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合集下载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尽管是一本短小的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

其中,修身养性是道德经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领悟到老子提倡的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以及我们如何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

1. 修身的内涵修身是指修养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通过自我反省和自警自省的方式,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修其身”的概念。

他认为,修身的过程是通过舍弃物欲和功利心理,回归内心本真,追求道的真理。

修身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需要培养自律的习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2. 养性的意义养性是指培养和维护人的精神素质和道德品质。

道德经中提到“养其性”,强调了养性的重要性。

养性不仅是个人修身的内容,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

通过养性,可以使个人的性情达到和谐、平静、淡泊的状态,从而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

3. 修身养性的方法在道德经中,老子提供了一些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思路。

首先,他强调“无为而治”,即不要贪图功利和名利,放下欲望与执着。

其次,他倡导“柔弱胜刚强”,认为通过柔和的力量,可以达到和谐的境界。

再次,他提倡“不争”,主张避免争斗和竞争,以和平相处。

最后,他强调“无欲”和“虚无”,通过削减欲望和执念,使得心境清净无为。

4. 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要领悟老子的修身之道,我们需要从实践中去体验。

首先,我们要学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自我修养。

其次,我们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避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再次,我们要与自然保持联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体悟宇宙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盈溢。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是一种深入人心、导向健康行为的修行方式。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领悟到老子提倡的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修行悟道之心法

老子的修行悟道之心法

老子的修行悟道之心法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做到完全放下自我,不带任何成见,身心放松,安静下来,让心处在空明宁静的状态。

这时候就能逐渐看清万物杂然并茂、生生灭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运作法则。

虽然万物齐生、齐长、齐茂,但落叶归根,万物最后都会再回归到其根源处。

生命从哪里来,就会回归到哪里。

回归到生命的根源,生命自然安心、自在、宁静,也就是“复命”——回复生命的本源,与道合一。

生命从哪里来,就会回归到哪里,也就是万物都会回复到生命的本源、本然,这是宇宙运转的法则,这是恒常不灭的真理。

(一切万有源自于道,也回归于道。

)了悟宇宙(道)的运转法则、了悟生命实相,就称为“明”……大彻大悟大明白。

如若不知宇宙(道)的运转法则,就会背道而驰、胡作非为,招来灾祸。

宇宙大道……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演化一切万有,养育一切万物,而且平等对待。

所有生命也都是由道所化育。

当我们能了悟宇宙的运转法则、生命实相,自然会启发出我们的道性,如道一般……包容万有。

心量广大能包容一切,做人做事自然公平、公正。

为人处世有包容量、公平公正,考量事情自然会周全、全面兼顾。

能周全、全面兼顾、不偏颇的人,其德行就与“天”一样,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生。

(如太阳,无私地普照地球上所有的人、动物、植物。

)老天爷(太阳·虚空)……就是道的显相。

人的德行如能做到与老天爷、与太阳一样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生,此乃真得道之人。

得道之人,所作所为……德泽天下,其生命自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虽然有形肉体会在世间消失,但其生命不会死亡。

其智慧、其阴德与日月同辉;其生命、其心灵与天地共存。

智慧分享如果你没有突破、颠覆掉很多传统的观念认知的话,你没办法了解无界线的宇宙真理,没办法体会到超越二元对立的真理实相。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为老子。

本书共有81章,以道、德、无、名等词汇为主要概念,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为核心也最为人所知的理念是“道德经-虚静无为”,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应自身本性,抛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看似现代化的价值观。

一、虚静无为《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阐述,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是不是空无,而是虚无,另一个方面则是说,无所为而为,即不是没有行动,而是符合大道自然而为。

虚静无为的道理是“天道无为,而无不为”。

事物的发展在自然状态下就有了其本身的规律,它们自然发生、自然涌动、自然变化,因而在人向道靠近时,便自然维系。

老子认为,在有为之外,必有无为。

人们常常借助努力、奋斗等手段来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道德经》认为,在无为之下,通过变化万物,从而化生荣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下贪婪,放缓心态,放任自己,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二、顺应自然人类与自然,是彼此依存、互相关联的。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们应该致力于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道德经》表达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哲学思想,既反映出自然万物的互相依存和相生,也表明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去思考,去行动,我们就能够得到自然的支持和回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修身养性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追求自身的私利和欲望,更是在修身益友、养性重道中追求自己的更高次元的进步。

《道德经》对修身养性的理念是,应该敬畏大自然、顺应天地,与自然共存共荣,抛弃物欲,舍弃功利,修养心灵,提高个人修养。

同时,乐善好施、奉献于人社会,回报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也是《道德经》对即人即性的补充。

修身养性不只是回归自然破除扰乱,更是培养心灵的素养,拥有更为本真的自我。

四、智慧经典《道德经》虽然已然流传了两千多年,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依然能够对今天的人们产生启示和借鉴。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阐述了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思想。

修身养性在道德经中被视为个人修炼的重要一环,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来达到心灵的升华和完善。

本文将通过对道德经中修身养性思想的探讨,对其核心观点和实践方法进行深入解读。

一、修身的内涵和意义在道德经中,修身是指个人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达到心灵的升华和完善。

修身要求个人要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道德经认为,修身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良好的修身才能达到道德和心灵的境界。

修身的目的不仅在于个人层面的提升,还与社会和谐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修身可以培养人的公德心和道德观念,使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道德经中,修身被视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获得个人心灵的升华和完善,才能为社会提供正确的道德引领。

二、修身的核心观点1. 返璞归真,追求本真道德经主张个人修身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这是因为道德经认为,人的本初状态是纯洁、善良的,而社会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往往让人迷失了本真。

个人修身应该以追求本真为目标,脱离世俗的束缚和人为的欲望,回归到最初的心性上来。

2. 谦逊、谨慎和自省在修身过程中,道德经强调了谦逊、谨慎和自省的重要性。

谦逊意味着个人要虚心学习和倾听他人意见,不自我陶醉和自负。

谨慎指个人要慎思慎行,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避免鲁莽和冲动。

自省则强调个人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及时修正错误,改进自身。

3. 遵循天道和道义道德经认为,个人修身要遵循天道和道义,以道德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天道指的是宇宙的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道义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对于善恶、公正和正义的认同和追求。

个人要在修身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寻找与天道和道义相符合的准则,并将其贯彻于实践之中。

三、修身的实践方法1. 修身的第一步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修养与个人修身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修养与个人修身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修养与个人修身
介绍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视为道家学派
的经典之一。

其中,道德修养与个人修身是《道德经》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老子道德经》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个人修身的观点。

道德修养的内涵
1.道德观念:根据《老子道德经》,道是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而“道”
也包含了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理解。

2.无为而治:通过放下欲望,追求无为而治,可以获得真正自由与力量。

3.柔弱胜刚强:以柔能克刚,传递出纯粹、自然、柔软等积极品质的理念。

4.身心统一:通过身心合一来达到道德修养,尊重自然规律并达到心灵宁静。

个人修身的实践方法
1.安定情志:修炼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学会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

2.知行合一:通过实践中领悟道德规范,将道德观念与日常行为相统一。

3.克己奉公:主张顺应自然、舍弃私欲,克己奉公以利他人和社会。

4.隐逸修身:通过远离功名利禄的诱惑,过上简朴、自足、小康生活。

道德修养与个人修身的意义
1.个人层面:通过道德修养和个人修身,可以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并培
养出对于他人、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2.社会层面:一个具备高度道德修养与良好个人修身品质的人,能够为社会
带来稳定、和谐和进步。

结论
《老子道德经》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个人修身的思想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遵循道家思想原则,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提升,并且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努力,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悟其中的智慧。

道德经修身养性

道德经修身养性

道德经修身养性道德经,亦称《老子》。

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哲学经典。

它以道德修身为核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心性的养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运用道德经的理念来修身养性。

一、内在素养的培养道德经强调人的内在素养的培养。

它提倡“无为而治”,即通过放下私欲,不执著名利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修身养性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然后努力去消除这些缺陷。

这需要个人的自省和反思,同时也需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正错误,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人。

二、平和心态的培养道德经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提倡平和心态的培养。

人们常常为一些小的事情而苦恼、生气或悲伤,这会使心情烦躁,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

而平和的心态可以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实现平和心态的关键是学会放下执念,不过分追求名利,保持对内心的控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三、修行的指引道德经提供了修身养性的指引。

它以“道”为核心,强调道的存在和无形之中的力量。

通过践行道德经中提倡的品德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强化自身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修养。

道德经中提到的一些重要观念如“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淡泊名利”等,都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

四、与他人的和谐相处道德经强调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它提倡“仁爱”、“慈悲”和“谦虚”,倡导人们以宽容和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冲突。

通过学习道德经中提到的以“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我们可以学会用宽容和善意去化解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心灵的滋养道德经中强调心灵的滋养。

它认为心灵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核心,只有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内在世界才能得到美好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物质追求,却忽略了心灵的滋养。

通过学习道德经中提到的“静心养性”、“无欲则刚”等观念,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灵品质,实现心灵的愉悦和平衡。

六、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道德经强调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道德经》修练方法

《道德经》修练方法

三、附所修《道德经》四课经文
第十课 为 道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十一课 天道
我们只要清静无为地诵读《道德经》,排除杂念和各种干扰,就能在治病健身、开发智慧、改善人生命运、提高道德水准等方面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也唯有这样我们方能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亲身体验中,全方位地接近《道德经》的实质,领略它的原貌,感悟它的玄妙,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令人震撼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
2、只求治病者一个月后,可以第十、十一、十二课为基础,再加背第四十二课,即每次打坐,反复背诵四课,就可以达到治病健身之目的。
3、如果想修炼更高层次,在一个月后以第十、十一、十二课为基础,依次加背其它课文,即第十、十一、十二、一课;第十、十一、十二、二课;第十、十一、十二、三课,依次类推。每七天或者三天换所应加背的课文,基础课则必须天天背诵。如果加背到第十、十一、十二课,则照加不误,即第十、十一、十二、十课,第十、十一、十二、十一课,第十、十一、十二、十二课。不可跳过;
7、打坐的整个过程,保持自然呼吸,不要调整呼吸,反复念诵三课或者四课《道德经》,把注意力集中在经书文字上,口里念得分明,心里想得分明。就如同是将经书展开在自己的面前读一样。
二、打坐的姿势
1、盘坐在地上或者端坐于凳上,双目微闭,最佳的起功的要领为:最好是席地而坐(端坐于凳上也可),双*叉盘坐,双目微闭,双手按放在膝盖处,手心向下,手掌紧贴身体,沿大腿慢慢收至大腿根部,再沿顺腰部两侧提至到掖下,再从其掖下推至胸前合掌。掌为虚掌,掌跟对心窝,十指并拢朝前,掌心可稍稍分开。通常我们合掌于胸前,掌尖是向上的,这里只需要将掌尖改为朝向正前方,掌根就正好是对的胸部正中央心窝处既可(心窝乃胸之正中,而非心脏前)。这个动作的意义,一是保护心脏;二是接收大道信息。背诵课文时双手、双肩都要放松、自然,不要用力绷紧或加意念控制。整个起功的动做一定要慢些,手掌所经过的身体各部位一定要做到位。

《老子》的修道方法

《老子》的修道方法

《老子》的修道方法《老子》描述了一种极为玄奥的生命至境——得大道,不但可长生久视,还能具有终极智慧。

然而如何通达其道境,才是人们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遗憾的是,《老子》一书并未对此作专题、详致的论述,其中方法显得零散而又含糊。

及至目前,几种较为知名的注疏也属欲言又止、朦胧难会。

笔者立足《老子》表义,参照诸家诠说,结合自身体验,对该问题作一定的挖掘、归纳,从入道初门、高级技巧、终极心法三步骤探讨其修道方法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专气致柔”为入道初门道家有一套非常完整详细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道程序,其中,专气致柔是必然要经历的基础性功夫,也是最为有效的入道手段。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我们可暂将其理解为调息至专一不乱,思维意识之有条不紊。

在这个过程中,私欲越少,则呼吸越柔、越专,越不会陷入乱想纷扰或昏沉不明的“坐病”,最终“能如婴儿”般净柔专纯。

至于如何达到此“柔”境,可从三个方面来引申阐释。

首先是如何调息。

《老子》没有专门记录调息之步骤,只是在宏观上谈论。

但从古至今,道家、道教调息之法大同小异,其核要都是专注于呼吸,减少思虑对身心的干扰、危害。

具体方法有“数息”“听息”等。

此处可借《太乙金华宗旨》之“回光调息法”来加以补注:“聪明总一灵光而已。

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

然竟放又恐不能,即存于心听息。

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一有声即粗浮而不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

久之忽然微者遽断。

”2如何调息致柔,此论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这是符合《老子》道论的主题思想的。

最高明的调息是庄子所说的“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3。

其实,这与“回光调息法”只是程度、进境或描述话语的各异而已,最终均同归为一,且与《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并无不同。

其次是身心柔化。

《老子》所论及的“专气致柔”,诸家注解颇有精当之说。

老子《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学习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学习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学习心得体会《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1、[见]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民],与[民]相对的是[圣人]。

在观心之境中,圣人,相当于真心,民,相当于妄心,即意识心。

真心是远离分别执着的,而妄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别执着。

所以在观心修行中,需要远离这样几种分别执着:贤愚、贵贱、好恶。

假如存在贤愚对立,妄心就会去攀缘执着于这个[贤],争夺[贤]的好名声。

这时就远离了[道]。

假如存在贵贱之别,妄心就会去攀缘执着于这个[贵],盗取[贵]的好东西。

这时亦远离了[道]。

假如存在好恶之别,妄心就会去攀缘执着于可以满足欲望心的[可欲],被欲望扰乱了清净心。

这时同样也远离了[道]。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那么怎么样才是[观心]修行所应当做的呢?圣人之治,即真心当家做主虚其心:这里的心代表念头、心情、思想以及前面所说的贤愚贵贱好恶等妄想分别执着等,要空去这些内容,使心灵空静下来;实其腹:道家修行的[实其腹],大多是指以下丹田为炉鼎修炼内丹(精气神),藏传佛教修行中也有修中住气、宝瓶气等修法,也可以算[实其腹]。

那么在[观心]修行中,[实其腹]又如何实践呢?有两种方式,一为在观心的同时,略微分一丝留意力,稍稍鼓腹并始终持续保持,这样有利于在观心的同时为后续的修行打好基础。

第二种方式,[腹]为人体之[中],引申为[生命之中],后续在《道德经》中有[守中]的修法,[实其腹],可以视为[守中]的修法。

如何来守中呢?留神灵空静下来后,安住于空静之心的整体状态,专注于空静之心的整体状态,即是[守中],即是[实其腹]。

实,即不断坚决、坚实、坚固之意。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见]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既然是以[观心]为[对境]来感悟《道德经》,那么《道德经》每一章的内容,每一个重要的名词都需要在[观心之境]下找到相应的对境,而不能在[观心之境]以外去解读,否则就离开了本文的主旨。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去探讨老子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写作《道德经》时的心里真实所想,以及老子赋予《道德经》的真实含义。

写作此文的缘起,是因为笔者在静坐观心中,发现《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是可以用来指导观心修行的,并且十分贴切,也许这种应用方式距离老子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但只要我们在观心实修中能够得到有益的启发,有利于促进修行的进步,就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应用。

《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是天地大道的智慧,而天地间所有的一切也都在道的规律下运作,观心修行的目标,同样也是为了见到藏在自己生命深处的道,所以以《道德经》来指导观心修行还是可行的。

当然,如果您认为[观心]并非见道之法,那么建议您略过此文,甚至可以略过笔者的所有文章,因为不管笔者所写的文章题材是诗歌还是散文,或是议论文,剥去所有的皮肉,骨架上刻着的仍不过是观心二字。

那这样的写法,算不算故意曲解老子《道德经》的原意呢?这个由您说了算,如果您说不算,那就不算,如果您说算,那就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静坐观心之时,头部以上的虚空即为天,臀部之下的坚实即为地。

[天下],正好是静坐观心之人,再具体点,就是人的大脑所在的位置。

[天下],即指我们的大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大脑的概念性逻辑思维总是处在二元对立之中,当我们在头脑中认定某种为美的时候,不符合“美”的就被否定了。

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朵朵莲花一部道德经,老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修道。

其原则就是:依照下德做人;依照上德修道。

下德,礼、义、仁,是有为。

逐步上进到仁,爱心确立。

由此爱心,才可上进到上德,才可行“不得”。

由此无为之上德,才可渐渐回归大道。

可见,下德是上德的基础;上德是下德的升华。

下德是有为,有得,解决的是生活问题;上德是无为,不得,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修行,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所以,修行基本方法,是无为,不得。

第一:信道。

信是道源功德母。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信字。

百姓失道原因,老子指明百姓对道:信不足,案有不信。

对道信心不足,乃至不信,才最终失道。

可见,信道,是回归大道的关键。

信,孩童之初,信父母之言不动摇,毫无疑问。

随着长成,我们信科学和经验不动摇。

一旦修行,我们信圣人之言不动摇。

一旦修成,便归无名,长生久视,归还大道。

道在何处?看不见,摸不到,如何证明?道乃无形无识,有形有识就不是道。

所以,道不能用所谓的事实证明,因为,用事实证明,离不开形与识。

世间之明有两种,一是证明,明以物相,这是外证,是可明示的;二是自明,明于自心,这是内证,是不可明示的。

道乃大心。

一旦大道修成,道便自明,无须外证。

回归大道,就是“袭明”。

……第二:行道。

信后起行。

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一,行无为。

行上而言,后世一切修行善法,都没有离开“无为”二字。

老子不讲施舍,无为已经涵盖了施舍;老子不讲持戒,无为已经涵盖了持戒;老子不讲忍辱,无为已经涵盖了忍辱;等等。

老子的无为,指明了我们这个世间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无”。

这一点很重要。

……〈一〉为什么把“无”当作奋斗目标呢?首先,老子醒悟一切原本就是无。

老子清楚,起心动念,“可”而失道。

失道,失却本心,落入意识。

一切便不永恒了。

换句话说,无常,是天地万物的真相。

其次,老子清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是天地万物之父,是“根”。

寻根,回归“无”,我们才能认清自家本来面目。

道德经中的道德境界与修行之道

道德经中的道德境界与修行之道

道德经中的道德境界与修行之道作为一名资深学者,我一直对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中,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人们的修身养性、道德修行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道德经中所描绘的道德境界与修行之道,具有深刻的智慧和启示。

本文将从道德境界和修行之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德境界道德境界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修行中所达到的境界,是道德实践的目标和追求。

道德经中强调的道德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即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种境界要求人们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其次,道德境界强调自我克制与节制。

道德经中提倡“知足常乐”,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图外物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平衡。

只有在自我克制的基础上,才能追求真正的道德境界。

再次,道德境界强调谦逊与无私。

道德经中提倡“谦让为道”,要求人们谦逊待人、宽容包容。

只有摒弃傲慢和自私的心态,才能真正实践道德,达到道德境界。

最后,道德境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道德经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与道相应”。

这种境界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道德境界。

二、修行之道修行之道是指人们在实践道德境界的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方法和途径。

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行之道。

首先,修行之道强调修身养性。

道德经中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行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个人修行是道德境界的基础,只有通过个人修行,才能塑造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境界。

其次,修行之道强调修炼内功。

道德经中提到“无欲则刚”,强调内在的修炼和修养。

修行者应该注重内心的修炼,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品质。

只有通过内在的修炼,才能真正达到道德境界。

再次,修行之道强调实践和行动。

道德经中提倡“实事求是”,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道德经第七静心修身的智慧

道德经第七静心修身的智慧

道德经第七静心修身的智慧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其中的第七章节探讨了静心修身的智慧,这一智慧不仅有助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还能指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而有益的选择。

静心修身的智慧首先要求我们学会放下欲望,不沉溺于功名利禄、物质财富的追逐。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断奔波劳累,忘却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需求。

然而,道德经却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欲望,回归内心,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宁静与满足。

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放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内心的宁静,实现从物质欲望到精神追求的转变。

静心修身的智慧还要求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冷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我们往往感到焦虑不安,情绪波动不定,容易被各种外界刺激所左右。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冷静,我们才能更好地观照事物的本质。

换句话说,只有在内心平和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摆脱情绪的困扰,以客观、理智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做出明智的决策。

静心修身的智慧还要求我们保持谦逊与包容之心。

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主义、竞争和功利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层出不穷。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谦逊与包容之心,我们才能摆脱利己主义的困扰,培养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谦逊使我们能够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存在,包容使我们能够容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只有通过这种宽容与理解,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和睦的人际关系,共同发展进步。

静心修身的智慧也要求我们保持道德原则与正直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和手段被用于追求个人利益。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坚守道德原则,保持正直品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内外一致,言行一致。

同时,道德经也强调,正直品质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会给予我们内心的平安与自信。

总之,道德经第七章节探讨的静心修身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指引和借鉴。

《道德经》 充实自己

《道德经》 充实自己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个人修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将结合《道德经》的思想,以超过3000字的内容,探讨如何充实自己。

一、认识自己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思想,即了解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真正的明智。

要充实自己,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欲望、情感和思想。

通过反思和自我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个人成长的方向。

二、培养内心平静《道德经》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即追求内心的虚静与平和。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各种纷扰所困扰,内心难以平静。

为了充实自己,我们需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平静。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让内心回归宁静。

同时,培养宽容、谦逊、淡泊名利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三、积累知识与智慧《道德经》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即追求知识会使人不断增加,而追求道则会使人不断减少。

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普遍规律。

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知识与智慧的积累。

通过阅读书籍、学习课程、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同时,要学会思考、总结和提炼,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四、践行道德与伦理《道德经》强调了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提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要充实自己,我们需要注重道德修养和伦理实践。

在生活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五、培养自律与坚韧品质《道德经》认为“自胜者强”,即能够自我克制、自我超越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执行,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

同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道德经修道的技巧

道德经修道的技巧

道德经修道的技巧
道德经修道技巧:
一、修持谨守:
1. 多观察观照自己的内心意识,铭记德行,改正行为,努力守护人格
的纯洁。

2. 锤炼坚定的信念,发扬“无我”的原则,树立谦虚、做事低调的原则,常善清修、谨慎完美。

3. 联结外部环境和我们大脑中的内心本性,转换认知模式,把一切归
于内心平静之道,把复杂归于平淡中的权衡之道,实现真正的心性自觉。

二、认知调整:
1. 加强众生察觉,培养思想维度,只修心,不修眼,让精神专注,内
心安详,增强自力持续的力量和耐性。

2. 加强正确的认知,把自己的认知由浮躁转换为淡定,多读读道德经,专注细节,识记其中的智慧,行事以其意旨为依据。

3. 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实践情况进行反思,跟随道德经自我解脱,实践“自省而不患”。

三、传承相传:
1. 积极思考道德经中的真理,以此为宗旨,教导亲朋其形皇后,以示
其形皇后,以弘法传护,维持道德伦理的纯洁;
2. 经常和朋友分享道德经中的道理,积极参与推广修炼的对话,增强感悟力;
3. 运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及时通知大众有关道德经教条类似的重要事项,传播正信,把正确的修炼观念传递给后代,加深传习道德经的心智关怀,走近道德生活。

学《道德经》:浅谈修道之法!

学《道德经》:浅谈修道之法!

学《道德经》:浅谈修道之法!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是一个重视生命的宗教,同时也就看重养生。

与那些把寿命长短完全看做由上天决定的思想不同,道教坚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自己掌握的,生命的主动权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它是道教对认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把握,为了使这个使命得以实现,道教提倡贵己、贵生、修生和养生。

《道德经》中无极状态,便是道教所说的大罗金仙这一境界,也就是内丹修炼家所说的纯阳之体这一境界。

道教中的某些修道方法对十方信众来说要理解并掌握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人根据一些道教前辈的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而又适合善男信女修道的方法,能够去阴补阳,帮助广大信众修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写出如下,求教于道教弟子及十方信众!《神仙列传》记载:“时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于则造履,帝因之作冠冕,始代毛革之弊”。

道教神像及高功和法师在斋醮仪式中所穿的服饰就是“服”道服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礼仪,又受到道教教义思想和服饰时代潮流的演变思想。

根据道教服饰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服,用于坛场醮仪;一类是常服,是道士日常穿戴的,常服则源于古人的日常服饰。

道服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是因为在满清入关后,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道士却不需要改换服装,在这种独特的历史背景下,道服得以完整地继承保存了华夏民族的服饰体系(簪、冠、巾、衣、裳、履)。

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观,用现代语言来说为“信息场”,即是人体本身能发出信息也能接受信息。

道教认为主题与客体有着相同的本质,宇宙自然不过是人体的放大,而人体则是缩小了的宇宙自然,人本身也是一个小天体、小宇宙,有电有磁,因而就具有接收和发出信息的功能。

“信息”就是符号,就是密码,修道者着装也是一种“信息”,着装也是一种重要的与神沟通的工具。

道教的太极学说使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太极,太阳系是一个太极,地球是一个太极,一个国家是一个太极,一个单位是一个太极,同样一个人也是一个太极,即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

道德经闻道篇

道德经闻道篇

道德经闻道篇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其中的“闻道篇”是《道德经》的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聆听来认识道德和修行自己的品质。

本文将对《道德经闻道篇》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解读。

闻道篇概述在《道德经闻道篇》中,老子通过对“闻”和“道”的讨论,引导人们认识到通过倾听来领悟并修行道德。

他认为,只有通过静听、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和观点,才能真正达到自我修行的目标。

道与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闻”和“道”的含义。

在这里,“闻”指的是倾听、聆听;而“道”则是指追求真理、守正待命、顺应天命。

老子告诫人们应该通过聆听来寻找并领悟真理。

聆听他人老子强调了聆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他认为,我们应该虚心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坚持己见。

通过聆听他人的话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从中汲取智慧。

虚心接纳老子提倡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他认为,只有当我们摒弃固执己见、敞开心扉时,才能真正受益并得到进步。

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并不意味着盲目妥协,而是通过平衡不同观点来寻求真理。

自省与修行在《道德经闻道篇》中,老子还强调了自省和修行的重要性。

他指出,通过反思自身言行、观念和信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在修行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品质。

静听与内心宁静老子提倡静听以达到内心宁静。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嘈杂声音所干扰,容易迷失方向。

只有通过静下心来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回内心的宁静,并从中获得真正的智慧。

闻道篇的应用《道德经闻道篇》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哲学著作,它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倾听他人的声音、虚心接纳他们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结《道德经闻道篇》是一部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真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著作。

通过聆听他人、虚心接纳他们的意见和批评,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品质,并在修行中逐渐修得道德与智慧。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我们看看从古到今历来人们对这段话的解释:[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这是人们从哲学或者文学角度理解道德经,所以千古以来一直错误理解这段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话。

我在解释这段话之前,先简单讲一个不少史书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老子在周朝首都洛阳,当一个管理朝廷图书馆的小官。

当时周朝日渐衰落,诸侯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所谓周朝名存实亡。

周天子控制的地盘,其实只有洛阳城那么大。

老子眼看周朝没落,就离开洛阳,往西朝秦国方向走去,路过武关,被把守武关的首领,尹喜拦住。

尹喜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也学富五车。

史书记载说,尹喜夜观天象,发现紫气从东方而来,化为龙形,滚滚三万里。

所以知道有圣人要经过。

这个神奇的过程不描述了,总之尹喜成功地把老子等到,奉为上宾,听说他要归隐,就苦劝老子:老师您如此渊博多智,何不留下点东西给世人?弟子情愿为老师把您的作品,传播到天下。

老子深感其诚,所以住了三个月,流下了五千言。

尹喜是第一个读到《道德经》的人,书成后,尹喜每日和老子形影不离,把书中不懂的随时请教,三日后,老子骑青牛,飘然西去化胡,无影无踪。

史书上说,尹喜捧着道德经如痴如醉阅读,老子走后没多久,尹喜把妻儿老小用车送回老家,自己把官印挂在武关上,带着《道德经》悄然离去。

显然尹喜没有去传播老子的这本书,他抛妻离子,舍去高官厚禄,一个人南下,从武关走到湖北武当山时,觉得这个地方人少幽静,就留下来搭了个窝棚修炼。

尹喜就是武当的祖师。

只是道德经我读了二十年,上千遍是有的。

我看不出来里面有什么能叫尹喜舍去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去当有了上顿没下顿的修行者。

你想啊,除了当神仙,还有什么比妻妾成群,权倾天下能让人类着迷的?后来修炼道家内丹功,豁然开朗,原来道德经里面有六章,暗藏了阴阳化合生生不息的功法,其神奇之处,绝对不亚于金大侠杜撰的九阴真经和九阳神功。

道德经悟道口诀

道德经悟道口诀

道德经悟道口诀道德经悟道口诀是一些人在修炼道德经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它通过将道德经的理念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道德经的思想。

本文将介绍道德经悟道口诀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明道:道德经的第一步是要明确“道”的概念。

道即是宇宙的根源,是一种模糊而无形的存在,它超越了一切的事物和界限。

因此,要想悟出“道”的含义,首先要心无旁骛地专注修炼。

二、悟道:在人们对“道”的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需要通过实践悟道。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渐领悟“道”的奥秘。

悟道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去除不良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感受到“道”的存在。

三、修身:修身是道德经悟道口诀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修身才能达到内在的净化,也才能真正地领悟何谓“无为而治”。

修身需要人们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放松,同时,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注重“中庸”之道,避免偏激和极端的思维。

四、待人:在修炼道德经的过程中,人们也需要注重待人接物的技巧。

待人要宽容和善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感情。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收益更大。

五、读书:道德经是世界上最古老而且最有权威的哲学经典之一,其内涵极为丰富。

因此,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深层次意义。

六、领悟:领悟是道德经悟道口诀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领悟需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将道德经中的理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更深地理解它的内涵。

这一步需要人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坚持进行自我革新和改善。

综上所述,道德经悟道口诀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经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领悟道德经的含义,人们需要注重从实践过程中去悟道、修身,待人接物方面的提升,并不断地读书和领悟,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并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和实践道德经的精华,进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讲证道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

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证道的方法只讲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原文]《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B]
[注解]证道的唯一方法就是:“心”虚寂到极点,“心”清静到极点。

老子说:我的功夫也无它术。

万物千态万状,并列于前,但万物本来不有,从无以生有,无论万物千变万化,我只看作全体皆无。

目前万物虽是暂有,但毕竟归无(各归其根)。

物既然本来是无,心也就不有,物我两忘,寂然不动,归于无就是所谓的“静”。

命,是人的本性(即潜意识,也叫元神),赖有形的身体而生存。

人虽有形,然而形本无形,能忘掉这个有形的身体,见到无形,人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静曰复命),也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

本性,就是常久的道,见性就能长生久世,所以说“复命曰常”。

能够见到本性,长生久世,就会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说“知常曰明”。

由于世人逐物妄生,贪欲无厌,所以见不到本性。

见不到本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有“妄想”,“妄想”是不能见性的祸根,所以说“妄作凶”。

人若能见到本性,就能合道而行,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心”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所以说“知常容”。

人能体会到万物一体,慈爱之心油然而生,不但与宇宙众生同体,与山川河流皆是同体,你就会爱宇宙万物,因为爱万物就是爱自己,你就会心包虚空,哪里还有“我”之私心,所以说“容乃公”。

此真常大道,人若得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凡明君都是证道的乘愿再来者,所以说“公乃王”。

王能法于天地,合乎天心,合道而行,所以说“王乃天”。

天心就是合道,合乎自然,所以说“天乃道”。

道不生不灭,是宇宙的本原,所以说“道乃久”。

人得此道,就能身虽死而道常存,能长生久世,所以说“没身不殆”。

也就是永远脱离生死。

之所以释迦牟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只有一种,是因为下手的功夫不同。

释迦牟尼佛是从事相入手,因为众生的层次千差万别,修行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

世人都以世间事物为实,释迦牟尼佛就教你先从实物入手,逐步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最后进入虚空,即从有相逐渐进入无相,从“相”上逐渐认识“体”(宇宙本体——虚空)。

而老子上来就叫你认识“体”,修虚空。

所以老子是度“上上根器”的人的,上、中、下根器的人都理解不了,都无份。

地球众生沧海桑田变化的周期大概是八千至一万年左右的时间,这一个周期叫一代文明,我们这代文明是从炎、黄开始的。

在我们这代文明中,有三个佛到人间来教化众生,也就是做教育工作,称作“龙华三会”。

第一个到人间来的是燃灯佛,他在三皇时期就多次到人间
来,最后一次来就是老子,我们叫太上老君,他留下一部《道德经》。

老子是龙华一会,度化两亿人。

太上根据五行说,方向属东方,颜色是青色,季节为春季,又叫青阳佛。

第二个到人间来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留下内容丰富的大藏经。

释迦牟尼佛是龙华二会,度化两亿人。

根据五行说,方向属南方,颜色是红色,季节为夏季,又叫红阳佛。

第三个到人间来的佛是弥勒佛,是龙华三会,度化九十二亿人。

根据五行说,方向属西方,颜色是白色,季节为秋季,又叫白阳佛。

三佛应了——春种、夏管、秋收果。

就像办学校,太上是办小学的,释迦牟尼佛是办中学的,弥勒佛是办大学的。

你想,上完小学就能达到大学的水平,不是“上上根器”怎么能行?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是从下下根到上上根都度,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

证道的方法应是“守静笃,致虚极”,“守静”到极点自然就能达到“虚极”。

佛家的修行程序是:戒——静——定——慧——觉。

首先是持戒,通过持戒达到心静(净),心静自然得定,定能开慧,慧而能觉,觉悟了就是回归道,也就是虚极。

道家的修行程序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凡夫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是因为贪图名利色而耗炁,身体中的先天之炁越耗越少而得不到补充,从而老病死。

而修行人是把先天之精(来自于父母精血)和后天之精(来自于饮食水谷)炼化为炁,通过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做到长生久世。

而炼精化炁、炼炁化神是在“静、定”下完成的,炼虚合道就是“致虚极”,只有“虚”到极点才能合道。

所以佛、道两家的修行程序虽然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致虚极”是果,“守静笃”是因,老子是先说果,后述因。

外物本来不有谓之“虚”,“心”本来寂静不动谓之“静”。

世人不知外物本来不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到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假的,为了满足私欲而相互竞争,追逐虚假的名利色物。

逐物牵心,使心越发妄动,越迷越妄,越妄越迷,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学道的功夫是先要推究出万物不有,都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就无所求,也就无所欲,无所欲心自然就“静”,静到一定功夫,就是“静笃”;由“静笃”自然达到“虚极”。

人的身体是假的,就像人的衣服,不是真“我”,是我所有的。

而世人往往执著这个“假身”是我,为了满足这个“假身”的私欲和享受而去竞争、追逐,甚至去作恶,而把那个“真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个“假身”是暂时的,所以有生老病死。

你那个“真我”在人道上,必须借助这个“假身”才能生存,就像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一样。

那个“真我”才是永恒的。

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这个肉身死亡生命就结束了,所以一生为满足这个肉身而追名逐利,结果是那个“真我”不断堕落。

宇宙众生分为若干层次,佛家叫“法界”,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维层”。

人生存在“三维空间”,现代科学已发现二十多个维层,每一维层中都有生命存在。

佛家分为十个层次,称为十法界。

从低到高依次为: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阿修罗(魔)道、人道、天道、声闻(阿罗汉)道、缘觉(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

每一道生命存在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说人道要以肉体的形式存在,肉体是由大分子物质组成的。

从人道往上去是天道,天道也分若干层次,常分为二十八层天。

低层天人的身体由原子层次的粒子组成,是气态状的,能随意在虚空中飞行。

越往上去,身体存在的形式越高级,以电子、光子、波存在,上层天人无身体,只有意识存在,越来越接近于“道”。

到“佛”的层次就合道了。

修行的目的就是合道。

因为宇宙万物都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就有生灭,不能永生。

道是宇宙本原,无生无灭,永恒存在,只有合道才能长生久世、永续长生。

能够合道者,就是佛家说的成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