某一客 体;三个月可以注视 4-7米处的客体;六 个月可以注视飞鸟和 飞机。
视知觉发展进程:


2) 温度觉:新生儿期已比较敏感,对冷刺激比热刺激更 明显。 3) 触觉:新生儿的触觉即高度敏感,尤其在口唇、手掌、 脚掌、眼等部位。 作用:认识外界事物、建立依恋关系(“皮肤饥饿”) 发展:表现在:探索活动;与其他感觉(主要是视觉) 结合
触觉
触觉(口唇;手)
触觉+动觉
探索世界
触觉+动觉
味觉敏感;喜欢甜食 (母乳与奶粉;中药与水)
(五)新生儿的模仿能力
多年来,心理学家曾认为,出生几个 月的婴儿还不具备模仿别人行为动作的能 力。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明,当婴儿呱 呱落地时,他们就能模仿成人的行为了。 新生儿的模仿是一种有意的、综合性的能 力,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图中的a,b,c中的婴儿,年龄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头、 张嘴和噘嘴动作。图中d和e的孩子,出生刚2天,就能模仿妈妈的 高兴和悲伤表情了。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和注意的特点
(一)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萌芽
婴儿期的注意非常符合无意注意的规律 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六个月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 1岁出现随意注意,但有意注意水平低。 在成人的语言指令下,儿童的注意力能服从成人的要求和活动 任务。
儿童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不是仅仅被动地受外界 刺激物的吸引。
五、婴儿期想象
想象:人脑对表象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5岁-2岁,想象力萌芽。婴儿期想象的特点:
1.想象的内容简单:
(1)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下的复活 (2)简单的相似联想 (3)不同事物的组合 2.以无意想象为主:





第三章
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
(上)
韩 宏 莉
第一节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三、新生儿听觉
胎儿的听觉反应(29-32周)即 6个月后 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① 出生第一天就有了听觉 (普莱尔) ② 视听协调能力: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 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能力。
(见光盘《万婴跟踪》)
四、新生儿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发生:出生第一天,新生儿对母亲的
气味有反应
味觉的发生:生来就有
婴儿期感知觉
3.数知觉:涉及数的知觉、记忆和思维
分辨数量多少 认识数目字:分辨6和9;3和8;2和5有难度 3岁时多数能认8个数字。 点数:3岁时一半的孩子能数到3;25%的孩 子能点数到5; 20%的孩子能点数到10
婴儿期感知觉
5.时间知觉:
婴儿的时间知觉常借助于生活中的 具体事情和周围现象作为指标。 2、3岁儿童对时间的估计常与事实 出入较大。
实验对象:36名6.5个月—14个 月的儿童。 实验者设计一个台子,左右半边有 高度落差,台子上铺一层透明玻璃, 让婴儿在上面爬行,婴儿爬到中间 时,即使手摸得到前方的透明玻璃, 也不敢再向前爬。 证明人类很小的时候(6个月) 就已对深度有了警觉心,这种能力 具有帮助物种生存的作用。
吉布森 “视崖 实验”
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衡量记忆指标:再认: 发展早 (5、6个 月认生)
重现(回忆):发展晚 (8、 9个月客体永久性)
四、婴儿思维的发展
1.5~2岁,是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 婴儿期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 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掰手指头数数” 、“点数” 边行动边思考,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 划性。(解决难题“试误”:“球滚到床 下” ) 词的概括性提高。
主观原因:阅历浅;兴趣浓厚程度;气质性格
三、婴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个体积累经验、促进心智发展的基础
(一)以无意记忆为主


5、6个月“倒怀” 6~12个月 : 出现“认生”现象;寻找、区分物体的能力增强 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说明长时记忆的发展。 12个月以后 : 语词记忆产生;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 能力的初步成熟。
(3)对称性图案超过非对称图案。
优先注视范式:
视觉偏好
二、新生儿的视觉
(1)视敏度:出生时,成像模糊,最佳视距:20— 40cm . 新生儿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150;06岁儿童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最佳视距:20—40cm .
新生儿

(2) 视觉集中:两 周的新生儿能够较长 时间的集中注视某一 客体
主观原因:阅历浅;兴趣浓厚程度;气质性格
三、婴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个体积累经验、促进心智发展的基础
(一)以无意记忆为主


5、6个月“倒怀” 6~12个月 : 出现“认生”现象;寻找、区分物体的能力增强 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说明长时记忆的发展。 12个月以后 : 语词记忆产生;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 能力的初步成熟。
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衡量记忆指标:再认: 发展早 (5、6个 月认生)
重现(回忆):发展晚 (8、 9个月客体永久性)
(3)对称性图案超过非对称图案。
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1961)发明了一种“视
崖” 装置(visual cliff),用于探索儿童深度知觉 。
实验对象:36名6.5个月—14个 月的儿童。 实验者设计一个台子,左右半边有 高度落差,台子上铺一层透明玻璃, 让婴儿在上面爬行,婴儿爬到中间 时,即使手摸得到前方的透明玻璃, 也不敢再向前爬。 证明人类很小的时候(6个月) 就已对深度有了警觉心,这种能力 具有帮助物种生存的作用。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婴儿视为软弱无能、消极 被动的生物个体。有人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一块 “白板”。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 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特别是习惯化 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婴儿感知 能力发展的研究。 研究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了不起的反映外界刺激 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视觉偏爱---优先注视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 视觉偏爱” 是指新生儿注视具有某一特点的目标的 时间明显超过注视其他目标的时间的现象。 新生儿偏爱复杂的图形、具有社会意义的形状 。 新生儿偏爱注视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新生儿偏爱: (1)弯曲的线段超过直线;



(2)同心圆超过非同心圆刺激;
3、嗅觉和味觉
(1)嗅觉的发展:

1个月 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 3-4个月 能区别好闻难闻的气味。 (“妈妈味”) 7-8个月 更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2)味觉


发生:生来就有,敏感;喜甜
发展: 2、3个月精确分化。
4-5个月 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

4、皮肤感觉的发育:
1) 痛觉:新生儿 对痛不敏感,2个月后才逐渐敏锐。
探索世界
触觉+动觉
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哈洛“恒河猴的研究”1959
金属母猴 绒布母猴
有奶吃 冰冷
没有奶吃 温暖
理论上:婴猴与金属母猴在一起 实际上:婴猴只在饥饿时去金属母猴那里,其 它时候与绒布母猴在一起。
皮肤饥饿与依恋关系
皮肤饥饿、依恋关系与身心健康
富于变化的环境,丰富的感觉信息能促进儿童大脑细胞 的生长。
从出生到2岁,儿童的模仿能力发生很大 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模仿向婴儿提供了 强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模仿,婴儿探索着他 们周围的社会,理解着周围的人们。 新生儿的模仿能力是促进他们和父母、成 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开端。
第二节
婴儿期(0-3岁) 认知过程的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 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儿童认识世 界的开端。 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 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 性的心理过程。

出生儿 有对光反射(眨眼反射) 2个月 头眼协调,目光能水平、上下跟随移动的物 体90度 4个月 头眼协调好,目光跟随移动的物体180度 6个月 目光跟随落地物体 12个月 小儿偏爱注视小物体 2岁时 区别垂直线和横线 5岁时 区别斜线、垂直线与水平线 6~7岁 渐发育完善
出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射
(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朱智贤:1.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8分钟; 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 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三)注意力容易转移 生理原因:幼小儿童的大脑皮层没有发育成熟,注意
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于是 注意力转向另一对象,使大脑皮层原来的兴奋区域得到 休息。
新生儿
一、感觉发生的评定
(一)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范兹、吉布森等心理学家提出研究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实验技术, 如感觉习惯化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惯化、偏视与偏爱

①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 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②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剌激 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 (见光盘)
(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朱智贤:1.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8分钟; 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 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三)注意力容易转移 生理原因:幼小儿童的大脑皮层没有发育成熟,注意
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于是 注意力转向另一对象,使大脑皮层原来的兴奋区域得到 休息。
1. 二、知觉的发展
(一)视知觉
1.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常规图形
新生儿:有图形分辨能力。喜欢轮廓鲜明的图形;不喜欢
混乱的图形;喜欢曲线图,不喜欢直线图
顺序: 常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非常规图形
大小知觉:最容易发展起来。
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1961)发明了一种“视
崖” 装置(visual cliff),用于探索儿童深度知觉 。
(二)视觉偏爱---优先注视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 视觉偏爱” 是指新生儿注视具有某一特点的目标的 时间明显超过注视其他目标的时间的现象。 新生儿偏爱复杂的图形、具有社会意义的形状 。 新生儿偏爱注视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新生儿偏爱: (1)弯曲的线段超过直线;



(2)同心圆超过非同心圆刺激;
吉布森“视崖实验”
爬行经验与深度知觉
沃克的研究(1979)表明,儿童的爬行经 验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7—9个月的孩子常爬到床边掉下,10个
月以后不会。
知觉恒常性 四、五个月----六七个月 八九个月热衷“躲猫猫”游戏。
婴儿期感知觉
2.颜色知觉 颜色判断(识别):同色配对法 颜色命名: 2岁开始;三岁能识别、命名7-8种颜 色。 混合色、色度不同的颜色难以分辨。 颜色偏好:喜欢红、黄两种鲜艳的暖色调。

新生儿
一、感觉发生的评定
(一)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范兹、吉布森等心理学家提出研究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实验技术, 如感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偏视与偏爱

①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 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②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剌激 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 (见光盘)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和注意的特点
(一)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萌芽
婴儿期的注意非常符合无意注意的规律 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六个月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 1岁出现随意注意,但有意注意水平低。 在成人的语言指令下,儿童的注意力能服从成人的要求和活动 任务。
儿童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不是仅仅被动地受外界 刺激物的吸引。
3.视觉偏好和颜色偏好
视觉偏好
婴儿偏爱注视人脸、具有社会意义的形状 、 复杂的图形、对称性图案曲线或同心圆图案 等。
(“子不嫌母丑”)
颜色偏好:
喜欢红、黄、绿等鲜艳的、
单纯的颜色;偏好暖色调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3个月~6岁
2、婴儿听觉
(1)意义 : 获取信息 10%;儿童语言的基础 (2)听觉的发展 ①听觉偏好:2个月喜欢乐音,喜欢人的声音, 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②分化:2个月以上喜欢优美舒缓、不喜欢激 烈紧张的;7-8个月合拍舞蹈,喜欢融合的而不 喜欢严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