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式呼吸机无法正常工作,故吸痰时间和次数受制。需稀释痰液时,可将稀释液直接注入气道内(稀释液不宜过多,以免引起病人呛咳)。吸痰结束后将一次性手套连同吸痰管一起毁型处理。病人若需进行支气管纤支镜检查或灌洗时,必须有连接呼吸机的装置。

1.2.2评估指标①吸痰前后SpO2变化:两组病人分别在吸痰前后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测定其SpO2变化。②呼吸道粘膜损伤:观察吸痰后是否出现血性痰液。③肺部感染:病人在使用呼吸机后通过其痰培养检查,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④其它:观察病人在清醒情况下是否对吸痰产生恐惧感;吸痰时是否有痰液喷出。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呼吸道粘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呼吸道粘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率比较组别例数SpO2(±s)吸痰前吸痰后血性痰液[例(%)]吸痰前吸痰后肺部感染[例(%)]吸痰前吸痰后对照组3593.00±4.6293.00±3.974(11.43)9(25.71)8(22.86)17(48.57)观察组

3593.00±5.7492.00±4.265(14.29)16(45.71)*9(25.71)25(71.43)*与对照组对应项比较

*P<0.05

2.2两组其它指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其它指标比较例(%)组别例数清醒吸痰恐惧感痰液喷出对照组

3518(51.43)14(77.78)11(31.43)观察组3515(42.86)5(33.33)*0(0)*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示,两组清醒病人在对吸痰操作时的恐惧感及吸痰时痰液喷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

3讨论密闭式吸痰是指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的吸痰操作,吸痰管外套有透明薄膜,整个吸痰过程都是在密闭情况下完成,操作者不需戴无菌手套即可操作。吸痰无论对于病人还是医务人员都是感染源,病人呼吸道的病菌能以120 km/h的速度被咳出[1]。并且在稀释痰液时,稀释液直接注入呼吸道内,很容易引起病人呛咳,甚至痰液喷射到医务人员身上、脸上,对医务人员产生职业伤害。由于痰液内含有各种致病菌,吸痰时痰液喷出,极易传染其他病人。密闭式吸痰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的吸痰操作,此时通过吸痰及时排除分泌物,从而防止细菌滋生。然而吸痰本身也可造成气管内皮粘膜和纤毛损伤,形成气管内炎症和水肿。观察组采用Hi Care密闭吸痰系统,导管前端侧壁为4孔设计(此设计可保证导管始终位于气道中央),贴壁吸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减少了损伤粘膜的可能性,因此,观察组3例在使用密闭式吸痰3~4 d后行纤支镜检查,仅发现较轻的肺部水肿。开放式吸痰,尽管在吸痰前要进行高浓度的吸氧和肺的过度换气,其吸痰的整个过程因需脱开呼吸机,故存在危险性,尤其是对呼吸耐受力极差的病人,和正在进行高浓度吸氧和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的病人,如突然脱机,病人肺泡气体交换容量突然降低,可导致病人肺内气体交换更加恶化,造成的缺氧和呼吸道梗阻可致低氧血症,引起病人心率不齐,甚至发

生心脏猝死[2]。低氧血症一旦发生,血氧含量值回到正常值所需的时间高达8~11 min,欲进行下一次吸引,必须使病人病情稳定后方可进行。表1显示,两组吸痰后血性痰液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密闭式吸痰方式明显优于开放式。另外,对照组同样选取3例此类病例,每次吸痰均非常谨慎,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3~4 d后纤支镜检查发现病人肺部水肿较观察组严重。由于开放式吸痰操作必须断开呼吸机,许多病人在吸痰时感到恐惧,因而产生抵触情绪,而烦躁不安,加上病人对呼吸机的依赖,限制了活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而密闭式吸痰不需脱机,给病人一种安全感。表2示,两组清醒病人吸痰恐惧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安全、舒适。综上所述,密闭式吸痰操作不仅保持了呼吸机的供气压,操作安全性强,无创伤性,还可减少呼吸道粘膜损伤。因此,采用密闭式吸痰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更为科学、合理,能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保障病人及医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丁彩儿.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29.

[2]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