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煤层分层恒底式上行开采和煤层群垮落上行开
采。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各分
层间要采用上行式开采顺序,只有这样,后采的 各分层的顶板总是完整的实体煤,而不是松散的 充填材料。
(一)波兰
1.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采动影响倍数K>6时,可以上行开采;当 H K∠6时,不宜上行开采。 K M 2.当下部开采多个煤层时,综合采动影响倍数 K 2 6 3 ,成功进行 上行开采;当 K 2 5 时,上煤层不同程度破坏,采取技术措施,可上 行开采。 3.采用充填法上行开采时, K 2 2 3 ~ 2 9 可正常上行开采。 4.上下层开采间隔时间为1年以上。
⑤解放前,帝国主义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掠夺 式开采,使上部非主采煤层大量丢弃。 对于上述丢弃的煤炭资源,只需增加少 量巷道工程量,就可以回收,特别是对于一 些储量不足的老矿区或矿井,利用已有井巷 和设备开采这些遗弃的煤炭资源,对于延长 矿区和矿井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煤层(群)上行开采的主要因素
采空区上部遗留煤炭资源的原因:
①地质勘探不详,在已采煤层上部又发现了可采煤层。 ②设计时把薄及不稳定煤层划分为不可采煤层,生产过程中又 发现可采, 但已来不及布置采煤工作面,只好丢弃了上部煤 层而采下部煤层。 ③因生产任务及经济效益,必须先开采下部主采煤层,而主采 煤层与上部非主采煤层在空间上的开采错距未拉开,只好注销 上部非主采煤层的部分储量。 ④因下行开采顺序与采区布署和生产能力之间产生矛盾,而丢 弃了上部非主要煤层的部分储量。
一、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先采标高低的煤层、 分层或煤组,后采标高高的煤层、分层或煤组称为上 行式开采顺序,反之,则称为下行式开采顺序。 按下行式开采顺序是开采方法的一般技术原则,也 是生产矿井常用的开采方法,但在特殊地质和开采条 件下,上行式开采顺序在技术、经济或安全方面可能 优于下行式开采顺序。 按先采的分层、煤层或煤组相对于未采的对应部分, 如图,上行式开采顺序可分为煤层间上行式开采、分 层间上行式开采和煤组间上行式开采。
2、采高
采高是影响上覆岩层破坏状况及其高度的根本因素。 采高越大,采出的空间越高,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可能获得 平衡的机率就越小,势必导致采场上覆岩层的严重破坏。 一般采高越大,上煤层的下沉越大,各种变形值也增大。 开采单一煤层及厚煤层第一分层时,垮落带及断裂带高度 与采高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在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垮落带 及断裂带高度与累计采高成分式函数关系。当分层数增加 时,此两带高度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
上行顺序采煤的条件
煤层相距较近时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先采下煤层后,
上煤层将随下煤层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遭受破坏,严重 时上煤层无法开采。因此煤层间一般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下行式开采顺序可能限制矿井生 产能力的增长和新建矿井的建设速度,增加巷道工程量和
维护量,在开采技术、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方面并不是最
1、层间距 煤层(群)上行开采的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证明,足够 的层间距是上行开采的基本条件。上、下煤层的层间距(或 H/M)越大,上覆煤层移动越平缓,倾斜、曲率等各种变形 值越小,越有利于上行开采。反之,层间距(或H/M)越小, 上覆煤层变形愈剧烈,甚至出现台阶下沉。采场上覆岩层的 垮落性破坏及台阶错动是影响上行开采的最大障碍。当上、 下煤层的层间距大于下煤层的垮落带最大高度时,上煤层发 生合阶错动的机率就小,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一般可以上行 开采。
3、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控制覆岩破坏高度的重要因素。如前所 述,厚煤层分层开采可以使垮落带和断裂带的发育高 度有所降低。这是由于重复采动时,已被破坏的上覆 岩层的力学性质进一步软化。这时,采空区的空间主 要由上覆岩层的整体弯曲来充填。因而,地表或覆岩 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及波及地表或覆岩的时间短。 采煤方法中,其顶板管理方式决定着覆岩破坏的空 间形态和高度。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采场上覆岩 层一般都形成“三带”。而采用充填法管理顶板时, 一般只引起覆岩的开裂性破坏,顶板下沉量要比全部 垮落法小;顶板下沉量随采高而变化。
2、采用上行式采煤的条件
其先决条件是:在安全上和技术上是优越的。
(1)需要采用上部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或有煤与瓦斯突出 危险,下部煤层作为解放层开采。 (2)上部煤层含水丰富,先采下部煤层有利于疏水。 (3)上部来自百度文库层的顶板为坚硬顶板,需要降低上部煤层顶板 的周期来压强度。 (4)采用条带采煤法开采有一定层间距的多层煤层,为使 保留条带不受重复开采影响。 (5)深矿井开采中,先采下煤层有利于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有利于改善上煤层的巷道维护条件及经济技术指标。 (6)复采采空区上部遗留的煤炭资源。
(二)前苏联
1.煤层时,下部采一个煤层时,K>10,成功进
行上行开采;K<10时,采取一定措施,可上行 开采。 2. 煤层а>45时,K>8,可上行开采。 3. 开采煤层时,上、下层间隔时间为3-12个月。
开采煤层时,上、下层间隔时间为3-10个月。
二、煤层间垮落上行顺序采煤法
(一)近水平、缓倾斜和中倾斜煤层煤层间垮落
图1 厚煤层分层间、煤层间和煤组间上行式开采顺序 (a)—先采m2煤层,后采m1煤层,煤层间上行开采; (b)—先采第3分层,而后采第2分层,最后采第1分层,分层间上行开采; (c)—先采第Ⅱ组煤层,后采第Ⅰ组煤层,煤组间上行式开采
在上行式开采顺序条件下,根据煤层开采后
采空区的处理方式,有厚煤层分层充填上行开采、
优的,而上行式开采顺序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避免上述缺陷, 并有独特的作用。
1、可以采用上行式采煤的条件
其先决条件是:先采下部的煤层不破坏上部煤层的
完整性和连续性,且能给矿井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1)上部煤层为劣质煤或薄煤层或不稳定煤层,开采 困难,下部煤层为厚煤层,上下煤层间距较大,开采 设备利用率、经济效益和矿井达产期因开采顺序不同 而差别很大; (2)上部煤层开拓困难,需要巨额投资,下部煤层开 拓容易,且上下煤层间距较大; (3)下部煤层为国家急需的煤种。
采。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各分
层间要采用上行式开采顺序,只有这样,后采的 各分层的顶板总是完整的实体煤,而不是松散的 充填材料。
(一)波兰
1.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采动影响倍数K>6时,可以上行开采;当 H K∠6时,不宜上行开采。 K M 2.当下部开采多个煤层时,综合采动影响倍数 K 2 6 3 ,成功进行 上行开采;当 K 2 5 时,上煤层不同程度破坏,采取技术措施,可上 行开采。 3.采用充填法上行开采时, K 2 2 3 ~ 2 9 可正常上行开采。 4.上下层开采间隔时间为1年以上。
⑤解放前,帝国主义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掠夺 式开采,使上部非主采煤层大量丢弃。 对于上述丢弃的煤炭资源,只需增加少 量巷道工程量,就可以回收,特别是对于一 些储量不足的老矿区或矿井,利用已有井巷 和设备开采这些遗弃的煤炭资源,对于延长 矿区和矿井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煤层(群)上行开采的主要因素
采空区上部遗留煤炭资源的原因:
①地质勘探不详,在已采煤层上部又发现了可采煤层。 ②设计时把薄及不稳定煤层划分为不可采煤层,生产过程中又 发现可采, 但已来不及布置采煤工作面,只好丢弃了上部煤 层而采下部煤层。 ③因生产任务及经济效益,必须先开采下部主采煤层,而主采 煤层与上部非主采煤层在空间上的开采错距未拉开,只好注销 上部非主采煤层的部分储量。 ④因下行开采顺序与采区布署和生产能力之间产生矛盾,而丢 弃了上部非主要煤层的部分储量。
一、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先采标高低的煤层、 分层或煤组,后采标高高的煤层、分层或煤组称为上 行式开采顺序,反之,则称为下行式开采顺序。 按下行式开采顺序是开采方法的一般技术原则,也 是生产矿井常用的开采方法,但在特殊地质和开采条 件下,上行式开采顺序在技术、经济或安全方面可能 优于下行式开采顺序。 按先采的分层、煤层或煤组相对于未采的对应部分, 如图,上行式开采顺序可分为煤层间上行式开采、分 层间上行式开采和煤组间上行式开采。
2、采高
采高是影响上覆岩层破坏状况及其高度的根本因素。 采高越大,采出的空间越高,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可能获得 平衡的机率就越小,势必导致采场上覆岩层的严重破坏。 一般采高越大,上煤层的下沉越大,各种变形值也增大。 开采单一煤层及厚煤层第一分层时,垮落带及断裂带高度 与采高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在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垮落带 及断裂带高度与累计采高成分式函数关系。当分层数增加 时,此两带高度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
上行顺序采煤的条件
煤层相距较近时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先采下煤层后,
上煤层将随下煤层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遭受破坏,严重 时上煤层无法开采。因此煤层间一般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下行式开采顺序可能限制矿井生 产能力的增长和新建矿井的建设速度,增加巷道工程量和
维护量,在开采技术、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方面并不是最
1、层间距 煤层(群)上行开采的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证明,足够 的层间距是上行开采的基本条件。上、下煤层的层间距(或 H/M)越大,上覆煤层移动越平缓,倾斜、曲率等各种变形 值越小,越有利于上行开采。反之,层间距(或H/M)越小, 上覆煤层变形愈剧烈,甚至出现台阶下沉。采场上覆岩层的 垮落性破坏及台阶错动是影响上行开采的最大障碍。当上、 下煤层的层间距大于下煤层的垮落带最大高度时,上煤层发 生合阶错动的机率就小,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一般可以上行 开采。
3、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控制覆岩破坏高度的重要因素。如前所 述,厚煤层分层开采可以使垮落带和断裂带的发育高 度有所降低。这是由于重复采动时,已被破坏的上覆 岩层的力学性质进一步软化。这时,采空区的空间主 要由上覆岩层的整体弯曲来充填。因而,地表或覆岩 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及波及地表或覆岩的时间短。 采煤方法中,其顶板管理方式决定着覆岩破坏的空 间形态和高度。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采场上覆岩 层一般都形成“三带”。而采用充填法管理顶板时, 一般只引起覆岩的开裂性破坏,顶板下沉量要比全部 垮落法小;顶板下沉量随采高而变化。
2、采用上行式采煤的条件
其先决条件是:在安全上和技术上是优越的。
(1)需要采用上部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或有煤与瓦斯突出 危险,下部煤层作为解放层开采。 (2)上部煤层含水丰富,先采下部煤层有利于疏水。 (3)上部来自百度文库层的顶板为坚硬顶板,需要降低上部煤层顶板 的周期来压强度。 (4)采用条带采煤法开采有一定层间距的多层煤层,为使 保留条带不受重复开采影响。 (5)深矿井开采中,先采下煤层有利于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有利于改善上煤层的巷道维护条件及经济技术指标。 (6)复采采空区上部遗留的煤炭资源。
(二)前苏联
1.煤层时,下部采一个煤层时,K>10,成功进
行上行开采;K<10时,采取一定措施,可上行 开采。 2. 煤层а>45时,K>8,可上行开采。 3. 开采煤层时,上、下层间隔时间为3-12个月。
开采煤层时,上、下层间隔时间为3-10个月。
二、煤层间垮落上行顺序采煤法
(一)近水平、缓倾斜和中倾斜煤层煤层间垮落
图1 厚煤层分层间、煤层间和煤组间上行式开采顺序 (a)—先采m2煤层,后采m1煤层,煤层间上行开采; (b)—先采第3分层,而后采第2分层,最后采第1分层,分层间上行开采; (c)—先采第Ⅱ组煤层,后采第Ⅰ组煤层,煤组间上行式开采
在上行式开采顺序条件下,根据煤层开采后
采空区的处理方式,有厚煤层分层充填上行开采、
优的,而上行式开采顺序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避免上述缺陷, 并有独特的作用。
1、可以采用上行式采煤的条件
其先决条件是:先采下部的煤层不破坏上部煤层的
完整性和连续性,且能给矿井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1)上部煤层为劣质煤或薄煤层或不稳定煤层,开采 困难,下部煤层为厚煤层,上下煤层间距较大,开采 设备利用率、经济效益和矿井达产期因开采顺序不同 而差别很大; (2)上部煤层开拓困难,需要巨额投资,下部煤层开 拓容易,且上下煤层间距较大; (3)下部煤层为国家急需的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